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含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中質量監測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6頁,包含選擇題(第1題~第20題,共20題)、非選擇題(第21題~第23題,共3題)兩部分。本次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黑色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3.作答非選擇題須用黑色0.5毫米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作答選擇題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一、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三種特殊的地理條件:干燥的高地、廣闊的草地和平原;平原流域——巨川大江流過的地方;和海相連的海岸區域。符合其中海岸區域文明特征描述的是A.古巴比倫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代希臘文明D.古中華文明2.在古代埃及,莎草紙最初用于抄寫宗教文獻。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已在羅馬帝國的疆域范圍內,發現了用埃及象形文字、希臘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多種文字書寫的莎草紙書卷。這反映出A.文化交流的范圍擴大B.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C.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D.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3.圖1是中世紀西歐政治制度的轉變示意圖。這一轉變表明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國王A.莊園經濟的穩定發展B.教會掌控了世俗權力C.農民經濟地位的提升D.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高一歷史第1頁共6頁安提阿、大馬十繭、的黎波里、亞歷山大符港口城市,然后再由意大利商人輸往西歐.A.建立了地跨亞非歐的帝國B.充當了東西方交流的橋梁C.控制了亞歐陸上貿易通道D.強化了商業運營管理方式5.斯瓦希里文明以班圖人為主體。在11-15世紀期間,中國瓷器常常作為裝飾品被嵌在斯瓦希里文明的清真寺、宮殿和石質屋的石灰泥墻壁或天花板上。據此推斷,該文明A.主導環印度洋貿易B.控制非洲的黃金貿易C.位于非洲的東海岸D.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6.一位航海家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寫道:陛下決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主,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皈依我們神圣宗教的經驗,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該航海家的航行A.傳播宗教為主要日的B.開闊認識世界的視野C.開辟歐亞貿易新通道D.形成罪惡的三角貿易1.表1為15-18世紀運載貿易瓷器的沉船數量及來源地統計(單位:艘)。據此可知表1年份中國東南亞葡萄牙西班牙38200533064053111A.東南亞淪為荷蘭殖民地B.中國傳統商品競爭力下降C.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D.瓷器貿易驅動早期全球化8.15世紀中期,谷登堡發明了鉛活字印刷機。此后,借助印刷術的力量《圣經》在短期內被大量印刷和翻印,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親自閱讀,幾乎人手一冊,連目不識T的信眾,A.源于近代科學的興起B.瓦解了民眾的宗教信仰C.有助于打破教皇權威D.表明平民引領宗教改革91793年5月,《簡言報》刊登了一則消息:數位女公民向市政府提出要組建一個只有女性加入的俱樂部,俱樂部臺在粉碎共和國敵人的陰謀,該提議得到了市政府的批準,她們在雅各賓圖書館舉行了會議。該材料可用于說明A.美國獨立戰爭孕育共和思想B.政治革命推動婦女運動發展C.報刊輿論宣傳決定主流觀念D.工業革命提升婦女政治地位10.早在19世紀初.普魯土政府就努力發展職業教育。到19世紀中后期:原來在陰罕學職業學校已遍布德國各個地區。德國職業教育的發展11.圖2為近代某國際組織的歐洲分布示意圖。該圖可用來A.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條件B.解輝壟12.19世紀80年代,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展開熱烈討論,要求“建設海軍,直到用完美國國庫最后一塊美元”。美國海軍戰略學家馬漢聲稱:“至少有1/3的機械和農產品超過我們的需要,我們必須輸出這些產品,或者驅逐生產A.意在搶占海外市場B.要求建立美洲殖民體系13.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召開。會上英國代表埋怨“不停地忙碌,工作枯燥而且16.圖3為1942年的美國海報,圖中文字意為“他留在后方17.1949年1月,杜魯門提出“第四點計劃”,即美國利用先圖3發達國家以技術援助和投資。至1953年初,接受該計劃的共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C.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D.拓展了美國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18.1973年10月沖東成爭爆發后,石油輸出國組織中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國家決定完全停止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國輸出石油,觸發了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美國《華盛頓郵報》承認石油輸出國組織不僅用石油作為政治武器,而且A.美國喪大世界經濟霸權B.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A.赫魯曉大改革失敗B.生活水平穩步提高C.產業結構得到優化D.經濟改革效果有限20.1999年、美國、俄羅斯、中國等世界上主要經濟體組成了二十國集團(G20)。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G20升級為領導人峰會,迄今為止峰會的議程和議題設置已經囊括了金融、貿易、投資、發展、難民、氣候變化、反腐敗等幾乎所有的全球經濟治理A.代表全球治理機制發展新方向B.成長為處理全球政治事務的平臺C.保證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增長D.體現出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40分。21.(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9世紀起,西歐的農業生產開始恢復,商品交換有所發展,陸續興起了許多新城市。歐洲的市民階級為了滿足健康與教育需要,創辦了為其服務的世俗大學。到15世紀末,西歐的大學已經有70—80所之多,巴黎大學是其中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巴黎大學初現時,它僅是圣母院學校的一個附屬機構。在很長時間里,巴黎大學同教皇和國王都有特殊關系。大學制是中世紀歐洲文化繁榮的標志,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主導文化事業的知識分子,奠定了近代早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基礎、——摘編自姜守明《中世紀歐洲大學制的興起與發材料二在18世紀期間,啟蒙運動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滲透到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人們認為大學要講授的不應是形而上學和神學,而應是經濟學、技術學、醫學和自然科學這類學科。在許多大學里,這些學科都得到了加強或第一次開設、神學喪失了它在大學的領導地位。啟蒙運動寵愛專門學院高過綜合大學,柏林的苗圃和礦業學院、維也納的獸醫學校,以及慕尼黑的財政學院等,都表明大學并非一統天下。受啟蒙思想家的影響,許多國家成立了本國的科學和學術機構,禁止學者在外國大學從事研究,歐洲各地學者和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對話活動衰減。——摘編自趙敏《啟蒙運動對18世紀歐洲大學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啟蒙運動影響18世紀歐洲大學發展的表現。(6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簡要說明大學發展與思想解放運動之間的互動關系。(3分)高一歷史第5頁共6頁22.(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瓦戰役中,意軍就是被所謂的“向導”帶入了埃軍的包圍困的。終于在1896年.打敗侵共——摘編自管敬緒《試析1880-1914年埃卷俄比亞幸存的原因》(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意大利發動對埃塞俄比亞侵略戰爭的時代背景。(4分)(2)根據材料概括埃塞俄比亞取得勝利的原因,并結合所學分析其意義。(9分)23.(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醫療服務由地方政府私立部門和慈善組織等機構分散提供,民眾能否獲得醫療服務和高質量服務主要取決于個人的經濟能力。、戰給英國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破壞,舊醫療保障制度難以有序運行,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成為實現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1944年,保守黨確立了醫療保障制度的三個基本原則:制度覆蓋全民,提供全面的服務,且患者使用時無需支付費用。1945年工黨上臺執政后,提出了更加徹底的改革措施。英國社會主義醫學協會是工黨重要智囊團之一,該協會曾考察了蘇聯醫療體系,并高度評價了其“免費”醫療服務體系。1948年7月5日,英國國民醫療服務制度應運而生,由政府向全體國民提供醫療服務。國民醫療服務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英國福利國家的代名詞。英國的成功經驗表明,國家可以通過集體化手段消除醫療服務使用中的經濟障礙,進而改善國民健康水平并提高國民幸福感,——摘編自張金保《英國國民醫療服務制度發展和啟示》(1)根據材料概括二戰后英國建立國民醫療服務制度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簡要評價二戰后英國國民醫療服務制度。(6分)2024-2025學年(下)期中質量監測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滿分40分。21.(15分)(1)原因:西歐經濟復蘇(封建經濟發展;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2分)城市的興起;(1分)教會和王權的支持;(2分)市民階層健康和教育的需要。(1分)(2)表現:大學學科教育的實用化(學科結構的調整);(2分)大學學科的世俗化(神學學科地位衰落);(1分)引發辦學模式和學院改革(專門性學院的興起);(1分)科學研究的民族化(建立本國科學研究機構,學術領域的國際對話減少)。(2分)(3)關系:大學興起和發展為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提供了人才基礎;(1分)近代思想解放運動又推動大學的變革,擺脫傳統桎梏;(1分)兩者共同推動社會進步。(1分)22.(13分)(1)時代背景:世界殖民體系的逐漸形成;(2分)柏林會議之后,列強加快瓜分非洲的速度(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分)蘇伊士運河開通后,埃塞俄比亞戰略地位突出。(1分)(2)原因:進行了近代化軍事改革;(1分)建立了統一中央集權國家;(1分)發展了交通通訊事業;(1分)全國各階層的英勇抵抗;(1分)利用帝國主義間的矛盾。(1分)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