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風電技術教程04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_第1頁
2024風電技術教程04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_第2頁
2024風電技術教程04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_第3頁
2024風電技術教程04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_第4頁
2024風電技術教程04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平軸風力發電組設計基礎及工作原理

—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設計20241葉輪直徑2額定風速3葉輪轉速4葉片數5功率控制6定速與變速運行目錄機組設計等級:IECⅠ級?機組容量:1.3MW?風輪直徑:62m?葉片數量:3?額定風速參數:14m/s?風輪額定轉速:19rpm?主軸-齒輪箱支撐形式:三點支撐?風輪布置形式:上風向?輪轂高度:60m/70m風電機組總體參數1葉輪直徑除此之外,風輪直徑選擇時還應考慮:?最小能量成本(費用/kWh/年)。如某1.3MW機型對應的風輪直徑為54~62m。?根據調查資料顯示,額定功率值/單位風輪掃掠面積的比值(W/m2)。如某1.3MW機型約為405W/m2,由此可算得D≈64m1葉輪直徑

1)葉輪中心離地面高度H取決于安裝地點(山谷、丘陵等),垂直風梯度,安裝條件,單機容量等因素。2)葉輪錐角γ—葉片和旋轉平面的夾角?!獪p少氣動力引起的葉根彎曲應力(對下風式風力機);—防止葉片梢部與塔架碰撞(對上風式)。3)葉輪傾角δ—葉輪轉軸與水平面的夾角。減少葉片梢部與塔架碰撞的機會。其他參數的確定額定風速Vr:機組達到額定功率時的風速。2額定風速

2額定風速額定風速與部件成本的關系2額定風速Vr太高,機組將很少達到額定功率,傳動系和發電機的成本偏高,提高了能量成本;Vr過低,葉輪及其支撐的成本相對于發電量過高。統計數據表明,從成本最低的角度出發,優化的額定風速與年平均風速的比值關系Vro/Vave大致為1.5~2,其中——變槳距機組:1.67~1.77——失速型機組:≥23葉輪額定轉速考慮因素:尺寸控制:葉片弦長(實度)與轉速的平方成反比。重量控制:風輪轉速增加后,葉片的重量(成本)將增加,但傳動系統、機艙和塔架的費用降低,因此在考慮風輪轉速時要進行優化,兼顧兩者的費用。噪聲限制:風輪葉片所產生的氣動噪音與葉尖線速度的五次方成正比,通常限制葉尖線速度小于90m/s。視覺影響:從環保角度考慮,風輪轉速增加對人的視覺會產生一種沖擊。4葉片數1)尖速比λ葉輪的葉尖線速度與風速之比。是一個重要設計參數。與葉片數及實度有關。用于風力發電的高速風力機,常取較大的尖速比。尖速比在5-15時,具有較高的風能利用系數Cp。通??扇?-8。4葉片數

4葉片數

2)實度λ定義:葉輪的葉片面積之和與風輪掃面積之比。它是和尖速比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參數。取值:對于風力發電機而言,由于尖速比較高,要求有較高的轉速和起動風速,因此,可取較小的實度。通常大致在5~20%之間。作用:—決定葉輪的力矩特性,尤其是起動力矩;—決定葉輪的重量與材料成本4葉片數3)葉片數和尖速比的對應關系:由于葉片數少的風力機在高尖速比運行的具有較高的風能利用系數,適合于發電。4葉片數4)三葉片和兩葉片:葉片數3變成2:葉片弦長增加50%或轉速增加22.5%。在相同尖速比時,兩葉片的Cp約是三葉片的1/3。兩者的最大Cp接近,但兩葉片發生在較大尖速比時。兩葉片提高轉速后增加了的噪聲。三葉片轉動的視覺效果好于兩葉片。三葉片的風力機運行和功率輸出較平穩,兩葉片的可降低成本。4葉片數葉片數對載荷的影響:5功率控制方式—(被動)失速控制

1)(被動)失速控制最簡單的控制方式,利用高風速時升力系數的降低和阻力系數的增加,限制功率輸出的增加,在高風速時保持近似恒定。作用在葉輪上的扭矩:T=∫dT5功率控制方式—(被動)失速控制

1)(被動)失速控制失速:葉輪上的動力來源于氣流流過翼型產生的升力。由于葉輪轉速恒定,風速增加,葉片上的攻角隨之增加。直到在背狐尾部從產生脫落,這一現象稱為失速。5功率控制方式—(被動)失速控制

5功率控制方式—(被動)失速控制5功率控制方式—(被動)失速控制被動失速控制主要優點:控制簡單,百Kw級多用。主要缺點:1、功率曲線由葉片的失速特性決定,功率輸出不穩定,甚至是不確定的。2、阻尼較低,振動幅度較大,易疲勞損壞。3、高風速時,氣動載荷較大,葉片及塔架等受載較大。4、在安裝點需要試運行,優化安裝角。5、低風速段,葉輪轉速較低時的功率輸出較高。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高風速時,通過轉動整個或部分葉片減小攻角,進而減小升力系數,達到限制功率的目的。主要優點:——更多獲取風能;——提供氣動剎車;——減少作用在機組上的極限載荷;槳距角的變化——速率:5°/s或更高;——范圍:運行時0~35°;剎車時0~90°。0°時,葉尖弦線位于轉動平面內。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

槳距角的改變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

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

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

5功率控制方式—變槳距控制

主要缺點:增加一或三套變槳距系統(電動或液壓驅動)5功率控制方式—主動失速控制—采用失速葉片保證功率調節簡單可靠;—利用槳距調節在中低風速區優化功率輸出,高風速區維持額定功率輸出;—在臨界失速點,通過槳距調節跨越失速不穩定區。主動失速的技術特點:與傳統失速功率調節相比:可以補償空氣密度、葉片粗糙度、翼型變化對功率輸出的影響,優化中低風速的出力額定點之后可維持額定功率輸出葉片可順槳,剎車平穩,沖擊小,極限載荷小5功率控制方式—主動失速控制

主動失速與被動失速的功率曲線5功率控制方式—主動失速控制

與變槳距功率調節技術相比:受陣風、湍流影響較小,功率輸出平穩,無需特殊的發電機槳距僅需微調,磨損少,疲勞載荷小6定速與變速運行定速運行:控制簡單,但不能最大限度獲得風能。主要問題:定槳距機組在低風速運行時的效率較低—由于轉速恒定,而風速變化(如運行風速范圍為3~25m/s);—如果設計低風速時效率過高,葉片會過早失速。發電機本身在低負荷時的效率問題—當P>30%的額定功率時,效率>90%;—但P<25%的額定功率時,效率將急劇下降。解決辦法:兩速運行和變速運行。6定速與變速運行變速運行優點:在低風速段,改變葉輪轉速保持最佳尖速比;葉輪的低速運行降低了噪聲;葉輪像飛輪一樣,調節氣動扭矩的波動,使之平穩傳給傳動系;通過變流器與電網相連,電能閃爍降低,品質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