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策略學習_第1頁
認知策略學習_第2頁
認知策略學習_第3頁
認知策略學習_第4頁
認知策略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認知策略的學習,.,本章主要內容:,1.認知策略的概念與元認知、學習策略的區別 2.認知策略的分類 3.認知策略學習的過程與條件 4.認知策略學習規律的教學含義(在教學中的應用),.,第一節 認知策略的性質與分類,一、認知策略的性質 1.定義:認知策略是優化信息加工效果、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種認知技能。,.,認知策略就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程序性知識。 具體而言,認知策略是個人對自己的注意、記憶、思維、學習等認識活動進行調節與控制,以提高認知操作水平的一類內部組織起來的認知技能。,.,做一個實驗快速記下后面的單詞,.,請快速記憶下列這些詞,waif n. 無家

2、可歸者,流浪兒童 dearth n. 饑荒,饑饉 bliss n. 好福氣 prig n. 自命不凡者 writhe vi. 苦惱 dean n. (大學)院長,教務長 journeyman n. 熟練工人 mendicity n. 行乞,.,考一考,waif dearth bliss prig writhe dean journeyman mendicity,.,有沒有什么策略?,Business bus公交車 in里面 e鵝 ss2只蛇 公交車里面一只鵝和2條蛇在談生意,.,再來一遍,1.waif n. 無家可歸者,流浪兒童 【記法】分解為:wai(外)f(放) 【聯想】一個被外放的人是無

3、家可歸的 2.dearth n. 饑荒,饑饉 【記法】分解為:d(凍)earth(土地) 【聯想】土地結凍了就長不出莊稼,鬧饑荒是自然的了 3.bliss n. 好福氣,天福 【記法】諧音:不理事 【聯想】什么事情都不要干,別人都給干得好好的,這樣的人真是好福氣 4.prig n. 自命不凡者 【記法】分解為:pig(豬)r(儒) 【聯想】一個豬宣稱自己是一頭儒雅的豬,這只豬顯然是一個自命不凡者,.,5.writhe vi. 苦惱 【記法】分解為:write(寫)h(好) 【聯想】老師布置的作文怎么才能寫好呢?真讓人苦惱 6.dean n. (大學)院長,教務長 【記法】諧音:盯 【聯想】學校

4、里的院長和教務長睜大眼睛在盯著學生 7.journeyman n. 熟練工人 【記法】分解為:journey(旅游)man(人) 【聯想】能把工作當作旅游一樣毫不費力的人,說明他對工作十分熟悉 8.mendicity n. 行乞 【記法】分解為:men(人)di(抵)city(城市) 【聯想】人們連自己的城市都給抵押出去了,只好去別處行乞,.,考一考,waif dearth bliss prig writhe dean journeyman mendicity,.,2、認知策略的性質,1.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技能(不同于對外辦事的智慧技能)。 2.認知策略是一

5、種有著明確的目標指向性的高級的認知活動。 3.認知策略是可以意識的和可控制的,是需要耗費心理能量的(不是自動化的活動)。 4.策略反應的新穎性、選擇性和靈活性(策略具有選擇和決策的性質。在他人指示下,去執行某種操作步驟,不是策略行為)。,.,二、認知策略與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就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程序性知識。,.,學習策略是學習過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調控技能的綜合。,.,未來的文盲就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想要學習卻不知道學習策略的人叫做文盲。 第三次浪潮阿爾溫. 托夫勒,.,教是為了不教 葉圣陶,.,元認知策略是指對信息加工過

6、程進行控制的策略,.,元認知,元認知是有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 (J.H.Flavell)于1970年首次提出。1976 年,他在認知發展一書首先提出元認知(metacognition,或稱后設認知)概念。,元認知的實質,所謂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實質:學習者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 評 價和自我監控與調節的過程。,學生對自己學習中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活動的再認識、再思考及進行積極的監控,都屬于元認知的范圍。,.,元認知的結構,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知識就是有關認知的知識,即人們對于什么因素影響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與結果、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們之間又是怎樣相互作用的等問題的認識。,

7、元認知監控 元認知監控是對認知行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視、控制和調節。,元認知體驗 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學習策略的層級圖,.,.,三、認知策略的分類 1.從信息加工的專門化程度來劃分,認知策略,一般策略,具體策略,.,加涅: 基于信息加工階段的認知策略分類,.,2.從認知信息加工的心理成分上劃分,注意策略,觀察策略,認知策略,記憶策略,思維策略,.,第二節 認知策略學習的過程與條件,.,一、認知策略學習的過程與特點,(一)過程 兒童的認知策略的獲取常常取決于教師的水平

8、和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教師的指導與示范,教與學的互動 認知策略學習的過程 魏書生語文教學-批作業寫作文,.,1.將認知策略描述給學生(方法) 2.給學生提供運用認知策略的機會 3.給學生提供練習,促進策略運用的泛化和靈活性,.,認知策略的學習階段,第一階段,理解和知道該如何去操作,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在練習中體驗策略的有效性,體會策略適當與否;遷移,.,案例-1:小學數學抽屜原理,有一個布袋里有紅色、黃色、藍色襪子各10只,問最少要拿多少只才能保證其中至少有2雙顏色不相同的襪子。,.,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抽屜原理,.,把3本書進2個抽屜中,有幾種方法?請 同學們放一放,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9、。,.,無論怎么放有一個抽屜至少有兩本書,.,把3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2本書,這是為什么?,我們要讓每個抽屜里放的書盡可能少:,我們先讓每個抽屜里放1本書,最多放2本書。剩下的1本書還要放進其中的一個抽屜里。所以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2本書。,.,假如一個鴿舍里飛進一只鴿子,5個鴿舍最多飛進5只鴿子,還剩下2只鴿子。所以,無論怎么飛,至少有2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籠子里。,.,75=12,.,2、把5本書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 至少放進3本書。這是為什么?,52=21,我們先讓每個抽屜里放2本書,最多放4本書。剩下的1本書還要放進其中的

10、一個抽屜里。所以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3本書。,.,“抽屜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學家狄里克雷(Dirichlet)運用于 解決數學問題的,所以又稱“狄里克雷原理”,也稱為“鴿巢原理”。“抽屜原理”的應用卻是千變萬化的,用它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驚異的結果。“抽屜原理”在數論、集合論、組合論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抽屜原理簡介:,.,3、把7本書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 至少放進多少本書?為什么?,72=31,.,4、把9本書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 至少放進多少本書?為什么?,92=41,.,83=22,5、8只鴿子飛回3

11、個鴿舍,至少有( )只鴿子要 飛進同一個鴿舍。為什么?,3,我們先讓一個鴿舍里飛進2只鴿子,3個鴿舍最多可飛進 6只鴿子,還剩下2只鴿子,無論怎么飛,所以至少有3只 鴿子要飛進同一個籠子里。,.,777777777(50個7)除以6,得出一個怎樣的循環小數,最后的余數是多少?,案例-2,.,(二)認知策略學習的特點,1.支配認知策略的規則具有內潛性。 2.支配認知策略的規則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 3.支配認知策略的而規則多數是啟發式的。,.,(三)認知策略學習的條件,(一)內部條件 1.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 2.學生的動機水平 3.元認知發展水平 4.學生的認識論信念,.,內部條件,具有相應的

12、知識背景,具有較高的元認知水平,具有較高的學習動機水平,.,(二)外部條件,1.呈現例子 2.指導規則的發現及其運用條件 3.提供變式練習機會 4.長期系統的練習直接的指導,.,一些常用的一般認知策略,復述策略,及時復述,限時復述,試圖回憶式復述,分散復述,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的復述,過度復述,多種形式復述,多種感官協同復述,.,形象聯系,精加工策略,諧音聯想,歌謠口訣,首字聯詞,勾劃圈點,摘錄提要,筆記概述,.,組織策略,歸類整理,提綱契領,作圖示意,.,普通心理學-認知策略,(一)復述:對學習材料的維持性言語重復或在選擇基礎上的保留重復。 1、排除干擾 要考慮到短時記憶的有限容量,在進行進一步

13、的學習之前,要有時間吸收和重復新信息。 2、抑制和促進 前后所學的信息之間存在互相的影響,消極的稱之為抑制,積極的叫做促進。 倒攝抑制:先前所學得信息和相似的新信息混在一起時,先前所學的信息會遺失。 前攝抑制:當所學的信息干擾了后面信息的學習。,.,3、首位和近位效應 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重要的新概念講在開頭,最后總結。因此學生可能會對呈現在“中間”的信息記憶最差。在聽課的時候,應該提醒自己要特別注意中間的那段時間.學習的時候,也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在要學習的材料上,以確保每次不是以相同的順序學習這一材料。 4、及時復述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先快后慢的特點,在很短的時間內,遺忘了大部分內容。

14、 5、集中復述和分散復述 分散復習有助于保持,能極大的增強所有的信息和技能的長期保持。這就是家庭作業的最主要的用意。,.,6、部分復述和整體復述 部分學習的策略有助于減少倒攝抑制,因為進入后面的部分之前,已學通了前面的部分。 7、自問自答或嘗試背誦 可檢查自己的錯誤和薄弱環節,從而重新分配精力。 8、過度復述 超過自己完全正確的回憶的次數的學習。 9、及時復述和限時復述,.,10、在實踐中學習 提倡在做中學。 Trechler對人的感覺與學習、記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83通過視覺;11聽覺;3嗅覺;1.5觸覺;1味覺。 人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

15、聽到的50;交談自己所說的70。 復習情境的變化:如將所學的書本知識用寫實驗證明、報告、總結、給別人講解等手段呈現,學習也會更有效。,.,11、情境相似性和情緒生理狀態相似性的影響 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Smith,1989的研究:一天后的測驗:不同場合下回憶所學的46;而原場合則達到59。 Bower的研究:催眠后的愉快的學習比不愉快的學習的記憶成績較好。 考試的情境(天氣、噪音、自己的情緒等) 12、態度和興趣的影響 感興趣的事或持積極態度的事情,記得牢一些。 Levine 1982的研究:態度與文章觀點一致者的學習成績明顯高于態度與文章觀點不一致的成績。,.,(二)精細加工: 使人們更好地

16、記住正在學習的東西而進行的充實意義的添加、構建。(各種各樣的記憶術) 1、位置記憶法 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確定一些特定的點,后將記憶的項目視覺化,按順序和路線上的點聯系起來。 2、首字聯詞法 辛丑條約:錢禁賓館:賠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許外國駐兵;劃分租界建領事館。,.,3、形象聯想 4、諧音聯想 5、歌謠口訣,.,6、尋找信息之間內的內在聯系,利用信息的多余性 Katona的研究:對數字進行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實驗。半小時后測驗:意義識記組保持38;機械識記保持33;三周后第二次測驗:意義識記組保持23;機械識記保持0。 581215192226;293336404347 7、聯系實際生活 不作書呆子。 8、充分利用背景知識 對于某一個事物,你到底能學會多少,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是你對這一方面的事物已經知道多少。,.,(三)組織:提取信息中的重要項目后再進行整理歸類,并對各類及各類所屬項目之間的關系進行組織。“聚類”和“概括”是兩種主要形式。 1、列提綱 2、作關系圖 3、運用理論模型 評價:兒童能自發使用組織策略一般要到10歲或11歲。,.,.,第三節 認知策略學習規律的含義,.,一、認知策略與教會學生學習 二、結合具體內容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