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益陽市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英國學者波琳·克羅夫特說:“在中世紀以及英國社會,由中世紀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強有力的君主制是關鍵的一環”。這一論斷主要是著眼于A.君主專制有利于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B.君主專制有利于建立現代民主政治的變革C.君主專制有利于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D.君主專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發展2.如果想要拍攝有關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最符合要求的外景地是A.半坡遺址 B.姜寨遺址 C.二里頭遺址 D.河姆渡遺址3.1957年全國職工的年平均工資達到637元,比1952年增長42.8%。全國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5億多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這說明當時中國A.工業化建設成就突出 B.生產關系發生了革命性變革C.生產力發展成就巨大 D.“左”傾思想指導經濟建設4.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間是中國社會劇烈變化的時期,社會上出現各種思想觀點。表中空白處的主張應是序號主張1民主共和2提倡國貨34外爭主權,內除國賊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聯俄聯共,扶助農工D.打倒列強,除軍閥5.商代留下了眾多青銅禮器。我們據此可A.想象商人經濟發達 B.推測商人的政治活動C.斷定商人的審美取向 D.評價商人的日常交往6.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資本論》在說明問題時大量使用了比例關系、函數關系、不等式及眾多的統計圖表。這說明社會科學研究A.一定意義上被數學成果主宰B.需要自然科學的有效支撐C.解釋了自然科學的基本規律D.完全依賴自然科學的發展7.“尚書六官,各有所職,倘無折中,則恐互相推避,……故總攝以宰相。宰相亦慮有未周,見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雜判……又繼之以給事之駁正。”材料描述的是A.三公九卿制 B.內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內閣制8.1936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擬發展汽油、鋼鐵、發電機、鋁、電器等行業。之后按計劃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籌辦相關企業。這一舉措A.構建了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B.均衡了中西部工業發展水平C.使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D.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9.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道:“吾見夫青年其年齡,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循斯現象,于人身則必死,于社會則必亡。”據此可知,他A.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 B.指出中國急需開展體育教育C.認為中國國民身體素質普遍低下 D.鼓勵青年學習西方先進科技10.有學者指出,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共向歐洲提供了131.5億美元的撥款,達到了它預期的政治目的。該學者做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馬歇爾計劃A.促成了歐美平等伙伴關系 B.導致了歐洲對峙的出現C.奠定了歐洲一體化的基礎 D.推動了美國的霸權進程11.1937年7月23日,毛澤東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與前途》中說:“立刻和蘇聯訂立軍事政治同盟,緊密地聯合這個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夠幫助中國抗日的國家。爭取英、美、法同情我們抗日,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條件下爭取他們的援助。戰勝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有利于敵人的。”這表明他A.科學預見到日本即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B.闡述了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的新路徑C.主張由中國主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認為外來援助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關鍵12.與下面宣傳畫中人物形象相關的國家是A.德意奧 B.德意日 C.英法美 D.德美蘇13.下圖漫畫載于2018年3月9日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題目是《自筑壁壘》。它從深層次說明了A.中美兩國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B.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C.當今世界單極格局仍不可動搖D.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陷入孤立14.梁啟超在評價清代學術時說,清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學“新”。這里的“新”指的是A.宣傳民主共和思想 B.編譯學習西學C.批判傳統儒學 D.傳播社會主義理論15.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發展實業和私營企業。通過獎勵民營企業等辦法,吸引外地資本家到根據地開辦實業;并保護商業,不準亂沒收一家商店。這說明在根據地A.發展經濟成為首要任務 B.發展了新民主主義經濟C.經濟發展迅速 D.執行了蘇俄新經濟政策16.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宗教崇拜變得越來越溫和。盡管最初是不受約束的崇拜在這一階段成為完全被城邦馴化的一種宗教。儀式的聚集點從山林轉到了城邦,儀式的性質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情緒化的節日慶祝被旨在榮耀城邦傳統的戲劇演出所取代。這一現象反映了希臘A.智者學派忽視了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作用 B.形成以宗教為基礎的強烈的集體認同感C.通過話劇這一媒介宣揚人文主義的精神 D.城邦對公眾生活和政治生活控制的加強17.羅馬人丟失了一個帝國,最終卻贏得了一個世界。該評價的主要視角是A.宗教B.法律C.經濟D.文化18.蘇格拉底認為,對于哲學家來說,比自然界更有價值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靈,因為“只有到人的心靈轉而省察自身時才會有真正的哲學。”據此可知,蘇格拉底A.認為自然研究沒有價值 B.強調對人的理性的尊崇C.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D.批判智者對人性的迷戀19.16世紀葡萄牙著名詩人德卡蒙斯這樣深情地描繪他的祖國:“大陸,在這里是盡頭;大海,在這里才開頭。”詩句中反映了他對祖國引以為豪的是A.成為“海上馬車夫”B.壟斷歐亞之間的貿易C.率先開辟新航路D.處于歐洲商業中心地位20.“御筆”、“手詔”和“上批”是繞開政府和監督機關、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據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所引用的此類命令統計,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計109次,而宋神宗有1260次,這說明北宋中期A.統治者致力于加強中央集權 B.王安石徹底改變宋初的體制C.中樞決策的程序性有所減弱 D.監察諫議制度出現重大變化21.雅典名將阿里斯提德是馬拉松戰役的指揮官,戰功顯赫,曾擔任首席執政官,辦事公正,人稱“正義”,這一美名后來卻變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公元前483年,公民大會決定進行陶片放逐表決。投票結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這種現象表明,在當時的雅典A.公民有較高的政治素養 B.公民有效監督國家公職人員C.多數人的意志具有絕對權威 D.政府喪失民眾信任22.2012年國際關系領域出現了中東之春(巴以磋商重啟中東和談)、伊拉克之夏(發生系列恐怖襲擊)、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釣魚島“國有化”)、朝鮮之冬(朝鮮成功發射“光明星3號”衛星)等重大事件,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當今的世界形勢呈現A.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 B.國際恐怖主義泛濫C.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一超多強”的局面被打破23.1930年,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該觀點A.促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提出 B.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C.意在批判“左”傾冒險主義危害 D.表明中國開始擺脫蘇聯模式24.下面是創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畫——《鴿子與青豆》,其創作風格體現了A.現代主義 B.現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浪漫主義25.《十二銅表法》中規定:“對喪事不宜過份鋪張……火葬用的木柴,不得用斧削光。埋葬或火化時,死者的喪衣以三件為限。紫色的以一件為限,奏樂的人以十名限。出喪時,婦女不得抓面毀容,也不得無節制地嚎哭。”這表明《十二銅表法》A.宜揚神權迷信色彩 B.維護貴族特權利益C.內容廣泛條文明晰 D.推動風俗文明進步26.如圖是著名的1942年海報“我們能做到”,以“鉚工露絲”為原型,描繪了當時理想化的美國女工形象。對圖片信息的解讀較為合理的是A.經濟危機使美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B.圖片反映了20世紀40年代女權運動在美國興起C.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美國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D.美國的工業化發展對女性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7.“在‘新政’期間,國家不再干預勞資糾紛,而是以‘總資本家’的身份,在激進勞工運動的配合下,迫使壟斷資產階級承認勞工組織工會、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勞工處境。”美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A.擺脫經濟大危機的困境 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挽救壟斷資本主義制度 D.緩和資本主義勞工矛盾28.下表為1834—1856年英國部分出口產品所占出口總額百分比統計表年份棉織品毛織品其他制成品(機器、火車和鐵軌等)1834~183648.515.217.61844~184644.214.218.71854~185634.110.523.8據上表可知,在1834—1856年間,英國A.世界工廠的地位有所削弱 B.紡織業領域技術退步C.工業革命的成果影響擴大 D.紡織品出口總額下降29.“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材料中的“我”所代表的國家是A.英國B.法國C.波蘭D.捷克斯洛伐克30.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青州大疫,中央政府要求:“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旨在切斷傳染源。這項措施被后世沿用。據此可知當時A.疫病防治依賴于中醫藥學創新 B.醫療隔離救治理論成熟C.政府具有較強的社會動員能力 D.政府防治疫病方法有效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下列圖片和材料:材料一(甘地)試圖在道德規范和經濟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并且通過誘導資本家進行道德轉變來使無情的資本主義秩序變得有人情味兒……德國綠黨創始人佩特拉?凱莉曾公開宣稱:“在我們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領域,我們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啟發……把有責任地使用原料作為以生態為本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的一部分,會降低以我們的名義繼續暴力政策的危險。——[印度]P.A.納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領袖)材料二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我相信這句話是不朽的真理。由劍得到的亦將因劍失去。——甘地材料三……夫民國新建,外交內政,百緒繁生,文自顧何人,而克勝此?然而臨時政府,革命時代之政府也,十余年來以至今日,從事革命者,皆以誠摯純潔之精神,戰勝其所遇之艱難。即使后此之艱難,遠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華民國基礎確立于大地,此后臨時政府之職務始盡,而吾人始可告無罪于國民也。今以與我國民初相見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萬萬同胞鑒之。——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請回答:(1)甘地思想對當代工業社會而言,“是一付適當的解毒劑”。據材料一,指出甘地思想對解決當今工業社會弊端應有的啟示。(2)依據材料二說明采用“非暴力方式”的理由是什么?(3)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孫中山的主要歷史功績。(4)從孫中山和甘地領導的本國人民斗爭中,你得到什么啟發?32.近代以來,民族企業家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遠洋運輸困難。當時在中國壟斷純堿市場的是英國卜內門公司,于是在中國的英商乘機將純堿價錢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賣,使許多民族布業工廠陷于停頓。當時中國久大精鹽公司的創始人范旭東決意雪恥制堿,聚攏了一群跟他意氣相投的青年科學家研究制堿工藝,其中就包括后來因獨創的“侯氏制堿法”而聞名世界的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侯德榜。1918年,永利制堿公司成立,1926年,永利生產出純凈潔白的合格堿,并于當年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金質獎章,1928年,永利在英國卜內門公司發動的商戰中取得勝利,其后永利堿廠事業蒸蒸日上。后來,范旭東被稱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整編自吳曉波著《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上)》(1)根據材料一概括范旭東制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其意義。材料二1997年,高尚全在參加中共十五大報告起草時,有人給中央寫信“舉報”華為科技公司,說它姓“資”不姓“社”。理由是:華為國家沒有投資,是非公有制企業,又搞了職工持股,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高尚全敏銳地感覺到,這關系到改革中必須弄清的重大原則和方向。他主動提出去深圳實地調研。調研的結果令他很興奮。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以2.1萬元起步,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企業卻給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稅收和財富,解決了十幾萬人的就業,職工也分享到了發展的成果。這樣的企業,應該是改革的典型啊!怎么不姓“社”呢?高尚全認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摘自李舫主編《見證:中國改革開放40年40人》(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高尚全認為華為科技公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的理由。中共十五大又是如何給以華為科技公司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業吃下“定心丸”的?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3年9月,英國派馬葛爾尼率團訪華,這是英國對中國首次高級外交活動。使團訪華名義上是專程來北京祝賀乾隆80大壽,祝壽禮品、天文儀器、地球儀、望眼鏡、秒表、戰艦模型、毛瑟槍等,他們提出,準許英商在舟山、寧波、天津等地貿易,粵海關除了正稅外,悉免其他一切稅收;準允北京常住外交使節等,他們提出要擴大茶葉貿易,認為英國政府所需茶葉,比以前此物正式輸入大英者已過三倍,尤其特別與中國和善,俾交通頻繁,供給不斷。一一-陶德臣《英使馬葛爾尼與茶》材料二:1834年,英國印度總督成立茶葉委員會,負責調研和規劃在印度種制茶葉的問題,在英印度政府和民間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印度茶葉種植事業得以迅速發展。1839年。印度成立阿薩姆公司,由于缺乏種茶經驗和管理不善,該公司巨大虧損。在調整了管理者和改進生產方法后,種植上經過科學的剪枝與采摘,以節省人工的最新機器制造出來的。阿薩姆公司最終擺脫了困境,并子當年宣布首次獲利3000英鎊,此后私人資本紛紛投資種植茶葉。到1859年,私人投資經營的茶葉已達50處以上。而同期中國茶葉的經營方法是由個體茶農采制小量茶葉,然后運往各處叫賣幾天,外國炒茶俱用機器,中國則全用人工,因茶商各謀各業,且股本無多,加之官府盤剝,不能購置機器。——林齊模《近代中國茶葉國際貿易的衰減》(1)依據材料一,分析英國使團來華的目的。(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印度茶崛起、中國茶衰落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君主專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發展,在君主專制制度下,能夠發揮君主的權威,集中國家的力量,這樣就有利于國家的統和經濟的發展,故選D;君主專制有利于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結合“強有力的君主制是關鍵的一環”得知,這里的君主制指的是君主專制,君主專制不利于思想的自由,A錯誤;君主專制有利于建立現代民主政治的變革,現代民主政治的變革需要的是民主而不是專制,B錯誤;君主專制有利于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自由資本主義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物,結合題干時間“由中世紀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可知C錯誤。2、D【解析】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積的木建筑遺跡,故D符合題意;半坡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浐河東岸,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典型代表,姜寨遺址是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以仰韶文化為主的遺址,而黃河流域以栽培粟為代表,故AB不符合題意;二里頭遺址位于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3、C【解析】

從1952年到1957年,我國職工和農民的收入都有了顯著增長,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說明我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故選C;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不能直接反映工業化建設成就,排除A;生產關系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上,而材料講的主要是民眾收入的提高,與所有制無關,排除B;材料未涉及經濟上急躁冒進“左”傾思想,排除D。4、B【解析】試題分析:據題干可知,材料中的思潮都出現于辛亥革命之后,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口號,故這一思潮出現的時間是1912-1919年。A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會的政治綱領;C、D都發生在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年);B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符合題意。考點: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內容5、B【解析】

青銅禮器與政治生活有關系,主要用于祭祀,故B項正確;青銅禮器主要用于祭祀,與經濟聯系不緊密,排除A項;青銅禮器與商人的審美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祭祀活動不是日常的交往,排除D項。6、B【解析】

據材料“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資本論》在說明問題時大量使用了比例關系、函數關系、不等式及眾多的統計圖表”可知借助數學工具來研究歷史問題,體現出會科學研究需要自然科學的有效支撐,故B項正確;“一定意義上被數學成果主宰”說法絕對,故A項錯誤;材料說的是社會科學并非解釋了自然科學的基本規律,故C項錯誤;“完全依賴自然科學的發展”說法太絕對,故D項錯誤。7、C【解析】試題分析:秦代丞相位高權重,擁有決策權,若丞相考慮不周,見解有所偏頗,無需“中舍之雜判”和“給事之駁正”,故A項錯誤;漢武帝任用身邊的親信組成決策班子“中朝”,與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外朝”抗衡,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由材料中“尚書六官,各有所職”及“宰相亦慮有未周,見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雜判……又繼之以給事之駁正”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C項正確;明朝內閣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故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8、D【解析】由于沒有實現民族獨立,近代中國無法構建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排除A;材料沒有比較中西部工業發展信息,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態和性質,不能說明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排除C;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36年3月”,當時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故選D。點睛:審讀題干既要從材料中得出歷史階段特征,比如“1936年3月”,表明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容易排除A。也要聯想到具有直接關聯的信息,如1935年的華北事變的影響,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所以國民政府未雨綢繆,主動調整企業布局。9、A【解析】

據材料“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可知,陳獨秀認為,青年生理年齡雖處于“青年期”,但是思想卻極其的陳腐朽敗,據此他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故A選項正確;陳獨秀強調的是青年人的思想腐朽,而不是身體素質,故B、C選項錯誤;陳獨秀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故D選項錯誤。10、D【解析】

美國通過實施馬歇爾計劃穩定了西歐各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削弱了西歐共產黨的影響,遏制了蘇聯,從而推動了美國的霸權進程,D項正確;A項錯在“平等伙伴關系”的表述,排除;歐洲對峙、歐洲一體化并非美國主觀政治目的,B、C排除。11、B【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毛澤東認為“戰勝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要聯合蘇聯,爭取英、美、法等國家的支持,孤立敵人,闡明了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的新路徑,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7月23日毛澤東作此文并非是預見戰爭;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中國主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內容;D選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毛澤東認為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關鍵,而非外來援助。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2、B【解析】

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漫畫中的人物應該是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的元首,德意日法西斯在二戰中結成軸心國,故選B項;漫畫中的人物與德意日有關,和奧地利無關,排除A項;英法美蘇都是德意日對立面的國家,排除CD項。故選B。13、B【解析】

本題考查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筑起了與他國貿易的圍墻。這指的是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從漫畫時間2018年可以看出,此時處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美國的做法說明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故本題答案選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中美兩盾,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單極的世界格局,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美國陷入孤立”,排除D項。14、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作者認為清朝初年的學術講究從大處著眼,乾隆嘉慶年間講究考據從精處著眼,道光咸豐以后洋務運動興起,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新”應指西學,故B項符合題意;民主共和思潮開始于19世紀末,排除A項;題干未涉及對儒學的批判,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后期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在中國傳播,排除D項。故選B。15、B【解析】

新民主主義經濟是由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和私人經濟組成的一種過渡性的經濟形態。依據材料“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發展事業和私營企業”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共發展了新民主主義經濟,故B正確;當時抗日戰爭是首要任務,故A錯誤;C說法片面,不符合史實,排除;題干與蘇俄新經濟政策無關,D錯誤。16、D【解析】

材料“儀式的聚集點從山林轉到了城邦”,“情緒化的節日慶祝被旨在榮耀城邦傳統的戲劇演出所取代”,說明城邦對公眾的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控制加強了,故D符合題意;題干中沒有提到“智者學派”,A不符合題意;材料無關以宗教為基礎的強烈的集體認同感,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通過話劇這一媒介宣揚人文主義的精神,C不符合題意。故選D。17、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知識理解分析能力。羅馬解散以后,溝通東西方的文化,因為羅馬的主要思想是希臘文化,它在存續期間將希臘文化傳播到了全世界,文化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現在,故D項正確。考點:古代希臘.羅馬·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文化18、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蘇格拉底強調哲學應該研究人性,研究人的價值,要“省察自身”,這實質上就是認識到理性的作用,故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對自然研究價值的否定,排除A項;材料未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對智者運動的批判,排除D項。故選B。19、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葡萄牙開辟新航路的相關內容,從材料中提取信息“16世紀”“葡萄牙”,據此可以排除A、B、D,回顧已學知識可知“海上馬車夫”指的是荷蘭,而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但壟斷歐亞之間貿易及處于歐洲貿易中心的表述均不合葡萄牙的史實,而其只是率先開辟新航路,故選C。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的背景【名師點睛】分析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①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②社會根源:《馬可。波羅游記》及由此引發的“尋金熱”。③直接原因:轉口貿易及高額利潤的刺激,尋求與東方直接貿易的途徑。④政治因素:歐洲各國君主強化王權、積極擴張的需要。⑤宗教因素:基督教會向外傳教的需要。⑥社會條件: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天文、地理知識進步;⑦目的:滿足歐洲和亞洲的直接貿易、開辟市場和尋找廉價工業原料產地的需要。20、C【解析】

從“109次”到“1260次”,說明北宋中期中樞決策的程序性有所減弱,皇帝意在繞開政府和監督機關對他的權力制約,從而加強皇權,故選C;材料中皇帝想要加強的是皇權,而非中央集權,排除A;B項說法過于絕對,其“徹底”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重點在于皇權的變動,而非監察諫議制度,排除D。21、C【解析】

根據“公民大會決定進行陶片放逐表決。投票結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并結合所學可得知,雅典直接的民主體現了公民集體的意志,反映出多數人的意志具有絕對權威,這也是雅典民主體制弊端的體現,C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公民的素質如何,排除A項;材料中的現象不屬于監督,排除B項;阿里斯提德被流放是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體現,并不是政府不被信任的表現,排除D項。22、A【解析】

考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兩極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勢。【詳解】試題分析:由材料中所述的四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可以知道,題目中的“中東之春”是關于地區形勢緩和的表現,而“伊拉克之夏”、“日本之秋”和“朝鮮之冬”則都是導致國際或地區局勢緊張的事件,所以選A。23、B【解析】

材料中毛澤東反對照搬馬克思主義,提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是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的體現,故B項正確;“工農武裝割據"早在1928年時就已經被提出,材料中的觀點有利于"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完善,而不是提出,排除A項;“本本主義”實際上是思想保守的體現,而不是“左"傾冒險主義的表現,排除C項;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將革命轉向農村,中國就已經開始擺脫蘇聯模式,排除D項。24、A【解析】

由圖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給人的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符合立體畫派的特點,由此可知其應屬于現代主義繪畫,故A正確;現實主義繪畫形象較為逼真,突出對現實的反映,與圖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確;印象畫派注重光與色的效果,與圖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確;浪漫主義繪畫重形式,重情感,與圖片信息無關,故D不正確。25、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十二銅表法》對喪事習俗的規定,主要體現的是簡潔文明行為的規定,有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D正確;材料未涉及宣傳神權迷信色彩,A排除;材料未涉及對貴族特權利益的維護,B排除;材料僅涉及是喪禮習俗的規定,C排除。故選D。26、C【解析】

材料時間“1942年”,暗示美國此時處于二戰之中,成年男性勞動力因為戰爭嚴重不足,大量有關戰爭的工業領域只能由女性來補上空缺,因此美國女性走出家庭,承擔原本男性的工作角色,故選C;1942年,經濟危機已經過去,排除A;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女權運動就出現了,排除B;D項解釋沒有結合圖片時間,不符合題意。故選C。27、C【解析】

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詞“根本目的”,美國國家改善勞工的處境,表面看是緩和階級矛盾,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總資本家”的利益,維護壟斷資本主義制度,C正確;AD是目的之一,但其根本目的是雛護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是為達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排除。故選C。28、C【解析】

材料中,英國棉、毛織品出口比重不斷下降,機器、火車和鐵軌等產品出口比重不斷上升。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34~1856年,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外傳,在此影響下,歐美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進程也隨之加快。一方面,這些國家生產原來英國占優勢的棉,毛織品,使英國棉、毛織品出口比重下降;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在技術和資金上對英國的依賴卻很大,需大量進口英國的機器、火車和鐵軌等,故選C項;A項與史實不符,此時英國正處于“世界工廠”的地位,排除A;根據表中數據無法推知紡織品技術退讓和紡織品出口總額下降,B和D項均排除。故選C。29、D【解析】材料信息“慕尼黑做出的決定”說明這個國家是捷克斯洛伐克,故D項正確;英法是《慕尼黑協定》的制定者,故AB錯誤;波蘭是下一個受害者,故C項錯誤。30、D【解析】

據材料可知,當時政府采取了隔離措施以切斷傳染源,故選D;A項“依賴于”說法有誤,B項“理論成熟”有誤,均排除;材料表明政府組織并實施疫病治療,并沒有說明社會力量的情況,排除C。故選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啟示:在經濟發展中注重道德建設;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2)理由: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3)孫中山的主要功績: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4)啟發:各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依據本國特點形成不同的道路。【解析】

(1)啟示:根據“試圖在道德規范和經濟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得出在經濟發展中注重道德建設;根據“把有責任地使用原料作為以生態為本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的一部分,會降低以我們的名義繼續暴力政策的危險”得出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2)理由:根據“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得出人類只能通過非暴力來擺脫暴力,通過愛來克服恨。(3)孫中山的主要功績:根據所學可從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等角度進行概括。(4)啟發:結合所學可從各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依據本國特點形成不同的道路的角度進行概括。32、(1)原因:“實業救國”思想(或民族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思想);重視人才。意義:推動了中國民族化學工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有利于推動其他行業(織布業)的發展。(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