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年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年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年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年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一、單項選擇題:共22題,每題2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圖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時15分拍攝的照片。據此回答問題。1.該日悉尼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大約是()A.32° B.58° C.66° D.79°2.此時月球的方位()A.偏東 B.偏南 C.偏西 D.偏北下圖為“某日14時亞洲部分地區地面天氣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與大風速區相比,M地區風速較小,主要是因為()A.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 B.水平地轉偏向力較小C.地表的摩擦作用較大 D.氣旋的中心氣壓較高4.此時我國新疆地區氣溫明顯高于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主要原因是()A.正值當地正午前后,太陽輻射較強B.受降溫過程影響小,天氣晴朗少云C.受盆地地形的影響,空氣下沉增溫D.位于天山的背風坡,焚風效應顯著5.此時下列站點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溫的是()A.長春 B.太原C.呼倫貝爾 D.烏魯木齊河流流經平坦地形時常形成千回百轉的曲流景觀。下圖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決定該地林地分布的生態因子是()A.氣溫 B.水分 C.光照 D.風向7.在河流變遷過程中,河道景觀演化過程是()A.曲流→牛軛湖→林地→草地 B.牛軛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軛湖 D.草地→林地→牛軛湖→曲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圖4為2021年由遙感影像解譯轉繪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示區域地勢總體上()A.從中間向四周降低B.從四周向中間降低C.從西北向東南降低D.從東南向西北降低9.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A.交通出行 B.防洪避險 C.生活取水 D.田間管理10.圖示區域農業生產模式是()A.高度集約的設施農業 B.精耕細作的水田農業C.規模經營的商品農業 D.休閑觀光的城郊農業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許多省區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下圖為“某年我國三大城市外來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同為長三角地區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遷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較大,其主導因素是()A對外交通條件 B.文化交流習慣 C.經濟活動方式 D.人口遷移政策12.從全國看,三大城市的外來人口省區分布具有明顯的()A.地域性 B.等距性 C.均衡性 D.同向性13.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北京外來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A.政府機構外遷 B.城市規模擴大 C.首都功能優化 D.公共服務升級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模式I中鄉村聚落遷移的主要目的是()A.增強功能區競爭力B.保護環境敏感區域C.促進勞動力就業D.提高城鎮化水平15.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的模式是()A.I B.IIC.III D.IV16.在我國重大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A.集聚擴大 B.原地保護 C.均衡布局 D.分散遷移公元8世紀開始,基爾瓦逐漸成為非洲東海岸的商貿中心。15世紀初鄭和船隊曾從不同航線到達基爾瓦。17、18世紀隨著世界貿易格局不斷改變,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1981年基爾瓦所在地的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為“鄭和船隊航海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公元8世紀基爾瓦作為商貿中心興起時,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是()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C.幾內亞灣沿岸 D.地中海沿岸18.鄭和船隊若每天航行190km,從科倫坡經摩加迪沙至基爾瓦的最短時間約()A.2周 B.4周C.6周 D.8周19.公元17、18世紀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資源枯竭 B.風沙影響 C.氣候變暖 D.航道變遷近年我國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珠三角城市群(廣東省9個城市)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9+2)。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相比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區域統一大市場的有利條件是()A.行政管轄關系 B.經濟發展水平 C.風俗習慣差異 D.人口規模結構21.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結構更接近()A單核多中心結構 B.雙核多中心結構 C.多中心網絡結構 D.核心邊緣結構22.將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群,香港發揮的最大優勢體現在()A.旅游觀光 B.生產加工 C.消費市場 D.對外聯系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6分。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柑橘是原產于我國的熱帶、亞熱帶水果,在我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伴儆饣炊睘殍住贝笾路从沉斯湃藢Ω涕俜植嫉恼J識,目前淮河依然是我國柑橘分布的北界。材料二圖為“柑橘在世界的傳播過程及分布北界示意圖”。(1)寫出柑橘從我國傳播到國外兩種路徑。(2)分析亞歐大陸東西兩岸柑橘分布北界的差異及其原因。(3)從①、②、③、④四線中選出柑橘在日本分布的北界,并簡述理由。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05年前,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整車廠和零部件廠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漸向周邊城市擴散,有四大整車廠和90%以上的零部件廠分布在長三角城市群,并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材料二為推動區域一體化,江蘇省組織引領蘇南蘇北對口共建優質、綠色產業園區。共建以來,園區引入高素質管理與技術人才,促進人口就業,推動當地GDP快速增長。材料三圖為“2018年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在長三角城市群分布示意圖”。(1)分析該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簡述該大型汽車制造企業向外擴展形成的供應鏈體系對蘇南蘇北共建產業園的啟示。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南泥灣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地處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地帶,云巖河上游。1941年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赴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使昔日荒涼的南泥灣變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材料二圖為“南泥灣俯瞰景觀圖”。(1)簡述八路軍在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時面臨的不利自然條件。(2)解讀“平川稻谷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所描述的農業生產布局。(3)比較南泥灣所在地區與江南地區在農業生產特點方面的差異。地理一、單項選擇題:共22題,每題2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圖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時15分拍攝的照片。據此回答問題。1.該日悉尼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大約是()A.32° B.58° C.66° D.79°2.此時月球的方位()A.偏東 B.偏南 C.偏西 D.偏北【答案】1.D2.A【解析】【1題詳解】南北回歸線的緯度大約是23.5°,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移動,大概四天移動1°,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以北約3.5°,可求出當日直射20°S附近,結合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H=90°一∣緯度差∣(緯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緯度與當日直射點所在緯度之間的差值),悉尼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約是H=90°一|緯度差|=90°-(33°55'-20°)=76°05';故D選項最接近,ABC選項錯誤。故選D。【2題詳解】悉尼位于太陽直射點以南,正午太陽在正北方向,材料信息表明,此時是15時15分,太陽位于西北方向,物影位于東南方向,觀察圖中物影與月球方位可知,在朝向東南方向(物影朝向)向左偏轉一個銳角即可正面面對月球,表明此時月球的方位偏東,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H=90°-緯度差。其中,H為所求點的正午太陽高度;90°為太陽直射點的太陽高度;緯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緯度與當日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之間的差值(當所求點與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個半球時,緯度差為兩地緯度數之差;當所求點與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個半球時,則緯度差為兩地的緯度數之和,簡記為“同減異加”)。下圖為“某日14時亞洲部分地區地面天氣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與大風速區相比,M地區風速較小,主要是因為()A.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 B.水平地轉偏向力較小C.地表的摩擦作用較大 D.氣旋的中心氣壓較高4.此時我國新疆地區氣溫明顯高于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主要原因是()A.正值當地正午前后,太陽輻射較強B.受降溫過程影響小,天氣晴朗少云C.受盆地地形的影響,空氣下沉增溫D.位于天山的背風坡,焚風效應顯著5.此時下列站點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溫的是()A.長春 B.太原C.呼倫貝爾 D.烏魯木齊【答案】3.C4.B5.C【解析】【3題詳解】讀圖可以看出,M地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故A選項錯誤;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不會影響風力大小,故B選項錯誤;M地位于青藏高原東側,秦嶺山區南側,地勢起伏大,地形崎嶇,地面摩擦力大,是風速較小的主要原因,故C選項正確;氣旋中心的氣壓較四周低,是低壓中心,圖中M地并不位于氣旋中心位置,故D選項錯誤,本題選C。【4題詳解】一般來說,陸地白天氣溫最高出現在下午2點左右,北京時間14時,新疆地區位于正午前后,氣溫還沒有達到最大值,而內蒙古中東部正值日最高溫時段,故A選項錯誤;讀圖可知,內蒙古中東部剛經過一次冷鋒過境,等壓線密集,北風風力較大,降溫明顯,而新疆等壓線稀疏,大氣穩定,故B選項正確;由圖可知,新疆地區等壓線稀疏,大氣穩定,風力小,天氣晴朗,氣溫較高,盆地內下沉氣流不明顯,故C選項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風坡,如盆地內部,新疆地區等壓線稀疏,大氣穩定,風力小,盆地內部無焚風效應,故D選項錯誤。故選B?!?題詳解】結合等壓線分布圖可知,長春位于冷鋒鋒前,冷鋒即將過境,天氣狀況復雜不易出現逆溫;據圖,太原等壓線狀況相對單一,但結合時間為14點,太原為午后,盛行上升氣流,不會出現逆溫,B錯誤;呼倫貝爾位于冷鋒鋒后且鄰近鋒線,冷氣團俯沖到暖氣團下方易在高空出現氣溫上暖下冷的逆溫現象,C正確;烏魯木齊正值正午,天氣晴朗,不易出現逆溫,D錯誤。故選C。【點睛】逆溫現象: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F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發生逆溫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河流流經平坦地形時常形成千回百轉的曲流景觀。下圖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決定該地林地分布的生態因子是()A.氣溫 B.水分 C.光照 D.風向7.在河流變遷過程中,河道景觀的演化過程是()A.曲流→牛軛湖→林地→草地 B.牛軛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軛湖 D.草地→林地→牛軛湖→曲流【答案】6.B7.A【解析】【6題詳解】由材料可知,在大草原上形成了林地,一般草原上降水較少,在溫度帶一樣的情況下形成林地的主導因素是水分,且該地林地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區,故B選項正確,ACD錯誤?!?題詳解】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的發展,河曲愈來愈彎。河水沖刷與侵蝕最彎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彎取直,河水從截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廢棄,原有被廢棄的河曲成了牛軛湖,此時牛軛湖周圍水分條件好,故林木生長較好,形成林地,隨著泥沙淤積,牛軛湖最終變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漸減少,變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過程是曲流-牛軛湖-林地-草地,所以A選項正確,BCD錯誤。【點睛】牛軛湖的形成過程:1、河流擺動形成彎曲。2、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的發展。3、河曲愈來愈彎。4、河水沖刷與侵蝕最彎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彎取直。5、河水從截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廢棄。6、原有被廢棄的河曲成了牛軛湖。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圖4為2021年由遙感影像解譯轉繪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示區域地勢總體上()A.從中間向四周降低B.從四周向中間降低C.從西北向東南降低D.從東南向西北降低9.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A.交通出行 B.防洪避險 C.生活取水 D.田間管理10.圖示區域農業生產模式是()A.高度集約的設施農業 B.精耕細作的水田農業C.規模經營的商品農業 D.休閑觀光的城郊農業【答案】8.C9.D10.B【解析】【分析】【8題詳解】據材料,該地位于安徽省,據圖可知,該地東南部主要為水田及田壟,地勢較低,西北部分布有旱地及其他用地以及經濟林,地勢較高,故該地地勢總體上從西北向東南降低。C正確,ABD錯誤。故選C。【9題詳解】據圖,該地住宅分散分布,田地和住宅交錯相間,便于田間管理,D正確。住宅分散需要修建更多的交通線路來溝通各區域,不便交通出行,A錯誤,防洪避險應將住宅分布在遠離山區的地方,與住宅分散關系不大,B錯誤,住宅分散與生活取水關系不大,C錯誤,故選D。【10題詳解】圖示區域農業生產模式是精耕細作的水田農業(圖中水田旱地均有分布,判斷有水旱輪作方式,住宅數量較多,生產規模較小)B項正確;圖中住宅分散,水田和水塘面積狹長顯然不具備集約化和規?;奶攸c,AC錯誤;圖中公路數量少,交通條件顯然不是城郊地區,D項錯誤,本題選B。【點睛】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如:溫室大棚農業。商品農業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滿足市場對各類農產品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以商品性農產品生產為目的的農業。城郊農業:以城市為依托,利用地處城市周邊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為滿足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鮮活農副產品或初級加工農產品的農業。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許多省區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下圖為“某年我國三大城市外來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同為長三角地區的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遷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較大,其主導因素是()A.對外交通條件 B.文化交流習慣 C.經濟活動方式 D.人口遷移政策12.從全國看,三大城市的外來人口省區分布具有明顯的()A.地域性 B.等距性 C.均衡性 D.同向性13.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北京外來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A政府機構外遷 B.城市規模擴大 C.首都功能優化 D.公共服務升級【答案】11.C12.A13.C【解析】【分析】【11題詳解】據圖可知,同為長三角的安徽、江蘇流入上海人數較多,浙江流入上海人數較少。分析其形成原因,三個省份對外交通條件都很優越;都位于華東地區,文化習慣差異不大;人口遷移政策主要由國家統一指導,各省份差異較小,ABD錯誤;浙江省大力發展小商品經濟和網絡營銷,需要大量勞動力,大量吸引了其他地區人口流入的同時,也穩定了本省份人口的流出,導致浙江省流入上海市的人口比較少,C正確。故選C?!?2題詳解】從全國看,三大城市外來人口省區分布,主要來自地域鄰近的經濟欠發達的人口大省,北京、上海、廣州都有各自外來人口主要流入省份,所以具有地域性,A正確;由圖可知,主要外來人口省區與流入城市的距離并不完全相等,B錯誤;外來人口省區和來源方向有明顯的差異,北京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其西部和南部的省份,少量來自東北,上海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其西部地區的省份,廣州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其西部和北部的省區,故不具有均衡性和同向性,CD錯誤,故選A。【13題詳解】近年來,京津冀在推進一體化發展,北京疏解非首都職能,將非首都職能包括工業等大量吸引外來人口的產業向外轉移,外來務工人口減少,導致北京外來人口增幅下降,C正確;因國務院定位的北京為全國政治中心,政府機構不會外遷,A錯誤;城市規模擴大、公共服務升級,使城市服務更完善,會吸引外來人口,使北京外來人口增幅上升,BD錯誤。故選C?!军c睛】國務院確定北京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就是新的首都職能。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模式I中鄉村聚落遷移的主要目的是()A.增強功能區競爭力B.保護環境敏感區域C.促進勞動力就業D.提高城鎮化水平15.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的模式是()A.I B.IIC.III D.IV16.在我國重大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A.集聚擴大 B.原地保護 C.均衡布局 D.分散遷移【答案】14.B15.D16.A【解析】【分析】【14題詳解】據圖模式I中鄉村聚落遷移的方向為從生態功能區向經濟功能區遷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敏感區域,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以要將生態功能區的聚落遷移到經濟功能區,B正確;增強功能區競爭力應該采取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優化產業布局、完善交通網等措施,單純的聚落遷移無法增強功能區競爭力,A錯誤;鄉村聚落從生態功能區遷移到經濟功能區是所有人群的遷移,促進勞動力就業說法有些片面,C錯誤;評價城鎮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據模式I圖無法判斷城鎮化水平的變化,D錯誤。【15題詳解】圖IV中,聚落從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遷移,可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D項正確;A項只是單純的從生態功能區遷移至經濟功能區無法看出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轉變,A錯誤;B項只是鄉村聚落從山地遷移至丘陵然后又遷移至平原,只體現了受自然要素的影響,B錯誤;C項小的鄉村聚落向規模大的鄉村聚落遷移,與題意不符,C項錯誤,本題選D?!?6題詳解】我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所學可知鄉村聚落未來發展呈現三大趨勢:1.城鄉結合趨勢;2.土地規?;洜I趨勢;3.空心村撤并的趨勢,故可以判斷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集聚擴大,從而提高鄉村聚落的基礎設施水平以及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A項正確;有些鄉村聚落分布在偏遠地區,氣候條件惡劣、生存環境艱苦,不適合原地保護,B錯誤;鄉村聚落數量多,空間分布不均,均衡布局顯然不可能,C錯誤;鄉村聚落一般規模不大,分散遷移不太實際且沒有必要,D項錯誤,本題選A。【點睛】鄉村聚落是指鄉村地區人類各種形式的居住場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莊和擁有少量工業企業及商業服務設施,但未達到建制鎮標準的鄉村集鎮。公元8世紀開始,基爾瓦逐漸成為非洲東海岸的商貿中心。15世紀初鄭和船隊曾從不同航線到達基爾瓦。17、18世紀隨著世界貿易格局不斷改變,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1981年基爾瓦所在地的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為“鄭和船隊航海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公元8世紀基爾瓦作為商貿中心興起時,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是()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C.幾內亞灣沿岸 D.地中海沿岸18.鄭和船隊若每天航行190km,從科倫坡經摩加迪沙至基爾瓦的最短時間約()A.2周 B.4周C.6周 D.8周19.公元17、18世紀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資源枯竭 B.風沙影響 C.氣候變暖 D.航道變遷【答案】17.A18.B19.D【解析】【分析】【17題詳解】結合時間“公元8世紀”可知當時有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存在,據圖,基爾瓦位于非洲東海岸,東鄰阿拉伯海,故判斷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是阿拉伯海沿岸,A項正確,南海沿岸當時人口數量較少,商貿不發達,B錯誤;幾內亞灣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離基爾瓦較遠,商貿不發達,C錯誤;地中海沿岸距離基爾瓦較遠,不是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D錯誤,本題選A?!?8題詳解】據圖中經緯線可知,從科倫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經過35個經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兩地距離可計算為111×35=3885km,從摩加迪沙到基爾瓦大致經過10個緯度距,可計算兩地距離為10×111=1110km,故從科倫坡到基爾瓦距離大致為4995km,據材料,鄭和船隊每天航行190km,可計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達,故最短4周就可到達,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19題詳解】公元17、18世紀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變遷,因為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讓基爾瓦顯得有些雞肋(基爾瓦僅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們需要一個落腳點,充當桑給巴爾島和索法拉之間的中轉站。)。稍有噸位的船只,都可以從好望角直接抵達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給巴爾,再轉進印度等東方口岸,不需要在基爾瓦再停留,D項正確。資源枯竭,風沙影響,氣候變暖均與該地商貿地位逐漸衰落關系不大,ABC錯誤,本題選D?!军c睛】修建港口區位條件:1、經濟腹地條件:經濟腹地是否廣闊、客貨流量大小、腹地經濟性質(經濟腹地的廣闊與否影響著客貨流量;客貨流量影響著港口的興衰;腹地經濟性質決定港口性質。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3、水域條件:港闊水深,等深線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風。4、筑港條件:陸地地質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設備等。近年我國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珠三角城市群(廣東省9個城市)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9+2)。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相比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區域統一大市場的有利條件是()A.行政管轄關系 B.經濟發展水平 C.風俗習慣差異 D.人口規模結構21.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結構更接近()A.單核多中心結構 B.雙核多中心結構 C.多中心網絡結構 D.核心邊緣結構22.將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群,香港發揮的最大優勢體現在()A.旅游觀光 B.生產加工 C.消費市場 D.對外聯系【答案】20.A21.C22.D【解析】【分析】【20題詳解】相比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區域統一大市場的有利條件是:行政管轄關系,因為珠三角城市群均屬于廣東省管轄;京津冀和長三角城市群均為多個省份的合作,A正確;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發展水平比珠三角城市群更高,B錯誤;風俗習慣差異對建立區域統一大市場的影響沒有行政管轄關系影響大,C錯誤;三個城市群均是人口稠密區,人口規模結構差異不大,D錯誤,本題選A?!?1題詳解】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結構更接近多中心網絡結構,結合所學,在粵港澳大灣區龐大城市群中,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可以叫做中心城市,它們要發揮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引擎作用;故C項正確,ABD錯誤?!?2題詳解】將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群,香港發揮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對外聯系,因為香港背靠祖國大陸,面向國際市場,利于對外聯系,D正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中,澳門主要是建設國際旅游休閑中心,A錯誤;生產加工主要是惠州、東莞等城市的定位,B錯誤;消費市場主要是廣州的定位(國際貿易中心),C錯誤,本題選D?!军c睛】城市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開闊(溫帶、寒帶的城市分布在平原;熱帶城市分布在高原)。氣候:氣溫、降水適中,居住適宜。河流:①運輸功能: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水源充足;③防衛功能;④環境功能。2.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有某種自然資源或臨近某種自然資源。交通:臨近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碼頭、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交通便利。農業基礎:本地農業基礎雄厚。其他因素:①是政治、宗教、軍事中心②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6分。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柑橘是原產于我國的熱帶、亞熱帶水果,在我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橘逾淮而北為枳”大致反映了古人對柑橘分布的認識,目前淮河依然是我國柑橘分布的北界。材料二圖為“柑橘在世界的傳播過程及分布北界示意圖”。(1)寫出柑橘從我國傳播到國外的兩種路徑。(2)分析亞歐大陸東西兩岸柑橘分布北界的差異及其原因。(3)從①、②、③、④四線中選出柑橘在日本分布的北界,并簡述理由?!敬鸢浮浚?)陸上絲綢之路:通過茶葉、絲綢的交易中把柑橘傳播到國外;海上絲綢之路:通過下西洋航運,把柑橘傳播到國外。(2)差異:亞歐大陸西岸柑橘北界的緯度較亞歐大陸東岸北界的緯度更高。原因:亞歐大陸西岸受西風影響,亞熱帶北界的緯度位置更高,亞歐大陸東岸受季風的影響,亞熱帶北界所處緯度相對較低。(3)②線。日本四周是海洋,氣候海洋性強,同時受日本暖流影響,冬季0°C等溫線分布的緯度比中國要高?!窘馕觥俊痉治觥勘绢}考查氣候的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落實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注意分析我國傳播到國外的兩種路徑,其傳播的起點在我國。根據圖中的傳播路徑及地區等信息可知,在陸地上,我國主要向南亞、波斯灣地區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區傳播,在海洋上,我國柑橘主要向日本、東南亞等地區傳播。【小問2詳解】根據圖示分布北界圖例信息可知,柑橘分布北界在亞歐大陸西岸所處的緯度更高,亞歐大陸東岸北界的緯度更低。主要原因在于:亞歐大陸西岸受西風影響強烈,西風帶來熱量,使得亞熱帶北界的緯度位置更高,而亞歐大陸東岸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強烈,亞熱帶北界所處緯度相對較低?!拘?詳解】日本是島國,四周是海洋,氣候的海洋性強,同時受日本暖流影響,冬季0°C等溫線分布的緯度比中國要高,中國冬季0°C等溫線大致在33°N左右,日本的冬季0°C等溫線在40°N左右,故②正確。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05年前,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整車廠和零部件廠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漸向周邊城市擴散,有四大整車廠和90%以上的零部件廠分布在長三角城市群,并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材料二為推動區域一體化,江蘇省組織引領蘇南蘇北對口共建優質、綠色產業園區。共建以來,園區引入高素質管理與技術人才,促進人口就業,推動當地GDP快速增長。材料三圖為“2018年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在長三角城市群分布示意圖”。(1)分析該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簡述該大型汽車制造企業向外擴展形成的供應鏈體系對蘇南蘇北共建產業園的啟示?!敬鸢浮浚?)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城市群,整車廠附近;原因:有利于加強生產協作和技術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快速響應市場。(2)啟示:明確園區的主導產業,以此為核心大力引進主導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引入低能耗,能排放,高增長產業;有針對性地引進與之相關聯、相配套的項目,提高產業的集聚度;重視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的綜合引進。【解析】【分析】本題以長三角區域汽車產業擴散為背景情境,考查工業區位因素,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和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疾閷W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域認識水平、綜合思維能力、地理實踐力以及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拘?詳解】讀圖可知,該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在上海市分布有81家,在蘇州分布有10家;在南京分布有8家,在鎮江分布有7家,在寧波分布有10家,在常州分布有5家,在杭州分布有4家,在臺州分布有4家,在泰州分布有3家,無錫、蕪湖、安慶分布有2家,揚州、南通、嘉興、銅陵、宜城各分布有1家。整車廠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寧波市、南京市、揚州市。由得此得,大型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零部件廠的分布格局是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城市群,整車廠附近多。形成原因是大型汽車制造企業零部件廠與整車廠之間有生產協作關系,彼此靠近分布,有利于加強生產協作和技術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快速響應市場?!拘?詳解】根據材料“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整車廠和零部件廠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漸向周邊城市擴散”可知,在大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下,承接大城市產業擴散所建的產業園要注意明確園區的主導產業,以此為核心大力引進主導產業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