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分享借鑒]_第1頁
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分享借鑒]_第2頁
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分享借鑒]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QQ/0212Q/0212 HWC0042014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2014 - 07 - 15發布2014 - 07 - 15實施青島海威茨儀表有限公司發布青島海威茨儀表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0212 HWC0042014目次前言III1范圍12規范性引用文件13術語和定義23.1分攤周期23.2室溫控制器23.3通斷控制器23.4通斷控制器閥門23.5樓棟處理器(采集計算器)33.6中繼器33.7無線中繼器33.8集線器33.9樓棟熱量表33.10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33.11手持操作器33.12非接觸IC卡33.13閥門累計開啟時間比43.14閥門周期開啟時間比44一般

2、要求44.1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構成44.2使用條件及熱量分攤計算方法54.3樓棟熱計量64.4室溫控制器64.5通斷控制器64.6信號傳輸74.7電源74.8安全性能74.9電磁兼容75技術要求75.1樓棟熱量表75.2室溫控制器75.3通斷控制器95.4閥門105.5樓棟處理器115.6樓棟配電箱125.7集線器125.8無線中繼器125.9數據信息管理系統125.10電氣安全與電磁兼容135.11環境適應性135.12電磁輻射安全146試驗方法146.1樓棟熱量表146.2室溫控制器146.3通斷控制器166.4閥門186.5樓棟處理器186.6樓棟配電箱196.7集線器206.8無

3、線中繼器206.9電氣安全及電磁兼容試驗206.10環境適應性試驗216.11電磁輻射安全217檢驗規則217.1檢驗分類217.2出廠檢驗227.3型式檢驗227.4檢驗項目227.5抽樣和合格判定238標志、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和貯存248.1標志248.2使用說明書248.3包裝248.4運輸258.5貯存25前言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屬高科技技術產品,目前國家尚未有此類標準。本公司根據產品的技術性能和技術條件要求,參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本標準,所有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優于國家現有標準。待國家有此類產品的新標準則按新標準執行。本標準作為本公司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相關

4、產品的生產和檢驗的主要依據。本標準自2014年07月15日首次發布。本標準由青島海威茨儀表有限公司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青島海威茨儀表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素霞、姚永勝。本標準由企業總經理:倪文濤批準實施。28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通斷時間面積法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的術語、分類與技術參數、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公司批量生產的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5、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 4793.1-2007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1-2011 信息技術設備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3.1-200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A:低溫GB/T 2423.2-200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B:高溫GB/T 6388-1986 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GB/T 9969-2008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GB/T 17618-1998 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CJ128-2007 熱量表JJG 2

6、25-2001 熱能表JG/T379-2012 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技術條件GB/T 1414 普通螺紋 管路系列GB 4208-2008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 4793.1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器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1-2011 信息技術設備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2225 通用閥門 銅合金鑄造技術條件GB/T 13927-2008 工業閥門 壓力試驗GB 14536.1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控制器 第部分:通用要求GB 14536.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控制器 溫度敏感控制器和特殊要求GB 14536.1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控制器 電

7、起動器的特殊要求GB/T 17618 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CJ/T 188 戶用計量儀表數據傳輸技術條件JB/T 8861-2004 球閥 靜壓壽命試驗規程JGJ 173-2009 供暖計量技術規程 GB/T 17626.11-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4-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 17626.5-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 17626.8-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3 術語和定義以下屬于和定義適用

8、于本文件。3.1 分攤周期進行一次分攤計算的時間間隔。3.2 室溫控制器安裝于用戶室內的測溫和通訊裝置,用于測量、顯示和設定房間溫度、顯示累計開閥時間、分攤熱量等信息,并能夠以通信方式控制通斷控制器工作的部件。室溫控制器分有線室溫控制器和無線室溫控制器兩種。3.2.1 無線室溫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安裝于用戶室內實時顯示實測室內溫度和設定溫度信息。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通斷控制器一對一相配,將測量溫度和設定溫度發送給無線通斷控制器,并接收無線通斷控制器發出的閥門狀態,累計開關閥時間等信息。3.2.2 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安裝于用戶室內實時顯示實測室內溫度和設定溫度信息。通過有線方式與通斷控制

9、器相連并通訊,將室內溫度和設定溫度發送給有線通斷控制器,并接收無線通斷控制器發出的閥門狀態,累計開關閥時間等信息。3.3 通斷控制器設置于公用管井中的入戶供暖管道上,能夠接收室溫控制器的信息,通過閥門全開全關動作控制入戶供暖水量,并以通信方式傳輸和記錄閥門通斷時間的電驅動調控部件。由機械閥體、執行器及控制器組成。通斷控制器分有線通斷控制器和無線通斷控制兩種。3.3.1 有線通斷控制器通斷控制器通過有線的方式與室溫控制器連接,傳輸數據。3.3.2 無線通斷控制器通斷控制器通過無線的方式與室溫控制器連接,傳輸數據。3.4 通斷控制器閥門設置于公用管井中的入戶供暖管道上,用于接收通斷控制器的控制信號

10、截止或打開熱用戶的供熱系統。通斷控制器閥門根據執行器的不同分為電動開關旋塞閥、電動開關球閥、電熱開關閥和無線通斷計量閥等。3.4.1 電動開關旋塞閥電動開關旋塞閥是由通斷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斷兩種狀態,內部由電機及減速齒輪組驅動的旋塞式閥,該閥的閥芯由陶瓷制成,具有閥門開度預設功能。3.4.2 電動開關球閥電動開關球閥是由通斷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斷兩種狀態的,內部由電機及減速齒輪組驅動的球閥。3.4.3 電熱開關閥電熱開關閥是由通斷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斷兩種狀態。驅動部分由由熱溫包膨脹實現,閥體采用柱塞式閥門。3.4.4 無線通斷計量閥將無線通斷控制器與通斷閥集成一體,構成無線通斷計量閥。該裝

11、置可接收室溫控制器信號,對用戶供熱系統進行開關控制、計時,接收無線室溫控制器發來的溫度信息,反饋閥門狀態及欠費信息等運行數據(例如供熱時間、閥門開啟時間)進行數據保存。無線通斷計量閥根據程序的算法控制閥門的通斷,或實現閥門開度設定。3.5 樓棟處理器(采集計算器)樓棟處理器又叫采集計算器。用于接收來自室溫控制器或通斷控制器和樓棟熱量表的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夠即時通信計算,可實現對供暖過程的監測,熱費分攤與其他約定的數據處理功能的部件。3.6 中繼器總線上加裝的,用于中繼與增強RS485總線通訊信號的設備。3.7 無線中繼器在無線通斷控制器與無線室溫控制器之間通訊信號不夠強時,用于中

12、繼與增強信號的設備。3.8 集線器集線器是將2至3個無線通斷控制器或有線通斷控制器聯接到總線上時需要的集線設備。3.9 樓棟熱量表用于計量和結算建筑物總供暖量、參與用戶熱分攤的計量器具。3.10 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通過通斷控制器對室溫進行調控,并根據閥門累計開啟時間比和建筑面積,將樓棟熱量表的熱量分攤到熱用戶的集成裝置。3.11 手持操作器便攜式人工數據采集和存儲部件,操作過程無需入戶。3.12 非接觸IC卡將載有熱用戶信息資料的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鑲嵌于符合ISO7816或ISO14443標準的PVC塑料基片中,可實現熱費管理與其他約定的管理功能的部件。3.13 閥門累計開啟時間比供暖期內

13、通斷控制器閥門的累計開啟時間與供暖總時間的比值。3.14 閥門周期開啟時間比分攤周期內通斷控制器閥門的累計開啟時間與分攤周期時間的比值。4 一般要求4.1 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構成OTA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由室溫控制器、通斷控制器、樓棟熱量表、樓棟處理器以及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等構成,如圖1所示:圖1 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構成示意圖4.2 使用條件及熱量分攤計算方法4.2.1 使用條件4.2.1.1 室內供暖系統應為共用立管為雙管制的分戶獨立供暖系統。戶內散熱末端不應設置分室或分區控溫裝置。4.2.1.2 熱用戶室內供暖設備選型應與設計匹配;熱用戶不得私自改變室內散熱設備的容量及類型。

14、4.2.1.3 每個供暖季供暖系統運行前均應進行水力平衡調試,并滿足設計要求。4.2.2 熱量分攤計算方法4.2.2.1 分攤周期不宜大于24h。4.2.2.2 當供暖系統負荷4.2.1的要求時,熱用戶的分攤熱量計算公式應為: (1) (2)式中:第i個熱用戶分攤周期內或供暖總時間內分攤的熱量,單位為千瓦時(kWh);第i個熱用戶閥門周期開啟時間比或閥門累計開啟時間比;分攤周期或供暖總時間,單位為小時(h);第i個熱用戶在分攤周期內或供暖總時間內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單位為小時(h);第i個熱用戶的建筑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分攤周期內或供暖總時間內樓棟熱量表計量的熱量值,單位為千瓦時(kWh

15、);參與熱量分攤的熱用戶數量。4.2.2.3 對于不符合4.2.1要求的供暖系統,應對式(1)計算結果進行修正。修正時應采用供回水溫度或室溫等于供暖狀態相關的參數進行修正,修正算法應明確、可查。采用供回水溫度修正時,溫度測量應采用配對鉑電阻溫度傳感器,其結構和安裝應符合CJ128-2007附錄C的規定。4.3 樓棟熱計量樓棟熱計量的計算方法應符合JGJ173-2009中第5章的規定。4.4 室溫控制器4.4.1 工作環境溫度:-545;相對濕度:小于80%。4.4.2 同一分攤系統內,室溫控制器安裝位置應相對統一,并宜安裝在靠近室內中心位置的內墻上,且距室內地面的高度宜在700mm1800mm

16、范圍內。4.5 通斷控制器4.5.1 工作環境溫度:-1060;相對濕度:小于80%。4.5.2 工作介質溫度:090。4.5.3 工作介質額定壓力:1.0MPa。4.5.4 通斷控制器中使用的金屬材料、塑料材料和密封材料等,應滿足在供暖系統中的耐老化和耐銹蝕的要求,在供暖工作溫度下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4.5.5 閥門材料采用銅合金材料時,其性能應符合GB/T 12225的規定。4.6 信號傳輸4.6.1 具有通信傳輸或顯示存儲功能的各部件,應具有與數據信息處理系統的時鐘同步功能,樓棟處理器時鐘24h內走時誤差應不大于5s。4.6.2 室溫控制器與通斷控制器之間、通斷控制器與樓棟處理器之間、

17、樓棟處理器與數據信息管理系統之間應采用可靠的通信傳輸方式、數據通信可選配以太網、M-BUS、RS-485、GPRS和無線傳輸等接口,通信接口和協議應符合TCP/IP或CJ/T 188規定。4.7 電源4.7.1 當采用集中供電,且斷電時不具備閥門自動開啟功能時,通斷控制器應有不間斷備用電源開啟閥門。4.7.2 當室溫控制器采用電池供電時,電池的使用壽命不應小于2年,且應具有電量不足提醒功能。4.7.3 通斷控制器額定電壓不應大于24V。4.8 安全性能4.8.1 一般要求 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裝置的一般安全要求應符合GB4793.1和GB4943的有關規定。4.8.2 外殼防護等級 外殼防護等

18、級劃分應符合GB4208-2008中第4章的規定。室溫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20;樓棟處理器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1;通斷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4。4.8.3 數據防護4.8.3.1 樓棟處理器應具備數據防護功能。4.8.3.2 斷電時通斷控制器、樓棟熱量表和樓棟處理器應能保持斷電前的記錄數據,恢復供電后應能恢復正常工作。4.8.4 信息系統報警4.8.4.1 通訊故障應報警提示。4.8.4.2 用戶供暖工況或供暖狀態不正常宜報警提示。4.8.4.3 數據統計分析功能不正常宜報警提示。4.9 電磁兼容計量裝置各組成部分的抗擾度限值應符合GB/T 17618規定的要求。5

19、技術要求5.1 樓棟熱量表樓棟熱量表應符合CJ128的規定,并應具備與樓棟處理器間數據傳輸的通訊接口、實現數據傳輸。5.2 室溫控制器室溫控制器應符合GB 14536.1、GB 14536.10的規定。5.2.1 面板顯示內容5.2.1.1 顯示面板應顯示設定溫度計實測溫度,溫度設定范圍宜為1025,顯示分辨率宜為0.1。5.2.1.2 顯示面板宜顯示當前時間、通斷閥門狀態、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并具備顯示分攤熱量的功能。5.2.1.3 顯示面板宜具備故障顯示、通信狀態等功能、當采用電池供電時,已具有電量提示功能。5.2.2 外觀與操作性能a) 顯示面板各按鍵良好,無按鍵誤觸發,相鄰鍵無相互干擾或

20、按鍵無反應等現象,按鍵靈敏,反應速度快。b) 液晶顯示器在有效顯示面積內不應有缺段、顯示不均、圖形缺陷、偏光片氣泡、針孔、彩虹、偏光片頂傷、玻璃破損、崩角、漏液晶等缺陷。5.2.3 電源電壓變化適應性該要求只針對無線室溫控制器有效,當無線室溫控制器電源電壓在額定范圍內(3.0VDC3.6VDC)變化時,無線室溫控制器應能與無線通斷控制器可靠通信,有效進行控制。5.2.4 對碼準確性 該要求只針對無線室溫控制器有效,按照對碼設置方法,應能準確與控制器進行對碼,正常通訊。5.2.5 電池壽命 該要求只針對無線室溫控制器有效,電池壽命不小于3年。5.2.6 測溫準確度 溫度測量準確度:溫度范圍050

21、時,0.5;1228時,0.3。5.2.7 控制模式與閥門準確性a) 夏季模式狀態時,室溫控制器與通斷控制器之間每隔12小時與通訊一次,其他時間無通訊。b) 冬季模式狀態時,調控閥無論白天、夜晚,都按照用戶的設定溫度進行調節。冬季模式下分為正常模式和省電模式兩種,其中正常模式待機顯示實測室內溫度,省電模式待機時屏幕無顯示。針對室溫控制器操作使得室溫控制器顯示所有信息,包含累計開閥時間、分攤熱量、時間、室內溫度和信號狀態以及欠費狀態等。5.2.8 電量監測功能 該要求只針對無線室溫控制器有效,室溫控制器具有電量監測功能,電量過低時無線室溫控制器提示用戶及時更換電池。5.2.9 欠費提醒功能 當用

22、戶處于欠費狀態時,室溫控制器具有提示用戶及時續費的功能。5.2.10 對時功能 室溫控制器具有定時與通斷控制器對時的功能,每運行12小時對時一次。5.2.11 信號強度測試功能 該要求只針對無線室溫控制器有效,無線室溫控制器具有信號強度測試功能,以便測試無線室溫控制器當前所處環境的通訊狀況。5.2.12 數據顯示功能 室溫控制器交替顯示累計開閥時間和分攤熱量。5.3 通斷控制器5.3.1 計時誤差 對閥門開啟的時間進行累加,計時分辨度為1秒,累計一天計時時間誤差小于5秒。5.3.2 掉電數據保持性能 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突然掉電,當前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及時鐘等參數應能夠準確存儲,不丟失數據,重新上

23、電后,應能以掉電前的狀態恢復工作。5.3.3 遠程控制與采集性能 用計算機軟件對通斷控制器進行各種操作,應能正常相應,計算機應能采集通斷控制器的各種狀態與數據。5.3.4 電源電壓變化適應性 當通斷控制器電源電壓在2030VAC范圍內時,應能準確控制電動開關球閥及電熱開關閥,并且能計時準確。 當通斷控制器電源電壓在1113VDC范圍內,應能準確控制電動開關旋塞閥,并且能計時準確。5.3.5 地址設置準確性按照地址設置辦法,應能準確設置通斷控制器的地址,通訊地址正常。5.3.6 溫控準確性 在供熱量充足、房間散熱正常且設定溫度與室外溫差大于20時的前提下,溫控靜態誤差不大于1。5.3.7 控制模

24、式與閥門準確性a) 夏季模式狀態時,室溫控制器與通斷控制器之間每隔12小時與無線室溫控制器通訊一次,其他時間無通訊。b) 冬季模式狀態時,接收室溫控制器的下發設定溫度和實測室內溫度,調控閥無論白天、夜晚,都按照用戶的設定溫度進行調節。5.3.8 數據查詢功能 用戶通過通斷控制器可以查詢A 室內溫度、B 設定溫度、C 閥門地址、D 日期、E 時間、F 信號強度、H 分攤熱量、I 累計開閥時間。5.3.9 數據處理功能 通斷控制器應能記錄和存儲一下參數,且數據的保留時間不應少于24個月。a) 供暖起止時間、自供暖起始時的閥門累計開啟時間;b) 每一分攤周期起止時間、分攤周期內的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及分

25、攤周期室內平均溫度值;c) 室內設定溫度計對應時刻室內測量溫度,溫度記錄間隔宜為6h。5.3.10 防銹處理功能 通斷控制器具有防銹處理功能,凌晨閥門自動開關一次。5.3.11 通訊中斷處理功能 通斷控制器1小時內與室溫控制器無通訊,將閥門置于開狀態。5.3.12 時鐘功能 通斷控制器具有自己的時鐘,日期和時間掉電繼續走。5.3.13 欠費提示功能 通斷控制器處于欠費狀態時,面板背光燈長亮,數據閃爍顯示。5.3.14 強制開關閥門功能 通斷控制器接收并執行轉發中心下發的強制開閥、強制關閥和取消強制的指令。5.3.15 溫度鎖定功能 通斷控制器接收并執行轉發數據信息處理系統下發的鎖定溫度、使得室

26、溫控制器的下發溫度無效。5.4 閥門5.4.1 外觀a) 閥門表面不應有砂眼、裂紋、疏松、非金屬雜質等影響強度和密封性的缺陷;b) 閥門的流向箭頭、旋向指示等標志應準確、清晰、完整;c) 管螺紋表面不允許有斷牙、爛牙等影響連接強度的缺陷。5.4.2 螺紋 管路螺紋連接應符合GB/T 1414中的相關規定,螺紋和閥體不應留有鋒利的金屬銳角。5.4.3 耐壓 閥門承壓等級應為PN10。5.4.4 泄漏率等級 閥門應符合GB/T 13927-2008中A級的規定。5.4.5 耐久性 耐久性壽命測試方法應符合JB/T 8861-2004中第6章規定。當開關次數達10萬次時,閥門運行應無故障、無外漏、無

27、損壞。5.4.6 閥門驅動裝置5.4.6.1 電熱驅動裝置工作功率不宜大于3W;電動驅動裝置工作功率不宜大于6W,電動驅動裝置調節到位后,應具有自動斷電功能。5.4.6.2 耐久性應符合GB 14536.16的規定。5.4.6.3 驅動裝置在全行程動作工程中,運行噪音宜小于40dB。5.4.7 閥門參數表1 通斷控制閥門參數工作電壓 扭矩驅動裝置壽命閥體壽命電動開關旋塞閥12V VDC1.5N.m10萬次10萬次電動開關球閥24V VAC15N.m2萬次10萬次電熱開關閥24V VAC/2萬次2萬次無線通斷計量閥12V VDC1.5N.m10萬次10萬次5.5 樓棟處理器5.5.1 采集功能5

28、.5.1.1 樓棟處理器應能接收數據信息處理系統的指令,按設定周期自動對通斷控制器、樓棟熱量表等的數據直接實時采集。采集最大周期不應大于分攤周期5.5.1.2 采集內容應包括通斷控制器記錄和存儲的數據、樓棟熱量表測量值等信息。通斷控制器每一分攤周期累計數據的采集存儲應在第一次分攤周期結束后,且第二次分攤周期第一次溫度記錄時刻前完成。5.5.1.3 應具有記錄并上傳故障報警功能。故障排除后不應影響數據采集和計算的連續性。5.5.1.4 手持操作器應能采集和存儲室溫控制器或通斷控制器測量的室溫值、通斷控制器記錄的閥門開啟時間(比),并能回讀數據到數據信息處理系統交換信息。5.5.1.5 非接觸IC

29、卡應能采集和存儲室溫控制器或通斷控制器記錄的閥門開啟時間(比),并能回讀數據到數據信息處理系統交換信息。5.5.2 計算功能 應能根據自動采集數據集設定的分攤周期,按4.2.2的計算方法即時進行熱分攤計算。5.5.3 走時 累計一天計時時間誤差小于2秒。5.5.4 斷電保護功能 電源中斷后,應有措施至少保持數據和時鐘一個月。電源恢復時,保存數據不丟失,內部時鐘正常運行,并恢復正常存儲功能。5.5.5 數據存儲功能5.5.5.1 數據存儲分為即時數據存儲和累計數據存儲。數據的保留時間不應少于24個月。5.5.5.2 即時數據存儲應包括對應時刻、室內設定溫度、室內測量溫度和閥門開啟時間等信息。溫度

30、記錄間隔不應大于通斷控制器溫度記錄間隔。5.5.5.3 累計數據存儲應包括以下參數:a) 供暖起止時間、自供暖起始時的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和樓棟熱量表測量值。b) 每一分攤周期內的閥門累計開啟時間、分攤周期室內平均溫度值及分攤周期熱量值。c) 故障記錄等信息。5.5.6 故障記錄 樓棟處理器具有顯示、查詢數據集故障信息記錄等功能。5.6 樓棟配電箱5.6.1 輸出電壓(AC) 輸出電壓:在輸入電壓為198VAC時,滿載電壓應大于22VAC;在輸入電壓為242VAC時,空載電壓應小于30VAC。5.6.2 輸出電壓(DC) 輸出電壓:在輸入電壓為198VAC時,滿載電壓應大于11VDC;在輸入電壓為

31、242VAC時,空載電壓應小于13VDC。5.7 集線器5.7.1 電源總線轉接 具有提供總線電源的輸入和輸出功能。5.7.2 485總線轉接 提供485總線的入口和出口、以及23戶無線通斷控制器的接口。5.7.3 保護功能 電源總線電流過大保護功能;RS485 通訊線路誤接24VAC電壓時,具有保護通訊線路上其他閥門的安全運行。5.8 無線中繼器5.8.1 對碼 與無線通斷控制器進行對碼操作,具有只轉發已對碼無線通斷控制器的通訊信號的功能。5.8.2 信號中繼增強功能 支持最多10組的無線室溫控制器與無線通斷控制器之間的信號增強以及正常通訊的功能。5.8.3 對碼刪除功能 無線中繼器支持同時

32、刪除所有對碼的功能。5.9 數據信息管理系統5.9.1 基本功能5.9.1.1 應具有權限管理功能,實現對各功能模塊的訪問與控制。5.9.1.2 應具有對設備和用戶信息進行存儲、查詢和管理的功能。5.9.1.3 應具有對數據進行定期備份與恢復的功能。5.9.1.4 應具有數據信息導入功能。5.9.1.5 應具有遠程數據線路的核對校驗,對異常數據進行自動清洗并報警功能。5.9.1.6 應具有對出現異常的設備、儀表實施報警功能。5.9.1.7 應有自動對時和校準功能。5.9.1.8 宜具有用戶用熱量明細、費用分攤明細、單據報表打印等功能。5.9.2 輔助功能5.9.2.1 宜具有分析立式熱量數據的

33、變化規律和用能習慣等數據分析功能。5.9.2.2 宜具有網絡查詢功能。5.9.2.3 宜具有用能成本登記與核算功能。5.9.2.4 宜具有預付費、退收費等費用計量功能。5.10 電氣安全與電磁兼容5.10.1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按GB/T 17618-1998進行試驗時,無線通斷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通斷控制器和樓棟處理器等應滿足性能判據B的要求。5.10.2 浪涌(沖擊)抗擾度按GB/T 17618-1998進行試驗時,無線通斷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通斷控制器和樓棟處理器等應滿足性能判據B及相應的要求。5.10.3 工頻磁場抗擾度按GB/T 1

34、7618-1998進行試驗時,無線通斷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通斷控制器和樓棟處理器等應滿足性能判據A的要求。5.10.4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按GB/T 17618-1998進行試驗時,無線通斷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通斷控制器和樓棟處理器等應滿足性能判據B和C的要求。5.10.5 安全要求無線通斷控制器、無線室溫控制器、有線室溫控制器、有線通斷控制器和樓棟處理器等的安全要求符合GB/T 4793.1和GB 4943.1的有關規定。5.11 環境適應性5.11.1 高溫無線室溫控制器在4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無線通斷控制

35、器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有線室溫控制器在4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有線通斷控制器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樓棟處理器在4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中繼器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無線中繼器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集線器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電動開關旋塞閥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 電動開關球閥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電熱開關閥在6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5.11.2 低溫無線室溫控制器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無線

36、通斷控制器在-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有線室溫控制器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有線通斷控制器在-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樓棟處理器在-5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中繼器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無線中繼器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集線器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電動開關旋塞閥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電動開關球閥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電熱開關閥在-102的溫度下,連續工作24h應無異常。5.11.3 外殼防護無線室溫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20

37、。無線通斷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樓棟處理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樓棟配電箱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中繼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無線中繼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20。集線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電動開關旋塞閥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67。電動開關球閥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65。 電熱開關閥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42。有線室溫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20。有線通斷控制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為IP54。5.12 電磁輻射安全關于電磁輻射人身安全,要求距離0.20米時最高磁場強度達到一級標準,即不大于10uW/CM2。一級標準為安全區,指在該環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

38、括嬰兒、孕婦和老弱病殘者)。均不會受到任何有害影響的區域。6 試驗方法6.1 樓棟熱量表按照JJG225-2001 熱能表檢測方法檢測。6.2 室溫控制器試驗環境條件:a) 環境溫度為-545,相對濕度小于80%;b) 電源為3.6V3.0V,950mAH;c) 大氣壓:75KPa106KPa;d) 除地磁場外,應無其他外磁場影響。6.2.1 面板顯示內容6.2.1.1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目測顯示面板是否顯示設定溫度計實測溫度、溫度設定范圍是否為1025之間,顯示分辨率是否為0.1。6.2.1.2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切換按鍵,目測顯示面板是否能夠顯示當前時間、通斷閥門狀態、閥門累計

39、開啟時間以及顯示分攤熱量。6.2.1.3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目測顯示面板是否有故障顯示、通訊狀態顯示內容,當采用電池供電時,目測顯示面板是否有電池電量信息的顯示。6.2.2 外觀及操作性能a)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切換按鍵,檢查各按鍵是否良好,有無按鍵誤觸發現象,相鄰鍵有無相互干擾或按鍵無反應等現象出現,檢查按鍵切換是否靈敏,按鍵切換后顯示面板是否快速反應。b)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切換按鍵,檢查顯示面板在有效顯示面積內是否有缺段、顯示不均、圖形缺陷、偏光片氣泡、針孔、彩虹、偏光片頂傷、玻璃破損、崩角、漏液晶等缺陷。6.2.3 電源電壓變化適應性 當無線室溫控制器電源電壓在額定范

40、圍內(3.03.6VDC)變化時,設定不同的設定溫度,檢查無線室溫控制器是否能與通斷控制器可靠通信,并且有效的進行控制。6.2.4 對碼準確性 按照對碼設置方法同時按下無線通斷控制器的F1鍵和無線溫控面板背面的對碼鍵,應能準確與控制器進行對碼,正常通訊,對碼成功后無線室溫控制器會自動重啟一次。6.2.5 電池壽命 在常溫下用示波器測量電池供電的無線室溫控制器電源電流工作曲線,時間不少于3個完整的工作周期,根據電池額定定量值的80%作為參考數據,計算無線室溫控制器電源電流值及相應的電池使用時間,應不少于3年。6.2.6 溫度測量精度測試 高低溫交變試驗箱設定溫度在050之間,將室溫控制器放置其中

41、10分鐘,檢查室溫控制器顯示的溫度是否在設定溫度0.5之內;高低溫交變試驗箱設定溫度在1228之間,將室溫控制器放置其中10分鐘,檢查室溫控制器顯示的溫度是否在設定溫度0.3之內。6.2.7 控制模式和閥門準確性a) 夏季模式狀態時,用無線室溫控制器下發一個設定溫度,查看通斷控制器是否正常接收,修改通斷能控制器時間,過12小時內查看室溫控制器時鐘是否與通斷控制器時間一致。b) 冬季模式狀態時,驗證通斷控制器顯示的室內溫度值是否是每10分鐘更新一次;實時下發設定溫度時,檢查室內溫度與設定溫度是否一起成功下發到通斷控制器。6.2.8 電量監測功能 通過可調電源給無線室溫控制器上電,驗證電壓過低即2

42、.9VDC及以下時,是否顯示電量過低圖標。6.2.9 欠費提醒功能 通過計算機軟件下發欠費指令到通斷控制器,查看對應的室溫控制器在半小時內是否顯示欠費圖標。6.2.10 對時功能 將室溫控制器上電,此時室溫控制器獲取一次通斷控制器時間,然后修改通斷控制器時間,驗證12小時后,室溫控制器與通斷控制器時間是否一致。6.2.11 信號強度測試功能 同時按下室溫控制器左右鍵至顯示序列號,然后長按左鍵進入到信號強度顯示界面,驗證操作與顯示是否正常。6.2.12 數據顯示功能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切換按鍵,查看室溫控制器是否交替顯示累計開閥時間和分攤熱量。6.3 通斷控制器試驗環境條件:a) 環境溫度

43、為-1060,相對濕度為45%75%;b) 試驗電源電壓為在2030VAC范圍內,由樓棟處理器樓棟配電箱提供;c) 大氣壓:75KPa106KPa;d) 除地磁場外,應無其他外磁場影響。6.3.1 計時誤差 對閥門開啟的時間進行累加,檢查計時分辨度是否為1秒,累計一天計時時間誤差是否小于5秒。6.3.2 掉電數據保持性能 記錄掉電前通斷控制器上的數據,切斷電源,然后重現上電,查看掉電前后的數據是否一致,時鐘是否繼續走。6.3.3 遠程控制與采集功能 用計算機軟件對通斷控制器發送強制開關閥門、時鐘對表、分攤熱量設置、地址設置等命令,查看通斷控制器能否正常設置及響應;用計算機軟件對通斷控制器發送抄

44、收數據的命令,查看計算機軟件上是否上傳了通斷控制器上的相應數據。6.3.4 電源電壓變化適應性 AC電源供電時:當通斷控制器電源電壓在額定范圍內(2030VAC)變化時,設定不同的設定溫度,檢查通斷控制器是否能準確控制閥門,并且能準確計時。DC電源供電時:當通斷控制器電源電壓在額定范圍內(1113VDC)變化時,設定不同的設定溫度,檢查通斷控制器否能準確控制閥門,并且能準確計時。6.3.5 地址設置準確性 通過計算機軟件對通斷控制器進行地址設置,察看是否設置成功,重啟后設置是否丟失。6.3.6 溫控準確性 搭建仿真測試環境。改變設定溫度N*3小時后,檢查室溫與設計溫度的差值。N為改變的設定溫度

45、與當前定溫度的差的絕對值。6.3.7 控制模式與閥門準確性a) 夏季模式狀態時,用室溫控制器下發一個設定溫度,查看通斷控制器是否正常接收,修改通斷能控制器時間,過12小時內查看室溫控制器時鐘是否與通斷控制器時間一致。b) 冬季模式狀態時,接收室溫控制器的下發設定溫度和實測室內溫度,調控閥無論白天、夜晚,是否都按照用戶的設定溫度進行調節,驗證下發成功后閥門接收的數據以及對應閥門的開關狀態。當設定溫度大于室內溫度時是否開閥,低于室內溫度時是否關閥。6.3.8 數據查詢功能 接通電源并打開電源開關,切換按鍵,查看通斷控制器上是否顯示:A 室內溫度、B 設定溫度、C 閥門地址、D 日期、E 時間、F

46、信號強度、H 分攤熱量,最后回到默認顯示累計開閥時間。 6.3.9 數據處理功能 a) 通過計算機軟件下發供暖起止時間給通斷控制器,檢查通斷控制器上是否顯示該內容;檢查通斷控制器上是否顯示閥門自供暖起始時的閥門累計開啟時間。b) 通過計算機軟件統計一天24小時的采集溫度和設定溫度,手動計算平均值,與通斷控制器內計算的平均值做對比驗證一致性。c) 檢查通斷控制器上是否顯示室內溫度以及室溫控制器的設定溫度。6.3.10 防銹處理功能 設定通斷控制器時間為24點,驗證閥門實際動作是否開、關一次后恢復正常工作。6.3.11 通訊中斷處理功能 將與通斷控制器對應的室溫控制器斷電1小時以上,查看閥門是否處

47、于開狀態。6.3.12 時鐘功能 通過計算機軟件將通斷控制器與電腦對時,斷電1天后上電查看通斷控制器時間是否與對時的電腦一致,誤差24小時不大于5秒。6.3.13 欠費提示功能 通過計算機軟件下發欠費指令到通斷控制器,驗證面板背光燈以及數據顯示狀況,背光燈應該長亮,數據閃爍。6.3.14 強制開關閥門功能 通過計算機軟件下發強制開閥、強制關閥和取消強制指令,驗證對應通斷控制器的實際閥門開關狀態與下發指令是否一致。6.3.15 溫度鎖定功能 轉發中心下發的鎖定溫度到通斷控制器,然后用室溫控制器修改設定溫度,查看通斷控制器是否接收室溫控制器的設定溫度。6.4 閥門6.4.1 外觀a) 目測閥門表面

48、是否有砂眼、裂紋、疏松、非金屬雜質等影響強度和密封性的缺陷;b) 目測閥門上是否有流向箭頭、旋向指示等標志;c) 目測閥門螺紋表面是否有斷牙、爛牙等影響連接強度的缺陷。6.4.2 螺紋 用螺紋環規檢測管路螺紋。6.4.3 耐壓 按照GB/T 13927-2008中的5.2檢驗閥門耐壓性。6.4.4 泄漏率等級 按照GB/T 13927-2008中的5.3檢驗閥門泄漏率等級。6.4.5 耐久性 按照JB/T 8861-2004中的第5章試驗方法檢驗閥門耐久性。6.4.6 閥門驅動裝置6.4.6.1 閥門驅動裝置在額定電壓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門轉動時,用電流表檢測閥門驅動裝置的功率。6.4.6.2按

49、照GB 14536.1-1998的17.6進行耐久性檢測。6.4.6.3閥門驅動裝置在額定電壓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門轉動時,用分貝器檢測運行噪音。 6.5 樓棟處理器試驗環境條件:a) 環境溫度為1535,相對濕度為45%75%;b) 試驗電源電壓為在2030VAC范圍內,由樓棟處理器樓棟配電箱提供;c) 大氣壓:75KPa106KPa;d) 除地磁場外,應無其它外磁場影響。6.5.1 采集功能6.5.1.1 數據信息處理系統發送指令給樓棟處理器,檢查樓棟處理器是否根據指令發出動作。設定數據采集周期,檢查是否按照設定周期對通斷控制器和樓棟熱量表發送采集數據的指令。6.5.1.2 檢查樓棟處理器采

50、集的通斷控制器及樓棟熱量表的數據信息,并與對應的通斷控制器及樓棟熱量表上的信息進行比對。6.5.1.3 斷開樓棟處理器與某一個通斷控制器的連接,然后向通斷控制器發送采集指令,檢查是否有報警信息,清除報警信息后,連接樓棟處理器與通斷控制器,再次向通斷控制器發送采集指令,檢查是否能夠正常采集。6.5.1.4 通過手持操作器對通斷控制器發送采集信息指令,檢查是否能夠正常采集,并將采集數據上傳數據處理系統,檢查是否上傳成功,并對上傳數據進行比對。6.5.1.5 通過非接觸IC卡采集通斷控制器上的數據,檢查是否能夠正常采集,并將采集數據回讀到數據處理系統,檢查是否上傳成功,并對上傳數據進行比對。6.5.

51、2 計算功能 采集一個分攤周期的數據,手動按照4.2.2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比對樓棟處理器上的分攤數據。6.5.3 走時 通過樓棟處理器時間與授權服務器時間進行比較,測量2天內,樓棟處理器與授權服務器之間的時間誤差。6.5.4 斷電保護功能 記錄斷電前樓棟處理器上的數據,然后斷開樓棟處理器電源2天,再次上電,檢查樓棟處理器內的數據是否保持完好,內部時鐘是否正常運行。6.5.5 數據存儲功能6.5.5.1 通過信息處理系統采集樓棟處理器存儲的即時數據,檢查樓棟處理器存儲的數據信息。6.5.5.2 通過信息處理系統采集樓棟處理器存儲的累計數據,檢查樓棟處理器存儲的數據信息。6.5.6 故障記錄 通

52、過SQLite Developer軟件打開樓棟處理器/mnt/doc/data/下的sharedb文件,查看錯誤記錄代碼,并做記錄。查看對應代碼與現場故障是否一致。表2 故障碼含義表故障碼含義E1無線室溫控制器電池電量低E2連續60分鐘和無線室溫控制器無通訊E3連續30分鐘和樓棟處理器無通訊E4開閥后,5秒后依然能測量到電流E5關閥后,5秒后電流無增大E6時鐘不走時,間隔2秒采集兩次,時鐘無變化E7Flash保存數據失敗E8閥門堵轉6.6 樓棟配電箱6.6.1 輸出電壓檢測(AC輸出) 在輸入電壓為198VAC時,用萬用表檢測滿載電壓是否大于22VAC;在輸入電壓為242VAC時,用萬用表檢測空載電壓是否小于30VAC。6.6.2 輸出電壓檢測(DC輸出) 在輸入電壓為198VAC時,用萬用表檢測滿載電壓是否大于11VDC;在輸入電壓為242VAC時,用萬用表檢測空載電壓是否小于13VDC。6.7 集線器6.7.1 電源總線轉接 集線器輸入端接對于產品允許范圍內電壓,輸出端接無線通斷控制器,查看無線通斷控制器是否正常運行。6.7.2 485總線轉接 將485總線接到集線器的入口,將出口接到無線通斷控制器,查看無線通斷控制器與樓棟處理器是否能夠正常通訊。6.7.3 保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