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 《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學案_第1頁
九年級化學 《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學案_第2頁
九年級化學 《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學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錫市蟹園中學1.2化學是一項基于實驗的科學(1)“六助”(學習)助學方案同班同學,同學,同學課題:1.2化學是基于實驗的科學(1)(004 )課型:新課主備:一、學習目標1 .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初步學習正確觀察記述現象的方法。2 .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從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中獲得了有價值值的結論是初步學習寫研究活動(或實驗)報告的方法。在某個過程中,科學方法中的()a .觀察b .假說c .實驗d .推論2 .蠟燭燃燒時發生了什么變化? 說明理由。3 .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混濁。閱讀教材P11-P13,解決以下問題。4 .化學是基礎科學,

2、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好的。5 .關于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考慮以下問題(1)這個實驗在哪個階段進行?(2)在各階段具體做什么? 怎么做?6 .化學學習的特點:“三個關注”(一)關注物質的;(二)關注物質的;(三)關注物質的東西及其。四、教室流程自助反饋分析討論教師輔助實踐操作擴展提高1 .自助反饋以小組反饋的形式,互相幫助解答。2 .學生實踐【活動與探索】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索3、教師輔助,擴大提高。4 .完成實驗報告。查找活動(或實驗)名稱:姓名合作者班級的日期步驟和方法現象分析(1)點火前: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聞氣味切取一片放入水中,描述硬度、密度、溶解性顏色、形狀、身體、氣味兒(填寫“

3、溶化”或“不溶化”)在水中,填滿水面(“上”或“下”不會消失殘奧翅蠟的硬度(“硬”、“軟”或“軟”),密度,對水有溶解性。(2)點火時:點上蠟燭取出一根火柴莖迅速放入火焰中,約1S后取出將冰涼干燥的燒杯蓋在火焰上過一會兒拆除,在其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振動觀察蠟燭的火焰,三樓最亮,最暗。火柴梗在火焰部分變黑(“先”或“后”),部分不變黑。在燒杯的內壁揭示石灰水的變化蠟燭是有性的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適用加熱蠟燭燃燒生成蠟燭燃燒也能生成(3)熄滅后:點燃一根火柴剛熄滅的白煙蠟燭芯冒出一縷白煙,立即點燃白煙,火焰沿著白煙再次點燃蠟燭(“會”或“否”)白煙是同樣地實驗中遇到的混亂:五、課后幫助:1 .小新

4、在探索蠟燭的燃燒過程的過程中,發現被火焰復蓋的燒杯的內壁變得漆黑。 我認為你在以下的做法中是不理想的()。a .反復進行實驗,觀察有無相同現象b .尋找資料,了解殘奧蠟的主要成分,探索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c .無論這次的實驗目的如何都忽略d .詢問老師和同學,探討黑物質的原因2 .化學是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物質的性質。 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以及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發生變化過程的現象。(1)金屬銅是色固體,水是色液體,空氣是色氣。(2)寫出以下物質在通常狀態下的狀態食鹽二氧化碳; 啤酒。(3)將植物油倒入水中,油就會浮在水面上。 水的密度(填寫“更大”或“更小”)說明植物油的密度。(4)燃燒是一種常見現象,可按要求燃燒的物質分別列舉。固體; 液體; 氣體。(5)用小刀輕切某金屬,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該金屬與水激烈反應釋放熱量,其本身溶化為銀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硬度熔點密度顏色的狀態。3 .修訂證明通過酒精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的實驗(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