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類型:A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本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科目。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讀圖1:圖1可用于說明A.南北文化交往的密切性B.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C.中原文化發展的連續性D.早期國家形成的必然性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1頁(共7頁)2.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期,丞相田蚡“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市買郡縣器物相屬于道”;內史寧成“乃貰貸陂田千余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致產數千萬”。這說明,當時A.地方割據勢力膨脹B.相權對皇權構成威脅C.莊園經濟初步形成D.工商業經濟發展迅速3.自從獅子形象傳入我國,昆侖奴牽獅造型發生了深刻變化。讀表1:表1昆侖奴牽獅形象的變化元素具體表現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以后昆侖奴用力、神色緊張+丷--引繩僵直+++-數量+++-獅獠牙++-裝飾-++表情猙獰+++注:“+”表示包含相關元素;“-”表示不含相關元素表1反映了A.異域文化的中國化趨勢B.盛唐文化逐漸走向衰落C.陸上絲綢之路日漸阻滯D.藩鎮割據影響藝術創作4.歐陽修認為“五代無全臣”“天理幾乎其滅矣”,因而“自撰《五代史記》,法嚴詞約,多取《春秋》遺旨”,書中“攻”“伐”‘“征”“叛”“反”等字詞的使用均非常講究。由此可知,歐陽修自撰五代史旨在A.確立理學的正統地位B.重建儒家綱常倫理C.應對佛道思想的挑戰D.應對西北邊防危機5.明嘉靖年間,江蘇昆山士子歸有光沿大運河赴京參加會試,途中“過興濟(今河北滄州),行五六里,以冰阻,先后來者皆聚,幾及千艘,半天下之士在此”。這反映了,當時A.政治與文化重心分離B.科舉考試規模的擴大C.京杭大運河逐漸湮廢D.全國性交通網絡形成6.讀表2:表2清咸豐朝歷年銀庫(國庫)進銀統計(萬兩)年份道光朝平均185118521853185418551856銀1016746836444500307267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鴉片輸入致使白銀外流B.戰爭賠款加大政府開支C.清廷失去重要財賦來源D.傳統手工業者大量破產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2頁(共7頁)7.讀表3:表31926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主要科目及教員一覽表(摘錄)科目講員《三民主義》《中國政治狀況》《社會問題與社會主義》蕭楚女、彭述之等《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滇粵桂三省曲江農運狀況》《海陸豐及東江農運狀況》《中國職工運動》毛澤東、澎湃、李立三等《中國財政經濟狀況》《蘇俄狀況》《經濟學常識》陳啟修等《中國民族革命運動史》《中國史概要》《各國革命史》惲代英、張秋人等由此可知,當時A.馬克思主義成為主流B.土地革命成效顯著C.新式教育日益普及化D.革命統一戰線建立8.1941年7月,孫沛甘在《旅行雜志》發文表示,發展旅行事業“可以激發旅行者的高尚思想,調正其偏狹心理,鍛煉體魄,從而增進其愛國的情緒”“加拿大以游覽收入充軍費,羅斯福提倡旅行鞏固國防”。據此可知,作者提倡發展旅行事業意在A.學習西方發展經驗B.促進反法西斯同盟團結C.增強抗日救亡力量D.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9.1950年1月,北京軍管會布告收回北京市內外國兵營地產。美國聲稱中國違反了“1901年給予美國的,并在1943年中美條約中加以重申的,久已存在的權利”,最終美國卻不得不將中國人民的財產交還中國。這說明,當時A.美國企圖孤立封鎖中國B.中國堅持獨立自主方針C.美國有意緩和對華關系D.中國軍事實力快速提升10.讀表4:表4我國水土資源分布與商品糧增產地區占全國比例(%)比較項目長江中下游及以南黃淮流域及以北水資源總量8119人口5446耕地36641983—1995年商品糧增產30702000—2040年商品糧增產(預測)2575據上表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A.糧食流通格局發生轉變B.南北經濟發展日益均衡C.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緩慢D.國民經濟結構趨于合理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3頁(共7頁)11.公元前24世紀,阿卡德國王薩爾貢經常帶著龐大的軍隊逐個視察帝國境內的城邦;到公元前17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則常駐巴比倫,委任官員在轄區內進行統治。這一變化反映出,兩河流域A.王權逐漸神化B.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C.中央集權弱化D.形成有效的治理體系12.1368年,奧格斯堡城市行會章程規定:“每年向富人和窮人報告:稅款的收入怎樣用去,城市清償了什么債務……什么款項該由城市收進。”這可以用于證明,當時A.商品經濟發展迅速B.莊園制度走向衰落C.民主制度已經萌芽D.城市有一定自治權13.1789年12月,加勒比地區的種植園主發表聲明稱,法國哲學家孔多塞領導的黑人之友俱樂部的理念魯莽且缺乏可行性,會讓法國殖民地陷入可怕的崩潰、掠奪與沖突之中。這說明,當時A.大革命原則播及殖民地B.拉美民族獨立運動高漲C.法國無力維持殖民統治D.列強對殖民地爭奪加劇14.19世紀30年代,英國工人報刊《聯合行業合作雜志》寫道,產生社會罪惡的一大原因是———“我們國內社會和商業生活中的失誤,它造成了機器同人力之間的競爭和對抗,而不是合作。”這表明,當時英國工人階級A.對社會進步采取抵制態度B.對加強國際聯合達成共識C.對生產方式變革積極適應D.對資本主義制度認識不深15.1930——1953年,蘇聯政府從農民手中采購糧食的價格始終未作調整,而同期的工業品價格卻上漲了20倍。蘇聯這一做法旨在A.加快推進農業集體化B.集中資源發展工業C.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D.全力開展軍備競賽16.20世紀50年代,印度“寶萊塢”一首電影歌曲廣泛傳唱,歌詞寫道:“我的鞋子日本的,這條褲子英國的,頭頂帽子俄國的,但心仍然是印度的。”這反映了,當時印度A.尚未實現經濟獨立自主B.大眾文化得到普及C.積極融入區域經濟組織D.民族解放思潮興起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4頁(共7頁)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有4題,都為必做題。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4分,共計52分。)17.即便是對基本事實的敘述,往往也包含著作者的主觀因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況西洋諸國甚多,非止爾一國。若俱似爾國王懇請派人留京,豈能一一聽許?是此事斷難行。豈能因爾國王一人之請,以致更張天朝百余年法度。”——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回國,乾隆皇帝致英國國王的信件原文材料二“英國并不是唯一希望與我們帝國建立貿易關系的野蠻國家(barbarianland)。假設其他國家都仿效你的壞榜樣(evilexample),要求我給他們每個人都提供一個交易場所,我怎么可能同意呢?”———某英國教科書在講述鴉片戰爭起因時轉譯的1793年乾隆皇帝致英王的信件(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說明英王遣使赴華的背景,并分析乾隆皇帝拒絕英王請求的原因。(8分)(2)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指出該英國教科書對信件的轉譯存在哪些問題,并辨析作者這一歷史敘述所潛藏的動機。(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目前,我們已知地球表面積共約51000萬平方公里,其中71%為水域,29%為陸地。德國史學家維爾內·斯泰因經研究、統計,并估算出歐洲知識界對地球表面了解情況,制作的世紀進度表如下:1400年為11.2%(21%的陸地,7%的水域)1500年為22%(25%的陸地,20.9%的水域)1600年為49%(40%的陸地,52.5%的水域)1700年為60.7%(50.6%的陸地,64.7%的水域)1800年為82.6%(60%的陸地,92.1%的水域)——據張箭《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5頁(共7頁)材料二——據威廉·麥克尼爾《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哪個世紀可稱之為“地理大發現的黃金世紀”?請說明理由。(8分)(2)結合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二示意圖的含義。(4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陳寅恪認為中國詩與外國詩的不同之處體現為與歷史的關系方面。“中國詩雖短,卻包括時間、人事、地理三點”,既然中國詩有此特點,“故與歷史發生關系”,也就是說,他將詩中之時間、人事、地點視為考史的三個基本因素。若想使每首詩的歷史性展現出來,在他看來需要將詩中時、地、人事用一種新方法綜合起來,以“證明一件事”“說明一個時代之關系”“糾正一件事發生之及經過”“補充和糾正歷史記載之不足”(四項任務)。——據周景耀《說詩與考史:以陳寅恪手批<宋詩精華錄>為主的討論》請引用與中國歷史有關的詩詞句作為史料,運用陳寅恪“詩史互證”的方法,自擬論題撰寫一篇小論文。(要求:論題明確,結合詩詞,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達成四項任務中至少一項)(12分)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6頁(共7頁)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當一個國家相對其潛在競爭者實力無限大的時候,正是戰爭危險來臨的時候。所以我希望美國在世界上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我認為,如果我們看到強大而健康的美國、歐洲、蘇聯、中國和日本形成合理的平衡,相互制衡,但不相互拆臺,那么這將是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接受《時代》雜志采訪時發表的講話材料二比起一個美國在決定全球事務方面繼續擁有比其他任何國家更大的影響的世界來,一個美國不占首要地位的世界將是一個更加充滿暴力、更為混亂、更少民主和經濟增長更困難的世界。維持美國在國際上的首要地位是保障美國人的繁榮和安全的關鍵,也是保障自由、民主、開放經濟和國際秩序在這個世界上繼續存在下去的關鍵。——[美]塞繆爾·亨廷頓《國際首要地位為什么重要?》(1993年)材料三據不完全統計,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沖突,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約占81%。美國發動的多數侵略戰爭都是單邊主義行動,甚至還遭致其盟友的反對。這一系列戰爭導致了當事國的人道主義災難,以及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包括難民潮、社會動蕩、生態危機、心理創傷等。——摘編自中國人權研究會《美國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1)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尼克松與亨廷頓對世界秩序的看法有何不同,并分別說明兩種觀點產生的歷史背景。(8分)(2)請運用材料三的事實證據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亨廷頓的觀點予以駁斥。(6分)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高三歷史第7頁(共7頁)2025年汕頭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評分標準歷史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選項CCABACDC題號910111213141516選項BADDADBA二、非選擇題部分(共52分)17.(1)背景: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急需開拓海外市場;英國對外實行殖民擴張政策,成為殖民霸主(英國以印度為跳板向中國滲透);英國對華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中國農耕經濟達到高峰,具有廣闊的市場等;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每點2分,任2點,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原因:防患英國及列強殖民勢力滲入;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維持傳統制度與統治秩序;維持傳統朝貢貿易體系;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對外來商品沒有強烈需求等。(每點2分,任2點,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2)問題:沒有如實轉譯,而是添加了作者個人偏見;用“野蠻國家”“壞榜樣”等貶義詞轉譯,扭曲了乾隆的真實態度;將英國駐京的要求,篡改為通商的要求等;(2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動機:塑造清政府驕傲自大的負面形象;激發讀者對清政府的不滿情緒;掩蓋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非正義性(美化侵略);向英國學生滲透扭曲的歷史觀;為英國“通商戰爭”的說法提供依據等。(每點2分,任答2點,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8.(1)評分標準:選擇論題考生可在15世紀、16世紀、17世紀、18世紀中任選一個世紀作答。(2分)若考生只選擇無論述不給分。運用史實考生能調動運用史實進行論述,史實準確。(2分)結合材料能對材料進行概括、綜合、整理,并作為論據加以運用。(2分)論述邏輯能圍繞所選論題進行論述,論據充分,邏輯清晰,結構完整。(2分)示例: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的黃金世紀。理由:15世紀末通往東方和北美的航路開辟后,歐洲對地球表面的探索加快。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了全球航行;英國、荷蘭航海家進一步向美洲大陸深處及高緯度地區進行探索,北冰洋地區及南美洲得以記錄。16世紀西方對地球表面的了解增加了27%,合計增加了1377萬平方公里,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世紀。這一時期,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和印度洋貿易網出現。因此,16世紀可稱之為地理大發現的黃金世紀。(2)含義:由區域性交流向全球性交流轉變(世界交往空間范圍擴大);交流的中心(樞紐)由中東轉移到西方;由早期平等的雙向交流轉為西方單向的殖民擴張;由間接交往轉為直接交往;由陸路交往為主轉變為海陸并行;由較單一的交通路線轉變為多條交通路線;世界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密切等。(每點2分,任答2點,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9.評分標準擬定論題論題明確、規范、表達清晰。(2分)運用史實能結合史實加以論述,且歷史知識準確。(2分)詩史互證能恰當、準確引用詩詞,能從史料實證的角度予以解讀。(4分)任務達成達成四項任務中至少一項。(2分)論證邏輯能圍繞論題展開論述,論證充分,結構完整,邏輯清晰。(2分)示例一: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唐朝在開元時期達到全盛,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詩人杜甫親身經歷了這一轉變過程。“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是杜甫對開元盛世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追憶,證實了正史中關于開元盛世的記載。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描寫了安史之亂期間長安城城垣殘破、經濟破敗的悲慘場景,反映了唐朝政治、經濟的衰敗局面。杜甫以親歷者的視角補充了正史對社會經濟、民間疾苦等歷史細節敘述的不足。總之,杜甫的詩歌被譽為“詩史”,忠實記錄了詩人的所見所聞,從親歷者角度印證了安史之亂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歷史結論。示例二:堅定的革命信仰是長征勝利的重要因素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軍的圍剿和挽救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種子批發市場客戶關系維護與提升考核試卷
- 取暖初二語文作文
- 看花燈初三語文作文
- 發酵豆醬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考核試卷
- 生態系統穩定性監測與預警考核試卷
- 水電工程案例分析與啟示考核試卷
- 煤炭批發市場供需平衡分析考核試卷
- 2-15邏輯函數的化簡-卡諾圖法4
- 山西農業大學《統計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數據描述與可視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體育賽事活動策劃與執行
- 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團體標準課件
- 《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課件
- 保潔人員服務方案和崗前培訓
- NES-3000 ECDIS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操作手冊
- DB11-T 311.1-2019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第1部分:土建工程
- 八年級下冊歷史:問答式復習提綱
- 2025年中國氫氣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幼兒園親子采摘活動策劃方案四篇
-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物理第十章《浮力》第4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教案
- 2025方大特鋼科技股份限公司招聘59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