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階段性學習評價樣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計70分,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有人曾高度評價隋文帝,認為其有“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這一評價的依據是 A.加強中央集權 B.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C.開通了大運河 D.結束分裂實現統一2.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直到今天仍發揮重要作用”。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段頒獎詞評價的是 A.靈渠 B.淝水 C.大運河 D.都江堰3.有學者評論說:“如果從中外文化對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同時代任何國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觀點評價的“政治文化”最恰當的是 A.禪讓制 B.科舉制 C.世襲制 D.分封制4.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與這一理念相吻合的是 A.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減輕人民勞役負擔 C.創立殿試制度選拔人才 D.嚴格考察官吏政績5.武則天在歷史上有很大爭議,《舊唐書》說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郭沫若評價武則天時說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自己在死后留下無字碑,任人評說。史家肯定武則天主要是因為 A.執政時期任用酷吏,獨斷專權 B.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 C.其執政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D.她是中國歷史唯一的女皇帝6.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7.根據《唐朝人口統計表》,分析人口數變化的主要的原因,以下正確的是時間人口數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1900萬人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4141萬人741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4531萬人 A.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 B.唐朝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 C.唐玄宗重視文教事業 D.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8.右圖所示內容反映了唐朝 A.民眾審美標準變化 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C.生產方式徹底改變 D.商業活動范圍擴大9.唐朝詩人白居易在《登觀音臺望城》中寫道:“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意思是長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圍棋盤一樣,十二條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齊的菜田。據此可知,詩句主要描述了都城長安 A.布局嚴整B.街道擁擠C.商業繁榮D.規模宏大10.有學者認為,“唐代天寶之亂,原因孔多,邊兵之重,要為其大者”。該學者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A.君主專制遭到嚴重削弱 B.邊疆軍事力量強大 C.地方完全脫離中央管控 D.藩鎮割據局面形成11.杜甫的詩歌因深刻反映唐朝的社會現實而被稱為“詩史”。他在公元760年創作的《恨別》一詩中寫道:“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袁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這首詩歌創作的背景是 A.黃巾起義 B.開元盛世 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12.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權更迭,這種局面的實質是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建立者朱溫李存瑁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稱帝前身份唐朝節度使唐朝晉王后唐節度使后晉節度使后漢節度使 A.階級矛盾尖銳 B.宦官專權的結果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割據的延續13.“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詩句。唐末農民戰爭 A.沖擊了唐朝統治 B.推翻了唐朝統治 C.平定了安史之亂 D.形成了藩鎮割據14.右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該圖可用于研究 A.宗教繪畫的風格 B.民族政策的踐行 C.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 D.貞觀時期的中外交往15.唐玄宗時期,冊封渤海國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冊封南詔首領皮邏閣為云南王,冊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這些措施有利于 A.加強中央集權 B.擴大統治基礎 C.推動民族交融 D.繁榮商品經濟16.1965年,考古學家在中亞的絲路古城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發掘出大量大使廳壁畫。據學者考證,北墻所繪為唐高宗獵豹和武則天泛龍舟圖,這與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記載的“北壁畫華夏天子”的內容一致。材料表明 A.絲路文化促進了民族交融 B.唐朝疆域范圍包括中亞 C.中亞地區崇拜唐朝統治者 D.不同類型史料相互印證17.中日山水相連,中國文化對日本有深遠影響。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最能反映下列圖片信息的詩句是 A.唐風洋溢奈良城 B.沖天香陣透長安 C.千金散盡還復來 D.洛陽家家學胡樂18.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把唐朝稱為“最具世界主義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實中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天竺 D.設北庭都護府19.海外的華僑、華人往往稱自己是“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海外華僑、華人自稱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歷史上聲望很高 B.他們喜歡唐朝的服裝 C.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 D.唐朝的科技文化先進20.唐朝在借鑒波斯馬球運動的同時,融入自己的創造,使馬球運動兼具東西文化特色。在外來體育運動影響唐朝的同時,我國本土體育運動也向外傳播,如唐朝時圍棋傳入印度。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是 A.昂揚進取,充滿活力 B.政策開明,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懷柔為主 D.雙向交流,兼收并蓄21.一直以來,中國圖書只有手抄本,同一種圖書的復本相當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圖書數量逐漸增多,圖書出版業慢慢興盛起來。導致這一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外交往的頻繁 B.商品經濟的發展 C.造紙技術的推廣 D.印刷技術的革新22.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評價說,中國古代組織的地球子午線長度測量是“科學史上劃時代的創舉”。主持完成這個創舉的是 A.孫思邈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23.唐代某著名的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者認為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賜,或者希冀依賴上天進行賞罰都是極其荒謬的,人只要掌握自然規律,就足以支配自然。這位思想家是 A.韓愈 B.柳宗元 C.僧一行 D.白居易24.《送子天王圖》(右圖)又名《釋迦降生圖》是畫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所繪,描述了釋迦牟尼出生的故事。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神、鬼、獸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這反應了唐朝 A.商品經濟繁榮 B.民族交流交融 C.中外文化交流 D.社會風氣開放25.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下列表述對中國歷史時間軸中③處朝代及其階段特征解讀正確的是 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民族關系發展與社會變化 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26.某學者這樣評價中國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該學者評價的是 A.秦始皇 B.漢高祖 C.唐太宗 D.宋太祖27.下表為北宋時期樞密院部分官員情況統計。通過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北宋時期官職類型來自于文職來自于武職總人數樞密院正職54人18人72人樞密院副職108人21人129人 A.實行崇文抑武方針 B.在地方設置轉運使 C.在各州府設置通判 D.取消節度使收稅權28.據統計,唐代玄宗至代宗三朝宰相總人數為62人,其中科舉出身15人,占比24.2%;五代宰相總人數為46人,其中科舉出身24人,占比52.2%;宋代宰相總人數為135人,其中科舉出身111人,占比82.2%。這表明 A.科舉逐漸成為官員選拔主要方式 B.唐朝宰相普遍通過考試進行選拔 C.高門望族在唐代就已經完全衰落 D.科舉是削弱宰相權力的制度設計29.下面材料是兩位政治人物的治國理念,他們的治國理念體現的共同思想是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鞅書·更法》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傳》 A.天下為公 B.尊崇儒術 C.變法圖強 D.崇文抑武30.西夏崇宗在位時,建“國學”,學生300人,以習儒學為主。后來又建有宮學、太學,州縣則普遍設立小學。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緩和宋夏矛盾 B.學習先進文化 C.鼓動夏人南遷 D.完成國家統一31.遼與北宋“和好年深,雙方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這描述的是 A.唐蕃和親的影響 B.靖康之變的影響 C.澶淵之盟的影響 D.元滅南宋的影響32.下列的三字經與阿骨打的歷史活動相吻合的一項是 A.統契丹,建遼國 B.著黃袍,成皇帝 C.稱大夏,霸西北 D.抗遼權,建國金33.天祚帝(遼朝末代皇帝)在位期間,寵信蕭奉先等奸佞不理朝政;宋徽宗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等奸臣,政局混亂。據材料可知,遼宋被滅的共同原因是 A.人民起義不斷 B.軍隊戰斗力弱 C.統治階層腐敗 D.金軍攻勢強大34.宋代詩人林升詩作“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寫的是 A.實施崇文抑武政策 B.南宋的偏安一隅 C.杭州城的節日氛圍 D.開放的社會風氣35.不論以魏為正統,或以蜀為正統,從來沒有人把另外兩國排斥在中國之外;當宋、遼、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時,雖互為敵國,但也并不把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這一觀點意在強調 A.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B.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C.儒家思想的正統性 D.民族隔閡完全消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36題15分,37題15分,計30分。將答案寫在答案卡上)3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朝建立后,發展經濟,編訂戶籍,核實戶口,減輕百姓賦役負擔,……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成為國力強盛的王朝。……隋煬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每年都要征發大批勞動力,他多次巡游,乘坐高大華麗的龍舟,隨行船只浩浩蕩蕩,僅拉纖民工就多達數十萬,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百姓無法正常從事生產勞動,社會矛盾激化。——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1)據材料一,指出隋朝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的因素(3分)并分析隋朝后來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2分)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統治唐太宗唐玄宗前期政治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廣納賢才勵精圖治,重用賢能經濟減輕百姓田租和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文化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注重文教,編修圖籍(2)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根據材料二,歸納唐朝能夠出現這兩個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3分)材料三
唐玄宗在開元初,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年號)時則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賢,李林甫、楊國忠都受重用。面對各種社會問題,玄宗毫無改弦更張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華清宮去過冬。——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后期統治帶來的嚴重后果。(2分)綜合上述材料,你對隋唐治理國家的歷史有哪些認識?(3分)3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資治通鑒·唐紀》(1)材料一體現出唐太宗時期怎樣的民族政策?(2分)材料二1111年形勢圖1142年形勢圖(2)觀察材料二兩幅形勢圖,寫出A、C、D政權的名稱。(3分)其中,B政權滅亡的標志是哪一事件?(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是什么?(2分)材料三兩宋時期,若干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中央王朝長期并立。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關系的歷史進程是在和戰交錯的復雜場景中曲折發展。——改編自龍義華《中國歷代戰爭之兩宋烽煙》(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舉一例史實說明“兩宋時期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關系的歷史進程是在和戰交錯的復雜場景中曲折發展”的。(2分)材料四遼宋夏金元時期,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出現了很多新的氣象……儒家經典著作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中國首次出現了由中央政府批準成立的、全國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藏傳佛教在中原得以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推動了中國棉紡業的發展。——摘自周茶仙《中國民族史話》(4)根據材料四,概括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交融出現的新氣象。(2分)(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我國民族關系的認識。(2分)
歷史階段性學習評價樣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計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CBBCDBBABCDA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人中考語文作文
- 玻璃熔化工藝模擬與優化考核試卷
- 什么中的身影初一語文作文
- 難忘的友誼初一語文作文
- 綠色初二語文作文
-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磷肥生產設備結構與原理考核卷考核試卷
- 玩具行業人才培養需求考核試卷
- 寧波九校高二上學期語文作文
- 烘爐設備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2025年有關“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日活動工作方案
- 2025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白皮書
- 油氣管道輸送試題及答案
- 海南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診斷(四)語文試題及答案
- 旅游合同簽署委托協議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非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臺球理論測試題及答案
- 加油站現場服務提升方案
- 絕緣搖表培訓
- 家庭車輛掛別人名下協議書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