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面為1952—1958年我國科研成果統計表。據此可知,這一時期時間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數據科研項目100項科研項目400項科研成果3406項A.“左”傾錯誤已經波及科研領域B.“一五”計劃實施激發了科研熱情C.“科教興國”戰略推動了科研騰飛D.新中國逐步邁入了“科技的春天”2.當時民謠說:“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靖,民以寧一。”“當時”是指A.西漢初年 B.漢武帝時期 C.光武帝時期 D.東漢末年3.下圖宣傳畫發表期間中國農村的社會狀況是A.全國農村實行土地改革運動 B.農村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轟轟烈烈展開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實行4.以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在中國的外資大型工礦業企業來計算,1840~1894年為23家,創辦時的資本總額共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創辦資本總額為103153千元,后者為前者的13.5倍。外資企業在華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鴉片戰爭后清政府日益腐敗B.晚清政府積極引進外國資本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合法化D.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突飛猛進5.漢初政府對鑄幣大開方便之門,允許民間鑄幣,政策上只規定鑄幣的面額(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師銅料開采、冶煉、鑄造等都交由鑄幣者自行處理,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皆因封地內有銅山,成為巨富。漢初的鑄幣政策A.增加人民財富 B.影響經濟恢復 C.增強地方實力 D.造成通貨膨脹6.“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該現象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7.從每個時代的流行詞匯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征。比如15、16世紀流行詞匯有“新航路”“新教”;17、18世紀的是“革命”“殖民擴張”。那么,19世紀中葉的流行詞匯應該是A.壟斷、罷工 B.進化論、大危機 C.理性、危機 D.工業家、社會主義8.晚清以前,鄭成功至多是以“遺民忠義”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視之為“草寇”。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排滿驅荷開拓”而備受國人推崇。這種現象主要反映了A.國人信仰推高了鄭成功地位B.近代以來傳統儒家思想式微C.國人對民族歷史的重構以適應時代D.國人對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普遍認同9.史載,宋太祖時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宰相趙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卒從之。據此可知A.丞相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 B.君主治國主要依據民本思想C.政治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 D.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10.古代希臘禁止婦女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有為婦女專設的運動會,城邦也很重視女子體育教育。這說明,古希臘A.奧運會缺乏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B.婦女與男子擁有同樣的政治權利C.奧運會導致城邦內部的階級分裂D.婦女有權參與城邦社會文化生活11.晚清政府盡管在經濟改革上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激進和開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則猶豫搖擺和缺乏遠見。下列議論最能體現此觀點的是A.“廓清積弊,明定責成,必從官制入手,亟應先將官制分別議定,次第更張”B.“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C.“以籌餉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D.“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12.榮氏企業有過三次大規模的發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企業經營再次好轉。這反應了A.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化發展B.列強侵略是民族工業發展的最大障礙C.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充滿艱辛D.民族企業家踐行實業救國思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到1987年,存在于個體經濟和集體企業名義下的私營企業總數在全國已經達到2.5萬家,從業人員總教達360萬人。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報告提出:必須盡快制定有關私營經濟的政策和法律,保護它們的合法利益,加強對它們的引導、監督和管理。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并規定: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1988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關于征收私營企業投資者個人收入調節稅的規定》。到1992年,私營工業產值達到189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6%。私營科技型企業增長到2348戶,比1991年增加了151%。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6000多家私營企業與外商舉辦合資企業和合作經營企業,還有一部分私營企業到境外投資辦企業。——摘編自王海波《新中國工業經濟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私營企業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私營企業改革的意義。14.(20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43年10月,美英蘇中四國簽署《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1944年5月,美英蘇中四國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國會晤,具體商討籌建事宜。中國代表團指出:維持和平與安全必須根據正義與國際公法之原則。這一原則后被寫入了《聯合國憲章》。1945年4月,舊金山會議開幕,美蘇兩國在會議主席的設置上產生了分歧,中國代表團堅持在兩國間居中調停的立場。中國代表“善于幹旋調解”,得到各國代表的好評。針對聯合國憲章草案,中國代表團提出出,國際間如有危害和平事件發生,安全理事會應有權采取臨時辦法。中國國代表團還建議非常任理事國的選舉應考慮地城平等分配的原則給歐美以外的小國、弱國更多更公平的機會。這些提案最終荻得大會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憲章。——摘編自金光耀《國民政府與聯合國的創建》(1)根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在聯合國創建過程中的貢獻。(2)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聯合國得以建立的歷史條件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科研項目從100項激增到3406項,明顯是體現了大躍進和浮夸風,說明“左”傾錯誤已經波及科研領域,故選A項;科研項目的激增已經突破正常值范圍,不僅僅是激發科研熱情的結果,故排除B項;“科教興國”提出于1995年,與題意時間不符,故排除C項;僅從表格內容無法體現新中國邁入了“科技的春天”,故排除D項。2、A【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說蕭何制定的法度,其謀劃的如同寫“一”那樣簡明,曹參接替他,遵守而不失掉.,執行其清凈無為的政策,老百姓就會安定統一。蕭何和曹參都是西漢初期的宰相,故A正確;漢武帝時期采取的“外儒內法”的思想,排除B;光武帝是東漢劉秀時期,不符合題意,排除C;材料描述的是西漢初年,不是東漢末年時期,排除D。故選A。3、B【解析】

依據圖中“農業合作社是大家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可知是1956年我國完成了社會主義的改造,故B正確;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排除A;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開始,排除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實行是1978年,排除D。故選B。4、C【解析】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表明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即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合法化,故答案為C;材料沒有反映清政府的腐敗,排除A;選項B不符合史實,當時清政府主要放寬了民間設廠的規定,并未大量引入外資,排除;西方工業革命發展會促進外資在華增加,但是材料強調的是甲午戰爭后外資激增,而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情況在甲午戰爭前后并無明顯變化,選項D排除。5、C【解析】

依據材料中“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成為巨富。”信息可知,漢初的鑄幣政策增強了地方實力,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不是材料強調的內容,排除;漢朝貨幣實行銅本位,并未造成通貨膨脹,反而促進了經濟恢復和發展,B、D選項錯誤。故選C。6、D【解析】

根據材料,天子的印稱為璽,用玉來制作,禁止民間使用玉來制印,這反映君主為了突出“天子至尊,皇權至上”,嚴禁老百姓僭越。皇帝制度從秦朝開始,故答案為D;ABC都是奴隸社會,還沒有皇帝制度,排除。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工業家和社會主義等成為當時的流行詞,D項正確;壟斷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生產關系調整的產物,A項錯誤;大危機是20世紀30年代的流行詞,B項錯誤;理性與危機是冷戰時期的流行詞匯,C項錯誤。8、C【解析】

材料信息是,晚清時期,被視為“草寇”的鄭成功被國人推崇為“排滿驅荷”民族英雄。這一轉變適應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危機、統治危機空前嚴重的社會現實,是國人對民族歷史的重構,故C正確;材料和國人信仰無關,故A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傳統儒家思想式微,故B錯誤;D項錯在“普遍認同”,故錯誤。【點睛】本題考查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解題的思維邏輯是“現象一一本質”。本題的現象是清末人們推崇“排滿驅荷”的鄭成功,這實質上反映出當時的民族危機和統治危機非常嚴重。9、C【解析】

趙普認為“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豈得以喜怒專之?”意在強調君主不能因為個人好惡便違背歷史上形成的政治傳統,故答案選C;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傳統對君主個人行為的影響,并非是丞相和君主間的矛盾尖銳,排除A;材料與民本思想無關,更不能反映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排除BD。故選C。10、D【解析】

材料中“禁止婦女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有為婦女專設的運動會,城邦也很重視女子體育教育”說明,古希臘婦女有權參加城邦社會文化生活,故答案為D項;城邦的婦女不享有公民權,不能參與城邦的政治事務,而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是有公民權的。B項排除。A項,根據所學可知,不管是禁止婦女參加的奧運會還是專為婦女所設的運動會,都具備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臘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階級分裂,排除。11、D【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題干中涉及到得是“經濟改革上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激進和開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則猶豫搖擺和缺乏遠見”可知是指晚清政府在經濟改革中取得一定成就,政治改革卻徘徊不前,這和洋務運動時期經濟上采用大機器生產,但是政治上堅持“中體西用”觀點相似,正確的答案是D項,A項側重優先發展政治改革,排除,BC項中沒有涉及到政治改革,排除。12、A【解析】

榮氏企業有過三次大規模的發展,都是在民族主義運動的推動下出現的,說明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化發展,故A正確;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列強侵略”,排除B;材料說明榮氏企業的三次大規模的發展,無法體現“充滿艱辛”,排除C;材料信息與“實業救國思想”無關,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民間推動;政府主導;立法保障;逐步推進(循序漸進);成效顯著。(2)意義:推動了私營工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擴大了社會就業;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促進了改革開放的深人;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解析】

特點:根據“個體經濟和集體企業名義下的私營企業”得出民間推動;根據“中共十三大報告”“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得出政府主導;根據“《憲法修正案》”“《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關于征收私營企業投資者個人收人調節稅的規定》”等得出立法保障,逐步推進;根據“到1992年,私營工業產值達到189億元……”得出成效顯著。(2)意義:根據材料信息“私營企業總數”“從業人員總數”“私營工業產值”“全國工業總產值”“私營科技型企業”“外商舉辦合資企業和合作經營企業”“境外投資辦企業”等信息,并結合我國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可從私營工業、經濟結構、社會就業、人民生活、國家財政、改革開放思想理論等角度進行說明。14、(1)貢獻:是最早提出建立聯合國的國家之一(建立聯合國的四大發起國之一);全面參加聯合國的籌建工作;推動舊金山會議順利召開;為制訂《聯合國憲章》提出積極建議;協調大國之間的矛盾,代表弱小國家和民族發聲等。(2)條件: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走向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