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韶關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韶關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韶關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韶關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業水平監測七年級歷史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制度“始于隋大業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該制度是()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2.唐代地理書《元和郡縣圖制》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運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雖勞,后代實受其利焉”。該工程的修建有利于()A.珠江水患的治理 B.巴蜀地區的開發C.郡縣制度的推廣 D.國家統一的鞏固3.《劍橋中國隋唐史》載“唐太宗以儒家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其施政作風被后世推崇,對中國文人來說,他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這一歷史局面是()A.民族交融 B.安史之亂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4.有人曾評價:“唐玄宗前期會做皇帝,后期不會做皇帝。”此人評價“唐玄宗前期會做皇帝”的主要立足點是()A.在他統治前期出現了“文景之治” B.在他統治前期出現了“貞觀之治”C.在他統治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 D.在他統治前期出現了“安史之亂”5.“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詩句最能反映唐朝()A.民族交融加強 B.社會風氣開放 C.民族政策開明 D.文學藝術多彩6.我國古代被尊為“藥王”的醫學家是()A.張仲景 B.李時珍 C.扁鵲 D.孫思邈7.《大唐西域記》從佛教徒的視角記載了印度佛教史上的幾次結集、佛教教派、建筑古跡及其分布,規模龐大的那爛陀寺遺址和藝術瑰寶阿旃陀石窟等著名文化古跡,主要是根據其所提供的線索發掘和復原的。其主要貢獻者是()A.玄奘 B.鑒真 C.李白 D.杜甫8.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742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后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754年到達日本。下列相關論述,正確的是()A.鑒真東渡日本時玄奘正在西行 B.鑒真受到日本人的邀請和尊敬C.鑒真東渡時風平浪靜順利成功 D.鑒真東渡期間發生了安史之亂9.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唐帝國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懷兼容并蓄外來文化的精華,中外文化雙向交流、共享繁榮。下列事件能佐證這一現象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鑒真東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來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指出:“五代諸鎮節度使,未有不用勛臣武將者……五代之亂,朝廷威令不行,藩帥劫財之風,甚于盜賊,強奪枉殺,無復人理。”這段材料反映出()A.唐朝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B.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轉衰C.五代時期武將掌權的危害D.宋初實現中原和南方統一11.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詩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末農民起義()A.標志著唐朝由盛轉衰 B.給唐朝統治以致命打擊C.平定了安史之亂 D.結束了唐朝的統治12.于公元1038年建立并定都興慶府的西夏,其建立者是哪個民族()A.黨項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鮮卑族13.北宋與遼、西夏對峙期間,在邊界開設“榷場”(貿易場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種商品在此進行交換,互通有無。據統計,“榷場”的貿易量很大。這說明“榷場”的存在()A.有利于海外貿易的發展 B.消除了民族間經濟的差距C.促進了民族交流與交融 D.推動了經濟重心的南移14下列文件出土于唐朝墓葬,這些文物反映了(

)A.中外文化交B.民族交往與交C.南方開發D.邊疆地區的開發15.岳飛抗金事跡一直被民眾傳頌,視他為民族英雄,他大敗金軍主力的戰役是()A.澶州之戰B.郾城大捷C.雅克薩之戰D.河曲之戰16.“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反映的時代背景應該是()A.南宋與金對峙B.南宋與遼對抗C.北宋與金對峙D.宋夏和議17.“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與下列哪位皇帝有關?()A.隋文帝B.宋太祖C.宋太宗D.唐太宗18.右邊表格信息反映出A.北宋通過多種途徑穩定邊疆B.元朝因地制宜加強邊疆管轄C.元朝版圖是我國歷史最大的D.行省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A.西域都護B.澎湖巡檢司C.宣政院 D.安西都護府20.右圖是某班王同學整理的歷史資料,請為他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A.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21.某同學選用下面兩幅圖進行研究性學習。據地圖內容判斷,該同學確立的研究主題應是()A.西漢推進大一統B.唐朝“和同為一家”C.兩宋民族政權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22.北宋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并且實現了國家統一。北宋政治突出的特點是()A.藩鎮割據B.崇文抑武C.封邦建國D.郡國并行23.通過抓關鍵詞去了解和掌握知識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與“宋真宗”、“澶州城”、“議和”、“歲幣”四個關鍵詞都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貞觀之治B.安史之亂C.澶淵之盟D.宋金和議24.元朝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全國統一的時間事件是()A.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B.1234年,蒙古滅金C.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D.1279年,元軍攻滅南宋殘部25.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①對應的朝代是()元朝①明朝元朝①明朝127612719076181644(年)1368127612719076181644(年)1368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A.漢朝B.唐朝C.元朝D.明朝26.他的詩歌歌頌了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了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并且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因此而享有“詩仙”的美譽。他是()A.杜牧B.杜甫C.李白D.白居易27.唐朝時期發生的,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使國勢從此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是()A.安史之亂B.黃巢起義C.藩鎮割據D.遼軍入侵28.趙匡胤當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趙普針對“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狀況,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兵,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趙普針對節度使所說的“權”、“錢”、“兵”,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中與之相對應的是:①委派文臣擔任地方州縣長官②地方稅收由中央掌控,后設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③通過各種途徑解除節度使兵權,經常調換軍隊④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9.兩宋經濟空前繁榮,其中商品經濟的發展尤其迅速,傳統“重農抑商”的政策也在此時動搖。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是()A.長安和洛陽B.開封和杭州C.洛陽和開封D.建康和咸陽30.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民族的發展,下列哪一個民族形成于元朝()A.回族B.女真族C.黨項族D.契丹二、非選擇題(31題11分,32題11分,33題18分,共40分)31.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因此,發展經濟是每個國家的重要舉措。請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經過自東吳以來至南朝劉宋時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開發,三吳地區的生產發展已經趕上并局部地超過了北方,并在實際上形成了我國的一個新的經濟中心。材料四:《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1)材料一中所示圖片為唐朝時期的兩個農業生產工具,請依次寫出它們的名稱及用途。(4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紙幣的名稱及它最早出現于哪一地區?(2分)反映了宋朝時期哪一行業的繁榮?(1分)(3)結合材料三、四,指出我國古代經濟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江南經濟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32.圖說歷史,根據以上圖片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1分)圖1圖2圖3(1)圖1所示的歷史事件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什么?當時的皇帝唐太宗由于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因此,被少數民族人民尊奉為什么?(4分)(2)圖2所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的疆域圖,它是哪一個王朝?它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3分)(3)圖3的人物忽必烈統一全國后,在中央設立了一個什么機構,從而使圖1人物松贊干布的家鄉哪一地區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4分)33.隋唐時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一段燦爛輝煌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基礎上開鑿的。它利用了黃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趨勢,貫通了不同水系之間的水路交通……——摘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二:“科舉選官的基本原則是,由朝廷設立一些科目,公開競爭,擇優錄取,……隋的科舉制度還處于開創的階段,大體在隋煬帝時期,……成為國家純粹按照才學標準選拔文士擔任官吏的考試制度。”——摘編自劉宗緒《唐代的選和舉》材料三:歷史上有一制度使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摘編自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1)材料一涉及的是我國古代哪一重大工程?(2分)是哪位皇帝在位時開鑿的?(1分)該工程的中心是哪里?(1分)它的開通有什么積極作用?(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科舉制正式誕生的標志是?(2分)唐太宗和武則天分別如何發展科舉制?(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科舉制創立對后世有何影響?(6分)

七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CCADABB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ABABBBD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DBCAABA二、非選擇題(31題11分,32題11分,33題18分,共40分)31.(11分)(1)曲轅犁:用于耕作,可以調節犁耕的深淺,操作靈活,回轉省力,適用于精耕細作;(2分)筒車:用于灌溉,隨水流自行轉動,竹筒將水由低處汲到高處。(2分)(2)名稱:交子;地區:四川地區;(2分)行業:商業。(1分)(3)變化:經濟重心南移,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1分)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補充了勞動力;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統治者制定合理政策或措施)。(3分)答對任意一點可給一分。(補充:第31題第1小題,能夠答到:曲轅犁,用于耕地(耕作),筒車,用于灌溉。也算全對;第33題第1小題,只答大運河無“隋朝”,要扣分,因為中國不止這一條運河;第33題第2小題,只答設立進士科,可以給滿分;第31題第3小題,答到經濟重心南移或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也可以給滿分。)32.(11分)(1)積極影響: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2分)尊奉:天可汗。(2分)(2)王朝:元朝。(1分)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2分)(3)機構:宣政院。(2分)地方行政區域:西藏地區。(2分)注:圖1所示為文成公主入藏,圖2所示為元朝疆域圖,圖3所示為忽必烈。元朝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的行政事務,標志著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33.(18分)(1)工程:隋朝大運河;(2分)皇帝:隋煬帝;(1分)中心:洛陽;(1分)作用: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2分)(2)標志:隋煬帝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