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福建省寧德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一、基礎知識(本題共7小題,14分)1.下列選項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字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哂笑(shěn)繆賞(miù)便嬖(pì)杳無音訊(yǎo)B.罪愆(qiān)錯勘(kān)迂訥(nà)前合后堰(yǎn)C.延宕(dàng)不啻(chì)消譴(qiǎn)戰戰兢兢(jīn)D.赍發(jī)殷紅(yān)狡獫(kuài)煙視媚行(mèi)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近日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高級別會議上,中方深刻闡明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這一主張切中肯綮,為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提供了良方。B.只要發現蛛絲馬跡,就要緣木求魚,做到一網打盡,堅決不能在抓住一只“大魚”的時候,還留下幾塊“腐肉”禍害一方。C.給學生減負當然存在種種困難,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畏葸不前,關鍵是學校、家長和培訓機構等各方都要辦好自己的事,久久為功,必有收獲。D.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了河南的文化底氣,也提供了可以容納各類文化進行創新嘗試的土壤。水下洛神、龍門金剛,這些不落窠臼的文化創新嘗試才得以實現。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而議事每不合(常常)固強之(堅持) 刑于寡妻(用刑)強公室,杜私門(堵塞)B.肆其西封(肆意)此惟救死而恐不贍(足) 因之以饑謹(接續)舍瑟而作(起身)C.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親近)辟邪說,難壬人(排斥) 董之以嚴刑(督察)躡跡披求(追隨)D.廊腰縵回(縈繞)殺人如不能舉(完、盡) 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知覺)洎牧以讒誅(最終)4.下列各組中的加點字不屬于古今異義現象的一項是()A.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B.汝可以模擬得之而氣候不齊C.役聰明之耳目操童子業D.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5.下列對加點詞語的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不能獨完②卻賓客以業諸侯③越國以鄙遠④謹庠序之教⑤良庖歲更刀⑥旬余,杖至百⑦李牧連卻之⑧復道行空,不霽何虹A.①④/②⑦/③/⑤/⑥⑧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⑧C.①⑧/②④/⑦/③⑤/⑥ D.①⑧/②⑦/③④/⑤/⑥6.下列各組中文言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A.趙嘗五戰于秦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B.終必不蒙見察吾屬今為之虜矣C.是乃仁術也視為止,行為遲D.夫晉,何厭之有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計7.下列選項中,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竇娥、魯侍萍與哈姆萊特三者家庭背景、人生經歷、當下處境不同,性格、想法與選擇也不一樣,但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悲劇人物身上“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過程。B.《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演說》一文中,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及成因,透徹剖析了當時的社會問題,文章善用比喻和典故,語言表達鮮活生動。C.《祝福》體現了魯迅小說“為人生”的宗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與《吶喊》時期的作品相比,《祝福》中的“我”對思想文化啟蒙和社會改革的前景更加堅定。D.《鴻門宴》敘事詳備而扣人心弦,不僅備述宴會的前因,更精細地描寫了宴會上各人的表現,使其躍然紙上。相比于敘事簡潔的《左傳》,《史記》內容更為豐富,細節更多。二、古詩文閱讀(39分)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西入秦,求為秦相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得說秦王。拜斯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后。秦王拜斯為客卿。上《諫逐客書》,始皇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李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日‘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始皇三十七年,行出游。至沙丘,崩。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于鄉里,明矣。胡亥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辯于心而詘于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候,世世稱孤。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聽高,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即位,以趙高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趙高畏其權重,案治李斯,李斯拘執束縛,居囹圄中。二世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貴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選自《史記·李斯列傳》,有刪改)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B.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C.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D.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四夷”是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亦泛指外族、外國。B.“尚”指娶公主為妻,說明李斯在幫助秦始皇--統天下的過程中立了大功,秦始皇對他極為信任。C.“為壽”指向尊長敬酒或饋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與《鴻門宴》中的“若入前為壽”中的“為壽”意義相同。D.“獄”意為監獄,與“囹圄”同義,“二世使高案丞相獄”即二世派遣趙高考察丞相李斯的監獄。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A.李斯學成帝王之術,棄六國而入秦,得到呂不韋和秦王賞識,其官位也由郎而逐步升至丞相。秦國能夠一統天下,李斯功不可沒。B.李斯位高權重,但缺乏清醒的危機意識,在文武百官給他敬酒祝福之時,他卻躊躇滿志,對老師“物禁大盛”的教誨不以為然。C.李斯與趙高合謀矯詔,其實心有不甘,他仰天長嘆,揮淚道:“偏偏遭遇亂世,既然已經不能以死盡忠,將向何處寄托我的命運呢!”D.李斯被誣謀反,最終被判腰斬,跟他的中子一同被押解時,他感嘆自己不能再牽著黃狗和中子出去打獵了,這讓他和中子悲痛萬分。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李斯為什么同意與趙高合謀,偽造詔書立胡亥為太子?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陳與義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錦錦。草木相連南服①內,江湖異態欄干前。乾坤萬事②集雙鬢,臣子一謫③今五年。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注】①南服:南方較偏遠地區。②乾坤萬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變”,即靖康二年(1126)春,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宋滅亡。③陳與義1124年被貶為陳留酒監,靖康之變后流落洞庭。此詩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13.下面對兩首詩歌內容與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詩首聯寫早聞洞庭盛名,但暮年才實現覽湖愿望,故既有初登的喜悅,又有人世滄桑的傷感,可謂百感交集。B.杜詩頷聯的妙處在“坼”“浮”兩字,一“坼”一“浮”,以動寫靜,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無比壯闊而又生動。C.陳詩寫詩人登高遠眺,但見江堤曲折,草木連綿,江湖異態,風高浪急,雖有萬千感慨,但卻茫然無語。D.陳詩融登樓、觀景、抒情為一體,先景后情,以哀景襯哀情,雄渾悲壯,沉郁蘊藉,接近杜甫七律風格。14.杜詩的“涕泗流”和陳詩的“心茫然”各蘊含哪些情感?二者有何相通之處?請簡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名篇名句默寫(1),賞心樂事誰家院!(《牡丹亭·游園》)(2)《阿房宮賦》的“,”兩句中用夸張的手法想象宮女潑棄脂水竟使河水上漲,極言阿房宮中的美女之多。(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曾皙用“,,”三句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好景象,得到了孔子的認同。(4)在《季氏將伐顓臾》中,孔子的“,”兩句話指出,治國不可使貧富懸殊,民心不安。(5)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兩句用對比手法說明善始善終堅持如一的人不多。三、現代文閱讀(25分)【材料一】透過《紅樓夢》中的飲食活動,我們不僅可以窺探到小說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欲望和疾病、了解到賈府“忽喇喇似大廈傾”的內因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還能把握到從后臺走到前臺來的隱含著的作者的脈動。與其他如《儒林外史》等小說詳細到將食物的制作過程也完美呈現出來的手法相比,《紅樓夢》的作者從來沒把食物本身作為講述的重心,相反,小說中的飲食的隱喻更為深厚與豐富。黛玉死亡的命運在小說創作之初便基本確定了,因此黛玉從一出場,就一再強調藥在她的食中所占的比例:“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而后在小說總共提到的15次黛玉吃進的東西中,有7次只有藥,別的一概不提。剩下的飲食便是“平素十頓飯只好吃五頓”,不僅不能保證一日三餐的正常進餐頻率,每餐的份量也非常少,動輒便是“喝了兩口稀粥”就算是一餐飯了。到了第六十二回,索性連茶也不能多吃了。吃得越來越少,是作者對黛玉之死的伏筆之一。習慣的改變和情志的失衡是她殞命的重要原因。對飲食的需要和欲求的不斷膨脹,暗示著賈府傾斜失衡的道德天平。“從舊年一立廚房以來”,大觀園中主子奴才在吃上產生的紛爭更是不可勝數。賈府之人,從上到下,都在“為了吃”和“如何吃”上不斷地打破規矩、僭越、毀壞禮教。他們并沒有明確地與制度、習俗和律法作對,但為了吃飽、為了吃得有身份體面、為了獲得更好的食物供給所體現出來的各種私欲的不斷膨脹與無法收斂的可怕狀況,充分證明了這個家族在道德上的徹底失衡和無力回天的悲哀。《紅樓夢》中寫了很多次宴請和聚餐,作者利用了中國人用來制造和諧的宴飲場面,來凸顯的卻是不可阻擋、不可遏制、不能冰釋、不可調和的各種人際關系中的復雜矛盾和沖突。宴會本來是“求同”,是希望親友和諧相聚,但在關系復雜的大家世族中,每一次聚餐都要面臨性格的沖突、行為的錯落和矛盾的集聚與爆發。作者將幾乎每一次重要的宴會都設置成故事發展的高潮點,集中揭示家庭內部人事關系的復雜和家族事務的繁雜及不利處境。《紅樓夢》中唯一一次分食的宴會恰好在賈母宴請劉姥姥的時候,這或許是作者有意識的安排。他可能無法想象或者忍受劉姥姥、板兒和賈府的貴族們在一個盤子中平等取食的場面,也不想描繪一個不可能存在的階級融合的場面。作者對飲食描寫的選擇沒有停留在名稱和色香味的表面,而是從這個關乎人類生存的行為上發現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摘編自夏薇《<紅樓夢>飲食中的隱喻》)【材料二】情節來源于現實生活,是對人們日常生活事件的進一步加工。以此視角為衡量基準來檢視《紅樓夢》,我們發現,《紅樓夢》中的日常飲食具有重要的敘事結構意義。曹雪芹除了利用讖語、判詞等常用的手法預示小說中的人物結局外,《紅樓夢》中的日常飲食情節描寫也同樣具有敘事中的預示功能,這種描寫能為后文情節作鋪墊和預示,埋下伏筆,與文本內容前后呼應和對照。如第七十五回賈母吃飯的情形,賈母留尤氏在房中進膳,探春也在房中,賈母便命探春與自己和寶琴一起吃。只因多了一位姑娘,老太太的飯便“短了些”,賈府中最尊貴的老太太的飯桌供應尚且如此緊張,充分顯現出賈府富貴的時代已過。在《紅樓夢》中,某一段情節的進展往往是有線索的,常以某樣食品牽扯出一個事件,起到推動情節發展,暗示后文結局,使其充當情節發展過程中的脈絡和線索的作用。曹雪芹能利用文章中所有用到的要素服務作品,飲食描寫便是其中極其關鍵的要素之一。《紅樓夢》的日常飲食描寫還具有在活動中描寫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的功能。通過飲食描寫中的正面、側面或間接描寫,塑造出一個或多個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林黛玉剛進賈府時,第一餐是不熟悉賈府規矩的,但卻能跟著別人有樣學樣,沒鬧出笑話,體現出她謹小慎微、聰穎敏感的性格。《紅樓夢》還描寫了宴飲上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行酒令、講笑話、演戲等,這些活動不僅活躍了宴席上的氣氛,豐富了故事的情節,展現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及遭遇,人物形象也更加真實立體,同時還預示了個人和家族難以避免的悲劇性結局。《紅樓夢》雖然不是一部飲食專著,但因其中描寫了種類繁多的食物和豐富多彩的飲食活動,使得其對中國18世紀中葉以前的封建社會傳統飲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描寫有著很高研究價值,具有重要的文化表現功能。許多描繪在文化功能方面傳達出了中國飲食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信息,引得飲食文化研究者去考證,廚藝家們亦照書試做,其中的文化信息值得進一步研究。(摘編自董宇婷《飲食文化視域下的<紅樓夢>敘事及表現功能》)1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紅樓夢》的作者將賈府衰敗的原因、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創作意圖全都寄托在了書中對種類繁多的食物和豐富多彩的飲食活動的描寫中。B.林黛玉進賈府后進食越來越少,甚至連茶都不能多吃,而賈府上下對飲食的需要和欲求卻在膨脹,這種失衡是她殞命的重要原因。C.《紅樓夢》中幾乎每一次重要宴會的描寫,都沒展現和諧相聚場面,而是凸顯各種人際關系中的矛盾沖突,集中揭示不同階級矛盾的復雜和不可調和。D.與《儒林外史》等小說不同,《紅樓夢》的飲食描寫不重名色香味等方面,而重在挖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具有深遠的研究價值和文化意義。17.下列各項中,最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第十六回中王熙鳳熱情地對丈夫的奶娘趙嬤嬤說:“媽媽,你嘗一嘗你兒子帶來的惠泉酒”。展現了王熙鳳在家庭生活中也有溫柔和順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豐滿。B.第二十八回中馮紫英宴請賈寶玉、蔣玉菡等人,蔣玉菡的酒令是“花氣襲人知晝暖”,提及了襲人,又經薛蟠打趣,這與后文情節的發展及蔣玉菡、襲人的命運相呼應。C.《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絳洞花主·小引》)D.“雪芹在他的小說中寫及飲食,正如他寫及音樂、書畫、詩詞、服飾等等一樣,只是為了給人物、情節‘設色’,并借以表達他的美學觀而已。”(周汝昌《紅樓飲饌談》)18.根據以上材料,概括《紅樓夢》中飲食描寫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姥姥二進榮國府①薛姨媽又命鳳姐兒布了菜。鳳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說出名兒來,我搛”了喂你。”劉姥姥道:“我知什么名兒,樣樣都是好的。”賈母笑道:“你把茄鲞搛①些喂他。”鳳姐兒聽說,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劉姥姥口中,因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嘗嘗我們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劉姥姥笑道:“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眾人笑道:“真是茄子,我們再不哄你。”劉姥姥詫異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這一口細嚼嚼。”鳳姐兒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內。②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象是茄子。告訴我是個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②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一面說笑,一面慢慢的吃完了酒,還只管細玩那杯。③鳳姐笑道:“還是不足興,再吃一杯罷。”劉姥姥忙道:“了不得,那就醉死了。我因為愛這樣范,虧他怎么作了。”鴛鴦笑道:“酒吃完了,到底這杯子是什么木的?”劉姥姥天通:“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的,如何認得木頭!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作街坊,困了枕著他睡,乏了靠著他坐,荒年間餓了還吃他,眼睛里天天見他,耳朵里天天聽他,口兒里天天講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認得的。讓我認一認。”一面說,一面細細端詳了半日,道:“你們這樣人家斷沒有那賤東西,那容易得的木頭,你們也不收著了。我掂著這杯體重,斷乎不是楊木”,這一定是黃松的。”眾人聽了,哄堂大笑起來。④只見一個婆子走來請問賈母,說:“姑娘們都到了藕香榭,請示下,就演罷還是再等一會子?”賈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他們,就叫他們演罷。”那個婆子答應去了。不一時,只聽得簫管悠揚,笙笛并發。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⑤寶玉先禁不住,拿起壺來斟了一杯,一口飲盡。復又斟上,才要飲,只見王夫人也要飲,命人換暖酒,寶玉連忙將自己的杯捧了過來,送到王夫人口邊,王夫人便就他手內吃了兩口。一時暖酒來了,寶玉仍歸舊坐,王夫人提了暖壺下席來,眾人皆都出了席,薛姨媽也立起來,賈母忙命李、鳳二人接過壺來:“讓你姨媽坐了,大家才便。”王夫人見如此說,方將壺遞與鳳姐,自己歸坐。賈母笑道:“大家吃上兩杯,今日著實有趣。”說著擎杯讓薛姨媽,又向湘云寶釵道:"你姐妹兩個也吃一杯。你妹妹雖不大會吃,也別饒他。”說著自己已干了。湘云、寶釵、黛玉也都干了。當下劉姥姥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越發喜的手舞足蹈起來。寶玉因下席過來向黛玉笑道:“你瞧劉姥姥的樣子。”黛玉笑道:“當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眾姐妹都笑了。⑥須臾樂止,薛姨媽出席笑道:“大家的酒想也都有了,且出去散散再坐罷。”賈母也正要散散,于是大家出席,都隨著賈母游玩。賈母因要帶著劉姥姥散悶,遂攜了劉姥姥至山前樹下盤桓了半晌,又說與他這是什么樹,這是什么石,這是什么花。劉姥姥一一的領會,又向賈母道:“誰知城里不但人尊貴,連雀兒也是尊貴的。偏這雀兒到了你們這里,他也變俊了,也會說話了。”眾人不解,因問什么雀兒變俊了,會講話。劉姥姥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綠毛紅嘴是鸚哥兒,我是認得的。那籠子里黑老鴰子怎么又長出鳳頭來,也會說話呢。”眾人聽了都笑將起來。⑦一時只見丫鬟們來請用點心。賈母道:“吃了兩杯酒,倒也不餓。也罷,就拿了這。里來,大家隨便吃些罷。”丫鬟便去抬了兩張幾來,又端了兩個小捧盒。揭開看時,每個盒內兩樣:這盒內一樣是藕粉桂糖糕,一樣是松穰鵠油卷。那盒內一樣是一寸來大的小餃兒。賈母因問什么餡兒,婆子們忙回是螃蟹的。賈母聽了,皺眉說:“這油膩膩的,誰吃這個!”那一樣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也不喜歡。因讓薛姨媽吃,薛姨媽只揀了一塊糕,賈母揀了一個卷子,只嘗了一嘗,剩的半個遞與丫鬟了。⑧劉姥姥因見那小面果子都玲瓏剔透,便揀了一朵牡丹花樣的笑道:“我們那里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么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眾人都笑了。賈母道:“家去我送你一瓷壇子。你先趁熱吃這個罷。”別人不過揀各人愛吃的吃了一兩點就罷了,劉姥姥原不曾吃過這些東西,且都作的小巧,不顯盤堆的,他和板兒每樣吃了些,就去了半盤子。剩的,鳳姐又命攢了兩盤并一個攢盤,與文官等吃去。(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初版,1994年修訂)【注】①搛(jiān):央持,此指用筷子央萊。②?(qiān):削。③木杯是用珍貴的黃楊根精雕的珍品。19.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姥姥把珍貴的黃楊根做的杯子認成廉價的黃松材質,由此可見其見識淺陋;“眾人聽了,哄堂大笑起來”更加證明了這一點。B.“王夫人提了暖壺下席來,眾人皆都出了席,薛姨媽也立起來”,眾人和薛姨媽的行為是遵從“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禮儀規則。C.“當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林黛玉此語不僅表示了對劉姥姥的鄙視,也體現了她性格中尖酸刻薄的-面。D.聽到樂聲,“寶玉先禁不住,拿起壺來斟了一杯,一口飲盡”。體現了寶玉敏銳的感受力、高雅的品位和率性爽直的真性情。20.下列對文本相關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段中寫鳳姐在賈母面前親自搛茄鲞喂食劉姥姥的表情、語言、動作等細節,突出王熙鳳善于逢場作戲、承歡邀寵的個性。B.第④段中寫風清氣爽的時節與“簫管悠揚,笙笛并發”的樂聲,這些環境描寫是以樂景襯樂情,烘托了人們怡然和悅的心情。C.第⑤段寫寶玉親捧酒杯送至王夫人口邊,王夫人便就他手內吃了兩口這一細節描寫,展現了寶玉的感恩與王夫人對其的寵愛。D.第⑧段用對比手法敘寫劉姥姥吃小面果子時與眾不同的表現,突出這個鄉下人對精美點心的垂涎,揭示其貪婪、虛偽的個性。21.《紅樓夢》中的人物對話一直為人稱道,它在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等方面具有諸多作用。茄鲞的制作很不容易,王熙鳳卻“笑道:‘這也不難’”,試分析她這么說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從節選部分可以看出賈母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整本書閱讀(4分)23.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指出所謂“滑稽”必須同時兼具四個條件:話語流利、巧于智計、人莫之害(不傷害別人)、以道之用(符合道義)。請任選兩個方面,結合《紅樓夢》中的相關情節簡要談談劉姥姥的“滑稽”之處。五、語言文字運用(8分)下面是展光中學微信公眾號的一則啟事初稿,請認真閱讀后完成下面小題。啟事為活潑校園文化氛圍,普及古典名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探究紅樓奧秘,學校打算于6月1日至7日在學校大禮堂舉辦“共讀《紅樓夢》”系列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影視欣賞”“紅樓論壇”“名家講座”之類等。希望大家準時參與,踴躍撰寫心得體會,屆時小編將擇優在校報上刊發。具體投稿等事宜,請查看附件。晨光中學2023年5月18日24.本則啟事中有五處詞或短語使用不當,請找出并作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請從以下選項中選擇最恰當的句子,將本次活動的主題補充完整()活動主題:“共讀紅樓百年夢,____”。A.堪嘆賈府不盡情B.再續大觀一段緣C誰憐釵黛千古恨D.同唱古今石頭歌六、作文(60分)2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加來道雄青少年時的興趣引導了他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道路。庖丁明了牛的骨骼經絡,掌握了規律,方能游刃有余,輕松解牛。屠呦呦對世界人民的健康與醫學發展的責任感促其發現了青蒿素。讀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從以上材料中至少選擇兩個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議論文或記敘文。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見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繆賞”的“繆”應為“謬”,“便嬖”的“嬖”應讀(bì)。
B.“迂訥”的“訥”應讀(nè),“前合后堰”的“堰”應為“偃”。
C.“消譴”的“譴”應為“遣”,“戰戰兢兢”的“兢”應讀(jīng)。
故答案為:D。【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見字字音字形的能力。關于字音都是常見易讀錯的字,有多音字,有形聲字,有形近字,針對命題特點,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勤查字典,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復習字音和字形字義結合起來,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效果會更好。關于字形,要做到正確地讀寫詞語,首先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其次要適當拓寬閱讀面,多積累詞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且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在讀寫的過程中就可以避免讀錯寫錯了。2.【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切中肯綮:形容庖丁的技藝高超;后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使用正確。
B.緣木求魚:原義是爬上樹去找魚: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對,必將勞而無功,不符合語境,此處可用“順藤摸瓜”。
C.畏葸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使用正確。
D.不落窠臼:指不拘泥于常規,有獨創風格。使用正確。
故答案為:B。【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其測試重點是:一感情色彩的誤用,二望文生義,三適用對象弄錯,四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五語境或邏輯錯誤。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多積累,注意從整體上把握成語的含義,區分形似神異的成語,注意成語的感情色彩,注意有雙重含義的成語。3.【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刑:做榜樣。句意: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
B.肆:延伸、擴張。句意:又想要擴大西邊的邊界。
D.洎:等到。句意:等到李牧因受污蔑而被殺死。
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看是選擇正確的選項還是錯誤的,別出現因為審題不清導致正誤錯位,留下遺憾。最好的方法是憑借知識遷移能力兼用排除法。4.【答案】D【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中國:古義,中原一帶;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古義,結成姻親關系指兒女親家;今義,雙方嫁娶的事。句意: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
B.模擬:古義,想象、揣摩;今義,模仿。氣候:古義,一天之內的冷暖狀況;今義,長期的天氣狀況。句意:你可以憑方巾領會沒寫完的話/天氣冷暖卻截然不同。
C.聰明:古義,聽覺、視覺靈敏;今義,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童子:古義,童生;今義,指男孩子,泛指兒童。句意:勞損自己身體的聰耳明目/正在讀書,準備應考。
D.句意:割地給秦國(來求得暫時的安穩),就好像抱著木柴救火一樣/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才能夠成就它的深邃。
故答案為:D。【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注意考點考向要求。這是一道理解文言實詞中的雙音節古今異義詞語的題目,雙音節古今異義的詞語大致有幾種情況,一般是古漢語的一個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一個詞,而古漢語的一個詞對應一個現代漢語的詞組。解答此類題目時,應明確要求,針對古今異義設題,然后應結合具體語境,運用語法知識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
①“完”,形容詞作動詞,保全。句意:不能單獨保全。
②“業”,使動,使……成就霸業。句意:拒絕賓客使之去侍奉諸侯。
③“遠”,形容詞作名詞,偏遠的國家。句意: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
④“謹”,形容詞作動詞,謹慎從事,重視。句意:注重鄉校的教育。
⑤“歲”,名詞作狀語,每年。句意: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
⑥“杖”,名詞作動詞,打板子。句意:十多天了,挨的板子有一百多。
⑦“卻”,使動,使……退卻。句意: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
⑧“虹”,名詞作動詞,出現彩虹。句意: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過天晴,怎么會出現彩虹?
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詞類活用——所謂詞類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的現象。詞類活用有如下類型——名詞的活用:①作動詞②作狀語③使動用法④意動用法;動詞的活用:①作名詞②使動用法③為動用法;形容詞活用:①作名詞②作動詞③意動用法④使動用法;數詞的活用:①作動詞②作名詞③作形容詞。6.【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核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狀語后置句,應為“于秦五戰”/無寧,固定結構,或省略句:無寧汝先(于)吾而死。句意: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與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B.均是被動句。句意:最終也必定不被您所諒解/我們這些人就要被他俘虜了。
C.判斷句,“是……也”/省略句,“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句意:這就是所謂的仁術/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
D.賓語前置句,應為“有何厭”/定語后置句,應為“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的)天下人”。句意:晉國,有什么滿足呢/不應當死卻死了和不愿意分離卻分離了的天下人。
故答案為:B。【點評】
本題考核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別于現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在平時學習和復習中要注意積累典型例子,總結并掌握各種特殊文言句式的特點。7.【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祝福》中的‘我’對思想文化啟蒙和社會改革的前景更加堅定”錯誤。與《吶喊》時期的作品相比,小說中的“我”對思想文化啟蒙和社會改革的前景更加猶疑,思想與行動也更加軟弱。
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篩選答案時,要仔細審題,確定篩選標準、范圍;一般來講,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現,往往就是篩選的重點;在篩選的基礎上,對主旨或共性的東西加以提煉概括。【答案】8.C9.D10.B11.①(對)各國可以用財物使他屈服的知名人士,就饋贈豐厚財物拉攏他們:不肯接受的,就用鋒利的劍把他們刺死。②我李斯原是上蔡平民,鄉里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么高的地位。12.①擔心扶蘇即位,蒙恬取代自己,導致富貴不保。②受到趙高蒙蔽,誤以為胡亥具有擔任國君的潛質。③受到趙高威脅,擔心不配合矯詔,將禍及子孫。④皇帝給扶蘇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處。具備合謀矯詔的條件。【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及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的能力。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技巧: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從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3)本題考查概括歸納文章內容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李斯,是楚國上蔡人。跟隨荀子學習治理天下的帝王之術。學成之后,李斯估計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個諸侯國的國勢都已經衰弱,沒有為它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就想向西進入秦國。于是李斯請求擔任秦國相國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十分欣賞他,于是保舉他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說秦王的機會。于是,秦王委任李斯為長史,聽從他的計謀,暗中派遣謀士攜帶金玉珍寶前去各國進行游說。對各諸侯國里的名士能用禮物進行收買的,就多送禮物加以收買;如果不能收買,就用利劍將他們殺掉。這些方法都是為了離間諸侯國君臣之間的關系,然后秦王就派遣秦國的良將出兵攻打。秦王委任李斯為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秦王最后采用了他的計謀,李斯也升官到廷尉之職。秦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終于兼并了天下,尊稱秦王為“皇帝”,委任李斯為丞相。第二年,始皇又四處巡視,平定了四方少數民族,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兒子們娶的是秦國的公主,女兒們嫁的都是秦國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請假回咸陽時,李斯在家中設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給李斯敬酒祝賀。門前的車馬數以千計。李斯慨然長嘆道:“唉呀!我聽荀卿說過‘事情不要搞得過了頭’。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樣高的地位。現如今做臣子的沒有人比我職位更高,可以說是富貴榮華到了極點。然而事物發展的極點就要開始衰落,我還不知道歸宿在何方啊!”秦始皇三十七年,出行巡游。秦始皇達到沙丘,秦始皇就去世了。趙高就對丞相李斯說道:“始皇去世,賜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他到咸陽參加喪禮,并立為繼承人。詔書未送,皇帝去世,還沒人知道此事。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立誰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話而已。長子扶蘇剛毅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勵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擔任丞相,很顯然,您最終也是不能懷揣通侯之印退職還鄉了。胡亥慈悲仁愛,誠實厚道,輕視錢財,尊重士人,心里聰明但不善言辭,竭盡禮節尊重賢士,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沒人能趕得上他,可以立為繼承人。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并永世相傳。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于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禍為福的,您想怎么辦呢?”李斯仰天長嘆,揮淚嘆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亂世,既然已經不能以死盡忠了,將向何處寄托我的命運呢!”于是就依從了趙高,一同商議,偽造了秦始皇給丞相李斯的詔書,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即皇帝位,任命趙高擔任郎中令,趙高常在宮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權。趙高畏懼李斯位高權重,查辦李斯。李斯被捕后被套上刑具、關在監獄中。二世派趙高審理李斯案件,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將其賓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處以五刑,判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出獄時,跟他的中子一同被押解、回頭對中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8.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始皇去世,賜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他到咸陽參加喪禮,并立為繼承人。詔書未送,皇帝去世,還沒人知道此事。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立誰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話而已。
“賜長子書”意為“賜給長子扶蘇詔書”,表意完整,其后應斷開。據此排除AB。
“皆在胡亥所”是指“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其間不能斷開。排除D。
故答案為:C。9.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及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的能力。D.“囹圄”意為監獄,而“獄”意為案件,“二世使高案丞相獄”即二世派遣趙高審理丞相李斯的案件。
故答案為:D。10.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應該是:有“清醒的危機意識”,在文武百官給他敬酒祝福之時,他想起老師“物禁大盛”的教誨,長嘆不已,認為物極則衰,自己從一介布衣而位極人臣,自己的歸宿在哪里都不知道。
故答案為:B。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下”,使屈服,或譯為“攻下”“拿下”“收買”;“結”,結交、拉攏、收買;“利劍”,名詞用作狀語,用鋒利的劍。
(2)“黔首”,平民,百姓;“其”,我;“擢”,提拔。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依據“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于鄉里,明矣”可概括為:擔心扶蘇即位,蒙恬取代自己,導致富貴不保。
依據“胡亥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辯于心而詘于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可概括為:受到趙高蒙蔽,誤以為胡亥具有擔任國君的潛質。
依據“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候,世世稱孤。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可概括為:受到趙高威脅,擔心不配合矯詔,將禍及子孫。
依據“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可概括為:皇帝給扶蘇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處。具備合謀矯詔的條件。【答案】13.D14.第一問:①杜詩蘊含親故凋零音信全無的孤單、年老病弱漂泊無依的凄苦和國家戰亂時局動蕩北歸無望的悲愁。②陳詩蘊含被貶陳留的遷謫之恨、“靖康之難”的亡國之痛、個人前途未卜的迷惘。第二問:都表達了詩人在漂泊困頓、流離失所中的憂國傷時之情(身世之感、家國之愁。)。【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賞析藝術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抓意象,挖內涵,意象是情感的載體,意象所體現出來的色調是情感的反映。然后還要品詩句,悟感情,作者在詩詞中常常會有情感的流露,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體現在只言片語上,要善于把握這樣的詞語,借此領悟感情。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賞析藝術特色的能力。D.“以哀景襯哀情”有誤,應是“以壯景襯哀情”。詩人登樓所見,俱為宏偉壯闊之景觀,不是哀景。
故答案為:D。1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問:杜詩頸聯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尾聯則創造了一個身在江湖,心在長安的境界,完成了一個憂國憂民感時傷世的愛國詩人和人民詩人的形象塑造。故杜詩蘊含親故凋零音信全無的孤單、年老病弱漂泊無依的凄苦和國家戰亂時局動蕩北歸無望的悲愁。
陳詩后四句承接前四句抒發身世之感,家國之恨的感慨。作者從謫監陳留酒稅以來,迄今已有五年了。五年之中,發生太多的變化。國無寧日,人無寧日。靖康之難,宋室南遷,詩人顛沛流離,到處流浪。是年,詩人僅三十九歲,但頭發卻已愁白了,真是天下之事、遷臣之恨都反映在雙鬢之上。詩人聯想到古往今來,與自己遭際略同的不止一人。昔時,漢代的賈誼被貶長沙,途經湘水,曾作賦以吊屈原。尾聯所謂“欲題文字吊古昔”,即指此事。然而,作者此時的處境卻比賈誼更壞,心境也比賈誼更劣。所以,只得面對風壯浪涌的長江、洞庭而茫然無語了。故陳詩蘊含被貶陳留的遷謫之恨、“靖康之難”的亡國之痛、個人前途未卜的迷惘。
第二問:結合以上分析可知,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在漂泊困頓、流離失所中的憂國傷時之情(身世之感、家國之愁。)。15.【答案】(1)良辰美景奈何天(2)渭流漲膩;棄脂水也(3)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5)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的字:渭,漲,膩,脂,沂,舞,雩,寡,繁,寡。
故答案為:(1)良辰美景奈何天
(2)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3)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5)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寫,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和內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寫的時候,我們就要在緊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寫題所提示的語境:包括題干所給出的敘述性情景,以及題干給出的要默寫語句的關鍵詞,題干提示所要默寫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等。特別要注意所默寫語句中的難寫字、易混字、易錯字、通假字,還有虛詞等。【答案】16.D17.C18.①飲食在《紅樓夢》中具有對人物形象、作品主旨、創作主張等方面的隱喻功能。②具有服務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等敘事功能。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重要的文化表現功能。【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
(3)本題考查學生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通讀全文,整體理解把文本的內容。然后仔細審題,抓住問題的指向,到文中搜尋相應的答題區間,抓住重點詞句,歸納概括要點,然后順應問題的方向組織答案,分條回答即可。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全都寄托在了”表述絕對。依據原文“透過《紅樓夢》中的飲食活動,我們不僅可以窺探到小說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欲望和疾病、了解到賈府‘忽喇喇似大廈傾’的內因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還能把握到從后臺走到前臺來的隱含著的作者的脈動”可知,小說中的飲食隱喻深厚、豐富,可以反應很多東西,但不能說全都寄托在了飲食活動的描寫,說法絕對。
B.“這種失衡是她殞命的重要原因”強加因果,根據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吃得越來越少,是作者對黛玉之死的伏筆之一。習慣的改變和情志的失衡是她殞命的重要原因”可知,飲食的改變是林黛玉死因的伏筆,“習慣的改變和情志的失衡是她殞命的重要原因”。
C.理解有誤,原文是“作者利用了中國人用來制造和諧的宴飲場面,來凸顯的卻……復雜矛盾和沖突”,可見宴會的描寫有展現和諧相聚的場面,但凸顯的卻是矛盾沖突;再則原文是“集中揭示家庭內部人事關系的復雜和家族事務的繁雜及不利處境”,并非不同階級矛盾。
故答案為:D。1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的能力。A.可以用來支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中飲食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B.可以用來論證材料二第二自然段中飲食描寫對情節的服務作用的觀點。
C.魯迅的話在于說明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紅樓夢》,無法支撐材料二觀點。
D.周汝昌的話認為書中的飲食描寫為人物、情節服務,可用以證明材料二第三四自然段的觀點。
故答案為:C。18.本題考查學生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依據材料一第一段“《透過《紅樓夢》中的飲食活動,我們不僅可以窺探到小說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欲望和疾病、了解到賈府“忽喇喇似大廈傾”的內因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還能把握到從后臺走到前臺來的隱含著的作者的脈動”,第二段“對飲食的需要和欲求的不斷膨脹,暗示著賈府傾斜失衡的道德天平”,第三段“《紅樓夢》中寫了很多次宴請和聚餐,作者利用了中國人用來制造和諧的宴飲場面,來凸顯的卻是不可阻擋、不可遏制、不能冰釋、不可調和的各種人際關系中的復雜矛盾和沖突”可知,《紅樓夢》中的飲食描寫具有對人物形象、作品主旨、創作主張等方面的隱喻功能。
依據材料二第三段“《紅樓夢》的日常飲食描寫還具有在活動中描寫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的功能”“《紅樓夢》中的日常飲食情節描寫也同樣具有敘事中的預示功能”“某一段情節的進展往往是有線索的,常以某樣食品牽扯出一個事件,起到推動情節發展,暗示后文結局,使其充當情節發展過程中的脈絡和線索的作用。曹雪芹能利用文章中所有用到的要素服務作品,飲食描寫便是其中極其關鍵的要素之一”可知,《紅樓夢》中的飲食描寫具有服務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等敘事功能。
依據材料二第四段“使得其對中國18世紀中葉以前的封建社會傳統飲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描寫有著很高研究價值,具有重要的文化表現功能”“《許多描繪在文化功能方面傳達出了中國飲食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信息,引得飲食文化研究者去考證,廚藝家們亦照書試做,其中的文化信息值得進一步研究”可知,《紅樓夢》中的飲食描寫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重要的文化表現功能。【答案】19.A20.D21.①要逗劉姥姥玩;②與隨后所說的茄鲞制作的復雜察瑣的過程形成反差(對比),使炫耀豪奢的效果更好;③引發劉姥姥的驚詫,使場面具有喜劇效果;④博取賈母和眾人開心。22.①富有同情心,與人為善。要送一瓷壇子小面果子給愛吃又舍不得吃的劉姥姥。②率真隨性。率性地評價點心油膩,不好吃。③喜愛熱鬧、喜歡與兒孫輩一起宴飲、玩賞。④善于享受生活(品位高雅)。講究有情調的生活,命伶人藕香榭奏樂為宴飲助興。【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的分析鑒賞的能力。解答本題時,首先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看清文脈,并認真品味關鍵性語言。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論。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情節和語段作用的能力。答題時一般從內容、結構和藝術效果等角度分析。內容上一般為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等;結構上一般為為后面情節發展做鋪墊或埋下伏筆,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照應前文或標題,和文中的某情節形成對比等;效果上一般為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情節陡轉,產生戲劇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應該首先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面的描寫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列舉文中反應該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區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節相關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關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點之間不要重臺、不要相互包含,答題不要只簡單的回答性格特征。1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的分析鑒賞的能力。A.“由此可見其見識淺陋”錯誤。劉姥姥通過細玩和端詳杯子后曾說:“我因為愛這樣范、虧他怎么作了。”再以她對賈府的了解,肯定知道杯子材質的珍貴,把黃楊根做認成廉價的黃松,其實是故意說錯博人一笑。
故答案為:A。2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D.“揭示其貪婪、虛偽的個性”錯誤。從選文語境看,是突出表現劉姥姥的本真,樸質。
故答案為:D。2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情節和語段作用的能力。劉姥姥問王熙鳳茄鲞是怎么做出來的?王熙鳳就輕描淡寫說了四個字:這也不難。從王熙鳳介紹的做法來看,這道茄鲞其實很難做。故王熙鳳說“這也不難”逗劉姥姥玩。
由“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可知,與隨后所說的茄鲞制作的復雜察瑣的過程形成反差(對比),使炫耀豪奢的效果更好;
由“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可知,引發劉姥姥的驚詫,使場面具有喜劇效果,博取賈母和眾人開心。2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劉姥姥因見那小面果子都玲瓏剔透,便揀了一朵牡丹花樣的笑道:‘我們那里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么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眾人都笑了。賈母道:‘家去我送你一瓷壇子。你先趁熱吃這個罷。’”可知,富有同情心,與人為善。要送一瓷壇子小面果子給愛吃又舍不得吃的劉姥姥。
由“那盒內一樣是一寸來大的小餃兒。賈母因問什么餡兒,婆子們忙回是螃蟹的。賈母聽了,皺眉說:‘這油膩膩的,誰吃這個!’”可知,率真隨性。率性地評價點心油膩,不好吃。
由“只見一個婆子走來請問賈母,說:‘姑娘們都到了藕香榭,請示下,就演罷還是再等一會子?’賈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他們,就叫他們演罷。’”可知,喜愛熱鬧、喜歡與兒孫輩一起宴飲、玩賞。
由“不一時,只聽得簫管悠揚,笙笛并發。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可知,善于享受生活(品位高雅)。講究有情調的生活,命伶人藕香榭奏樂為宴飲助興。23.【答案】示例:①話語流利方面,劉姥姥在二進榮國府表現得特別突出,例1.劉姥姥說了不少好聽好玩的事,雪下抽柴的故事把賈寶玉聽入了迷,觀音送子的故事連賈母和王夫人都“聽住了”:例2,夸大觀園竟比年面還強上十倍:例3,喝酒行令環節,脫口而出“大火燒了毛毛蟲”等鄉野白話,竟然押韻符合規定,而且字意也能對應。②巧于智計方面:例1,以稱呼獲取同情與好感。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希望周瑞家的引薦,故意自己降低輩分,見面就稱“周嫂子”;見到賈母稱“老壽星”,以稱呼獲得對方的同情與好感。例2,根據對象選擇話題。劉姥姥知道賈母、王夫人信佛,便故意講菩薩類的故事,例3.將計就計配合王熙鳳等人的設計完成“演出”,如吃鴿子蛋,滿頭插花扮丑等。例4.以褒揚“禮出大家”獲得尊重。第四十回,大家在取笑劉姥姥中吃完飯,劉姥姥看著作為媳婦的李紈與鳳姐兒等別人吃完才吃飯,稱贊“禮出大家”,引發王熙鳳和鴛鴦向她賠不是。③人莫之害方面,劉姥姥機智幽默沒有惡意,解嘲對象不針對別人,甚至是自己。例如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等。④以道之用方面,在一百一十九回,賈府家破人亡之時劉姥姥伸出援手,拯救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若寫劉姥姥巧用妙計,將巧姐打扮成背兒的模樣帶出賈府,也可用于“巧于智計方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話語流利方面,劉姥姥在二進榮國府表現得特別突出,例1.劉姥姥說了不少好聽好玩的事,去年冬天,莊上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這天早晨只聽外頭柴草響,有個十七八歲極標致的小姑娘兒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在“雪下抽柴”。故事才開頭,被賈府南院馬棚失火給打斷了。最后人散了,寶玉對女孩很好奇,追問結果,劉姥姥杜撰,那個女孩叫“茗”,是莊老爺的女兒,雪下抽柴的故事把賈寶玉聽入了迷。劉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說道:“我們莊子東邊莊上,有個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歲了。他天天吃齋念佛,誰知就感動了觀音菩薩夜里來托夢說:‘你這樣虔心,原來你該絕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原來這老奶奶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也只一個兒子,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這一夕話,實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連王夫人也都聽住了。觀音送子的故事連賈母和王夫人都“聽住了”;例2,賈母……因問她:“這園子好不好。”劉姥姥念佛說道:“我們鄉下人到了年下……誰知我今兒進了這園子一瞧,竟比那畫兒上還強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我帶了家去,給他們見見,死了也得好處。”夸大觀園竟比年面還強上十倍;例3,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眾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鴛鴦道:“右邊‘幺四’真好看。”劉姥姥道:“一個蘿卜一頭蒜。”眾人又笑了。喝酒行令環節,脫口而出“大火燒了毛毛蟲”等鄉野白話,竟然押韻符合規定,而且字意也能對應。
巧于智計方面:例1,以稱呼獲取同情與好感。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為了家里能過個好年,只好厚著臉皮前來賈府打秋風,她自知身份卑賤,無人引薦必然見不到真神,于是先去找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并且見面就稱“周嫂子”,明明劉姥姥的年紀和輩分都在周瑞家的之上,卻故意自己降低輩分,抬高對方,以此方式獲得對方的同情與好感。劉姥姥進去,只見滿屋里珠圍翠繞,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老婆婆,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道了萬福,口里說:“請老壽星安。”賈母亦欠身問好。見到賈母稱“老壽星”,以稱呼獲得對方的同情與好感。例2,根據對象選擇話題。王夫人信佛,手里時時刻刻不離佛珠,劉姥姥便故意講菩薩類的故事,說莊子里有一個九十歲的老奶奶,每日吃齋念佛,誰知感動了菩薩,最終老奶奶得了一個聰明伶俐且雪團兒一般的小孫子,通過這個故事劉姥姥得出結論: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這一席話,恰合了賈母、王夫人等人的心意,一個個都聽得迷住了。劉姥姥知道賈母、王夫人信佛,便故意講菩薩類的故事,例3.王熙鳳為了逗賈母開心,在吃飯的時候,有意給劉姥姥拿了一雙象牙鑲金的筷子,還故意在她跟前擺了一盤鴿子蛋,劉姥姥半日夾不起一個蛋,惹得眾人哈哈大笑,其后她又配合王熙鳳的叮囑,鬧了一出更大的笑話。將計就計配合王熙鳳等人的設計完成“演出”,如吃鴿子蛋。再如劉姥姥跟隨眾人暢游大觀園,自覺在腦袋上插滿了鮮花,顯得不倫不類,像個老妖精,可她還笑嘻嘻地告訴眾人:我年輕時也是個風流人物,也愛個花兒粉兒的!眾人又是一陣哄笑。例4.以褒揚“禮出大家”獲得尊重。第四十回,一時吃畢,賈母等都往探春臥室中說閑話。這里收拾過殘棹,又放了一棹。劉姥姥看著李紈和鳳姐兒對坐著吃飯,嘆道:“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鳳姐兒忙笑道:“你可別多心,才剛不過大家取笑兒。”一言未了,鴛鴦也進來笑道:“姥姥別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大家在取笑劉姥姥中吃完飯,劉姥姥看著作為媳婦的李紈與鳳姐兒等別人吃完才吃飯,稱贊“禮出大家”,引發王熙鳳和鴛鴦向她賠不是。
人莫之害方面,劉姥姥機智幽默沒有惡意,解嘲對象不針對別人,甚至是自己。賈母這邊說了一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來,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棹子哎呦,寶玉早滾到了賈母懷中。
以道之用方面,在一百一十九回,劉姥姥知恩圖報,傾盡家財將當時很可能被賣到煙花巷的巧姐給解救了出來,而巧姐的名字正是劉姥姥所起的,也正應了她“遇難成祥、逢兇化吉”之意,巧姐逃離了險境。賈府家破人亡之時劉姥姥伸出援手,拯救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若寫劉姥姥巧用妙計,將巧姐打扮成背兒的模樣帶出賈府,也可用于“巧于智計方面”)
故答案為:示例:①話語流利方面,劉姥姥在二進榮國府表現得特別突出,例1.劉姥姥說了不少好聽好玩的事,雪下抽柴的故事把賈寶玉聽入了迷,觀音送子的故事連賈母和王夫人都“聽住了”:例2,夸大觀園竟比年面還強上十倍:例3,喝酒行令環節,脫口而出“大火燒了毛毛蟲”等鄉野白話,竟然押韻符合規定,而且字意也能對應。②巧于智計方面:例1,以稱呼獲取同情與好感。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希望周瑞家的引薦,故意自己降低輩分,見面就稱“周嫂子”;見到賈母稱“老壽星”,以稱呼獲得對方的同情與好感。例2,根據對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務審計中數據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原因分析法律分析重點基礎知識點
- 模具設計中的市場調研試題及答案
- 刷題神器農業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2024農業植保員考場表現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應用知識農業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了解體育經紀人考試的2024年試題及答案
- 尿管拔除后的護理
- 項目執行難點分析的試題及答案
- 海為工業物聯網整體解決課件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課件匯總完整版電子教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含答案)
- (精品)3D打印機畢業論文
- 森林防火安全責任書(施工隊用)
- 自卸車液壓系統安裝手冊
- 裝載機 維護保養檢查記錄表
- CIE1964_CIE1931_標準照明體_1nm間隔
-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公司員工證書管理辦法
- Oring美國國家標準(AS568)
- 教育因愛幸福井曉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