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報告表_第1頁
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報告表_第2頁
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報告表_第3頁
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報告表_第4頁
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公式本)): 4 // 2目///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無無無(1)儲能電站站址位于江蘇興化經濟開發區嘉威路西、園區150MW/300MWh共享儲能項目預留場地內建設,故本工程建設符(2)對照《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的),本項目站址北側距離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興化市西北湖蕩重要濕(3)對照《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的通知》(蘇政發〔2018〕74號)、《國務院關于<江蘇省國土空(5)對照《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的通知》(泰環發〔2020〕),及泰州市“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棄渣等;工程所在區域不涉及0類聲環境功能區,符合《輸變電建本工程位于江蘇興化經濟開發區嘉威路西、園區支路北側模江蘇省調峰資源結構單一,隨著省內新能源裝機規模的不模區外來電的接入,江蘇電網現有調峰能力,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調峰需求,展對系統調峰、潮流分布及安全穩定均造成深遠的影響。根據設計300MW調峰能力,減輕江蘇電網調峰缺口。儲能電站可以增加泰州北部地區電網高峰負荷供電能力,緩解負荷低谷、新能源同時作為獨立儲能電站,納入電網統一調度,可實現削峰填谷、負荷跟蹤頻、調壓、電能質量治理等功能,提高電力系統自身調節能力,保障電網穩定運行。為保障興化昭陽15MW/30MWh儲本次評價不包含升壓站送出線路工程內容,送出線路工程儲能電站配套建設220kV升壓站一座,本期新建1臺主變,容量為180MVA,電壓等級為220kV/35kV,主變戶外布置,遠景規模不變;220kV),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儲能系統尚未列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另外沒有項目組成建設規模及主要工程參數本期遠景主體工程主變1×180MVA,戶外布置遠景不變220kV配電裝置戶外GIS設備遠景不變220kV出線及接線方式本期1回,采用線變組接線接線無功補償裝置本期不配置220kV升壓站永久占地面積3770m2遠景不變儲能系統共50套3.45MWPCS升壓一體機和100套3.35MWh儲能電池預制艙,150MW儲能共經8回35kV集電線路接入儲能電站35kV配電裝置室遠景不變35kV配電裝置室地上單層布設,位于輔助綜合用房南部遠景不變輔助工程供水引接市政自來水供水排水雨污分流,地面雨水收集后經站內一體化雨水泵站排至市政雨水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輔助綜合用房地上單層布設,面積約706.7m2,主要布設35kV配電裝置室、二次設備室、蓄電池室、備品備件室、應急操作間、休息室、資料室、工具間、值班室等進站道路位于站址南側,路面寬約9m環保工程事故油坑主變下設事故油坑,有效容積為56m3事故油池設置1座有效容積為75m3的事故油池,位于主變西南側化糞池1座,位于配電裝置室西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噪聲治理選用低噪聲設備、基礎減震、合理布置固廢收集間1間,位于儲能電站廠區東南角危廢貯存庫1間,位于儲能電站廠區東南角,面積15m2,暫存廢鉛蓄電池和廢變壓器油,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依托工程220kV升壓站依托儲能電站設置道路、用電、給排水等。工程施工生產生活區位于擬建廠區東南部,臨時用地面積約1000m2,設有圍擋、材料堆場、辦公區、生活區、臨時排水溝、臨時沉沙池、洗車平臺、臨時沉淀池、臨時化糞池等,施工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臨時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臨時施工道路本工程利用已有道路運輸設備、材料等本項目220kV升壓站為戶外式升壓站,進站大門位于站址南側,主變場區),化糞池設置于輔助綜合用房西側,事故油池設置于主變南結合現場實際,本工程擬設置1處施工生產生活區(詳見附圖4),位于場、堆土場、辦公區、生活區、臨時排水溝、臨時沉沙池、洗車平施工內容主要包括場地平整、建構筑物施工、電氣設備安裝調科學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重復施工和土方亂流。場地平整工藝流程機物和表層耕植土清除至指定的地方,將填方區的填土分層夯實填地按設計進行填方平整。挖方區按設計標高進行開挖,開挖從上到施工階段包括地基處理、主要建筑物、設備基礎溝坑、混凝土、預制構件等建材采用塔吊垂直提升,水平障礙物平整工作帶-管溝開挖-鋼管運輸、布管-組裝焊接-下溝-回填-竣工驗收。開挖前先剝離表層土,臨時堆土一側鋪設防塵網,防止堆土擾動地土方頂部采用防塵網進行苫蓋。土方回填時按照后挖先填、先挖后施工期主要產污環節主要集中土建工程,污染因子主要為施工無對照2015年發布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修編版)》,本工程所在區域對照《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對照《泰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對照《關于印發<泰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的通知》(泰環發〔2020〕94號)及《關于印發泰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根據現場調查及《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本項目生),證書編號:201012340167)對儲能電站站址進行了①監測方法:晝間、夜間等效連續A聲級監測方法執行《聲環境質量標2024年5月31日委托泰州青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CMA證書編號:檢測時間檢測點位描述晝間晝間標準限值*夜間夜間標準限值*2024年日儲能電站擬建址北側/65/55儲能電站擬建址東側/65/55儲能電站擬建址南側/65/55儲能電站擬建址西側/65/55注:*根據《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GBT15190-2014),本項目位于興化經濟開發區,儲能電站廠界四周現狀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晝間:65dB(A),夜間:55dB(A))標準。有3個國考斷面、9個省考斷面和7個市控斷面。監測結果表明,對照省考及市考的19個斷面的年均值達到Ⅲ類水質標超標現象,主要超標指標為溶解氧、化學需氧量(CODcr)、高錳酸鹽指數備用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均達到水質Ⅲ類水的二級標準。根據《興化市2023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區域環境污染物年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SO2年平均質量濃度960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204050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617087.1達標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323591.4達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400025.6達標O3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達標2.5題(1)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22),徙鳥類的重要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以及),的批復》(國函〔2023〕69號),本工程不進入且生態影響評價范圍內不涉域規劃的通知》(蘇政發〔2020〕1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興化市2024),地理位置環境敏感目標主導生態功能級別審批情況與保護目標相對位置備注興化市興化市西北湖蕩重要濕地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江蘇省自然資源廳2024年4月2日批復實施距離站址北側約102m6-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本項目評價范圍為儲能電站站界外40m范圍內的區域,電磁環境敏感目標是電磁環境影響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21),聲環境保護目),),表1中頻率為50Hz所對應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即工頻電場強度限值: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限值:10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晝間限值監測項目濃度限值/(μg/m3)TSPa500PM10ba任一監控點(TSP自動監測)自整時起依次順延15min的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平均值不應超過的限值。根據HJ633判定設區市AQI在200~300之間且首要污染物為PM10或PM2.5時,TSP實測值扣除200μg/m3后再進行評價。b任一監控點(PM10自動監測)自整時起依次順延1h的PM10濃度平均值與同時段所屬設區市PM10小時平均濃度的差值不應超過的限值。無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22施工期噪聲源主要可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主要由施工機械所造成的,如挖土機、推土機等,多為點作業噪聲主要是指一些敲打聲、裝卸車輛的撞擊聲等,多為瞬輛的噪聲屬于交通噪聲。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施工期噪聲主要屬中低頻噪聲,故施工期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0L=L0-20lg0序號機械類型噪聲預測值20m30m50m80m200m300m400m1液壓挖掘機76726864626056542靜力壓樁機736763595551494743413商砼攪拌車7874706662605854524重型運輸車76726864626056545混凝土振搗器7874706662605854526空壓機7874706664625856注:*距聲源10m處聲壓級參考《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附錄A.2“常見施工設備噪聲源不同距離聲壓級”。施工,400m以外的環境噪聲基本能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施工時通過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設備,控制設備噪聲源強;設弱噪聲傳播;加強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錯開高噪聲設備使用時間施工,可進一步降低施工噪聲影響。施工單位如因工藝特殊情況要蘇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在夜間施工時禁止使用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確保施工噪聲滿足《施工揚塵主要來自土建施工的開挖作業、建筑材料的運輸裝卸施工過程中,車輛運輸散體材料和廢棄物時,必須密閉,避免加強材料轉運與使用的管理,合理裝卸,規范操作;對進出施工行沖洗、限制車速,減少或避免產生揚塵;施工現場設置圍擋,商品混凝土,現場不設置攪拌站,減少二次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按“工完料盡場地清”的原則立即進行空地硬化和覆蓋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少量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的生活污升壓站施工時,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產生的施工升壓站工程施工廢水主要為施工泥漿水、施工車輛及機械設工廢水排入沉淀池,去除懸浮物后的廢水循環在施工階段,將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先行修建臨時化糞池,并理,確保在貯存過程中不會滲漏。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臨時化糞通過采取上述環保措施,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兩類。施工垃圾若不妥善處置會產生水土流失等環境影響,產生的生活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別收集堆放;棄土棄渣盡方平衡,對不能平衡的棄土棄渣以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時清運,并根據類比監測分析,本工程在認真落實電磁環境保護措施后,工工頻磁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小,投入運行后(GB8702-2014)中公眾曝露控制限值工頻電場強度4000V/m,工頻磁感應強本項目220kV升壓站為戶外式升壓站,220kV升壓站運行噪聲源主要來自內排風風機。本項目所用主變壓器為油浸式三相有載調壓雙繞組電力變壓器,參照《變電站噪聲控制技術導則》(DL/T1518-2016)運行時在離主變壓器1m處聲壓級為65.2dB(A);本項目無功為一體化設施,參考《35kV~22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計算儲能電站正常運行時廠界四周環境噪聲排放貢獻值。儲能電站坐標圖見圖序號聲源名稱型號數量空間相對位置m級/距聲源距離)/(dB(A)/m)聲源控制措施運行XYZ1主變/12865.2/1選用低噪聲設墊襯減振材料0:00~24:0021#SVG/1643262/132#SVG/1433262/14西側北部片區離心風機/2490265/15西側南部片區離心風機/2077265/16東側北部片區離心風機/24265/17東側中部片區離心風機/2277265/18東側南部片區離心風機/2245265/1注:〔1〕以儲能電站圍墻東南角作為坐標原點,以南側圍墻方向為X軸正方向,東側圍墻方向為Y軸正方向,空間相對位置取聲源中心點。設備名稱東側北側西側南側主變33281#SVG6495322#SVG4332西側北部片區離心風機905西側南部片區離心風機9658877東側北部片區離心風機東側中部片區離心風機5877東側南部片區離心風機2294452#SVG距離廠界的最近距離約32m。對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Lp(r0)--參考位置r0處的聲壓級,dB;Adiv=20lg(r/r0)序號預測點位噪聲貢獻值標準限值達標情況晝間夜間晝間夜間晝間夜間1儲能電站擬建址東廠界1m處39396555達標達標2儲能電站擬建址北廠界1m處40406555達標達標3儲能電站擬建址西廠界1m處46466555達標達標4儲能電站擬建址南廠界1m處30306555達標達標序號預測點位噪聲貢獻值標準限值達標情況晝間夜間晝間夜間晝間夜間1儲能電站擬建址東廠界1m處40406555達標達標2儲能電站擬建址北廠界1m處40406555達標達標3儲能電站擬建址西廠界1m處46466555達標達標4儲能電站擬建址南廠界1m處31316555達標達標放貢獻值晝間、夜間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儲能電站管理及運維等工作人員(額定工作人員7人)產生的少量生活污廢鉛蓄電池:儲能電站內的鉛蓄電池為儲能電站直流系統供電,蓄使用需要更換時會產生廢鉛蓄電池,廢鉛蓄電池產生量約為0.05t/次,更換的廢鉛蓄電池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中的危險廢物(HW31900-052-31),產生的廢鉛蓄電池,暫存于站區危廢貯存庫,委托有資質單位程中變壓器油約97%可以進行回收處理再利用,另外3%為廢變壓器油,本工程1臺主變,根據設計提供資料,單臺主變油重約50t,廢變壓1.5t/次,廢變壓器油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中的危險廢物危廢貯存庫內,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危廢貯存庫應按《本工程運營期,沒有產生地表擾動,對生態環境幾乎無影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生活垃圾由環儲能電站的環境風險主要來自儲能電站發生事故時變壓器油及油污產生的環境污染。變壓器油是由許多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組池設置油水分離裝置,事故油坑及事故油池進行了嚴格的防滲、防腐按其接入的油量最大的一臺設備確定,并設置油水分離裝置。當不能要求時,應設置能容納相應電氣設備全部油量的貯油設施,并設置油足“擋油設施的容積宜按油量的20%設計”要求。所需總事故油池容積為油水分離裝置,滿足“事故貯油池的容量應按其接入的油量最大儲能電站運行期正常情況下,變壓器無漏油產生,一旦發生事事故油及油污水排入事故油池,經油水分離處理后,事故油擬回油污水擬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不外排。本項目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等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突發析本項目生態影響評價范圍內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敏感區,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升壓站選址已考慮避讓居住等為主要功能的區域;升壓站位于儲能電站永久占地范圍內,目符合《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中輸變電建設對照《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的通知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對照《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空間管控區域調整方案的復函》(蘇自然資函〔2024〕297號),本工程生態影響評價范圍內涉及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本項目站址北側距離生管控區域“興化市西北湖蕩重要濕地”約102m。本工程的建設不存在管控區內禁止的活動,施工期通過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加強施工管理、工范圍等措施減少對生態空間管控區域的影響,本工程的建設符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海洋特別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第三條(一)中的環境敏涉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22)中規定的重要物種、生態敏感區以及其他需要保護的物種、種群施工過程中合理布置,盡量減少臨時占地,根據儲能電站臨時根據類比分析可知,本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通過預測分析,本工程儲能電站本期及遠景廠界四周噪聲貢相關標準要求,儲能電站運行過程生活污水、固廢均得到妥善處置,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在易起塵的材料堆場,采取密閉存儲或采用防塵布苫蓋閉措施,減少其沿途遺灑,不超載,經過村莊等敏感目全封閉圍擋、落實裸土與物料堆放覆蓋、實施濕法作工而產生環境噪聲污染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噪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并間施工時禁止使用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確保施工噪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產生的垃圾按建筑垃圾有關管理要求及時清運;生活垃圾分運營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220kV配電設備采用GIS布置,主變及電氣設備合理布局,保證導體和電氣設備安全距離,降低對周圍電磁環境的影響。運行期做好運行管理,確保儲能電站周圍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均能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本項目儲能電站通過采用低噪聲設備,基礎墊襯減振材料,合理布局,聲源相對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場地空間以衰減噪聲,通過圍墻隔聲等,確保儲能運行期做好環境保護設施的維護和運行管理,加強巡查和檢查,強化設備檢修維護人員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并嚴格管理,避免對項目周邊的自然本項目工作人員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本項目工作人員產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對周圍環境本項目更換的廢儲能電池屬于一般固廢,暫存在固廢收集間,作為梯次電固廢收集間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相關要求建設。貯存、轉移等過程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試行)》(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82號)等管理規定,制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計劃、建立管理臺賬,實施對一般工業固體廢廠區東南角設置1間危廢貯存庫,產生的廢鉛蓄電池及廢變壓器油暫存在危廢貯存庫內,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危廢貯存庫應按《危險廢物貯存污臺賬,對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轉移、處置等坑與事故油池相連,事故油池底部和四周設置防滲措施。儲能電站運行期正常情況下,變壓器無漏油產生,一旦發生事故,產生的事故油及油污水排入事故油池,經油水分離處理后,事故油回收處理,事故油污水擬委托有資質單位處針對本項目范圍內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建設單位應按照《輸變電建序號名稱1工頻電場、工頻磁場點位布設儲能電站站界外5m、距地面1.5m監測項目工頻電場強度(kV/m)、工頻磁感應強度(μT)監測方法《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監測時間及頻次儲能電站為竣工環保驗收1次,運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監測頻次為晝間1次2點位布設儲能電站廠界外1m、距地面1.2m監測項目晝間、夜間等效聲級,Leq,dB(A)監測方法《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監測時間及頻次儲能電站為竣工環保驗收1次,運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主要聲源設備大修前后,應對變電工程廠界排放噪聲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監測頻次為晝間、施工期間環境管理的責任和義務,由建設單位和建設單位需安排人員具體負責落實工程環境保護設計內容,監督施工期環保措施的實施,協調好各部門或團體之間的環保工作和處理施工中出現的環保施工單位在施工期間應指派人員具體負責執行有關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建設單位應設立環保工作人員,負責本工程運行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其①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各級生態環②落實運行期環境保護措施,制定運行期的環③若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重大變更,按規定④落實運行期的環境監測,并對結果進行統類型主要污染物環境保護設施、措施投資估算(萬元)施工期生態環境合理進行施工組織,控制施工用地,減少土石方開挖,保護表土,針對施工臨時用地進行生態恢復/大氣環境物料、渣土等采取遮蓋、密閉措施等/水環境臨時沉淀池、臨時沉沙池、臨時化糞池/聲環境低噪聲施工設備/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類收集、清運/運營期電磁環境配電設備采用GIS布置,對帶電設備安裝接地裝置,主變及電氣設備合理布局,保證導體和/聲環境低噪聲設備,減震、降噪/生態環境加強運維管理、植被綠化/水環境站內雨污分流,站內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固體廢物生活垃圾交由環衛清運,危險廢物交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風險控制事故油、油污水及消防廢水交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針對本工程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運行維護費用/環境管理與監測、環保驗收/總計/要素施工期運營期環境保護措施驗收要求環境保護措施驗收要求陸生生態(1)加強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提高其生態環保意識;(2)嚴格控制施工用地范圍,利用現有道路運輸設備、材料等;(3)選擇合理區域堆放材料、設備等,對臨時堆放區域采取苫蓋措施;(4)禁止向儲能電站擬建址旁的水體排放施工廢水、生活污水;(5)禁止利用儲能電站擬建址旁的水體沖洗施工機械,避免油污水污染土壤或水體;(6)儲能電站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根據后續利用方向及時整治并綠化或硬化等。(1)加強環保教育;(2)不新開辟施工道路,利用已有道路運輸施工材料;(3)對臨時用地范圍留存照片資料;(4)禁止向水體排放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5)禁止利用旁邊水體沖洗施工機械;(6)拍攝剝離耕植土、復墾等相關生態保護措施、設施,做好施工記錄,留存相關照片及記錄。做好設施運維管理,強化運維人員環保意識。項目運行過程中,原有陸生生態系統未發生顯著功能性改變。水生生態////地表水環境(1)儲能電站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經臨時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2)施工區域設置臨時沉淀池,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不排入附近水體。(1)設置臨時化糞池,生活污水定期清運;(2)設置臨時沉淀池,施工廢水沉淀處理后回用,拍攝沉淀池、排水溝等相關水環境保護設施,做好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后接管市政污水管網,不外排,不影響周圍水環境。施工記錄,留存相關照片及記錄。地下水及土壤環境////聲環境控制設備噪聲源強;(2)優化施工機械布置、加強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錯開高噪聲設備使用時間;(3)施工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的噪聲污染防治責任,施工單位制定污染防治實施方(4)合理安排噪聲設備施工時段,如因工藝特殊情況要求,確需在夜間施工而產生環境噪聲污染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江蘇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時在夜間施工時禁止使用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確保施工噪聲滿足《建(GB12523-2011)的限值要求。(1)施工廠界噪聲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2011)標準要求;(2)如有夜間施工,應取得相關部門的證明,并公告附近居民,留存相關材料及照片;(3)拍攝圍擋等相關聲環境保護措施,做好施工記錄,留存相關照片及記錄。儲能電站通過采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聲源相對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場地空間以衰減噪聲,通過圍墻隔聲等,確保儲能電站的四周廠界噪聲穩定達標。運行階段做好設備維護,加強運行管理。儲能電站廠界四周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振動////大氣環境(1)施工生產區設置圍擋,對作業處裸露地面覆蓋防塵網,定期灑水,遇到四級或四級以上大風天氣,停止土方作業,同時作業處覆以防塵網;(2)選用商品混凝土,加強材料轉運與使(1)施工生產區設置圍擋,裸露地面覆蓋防塵網,定期灑水降塵;(2)加強材料轉運和使用過程中的管理,易起塵材//用的管理,合理裝卸,規范操作,在易起塵的材料堆場,采取密閉存儲或采用防塵布苫蓋,以防止揚塵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3)運輸車輛按照規劃路線和時間進行物料、渣土等運輸,采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其沿途遺灑,不超載,經過村莊等敏感目標時控制車速,對進出施工生產區的車輛進行沖洗;(4)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即“落實工地周邊全封閉圍擋、落實裸土與物料堆放覆蓋、實施濕法作業、路面與場地硬化、有效清洗出入車輛、車輛密閉運輸、實施工地揚塵監測、實施遠程視頻在線監控、實施噴淋灑水抑塵、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確保揚塵排放符合《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32/4437-2022)要求。料密閉儲存或采用防塵布苫蓋;(3)運輸車輛按規劃路線和時間運輸,車廂密閉遮蓋,進出施工生產區前進行沖洗;(4)施工過程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施工現場揚塵措施管理規范,做好相關臺賬,拍攝相關覆蓋照片,做好恢復工作,保留臺賬及相關照片等。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及時清運,建筑垃圾相關單位及時運送至受納場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均及時進行清運,現場無垃圾隨意棄置的現象,固體廢物按要求進行處理處置。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廢儲能電池暫存在固廢收集間,作為梯次電池外售,用到對電能質量要求不高的地方;廢鉛蓄電池及廢變壓器油暫存在危廢貯存庫內,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固體廢物均按要求進行處理處置電磁環境//對帶電設備安裝接地裝置,主變及電氣設備合理布局,保證導體和電氣設備安全距離,配電裝置采用GIS儲能電站廠界四周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均能滿足《電磁環境布置形式;做好設備維護和運行管理,加強巡檢,確保儲能電站周圍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均能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應限值要求。(GB8702-2014)相應限值要求環境風險//事故油及油污水經事故油坑收集后,排入事故油池,經具有油水分離裝置的裝置處理后,事故油回收處理,事故油污水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不外排;針對儲能電站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事故油坑、事故油池滿足《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標2019)相關要求;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定期演練計劃。環境監測//必要時開展電磁環境及噪聲監測;在儲能電站主要聲源設備大修前后,對儲能電站廠界四周排放的噪聲進行監測。確保電磁、噪聲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并制定監測計劃。其他//竣工后應及時驗收。竣工后應在3個月內及時進行自主驗興化昭陽15萬千瓦/3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配套220kV升壓站項目(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修正版),2018年12(3)《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本工程建設內容:儲能電站配套建設220kV升壓站一座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本工程電磁環境評價階段評價項目現狀評價因子單位預測評價因子單位運營期電磁環境工頻電場kV/m工頻電場kV/m工頻磁場工頻磁場評價內容污染物名稱標準名稱編號標準值電磁環境(220kV)工頻電場強度《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頻率為50Hz,公眾曝露限值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頻率為50Hz,公眾曝露限值100μT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中表2,本工程電分類電壓等級工程條件評價工作等級交流220kV儲能電站戶外式二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內容評價范圍220kV升壓站電磁環境儲能電站廠界外40m范圍),),程質量控制;檢測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操作。儀器類型儀器型號校準證書有效期測量范圍工頻電場LF-01、SEM-6002024年5月27日0.5mV/m~100kV/m工頻磁場監測點位工頻電場強度(V/m)工頻磁感應強度(μT)儲能電站擬建址北側1#//儲能電站擬建址東側2#//儲能電站擬建址南側3#//儲能電站擬建址西側4#//4000本工程220kV升壓站為戶外變,電磁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