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競爭的新局面,以及啟蒙理想的破滅,使這一時期的人們處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釋放并表現自我成為一股潮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藝術作品是()A.《人間喜劇》 B.《悲慘世界》 C.《格爾尼卡》 D.《天鵝湖》2.“高產衛星”是“大躍進”時期常用詞。有人以《人民日報》為例做統計,“高產衛星”一詞,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還是“陜西長安縣的一個學習組說1958年種的‘三畝六分高產衛星田’不尊重‘莊稼生長的規律’了”。下列對“大躍進”的準確認識有①“大躍進”只在農業領域展開②“高產衛星”折射“大躍進”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躍進”快速推進④1960年基層對“大躍進”有所反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在1996年亞太經合組織第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到2000年把中國的平均關稅率降低到15%左右。1997年,中國的關稅水平降到17%,1998年為16.4%,到2001年1月1日,中國的平均關稅率已經降到15.3%。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中國以負責任的實際行動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B.亞太經合組織通過的宣言對成員國具有法律約束效力C.中國為適應新的世界經濟形勢而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D.中國在國際事務特別是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圖反映的歷史現象發生于A.法國大革命中 B.聯邦德國境內 C.20世紀中期 D.歐盟東擴過程5.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指出:“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勝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須強化。”據此可知,七屆二中全會A.對新型政權性質作出重要論斷 B.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C.開創了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 D.得到各政黨和團體的廣泛擁護6.下圖為“世界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長率”,對圖表中數據變化反映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B.二戰后各國間的關稅貿易壁壘徹底消除C.“新經濟”的出現推動了世界貿易發展 D.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接受7.凌青詩作:“粵海銷煙揚我威,但悲港島易英徽。前仇舊恨今盡雪,只緣華夏已騰飛。”詩中涉及的歷史事件有()①虎門銷煙②簽訂《南京條約》③簽訂《馬關條約》④香港回歸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8.從1988年到1991年,我國先后頒布了《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這表明我國A.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改變了以所有制性質為標準立法思路C.逐步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 D.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9.“左右共治”是法國政府生活中的獨有現象,其指分屬不同黨派陣營的總統與總理在同一任期內共同執政的局面。下表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出現的三次“左右共治”情況。這一現象執政期(年)總統總統黨派總理總理黨派1986~1988密特朗社會黨(左)希拉克保衛共和聯盟(右)1993~1995密特朗社會黨(左)巴拉迪爾保衛共和聯盟(右)1997~2002希拉克保衛共和聯盟(右)若斯潘社會黨(左)A.使得總統的權力被削弱 B.有利于法國兩黨制的發展C.說明法國政體更為民主 D.影響政府權威及國家管理10.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確記載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舉入仕人數簡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郡望唐初期唐中期唐末期隴西李氏3144清河崔氏142博陵崔氏045京兆韋氏053范陽盧氏097滎陽鄭氏065彭城劉氏103A.科舉制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形式B.士族在科舉考試中占據較大比例C.門閥大族對科舉制由抵制到接受D.科舉中能否入仕與出身沒有關系11.下圖反映的是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某民族的擴張路線。該民族是A.蘇美爾人 B.雅利安人 C.達羅毗荼人 D.阿拉伯人12.17-18世紀發生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和19世紀發生在中國的維新運動都是宣楊民權民主的思想解放運動,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差別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同B.宣揚民權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徑不同C.倡導者思想的豐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運動領導者的學識水平和宣傳力度不同13.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宜言》中提出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使命。1875年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立(后更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它以爭取普選權和合法的議會活動為目標。這反映出德國工人運動A.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 B.繼承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則C.背棄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 D.引領著社會主義運動的潮流14.五四運動期間,一理發店門前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這說明A.五四運動的先鋒是市民階層B.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C.五四運動的主力是資產階級D.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15.以下是近代不同時期英國、德國、美國三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統計:判斷①②③代表的國家分別是A.英國、德國、美國 B.美國、英國、德國C.美國、德國、英國 D.德國、英國、美國16.1917年,有報紙報道,“此疫(華北蒙綏鼠疫)傳播全國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計劃如何……實則以予所知,政府獨未嘗有所舉動耳”。同時駐華外交團特開聯席會議,“促請我政府趕即采取積極辦法,務期從速撲減,勿任蔓延”。這些主要說明當時A.政府對疫情風險認識不足 B.報紙對疫情的報道客觀公正C.鼠疫蔓延引發百姓的恐慌 D.外交團關心中國民眾的健康17.下表是有關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的部分史料。據此判斷當時內容出處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臨時大總統《改歷改元通電》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時報》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過陽歷之新年,百姓皆不以為然,惟官廳慶賀,民皆睨而視之,且謂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劉大鵬《退想齋目記》A.政府法令流于形式 B.報紙夸大革命影響C.革命改造社會有限 D.階級矛盾日趨尖銳18.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國部分機器產量數據變化表,這一數據變化與下列羅斯福新政內容相關的是1930年1940年拖拉機92萬臺156.67萬臺谷物聯合收割機6.1萬臺19萬臺玉米摘收機5萬臺11萬臺A.整頓財政金融體系B.致力于國家工業復興C.調整農業政策D.推行“以工代賑”19.據某回憶錄記載:“整個學校就像唱空城計一樣,一打聽,才知道同學們是上西山大煉鋼鐵去了。……總務處把好端端的火爐砸碎,放入高爐煉鋼。我當時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著母校也能放個衛星‘向黨報喜’,沒想到煉出來一堆廢渣。”這反映了當時A.“文革”對教育事業的沖擊B.人們對國防科技的關注C.人民公社“共產風”的盛行D.“大躍進”運動迅速開展20.展望2019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其定義為歐洲人捍衛多邊秩序的一-年,她提到:“兩次世界大戰所留下‘血的教訓’表明,國際合作的確定性正面臨壓....在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承擔更多的責任。”對以上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歐盟各國的合作要建基于過去歷史教訓B.新形勢下德國在歐盟合作中起主導作用C.多邊秩序背景下歐盟各國難以獨善其身D.為避免歐洲沖突歐盟各國應該緊密合作21.《孟子》一書中,共引用歷史事例132個,其中用以議論““仁政”及重民、愛民等主張的有43個,議論“義”“禮”、修養等思想的有63個,兩項合并共引用事例106個,占總引用事例的80.3%。這反映出A.先秦諸子具有民本思想 B.孟子注重歷史傳承C.儒家更加強調道德修養 D.春秋戰國社會變革22.雅典國家機構權限相互交叉,公職人員的權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說:“在雅典沒有總攬執行權力的最高官員。”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雅典沒有最高行政首腦B.雅典沒有最高權力機構C.雅典用此辦法實現權力制衡D.雅典民主政治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愿望23.下表列舉了甲午戰爭前中國三類新式企業的資本構成(單位:萬元),由此可知,下列企業屬于表中丙類的是類別國家資本外債資本買辦、官僚的資本一般商人資本甲931140——乙1088587526526丙——280560A.開平煤礦 B.發昌機器廠 C.輪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24.光榮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儀式上,議會當眾宣讀了《權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義宣讀了誓詞:“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威廉所說的“你們”是指A.英國民眾B.英國貴族C.英國議會D.英國王室25.明清時期,山東柳子戲傳到蘇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吳長元留下“吳下傳來補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詩句;產生于陜西、甘肅一帶的秦腔,曾因魏長生的到來,在揚州出現“到處笙簫,盡唱魏三之句”的熱潮。對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解釋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較為寬松B.運河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戲曲藝術傳播26.1893年9月,上諭正式廢除禁止海外移民的傳統法令,并采取措施頒發護照,禁止地方官敲詐歸國華僑。這一措施A.有利于民族工業發展 B.打破了閉關鎖國政策C.為百日維新營造氛圍 D.打擊了海外革命團體27.畫家庫爾貝繪畫的對象往往是工人、農民、家庭主婦等,有人批評他“崇尚丑陋”,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沒有什么興趣去畫她們。”庫爾貝的藝術風格是A.浪漫主義B.現實主義C.印象派D.現代主義28.伏特加、格瓦斯等傳統飲品備受俄羅斯農民喜愛。20世紀20年代前半期,蘇聯曾經實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燒酒的現象依然盛行,由此誘發的社會問題依舊突出。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檔案文獻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釀酒問題,農民酒類消費量急劇減少。這一變化反映出A.農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 B.蘇聯經濟政策調整的影響C.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波及 D.法西斯侵略導致局勢緊張29.下面是1867-1884年中國主要出口商品統計表。(貨值單位:海關兩)。對表中茶葉和蔗糖出口比重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中國在外貿中由入超轉為出超B.西方列強對原料需求的升級C.民族工業發揮了抵制作用D.中國茶葉生產出現衰退30.“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下列事件不能反映洋務運動“逸出舊軌趨向”的是A.成立總理衙門 B.組建北洋艦隊 C.創辦輪船招商局 D.開辦京師大學堂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前期有大量的“窖內多埋谷,尋常愿米貴”的農民,也有“黃昏到家里,無米復無柴”的貧困戶,“如此硬窮漢,村村一兩枚”。一個雇工一年平均能獲得十二石的糧食收入,加上婦女的家庭副業收入,養活一個五口之家,即使不是衣食有余,也能維持日常生活用度。宗族和社邑等民間組織提高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唐初全國平均每個家庭可養活4口人,到了755年,已能養活6口人。——摘編自張安福《唐代農民家庭經濟研究》材料二到1800年,咖啡、茶、糖這些外來物成為類國人喜愛的食物。喝咖啡、飲茶的習俗得到普及。烤面包曾長期是家務勞動的主要內容,19世紀中期,肯特等郡已將這項技術遺忘。1850年,家內釀酒立業量只占酒類總產量的1/7.大量進口小麥和冷凍肉使得物價下降,到19世紀70年代末,工人食品支出下降了30%,肉類成為了勞工階層的日常食物。罐頭技術和保鮮技術延長了食物保存時間,一些原本奢侈的食品也走入尋常百姓家。受益于大規模批量生產,面包牛奶等的消費量增加,英國人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摘編自奇波拉《歐洲經濟史(第3卷)》等材料三l979年初,南海縣委號召一年分地區先富起來。這一年,南海全縣人均收入超220元,出現了一大批“冒尖隊”。1980年1月,南海縣委書記梁廣大到南沙大隊“賀富”。此舉一出,南海全縣鐵起“學富、比富、趕富”熱潮,潮動珠三角。“梁膽大”的聲名遠近傳播。1981年8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南海經濟,并配發社論《像南海那樣把農村搞活變富》。——摘編自《佛山改革開放文史資料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前期農村經濟發展的表現,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英國人經濟生活的變化,并指出這些變化所反映的時代特征。(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南海人民致富探索的歷史意義。32.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對優秀歷史文化的汲取和杰出歷史人物的推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漫步羅馬街頭,觸目所見,到處皆是凝固的歷史——古羅馬時期的斷柱殘壁,中世紀時期簡樸的建筑,具有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特點的貴族莊園,以及其后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的各式噴泉、廣場和紀念碑——它們是羅馬的靈魂,它們承載的文化內涵凝結了人類的智慧。…羅馬的建筑和藝術,數千年來更成為西方建筑與藝術的源泉和楷模之一——唐亦功《古羅馬城建筑的分布規律及布局形式》材料二在古羅馬的政治傳統中,最讓美國開國者們著迷的政治理想是共和。如果說民主起源于雅典,那么共和則起源于羅馬。共和的本質是政權的公有,是公天下。其對立面是一人獨大或一權獨大的私天下。相對于專政依靠武力的統治,共和的統治依靠的是和平手段。在美國開國者中,最高的共識就是在美國摒棄君主制,建立共和政體。態度最為堅決的則是華盛頓本人。他有句名言,我打敗英王喬治三世統治的目的,不是為了我本人在美利堅做喬治(華盛頓)一世。——劉軍寧《為什么是古羅馬的政治傳統吸引了美國開國者?》材料三在有幸在總統的位置上盡全力組織并管理政府后,現在已經到了應當退休回歸私人生活的時候。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為國運必需。因為行政首長的定期更替,是我們國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請允許我離開政府,就像我以前離開軍隊一樣,讓那些支持我國的利益、推進社會和諧和秩序與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讓上帝繼續保佑我們的祖國。——《華盛頓致麥迪遜的信件》(1)仔細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古羅馬在建筑上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并概括說眀古羅馬萬神殿的建筑藝術價值。(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開國者們摒棄君主制選擇共和政體的原因。(3)綜合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概括華盛頓任總統期間在“堅持民主、警惕專制方面的歷史貢獻。33.(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36年7月,國民政府公布《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營利所得起征點為2000元,報酬所得起征點為月入30元。條例頒布后,引起各地商會的討論。1937年1月,上海律師公會成立所得稅暫行條例研究委員會,一面提出修改意見,要求減免,一面表示,“本公會擁護良稅,素不后人”。1937年1月1日,營利事業及存款利息所得稅全面開征。1943年1月,政府又公布《財產租賃出賣所得稅法》將所得稅擴展到財產稅類別。1943年2月,國民政府提高了起征點,但同時也提高了稅率,強化了罰則。根據財政部統計,國庫收入中所得稅由1937年占比4.15%上升到1940年占比16.34%。所得稅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摘編自《中華民國工商稅收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國民政府所得稅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國民政府所得稅改革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上半葉,在法國革命的沖擊下,歐洲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迅速發展,世界處于劇烈的變革與震蕩之中。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社會理想與當時的現實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一種對社會現狀強烈不滿,強調抒發個人情感,積極追尋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義應運而生,分析選項內容可知,《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雨果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符合題意,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人間喜劇》是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不符合題意;C選項錯誤,《格爾尼卡》是20世紀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現代主義立體派繪畫作品,不符合題意;D選項錯誤,《天鵝湖》是19世紀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古典芭蕾舞劇的典范,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躍進”不僅發生于農業領域,也發生于鋼鐵生產等重工業領域。故排除①;由題目中的信息“‘高產衛星’是‘大躍進’時期常用詞”可知②的表述符合題意;由題目中的信息“‘高產衛星’一詞……1958年有85篇”可知③的表述符合題意;由題目中的信息“1960年……高產衛星田……不尊重‘莊稼生長的規律’”可知④的表述符合題意;故本題應選B項。【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3、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政府承擔大國責任,主動降低關稅以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貿易的發展,A正確;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宣言不具有法律效力,B排除;材料體現的是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促進世界貿易發展,無關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C排除;中國降低關稅有利于促進亞太地區及世界貿易的發展,不屬于地區事務,D排除。故選A。4、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Zone”是占領區、分成區的意思。另外圖中有“Berlin”即“柏林”,結合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指當時的蘇聯)的信息,德國被分區占領時間是在20世紀中葉,C選項符合題意。ABD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5、A【解析】
通過“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制度,……而是必須強化”可知,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對即將建立的新政權的性質作出了重要的論斷,即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故選A;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新中國還沒有建立,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為執政黨,排除B;1949年9月召開的新政協會議標志著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建立,排除C;材料信息無法體現七屆二中全會得到中國各政黨的廣泛擁護,排除D。6、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時期世界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長率不斷上升,世界貿易快速發展。結合所學可知,1944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它的建立暫時結束了二戰前貨幣金融領域里的混亂局面,維持了二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中“徹底消除”的表述絕對,不符合史實;C選項錯誤,“新經濟”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與材料信息不符;D選項中“廣泛”一詞表述錯誤,在此時期還有許多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7、A【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粵海銷煙……港島易英徽……前仇舊恨今盡雪”分別是指虎門銷煙,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和香港回歸,③《馬關條約》與香港問題無關,所以正確答案選①②④,選A項。考點: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點評:中國近代史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點,但難度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能力,但近年來創設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從新史觀的角度看待傳統重大歷史事件的情形以越來越明顯,希引起注意。【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8、C【解析】
依據材料并結合經濟體制改革可知,我國逐步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增強市場在經濟中的導向作用。材料中的法律體現了我國在立法上開展以市場導向。C正確;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A錯誤;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不會改變,B錯誤;材料只是體現了關于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立法,不能得出經濟法律、法規已經形成完備的體系的結論,D錯誤。故選C。9、D【解析】
“左右共治”現象下總統和總理分屬不同黨派陣營,容易導致政黨間爭權奪利,影響政府的權威,不利于國家對社會的管理,也不利于社會問題的高效解決,故答案為D項;總統的權力是法律規定的,不是“左右共治”決定的,排除A項;法國是實行多黨制的典型國家,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與其他國家的比較,C項結論不能得出,排除。10、C【解析】“郡望”指郡中(地方)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據題目的表格信息可知,士族即門閥大族、門第望族在唐朝初期不屑于參加科舉考試,因而其家族在科舉中入仕的人數很少,隨著科舉制的推行與發展,到唐朝中期、后期在科舉入仕中的人數比較多,反映了他們由抵制到逐步接受、參與科舉制的過程,故選擇C項。題干只列舉了選拔官員的形式科舉制,沒有與其他形式進行比較,排除A;題干只列舉了士族科舉入仕人數,沒有與其他階層進行比較,排除B;D項題干沒有體現。點睛:圖表型選擇題通常采用排除法。解答這類題目,對圖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圖表的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圖表反映的問題,確定答題方向;三看圖表的關鍵信息,明確內涵外延。對被選項要三思:一思每一個被選項是不是符合歷史史實,排除不符合圖片反映的史實的選項;二思是不是符合題干要求,不符合題干要求的排除;三思是不是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排除與題干無關的。總之,要將教材、圖表、選項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思考。11、B【解析】
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區,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通過多年征戰,將勢力范圍擴展到整個恒河流域,故答案為B項;蘇美爾人生活在兩河流域,排除A項;達羅毗荼人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生活在印度河流域,排除C項;阿拉伯人在8世紀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主要區域是阿拉伯半島,排除D項。12、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7~18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發展,因此出現聲勢浩大的啟蒙運動;而19世紀末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因此也沒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為A項。其他三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項。13、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1875年德國工人運動主要以爭取普選權和合法的議會活動為目標,這和馬克思主義宣揚的暴力革命有明顯不同,這說明德國工人運動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潮流,也表明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特征,A選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暴力革命的問題,B選項排除;材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特征,C選項排除;引領社會主義運動的潮流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A。14、B【解析】五四運動期間,連理發店門前都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說明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故B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五四運動的先鋒是青年學生;C項錯誤,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D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15、D【解析】
據所學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經濟發展速度都超過了美國,所以至1913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最低的是英國,故②對應英國;而美國相較德國來說,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要超過德國,故①對應德國,③對應美國。綜上所述,排除ABC。故選D。16、A【解析】
面對鼠疫,北洋政府“實則以予所知,政府獨未嘗有所舉動耳”,可知北洋政府對疫情風險認識不足,A正確;“此疫(華北蒙綏鼠疫)傳播全國乃意中事耳”這種推斷明顯不符合實際,排除B;題干反映的是外國使團的恐慌,而非中國百姓,排除C;外交團認為政府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因為疫情蔓延會危及其利益,而非關心民眾健康,排除D。17、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百姓對陽歷新年尚未接受,說明傳統觀念與習俗仍有強大的慣性,革命對社會的改造有限,因此C選項正確;僅依據百姓對陽歷新年尚未接受不能說明政府法令流于形式,該表述以偏概全,A選項錯誤;材料僅體現了《時報》的內容,不能據此得出當時報紙夸大革命影響,B選項錯誤;這只是百姓對陽歷新年尚未接受,不屬于階級矛盾,D選項錯誤。故選C。18、B【解析】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到1940年間,拖拉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摘收機等工業品不斷增加,說明美國的工業在不斷恢復和發展,這與羅斯福新政致力于國家工業復興密切相關。故選B項。【考點】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影響19、D【解析】
由材料中“放入高爐煉鋼”“放個衛星”“一堆廢渣”可知,回憶錄反映的是以大煉鋼鐵為核心的“大躍進”運動,故答案為D項。材料雖然描述了對學校教育的沖擊,但當時并不是在“文革”時期,排除A項;材料中的“放衛星”不是指國防科技,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大躍進”運動,不是人民公社化運動,排除C項。20、B【解析】
依據材料“在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承擔更多的責任”并結合所學可知,默克爾表示德國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意味著德國在“國際合作”的歐盟中起主導作用。B正確;總結歷史教訓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材料只表述了國際合作的壓力,不代表難以獨善其身,C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德國想要在歐盟中地位,并非僅僅是表達合作,D排除。故選B。21、B【解析】
《孟子》一書引用的歷史事例達132個之多,這反映出孟子注重歷史傳承,故B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錯誤;“仁政”及重民、愛民等主張體現不出道德修養,故C錯誤;材料主旨體現不出社會變革,故D錯誤。22、C【解析】試題分析:“國家機構權限相互交叉,公職人員的權限也部分交叉”這導致“在雅典沒有總攬執行權力的最高官員”這說明,在雅典在政體設置上已經有了采用分權制衡的雛形,通過分權制衡實現對最高權力的制約。故此題應選C項。考點:雅典的民主點評: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1)主權在民。由全體公民參加的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即雅典的國家管理掌握在全體公民手里。(2)輪番而治。公民內部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權參政議政,輪番擔任公職,輪番成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3)法律至上。雅典民主運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礎上的,依據公民大會等機構制定的法律進行運作。雅典嚴格實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它,直接民主、抽簽任官、多數原則、公民意識、權力制約等。23、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甲企業以國家資本為主,不允許買辦和一般商人投資,聯系所學可知為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用工業;乙雖是國家資本為主,但是允許買辦官僚等投資,說明是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丙企業沒有國家資本和外債資本,只有買辦官僚和一般商人的資本,說明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昌機器廠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故選B;AC屬于乙類,排除;D屬于甲類,排除。24、C【解析】根據材料“光榮革命后”、“議會宣讀《權利法案》”等信息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控制議會制定了《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至上的地位,故“你們”是指英國議會,C項正確。國王的權力接受議會的制約,而不是英國民眾,排除A。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貴族,排除B。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王室,排除D。點睛:抓住題眼在解題中的關鍵作用,所謂“題眼”,就是一道題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題的題眼是“光榮革命后”“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根據對題眼的了解,結合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內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選項即可知道答案。25、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蘇州、揚州人民可以熟知來自山東、陜西地區的民謠,結合所學,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運河地位進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選擇B選項;明清時君主專制不斷加強達到頂峰,文化政策日益嚴格,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是運河發達促進文化交流,不能說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選項;材料不能體現儒家思想的傳播,故排除D選項。【點睛】本題考查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需了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傳播途徑等等。26、A【解析】
廢除禁止海外移民的傳統法令,并禁止地方官員敲詐歸國華僑,有利于國內外人員交流,同時為華僑回國投資提供保障,從而有利于民族工業發展,故選A;打破閉關鎖國政策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排除B;百日維新是在1898年,排除C;這一措施并非是為了打擊海外革命團體,排除D。故選A。27、B【解析】
試題分析:考點:19世紀以來的西方文學藝術的發展·19世紀以來的美術流派·現實主義【詳解】本題主要考查現實主義繪畫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的繪畫的風格是注重寫實,同情人民,故選B;浪漫主義主張抒發情感,排除A;C突出光與色的運用,排除;D是各種反傳統的藝術流派的總稱,排除D。28、B【解析】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歷經了新經濟政策到農業集體化政策,生產的糧食農民可以支配的非常少,故無法手工釀酒,故B項正確;材料中的飲酒與俄羅斯農民的道德水平提升無關,故A項錯誤;經濟大蕭條沒有波及蘇聯,故C項錯誤;法西斯侵略蘇聯是在1941年6月后,故D項錯誤。29、B【解析】
根據材料圖表信息可知,1867-1884年中國的出口總值、蔗糖出口比重增加,茶葉的出口比重減少,結合所學,西方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對原料的需求提高,故選擇B選項;材料只提供了中國的出口信息,沒有進口的資料,無法進行比較,故排除A選項;民族工業的抵制作用主要是對于西方國家的進口,故排除C選項;材料只是體現茶葉在出口比重的減少,不能看出中國茶葉生產的衰退,故排除D選項。30、D【解析】
創辦于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是維新變法運動期間的成果,與洋務運動無關,故D符合題意;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籌辦洋務的最高行政機構,洋務運動期間創建北洋艦隊等三支海軍,洋務派創辦輪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國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總理衙門、北洋艦隊和輪船招商局的創立本是維護清朝統治,但在實際效果中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表現:絕對貧困人口減少(富裕農民數量多);就業途徑較多,基本生活無憂;勞動生產率提高;人口增加;應對災荒的能力增強。原因:國家統一、政局穩定;統治者勵精圖治,進行制度創新(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推行);農耕技術進步;商品經濟的發展;儒家思想的影響;基層自治組織的發展;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2)變化:新興食物增加(食物品種增加);食物生產、加工、存儲方式變化,手工勞動逐漸轉向機器生產;食物價格下降;飲食中的等級差異縮小;肉類、脂肪類食物消費增加。時代特征: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工業革命的深入(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新興社會階層的崛起。(3)歷史意義:推動了人們思想解放;調動了人們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村改革);增加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為全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借鑒。【解析】
(1)一問根據材料一“大量的“窖內多埋谷,尋常愿米貴”的農民……一個雇工一年平均能獲得十二石的糧食收入,加上婦女的家庭副業收入……提高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到了755年,已能養活6口人”從貧困富裕人口變化、就業途徑、勞動生產率、人口數量及抗災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物業租賃合同補充協議
- 2025家庭全包裝修合同樣本
- 2025贈與合同范本模板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天寶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電梯定期檢驗合同協議
- 瓷磚加固工程合同協議
- 電商居間協議合同協議
- 特殊鋼板采購合同協議
- 白酒代理經銷合同協議
- 玻璃窗施工合同協議
- 儲能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技術標)
- 2025年度電梯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范本2篇
- 室內保潔施工方案
- 陜西省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及原文)
- 《橋式起重機操作安全培訓課件》
- 二輪車安全教育培訓
- 頭盔安全教育課件
- 中藥飲片項目建設實施方案
- 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表
- 藥品研發合作合同范例
- 八大危險作業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