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B013307managementofteagaIDB3307/T12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則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金華市農業農村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九奇機械有限公司、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武義茶葉科學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翁曉星、王剛、陳長卿、鄭連有、徐黎婷、周小芬、袁名安、江麗、李朵姣、胡新榮、徐文武、鄭劍、林宇鋼、彭天文。DB3307/T126—20221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規程的術語和定義、選址要求、茶園建設、茶園管理、茶園維護等。本文件適用于金華市茶園的宜機化建設或改造。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2172標準茶園建設規范NY/T5010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NY/T5018茶葉生產技術規程DB33/T2139茶葉機械化采摘配套生產技術規程DB33/T2345生態茶園建設通用要求DB33/T2458單軌運輸機使用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茶園宜機化suitableforteaplantationmechanization新建茶園或對具備改造條件的已建茶園進行改造,以使其適宜機械作業。4選址要求宜機化茶園宜選擇平地、10°以下緩坡或等高梯地,土層深厚的地塊或樹勢健壯、無缺株斷行的茶茶園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水質純凈,茶園土壤pH值以4.5~6.0為宜。茶園環境條件其他要求應符合NY/T5010的要求。5茶園建設道路要求5.1.1茶園的道路包括主干道、支道、步道,并相互貫通,連接成網。(道路示意圖參見附錄A)5.1.2主干道是茶園內外連接的交通干線,根據茶園規模、地形與地勢選擇修建,宜硬化處理,一般采用砂石路面。以兩輛車并行通過為原則,有效寬度不小于6m。25.1.3支道是園區運輸、耕作、施肥等機具通行的道路,有效寬度不小于3m。5.1.4步道是支道通向各塊茶園的道路,滿足人員、小型機具進5.1.5有落差的地塊,應設置進出口。進出口的坡度應不大于12°,寬度2m~3m。5.1.6對于有陡坡的茶園,可采用山地軌道車運輸,應符合DB33/T2458的要求。5.2.1根據建設地塊坡向和其他相鄰地塊雨水排泄流向,合理布局溝渠。灌溉與5.2.2四周排水溝應明溝為主,在機具跨越處適當設置暗溝。排水溝斷面尺寸5.2.4茶園噴灌、滴灌等現代節水灌溉系統的建設,應不影響機具通行和作業。5.2.5茶園其他排灌要求應符合NY/T2172的要求。5.3.2采用條栽種植,茶行長度不宜超過50m,行距1.5m~1.8m,株距0.3m~0.4m。5.3.4緩坡地茶園的茶行走向應與等高線平行,梯地5.3.5宜機化生態配置參照DB33/T2345的6.1.1合理采用淺耕、中耕、深耕等耕作技術,配備有茶園耕作機械。耕作深度,淺耕5cm~10cm、中耕10cm~15cm、深耕20cm~25cm,深耕每年或隔年進行1次,耕作后及時修復排水溝,淺耕和6.1.2坡度小于10°茶園可選用乘坐式茶園多功能管理機配套中耕除草、旋耕和施肥等機具,坡度大于10°茶園選用便攜式茶園除草機、中耕機和施肥機。6.2.1培養結構合理、長勢健壯的樹冠,樹冠覆蓋度不少于80%;坡度小于10°茶園選用乘坐式修剪機,坡度大于10°茶園選用單人修剪機或雙人修剪機進行修剪。茶樹修剪操作按NY/T5018執行。6.2.2在機修茶樹過程中,葉層厚度不宜低于10cm。6.2.3新茶園按DB33/T2139執行。坡地茶園宜將采摘面修剪成與山坡面平行以利機具采摘。DB3307/T126—202236.4.2每臺單人采茶機配備人員2名,其中機手1名,輔助人員1名;每臺雙人采摘機配備人員3~4名,其中機手2名,輔助人員1~2名;乘坐式采茶機配備人員2名,其中機手1名,輔助人員1名。6.4.3采摘路線應與修剪路線一致。其它機械化采摘作業要點應符合DB33/T2139的規定。7茶園維護適時對道路及水渠進行檢查、維護,避免影響機械作業通行。茶園茶樹種植宜滿足良好自然生長的需要,栽植后注意抗旱、防澇管護。土壤深厚、松軟、肥沃,樹冠覆蓋度大、病蟲草害少的茶園可實行減耕或免耕。耕作時應結合當地降水情況,防止水土流失,深耕宜結合施用有機肥。茶樹可培育成適合機械采收的樹冠。8技術模式圖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道路示意圖參見附錄A。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模式圖參見附錄B。4(資料性)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道路示意圖圖A.1給出了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道路示意圖。圖A.1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技術道路示意圖5(資料性)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模式圖圖B.1給出了茶園宜機化建設及配套管理技術模式圖。宜機化茶園宜選擇平地、10°以下緩坡或等高梯地,土層深厚的地塊或樹勢健壯、無缺株斷行的茶園。茶園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水質純凈,茶園土壤pH值以4.5~6.0為宜。茶園環境條件其他要求應符合NY/T5010的要求。茶園的道路包括主干道、支道、步道,并相互貫通,連接成網。主干道是茶園內外連接的交通干線,根據茶園有效寬度不小于6m。步道是支道通向各塊茶園的道路,滿足人員、小型機具進出,有效寬度不小于1.2m。有落差的地塊,應設置進出口。進出口的坡度應不大于1對于有陡坡的茶園,可采用山地軌道車運輸,應符合DB33/T2458的流向,合理布局溝渠。灌溉與排水工程應遵四周排水溝應明溝為主,在機具跨越處適當設置暗溝。排水溝斷面尺寸應根據排水標準和排水量確定。茶園噴灌、滴灌等現代節水灌溉系統的建設,茶園其他排灌要求應符合NY/T2172的要求。系良種。距1.5m~1.8m,株距0.3m~0.4m。高梯地茶園建設按DB33/T2139的要求。地茶園應與梯壁走向一致,茶行兩端均需設置機具調頭場所。宜機化生態配置參照DB33/T2345的要求。6合理采用淺耕、中耕、深耕等耕作技術,配備有茶園耕作機械。耕作深度,淺耕5cm~10cm、中耕10cm~15cm、深耕20cm~25cm,深耕每年或隔年進行1次,耕作后及時修復排水淺耕和中耕可結合各季的鋤草與追肥進行。施肥管理應符合DB33/T2345的規定。坡度小于10°茶園可選用乘坐式茶園多功能管理機配套中耕除草、旋耕大于10°茶園選用便攜式茶園除草機、中耕機和施肥機。培養結構合理、長勢健壯的樹冠,樹冠覆蓋度不少10°茶園選用乘坐式修剪機,坡度大于10°茶園選用單人修剪機或雙人修剪機進行機械化修剪。茶樹修剪操作按NY/T5018執行。在機修茶樹過程中,葉層厚度不宜低于10c新茶園按DB33/T2139執行。坡地茶園宜將采平行以利機具采摘。防控設施設備安裝不能影響機械作業。根據不同茶葉加工工藝要求,適采期進行采摘。每臺單人采茶機配備人員2名,其中機手1名,臺雙人采摘機配備人員3~4名,其中機手2名,輔助人員1~2名;乘坐式采茶機配備人員2名,其中機手1名,輔助人員1名。采摘路線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 腦梗死的自我護理
- 科普講座人工智能
- 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優化
- 原材料保質期管理規定范文
- 新版規范(2017)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詳細應用)
- 觀光小火車的市場分析報告
- 空調冷卻冷凍水管道系統詳細的施工方案設計
- 甲狀腺腫物課件護理查房
- 安全運輸醫療垃圾的要點
- oa系統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