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內蒙古包頭市百靈廟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統計,1936年時國家資本與民間資本的占比分別為49.21%和50.79%,1947—1948年分別為58.43%和41.57%。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資本借戰時體制迅速膨脹 B.列強卷土重來使民間資本萎縮C.戰爭使民族資本主義遭受重創 D.國民政府在戰后興辦國有企業2.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區的礦冶、造紙、紡織、陶瓷、造船等私營手工業部門后來居上,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這反映了A.私營產品生產質量超過官營手工業 B.封建政府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C.官營手工業走向衰落 D.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3.唐朝的國家意識是混合型的,不但儒法并用,而且兼容釋道。正如盛唐最有成就的詩人李白、杜甫、王維被稱為詩仙、詩圣、詩佛對應道、儒、釋三教一樣。這反映出唐朝A.開放包容的氣象 B.詩歌受宗教影響C.世俗文學的繁榮 D.三教合一的局面4.1955年黑人奧運冠軍馬爾惠特菲爾德和哈里森迪拉德的非洲之行,展示了美國文化成就和生活方式,對美國文化在非洲的傳播產生了積極影響,使美國政府決策部門對體育交流項目愈發關注。美國政府此舉的主要目的是A.傳播美國文化 B.與蘇聯爭奪第三世界國家C.重塑國家形象 D.促進世界的體育文化交流5.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精美的睡袍,為了能使書房中的家具與睡袍相稱,最后他把書房中的家具全部換掉了,但他卻感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狄德羅意在A.指明國家政治要順應民主潮流 B.批判人們對于財富的無限追求C.揭露封建神學束縛了人們精神 D.告誡人們應該理性地對待生活6.巴爾干地區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火藥桶”,該地區內錯綜復雜的矛盾可以追溯到:A.公元1世紀 B.公元2世紀 C.公元8世紀 D.公元16世紀7.下圖是一副殘缺的古代“政權結構示意圖”。判斷該圖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8.晚明某歷史文獻中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且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侵吞)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責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該材料可以用來說明朝貢貿易A.包含一定的商業利益 B.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C.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D.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9.“城市”是由“城”與“市”結合為一的產物。有學者將中國歷史上“城”與“市”的關系演變概括為5個階段:有城無市,城中有市,城區即市區,城在市中和有市無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區即市區″階段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陽B.唐都長安C.宋代東京D.明代蘇州10.1890年創辦的江南水師學堂,以培養近代軍事、科技人才為宗旨。一位叫丁東升的學員請假考中秀才,學校的總管(校長)特別掛牌褒獎。這反映了A.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B.水師學堂偏重科舉C.中西教育互相促進 D.新式教育處境困難11.《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載:“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臺,那么,30年后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標志性事件是()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B.APEC首腦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D.中國積極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12.《人民日報》評論說: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國際關系中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受到侵犯。……任意擺布亞非人民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它評論的是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不結盟運動D.“上海五國機制”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連那些素來不問政治、清高脫俗的教授和學者也加入了“保衛祖國”的大合唱。愛因斯坦本人則公開表明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反對一切戰爭。他認為科學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那些數不清的對炮彈、潛艇和飛機的研究。他說:“在我看來,戰爭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寧愿被千刀萬剮,也不愿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進入三十年代以后,愛因斯坦逐漸轉變為積極的和平主義者。1933年4月,有人請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絕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時青年,他發表公開信回答說:“如果我是比利時人,在目前的形勢下,我不會拒絕服兵役。我將愉快會參軍。我相信,這將有助于拯救歐洲。”后來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在得知希特勒動員力量進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給羅斯福總統寫信,建議美國加快研究。1945年,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擲了原子彈。愛因斯坦悔恨地認為是自己“按了按鈕”,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國人不會成功地制造原子彈,就一點忙都不會去幫了。他認為,清除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已經成為今天最迫切的問題,因而積極投身到反戰和平運動中。——摘編自布恩《愛因斯坦大傳》(1)根據材料,指出愛因斯坦和平主義思想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愛因斯坦關于科學與戰爭關系的基本觀點。14.(20分)“時空”透視古代中國(1)將如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區域(或政治中心)與對應歷史階段作聯系(填寫字母)①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②儒家文化發源③大一統帝國初建④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⑤士大夫政治確立⑥經濟重心南移完成(2)中國自古是多民族國家,自秦帝國建立后,歷代王朝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邊疆管轄,促進民族融合。按主題“中國古代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寫數字)①雅克薩之戰②宣政院印章③十三行遺址④西域都護府復原圖⑤步輦圖⑥伊犁將軍府⑦平定鄭氏政權⑧金瓶掣簽⑨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中國古代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促進東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促進東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促進西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促進西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不符合主題的措施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從1936年到1948年,國家資本比重上升,民間資本比重下降,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影響,官僚資本主義膨脹,民間資本萎縮,故選C項;A項沒有體現民間資本的萎縮,排除A項;列強卷土重來是一戰后,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國民政府在戰后并沒有大規模興辦國有企業,排除D項。故選C。2、D【解析】

民營手工業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這是商品經濟和生產力進步的結果,故D正確;私營手工業部門“在社會生產中超過了官營手工業,居于主導地位”不等于私營部分產品生產質量超過官營手工業,A錯誤;明朝中后期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這與史實不符,B錯誤;地位的變化不等于官營手工業的衰落,C錯誤。3、A【解析】

依據材料中“混合型”、“儒法并用”、“兼容釋道”等信息可知,這反映出唐朝的開放包容,因此A項正確;材料并未強調詩歌和宗教的關系,B選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國家意識,不是世俗文學的發展情況,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三教合一的特征,D選項錯誤。故選A。4、B【解析】

依據材料“1955年”“對美國文化在非洲的傳播產生了積極影響”并結合當時的國際局勢可知,美國的做法是為了爭奪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進而制約蘇聯。B正確;傳播美國文化不是其主要目的,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體現美國國家形象的重塑,C排除;結合當時的世界發展局勢可知,促進世界體育文化的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選B。5、D【解析】

材料中那件睡袍引起狄德羅生活不斷改變,這是生活過于感性化的結果,狄德羅感覺“被脅迫了”,故材料意在告誠人們要理性對待生活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治問題,且狄德羅的態度不是順應,而是不能盲目追隨,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不是對財富的追求,而是對生活環境不做判斷的改變,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封建神學,更不能說明其對人們精神的束縛,排除C項。6、D【解析】

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巴爾干半島后,從16世紀開始不斷與奧地利、俄國等為爭奪勢力范圍進行戰爭,在帝國統治下的巴爾干各國人民長期受到民族歧視和宗教壓迫,不時爆發矛盾沖突,因此巴爾干地區被稱為“火藥桶”可以追溯到16世紀,故選D;ABC不符合史實,排除。7、B【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圖片中的“同平章事”、“樞密院”“轉運使”等機構和官職設置可知為宋代。唐朝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元朝為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和宣政院;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故B正確。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北宋中央官制的調整【詳解】8、A【解析】

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說明當時的朝貢貿易中帶有一定的商業利益,A正確;題干未反映朝貢貿易中“厚往薄來”的內容,排除B;題干中朝貢貿易中人們的態度發生變化,更多強調的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貢貿易涉及的是藩屬國和明朝政府的關系,而非中央和地方關系,排除D。9、C【解析】

本題考查古代商業的發展。“市”專門用于貨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場所。古代政府對市都有嚴格規定,如漢代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的中央設置亭樓,四面建有門、墻,可見管理是相當嚴格。而這種狀況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打破了原先空間好時間上的限制,不用封閉在政府規定的墻垣之內,形成了商業街。城郊農村出現“市”。“市”的發展說明我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詳解】題目中的城就是政府辦公和人民居住的場所,市指商品交易場所。“城區即市區”就是說居住區和商業區不再分開了,這種情況出現只能是宋朝以后,宋朝的市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所以排除A項和B項,答案只能從C項和D項中選,D項雖也屬于“城區即市區”但是不是較早期的情況,故不選D,由此正確答案為C。【點睛】漢代的“市”有專門管理機構。南北朝時形成草市,有“草市尉”管理。唐代出現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10、A【解析】

從材料“一位叫丁東升的學員請假考中秀才,學校的總管(校長)特別掛牌褒獎”可知當時雖然創辦了新式學堂,人們還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即通過科舉考試為官,故選A;水師學堂是新式學校,說偏重科舉與史實不符,排除B;C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是對材料曲解,排除。11、C【解析】

略【詳解】由1971年算起,30年后是2001年,2001年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故選C項;AB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12、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以萬隆會議為切入點考查重大歷史事件的再現能力。此題只要抓住題中的關鍵詞“亞非人民”就可輕易得出結論:萬隆會議,因為其他幾個選項中涉及到的國家都不止亞非國家的范圍,故B項正確,排除ACD項。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萬隆會議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反對一切戰爭;用正義戰爭抗擊非正義戰爭;消除導致戰爭的因素。(2)科學不能為戰爭服務;迫不得已時科學應該幫助正義戰爭制止非正義戰爭;防止科學成果用于戰爭,威脅人類生存。從人道主義出發,體現了科學家的良知。【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材料提到,愛因斯坦本人則公開聲明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反對一切戰爭。……進入三十年代以后,愛因斯坦逐漸轉變為積極的和平主義者。……后來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在得知希特勒動員力量進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給羅斯福總統寫信,建議美國加快研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指出愛因斯坦和平主義思想的變化。(2)根據材料提到,科學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那些數不清的對炮彈、潛艇和飛機的研究……消除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已經成為今天最迫切的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簡要評析愛因斯坦關于科學與戰爭關系的基本觀點:科學不能為戰爭服務,迫不得已時科學應該幫助正義戰爭制止非正義戰爭;防止科學成果用于戰爭,威脅人類生存。考點: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愛因斯坦和平主義思想·評價14、(1)A①中華文明起源D②儒家文化發源F③大一統帝國初建B④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C⑤士大夫政治確立E⑥經濟重心南移完成(2)中國古代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促進東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①促進東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⑦促進西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④⑥促進西南地區邊疆管轄與民族融合②⑤⑧不符合主題的措施③⑨【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位于地圖中A處;儒家文化發源是魯國,是現在的山東地區,位于圖中D;大一統帝國初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