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龍巖市重點中學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同文館、天津水師學堂等在招生時,報考者寥寥,在畢業后還需要給予科甲出身,李鴻章甚至不得不奏請新式學堂學生一體參加鄉試。此現象反映了A.新式學堂教學目標虛高,不能滿足社會需要B.新式學堂教學質量不高,畢業學生素質較低C.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對新式人才需求少D.科舉影響大,近代教育需依附傳統教育生存2.占卜與風水在中國起源很早,但在民間廣為流行則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A.商業發達,社會流動加劇B.社會動亂,瘟疫戰爭不斷C.理學興起,儒家思想流行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3.太平天國運動《資政新篇》提出:“興車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輪車,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準自專其利,限滿準他人仿做。義和團時期揭帖稱:“兵法易,助學拳,要擯鬼子不費難。挑鐵道,把線砍,旋即毀壞大輪船。”導致兩者對待西方文明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兩者社會主要矛盾存在差異B.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程度不同C.農民階級的落后性與保守性D.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4.唐代詩人楊志堅年輕時屢試不第,其妻到州府請求離婚。時任撫州刺史顏真卿作出判決:妻笞二十,任自改嫁,贈楊志堅布絹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隨軍”。這反映出當時A.逐利之風極為盛行 B.綱常禮教束縛女性C.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D.離婚須報官府批準5.1906年,詹天佑在給他的美國老師諾索夫人的信中寫到:“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造鐵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視我所主持的京張鐵路工程。如果京張鐵路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帶給中國很大的損失。”這說明A.清政府尚未認識到鐵路對國家的重要性 B.當時的中國已經具備修建鐵路的經濟條件C.帝國主義國家徹底放棄對中國路權的爭奪 D.詹天佑將工程成敗與中國榮辱系于一身6.唐政府在851年曾經頒布法令,要求各地恢復原來的宮設市場,在過去不設官市的地方取締所有市場。這一法令只實行了兩年就停止了。這反映出當時A.中央集權制度走向沒落 B.坊市制度徹底打破C.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D.商品經濟不斷發展7.中國近代史上某政府發表宣言:“中國八十余年間,備受不平等條約之束縛。……當今中國統一告成之時,應進一步遵正當之手續,實行重訂新約,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權之宗旨。”據材料信息判斷,該政府當是A.清政府 B.南京臨時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8.1979年,聯邦德國上映了電影《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影片意在A.剖析冷戰態勢下人的矛盾心理 B.喚起民眾對戰爭的深層反思C.揭示經濟繁榮背后的道德危機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現實9.隨著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國際格局建立中,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有①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②相繼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③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④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做出貢獻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史記》載,韓國制訂“疲秦計劃”(派水工鄭國游說秦王大興水利),嬴政采納鄭國的建議后,發覺這是韓國的陰謀,于是下令驅逐所有其他諸侯國的人,為此李斯作《諫逐客書》,改變了贏政的主張,網羅天下英才。鄭國渠修成后關中變成沃野,秦國富強起來,后統一六國。這說明A.秦王善于納諫重用儒學人才 B.國家興衰取決于統治者的才能C.秦國崛起開始于修建鄭國渠 D.招賢納士助推秦國完成了統一11.在一堂“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研討課上,四位同學都達成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了阻力”的共識,并闡明了自己的依據,你認為正確的是()A.甲同學: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學:太平天國頒布了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政新篇》C.丙同學:太平天國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D.丁同學:太平天國運動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12.1840年前,中國茶葉出口量占世界總銷售量的14.06%;1894年前后,中國茶葉的出口占世界總銷售量的51.94%。這反映了A.中國茶葉生產發展仍然缺乏競爭力B.中國茶葉生產已經普遍使用機器生產C.茶葉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出口產品D.中國茶葉業對世界市場的依賴逐漸增強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孫中山與列寧的“新經濟政策”1924年1月,孫中山曾說:“(俄國)最初之共產主義,亦由六年間之經驗漸與民生主義相暗合。可見俄之革命,事實上實是三民主義。”過了一個多月,他又說:“俄國政府兩年前實行的政策,其原則與方針與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俄國政府的現行政策——新經濟政策,其主要點與應在中國實行的我的《建國方略》如出一轍……這個政策在兩國實施的情況迥異,但是它們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調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種“經濟能力”,使之“互相為用”,共同促進人類的文明發展。這是一種充滿辯證思想的遠見卓識,人類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這一思想的偉大意義。——摘編自楊天石《師其意不用其法——孫中山與馬克思主義二題》(1)依據材料,概括孫中山對“新經濟政策”的認識;結合所學,簡析他形成這種認識的原因。(2)孫中山主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互相為用”。結合所學,各舉一例對其觀點進行論述。14.(20分)材料金代立國后,效法中原皇朝的修史做法。金太宗時,“詔書求訪祖宗遺事,以備國史”,還“命完顏勖等采與契丹往來及征伐諸部,咸得其實”。熙宗時,參用唐宋體制設置記注院、國史院等機構,前者專修起居注,后者負責修纂本朝歷史,由宰相監修國史,設編修官為專職史官,置女真、漢人各四員。金代史官進士出身者占史職總數的70%,漢族史官中有不少狀元出身,一些很有影響的各族學者都曾擔任過史職。史官多以翰林官兼任,他們通過入值禁中、應召問對、備顧問參與政治,金代史官制度的這一變化,成為元明清三代翰林院與國史院機構合一的轉折點。金世宗時,設立譯經所作為修撰史書的輔助機構,翻譯了《尚書》、《周易》等典籍。金朝兩次編撰《遼史》,并修撰了實錄、國史、典制史等大量史籍。——摘編自何宛英《金代修史制度與史官特點》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金代修史取得成效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金代修史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需要給予科甲出身,李鴻章甚至不得不奏請新式學堂學生一體參加鄉試”等關鍵信息可知,科舉影響大,故選D;題干中不能看出新式學堂教育目標虛高,而且新式學堂較注重實用,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說法有誤,排除A;新式學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高低,題干沒有涉及,排除B;“對新式人才需求少”不符合當時中國社會事實,排除C。【點睛】抓住關鍵信息“需要給予科甲出身……不得不奏請新式學堂學生一體參加鄉試”分析解答。2、A【解析】占卜與風水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可是在宋代才廣為流傳。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商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人口的流動,因此占卜和風水使得人民在內心尋求安慰和解脫,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錯誤,社會動蕩往往無法顧及文化方面的發展;C選項錯誤,理學思想不推崇占卜和風水;D選項錯誤,宋代佛道宗教并不是很盛行,且帝王也未有提倡。3、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是階級矛盾,而義和團運動時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現材料中對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態度,故A項正確;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程度和對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態度無關,故B項錯誤;《資政新篇》體現不出農民階級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C項錯誤;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性質已經發生變化,故D項錯誤。4、C【解析】
材料中“其妻請求離婚”、“任其改嫁”等說明當時社會風氣較為開放,故選C;“妻”請求離婚的原因是“屢試不第”,與“逐利”無關,同時也不能反應“極為盛行”,排除A;在唐代,綱常倫理對女性的束縛不大,否則也不會出現“其妻請求離婚”、“任其改嫁”現象了,排除B;D項是材料現象,不能體現材料反映的本質,排除。5、D【解析】
根據題干“京張鐵路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可知,詹天佑將修建京張鐵路工程的成敗視為個人與國家的榮辱共存,故D項正確;題干未反映清政府對京張鐵路工程修建的態度,排除A項;題干并未強調京張鐵路工程修建的條件問題,排除B項;帝國主義通過搶奪路權意圖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故并不放棄對中國路權的爭奪,排除C項。故選D。6、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唐代晚期頒布恢復各地專門為皇家采購服務的“宮市”的法令,但僅實行兩年,反映了中央政令在地方實行受阻,中央集權走向衰落,A項正確;坊市制度徹底打破于宋代,排除B項;題干不直接涉及皇權權威,排除C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唐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7、D【解析】
材料中強調“中國八十余年間,備受不平等條約之束縛”,可知是1927年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D正確;清政府結束于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都成立于1912年,A、B、C與材料不符。8、B【解析】
據材料“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可知,二戰后德國經濟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卻不能彌補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空虛和心靈創傷,因此電影的目的是喚起民眾對戰爭的深層反思,B正確;據影片內容分析可知,女主角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A說法錯誤;C不是材料主旨;D與材料無關。9、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在新的國際格局建立中,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相繼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做出貢獻,①②③④正確,故選D;ABC不全面,排除。10、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嬴政因為“疲秦計劃”而驅逐非秦國人,李斯寫成《諫逐客書》勸說,李斯的建議被嬴政采納,招賢納士為秦國所用,不僅完成鄭國渠的修建,也為后世發展奠定基礎,D項正確;李斯是法家代表,秦國各派別人才都有,A項錯誤。國家興衰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結果,B項說法太絕對。秦國崛起開始于商鞅變法,C錯誤。1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的準確理解及調動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時注意“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了阻力”,核心是近代化。聯系已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從而為近代化的掃清了道路,因此C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12、D【解析】
1840到1895年,中國茶葉的出口在世界總銷量中的比重迅速增長,反映出中國茶葉出口量越來越多,且對世界市場的依賴逐漸加強,D項正確;只有中國茶葉在世界市場中的銷售比重增加的數字,不能說明中國茶葉生產缺乏競爭力,不能證明中國茶葉生產已經普遍使用機器,也不能說明茶葉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產品,ABC三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認識:孫中山認為“新經濟政策”與民生主義具有一致性。原因:蘇俄的政策發生轉變,體現出對資本主義的態度相對緩和;孫中山尋求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逐漸確定了“聯俄”的政策。(2)示例:1921年,蘇俄放棄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通過恢復自由貿易、國家暫時無力開發的礦產等租讓給外國資本家經營等措施,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恢復、有利于蘇維埃政權的鞏固。面對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不再固守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實施了“新政”,通過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和調控市場等措施,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一定程度上也緩和了社會矛盾。兩國分別借鑒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經驗,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可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可以“互相為用”。【解析】
(1)認識:根據材料“但是俄國政府的現行政策——新經濟政策,其主要點與應在中國實行的我的《建國方略》如出一轍”可歸納出孫中山認為“新經濟政策”與民生主義具有一致性。原因:可從當時蘇俄政策的轉變及孫中山個人因素進行分析即可。(2)關于孫中山的觀點可從蘇俄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及意義、羅斯福新新政的特點及意義來分析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互相為用”的觀點。14、(1)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女真民族意識的增強;對中原王朝修史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相關制度的保障;發揮人才的作用;開放包容的態度。(2)以史為鑒,鞏固統治;推動女真的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豐富了中華文化;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