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1頁
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2頁
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3頁
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4頁
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04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及答案第1卷(選擇題共75分)一、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只有一項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完整地說,我國的“青銅時代”應包括A夏、商D.商、周C西周、春秋、戰國D.夏、商、周2.下列政治舉措中,不屬于漢武帝時代的是A實行刺史制度B,設置西域都護C實行察舉制D.頒布“推恩令”3.唐朝僧一行的突出貢獻是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制訂了A.《大衍歷》B.“太初歷”C“十二氣歷”D.《授時歷》4.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將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1771年,為擺脫沙俄的統治,回到清朝的是-A漠西蒙古準噶爾部B.蒙古韃靼部C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D.天山南路的回部6.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主要是因為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質相同C方式相同D.發動戰爭的國家相同7.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B.興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都是近代工業C海軍重要艦船由中國自己制造D.甲午戰爭的慘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8.19世紀90年代,康有為維新思想的基本特點是A提倡“師夷長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C.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轉向宜傳民主共和D.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9.以下關于保路運動的表述,正確的是A有紳商參加的群眾性運動B.范圍遍及全國各地C是收回利權運動的前奏D.為武昌起義提供了組織準備10.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B、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響D.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11.下列城市曾作為國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順序是A武漢—廣州—南京—重慶B.南京—武漢—廣州—重慶C廣州—武漢—南京—重慶D.重慶—武漢—廣州—南京12,下列毛澤東的著作中,主要論述“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是A.《井岡山的斗爭》B.《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C.《論持久戰》D.《論聯合政府》13.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是A.粉碎重點進攻B.戰略反攻C三大戰役D.渡江作戰14.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的標志是A新中國的成立B.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15.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災害的影響B.蘇聯撕毀經濟技術合作協議C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D.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1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首先在農村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省份是A.廣東、福建B.安徽、四川C四川、浙江O.安徽、江蘇17.新中國“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最早提出是在A.中印聯合聲明B.《中美聯合公報》C日內瓦國際會議D.萬隆會議18.下列關于(權利法案)和(人權宣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B.都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的要求C都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D.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19.下列有關日本明治維新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①廢藩置縣,建立府、縣、道的地方體制②廢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權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絕對忠于天皇的軍隊④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了允許土地買賣的法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第一次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下列符合實際情形的是A.汽車在馬路上奔馳B、人們可以坐火車外出C.電燈照亮了千家萬戶D.電話成為重要的通訊工具21.19世紀晚期,非洲反帝斗爭中取得勝利、維護了獨立的國家是,A埃塞俄比亞B.埃及C蘇丹D.阿爾及利亞22.20世紀30年代前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克服經濟危機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B.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C.放棄關稅壁壘D.推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23.以下關于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A都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B總部都設在美國C都曾受到大國操縱D都一貫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24.下列關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A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B.實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C.徹底放棄計劃經濟D。實行政治多元化25.下列關于20世紀后半期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表述,正確的是A各國走上了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經濟發展較平衡B.六七十年代馬來西亞和泰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C西亞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是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產油國日益富裕D、印度政府推行國營經濟私有化的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第2卷(非選擇題共75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共3小題,第23題11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計36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國富強。(敕鄭和)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攜帶)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孕乱赃€,遠方時有王者,要不如永樂時,……自和后,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三保大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云?!睹魇贰む嵑蛡鳌凡牧隙宣德六年(1431年)鄭和自述]自永樂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由是海道清寧,番人仰賴者,皆神之賜也?!偷壬虾墒ゾ龑櫭。轮逻h夷敬信之厚,統舟師之眾,掌錢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國事,盡誠于神明乎!——《天把之神靈莊記)回答:①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3分)尋找建文帝;弘插國威;發展與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②從材料看,鄭和下西洋的前提條件有哪些?(2分)國力強大;造船等手工業發達。③根據材料,歸納鄭和航?;顒拥奶攸c。(3分)規模大;歷時長;次數多;航程遠;抵達的國家多。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價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3分)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世界航?;顒拥南闰專秽嵑拖挛餮笤鲞M了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2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國及其他聯合國家承認,目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為達到統一中國目標之恰當機構?!灾涡缘能婈犂绻伯a黨軍隊那樣的存在,乃與中國政治團結不相符合,且實際上使政治團結不能實現?!抖鹏旈T關于美國對華政策的聲明》(l945年l2月)材料二據許多觀察家的意見,他們(指國民黨政府)已經墮落于腐敗,爭奪地位權力,…一向是一黨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義下之民主政府。……盡管如此,我們為了顯見的理由,仍舊繼續傾全力援助回民政府。——《艾奇遜致杜魯門的信)(1949年7月)回答:①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二戰后韌期美國對華的基本政策。(2分)扶蔣反共。②根據材料二,概括當時西方“觀察家”眼中的國民黨政府形象。(4分)政治腐敗(爭權奪利);一黨專政(獨裁)。③艾奇遜寫這封信的時候,中國的政治局勢如何?他所謂的“顯見的理由”是什么?(6分)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國民黨統治已被推翻),阻止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取得政權;盡力維護美國在華利益。2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馬克思曾經肯定馬基雅維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國家觀上擺脫神學的束縛說,他們“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了,他們都是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出國家的自然規律”。——潘漢典《君主論》譯序材料二必須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夠實踐那些被認為是好人應作的所有事情,因為他要保持國家,常常不得不背信棄義,不講仁慈,悖手人道,違反神遭?!R基雅維利《君主論》材料三他(馬基雅維利)那些歌頌強者,宣揚暴力的主張,都是國繞著一個中心思想——為了實現統一的意大利這個最高目標,可以不擇手段,……不僅如此,透過這些似手駭人聽聞的言論,我們還可以發現他的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內核,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馬基雅維利使“政治的理論觀點擺脫了道德”,而把“權力”“作為法的基礎”?!蹁J生《馬基雅維利》譯序回答:①馬基雅維利是什么樣的歷史人物?(2分)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等。②馬基雅維利所處的那個時代,歐洲正進行著一場什么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③根據材料,歸納馬基雅維利的主要思想。(4分)以“人”的眼光觀察國家(擺脫神學的束縛);政治不受道德約束;宣揚暴力;權力是法的基礎。④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基雅維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階組的何種要求?(4分)資產階級。要求建立獨立統一(意大利)的國家。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9題12分,第30題12分,第31題15分,共計39。

29.觀察下面三幅地圖,回答問題。圖一:圖二:圖三:①三幅地圖分別反映了哪三個時期?(3分)春秋.戰國,秦朝。②這主個時期的政治特點分別是什么?(7分)春秋:諸侯爭霸;奴隸社會瓦解。戰國:兼并戰爭;一系列變法運動的開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秦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開始形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③概括這三幅圖(三個時期)所反映的我國歷史發展趨勢。(2分)由諸侯割據走向全國統一;由奴隸制走向封建制。30.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1916年),中國的有識之士繼續為反對封建主義和發展資本主義而奮斗,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概述他們所作的努力,以及這些努力對中國社會的進步產生的重大影響。(12分)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凱獨裁,反對袁世凱復辟。影響:民主共和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企圖。經濟方面:興辦實業。影響:“實業救國”成為社會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文化方面:發起新文化運動。影響: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31.結合相關社會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戰前蘇聯(俄)農業政策的重大變化及其影響。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15分)十月革命勝利,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改變了土地所有制形式,鞏固了新生蘇維埃政權。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