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1頁
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2頁
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3頁
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4頁
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綜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屋頂本是建筑上最實際必需的部分,中國則自古不憚煩難的,使之盡善盡美,使切合于實際需求之外,又轉具一種美術風格。屋頂最初即不止為屋之頂,因雨水和日光的切要實際,早就擴張出檐的部分。使檐突出并非難事,但是檐深則低,低則阻礙光線,且雨水順勢急流,檐下濺水問題因之發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發明飛檐,用雙層瓦檐,使檐沿稍翻上去,微成曲線。又因美觀關系,使屋角之檐加甚其仰翻曲度。這種前邊成曲線,四角翹起的“飛檐”,在結構上有極自然又合理的布置,幾乎可以說它便是結構法所促成的。如何是結構法所促成的呢?簡單說,例如“廡殿”式的屋瓦,共有四坡五脊。正脊尋常稱房脊,它的骨架是脊桁。那四根斜脊,稱“垂脊”,它們的骨架是從脊桁斜角,下伸至檐桁上的部分,稱由戧及角梁。桁上所釘并排的椽子雖像全是平行的,但因偏左右的幾根又要同這“角梁平行”,所以椽的部位,乃由真平行而漸斜,像裙裾的開展。這個曲線在結構上幾乎不可信的簡單和自然,而同時在美觀方面不知增加多少神韻。飛檐的美,絕用不著考據家來指點的。不過注意那過當和極端的傾向常將本是自然合理的結構變成取巧與復雜。這過當的傾向,外表上自然也呈出脆弱、虛張的弱點,不為審美者所取。南方手藝靈活的地方,過甚的飛檐便是這種例證。外觀上雖是浪漫的姿態,容易引誘贊美,但到底不及北方的莊重恰當,合于審美的最真純條件。屋頂曲線不止限于挑檐,即瓦坡的全部也不是一片直坡傾斜下來,屋頂坡的斜度是越往上越增加。這斜度之由來是依著梁架疊層的加高,這制度稱做“舉架法”。這舉架的原則極其明顯,舉架的定例也極其簡單,只是疊次將梁架上瓜柱增高,尤其是要脊瓜柱特別高。使檐沿作仰翻曲度的方法,再增加第二層檐椽,這層檐甚短,只馱在頭檐椽上面,再出挑一節,這樣則檐的出挑雖加遠,而不低下阻蔽光線。總的說起來,歷來被視為極特異神秘之屋頂曲線,并沒有什么超出結構原則和自然演進之處,同時在美觀實用方面均是非常的成功。這屋頂坡的全部曲線,上部巍然高舉,檐部如翼輕展,使本來極無趣、極笨拙的屋頂部分,一躍而成為整個建筑的美麗冠冕。既講到屋頂,我們當然還是注意到屋瓦上的種種裝飾物。上面已說過,雕飾必是設施于結構部分才有價值,那么我們屋瓦上的脊瓦吻獸又是如何?瓦上的吻獸和走獸,無疑的,本來也是結構上的部分。現時的龍頭形“正吻”古稱“鴟尾”,其所以為鴟尾者還帶著一點象征意義,因有傳說鴟鳥能吐水,拿它放在瓦脊上可制火災。走獸最初必為一種大木釘,通過垂脊之瓦,至“由戧”及“角梁”上,以防止斜脊上面瓦片的溜下,唐時已變成兩座“寶珠”,在今之“戧獸”及“仙人”地位上。后代鴟尾變成“龍吻”,寶珠變成“戧獸”及“仙人”,尚如增“戧獸”“仙人”之間一列“走獸”,也不過是雕飾上變化而已。南方屋瓦上多加增極復雜的花樣,完全脫離結構上之任務,純粹的顯示技巧,甚屬無聊,不足稱揚。(摘編自林徽因《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材料二:中國古代建筑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極其珍貴的歷史傳承和記憶。木結構之所以在我國建筑史上長期居于主要地位,在于它的取材、運輸、加工都比較容易。木結構還具有分間靈活、門窗開設自由等實用上的優點。因而在長期發展中,它達到了日臻完美的地步。木結構固然有易朽易燃的缺點,但是古代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維修經驗,即使毀壞,重建也比較容易。木結構建筑的巨大規模,并不僅靠單體建筑的體量來解決,而是以組合體——組群出現,由各個單體建筑組成“院落”;而在組合中主次分明,既減少了由于建筑龐大的單體建筑而帶來的技術上的復雜性,又解決了大規模建筑包含的多種功能需求。可以說,建筑組群是我國古代建筑的顯著特點和卓越的創造。中國古代建筑在形態上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大屋頂。中國建筑采用的是木結構體系,房屋的面積越大,屋頂也就越高大。這種屋頂不但體形碩大,而且還是曲面形的,如紫禁城宮殿的屋頂就是典型的大屋頂。當然,歐洲一些國家的鄉村也有許多木結構的農舍,它們的屋頂也很大,但屋頂面和屋檐都是筆直的,它們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大屋頂。古代文人將大屋頂形容為“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如翚鳥展翅高飛,笨重的屋頂變得輕巧,這是古代匠人的一種創造。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勞動人民和杰出的科學家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建造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給我們后人留下了豐富的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文物。(摘編自賈西莎《談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建筑中“飛檐”的發明,解決了屋檐低會阻礙光線、檐下濺水等實用性問題,同時也具備很強的美學特征。B.屋瓦上的裝飾物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發生變化且呈現出不同的花樣,其顯露基本結構的功能卻始終存在。C.因木結構比較容易取材、運輸、加工,中國古代建筑長期主要以其為主,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古代人民使之日臻完善。D.古人用他們的能工巧匠將笨拙的大屋頂變得如鳥展翅高飛般輕巧。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屋頂瓦坡全部不是一片直坡傾斜下來,屋頂坡的斜度隨著梁架疊層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古代建筑的精品,如被視為極特異神秘之屋頂曲線,可以為了實現美觀實用的效果,不遵守結構原則。C.屋瓦上的走獸屬于結構上的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屋脊上面的瓦片溜下來。D.在歷史上,我國各族勞動人民和科學家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建造了無數具有研究價值的建筑。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項是()A.王澍教授設計的“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整個建筑白墻灰瓦,小橋流水隨處可見,木構、青石橋等傳統元素也被使用。B.《黑神話:悟空》游戲中的山西晉城佛光寺立柱等古建筑,在3D重建等現代技術的支持下,保留下歲月流過的痕跡,精微逼真。C.2024年7月27日,我國申報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D.天都城是一處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小區,內有按照1:3比例縮放設計建造的埃菲爾鐵塔,并且有“巴黎式花園”。4.兩則材料在闡述中國建筑的屋頂這一核心對象時側重點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5.假如你是中國的一名建筑師,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如何將我國民族建筑的特色發揚光大。(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把兩粒蓮子,放在葉先生身旁高昌11月30日上午10時,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濱河廳送別葉嘉瑩先生。哀樂聲中,葉先生的靈車徐徐推入,安放在紫色雛菊和白色百合簇擁著的美麗蓮形花臺的中間。靈臺的前面是由紅玫瑰花瓣組成的巨大的心形圖案。此時我胸中也如低回的哀樂,一樣澎湃著,一樣翻卷著,泛起深深的情感漣漪。主持人在哀傷地誦讀告別詞,我的心也隨著她悲涼的聲音,一起追憶那顆芬芳而熱烈的詩心,一起追溯那純凈而淡泊的百年人生路……我跟隨主持人的聲音給葉先生深深地三鞠躬,然后邁著沉重的腳步,隨著吊唁人群慢慢向前走。走得近些,再近些,仔細凝視葉先生一眼。先生頭戴棕色花帽,神情安然,靜靜沉睡。我也和大家一樣,把紫色紗網包裹著的兩粒蓮子,鄭重地放在葉先生左側的百合叢中。這兩粒蓮子,像是晶瑩的淚珠,凝結著潔白的哀思;像是沉靜的琥珀,閃耀著滄桑的豁達;也像是一串飽含深情的省略號,牽引著美麗的想象,蘊藏著悠長的情愫……一百年起承轉合的淡雅人生,如同一首雋永通透的動人詩篇。這詩篇結尾的標點不是決絕的句號,而是一粒粒蓮子組成的意味深長的省略號。“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癡。千春猶待發華滋。”這是葉嘉瑩先生的詞句。她說:“我的蓮花總會凋落,我要把蓮子留下來。”小雪薄寒節氣,南開大學馬蹄湖畔的蓮花想來已經凋落了。可是蓮子在,芬芳就還在,豐盈就還在,明年還會有新的蓮花悠然盛開。美麗的生命如一朵花開,又如一朵花謝。葉先生飄然而去了,留下的詩還在,光也還在。葉嘉瑩先生是中華詩詞學會的發起人之一,是中華詩詞學會的名譽會長,我們對葉先生有著深深的敬仰之情。葉先生受業于著名學者、詩人、教育家顧隨,而顧隨先生的女兒顧之京、女婿許桂良也是我上大學時候的老師,所以從個人感情來講,我對葉嘉瑩先生還有著一份特殊的敬重和親切。2017年,葉嘉瑩先生主編、我賞析的《給孩子們的詩園·古詩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也使我有機會感悟葉先生傳遞的中華詩詞之美,并留下一份關于葉先生的難忘回想與情思。葉先生一路辛勤耕耘,弦歌不輟,清荷卓立,芬芳萬里,她是一位學者、詩人、教育家,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耕耘者、勞動者。詩詞經典中展現出來的精神品格、文化魅力,正如重新開花的古蓮子一樣,在她身上煥發出晶瑩璀璨的生命光彩。2021年5月16日,97歲的葉嘉瑩先生在中華詩詞學會殘疾人詩詞工作委員會成立時,曾經說過一段話。她說詩詞里,古代詩人的精神、理想、人格、品質是普遍影響我們后世的,“每一個人,無論你身體上有任何疾病,但是,這種精神是永遠都存在,永遠給我們鼓舞的,這就是我們中國詩詞最了不起的地方。”她還勉勵大家一同學習詩詞,“在精神修養上都有進步”。雖然葉先生多次提到“弱德之美”,但她本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悟和堅守,她內心的通透和自信,卻又有著一份異乎尋常的堅韌和剛強。她的性靈境界高潔純凈,別有一種塵俗之外的清涼和純真。葉先生既有深厚的詩詞修養和傳統積淀,又有堅實的新舊詩學底蘊和寬廣的中西方文化視野。她本人是眾所周知的古典詩詞傳承者,但并不狹隘地排斥新詩,而且還發表過談新舊詩歌的比較文章,可見其學術胸襟和理論氣度。她講課時從不囿于一家之言,每每能從一點常見的辭章,生發出許多不常見的奇思妙想,而且還能把放出去的思緒之馬再在課堂上重新拉回來。這種游刃有余的發散性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鑒別和分析能力,給學子們帶來更多新鮮的營養和創新的思維理念。葉先生從“興發感動”入手,帶領聽眾和讀者一起進入瑰麗豐盈的詩詞境界,也以其人格魅力讓大家感受到那“以生命為詩、以生活實踐詩”的詩意人生。11月30日下午3點,我參加了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的葉嘉瑩先生追思會。大家對葉先生“一生多艱、寸心如水”的赤子丹忱和家國情懷進行了更多追述和回望。葉先生的女兒趙言慧含淚感謝大家對葉先生的愛與關心,祝愿大家“在未來,活出每個人的精彩”。硯田溉甘澍,冰心曜晶瑩。蕙風穆桃李,蹊徑滋欣榮。大家贊賞作為教育家的葉嘉瑩先生,但我想,葉先生本質上首先是一位詩人,一位溫暖、透明、真誠的本色詩人。她的詩詞清雅深摯,她的詩學理論精深宏闊,都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正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華詩詞的溫暖和光明代代傳承,葉先生也在我們的心中永生。挽滄海起,看春潮來。沐東風暖,醉晚梅香。我們對葉先生最好的紀念,也正是薪火相傳,傳光傳暖,傳真傳美,繼續為中華詩詞事業一傾丹忱,盡獻綿薄之力。詩訊播花訊,詩境化世境,歲歲東風綠,代代薦赤誠。我們把蓮子放在葉先生身旁,這蓮子也象征著我們的誓言和責任。蓮子在,花魂在,清荷的芬芳在,中華詩詞之美永流傳……(節選自《中國文化報》,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時間精確,體現了真實性、嚴肅性,文章開頭描寫了人們自發送別葉嘉瑩的場景。B.將紫色紗網包裹蓮子放在百合叢中這一細節,表現了大家對葉先生充滿了敬重、懷念與哀思之情。C.作者運用借喻的手法,把蓮子比作“淚珠”“琥珀”“省略號”,表達了對逝者的深深懷念和敬意。D.第四段句號的決絕與蓮子省略號是意味深長的類比,句號代表著結束,省略號則表示意猶未盡、余韻悠長。7.關于最后三個段落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含淚”展現出女兒對母親深深的眷戀以及對眾人關懷的感激,使讀者更能共情于這種悲痛與不舍。B.“清雅”體現了葉先生詩詞風格的清新高雅,“深摯”突出了其情感的深沉真摯,使讀者感受到葉先生詩詞舉足輕重的影響力。C.“挽滄海起,看春潮來。沐東風暖,醉晚梅香”,用字凝練、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D.蓮子既代表葉先生的精神、留下的文化遺產,又體現了對詩詞研究的代代傳承。8.有人認為本文的標題比“詩歌界的典范——葉嘉瑩”這一標題更好。結合本文內容,簡要分析這一看法的理由。9.讀書小組要圍繞此文進行一場文學探究,并進行組內交流展示。經討論,探究主題為: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形象。作為小組成員,請寫出你的發言要點。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大夫曰:“文學所稱圣知者,孔子也,治魯不遂,見逐于齊,不用于衛,遇圍于匡,困于陳、蔡。夫知時不用猶說,強也;知困而不能已,貪也;不知見欺而往,愚也;困辱不能死,恥也。若此四者,庸民之所不為也,而況君子乎!商君以景監見,應侯以王稽進。故士因士,女因媒。至其親顯非媒士之力孔子不以因進見而能往者非賢士才女也。”文學曰:“孔子生于亂世,思堯、舜之道,東西南北,灼頭濡足,庶幾世主之悟。悠悠者皆是,君暗,大夫妒,孰合有媒?是以嫫母飾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無家。非不知窮厄而不見用,悼痛天下之禍,猶慈母之伏死子也,知其不可如何,然惡已。故適齊,景公欺之,適衛,靈公圍,陽虎謗之,桓魋害之。夫欺害圣人者,愚惑也;傷毀圣人者,狂狡也。狡惑之人,非人也。夫何恥之有!孟子曰:‘觀近臣者以其所為主,觀遠臣者以其所主。’使圣人偽容茍合,不論行擇友,則何以為孔子也!”大夫撫然內慚,四據而不言。(選自桓寬《鹽鐵論·大論》)材料二:(魏文帝曹丕)詔曰:“昔仲尼資大圣之才,懷帝王之器,當衰周之末,無受命之運,在魯、衛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于時王公終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禮,修素王之事,因魯史而制《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俾千載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謀,咨!可謂命世之大圣,億載之師表者也。遭天下大亂,百祀墮壞,舊居之廟,毀而不修,褒成之后,絕而莫繼,闕里不聞講頌之聲,四時不睹蒸嘗之位,斯豈所謂崇禮報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議郎孔羨為宗圣侯,邑百戶,奉孔子祀。”令魯郡修起舊廟,置百戶吏卒以守衛之,又于其外廣為室屋以居學者。(選自陳壽《三國志·卷二》)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至其親A顯B非媒士C之力D孔子E不以因F進見而能往者G非賢士才女H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夫知時不用猶說”與《靜女》中“說懌女美”的“說”意思不同。B.“不知見欺而往”與《齊桓晉文之事》中“見牛未見羊也”的“見”意思相同。C.“西子彷徨而無家”與《促織》中“而翁歸,自與汝覆算耳”的“而”意思不同。D.“當衰周之末”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名我固當”的“當”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夫認為孔子不僅治理魯國沒有成功,而且在衛國不被任用,在陳國、蔡國受困。B.在文人學士的眼中,孔子這樣的人并不是個例,因為君主昏庸,大夫嫉賢妒能,根本顧不上誰的引薦。C.文人學士認為孔子實現理想的途徑很坎坷,被衛靈公欺騙,又被齊景公圍困和陽虎誹謗,還被桓魋加害。D.曹丕因聽不到讀書聲,四季看不到祭祀祖先的儀式,于是命令魯郡修繕舊有的孔廟,任命孔羨為宗圣侯。13.請將材料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若此四者,庸民之所不為也,而況君子乎!(2)使圣人偽容茍合,不論行擇友,則何以為孔子也!14.大夫和曹丕對孔子的態度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有感三首張耒南風霏霏麥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山邊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獲。雨多蕭蕭蠶簇寒,蠶婦低眉憂繭單。人生多求復多怨,天公供爾良獨難。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麥花落”“初垂角”的景象具有季節特征,突顯了農作物的喜人長勢。B.頷聯著一“犁”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雨的充沛和農家生活的繁忙與辛勞。C.頸聯寫蠶婦目睹在風雨中因寒冷而擠作一團的蠶寶寶們時的情狀和內心感受。D.詩中所用疊詞“霏霏”、“漠漠”、“蕭蕭”,既生動貼切,又兼具音韻美。16.宋詩重理趣,常借詩歌表達生活哲理。這首詩表達了哪些理趣?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學習是永恒的話題。韓愈在《師說》中運用反問,強調學習的是道,而不在乎老師年齡大小時說:“__________,__________?”(2)語文課上,老師講到虛實結合是古今文學創作中的常用手法,如高適《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了家中妻子對遠征丈夫的思念,又寫出了戍邊戰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就運用了這種手法。(3)在唐朝詩人筆下,云常常是游子的化身,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獨坐在窗前,聽雨湖邊。隨風而來的草木清香①,使人心情舒緩愉悅。此刻的幸福讓人感受到,哪怕生活中只有簡單的美好,也能讓人②,在寧靜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有人說:“活到極致,必是簡與素。”道家言簡,講究的也是自然與生命之間的砌合,順意、順心,而后順其自然。大概正是因為如此,世間才會有“風從窗眼空中入,雨在檐前嘀到明”,乃至“階前落葉無人掃,滿院芭蕉聽雨眠”之欣欣然吧!品茶、聽雨,(A),但也能讓人感受到尋常日子中的些微美好。雨中茶事,于我而言,唱的是一種心境,聽的是一份心情。雨聲濾去了浮燥,(B)。如此,品茶的心境和聽雨的意境才能得到升華。雨中,一草一木皆陶醉。在這樣的環境中,人仿佛③,忘卻了世間的紛擾,獨享此刻的寧靜與美好。雨聲、茶香,一番浸潤,讓人升華到虛無之境。過客匆匆,來來去去,一杯茶解之;,;,,。一杯淡茶,足以品讀、解惑人生。18.下列選項中的“讓”與文中加點的“讓”,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這件事讓你為難了。B.妹妹小,你讓著她點兒。C.巾幗不讓須眉。D.我書包讓雨給淋了。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請仿照材料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橫線上進行仿寫,與畫線句構成整句。22.文中第二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改正。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設,即人物設定,本是動漫領域的術語,現多指公眾人物提前設定并演繹出來的人物形象,比如演藝明星的“學霸”形象,網紅的“男神”“女神”形象等。這些特定的人設吸引了特定的粉絲群體,從而產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粉絲文化現象。有人認為,立人設無可厚非,因為是公眾人物,就要給自己立一個特定的人設;有人認為,人設畢竟是主觀的,如果名不副實,形象有可能會因此而受損;有人認為,人設只是營造出來的形象,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帶有“道具”的表演,演得再好也是虛假的……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5題答案】【答案】1.B2.B3.D4.①材料一詳細地闡釋飛檐、瓦坡及裝飾物三個要素及屋頂這一構造的原因,更側重表達中國建筑實用性與審美性兼具的特征;②材料二簡要描述屋頂的特征,更強調屋頂是長久以來中華民族建筑的驕傲成就。5.①傳承和創新屋頂設計。如運用屋頂曲線元素,屋頂坡的曲線也是中國民族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如飛檐的曲線設計,使建筑更具靈動性和美感。現代建筑可以借鑒這種曲線元素,打破傳統直線條的單調,創造出更具個性和藝術感的建筑外觀。②發揚木結構的優勢。現代建筑可以學習古代木結構建筑分間靈活、門窗開設自由的優點,打破傳統建筑空間的固定模式,創造出更加開放、通透、多變的空間形式,滿足不同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建筑的適應性和舒適性。③注重建筑組群規劃。學習古代建筑組群中主次分明的特點,在設計大型建筑項目時,通過建筑的體量、高度、造型等方面的差異,明確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的關系,形成有序的空間層次和視覺焦點,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和秩序觀念。(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9題答案】【答案】6.B7.B8.①情感上,文中作者在送別葉嘉瑩先生時,將兩粒蓮子放在先生身旁,這一行為貫穿始終,蓮子象征著對葉先生的哀思、敬重與追思等情感,標題直接體現了這一情感寄托,而“詩歌界的典范——葉嘉瑩”這一標題無法體現這種細膩情感。②手法上。蓮子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