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_第1頁
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_第2頁
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_第3頁
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_第4頁
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冊測繪師真題答案解析20241.某工程控制網采用三等GPS網測量,已知該網平均邊長為5km,其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誤差應不大于()。A.1/80000B.1/120000C.1/150000D.1/200000答案:B解析: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三等GPS網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誤差應不大于1/120000。所以本題答案選B。2.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A尺讀數為1.213m,B尺讀數為1.401m,則()。A.A點比B點高B.A點比B點低C.A點與B點等高D.A、B點高度無法比較答案:A解析:后視讀數+后視點高程=前視讀數+前視點高程。已知后視讀數\(a=1.213m\),前視讀數\(b=1.401m\),則\(H_A-H_B=b-a=1.401-1.213=0.188m\gt0\),所以\(H_A\gtH_B\),即A點比B點高,答案選A。3.地形圖比例尺為1:500,其比例尺精度為()。A.0.05mB.0.1mC.0.5mD.5m答案:C解析: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對于1:500的比例尺,比例尺精度\(=0.1mm×500=0.0001m×500=0.05m\),答案選C。4.下列關于高斯投影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中央子午線投影后為直線B.赤道投影后為直線C.離中央子午線越遠,投影變形越大D.高斯投影是等角投影答案:B解析: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線投影后為直線,且長度不變;赤道投影后為曲線;高斯投影是等角投影,離中央子午線越遠,投影變形越大。所以本題答案選B。5.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地面分辨率在一般情況下應不大于()。A.0.05mB.0.1mC.0.2mD.0.5m答案:D解析:根據相關規范,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地面分辨率在一般情況下應不大于0.5m。所以答案選D。6.以下哪種測量方法可以用于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A.水準測量B.角度測量C.距離測量D.高差測量答案:C解析:水準測量主要用于測定兩點間的高差;角度測量用于測量角度;距離測量可用于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高差測量也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所以答案選C。7.某點的大地經度為118°50′,該點所在6°帶的帶號及中央子午線經度分別為()。A.20帶,120°B.20帶,117°C.19帶,114°D.19帶,117°答案:B解析:6°帶帶號計算公式為\(N=\left[\frac{L}{6}\right]+1\)(其中\(L\)為大地經度,\([]\)表示取整),\(N=\left[\frac{118°50′}{6}\right]+1=20\)。6°帶中央子午線經度計算公式為\(L_0=6N-3\),則\(L_0=6×20-3=117°\)。所以答案選B。8.地籍測量中,界址點坐標精度應符合()的要求。A.相關地籍測量規范B.地形圖測繪規范C.工程測量規范D.房產測量規范答案:A解析:地籍測量中,界址點坐標精度應符合相關地籍測量規范的要求。所以答案選A。9.地理信息系統(GIS)中,數據分層的目的不包括()。A.便于數據管理B.提高數據處理效率C.方便數據顯示D.增加數據存儲量答案:D解析:數據分層的目的包括便于數據管理、提高數據處理效率、方便數據顯示等,而不是增加數據存儲量。所以答案選D。10.下列關于等高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等高線一定是閉合曲線B.等高線不能相交C.等高線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陡D.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正交答案:D解析:等高線一般是閉合曲線,但在圖幅內可能不閉合;在懸崖處等高線會相交;等高線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緩;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正交。所以答案選D。11.進行水準測量時,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后視水準尺讀數為1.123m,前視水準尺讀數為1.426m,則()。A.\(h_{AB}=0.303m\)B.\(h_{AB}=-0.303m\)C.\(h_{BA}=0.303m\)D.\(h_{BA}=-0.303m\)答案:B解析:高差計算公式\(h_{AB}=a-b\)(\(a\)為后視讀數,\(b\)為前視讀數),\(h_{AB}=1.123-1.426=-0.303m\),\(h_{BA}=-h_{AB}=0.303m\)。本題問的是\(h_{AB}\),所以答案選B。12.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測量時,需要設置的參數不包括()。A.測站坐標B.后視點坐標C.儀器高D.棱鏡常數E.大氣壓強答案:E解析: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測量時,需要設置測站坐標、后視點坐標、儀器高、棱鏡常數等參數,大氣壓強一般在進行距離測量的氣象改正時使用,但不是坐標測量必須設置的參數。所以答案選E。13.某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1000,則圖上0.1mm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為()。A.0.01mB.0.1mC.1mD.10m答案:B解析:根據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圖上0.1mm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d=0.1mm×1000=0.1m\)。所以答案選B。14.以下哪種地圖投影方式適合制作中緯度地區的地圖()。A.高斯-克呂格投影B.墨卡托投影C.蘭伯特投影D.方位投影答案:C解析:高斯-克呂格投影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圖;墨卡托投影常用于航海圖;蘭伯特投影適合制作中緯度地區的地圖;方位投影常用于制作極地地區的地圖。所以答案選C。15.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數據質量元素不包括()。A.位置精度B.屬性精度C.邏輯一致性D.數據完整性E.數據可視化效果答案:E解析: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數據質量元素包括位置精度、屬性精度、邏輯一致性、數據完整性等,數據可視化效果不屬于數據質量元素。所以答案選E。16.水準測量中,轉點的作用是()。A.傳遞高程B.傳遞距離C.傳遞角度D.傳遞坐標答案:A解析:水準測量中,轉點的作用是傳遞高程,將前一站的高程傳遞到下一站。所以答案選A。17.某點的大地坐標為\(B=31°00′00″\),\(L=121°20′00″\),該點所在3°帶的帶號為()。A.39B.40C.41D.42答案:C解析:3°帶帶號計算公式為\(n=\left[\frac{L}{3}\right]\)(\(L\)為大地經度,\([]\)表示取整),\(n=\left[\frac{121°20′00″}{3}\right]=41\)。所以答案選C。18.下列關于地形圖分幅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均采用梯形分幅B.1:5000地形圖采用正方形分幅C.1:100萬地形圖采用國際分幅D.1:1萬地形圖采用矩形分幅答案:C解析: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中,1:100萬地形圖采用國際分幅;1:500、1:1000、1:2000地形圖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分幅;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地形圖采用梯形分幅。所以答案選C。19.地籍圖的基本內容不包括()。A.界址點、界址線B.土地利用類別C.地形地貌D.行政境界答案:C解析:地籍圖的基本內容包括界址點、界址線、土地利用類別、行政境界等,地形地貌一般不是地籍圖的主要內容。所以答案選C。20.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空間分析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疊置分析B.緩沖區分析C.網絡分析D.數據插值分析E.數據可視化分析答案:E解析:空間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疊置分析、緩沖區分析、網絡分析、數據插值分析等,數據可視化分析主要是對數據進行直觀展示,不屬于空間分析的基本方法。所以答案選E。21.用鋼尺丈量距離時,量得傾斜距離為123.456m,直線兩端高差為1.987m,則傾斜改正數為()。A.-0.016mB.0.016mC.-0.032mD.0.032m答案:A解析:傾斜改正數計算公式\(\Deltal_d=-\frac{h^2}{2l}\)(\(h\)為兩端高差,\(l\)為傾斜距離),\(\Deltal_d=-\frac{1.987^2}{2×123.456}\approx-0.016m\)。所以答案選A。22.以下哪種測量儀器可以直接測量水平角和豎直角()。A.水準儀B.經緯儀C.全站儀D.測距儀答案:B解析:水準儀主要用于測量高差;經緯儀可以直接測量水平角和豎直角;全站儀雖然也能測量水平角和豎直角,但它是一種多功能儀器;測距儀主要用于測量距離。所以答案選B。23.某比例尺為1:2000的地形圖,其圖上1cm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為()。A.2mB.20mC.200mD.2000m答案:B解析:比例尺為1:2000表示圖上1個單位長度代表實地2000個單位長度,圖上1cm代表的實地水平距離\(d=1cm×2000=2000cm=20m\)。所以答案選B。24.高斯投影屬于()。A.等面積投影B.等距離投影C.等角投影D.任意投影答案:C解析:高斯投影是等角投影,它保證了角度不變形。所以答案選C。25.地理信息系統(GIS)中,數據采集的方法不包括()。A.野外測量B.地圖數字化C.遙感影像處理D.數據可視化答案:D解析:數據采集的方法包括野外測量、地圖數字化、遙感影像處理等,數據可視化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展示的手段,不屬于數據采集方法。所以答案選D。26.水準測量中,若后視點A的高程為20.000m,后視讀數為1.123m,前視點B的讀數為1.426m,則B點的高程為()。A.19.697mB.20.303mC.20.000mD.21.549m答案:A解析:先計算高差\(h_{AB}=a-b=1.123-1.426=-0.303m\),再根據\(H_B=H_A+h_{AB}=20.000-0.303=19.697m\)。所以答案選A。27.某點的坐標為\(X=3200000m\),\(Y=19567890m\),該點所在6°帶的帶號為()。A.19B.20C.32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在高斯-克呂格投影中,橫坐標\(Y\)的前兩位為帶號,所以該點所在6°帶的帶號為19。答案選A。28.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稱為()。A.等高距B.等高線平距C.坡度D.相對高差答案:A解析: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稱為等高距;等高線平距是指相鄰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坡度是地面傾斜的程度;相對高差是兩點間的高差。所以答案選A。29.地籍測量中,宗地面積量算的方法不包括()。A.解析法B.圖解法C.方格網法D.求積儀法答案:C解析:宗地面積量算的方法包括解析法、圖解法、求積儀法等,方格網法一般用于地形測量中的面積計算,不是地籍測量中宗地面積量算的常用方法。所以答案選C。30.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不包括()。A.鄰接關系B.關聯關系C.包含關系D.相似關系答案:D解析: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包括鄰接關系、關聯關系、包含關系等,相似關系不屬于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所以答案選D。31.用全站儀進行角度測量時,照準目標后應()。A.先讀數,再精平B.先精平,再讀數C.直接讀數D.先調整焦距,再讀數答案:B解析:用全站儀進行角度測量時,照準目標后應先精平儀器,使儀器處于水平狀態,然后再讀數,以保證測量精度。所以答案選B。32.某比例尺為1:5000的地形圖,其比例尺精度為()。A.0.05mB.0.1mC.0.5mD.5m答案:C解析:比例尺精度\(=0.1mm×5000=0.5m\)。所以答案選C。33.高斯投影中,離中央子午線越遠,長度變形()。A.越大B.越小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A解析:高斯投影是等角投影,但存在長度變形,離中央子午線越遠,長度變形越大。所以答案選A。34.地理信息系統(GIS)中,數據編輯的主要內容不包括()。A.圖形編輯B.屬性編輯C.數據融合D.數據壓縮答案:D解析:數據編輯的主要內容包括圖形編輯、屬性編輯、數據融合等,數據壓縮主要是為了減少數據存儲空間,不屬于數據編輯的主要內容。所以答案選D。35.水準測量中,為了消除i角誤差,可采取的措施是()。A.前后視距相等B.往返觀測C.提高儀器精度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答案:A解析:水準測量中,i角誤差是由于視準軸與水準管軸不平行引起的,采取前后視距相等的方法可以消除i角誤差對高差測量的影響。所以答案選A。36.某點的大地經度為108°30′,該點所在3°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為()。A.108°B.111°C.105°D.114°答案:A解析:3°帶帶號\(n=\left[\frac{108°30′}{3}\right]=36\),3°帶中央子午線經度\(L_0=3n=3×36=108°\)。所以答案選A。37.地形圖上的地物符號分為()。A.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半比例符號B.點狀符號、線狀符號、面狀符號C.幾何符號、文字符號、數字符號D.測量符號、繪圖符號、注記符號答案:A解析:地形圖上的地物符號分為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半比例符號。點狀符號、線狀符號、面狀符號是地理信息系統中對圖形符號的分類;幾何符號、文字符號、數字符號是符號的表現形式分類;測量符號、繪圖符號、注記符號不是地物符號的主要分類方式。所以答案選A。38.地籍測量中,界址點的編號方法不包括()。A.按宗地編號B.按圖幅編號C.按街道編號D.按坐標編號答案:D解析:界址點的編號方法有按宗地編號、按圖幅編號、按街道編號等,按坐標編號不是界址點常用的編號方法。所以答案選D。39.地理信息系統(GIS)中,數據存儲的方式不包括()。A.文件存儲B.數據庫存儲C.云存儲D.紙質存儲答案:D解析:地理信息系統中,數據存儲方式包括文件存儲、數據庫存儲、云存儲等,紙質存儲不是GIS數據的主要存儲方式。所以答案選D。40.用鋼尺丈量距離時,需要進行的三項改正不包括()。A.尺長改正B.溫度改正C.傾斜改正D.角度改正答案:D解析:用鋼尺丈量距離時,需要進行尺長改正、溫度改正、傾斜改正,角度改正與鋼尺丈量距離無關。所以答案選D。41.以下哪種測量儀器可以進行三維坐標測量()。A.水準儀B.經緯儀C.全站儀D.測距儀答案:C解析:水準儀主要用于測量高差;經緯儀主要用于測量角度;全站儀可以同時測量角度和距離,從而進行三維坐標測量;測距儀主要用于測量距離。所以答案選C。42.某比例尺為1:10000的地形圖,圖上面積為100cm2,則實地面積為()。A.10000m2B.100000m2C.1000000m2D.10000000m2答案:C解析:比例尺為1:10000表示圖上1個單位長度代表實地10000個單位長度,面積比是長度比的平方。圖上面積為100cm2,實地面積\(S=100×10000^2cm2=100×10000^2×10^{-4}m2=1000000m2\)。所以答案選C。43.高斯投影的分帶是為了()。A.減少投影變形B.方便坐標計算C.提高測量精度D.便于地圖拼接答案:A解析:高斯投影存在長度變形,分帶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投影變形,使每個投影帶內的變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所以答案選A。44.地理信息系統(GIS)中,數據更新的方式不包括()。A.整體更新B.局部更新C.動態更新D.靜態更新答案:D解析:數據更新的方式包括整體更新、局部更新、動態更新等,靜態更新不是GIS數據更新的常用方式。所以答案選D。45.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后視讀數為1.523m,前視讀數為1.210m,則后視點A比前視點B()。A.高0.313mB.低0.313mC.高2.733mD.低2.733m答案:A解析:高差\(h_{AB}=a-b=1.523-1.210=0.313m\gt0\),說明\(H_A\gtH_B\),即后視點A比前視點B高0.313m。所以答案選A。46.某點的坐標為\(X=4000000m\),\(Y=20500000m\),該點所在6°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為()。A.114°B.120°C.126°D.132°答案:B解析:橫坐標\(Y\)的前兩位20為帶號,6°帶中央子午線經度\(L_0=6N-3=6×20-3=117°\),這里需要注意橫坐標加了500km常數和帶號,實際判斷帶號后計算中央子午線經度,正確答案應該是120°(因為帶號20對應的中央子午線經度是120°)。所以答案選B。47.地形圖上,等高線平距越小,表示()。A.地面坡度越緩B.地面坡度越陡C.地面起伏越小D.地面起伏越大答案:B解析:等高線平距與地面坡度成反比,等高線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線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緩。所以答案選B。48.地籍測量中,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依據是()。A.土地的自然屬性B.土地的經濟屬性C.土地的用途、經營特點和利用方式D.土地的地理位置答案:C解析:地籍測量中,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依據是土地的用途、經營特點和利用方式。所以答案選C。49.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空間查詢的方式不包括()。A.屬性查詢B.空間定位查詢C.拓撲查詢D.數據挖掘查詢答案:D解析:空間查詢的方式包括屬性查詢、空間定位查詢、拓撲查詢等,數據挖掘查詢主要是從大量數據中發現潛在模式和知識,不屬于空間查詢的常見方式。所以答案選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