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材料_第1頁
科研-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材料_第2頁
科研-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材料_第3頁
科研-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材料_第4頁
科研-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情況介紹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

化工冶金研究所。50多年來,研究范圍逐步擴展到能源化工、生化

工程、材料化工、資源/環境工程等領域,學科方向由“化工冶金”

發展為“過程工程”。2001年更為現名。

過程工程所面向國家過程工業戰略需求,面向世界過程工程科技

前沿,針對制約過程工業發展的共性科技問題,提出了“過程工業綠

色化與信息化”的發展戰略和“一個核心、四個層次”的科研布局,

即以時空多尺度結構為核心,突破關鍵性科學難題;在共性問題和方

法學、數據信息和實驗計算平臺、工藝和過程調控、工程應用四個層

次,系統研究與發展過程工程科學,形成資源高效清潔轉化和產品高

值化制備的過程工程平臺。“一個核心”與“四個層次”是有機、開

放的整體,旨在落實戰略目標,突破科研一開發一設計一工程/分離

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實驗室成果產業化,輸出高效清潔的物質轉化

新工藝、新過程/新設備和集成技術,帶動過程工業的技術升級換代

和生產模式根本變革。

2011年過程工程所被科技部確認為“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

全年共簽訂有效合同199份,服務企業320余家,合同金額為

17839萬元,已經實際到款8331萬元,較上一年度增長了35.9%,

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舉辦3期“行業需求與過程工業科技創新高

層論壇”進行行業領域發展動態、戰略方向、最新政策、市場需求

及重大共性技術等研討;與政企新建平臺13個,提升企業自主創新

能力的同時,為實現核心技術的快速孵化推廣奠定基礎;2011年新

加入蘆筍產業等5大技術創新聯盟,是我所加入的產業聯盟總數達

到27個,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有效結合,共同

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以促進行業領域進行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及轉移

轉化;新增發明專利申請332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7項,PCT申

請8項;新增發明專利授權97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國際

專利授權3項,軟件著作權登記5項,進一步豐富和保障了原始創

新成果。

過程工程所現有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生化工程技術

研究中心(北京)、多相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濕法冶金清潔生

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以及

過程工程研發中心、生物質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項目成果

1.多相復雜系統仿真計算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針對過程工業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如工藝

及設備在量化設計和放大中依賴工程經驗逐級放大,現有過程效率

低、能耗高、污染重、流程長等問題,以化工、冶金、材料、石化

等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多相復雜體系及設備為研究對象,開展多相反

應和分離系統中復雜結構及過程強化的研究,建立分子水平到工業

規模的超級計算方法,實現減少中試甚至不經過中試直接產業化的

目標。已發展了可適應不同體系的通用模擬方法,可解決石油加工、

煤炭清潔利用、可再生資源利用等重大行業的工業設計問題,為我

國過程工業的綠色化與信息化升級提供重要的驅動力量,為目前全

國范圍內開展的節能減排工作提供基礎性的科技支撐。目前研究所

建有單精度千萬億次超級計算系統和國際上首個“虛擬過程工程”平

臺(VPE1.0)?

■電正7,加

行業IS姍冰

多相聰就仿酬NL

目頊即權防工

裝?內帆與傳遞過網三學力刎的麗t測■與顯示

曉翻螞建蠅幽國1暨一

T光事?運行航爆t化事故福嶼分析

留乍人員培訓等UMH于限和指月性加H

主要核心技術:

1.反應器內宏觀混合和微觀混合模型、流體力學與熱力學、反應

動力學的耦合模型和模擬計算等技術,應用于工業多相反應器的工業

設計放大、問題診斷和優化調控。

2.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建成了物理對象、模型、

軟件、硬件一致的多尺度模擬超級計算系統,在石化、能源、冶金等

領域,對工藝設計、過程放大、運行控制等全過程采用大規模模擬技

術,開發系統創新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藝及其關鍵裝備。

3.驗證性實驗平臺搭建技術,應用于典型的重大應用工藝過程,

建設虛擬和實驗平臺,實現多相復雜裝置內流動與傳遞過程三維準實

時的高精度測量與顯示,以及實際和虛擬裝置運行狀態基本同步的

數字化定量控制,為工藝裝置運行的在線優化、事故預警與分析和

操作人員培訓等提供手段和指導性原則。

2.多相攪拌槽反應器的設計、放大和優化

項目成熟階段:口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企業

委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

概況:攪拌槽反應器是最常用的工業多相反應器之一,課題組研

究、設計和開發氣液固兩相、三相、四相等多相攪拌槽反應器(包括

新型表面曝氣反應器、浮選機等)。所開發的新型攪拌反應器,能夠

有效強化多相混合(混合時間短)、分散、傳遞和反應。應用領域包

括化工、冶金、石化、生化、制藥、環境工程。可以改造現有工業反

應器、實現技術提升,也可以為新工藝設計新型高效攪拌反應器。成

果可以直接應用于生產,已在大型石化企業應用。

專利及應用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7項。完成石家莊化纖有限

責任公司己內酰胺項目中的“4臺40m3苯甲酸催化加氫攪拌反應

器的優化設計”、“160m3甲苯氧化反應器氣體分布器的優化設計”、

“酰胺化反應器分布器的優化設計和改造”等項目。

3.滴流床反應器的優化設計、放大和性能強化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口成熟期項目來源:企業

委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概況:滴流床反應器在工業上廣泛應用,如生物凈化處理廢水、

催化裂化、催化加氫等。但其放大設計仍主要依靠經驗。課題組系統

研究了滴流床氣液固三相反應器中多種操作性質的滯后現象和多穩

態的穩定性,開發了關于滴流床中滯液量、流動形態轉變、氣液固

傳質、流體分布發展等數學模型,并提出人為非穩態操作強化滴流

床內傳質操作的方法,對滴流床的設計、放大、調控和強化操作有指

導價值。可應用于石化、化工領域中工業生產的問題診斷和反應器

優化改造,實現技術提升,也可設計新型高效滴流床反應器。

4.環流反應器的模擬、設計、放大和操作優化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企業委托、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

和重點項目

概況:課題組研究了氣-液和氣-液-固環流反應器(包括內環流、

外環流和多層環流反應器)內的流動、傳遞和反應過程,利用數值

模擬和機理性的分區模型,設計新型環流反應器,能夠實現氣液固

的良好混合,節省強制循環泵。應用領域包括化工、生化、冶金、石

化,如生物發酵、氣液固反應、礦物浸出等。可以改造現有工業環

流反應器或鼓泡塔、實現技術提升,也可以為工藝設計新型高效環

流反應器。可直接應用于生產,已在冶金和化工企業應用。

專利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1項“煤直接液化磁力刮刀環流反

應器及其煤直接液化方法”、實用新型專利1項“一種多相環流反

應器”。與其他單位合作,為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中試裝置設計新型

環流反應器,2007年12月在神華6萬噸裝置上成功試用。

5.結晶器的設計、放大和優化

項目成熟階段:口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企業

委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

概況:結晶反應器(液固或氣液固攪拌反應器)的放大設計目前

仍主要依靠經驗。課題組研究了結晶體系的反應-結晶成核動力學,

從微觀和宏觀混合的機理出發,數值模擬和仿真結晶反應器內的流

動、傳遞和結晶反應過程,指導工業結晶反應器的設計、放大、優化

和操作調控,以改善結晶產品的粒徑分布和純度,提高原料利用率

和產品收率、改善產品質量。應用領域包括化工、冶金、石化、生化、

制藥,可以改造現有工業結晶器、實現技術提升,也可以為新工藝設

計新型高效反應結晶器。

專利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1項。2006-2007年利用模型和數

值模擬,提出石家莊己內酰胺工藝由5萬噸擴產到16萬噸時

481m3硫酸鍍結晶反應器改造的技術方案,驗車成功。

6.資源/能源綠色利用

油氣、礦產以及煤炭資源的高效合理開發及利用支撐著國民經濟

的健康發展。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自建所以來就緊密圍繞國家的戰

略需求,在資源與能源領域持續不斷地開展著科技創新工作,積累了

眾多優秀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主要核心技術:

1.亞熔鹽液相氧化技術,應用于輅、鋁、銳、鈦等難選有色金屬

礦產以及非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2.循環流化床技術,應用于煤炭的清潔燃燒、提取煤基化學品以

及中熱值煤氣生產、難選鐵礦石磁化焙燒以及其他物料高效焙燒等。

3.離子液體技術,應用于油品的脫酸、脫硫以及石油裂解C4資

源的高值化利用等。

4.濕法冶金以及生物冶金技術,應用于低品位復雜礦產綜合利

用。

馀赴液相蛻化支術

Wt桿維期胎成

W:那M0;海播睨;雙麗品I?取;中

知―確,m毗民也抵融r產

:蹤臺會及生劭合金皮術

7.高效節能的乙二醇/碳酸酯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科技支

撐計劃、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企業委托

概況:乙二醇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有機原料,主要用于生

產聚酯纖維、防凍劑、不飽和聚酯樹脂、潤滑劑、增塑劑、非離子

表面活性劑以及炸藥等。本項目針對高能耗乙二醇的生產過程,建

立了高效節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二醇/碳酸酯集成技術。與環氧

乙烷直接水合法相比,極大地提高了原子利用率,能耗可降低35%

以上,可有效地利用上游乙烯氧化制環氧乙烷過程排放的含二氧化

碳廢氣,可根據市場需要靈活地調整生產方案,選擇性地生產碳酸

乙烯酯、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等多種產品。

專利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10項,建成10噸/年的乙二醇模

試試驗裝置。

8.混合碳四高效綜合利用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863支

持項目、中石油橫向項目

概況:MMA主要用于有機玻璃行業,廣泛用于汽車、建筑、設

備部件、家用電器材料、光信息材料、電氣部件封裝、衛生潔具等。

其下游高性能產品不斷開發成功,市場需求非常旺盛。目前我國甲基

丙烯酸甲酯(MMA)的生產工藝全部采用傳統的以丙酮和氫氟酸為原

料的丙酮氯醇法,規模小、效益差、污染重,嚴重制約著MMA行

業的發展。本項目以清潔C4為原料,替代了有毒有害原料,不使

用強酸強堿,不產生硫酸氫氨等難處理副產物,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

MMA工藝技術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的狀況。

專利情況:已申請13項中國發明專利,9項授權。

9.油品脫酸新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863,企業合作項目

概況:隨著原油開采量增加和開采技術的提高,高酸原油的比重

越來越大,酸的存在使得油品在加工過程中造成設備腐蝕,非計劃停

工次數增加,生產效率低,安全問題突出。在高酸原油中,90%以上

的酸為環烷酸。本技術采用“離子開關”原理,選擇有機堿類脫酸劑,

實現了脫酸與提煉環烷酸的雙重效果,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與其他技術相比具有操作費用低、脫酸效率高、環烷酸可回收、脫酸

劑可重復利用的特點。實驗證明:使用該法脫酸率可達95%以上,

環烷酸回收率大于90%,脫酸劑回收率大于99.8%。同時本技術可

以推廣到動植物油的脫酸中,尤其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煉制。

項目進展情況:已完成小試和中試,可以進行產業化開發。

10.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煌新工藝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中國

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前瞻性項目

概況:全球石油資源的嚴重不足、價格的不斷攀升,以及重要石

油化工產品需求量的快速增長,迫切需要非石油路線生產乙烯、丙烯

等重要化工原料。合成氣直接制烯煌具有工藝路線短的明顯優勢,本

項目采用分子模擬及量化計算預測催化性能,大大減少傳統經驗性催

化劑研究的工作量;設計高效反應器,有利于傳熱、傳質和催化劑

穩定性及催化劑再生,減少二次反應,提高反應效率,延長催化劑壽

命。該項目將優化合成氣向低碳烯燒的高效定向轉化性能,同時減少

CO2的生成,具有廣闊的前景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11.燃料油低溫脫硫新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企業合作項目

概況:世界各國對汽油、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加氫

脫硫是現有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工藝,但加氫脫硫催化劑仍沿用金屬

硫化物,在使用過程中活性組分的流失會引起大氣污染,且操作條件

比較苛刻,氫耗量大,投資規模大。本項目開發了基于離子液體的萃

取脫硫和氧化-萃取脫硫技術,脫硫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離子液體

易于回收、反應條件溫和,極大的降低了操作費用,所以該工藝的開

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本研究已經設計篩選出用于高效燃料油脫硫

的離子液體脫硫劑,建立了離子液體萃取脫硫和氧化-萃取脫硫的實

驗室裝置。

專利情況:申請相關專利4項,其中公開2項。

12.計算機模擬與過程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國家

自然基金,國家863,國際合作,企業合作等

概況:計算機模擬與過程集成已成為工業過程設計和運行的重要

工具,廣泛用于新流程、反應器、催化劑、溶劑等的設計和優化,

以及物性、反應路徑和過程的預測,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

課題組在模擬計算方面具有雄厚的實驗條件和基礎,具有物性測量、

微反及模式裝置、分離裝置等,可為模擬計算提供準確的實驗數據,

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擁有大型并行計算機(曙光R210TX,64個

CPUQ.8G),32個結點(2G)硬盤:140G)。擁有多種模擬軟件,如

AspenPlus,Proll,CFX,Fluent,Phoenics,gProms,Gaussian03,

CODESSA,Cosmo,Turbomole等,并與許多國際著名研究機構,

如三菱化學、英國PSE公司,日本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等

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13.乙晴法抽提丁二烯新型離子液體添加劑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企業

委托

概況:丁二烯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有機原料和合成橡膠單

體,是C4儲分中最重要的組分之一,將丁二烯從C4混合物中有

效地分離出來十分重要。我國目前擁有多套ACN萃取精網生產丁二

烯的工業裝置,工藝路線相似,但都存在能耗較大問題。本項目開發

了高性能離子液體萃取添加劑用于乙睛法抽提丁二烯技術,實現高效

選擇性萃取分離,提高現有丁二烯的生產效率,回收循環利用離子

液體降低萃取劑成本,降低能耗。新工藝利用的離子液體,為綠色溶

劑,幾乎沒有蒸汽壓,在工藝內部有效循環利用而不損耗,對環境非

常友好。新工藝還可在DMF工藝和NMP工藝中進一步推廣應

用。

專利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1項。

14.低溫液相合成氣制甲醇新工藝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科技

支撐計劃、國家“863”項目

概況:甲醇消費量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4位,廣泛用

于有機中間體、醫藥、農藥、染料、涂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

橡膠及其他化工生產中,并且可用作替代能源一一醇叫燃料。本項目

低溫液相合成甲醇具有以下優勢:良好的溫控能力和散熱能力,反應

溫度低;較廣的原料氣適應性,高的單程轉化率。2006年全球甲醇

生產能力已接近4800萬t/a,總消費量達3680萬t?2007年我國

精甲醇累計產量為1076萬噸,能耗約1700萬噸標煤。采用新工藝

可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操作成本。

專利情況:已申請1項專利。

15.合成氣加壓流化床甲烷化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天然氣資源的不足和煤炭資源分布與需求的逆向分布

使得利用煤、生物質等固體燃料生產替代天燃氣SNG成為了國家不

可缺少的戰略需求。集成氣化與合成氣甲烷化的工藝被認為是最可靠

的工業化技術路線,其中關鍵技術是氣化和合成氣甲烷化。課題組根

據國內外技術現狀,針對合成氣甲烷化是高放熱、且體積縮小的過程,

選擇確定了等溫甲烷化的技術方向,并基于課題組在流化床技術方

面的優勢,率先在國內申請了流化床甲烷化工藝專利,建立了國內第

一套加壓(50atm)流化床甲烷化試驗平臺,揭示了技術可行性,目

前正在開展流化床甲烷化的催化劑研發。

16.混合C4(異丁烯)催化水合制備叔丁醇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叔丁醇主要用于高純異丁烯制備、汽油添加劑、工業溶劑、

增塑劑、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機中間體原料等。本項目開發了煉

油廠副產混合C4催化水合制備叔丁醇的新型催化劑和清潔工藝,

可實現混合C4中異丁烯的高效利用。新型液體催化劑具有不揮發、

穩定性好、腐蝕小、可設計的優點;異丁烯轉化率可達90%以上,

叔丁醇選擇性99.5%以上;催化劑易于與產品分離,可循環使用;工

藝清潔,路線簡單。我國催化裂化可得C4鐳分800萬t?a-l以上,

乙烯裂解裝置可提供C4福分256萬fa-L因此,混合C4的綜合

利用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利情況:已申請相關專利1項。

17.電催化合成銘酸酢清潔生產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口成熟期項目來源:科技支撐

計劃、國家自然基金、企業委托

概況:輅為重要戰略性資源,格鹽系列產品作為化工-輕工-高級

合金材料的重要基礎原料,廣泛應用于高性能合金、電鍍、鞅革、顏

料、印染、陶瓷、防腐劑、催化劑、醫藥等多種部門。傳統工藝采用

有鈣焙燒-硫酸生產工藝,工藝流程長、排放大量含輅芒硝和硫酸氫

鈉等副產品,資源利用率低。本項目開拓格酸鹽中間體電催化合成輅

酸肝清潔生產集成技術。與傳統工藝相比,具有無污染、產品純度高,

反應副產品內循環或綜合利用,生產成本低,投資省的特點。新技術

從生產源頭徹底解決格鹽行業重污染難題,綜合成本下降10%,產品

純度高達99.75%,具有突出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專利及進展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3項,正在建立小試規模連續

試驗裝置。

18.基于納米介孔材料的苯酚羥基化清潔生產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項目來源:國家863

項目、國家自然基金

概況:苯二酚是一種重要的特種精細化學品,主要用于醫藥、農

藥、感光材料、合成材料阻聚劑、抗氧化劑和橡膠助劑等領域。目前,

國內苯二酚需求仍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國內生產的核心技術也靠國外

引進,且該技術對設備材質要求嚴、能耗高,同時,還存在酸回收等

相關的環境問題。本項目針對苯酚羥基化的生產過程,建立綠色節能

的苯酚羥基化集成技術。本技術與現有引進的均相酸催化技術相比,

有效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建立了多相催化苯酚羥基化新型反應器系統

和優化的集成生產工藝,預期可能耗降低20%以上。如果本課題最終

形成的技術成果能夠獲得推廣應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專利及進展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2項,小試結果順利。

19.尿素反應耦合法合成異氟酸酯(MDI)清潔工藝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

概況:異氟酸酯主要用于合成聚氨酯,也是農藥、醫藥、染料、

皮革等行業的重要的中間體,我國異氟酸酯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產能

不足,且生產成本過高。光氣化法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MDI工業生

產方法,但生產過程中使用劇毒的光氣,且反應過程中生成氯化氫,

對設備腐蝕嚴重,而且純MDI的收率和質量也較低。本所研發出的

新工藝路線-尿素反應耦合法無有害物排放,可實現污染物的源頭減

量,設備投資與操作費用也將大幅度降低。新工藝如實現產業化將開

辟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新的產業鏈條,技術經濟與環境效

益潛力巨大。

專利情況:本項目已經申請中國發明專利三項。

2O.N,N'一二苯基胭清潔生產的新工藝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

概況:N,NZ-二苯基胭是一種重要的醫藥中間體,主要用于制

備磺胺及其下游產品2,6—二氯苯胺等。國內企業生產主要采用工

業尿素法,存在生產規模較小,污染重,產品純度、色度不高等問題。

隨著磺胺類藥物、異氯酸酯等需求量的日益增長,N,N,-二苯基腺

市場前景看好。我所課題組提出以苯胺和尿素為原料,不添加任何催

化劑和其他溶劑條件下,常壓下加熱反應合成二苯基腺的清潔新工藝

集成技術。新工藝以苯胺作為反應原料和溶劑,通過強化副產氨氣移

出、高效相分離、介質循環利用等反應、分離強化手段,有效提高了

二苯基胭的產率。

專利情況:本項目已經申請中國發明專利一項。

21.煤/重油分級利用熱裂解氣化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煤資源的80%屬于中高揮發分煤,傳統的直接燃燒和

氣化不能利用其富含的揮發分和揮發分中所含的芳香環化學品,造成

高值資源的浪費。課題組利用其在雙流化床技術方面的積累與優勢,

2009年在國內首次開展了熱解與氣化耦聯的熱解氣化,同時生產熱

解氣、熱解油、合成氣的新技術研發,建立了1000t/a級中試裝置,

完成了成功調試運行,為進一步優化技術工藝、形成可放大的技術奠

定了堅實基礎。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煤/重油熱裂解氣化技術目前暫時沒有與

企業合作,但已與大型石化類企業開始探討合作方式,并在推動國家

項目的支持。可望在3年左右實現技術示范。

22.褐煤分級輕度熱解提質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中科院支新項目

概況:我國褐煤資源占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12.7%,總量達1500

億噸。褐煤熱值低,含水量高,富含揮發分,易風化、易自燃。輕度熱解

是提質褐煤,生產高熱值、穩定性好的蘭炭/半焦,實現褐煤高效利

用的有效途徑。目前普遍采用移動床熱解,難以處理20mm以下碎煤,

造成資源浪費。課題組提出了褐煤分級輕度熱解提質技術,利用氣流

床-流化床-移動床耦合的復合反應器實現對0-50mm的寬粒度分布褐

煤的輕度熱解,制備蘭炭或半焦,并同時實現對不同粒度煤的分級。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已與碳制品企業達成了共同實施1萬噸/

年規模的技術示范工程的合作合同。目前完成了系列基礎研究,將在

2010年2月開始進行1萬噸/年示范工程設計,6月開工建設,計劃

2010年完成示范工程的調試運行。

23.碎煤預氧化流化床氣化生產工業煤氣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

概況:我國每年消耗1.0億噸粒徑20mm以上的精煤,通過小型

固定床生產工業煤氣,價格高、難以放大。課題組基于前期開展的雙

流化床氣化技術中試成果,通過技術優化提出了適應褐煤、長煙煤、

弱粘結性煙煤的預氧化流化床氣化技術工藝,應用于焦化過程產生的

中煤、焦粉、煤泥等低階煤,生產替代焦爐煤氣的工業煤氣專利和實

際應用情況:目前,針對示范用煤開展了前期研究,完成了煤處理量

1000噸/年的中試裝置設計,正在進行中試裝置建設,根據項目進度

規劃,將在2010年6月開始進行示范工程的設計,10月開工建設。

24.焦化過程煤炭分級與預熱調濕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的焦炭產量已近4.0億噸/年,代表重要的煤炭利用過

程和行業。煤炭焦化過程要求將煤炭粉碎至3mm以下,自煤礦運來

的煤目前直接被全量送入粉碎過程,但原煤的60%本身已達3mm以

下,導致粉碎過程的高能耗。同時,目前的煤直接被送入焦化爐,原

煤的含水導致焦化過程低效率。焦化爐產生大量270C左右的煙氣,

目前直接排放,形成了煙氣顯熱的損失。課題組提出了利用焦爐煙氣、

同時實現分級與預熱調濕的集成化技術工藝,開展了顆粒分級特性、

煤脫水動力學、過程模擬等基礎性研究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與煤焦類企業合作,已基本建成了煤處理

量2t/h的中試裝置,根據進度將在2010年4月前完成中試,進一步

通過技術優化與放大,屆時將建立煤處理量400t/d的第一套工業裝

置。

25.煤焦油高效分離及加氫提質綜合利用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科技支撐計劃、企業委托

概況:煤焦油是世界化工原料的重要來源,作為某些化學品的原

料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國焦油分離過程普遍存在能耗高、產品結構單

一、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能力較差等問題。本項目針對復雜煤焦油的分

離過程,建立高效、節能的焦油綜合利用集成技術。本技術可針對不

同焦油組成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降低能耗10%以上、提高焦油組分

的利用效率,對焦油的主要組成如蔡、酚等精細化學品提取率達90%

以上。針對焦油過程中的低附加值偏分如洗油、蔥油等,進行加氫提

質生產汽油、柴油產品,提高附加值(>1000元/噸焦油),同時也利

用了煉焦過程中焦爐氣中的氫源。

項目進展情況:煤焦油高效分離可以進行產業化設計、加氫提質

已經完成小試。

26.中小型煤/生物質燃氣生產低焦油氣化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有很多工業應用要求在工場現場利用煤、生物質制備

數千至萬立方/h規模的工業燃氣,如利用生物質生產生物質燃氣目前

仍然使用間歇式移動床氣化爐,焦油含量高、污染嚴重,使生物質氣

化燃氣的推廣應用受到了極大限制。同時,我國擁有較強的生產中小

規模煤氣發生爐的能力,但基于利用粒徑20mm以上塊煤的傳統移動

床氣化技術。為了降低生物質氣化生產燃氣的焦油生成、利用20mm

碎煤低成本生產工業燃氣,課題組提出了耦合流化床部分氧化熱解與

下吸式移動床半焦氣化的新型兩段低焦油氣化技術工藝,建立了

50kg/h級的試驗平臺,還與山東某企業合作,開發了新型的下吸式固

定床氣化裝置,該裝置的成功可直接與新型兩段氣化工藝結合,加快

新技術的產業化。

27.煤一天然氣/焦爐氣共氣化制備合成氣/還原氣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

概況:新技術將煤制合成氣與天然氣制合成氣進行過程耦合,生

產H2/CO靈活可調的合成氣。其創新性是:克服了天然氣制合成氣

需燃燒1/3左右天然氣提供熱量和H2/CO高的缺點、煤制合成氣

H2/CO低和熱量過剩的缺點,并可通過調控噴吹參數(天然氣、氧氣

和水蒸汽的比例)來調控合成氣的成分。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發明1項專利。采用移動床,完成了規模

為10-20m3/h產氣量的試驗,可產出H2/CO=l-2、CO+H2>95%的粗

合成氣。

28.亞熔鹽法鋼渣提鋼銘清潔生產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重點863計劃項目,企業合作項目

概況: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金屬,在鋼鐵、有色冶金和化工部門

有著廣泛用途。機渣是提機的主要原料,目前機渣提機的主流工藝是

鈉化氧化焙燒工藝,焙燒溫度高,機回收率低,且機渣中的格不能回

收,含格的提鈾尾渣易造成二次污染;該工藝錢沉過程產生大量的高

鹽度氨氮廢水,且焙燒過程中排放有害的含氯或含硫的侵蝕性氣體,

環境污染嚴重。本項目形成以機輅高效提取-多組分清潔分離-機輅產

品轉化-提機尾渣綜合利用為技術特色的亞熔鹽法機渣提鈾格清潔生

產原創性集成技術,反應條件溫和,能耗低、資源利用率高、無污染

物排放,經濟效益顯著。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正在河北承德建設

千噸級示范工程。

29.亞熔鹽法氧化鋁清潔生產替代技術工業化示范工程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

概況:氧化鋁行業為國民經濟、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基礎原料工業,產品市場巨大,近十余年來,我國氧化鋁生產一直

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中科院過程所開發的亞熔鹽法氧化鋁清潔生產替

代技術工業化示范工程項目是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處

理低品位鋁土礦的原創性全濕法氧化鋁清潔生產新技術,同等條件下

能耗低于拜爾法,比燒結法節能60%以上,鋁土礦中氧化鋁資源利用

率比拜爾法高15%以上。本項目的產品成本低、質量高,具有很強的

市場競爭力。本項目為經濟、高效、清潔利用我國大宗中低品位鋁土

礦資源提供了一條全新的生產技術路線,對我國氧化鋁工業可持續發

展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義。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申請中國發明專利6項。正在河南建設年

產萬噸級氧化鋁的產業化示范工程。

30.低溫電解鋁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

企業委托

概況:鋁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原料,2009年產量已超過1100

萬噸,僅次于鋼鐵產量,是有色金屬中產量最高的。傳統冰晶石-氧

化鋁電解鋁工藝存在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每

噸鋁放2噸二氧化碳)等問題。本項目針對高能耗電解鋁的生產過程,

提出在離子液體低溫熔鹽體系電解鋁新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的創新

特點和優勢:①超低溫電解,能量利用率大大提高,耗電成本可節省

30%;②低溫下熠鹽對電解槽腐蝕性大大降低,有效延長電解槽壽命,

大大降低企業生產成本;③可以根據工藝特點直接生產鋁粉,產品附

加值更高;④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解鋁集成技術。

專利及進展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2項,建成10A小型電解槽

試驗裝置。

31.難選鐵礦石循環流化床磁化焙燒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鋼鐵高速增長的勢頭在短期內還難以得到有效的遏

制,未來對鐵礦石的需求還將大幅增加。在我國已探明的576多億噸

鐵礦石儲量中,大部分屬于復雜難選鐵礦石,難以被有效地分選。中

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近年來開發了復雜難選鐵礦石循環流化床

磁化焙燒技術,具有磁化焙燒效率高,焙燒過程熱量回收利用充分等

優點,可降低難選鐵礦石粉體磁化焙燒過程的能耗,提高難選鐵礦石

磁化焙燒過程的經濟性。采用本技術,可望實現幾百億噸難選鐵礦石

高效開發利用,經濟效益巨大。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完成10萬噸/年

產業化示范工程。

32.堿法活化處理紅土銀礦/提取鋁鋁新技術研究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企業委托

概況:It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鎮礦、鐵礦、輅礦及鋁土

礦等礦產資源對外的依存度逐年增加。為了增強我國對境內外鑲紅土

礦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力,保證我國未來對鎂、鉆、輅、鐵、鋁的長期

需求,課題組針對復雜低品位紅土鑲礦富含輅、鋁、鑲、鉆、鐵等有

價金屬的特點,借鑒現有輅鹽、氧化鋁和紅土鑲礦的生產工藝,采用

堿法焙燒工藝處理紅土鑲礦,從中提取輅、鋁等有價金屬并轉化為產

品出售,得到的堿浸渣再用加壓酸浸的方法將其中的鑲、鉆等金屬轉

化為產品,最終得到的酸浸渣為含鐵61%以上的鐵精粉。

專利及進展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5項,建成1萬噸/年的紅土

鎮礦處理試驗裝置。

33.鈦白清潔生產集成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項目、中科院方向性課題、

國家自然基金、企業

概況:生產鈦白工業化技術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我國主要采

用硫酸法,資源利用率低、污染嚴重,嚴重制約了我國鈦白粉工業的

發展。而氯化法掌握在國外少數大企業手中,且投資大,技術復雜,

其產生的含氯化合物廢渣量稍小,但毒性大更難處理。本所提出了熔

鹽法清潔轉化-多鈦酸鹽水解-介質再生循環的鈦白粉清潔生產原

創性新技術(也可稱為堿法鈦白清潔生產新工藝)。新工藝實現酸堿

雙循環,鈦反應轉化率大于97%,鈦總回收率大于95%,可制備銳

鈦型和金紅石型鈦白。清潔工藝從源頭大幅度消減了污染物排放,無

廢渣,廢酸液減少了80%,20%酸完全實現循環利用,原料中的多種

有價金屬在酸堿循環中實現分離,并以金屬鹽形式作為高附加值產

品。

專利及進展情況:已申請中國專利7項,建成1000噸/年的中試

裝置。

34.低品位難處理多金屬礦生物冶金和濕法冶金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企業委托、國家重點基金

概況:難處理金礦是指由于黃金呈微細顆粒形式分布在脈石礦物

中,由于表面被脈石覆蓋無法直接氧化浸出。此類礦物在浸出前必須

通過預處理除掉表面覆蓋層。由于以神硫化物(雄黃和雌黃)為覆蓋

物的難處理礦物目前尚無工業處理方法,在黃金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

下,如能實現這類廉價金礦的有效處理,將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課題

組采用以加壓氧化為核心技術的處理方法可以高效、無污染地利用珅

硫化物包裹型難處理金礦,在清潔、環保的條件下取得很好的金回收

率,同時還可以回收部分神化合物。

專利、獲獎和實際應用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堿硫氧壓浸

出提取金/銀方法”、“自含神難冶金礦中脫除和回收雌黃的技術”、“自

含種難處理金礦中回收金銀及三硫化二種的方法”。

35.氯化鹽特殊介質浸取從低品位鋁精礦制備高等級二硫化

車目的研究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純度為98%以上的二硫化錮具有很好的潤滑性能,被稱為

“高級固體潤滑王”。我國的銅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但生產狀況比

較落后,出口產品大多是錮渣,氧化銅等低附加值產品。本項目提出

一種新的濕法冶金工藝流程:在氯鹽浸取液中加入一種特殊介質,使

之與浸取液形成協同效應,極大增加了鉗精礦的浸取效率,且母液可

進一步循環利用,實現了節能減排,最終可獲得純度為98%以上的高

純度的二硫化錮產品。此工藝路線能夠大大促進我國豐富的銅資源的

開發利用,以節能環保的綠色工藝,制備出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純二硫

化錮產品。

專利情況:已申請氯化鹽浸取錮精礦提純二硫化錮方法的國家專

利(No:200910087262.5,2009)?

36.酸堿聯產與再生循環技術用于鎂礦資源開發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鎂礦資源非常豐富,其中菱鎂礦、水氯鎂石、白云石、

蛇紋石等資源儲量均處于世界前列。但我國的鎂質制品仍以初級產品

為主,高附加值鎂質材料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收入不足1%。現有生

產高端產品的工藝大多存在著固體廢棄物排放的問題,不能滿足清潔

生產的要求。本項目實現鎂資源高效利用,生產高值化產品,建立適

合中小企業以各類鎂礦資源為原料,生產高純氫氧化鎂和氧化鎂的工

業技術示范。本項目無需其他外購原料,固體廢棄物極少,產品為高

純氫氧化鎂(99%以上),可作為阻燃劑使用。以此為原料,可以生

產高純氧化鎂(98%以上)。整個工藝過程除氯化鎮分解為新過程外,

其他全部為成熟技術的集成,技術風險小。目前已經在河南南陽地區

建成了千噸級中試裝置。

專利情況:已申請發明專利2項。

37.氧化鋁生產高效節能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概況:我國氧化鋁產量多年來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國鋁

土礦資源多為低品位的一水硬鋁石礦,氧化鋁生產主要采用工藝復

雜、耗能高的燒結法和混聯法,能耗(30?45GJ/t-A12O3)是國外拜

耳法平均能耗(12GJ/t-A12O3)的2~4倍,占氧化鋁生產成本的40%

左右。課題組提出了鋁酸鈉碳酸化分解與晶種分解耦合制一水軟鋁石

的氧化鋁生產節能新工藝,在保證一水軟鋁石分解速率的基礎上,通

過抑制鋁酸鈉溶液分解過程三水鋁石結晶,實現分解產物晶型“定向”

控制。新技術可降低氧化鋁焙燒能耗60%、氧化鋁綜合能耗10%左

右。新技術可適用我國80%氧化鋁企業的技術升級改造。

專利和應用情況:發明專利1項,與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合作

開發項目。

38.海鹽鹵水綜合利用制備高純氧化鎂節能新工藝研究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氧化鎂系列產品中輕質氧化鎂、活性氧化鎂、高純氧化鎂

等在化工領域應用較為廣泛。本項目提出從海鹽鹵水中沉淀三水碳酸

鎂制取高純氧化鎂的新節能工藝,此方法利用碳酸鐵為反應沉淀劑,

與海鹽鹵水中的氯化鎂反應,得到形貌規整和過濾性好的三水碳酸鎂

晶體,所得三水碳酸鎂經干燥、煨燒可得高純氧化鎂。新工藝具有降

低過程能耗、減少雜質夾帶以及沉淀物良好的過濾性等優點,此工藝

路線的開發成功必將大大促進我國資源加工向資源節約、能源節約和

生產高價值產品的方向發展。

專利情況:已申請三水碳酸鎂制備的國家專利(No:

200710064243.1,2007)

39.菱鎂礦和鹽湖鹵水制高純氧化鎂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十一五”重大攻關項目,863,企業委托

概況:鎂系產品是重要的無機產品,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有著舉足

輕重的作用和地位。其中產量最大者為氧化鎂(MgO),據統計,世界

鎂系產品銷量中,氧化鎂占總量的87%。本技術則可以利用廣泛的含

鎂液體或固體資源制備高純氧化鎂,純度大于98%。本技術基于直接

熱解和提取介質循環的短流程工藝提高鎂系產品的純度,降低鎂系產

品在專業用途中有害雜質的含量,外加原材料量和能耗大幅度降低。

工業上的含鎂副產品,其雜質含量和前期處理工藝比液體礦和固體礦

為原料制備鎂系產品又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本技術可以適合利用菱

鎂礦、鹽湖鹵水、含鎂副產品以及高鎂礦物等來制備高純度的鎂系產

品。

40.無水氯化鎂的制備與電解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我國是世界上金屬鎂生產和出口大國,但是我國金屬鎂是

采用熱還原法(皮江法)生產的,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和環境污染

嚴重。與熱還原法相比較,電解無水氯化鎂的方法資源利用率高,污

染較小,是一條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金屬鎂制備的先進方法。

課題組開發了以菱鎂礦(或水氯鎂石)為原料,制備高純度無水氯化

鎂,進而電解無水氯化鎂制備金屬鎂的新工藝(專利:

CN200710179865.9;CN200510126317.0)o與傳統的皮江法煉鎂相比

較,該新工藝具有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生產成本與皮江法相

當。制備的無水氯化鎂的純度大于99%,通過電解可以直接的到精煉

鎂。另外,該技術也可以處理硅烷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六氨氯化鎂,

通過流態化燃燒,其中的氨循環利用,得到的無水氯化鎂作為電解金

屬鎂的原料。

41.以高嶺土制備膨潤氟云母的應用開發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云母用途極其廣泛,各國都以戰略物資加以儲備。氟云母

是一類含鉀、鋁、鎂、鐵、鋰等元素的層狀含水鋁硅酸鹽的總稱。由

于氟云母不含羥基,它的高溫熱穩定性比天然云母高得多,而且由于

合成云母純凈、雜質少、透明性好,除硬度略大于天然云母外,其它

機械性能、電絕緣性能和真空放氣等性能均優于天然云母。本項目提

供了一種在較低溫度下、使用廉價的高嶺土作為原料、制備膨潤氟云

母的方法。產品可作為離子交換劑、填料等應用于工業水處理、造紙、

涂料等行業中。本方法成本低廉、無環境污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專利情況: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42.由高嶺土合成硅鋁酸鹽分子篩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硅鋁酸鹽系列分子篩(A型、X型、Y型和ZSM-5等)在

吸附、分離和多類催化反應中表現出優異的性能。本技術涉及到一種

由(煤系)高嶺土制備硅鋁酸鹽系列分子篩及其性能優化的廉價高效

方法。本技術既可以通過工藝參數的調整調控合成分子篩的粒度、形

貌、孔道特性、熱穩定性和水熱穩定性等各項性能,又能減少產品合

成的原料成本和設備成本。本技術所生產的各種分子篩,針對不同的

用途,可滿足不同的要求。如用于吸附干燥過程的4A型分子篩,可

實現水吸附率達20%以上。本技術不僅可實現高嶺土的高附加值應

用,而且可以進一步優化目標產品的性能。該方法工藝及設備簡單、

投資少、見效快,產品的市場前景廣闊。

43.由高嶺土制備磷酸硅鋁分子篩催化劑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SAPO系列分子篩(SAPO-5、11、31、34、41、44、47等)

在甲醇制低炭烯燒(MTO)、二甲醛制低炭烯燒(DTO)、燒燒或芳

煌異構化、異構脫臘、生產高級潤滑油中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本

技術涉及到一種由(煤系)高嶺土制備磷酸硅鋁系列分子篩催化劑及

其性能優化的廉價高效方法。本技術不僅可實現高嶺土的超高附加值

應用,而且可以進一步優化目標催化劑的催化性能。該方法工藝及設

備簡單、投資少、見效快,產品的市場前景廣闊。

44.(煤系)高嶺土生產顏/填料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高嶺土是重要的非金屬礦,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造紙、橡膠、

塑料、涂料等工業領域。高嶺土在我國有豐富的資源,特別是煤系高

嶺土儲量極其豐富,但生產白度高于90%、粒度為小于2微米占90%

以上高檔顏/填的技術難度大。課題組針對(煤系)高嶺土的特點,

成功地開發出:(1)超細高嶺土懸浮般燒技術;(2)超細化技術;(3)

表面改性技術。與傳統的工藝相比,本工藝的突出特點是:投資省、

效率高、能耗低、產品質量好、調控容易,特別可進行大規模工業化

生產。

45.粘土(石煤)型鋼礦綜合利用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863項目,企業委托

概況:粘土機礦是以SiO2為基質的粘土型礦物,伊利石、機云

母、高嶺石三者呈隱晶互層共存,容易泥化,浮選不易,重選不可行。

機磁性弱,無法采用常規選礦方法。目前沿用鈉化焙燒,水浸提取的

工藝,能耗高,效率低。尤其是反應過程產生大量的有毒性氯氣,對

環境和工人健康危害巨大。針對粘土型機礦的特點,本技術利用全封

閉循環的生物-化學協同提取技術,開創了多種元素綜合利用的機清

潔冶煉工藝。工業生產試驗表明該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投資少、

無污染的特點,可以綜合利用粘土(石煤)型機礦中的鐵、鋁、硅、

乳元素,物料消耗和能耗低,全流程無廢氣、廢水、廢渣產生,實現

了循環經濟。已在陜西、河南等地建立示范工程。

46.低品位鎰礦生物冶金技術及綜合利用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企業委托

概況:我國是貧鎰國家,加強低品位鎰礦冶金技術的研究在實現

我國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過程所開展了

大洋多金屬結核和陸地氧化鎰礦的生物冶金技術研究。2001年中國

科學院對項目“微生物浸出大洋多金屬結核及氧化鎰礦中有價金屬”

進行了鑒定。鑒定意見:該工藝生物浸礦時間短,鎰浸出率高,無環

境污染,浸出渣可得到很好的綜合利用,經過工業化實施驗證該工藝

可以處理我國大量的含鎰10%左右的貧鎰礦,在氧化鎰礦、菱鎰礦、

深海鎰結核、鉆結殼的加工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與推廣價值。

專利及應用情況:已在廣西、河南、湖南推廣應用。在河北建立

了25000噸/年工廠。已有授權專利兩項。

47.離子液體電解液的開發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鋰二次電池作為新一代的儲能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以EC、DMC、EMC等為溶劑,具有較高的離

子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但是存在著電解液容易被氣化,導致電池

發生爆炸的問題。本項目開發的室溫離子液體電解液具有一系列優異

的特點,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傳統有機電解液所存在的問題。離子

液體具有蒸氣壓極低、熱穩定/化學穩定性好、電化學窗口寬等特點,

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鋰離子電池易發生爆炸的安全性問題;還具有可設

計性,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對陰陽離子進行設計,從而調節離子液

體的性能;離子液體電解液可以提高鋰電池的容量、低溫性能,電池

循環壽命可以提高10%以上。

48.百瓦級新結構無密封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技術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概況: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既可為分散居

住的人家提供可靠的能源供應,成為獨立的分布式電站,又可作為電

網電力供應不足時的補充,同時在發電時產生的廢氣和余熱可用于家

庭供暖或作為熱水器等的熱源,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有著重大意

義。燃料電池是一種新型的電化學發電裝置,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

能量轉化效率高(40%-60%),環境友好,幾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

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常規的火力發電廠減少40%以上。中

科院過程所研制的新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取消了傳統結構SOFC

中的密封材料和聯接極,減少了電池組裝環節,降低了組裝難度,極

大的促進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的實際應用進程。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申請專利1項

49.具有多級電極結構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開發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能源問題已成為制約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太陽能

為動力的太陽能電池是未來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光染料敏化太陽能

電(DSSC)池在眾多太陽能電池中具有低成本、穩定、相對高效的優

點,是最有希望廣泛應用的光伏電池。而目前制約DSSC應用的關鍵

問題是光電轉換效率。課題組通過構筑具有多級有序結構的電極材

料,并引入二維石墨烯橋,成功地提高了DSSC的光電轉化效率,同

時制備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無污染、工藝簡單等優點,可滿足大規模

生產和普遍應用的需要。此類電池在日本、韓國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產

業化研究,日本已經開始民用,而我國尚處在起步階段,急需發展。

因此高效光-電轉換材料的開發以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具

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專利情況: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50.相變儲熱節能技術的開發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國家基金

概況:節能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相變材料在其物相變化過程中,可以從環境吸收熱(冷)量或向環境放

出熱(冷)量,從而實現熱能的高效存儲和可控釋放,應用前景廣闊。

本項目針對鋼鐵冶金高溫余熱、太陽能熱發電、建筑節能和民用電器

等領域,分別研發出多種高質量相變儲熱材料,包括石蠟和結晶水合

鹽基的低溫相變材料、金屬基和陶瓷基高溫相變材料等,并掌握了完

備的封裝技術。研發出的自封裝的核殼結構雙金屬材料是目前已知性

能最好的超高溫金屬相變材料,已應用于鋼鐵冶金過程中的高溫煙氣

余熱回收。該相變材料還可用于太陽能塔式熱發電,作為高溫蓄熱材

料,相關的工作正在研發之中。

專利與實際應用情況:申請發明專利2項。

51.固體氧化物電解質氧泵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生長期■成熟期

項目來源:課題組自主

概況:隨著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技術的發展,派生出

一系列電化學產品,其中最具市場前景的是陶瓷氧氣發生器

(CeramicsOxygenGenerator,縮寫COG),俗稱"氧泵”,其功能是把

空氣中的氧氣分離出來,生產高純氧。制氧原理可以理解為借助電化

學反應從空氣中富集氧氣,與電解水制氧法不同,它只產生氧氣,不

產生氫氣,系統運行過程安全可靠,消除了氫、氧混合爆炸的隱患。

近年來,把“氧泵”用于甲烷氧化偶聯反應,可以把天然氣轉變為液

體燃料。一旦實現了“氧泵”型反應器應用于甲烷氧化偶聯反應技術

的工業化,不但可解決邊遠和深近海地區巨大的天然氣田的運輸問

題,而且采用“氧泵”型甲烷部分氧化反應器技術處理天然氣生產液

體燃料,其數量相當于可供30年消費的世界石油儲量。

專利和實際應用情況:申請專利1項,

52.微型流化床反應分析儀商業化

項目成熟階段:□孵化期口生長期■成熟期

概況:微型流化床反應分析儀MFBRA是新型的氣固反應分析

儀,相比熱重分析儀,具有抑制擴散影響、加熱速率快、實現反應過

程等溫等特點。課題組在2008年研發樣機的基礎上,2009年利用

MFBRA分析測試了熱解、分解、還原、燃燒等系列反應,展示了

MFBRA在測試氣固反應特性及反應動力學方面的優勢,并還證明了

MFBRA所實現等溫反應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