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高青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統編版(五四學制)(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淄博高青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統編版(五四學制)(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淄博高青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統編版(五四學制)(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淄博高青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統編版(五四學制)(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淄博高青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統編版(五四學制)(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歷史時間:60分鐘滿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方框內)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答案1.杜維運在《史學方法論》中說:“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者皆與事件同時。”按照該標準,下列各項中屬于研究開國大典的原始史料的是(

)A.電影《開國大典》的片段 B.畫家董希文創作的《開國大典》C.學者著作中有關開國大典的描寫 D.開國大典時的新聞照片和影像資料2.時下,人們愛用“最美”一詞贊美危難關頭舍己為人的英雄。73年前,作家魏巍發表過一篇充滿激情、膾炙人口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生動報道了在朝鮮戰場上英勇作戰、舍生忘死的(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火箭軍 C.中國人民志愿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3.一個時代的流行歌曲、小說、詩歌等往往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小明同學搜集了1949—1953年期間中國流行的歌曲、小說等素材(如下),它們折射出這一時期的時代主題是(

)A.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 B.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C.經濟建設的重大飛躍 D.民主法治建設的完善4.2023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新聞工作者采訪了數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老人們的講述與回憶,在史料分類上應屬于(

)A.文獻史料 B.口述史料 C.實物史料 D.圖像史料5.口號具有時代的烙印,從口號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一個真實的歷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一切以階級斗爭為綱”這類口號出現在(

)A.新中國成立初期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6.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的勝利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C.全面掀起“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D.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7.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他助人為樂的大愛行動,回答了‘怎樣做人,為誰活著’這個根本問題,賦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無限的長度”。這句話謳歌的是(

)A.“兩彈元勛-鄧稼先 B.“解放軍好戰士”一雷鋒C.“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D.“黨的好干部’一焦裕祿8.無論時光怎樣流逝,都不能湮沒人們對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12月召開的那次重要會議的記憶,會議之后,中國人民由“站起來”走向“富起來”,主要是因為它(

)A.粉碎了“四人幫” B.做出了黨的工作中心轉移的戰略決策C.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D.決定平反冤假錯案9.1984年,有國際媒體評論:“中國政府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它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的行動。”這個“大膽的行動”指的是(

)A.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B.設立珠江三角洲開放區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開放上海浦東新區10.以下從左至右所列四個城市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這格局是(

)深圳青島鎮江十堰A.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沿海開放城市11.1978年5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發表,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992年初,鄧小平到南方祝察,發表一系列重要談話。這些事件(

)A.標志著撥亂反正的完成 B.標志著改革開放的開始C.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D.深化了經濟體制的改革12.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關系是(

)A.互為條件,互為補充 B.互相對立 C.完全一致 D.大同小異13.下列三張紀念郵票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的一組是(

)A.經濟建設、國企改革、一國兩制 B.良好開端、走自己的路、鄧小平理論C.改革開放、計劃經濟、科學發展 D.多快好省、中國特色、“三個代表”14.編制歷史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好助手。對如圖年代尺解讀最全面、最準確的是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 B.綜合國力不斷提高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艱辛的探索 D.改革開放不斷深化15.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以中國式的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報告表明(

)A.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B.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C.全國范圍的脫貧攻堅任務已經完成 D.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已經完成 二、16.(12分)回首76年來共和國不平凡的復興之路,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窮二白】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這種落后的經濟狀況只能靠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改變。(1)材料一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怎樣的經濟狀況?(2分)【神奇逆轉】材料二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材料二反映了建國初期我國農村社會變革中的哪一事件?(2分)材料三時間比較項目糧棉鋼煤1952年總產量1.64億噸130.4萬噸135萬噸0.66億噸比1949年增長36%193%754%105%1957年總產量1.95億噸164萬噸535萬噸1.3億噸比1952年增長19%26%296%97%(3)依據材料三,分析1957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比1952年增長的原因。(2分)【重大挫折】材料四

1957~1961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數據圖(4)據上圖指出,1957一1961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有何變化?依據所學知識,指出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5)綜合上述有關經濟發展的材料及相關問題,你得到哪些啟示?(2分)17.(12分)史料承載著歷史信息,記錄了歷史進程,對于建構歷史解釋具有重要價值。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材料三

調查人:澎湃網記者口述人:陸德興(上海第三鋼鐵廠退休職工)口述內容:我叫陸德興,今年71歲,是土生土長的浦東人。……在20世紀90年代開發開放之前,浦東的交通、生活設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條件也很差。1990年,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開放浦東。隨之而來的是交通越來越便利、生活越來越方便,高樓大廈一幢幢建起來。一些省份和國企也在浦東投資建造了自己的高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圖1反映了在哪一領域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圖2表明我國出現了哪種經濟現象?(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種“僵化的模式”的弊端。隨著改革的深入,1992年我國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4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該史料屬于一手史料還是二手史料?依據口述內容概括上海浦東發生的變化。(4分)18.(11分)高青縣某校七年級歷史學習小組布置了“新中國的變遷”的主題展板,并圍繞主題進行探究學習,請你參與完成。2024年深圳漁民村鳥瞰2024年深圳漁民村鳥瞰20世紀80年代初的深圳漁民村202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1951年河南省杞縣七區云所鄉農民進行土地改革后,慎重投豆選舉為大家服務的代表202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1951年河南省杞縣七區云所鄉農民進行土地改革后,慎重投豆選舉為大家服務的代表(1)依據材料結合所學,上述兩組圖片分別從哪一視角彰顯了新中國的變遷?(2分)(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深圳變成現代化城市的原因。舉出一例與深圳同年建立的經濟特區。(3分)(3)依據材料結合所學指出“202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并分析這一政治制度的優勢。(4分)(4)若要深入探究“新中國的變遷”,除了上述材料,該小組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收集材料?(2分

八年級歷史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方框內)題號12345678910答案DCABCDBBAB題號1112131415答案CABAD16.(12分)(1)經濟狀況: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2分)(2)事件:土地改革。(2分)(3)原因:我國編制并執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分);我國進行了三大改造。(1分)(4)變化:逐年下降。(2分)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影響。(2分)(5)啟示: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實事求是;經濟建設要立足本國國情發展等。(2分)17.(12分)(1)圖1領域:農村。(2分)圖2經濟現象:出現個體經濟(或者非公有制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現象。(2分)(2)弊端: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分)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分)(3)史料:一手史料(2分)巨變:由交通、生活設施不方便,老百姓居住條件差,到交通便利、人民生活方便、商業繁榮。(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