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六 化學計算題-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1頁
題型六 化學計算題-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2頁
題型六 化學計算題-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3頁
題型六 化學計算題-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4頁
題型六 化學計算題-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山東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模塊二題型突破題型六化學計算題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TOC\o"1-3"\p""\h\z\u【真題研析】類型一有關化學式的計算考法01選擇題考法02填空與簡答【核心精講】【命題預測】類型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真題研析】考法01選擇題型計算考法02文字敘述型計算題考法03坐標曲線型計算題考法04表格數據型計算題考法05綜合型計算題【核心精講】【命題預測】1、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常以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有:該化學式的元素組成、原子構成、物質的分類、相對分子質量、原子個數比、元素質量比、某元素質量分數。通常在物質類別上借助有機物的化學式來考查意義及相關計算。2、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是中考的必考知識點,在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均能出現,在非選擇題中多作為化學試卷的最后一題,分值不低。它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以及酸堿鹽等知識的應用,在近幾年的中考題中不再是單純的考查計算,而是把計算題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景結合起來,與實驗探究為載體,數據也不是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函數圖像、表格的形式間接給出,這樣來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類型一有關化學式的計算考法01選擇題1.(24-25九年級上·山東濟寧·期中)《茉莉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蘇南民歌。茉莉花香氣的成分有多種,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種。下列關于乙酸苯甲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苯甲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B.乙酸苯甲酯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C.乙酸苯甲酯是由9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的D.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答案】B【詳解】A、乙酸苯甲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故A不符合題意;B、乙酸苯甲酯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故B符合題意;C、乙酸苯甲酯由分子構成,每個乙酸苯甲酯分子是由9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5·山東泰安·一模)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下列有關青蒿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質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4B.從宏觀上看: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從微觀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D.從變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答案】A【詳解】A、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6×5)=9:4,故選項說法正確;B、宏觀上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微觀上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1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青蒿素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則青蒿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3.(24-25九年級上·山東聊城·期末)鹽酸溶液是氯化氫和水的混合物,取鹽酸溶液10.9g,經檢測其中含氧元素3.2g,則該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為多少A.1.6g B.3.6g C.7.3g D.7.1g【答案】D【詳解】鹽酸溶液中含有水和氯化氫,其中氧元素質量為3.2g,只有水中含有氧元素,則水的質量為,則其中氯化氫的質量為10.9g-3.6g=7.3g,其中氯元素的質量為,故選D。考法02填空與簡答4.(24-25九年級上·山東濟寧·期末)鈉元素攝入過量或鉀元素攝入不足都是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日常生活中選擇食用低鈉鹽能實現減鈉補鉀。某生產廠家為改善“低鈉鹽”口味還加入少量的食用硫酸鎂,如圖為該品牌低鈉鹽的標簽。請回答以下問題:(1)硫酸鎂的化學式量為。(2)人體每天攝入鈉元素的質量不宜超過2.3g。如果人體所需的鈉元素全部來自該品牌低鈉鹽,那么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的質量不宜超過g(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120(2)8.4【詳解】(1)硫酸鎂的化學式量為24+32+16×4=120。(2)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的質量不宜超過的質量為x,則:解得x≈8.4g則一個人每天攝入該品牌低鈉鹽的質量不宜超過8.4g。5.(24-25八年級上·山東淄博·期末)某牛奶的營養成分的含量如表所示。項目能量蛋白質鈉鈣每100mL272kJ3.2g60mg80mg(1)牛奶中的鈣主要以磷酸鈣【Ca3(PO4)2】的形式存在,磷酸鈣中鈣、氧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磷酸鈣中磷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若中學生每天從牛奶中補充約320mg的鈣元素,則每天需要喝牛奶mL。(3)乳酸鈣(C6H10CaO6)是一種常見的補鈣劑。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每片乳酸鈣片含乳酸鈣436mg,若只用乳酸鈣片完全代替牛奶補鈣,則(2)中的中學生理論上每天應服用片乳酸鈣片。【答案】(1)3:820%(2)400(3)2184【詳解】(1)磷酸鈣[Ca3(PO4)2]中鈣、氧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3:8,磷酸鈣中磷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20%;(2)由題干信息可知,每100mL牛奶中含有80mg鈣元素,若中學生每天從牛奶中補充約320mg的鈣元素,則每天需要喝牛奶400mL;(3)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6+1×10+40+16×6=218;每片乳酸鈣片含乳酸鈣436mg,其中含有鈣元素的質量為436mg×(×100%)=80mg,若中學生每天從牛奶中補充約320mg的鈣元素,則每天需要。6.(24-25八年級上·山東煙臺·期末)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其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33,若氧化鋯中鋯元素的化合價與氯化物中的相同,那么氧化鋯的化學式為。【答案】【詳解】設鋯元素的化合價為+x,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氯化物的化學式為:ZrClx,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33,則91+35.5x=233,x=4。氯化鋯中鋯元素的化合價為+4,氧化鋯中鋯元素的化合價與氯化物中的相同,在鋯的氧化物中鋯元素的化合價也是+4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氧化鋯的化學式為ZrO2。1.化學式量(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2.元素的質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原子個數的比值。3.元素的質量分數: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某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除以化學式量。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乘以化合物的質量。1.(2025·山東棗莊·一模)乙基麥芽酚()具有特殊的焦糖香味和水果香氣。下列關于乙基麥芽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組成元素為碳、氫、氧 B.1個分子由18個原子構成C.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D.屬于氧化物【答案】D【詳解】A、乙基麥芽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基麥芽酚由乙基麥芽酚分子構成,1個乙基麥芽酚分子由7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18個原子構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乙基麥芽酚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乙基麥芽酚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2025·山東東營·一模)《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兒茶素()是從茶水中提取的一種物質。下列關于兒茶素說法錯誤的是A.能溶于水 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由三種元素組成 D.兒茶素由15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答案】D【詳解】A、兒茶素是從茶水中提取的一種物質,說明兒茶素能溶于水,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兒茶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則兒茶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兒茶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兒茶素由兒茶素分子構成,一個兒茶素分子由15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2025·山東棗莊·模擬預測)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化學觀念:純堿與燒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B.科學思維:質量分數可以表示元素的組成,和的混合物中,O元素質量分數一定為C.科學探究與實踐:某化合物與一定量的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可推之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科學態度與責任:捕獲大氣中的,使之轉化為可作為燃料或糧食的有機化合物【答案】C【詳解】A、純堿是Na2CO3,燒堿是NaOH。Na2CO3與Ca(OH)2反應可生成NaOH:;NaOH與CO2反應可生成Na2CO3:,因此純堿與燒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該說法正確;B、NaOH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MgO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所以NaOH和MgO的混合物中,無論二者比例如何,O元素質量分數一定為40%,該說法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反應物中,O2只含氧元素,生成的CO2中碳元素質量為,H2O中氫元素質量為,碳、氫元素質量之和為,等于化合物質量,所以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該說法錯誤;D、捕獲大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可作為燃料或糧食的有機化合物,符合科學態度與責任這一核心素養要求,該說法正確。故選C。4.(2025·山東聊城·一模)在運動時候,人體會產生一種叫多巴胺(化學式為C8H11O2N)的物質,使人產生快樂感,“快樂因子”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下列關于多巴胺的說法錯誤的是A.多巴胺屬于有機物B.多巴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53C.多巴胺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4:1D.多巴胺由8個碳原子、11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答案】D【詳解】A、多巴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B、多巴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8+1×11+16×2+14=153,故選項說法正確;C、1個多巴胺分子中含有8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則多巴胺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8:2=4:1,故選項說法正確;D、多巴胺是由多巴胺分子構成的,1個多巴胺分子由8個碳原子、11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5.(2025·山東聊城·一模)《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田七氨酸中有20個原子B.田七氨酸由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組成C.田七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D.田七氨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4:16【答案】B【詳解】A、田七氨酸是由田七氨酸分子構成,一個田七氨酸分子(C5H8N2O5)中含有個原子,不能說田七氨酸中有20個原子,該選項錯誤;B、從田七氨酸的化學式C5H8N2O5可知,田七氨酸由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選項正確;C、田七氨酸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可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不是氮元素,該選項錯誤;D、田七氨酸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而不是12∶1∶14∶16,該選項錯誤。故選B。6.(2025·山東聊城·一模)草莓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果,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多種功效。草莓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C20H30O)以及抗氧化成分,可以養肝明目,增強肝臟功能,維持眼睛健康,有助于保護視力。日常可以適量食用,對身體健康有益。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人體缺乏維生素A易引起夜盲癥B.維生素A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維生素A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0:30:1D.維生素A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答案】C【詳解】A、人體缺乏維生素A易引起夜盲癥,該選項說法正確;B、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對分子質量一定,元素的質量比最大,則元素的質量分數越大,維生素A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0):(1×30):16=120:15:8,碳元素質量比最大,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該選項說法正確;C、結合前面分析可知,維生素A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0:15:8,20:30:1為原子個數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結合化學式可知,維生素A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7.(24-25九年級上·山東日照·期末)復方冬青油軟膏具有強力迅速鎮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化學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屬于氧化物B.該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該物質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8:7:3【答案】C【詳解】A、氧化物必須只含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為氧元素,該物質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12×8):7:(16×3)=96:7:48,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于該物質只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它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D、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12×8):7:(16×3)=96:7:48,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8.(2025·山東東營·一模)《本草綱目拾遺》中“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傳統中藥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需密封避光、低溫保存。下列有關三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三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見光或受熱易分解B.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C.三七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三七素中含有5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5個氧原子【答案】A【詳解】A.由題干可知,三七素需密封避光、低溫保存,說明其化學性質不穩定,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敘述正確,符合題意;B.三七素(C5H7N2O5)中碳與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1,但質量比為:,故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C.三七素含氮元素(N),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宏觀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完全燃燒時除生成CO2和H2O外,還會生成含氮氧化物(如NO2),故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D.化學式中的下標表示每個分子中的原子數目,應描述為“一個三七素分子含有5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5個氧原子”,而非宏觀物質直接“含有”這些原子,故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9.(24-25九年級下·山東青島·自主招生)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草酸晶體用途廣泛,易溶于水,其制備實驗如下。步驟1:將mg淀粉溶于水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充分反應使其完全水解成葡萄糖(C6H12O6)。步驟2:控制反應溫度在55~60℃條件下,邊攪拌邊緩慢滴加含有適量催化劑的混酸(65%硝酸與98%硫酸),主要反應為。嚴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發生副反應。經過系列操作得到粗品,精制得草酸晶體m1g。已知:①淀粉水解為葡萄糖的反應:②產率=×100%①對于上述實驗,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步驟1”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操作為取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B.“步驟1”中的反應主要涉及兩種有機物C.“步驟2”的反應過程最好選用水浴加熱D.“精制”過程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灼燒②對于上述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00mL65%濃硝酸中溶質的質量為91gB.草酸晶體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76%C.草酸晶體的產率為%D.滴加“混酸”速度過快,導致草酸晶體的產率降低【答案】①D②C【解析】①A.碘遇淀粉變為藍色,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不能使淀粉變藍,因此,“步驟1”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操作為取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有機物是一類以碳元素為核心,結合氫、氧、氮、硫等多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步驟1”中淀粉屬于有機物,水解出的產物葡萄糖(C6H12O6)也屬于有機物,因此,“步驟1”中的反應主要涉及兩種有機物,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題干可知,步驟2:控制反應溫度在55~60℃條件下,葡萄糖與硝酸反應,生成草酸,嚴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發生副反應,水浴加熱,可以更好的控制此溫度,因此,“步驟2”的反應過程最好選用水浴加熱,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精制”過程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切不可灼燒,以防草酸晶體分解,故做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②A.100mL65%濃硝酸()中溶質的質量為:,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B.草酸晶體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化學方程式系數比可知,即生成的草酸晶體的質量的理論值,則草酸晶體的產率為:,故敘述錯誤,符合題意;D.滴加“混酸”速度過快,會導致草酸被氧化,導致草酸晶體的產率降低,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0.(24-25九年級下·山東聊城·階段練習)李蘭娟院士團隊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下列有關達蘆那韋()說法正確的是A.達蘆那韋由75個原子構成 B.達蘆那韋分子由五種元素組成C.達蘆那韋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D.達蘆那韋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答案】D【詳解】A、達蘆那韋由達蘆那韋分子構成,每個達蘆那韋分子由27個碳原子、37個氫原子、3個氮原子、7個氧原子、1個硫原子共75個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式可知,達蘆那韋由C、H、N、O、S五種元素組成,達蘆那韋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共五種原子構成,分子是微觀概念,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混為一談,不符合題意;C、達蘆那韋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達蘆那韋的相對分子質量為:,相對分子質量很小,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題意;D、達蘆那韋中C、H、N、O、S元素的質量比為:(12×27):37:(14×3):(16×7):32=324:37:42:112:32,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符合題意。故選D。11.(2025·山東濟南·一模)完成下列問題(1)氯乙烷、乙酸苯甲酯、葡萄糖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①氯乙烷(化學式為)分子中,氫原子和碳原子的原子個數之比為(填寫最簡整數比)。②乙酸苯甲酯(化學式為)屬于(選填“混合物”“氧化物”“有機物”之一);乙酸苯甲酯中,碳、氧兩元素質量之比為(填寫最簡整數比)。③180g葡萄糖(化學式為)中碳元素的質量為g。④在燒烤的肉類食物中,含有強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銨()和苯并(a)芘()。這兩種物質中所含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前者后者(選填“>”“<”“=”之一)(2)玻璃被譽為改變世界面貌的偉大發明之一,在工業生產中,玻璃通常是用石英砂、純堿、石灰石按一定的質量比混合,經高溫燒制而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玻璃屬于材料(選填“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高分子”“復合”之一);②上述反應中,X的化學式為。(3)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①將t1℃時碳酸鈉飽和溶液的溫度升到t2℃,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會(填“變大”“變小”“不變”之一)。②t2℃時,各取相同質量的和固體,分別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溫至t1℃,此時所得溶液的質量溶液的質量(選填“>”“<”“=”之一)。③t2℃時,在50g水中加入40g,經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g。【答案】(1)有機物72>(2)無機非金屬(3)不變<70【詳解】(1)①氯乙烷分子中,氫原子和碳原子的原子個數之比為5:2;②乙酸苯甲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酸苯甲酯中,碳、氧兩元素質量之比為;③180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為;二甲基亞硝酸銨中氫元素質量分數為:,苯并(a)芘中氫元素質量分數為:,故填>;(2)①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②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目均不變,反應物中:2個鈉原子、1個碳原子、5個氧原子、1個硅原子,生成物中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故X中含有2個鈉原子、3個氧原子、1個硅原子,故X為Na2SiO3;(3)①將t1℃時碳酸鈉飽和溶液的溫度升到t2℃,碳酸鈉的溶解度變大,溶液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但碳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②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各取相同質量的碳酸銨和氯化鈉固體,分別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碳酸鈉需要的水量較少,然后降溫至t1℃,兩者的溶解度相等,故析出碳酸鈉的質量>氯化鈉,故碳酸鈉溶液質量<氯化鈉溶液質量;③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0g,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碳酸鈉,故形成溶液的質量為50g+20g=70g。12.(2025·山東棗莊·一模)興趣小組以“火炬燃料的變遷”為主題開展調查活動,收集資料整理如下。資料1:火炬燃料變遷史。資料2:二氧化碳加氫制“零碳”甲醇(),其制備和燃燒的循環過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液化石油氣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液化石油氣中一定含有的元素為。(2)丙烷氣體經壓縮裝入火炬燃料室,從微觀角度解釋丙烷能壓縮的原因為。(3)燃料的含碳量影響燃燒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丙烷()和甲醇()中,碳元素質量分數較低的為。(4)與化石燃料相比,氫氣作燃料的優點有(寫1條即可)。(5)“零碳”甲醇被認為“零碳”的原因為。【答案】(1)碳元素、氫元素(2)分子之間有間隔,受壓后分子之間的間隔減小(3)甲醇(CH3OH)(4)產物為水無污染(合理即可)(5)制備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和甲醇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相等【詳解】(1)液化石油氣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液化石油氣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2)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受壓后分子之間的間隔減小,則丙烷氣體經壓縮裝入火炬燃料室。(3)丙烷(C3H8)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甲醇(CH3OH)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則碳元素質量分數較低的為甲醇(CH3OH)。(4)與化石燃料相比,氫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水,具有無污染,熱值高等優點。(5)由圖知,二氧化碳加氫制“零碳”甲醇(CH3OH),甲醇燃燒又生成二氧化碳,則“零碳”甲醇被認為“零碳”的原因為制備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和甲醇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相等,13.(24-25九年級下·山東濟寧·階段練習)布洛芬緩釋膠囊常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布洛芬化學式為。請回答:(1)布洛芬分子中,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2)布洛芬中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答案】(1)13:8:2(2)78:9:16【詳解】(1)布洛芬的分子式為C13H18O2,則布洛芬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為13:18:2;(2)布洛芬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3):(1×18):(16×2)=78:9:16。14.(24-25八年級下·山東泰安·階段練習)完成下列填空(1),由此可推知A中說明該物質中一定含元素,可能含元素。(2)1.6g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1.8g和4.4g,試推斷該物質的組成元素為(3)某物質加熱分解產生氧化鎂和水,則該物質含有的全部元素是【答案】(1)碳、氫(或C、H)氧(或O)(2)碳、氫、氧(或C、H、O)(3)鎂、氧、氫(或Mg、O、H)【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組成,水由氫、氧元素組成,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氧元素,所以A物質中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填:碳、氫(或C、H);氧(或O)。(2)1.6g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1.8g和4.4g,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所以碳元素質量為:,同理,該物質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所以氫元素的質量為:;因為1.2g+0.2g=1.4g<1.6g,所以該物質中還含有氧元素,即該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填:碳、氫、氧(或C、H、O)。(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所以生成物中的元素種類與反應物中的元素種類一致,由于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所以該物質中含有生成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物為氧化鎂和水,氧化鎂由鎂、氧元素組成,水由氫、氧元素組成,所以組成該物質的元素有鎂、氧、氫三種。故填:鎂、氧、氫(或Mg、O、H)。15.(24-25九年級上·山東青島·期中)稱取5.40g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相對分子質量為180)在進行熱重法分析,得到剩余固體的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分析圖中數據,根據信息寫出M點對應的產物為(填化學式)。(2)已知400℃時剩余固體只有一種且是鐵的氧化物,試通過計算確定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答案】(1)FeC2O4(2)Fe3O4【詳解】(1)草酸亞鐵晶體加熱首先失去結晶水,5.40g草酸亞鐵晶體中含有結晶水的質量為:,M點時固體減輕的質量為:5.40g-4.32g=1.08g,故M點時,草酸亞鐵晶體中的結晶水恰好完全失去,對應的固體產物為:FeC2O4;(2)草酸亞鐵晶體中的鐵元素質量為:,反應前后固體中鐵元素質量不變,故N點時鐵的氧化物中鐵元素的質量為1.68g,則氧元素的質量為:2.32g-1.68g=0.64g,設此鐵的氧化物化學式為:FexOy,則56x:16y=1.68g:0.64g,x:y=3:4,故該氧化物為Fe3O4。16.(2025·山東東營·一模)鈣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須攝入足夠量的鈣。目前市場上的補鈣藥劑很多,下圖是某種品牌的補鈣藥品的部分說明書。請回答下列問題:XX鈣片【藥品規格】每片含【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2次(1)若每片鈣片的質量為0.5g,則每片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攝入鈣元素的質量為g。【答案】(1)20%(2)0.2【詳解】(1)由圖可知,每片鈣片含碳酸鈣0.25g,若每片鈣片的質量為0.5g,則每片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攝入鈣元素的質量為。17.(24-25九年級上·山東臨沂·期末)現有一瓶未貼標簽的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該金屬粉末,在坩堝(一種可加熱的容器)內加熱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屬氧化物由R和氧兩種元素組成,該化合物冷卻后再稱重。獲得數據如表。金屬質量(g)金屬氧化物質量(g)45.085.0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則R的的氧化物可表示為,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答案】R2O327【詳解】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正價在左負價在右,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數值約到最簡交叉寫在元素右下角,則R的的氧化物可表示為R2O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屬氧化物中金屬元素質量等于金屬單質的質量,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x=27。18.(24-25九年級上·山東青島·期中)CO和組成的的混合氣體中,這兩種氣體所含的氧元素質量相等,則CO在混合氣體中的的質量分數為。【答案】56%【詳解】CO和組成的的混合氣體中,這兩種氣體所含的氧元素質量相等,設氧元素的質量為m,則CO的質量為,的質量為,則CO在混合氣體中的的質量分數為。19.(24-25八年級上·山東淄博·期末)2024年10月9日諾貝爾化學被授予在“計算蛋白質設計”、“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做出巨大貢獻三位科學家,已知甲硫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一種氨基酸。試計算:(1)甲硫氨酸是由種元素組成的:甲硫氨酸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氧原子個數之比為。(2)甲硫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是(填最簡整數比)。(3)甲硫氨酸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保留到0.1%),甲硫氨酸中含有g硫。(4)某品牌蕎麥中含有甲硫氨酸。則該品牌蕎麥中含有氮元素g。【答案】(1)514911:2(2)15:8(3)21.5%3.2(4)0.14【詳解】(1)甲硫氨酸是由碳、氫、氧、氮、硫5種元素組成的:甲硫氨酸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氧原子個數之比為11:2;(2)甲硫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是;(3)甲硫氨酸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甲硫氨酸中含有硫;(4)該品牌蕎麥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為:。類型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考法01選擇題型計算1.(2024·山東濟南·三模)現有7.9g某Mg(OH)2和CaCO3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室溫下105.7g不飽和溶液。下列有關分析與計算中,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中共產生2.2g二氧化碳B.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質量為3.2gC.最終所得溶液中含有7.1g氯元素D.該實驗中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1.8g【答案】D【詳解】解:二氧化碳的質量為7.9g+100g-105.7g=2.2g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生成水的質量為y,消耗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z

x=5g

y=0.9g

z=3.65g故氫氧化鎂的質量為7.9g-5g=2.9g設:與氫氧化鎂反應的鹽酸中的氯化氫的質量為a,生成水的質量為b

a=3.65g

b=1.8gA、由分析可知:該實驗中共產生2.2g二氧化碳,正確;B、由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質量2.9g×+5g×=3.2g,正確;C、由分析可知: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3.65g+3.65g=7.3g,其中氯元素的質量為7.3g×=7.1g,根據氯元素守恒,最終所得溶液含有氯元素質量等于氯化氫中的氯元素的質量為7.1g,正確;D、由分析可知:該實驗中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0.9g+1.8g=2.7g,錯誤。故選D。2.(21-22九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在反應A+3B=2C+2D中,28gA與一定質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8gC.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2:9,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為A.8g B.24g C.96g D.無法計算【答案】C【詳解】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一定,已知該反應中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2:9,若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2m,則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m,設反應生成的D的質量為xx=3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88g+36g-28g=96g。故選C。3.(19-20九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將11.2gFe加入一定質量的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某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反應后溶液中的Cl-質量為7.1g,試計算原混合溶液中溶質硫酸的質量為。A.4.9g B.5.9g C.9.8g D.19.6g【答案】C【詳解】解:測得反應后溶液中的氯離子質量為7.1g,則鹽酸溶質氯化氫的質量=,設與稀鹽酸反應的鐵的質量為x。

x=5.6g,則與稀硫酸反應的鐵的質量為11.2g-5.6g=5.6g,設:與5.6g鐵反應的稀硫酸溶質質量為y,

y=9.8g。故選:C。4.(2014·山東濟南·一模)向盛有一定質量的NaCl和Na2SO4固體混合物的燒杯中加水,固體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烘干得到23.3g沉淀,經測定濾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質量為21.3g(不考慮過程中物質質量的損失),計算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為()A.5.85g

B.11.7g

C.14.2g

D.23.4g【答案】D【詳解】試題分析:根據化學反應:Na2SO4+BaCl2==BaSO4↓+2NaCl中BaSO4與NaCl的質量關系=233:117,因為得到23.3g沉淀,所以生成NaCl的質量=11.7g,再根據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可得出生成的NaCl中Cl的質量=11.7g×35.5/58.5×100%=7.1g,則原固體中NaCl含有的Cl質量=21.3g-7.1g=14.2g,所以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14.2g÷35.5/58.5×100%=2.34g,故選D考點:根據方程式計算,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考法02文字敘述型計算題5.(24-25八年級下·山東泰安·階段練習)在實驗室里加熱25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15.4g,請計算:(1)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g。(2)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寫計算過程)【答案】(1)9.6(2)解設?氯酸鉀的質量為x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答: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98%。【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前的物質的質量為25g,反應后物質的質量為15.4g,則減少的物質的質量為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25g-15.4g=9.6g。故答案為:9.6;(2)見答案。6.(24-25八年級下·山東淄博·階段練習)計算36g碳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1)根據碳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已知量(碳)與未知量(二氧化碳)的質量比是;(2)按照解題步驟,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答案】(1)3:11(2)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則解得x=132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2g。【詳解】(1)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碳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2:(12+16×2)=3:11。(2)見答案。7.(24-25九年級上·山東淄博·期末)工業上常用電解熔融狀態的氧化鋁制取金屬鋁,在電解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助熔劑如冰晶石()以降低氧化鋁的熔點。(1)日常生活中的鋁制品不易腐蝕的原因是。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價是。(2)計算電解204t氧化鋁,可制得多少t金屬鋁。(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常溫下,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阻止內部鋁進一步被氧化-1(2)解:設電解204t氧化鋁,可制得金屬鋁的質量為x。x=108t答:電解204t氧化鋁,可制得金屬鋁的質量為108t。【詳解】(1)日常生活中的鋁制品不易腐蝕的原因是常溫下,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阻止內部鋁進一步被氧化;冰晶石()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設氟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1)×3+(+3)+6x=0,解得x=-1,故氟元素的化合價是-1。(2)見答案。考法03坐標曲線型計算題8.(24-25九年級下·山東德州·開學考試)某學校的學習小組對當地的石灰石礦區進行調查。采用的方法如下:現取25g石灰石樣品于燒杯中,緩慢加入稀鹽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25g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2)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CO2的質量為多少?【答案】(1)20g(2)解: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x=8.8g答: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CO2的質量為8.8g。【詳解】(1)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和稀鹽酸發生反應,剩余固體質量逐漸減少,減少的固體質量即為消耗的碳酸鈣的質量,則25g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25g-5g=20g。(2)見答案。9.(24-25九年級上·山東濱州·期末)某補鈣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欲測定該補鈣劑中含鈣量,某同學進行了如圖1的操作,所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2所示:(已知:其他成分不參與反應,也不含鈣元素)(1)圖2坐標中a的數值為;(2)實驗中裝置的氣密性對測量結果(填“有”或者“無”)影響;(3)計算20g補鈣劑中鈣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4.4(2)無(3)解:設20g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x=10g則20g補鈣劑中鈣元素的質量為:10g×=4g,答:20g補鈣劑中鈣元素的質量為4g。【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前后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370g﹣365.6g=4.4g,則圖2坐標中a的數值為4.4。(2)由于該實驗是讓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根據質量變化來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所以實驗中裝置的氣密性對測量結果無影響。(3)見答案。10.(24-25九年級上·山東德州·期中)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雞蛋殼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雞蛋殼,搗碎,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濃度的稀鹽酸,滴加過程中產生氣體質量與所加稀鹽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雞蛋殼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試計算:(1)產生CO2的質量為g;(2)該雞蛋殼中含有CaCO3的質量是多少?【答案】(1)4.4(2)設:雞蛋殼中含有CaCO3的質量是x。x=10g答:雞蛋殼中含有CaCO3的質量是10g。【詳解】(1)根據圖示分析,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2)見答案。考法04表格數據型計算題11.(24-25九年級下·山東聊城·開學考試)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先將10g樣品放入質量為40g的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如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測得滴加稀鹽酸的總質量與充分反應后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該石灰石中雜質不溶解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05080100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50.0097.8126.7146.7回答下列問題:(1)10g該石灰石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g。(2)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3.3(2)75%解: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8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0g+50g-126.7g=3.3g,即當加入80g稀鹽酸時碳酸鈣已反應完全;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答: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75%。【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減少的質量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則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10g+100g+40g-146.7g=3.3g,故填:3.3;(2)見答案。12.(2025·山東泰安·一模)某學習小組對當地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含量進行測定,他們取來30g這種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并取稀鹽酸320g平均分為四份,分四次加入燒杯中(雜質不參加反應),每次稀鹽酸的用量及充分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見下表。次數123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80808080燒杯中剩余物質質量107.8185.6263.4343.4(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2)計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步驟)【答案】(1)6.6g(2)由表中數據可知,第一次加入8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0g+30g-107.8g=2.2g,第二次加入8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80g+80g+30g-185.6g=4.4g,第三次加入8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80g+80g+80g+30g-263.4g=6.6g,第四次加入8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80g+80g+80g+80g+30g-343.4g=6.6g,說明第三次加入稀鹽酸,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解:設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x=50%答: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30g+320g-343.4g=6.6g;(2)見答案。13.(24-25九年級上·山東臨沂·階段練習)某學校的學習小組對當地的石灰石礦區進行調查,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40克放入燒杯,把80克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試計算:序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克20202020生成氣體的質量/克4.4n2.20(1)如表中n的數值為;(2)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3)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4.4(2)11(3)解: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x=25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答: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62.5%。【詳解】(1)取該石灰石樣品40克放入燒杯,把80克稀鹽酸分四次加入,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第一次加入20g稀鹽酸,生成氣體的質量為4.4g,說明每20g稀鹽酸完全反應,可生成4.4g二氧化碳氣體,第三次加入20g稀鹽酸,生成氣體的質量為2.2g<4.4g,此過程中碳酸鈣反應完全,稀鹽酸過量;則第二次加入20g稀鹽酸,生成氣體的質量也是4.4g,故n=4.4;(2)根據表格數據,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4.4g+4.4g+2.2g=11g;(3)見答案。考法05綜合型計算題14.(2025·山東濱州·模擬預測)某畢業班同學去制純堿化工廠實習,對該廠生產的純堿產生興趣,于是取純堿樣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鈉)進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問題。(1)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純度(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2)將反應后的溶液恒溫蒸發水,計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答案】(1)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產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7g+50g+50g-106.3g=4.4g;設參加反應的Na2CO3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解得x=10.6g;解得y=11.7g;則該樣品中碳酸鈉的純度是;答:該樣品中碳酸鈉的純度為99.1%。(2)將反應后的溶液恒溫蒸發水,溶液的質量為106.3g-6.3g=100g;溶質氯化鈉的質量為(10.7g-10.6g)+11.7g=11.8g;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1.8%。【詳解】(1)見答案;(2)見答案。15.(2025·山東濱州·一模)鈣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缺鈣人群服用鈣片可適當彌補飲食中鈣攝入不足的問題。下圖是某品牌鈣片說明書的部分內容(其中部分被污損)。為檢測鈣片中鈣元素的含量,取5片鈣片,將其研碎放入燒杯中,再加入稀鹽酸,鈣片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XX鈣片【主要成分】、維生素D【藥品規格】每片鈣片的質量為每片含質量為●g【用法用量】咀嚼,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g。(2)說明書污損處的數字為。(3)燒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精確到)【答案】(1)2.2(2)0.4解:設5片鈣片中碳酸鈣質量為x,反應生成氯化鈣質量為y。每片鈣片鈣質量=(3)5.4%鈣片中的其他成分質量=燒杯中所得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4%。【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二氧化碳質量=,故填:2.2。(2)見答案(3)見答案16.(24-25九年級上·山東聊城·期中)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溶液的實驗,現將68g過氧化氫溶液倒入錐形瓶中進行實驗。電子秤顯示的質量數據如下圖所示(單位為g)。忽略O2在水中的溶解,計算:(1)該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是。(2)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1)1.6g(2)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x=3.4g,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答: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69.10g-367.50g=1.6g;(2)見答案。1.選擇型計算題常用到的計算技巧(1)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據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或體積差,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關系的一種解題方法。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據比例式求解。(2)關系法關系法是初中化學計算題中最常用的方法。關系法就是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列出比例式,通過已知的量來求未知的量。用此法解化學計算題,關鍵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質量關系,還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確要求的量,找出它們的質量關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3)守恒法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變,因此原子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4)平均值法這種方法最適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慮各組分的含量。通過求出混合物某個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兩個成分中的這個物理量肯定一個比平均值大,一個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這樣可以避免過多計算,準確而快捷地選到正確答案。(5)規律法化學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數量關系的,這些數量關系就是通常所說的反應規律,表現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機物分子通式,燃燒耗氧通式,化學反應通式,化學方程式,各物理量定義式,各物理量相互轉化關系式等,甚至于從實踐中自己總結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練利用各種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減低運算時間和運算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極植法極值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學上所謂"極值法"就是對數據不足而感到無從下手的計算或混合物組成判斷的題目,采用極端假設(即為某一成分或者為恰好完全反應)的方法以確定混合體系中各物質的名稱、質量分數、體積分數,這樣使一些抽象的復雜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7)十字交叉法

常說十字交叉法實際上是十字交叉相比法,它是一種圖示方法。十字交叉圖示法實際上十字交叉法是代替求和公式的一種簡捷算法,它特別適合于兩總量、兩關系的混合物的計算(即2-2型混合物計算),用來計算混合物中兩種組成成分的比值。例如,溶液部分涉及有關溶液的濃縮及稀釋問題的計算,計算量有時比較大且計算步驟較多,如果能使用十字交叉法,對此類計算題就迎刃而解了。

(8)估算法有些選擇題涉及計算,像這類計算題大多不用計算出確切的數值,只要大約估算一下,再依據題目中的條件,就可得出答案,這樣不但不會出現計算失誤,也為解決后面的問題爭取了大量的時間。2.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1)設:設未知數(說清楚設的是質量還是質量分數等,一定不要帶單位);(2)方:寫出化學方程式并配平(一定配平);(3)標:標出有關物質的量:上標相對分子質量,下標已知質量和未知數;(4)比:列比例式,求解;(5)答:簡明地寫出答案。注意:①設未知量x時,x的后面不要帶單位;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切記嚴格地按照“寫→配→標→注”步驟細心書寫;③找質量關系時,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實際質量關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對應著找上一行的相對質量關系切記將它們都寫在相應的化學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兩行。④列比例式時,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對質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實際質量比”的順序來列;保證是對應比相等。⑤求算x時,可以參考著化學方程式下面的兩行質量關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數關系來求算。當沒有倍數關系時,再按照一般的方法來求算便是。⑥在寫答案時,只需要簡明扼要地答出關鍵語句即可。3.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1)計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質量=密度×體積分解率=已分解物質的質量/未分解物質的質量×100%某物質的質量分數=某物質的質量/含該物質的總質量×100%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2)已知量的選擇要合適,在化學方程式中只能用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不能用,例如題干中提到恰好用來25g的稀鹽酸,注意這個25g,不能用作化學方程式中HCl的質量,因為這個25g是HCl和水的總質量。1.(2024·山東濟南·三模)現有7.9g某Mg(OH)2和CaCO3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室溫下105.7g不飽和溶液。下列有關分析與計算中,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中共產生2.2g二氧化碳B.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質量為3.2gC.最終所得溶液中含有7.1g氯元素D.該實驗中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1.8g【答案】D【詳解】解:二氧化碳的質量為7.9g+100g-105.7g=2.2g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生成水的質量為y,消耗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z

x=5g

y=0.9g

z=3.65g故氫氧化鎂的質量為7.9g-5g=2.9g設:與氫氧化鎂反應的鹽酸中的氯化氫的質量為a,生成水的質量為b

a=3.65g

b=1.8gA、由分析可知:該實驗中共產生2.2g二氧化碳,正確;B、由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質量2.9g×+5g×=3.2g,正確;C、由分析可知: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3.65g+3.65g=7.3g,其中氯元素的質量為7.3g×=7.1g,根據氯元素守恒,最終所得溶液含有氯元素質量等于氯化氫中的氯元素的質量為7.1g,正確;D、由分析可知:該實驗中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0.9g+1.8g=2.7g,錯誤。故選D。2.(24-25九年級上·浙江杭州·階段練習)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3.65g·L-1稀鹽酸,生成CO2的質量與加入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在O~a內,只發生酸堿中和反應B.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CO2↑+H2O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與Na2CO3的質量之比為40:212【答案】C【詳解】A、向NaOH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無氣體生成,繼續滴加稀鹽酸,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無氣體生成,繼續滴加稀鹽酸,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有氣體生成,則在O~a內,不是只發生酸堿中和反應,還有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碳酸氫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A選項分析可知,ab段發生的反應是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當加入0.4L稀鹽酸時二氧化碳質量不再變化,說明此時碳酸氫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44g,設與碳酸氫鈉反應消耗的鹽酸質量為x,則與碳酸氫鈉反應消耗的稀鹽酸體積為,,故a=0.3,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根據化學方程式、,則碳酸鈉與稀鹽酸的總反應方程式為,設碳酸鈉的質量為y,與碳酸鈉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為a,則與碳酸鈉反應消耗稀鹽酸的體積為,,則與氫氧化鈉反應消耗的稀鹽酸體積為,則與氫氧化鈉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為,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z,則原混合溶液中NaOH與的質量之比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3.(23-24九年級上·山東青島·期末)某氧化鈣固體中含有少量氯化鈣,某同學為測定氧化鈣的質量分數,設計實驗如下:步驟1:取0.7g固體混合物于錐形瓶中,加入200g蒸餾水,蓋上表面皿充分振蕩。步驟2:向冷卻后的錐形瓶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pH隨加入鹽酸質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資料:常溫下,溶解度為0.17g,的溶解度為74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步驟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C.當加入稀鹽酸質量為20g時,溶液中的溶質有兩種D.該固體混合物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80%【答案】B【詳解】A、由題意可知,取0.7g固體混合物于錐形瓶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故A說法正確;B、取0.7g固體混合物于錐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餾水,得到的氫氧化鈣的質量一定大于0.7g;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200mL(合200g)蒸餾水中最多能溶解氫氧化鈣0.34g,氫氧化鈣有剩余,常溫下,CaCl2的溶解度為74g,氯化鈣會完全溶解,則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B說法錯誤;C、由圖可知,加入稀鹽酸,稀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20g時,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鈣和鹽酸兩種,故C說法正確;D、固體混合物中的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Ca(OH)2+2HCl=CaCl2+2H2O,CaO~2HCl,由圖可知,pH=7時,氫氧化鈣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顯中性,消耗稀鹽酸10g,則消耗的稀鹽酸的溶質為10g×7.3%=0.73g,設氧化鈣的質量為x,則有,,解得x=0.56g,則該固體混合物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故D說法正確;故選:B。4.(23-24九年級上·四川瀘州·階段練習)科學家利用某納米纖維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圖(圖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5%B.該反應有助于實現“碳中和”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1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答案】C【分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催化下生成甲醇和物質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有6個氫原子、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所以物質丁是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生成物丙是甲醇,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反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實現“碳中和”,故選項說法正確;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12+16+1×4):(16+1×2)=16:9,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5.(23-24八年級下·山東青島·期末)鋁廣泛應用于制造動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工業上冶煉鋁的化學方程式是,下列信息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該反應發生需要的條件是通電C.該反應中,三種物質的質量比為 D.制取金屬鋁理論上需要電解的【答案】C【詳解】A、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發生需要的條件是通電,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中,三種物質的質量比為,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選項C結果,參加反應的氧化鋁與生成的鋁的質量比為17:9,制取5.4kg金屬鋁理論上需要電解的Al2O3,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6.(2024·山東濱州·二模)含X、Y兩種未知物的化學方程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Y中一定含有銅元素B.X、Y可以是HCl和C.若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35,則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3D.若有參加反應,則會有水生成【答案】C【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CuO中含有銅元素和氧元素,則Y中一定含有銅元素;水中含有氫元素,則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A正確;B、若X是HCl,則2HCl+CuO=Y+H2O,反應前2個氫原子,生成物中有2個氫原子;反應前1個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個氧原子;反應前2個氯原子,生成物中沒有;反應前1個銅原子,生成物中沒有。所以Y的化學式為CuCl2。即X、Y可以是HCl和CuCl2。B正確;C、設: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則2M+80=135+18,則M=36.5。C錯誤;D、設:4gCuO參加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即若有4gCuO參加反應,則會有0.9g水生成。D正確。綜上所述:選擇C。7.(2024·山東泰安·二模)密閉容器中發生的某化學反應,各物質的分子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甲所示,物質Y和Z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Y與Z的分子個數比為B.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D.Y與Z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答案】D【分析】由圖可知,反應后,X、Y的分子數目減小,則X、Y為反應物,Z的分子數目增加,Z為生成物,參加反應的X、Y、Z的分子個數比為:(6n-3n)∶(5n-4n)∶2n=3∶1∶2,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3X+Y=2Z。【詳解】A、由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Y與Z的分子個數比為1∶2,A錯誤;B、根據分析,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由圖乙知,Y減少了14g,Z增加了17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則X減少的質量為17g-14g=3g,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3∶14,B錯誤;C、由分析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3X+Y=2Z,C錯誤;D、設Y與Z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y、z,則所以,D正確。故選:D。8.(22-23八年級下·山東泰安·期中)對化學方程式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粒子數目之比為2:1:2C.讀作:氫氣加氧氣點燃等于水 D.物質的質量之比為4:32:36【答案】C【詳解】A、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粒子數目之比是:2:1:2,不符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可讀作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符合題意;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物質的質量之比為:4:(16×2):(18×2)=4:32:36,不符合題意。故選C。9.(22-23八年級下·山東濟南·期末)對于化學方程式4Al+3O22Al2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化學方程式讀作“鋁加氧氣等于氧化鋁”B.該反應的反應條件為點燃,生成物為三氧化二鋁C.4個鋁原子和3個氧分子等于2個氧化鋁分子D.反應中Al、O2、Al2O3的質量比是27:32:102【答案】B【詳解】A、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故該化學方程式讀作“鋁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鋁”,故A說法錯誤;B、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反應條件為點燃,生成物為三氧化二鋁,故B說法正確;C、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由化學式可知,4個鋁原子和3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氧化鋁分子,,故C說法錯誤;D、反應中Al、O2、Al2O3的質量比是(4×27):(16×6):(4×27+16×6)=27:24:51,故D說法錯誤;故選B。10.(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模型認知是建立宏觀與微觀聯系的思維方法。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17:32D.生成的丙、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反應方程式為,此選項錯誤;B.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單質與化合物,此反應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此選項錯誤;C.因為反應方程式為,所以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此選項錯誤;D.因為反應方程式為,所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個數比=4:6=2:3,此選項正確;故選D。11.(22-23九年級上·山東棗莊·期末)密閉容器中發生的某化學反應,各物質的分子數目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物質Y和Z的質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X+Y=Z B.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2:7C.若Z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則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 D.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保持不變【答案】C【分析】由圖可知,反應后,X、Y的分子數目減少,則X、Y為反應物,Z的分子數目增加,Z為生成物,參加反應的X、Y、Z的分子個數比為:(6n-3n):(5n-4n):2n=3:1:2,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3X+Y=2Z。【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3X+Y=2Z,選項錯誤;B、由圖2可知,消耗Y14g,生成Z17g,則消耗X為17g-14g=3g,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3g:14g=3:14,選項錯誤;C、若Z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設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x:(2×17)=14:17,x=28,選項正確;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4個分子,反應后2個分子,分子的總數發生了改變,選項錯誤。故選C。12.(2022九年級下·江蘇鹽城·學業考試)近期,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在液態錫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氫設備,該設備發生反應的微觀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CH4與生成的H2質量比為1:2B.反應前后液態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C.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D.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C+2H2【答案】A【詳解】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在液態錫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碳,該反應方程式為:。A、參加反應的CH4與生成的H2質量比為:16:4=4:1,故A錯誤;B、由題意可知,以液態金屬錫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液態錫作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液態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B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故C正確;D、該反應方程式為:,故D正確;故選A。13.(2025·山東東營·模擬預測)小蘇打(NaHCO3)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制作發面食品。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品牌小蘇打樣品(含NaCl雜質)中碳酸氫鈉的含量做了如下實驗:將該樣品17.1g放入錐形瓶中,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208.8g樣品溶液,向該樣品溶液中不斷加入稀鹽酸(如圖),反應過程中錐形瓶中溶液質量的變化如表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255075錐形瓶中溶液的質量/g229.4250275試計算:(1)當加入50g稀鹽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g。(2)當加入75g稀鹽酸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3)求樣品中碳酸氫鈉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至0.1%)【答案】(1)8.8(2)NaCl、HCl(3)解:設樣品中碳酸氫鈉質量分數為x

x≈98.2%答:樣品中碳酸氫鈉質量分數為98.2%【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當加入50g稀鹽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208.8g+50g-250g=8.8g;(2)由表中數據可知,當加入25g稀鹽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8.8g+25g-229.4g=4.4g,當加入50g稀鹽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208.8g+50g-250g=8.8g;當加入75g稀鹽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208.8g+75g-275g=8.8g;說明當加入75g稀鹽酸時,稀鹽酸過量,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故此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HCl;(3)見答案。14.(24-25九年級下·山東日照·階段練習)現有部分變質的NaOH固體10g,將其全部放入一潔凈的燒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餾水,攪拌,使固體完全溶解,再向燒杯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滴入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試回答:(1)當滴入溶液150g時(即圖中B點),燒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陰離子是(填離子符號)。(2)當滴入溶液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