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中國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綜合學校高中分校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朝薛元超曾說:“吾不才,富貴過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門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國史?!彼未滔鍎t抱怨:“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睂ι鲜鲎兓斫庹_的是A.科舉制的產生瓦解了門閥制度B.商品經濟發展改變了社會觀念C.唐宋婦女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D.唐宋開放的社會風氣已然形成2.公元前106年,漢武帝下詔說:“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痹t書的目的在于A.延續戰國時期用人機制 B.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C.強化儒家思想獨尊地位 D.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3.下列美術作品,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是A.耶穌像 B.圣母圣子像 C.拿破侖像 D.紅罐子4.清代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漸得蘇息,歷代因之,皆享國久長,民不思亂?!边@句話著重強調宋代A.文臣治國政策的重要性B.地方設置通判的必然性C.加強中央集權的局限性D.完善三省體制的進步性5.夏朝沒有留下直接的文獻史料,有關記載多為轉手材料,有些具有傳說性質,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學者的懷疑。二里頭遺址發現后,懷疑的看法逐漸減少。這是因為A.該遺址的發現證明夏的傳說有一定真實性B.該遺址的考古發現與有關夏的文獻記載一一對應C.該遺址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夏的存在D.該遺址的考古發現屬于原始材料6.“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800年以前,歐洲肯定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卑催@一觀點,18世紀末世界貿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北京B.上海C.廣州D.長安7.有學者認為,在東漢時期,我國已經開始稻田養魚。唐代創造了養魚開荒種稻的方法。廣東西部山區的人們利用草魚食草的習性,在新開墾荒地(有水)上放養草魚,使荒地變成熟地。這一生產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糧食產量 B.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 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 D.說明了經濟重心已南移8.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立商朝。這--記載意在說明A.商湯非常善于籠絡民心 B.商朝治國崇尚仁德之心C.明君善借萬物為己所用 D.國君如獵人諸侯似鳥獸9.(09年四川卷)歷史學家羅榮渠指出:“英國發展的領先地位是在17、18兩個世紀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國之一“領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場的形成 B.壟斷組織的出現C.圈地運動的推進 D.民主制度的確立10.李克強總理以“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九字陳述自己從政以來的情懷。其中“民為本”語出《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下列各項體現了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賣買”B.“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D.“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11.晚明某歷史文獻中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且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侵吞)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責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痹摬牧峡梢杂脕碚f明朝貢貿易A.包含一定的商業利益 B.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C.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D.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12.洋務運動時期,有一類企業是“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該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眾商”。采用這種經營管理方式的企業是()A.江南制造總局 B.輪船招商局C.發昌機器廠 D.耶松船廠13.“因信稱義”(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學的主要教義,也是他進行宗教改革的基石。這一神學觀點的最重要意義在于A.促進了“新教”的形成與傳播 B.否定了羅馬教廷的權威C.大大簡化了宗教儀式 D.否定了出售贖罪券的合法性14.恩格斯曾在1862年寫道“……變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塢,經常聚結著成千的船只?!蔽闹惺÷缘氖茿.倫敦 B.上海 C.東京 D.紐約15.最初,羅馬大法官審理案件,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僅是機械地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然而隨著《布艾體亞法》的頒布,大法官被授予自行決定訴訟程式的權力,大法官就有了指揮訴訟過程的主動權力。從而,使法官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法律創制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公平”、“正義”對法律進行解釋、補充和糾正,這一變化體現了A.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權和立法權 B.司法審判具有高度的靈活性C.司法審判注重保障公民的權利 D.司法程序中形式主義較嚴重16.下表是英法德美四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簡表。其中,丁國是年份甲乙丙丁1861-18733.3(1851-1873)5.0——3.81874-18901.75.22.1(1870-1890)3.51891-19001.63.52.64.8A.法國 B.美國 C.德國 D.英國17.漢初政府對鑄幣大開方便之門,允許民間鑄幣,政策上只規定鑄幣的面額(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師銅料開采、冶煉、鑄造等都交由鑄幣者自行處理,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皆因封地內有銅山,成為巨富。漢初的鑄幣政策A.增加人民財富 B.影響經濟恢復 C.增強地方實力 D.造成通貨膨脹18.《左傳》中有大量的預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來預言家族的興衰,以統治者敬天保民的情況預言國家的治亂,這反映出當時A.修史缺乏嚴謹的態度 B.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C.國人人文思想的發展 D.禮樂制度的影響深遠19.西方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在其所著的《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爭》中認為,世界文化大戰已經爆發,這是通過文化與信息的傳播來贏取新的地區影響力而展開的戰爭。作者意在說明A.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減弱B.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C.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D.文化碰撞引發新的地區矛盾沖突20.夏、商王位的傳承多實行兄終弟及或父子相傳,而周代強調“嫡長子繼承制”。這一變化從本質上說明了A.宗法觀念開始形成B.貴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體系逐步完備D.家國體制正式確立21.某歷史學家認為:“嚴格說來,□可說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三個救國救民族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是反對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慘敗是極自然的。慘敗代價之大足證我民族要圖生存絕不可以開倒車?!备鶕牧虾退鶎W,判斷“□”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C.義和團運動 D.清末“新政”22.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石渠閣皇家圖書館召集蕭望之、劉向等諸儒講《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這主要體現了A.儒學對君權的制約 B.皇權專制不斷強化C.儒學正統地位確立 D.學術氛圍寬松自由23.1819年在一位去世偉人的訃告中,對他的科技貢獻有著這樣的贊頌:“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边@位偉人的最大貢獻是A.發明水力織布機B.改良了蒸汽機C.研制成了發電機D.發明了內燃機24.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學歷史教材《新理論中國歷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治地位,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边@里的“封建制度”在我們現行歷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專制制度 D.中央集權制度25.五四運動爆發時,孫中山馬上作出反應,對運動給予極大聲援和支持,具體表現有:發揮上?!睹駠請蟆份浾撔麄鞯膶蜃饔茫唤吡I救被捕的愛國師生和工人;推動和指導五四運動在上海的展開;支持學生的愛國斗爭,對五四運動給予肯定和贊許。這反映了孫中山A.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B.對人民群眾的認識變化C.主張學習馬克思主義D.明了徹底的反帝決心26.1984年,上海市、天津市獲得了自行審批總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下項目的權力,大連市獲得了審批1000萬美元以下項目的權力。這主要得益于A.經濟特區的設立 B.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C.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D.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27.美國歷史學家平森認為,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這一時期約指A.19世紀中期的30年 B.19世紀最后的30年C.20世紀最初的30年 D.20世紀最后的30年28.蘇聯自1928年起大規模進口機器設備,1932年蘇聯購買了世界出口機器總額的一半。但到1937年,蘇聯的機器進口量大幅減少,僅占機器需要量的1.9%。出現這一變化是因為A.西方開始對蘇聯實施技術封鎖 B.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西方工業C.蘇聯工業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D.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29.明正德《松江府志》記載:松江“俗務紡織,不止鄉落,雖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閑,織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獲,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材料反映了A.小農經濟走向衰落B.私營手工業居主導地位C.出現資本主義萌芽D.家庭手工業面向市場30.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應把文成公主嫁給他;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史實可以表明唐朝時A.民族間矛盾已經消除 B.婦女沒有人身自由C.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統治階級內部團結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英國鹽稅由荷蘭鹽稅而來,內戰期間議會開征,共和國時期廢止了對國產鹽的稅收,對外國食鹽繼續征稅?!肮鈽s革命”后,因與法國戰爭的需要,議會對進口食鹽征收附加稅,對產自英國的所有食鹽和礦物鹽再次征稅。1805年,因對法戰爭需要,皮特首相再次提高國產鹽和進口鹽的稅率。隨著經濟發展,鹽稅所占財政稅收的比重已經極低,民眾對鹽稅普遍反對,甚至有批評者認為“開征鹽稅是很危險的事情,這是邁向普遍消費稅的一步,將破壞英國的自由和顛覆國家的憲政”,因而1822年議會通過相關法隸后大幅降低鹽稅,至1825年完全廢除?!幾噪缒鹊取督詠碇杏Ⅺ}稅功能變遷比較及啟示》材料二中國鹽稅歷史悠久。進入民國,百弊叢生。南京國民政府初立,百廢待舉,軍費攀升,財政奇窘,于是改革。1928年改組原有的鹽務稽核所,削弱洋員地位,使其直接隸屬財政部。同年,通過了《統一全國鹽稅收入案》和《統一各省鹽務機關征收人員任免權案》,之后各省截留鹽稅的數額明顯下降。劃一稅率,使各地區相差極大高低不等的數百種鹽稅稅率大幅減少。1931年以后,以多種名義提高鹽稅。1935年,規定所有以地方名義征收之各項附加,一律由中央統征。經過改革,鹽稅平均占各年國民政府稅收總額的31%左右,而同期的法、德等平均只占1%,較高的意大利等也只占4%,英國等甚至無鹽稅。因而鹽稅也被窮人稱為“惡稅”,高鹽稅使得制售、購食私鹽很普遍?!幾詮埩⒔?lt;南京國民政府鹽稅整理與改革述論》(l)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影響英國鹽稅變化的原因。(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南京國民政府鹽稅改革的影響,并結合中英鹽稅改革淡談你的認識。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中西方思想家關于法律與教化關系的思考(表2)材料二從《五月花公約》到《聯那條例》到179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都可以尋覓到美國人對“好政府”的渴望與珍視,誕生了以華盛頓為代表的早期“士紳政府”,大部分官員都是根據對憲法的忠誠,道德高尚和能力超凡等條件任命的。1529年杰克遜出任總統被認為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轉折點。美國政治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政黨在大選中發揮了巨大威力?!懊癖娬蹦J剑o更多的公民提供了參與政治的機會,但當“政黨分贓制”發展成為政府任選官員的主要形式時,美國官場出現腐敗現象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政治現實。加菲爾德總統未給競選立功者分配滿意職位而遇害事件直接導致了1883年《彭德爾頓法》的頒布實施。該法案授權總統紐成一個專門的道德委員會,負責制定委任聯邦官員的程序規則,美國政府官員的從政道德建設從總體上鄉入正軌。此后隨著《從政道德法》的頒布和聯邦道德規范局的運行,從聯邦政府到地方基層單位,從部門到專業學會以及企事業單位,道德法體系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起來?!幾浴睹绹摪钫卫砀瘮⊙芯浚簭?883年<彭德爾頓法>的視覺觀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關于法律的主張,并分析形成這些主張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科二,歸納美國政治生活中官員選任的階段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美國的道德立法實踐。33.材料據世衛組織統計,金球有20多億人生活在北族高發地區。越南戰爭中,因瘧疾造成的非戰減員比戰傷減員高出好幾倍。受越共主席請求,毛澤東、周恩來指示,有關部門要把解決瘧疾作為緊急援外、戰備任務立項。1967年項目啟動,60多個科研單位、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這個科研集體。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為課題組組長。到1971年10月,歷經190次失敗后,在191號青蒿乙醚中,中性提取物樣品抗瘧實驗的結果顯示,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1009%。為盡快應用于臨床試驗,屠呦呦向領導提交了志愿以身試藥的報告,并得到同事的響應。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成為首批人體試毒的“小白鼠”。經過一系列試藥觀察,受試者情況均良好。至此,青蒿素的提取終于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后開發的雙氫青蒿素在制藥企業投產后,被廣泛用于各種瘧疾的治療。2015年10月6日,接到獲諾貝爾獎通知的屠呦呦說:“這不僅是個人人的榮譽,更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科學工作者的認可?!薄幾脏u松霖《諾獎,是對中國科學工作者的認可》(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屠呦呦等人研發成功雙氫青荔素的因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屠呦呦等人體現的時代精神。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門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這說明社會婚姻觀念由唐代重視出身門第到宋代重視資財,這是受到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社會觀念發生了改變,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出現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進士擢第”的現象,門閥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婚姻觀念的變化,并未體現婦女社會地位的變化;D選項不能說明唐宋時期社會觀念的不同。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B【解析】
材料“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意思是對那些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由此可知,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是指人才,因此漢武帝下此詔書的目的是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故B項正確;漢武帝時期實行察舉制,故A項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選官制度,不涉及中央集權,故D項錯誤。3、B【解析】
圣母圣子像反映出人間母子的親情,沐浴著人性的光輝,符合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點,故B正確;耶穌像充滿著呆板拘謹的宗教氣息,排除A;拿破侖像屬于新古典主義美術,排除C;紅罐子是現代主義美術,排除D。故選B。4、A【解析】
依據材料中“易以文臣牧民”信息可知,為了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的安定,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宋太祖文官治國的重要性,并未涉及地方通判的設置;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加強中央集權的局限性;D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宋代對地方控制的加強,與中央的三省體制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5、C【解析】二里頭遺址屬于夏商兩代的遺存,又大量夏朝和商朝的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比起傳說更具說服力,所以學者不再懷疑夏朝的存在,故選C項。該遺址的發現證明夏的存在,而主要不是為了證明傳說有一定真實性,排除;該遺址的考古發現與有關夏的文獻記載一一對應與題干“夏朝沒有留下直接的文獻史料”不符,而且也不可能一一對應,排除;該遺址的考古發現屬于原始材料,但原始材料也有可能是虛構,不能把它絕對化,排除。所以選C。6、C【解析】
根據所學,鴉片戰爭前夕,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因此廣州此時的對外貿易量最大,故C項正確;排除ABD三項。7、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唐代創造了養魚開荒種稻的方法體現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B選項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A選項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屬于材料中的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C選項排除;經濟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選項排除。8、A【解析】
商湯出于仁德之心,要求網羅鳥獸時“去其三面”,最終贏得民心,建立商朝,說明商湯善于籠絡民心,選項A正確;材料未體現商湯的治國理念,排除B;選項C與題無關,排除;材料未體現出國君和諸侯之間的矛盾,排除D。9、B【解析】
壟斷組織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果,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故B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排除ACD。10、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的能力。題目中的“《尚書》”屬于先秦儒家經典,故排除屬于法家“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的思想的A項和墨家“尚賢”的主張的B項;題目中的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體現了先秦儒家學派“民本”的思想,故排除屬于儒家學派“性惡論”思想的D項,選擇C項。11、A【解析】
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說明當時的朝貢貿易中帶有一定的商業利益,A正確;題干未反映朝貢貿易中“厚往薄來”的內容,排除B;題干中朝貢貿易中人們的態度發生變化,更多強調的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貢貿易涉及的是藩屬國和明朝政府的關系,而非中央和地方關系,排除D。12、B【解析】根據題中信息判斷此類企業應屬于官督商辦類型。A項是洋務運動時期官辦軍事工業,是洋務派創辦的規模最大的軍事企業;C項屬于民族資本主義工業;D項屬于外商創辦企業。B項是洋務運動的最早、規模最大的民用工業。13、B【解析】
馬丁·路德提出人的靈魂只要依靠個人虔誠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購買贖罪券;每個教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而不是盲從教皇和教會的說教,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所以應選B。14、A【解析】
根據題干“1862年……變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塢,經常聚結著成千的船只”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了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首都倫敦成為繁華的工業城市,故A項正確;B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5、B【解析】
材料表明,以前法官職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規定審理案件,《布艾體亞法》頒布后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法律進行解釋、補充和糾正,由此可以得出司法審判突破了程序束縛,更加靈活務實,故B正確;法官只擁有司法權,沒有立法權,故A不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公平、正義,沒有突出保護公民權利問題,故C不正確;《布艾體亞法》頒布后,司法更加注重實用靈活,而不是程序,故D不正確。16、C【解析】
1861年至1873年,英國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故其增長率最高,但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發展速度遠不及美國和德國,因此是乙國。美國在這期間進行了獨立戰爭,故增長率缺失數據,丙國是美國。法國工業革命時間較早,但是國內資本投資海外和金融領域,工業增長速度較慢,甲國是法國。德國在1871年實現統一后,工業化迅速發展,丁國符合德國特征,C正確,排除A、B、D。17、C【解析】
依據材料中“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成為巨富?!毙畔⒖芍瑵h初的鑄幣政策增強了地方實力,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不是材料強調的內容,排除;漢朝貨幣實行銅本位,并未造成通貨膨脹,反而促進了經濟恢復和發展,B、D選項錯誤。故選C。18、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左傳》中的預言以人物品行來預言家族興衰,體現的是人文思想的發展,C符合題意;A說法錯誤,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思想,B排除;禮樂制度凸顯的是等級關系,D排除。故選C。19、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戰已經爆發,贏取新的地區影響力,突出體現了世界文化沖突和爭取新的地區影響力的關系,這反映了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是從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問題,并未涉及美國的影響力,且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并未減弱;C選項錯誤,材料的重點是文化沖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D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世界文化沖突和爭取新的地區影響力的關系,不是強調文化碰撞引發地區沖突。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0、C【解析】據材料“嫡長子繼承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嫡長子繼承制解決了貴族在權力、地位、土地和財產方面的矛盾,從本質上說明了宗法體系逐步完備,故C項正確;周代之前宗法觀念已經開始形成,故A項錯誤;“嫡長子繼承制”不能說明貴族政治走向衰落,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家國體制的確立,故D項錯誤。故選C。2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國近代史上第三個救國救民族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是反對西洋化、近代化的”說明是完全反對西方文明的義和團運動,故C項正確;其他選項均不符合題意??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義和團運動。22、B【解析】
依據材料中“親稱制臨決”信息可知,這體現了思想文化專制的強化,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中的“制約”材料并未體現,排除;C選項是在漢武帝時期,排除;D選項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選B。23、B【解析】
此題由“1819年”時間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處判斷為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解決了機械的動力問題的相關人物,應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推動了機械的普及,故B項正確;A是阿克萊特發明,不符合題意,排除;C和D都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和發現,排除。24、A【解析】
根據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確;B是一種社會形態,排除;CD出現于秦朝,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己統治有機結合起來,周王朝在分封諸侯的過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25、B【解析】
本題考查孫中山的主要活動事跡,解題的關鍵是“發揮上海《民國日報》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竭力營救被捕的愛國師生和工人;推動和指導五四運動在上海的展開;支持學生的愛國斗爭,對五四運動給予肯定和贊許”。根據所學知識,五四之前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基本上脫離了人民群眾,而題干說孫中山對于五四運動的支持,可知他對人民群眾力量認識發生了變化,故B正確;AC材料未體現,排除;D過于絕對,排除。故選:B。26、B【解析】
1984年,我國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市、天津市、大連市都屬于被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故選B;上海市、天津市、大連市都不是經濟特區,排除A;90年代對外開放格局形成,排除C;1993年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排除D。27、B【解析】
根據材料“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再結合所學,即可判斷出是工業革命時期,B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時期德國還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排除;CD選項時期德國已經成為工業強國,排除。28、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蘇聯工業化實現,從而減少了機器的進口,故C項正確;十月革命后,西方國家就對蘇俄進行了技術封鎖,故A項錯誤;1937年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正在緩解,故B項錯誤;機器進口量的大小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無關,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時注意時間信息“1937年”,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蘇聯完成了工業化,因此減少了機器進口。29、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全面解讀的能力,難度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由此可見,家庭手工業面向市場的。故選D.考點: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經濟·家庭手工業30、C【解析】
唐朝將公主嫁到吐蕃,促進了民族融合,由此可見唐朝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C正確;A中“已經”表述絕對,排除;B與題干無關且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題干主旨是民族之間交往,而非唐朝統治階級內部問題,排除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國內外戰爭的影響;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的發展,鹽稅比重降低;人民群眾的反對;近代憲制政體的影響(2)影響:維護了國家主權;加強了中央的權威,削弱了地方的勢力;增加了財政收入;加劇百姓負擔和激化社會矛盾;造成私鹽泛濫,影響市場管理;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認識:鹽稅改革需要和經濟發展相適應;鹽稅改革要堅持民生為本;協調好國家和民眾之間的利益等?!窘馕觥?/p>
(1)原因:根據材料“內戰期間議會開征,共和國時期廢止了對國產鹽的稅收”、“因與法國戰爭的需要,議會對進口食鹽征收附加稅”可歸納出國內外戰爭的影響;根據材料“1805年、隨著經濟發展,鹽稅所占財政稅收的比重已經極低”可歸納出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的發展,鹽稅比重降低;根據材料“民眾對鹽稅普遍反對”可歸納出人民群眾的反對;根據材料“1822年議會通過相關法隸后大幅降低鹽稅”可歸納出近代憲制政體的影響。(2)影響:結合材料中南京國民政府鹽稅改革的內容可分析出影響有:維護了國家主權;加強了中央的權威,削弱了地方的勢力;增加了財政收入;加劇百姓負擔和激化社會矛盾;造成私鹽泛濫,影響市場管理;不利于民族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農村住宅設計與裝修合同范本
- 2025金融服務合同協議
- 2024年發電機油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權使用權轉讓的合同范本
- 2025音樂制作人聘用合同范本
- 2025茶葉購銷合同范本茶葉購銷合同
- 2025金屬熱處理合同
- 2025租賃合同范本協議
- 《創業與創新管理》課件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蘇園六紀簡介及解說詞
- 陜西房改工作文件匯編
- (含圖紙)啤酒廢水處理工程(UASB-CASS工藝)畢業設計_優秀完整版
- 第二章導體周圍的靜電場
- 和利時DCS控制系統組態
- 05S502閥門井圖集
- 光電子學(第三章2)
- 【課件】第9課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幼兒園幼兒花名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