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期中期末真題重組卷答案速查12345678910DABBBBCBDD11121314151617181920CADCCBACBC2122232425DCDAC1.D【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金榜題名”“狀元及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榜題名”是指通過考試而獲得功名,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是隋煬帝創立的科舉制度,D項正確;分封制,是指西周初年,周王為了鞏固政治形勢,鞏固疆土,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與通過考試而獲得功名不符,排除A項;郡縣制,是秦朝在地方上實行的管理制度,與通過考試而獲得功名不符,排除B項;察舉制度是由地方長官向中央推薦人才,與通過考試而獲得功名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A【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在中國古代,地理環境是分裂出現的重要因素……大運河的修建則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連在一起,有利于這個問題的解決”可知,這是說大運河聯系了南北,有利于解決地理上造成分裂這一問題,也就是說,大運河修建有利于統一,A項正確;材料是強調大運河有利于解決造成分裂的地理因素,這樣,就促進了統一,不是說它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連接了五大水系,排除BCD項。故選A項。3.B【詳解】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統一全國,不符合題意;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在位期間開鑿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符合題意;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在位期間,營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如營建東都洛陽,符合題意;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引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最終618年,隋煬帝被叛軍殺死,符合題意;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排除含有①的選項,排除ACD項。故選B項。4.B【詳解】觀察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軍南下,滅掉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從605年起,隋煬帝命人開始開鑿大運河,B項正確。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滅亡陳朝,排除A項;從605年起,隋煬帝命人開始開鑿大運河,589年,隋朝滅亡陳朝,排除C項;從605年起,隋煬帝命人開始開鑿大運河,589年,隋朝滅亡陳朝,排除D項。故選B項。5.B【詳解】根據“帝(隋煬帝)惡直言,仇諫士,其能久乎!”可知,材料反映隋煬帝不接受直言納諫,即不聽取任何諫言,體現了隋煬帝剛愎自用,B項正確;材料并沒有提及賦稅、徭役是否繁重,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官員貪污腐敗嚴重,排除C項;材料反映隋煬帝剛愎自用,沒有提及藩鎮割據,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唐初……統治者”“安民撫農”“從諫如流”等內容可知,這位統治者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B項正確;文景之治是西漢初年的盛世局面,開元盛世是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的盛世局面,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前期的局面,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7.C【詳解】根據材料“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農時)為本。”可知,其體現的是唐太宗勸課農桑,對民生的重視,C項正確;ABD與材料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8.B【詳解】根據材料“我國歷史上有一個女皇帝”結合所學可知,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在位期間,人口持續增長,社會經濟持續發展,B項正確;武則天在位時期是貞觀之治之后,排除A項;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排除C項;唐玄宗統治前期國家進入鼎盛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9.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吸取隋亡教訓,虛心納諫,輕搖薄賦,勸課農桑,發展商業”,這體現的是勤政愛民,政治、經濟、文化、法律,這體現的是多措并舉,D項正確;吸取教訓,勵精圖治,只能體現政治方面,排除A項;關注民生,發展生產,只能體現經濟方面,排除B項;制度創新,以德治國,只能體現文化方面,排除C項。故選D項。10.D【詳解】根據題干“唐太宗任用房玄齡、杜如晦為相;武則天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唐玄宗在賢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改革,唐朝逐漸走向繁榮”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說明這三位皇帝選賢任能,任人唯賢,廣納賢才,D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這三位皇帝無為而治、急功近利、坐享其成,排除ABC項。故選D項。11.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唐三彩騎駝樂舞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三彩是唐朝的藝術珍品,反映了陶瓷器生產水平的高超,體現了唐朝手工業的發展,樂舞隊成員的組成則反映了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密切,故①②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唐三彩騎駝樂舞俑是手工業品,不能反映農業生產,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12.A【詳解】由材料“禾苗待我灌醉”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前期,經濟發展迅速,在農業方面,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曲轅犁和筒車。筒車的主要作用就是灌溉,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泄水,A項正確;耬車是漢代的發明,排除B項;曲轅犁是耕作工具,排除C項;水排是東漢的發明,排除D項。故選A項。13.D【詳解】根據題干可知,“相互習染,社會風氣一度出現了‘胡化’的苗頭”體現了唐朝時期民族交融的情況即胡漢交融;“唐朝積極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體現了唐朝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兼容并包,積極學習外來文化,即開放兼容,D項正確;“大量的外國人及周圍少數民族充斥長安”說明唐朝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排除A項;重文輕武,革除舊弊的是北宋,排除B項;題干體現不出唐朝奢靡腐化,享樂成風,排除C項。故選D項。14.C【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杜甫的詩風淳樸厚重,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唐代書法家中,顏真卿的字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有“顏筋”之稱,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吳道子的畫落筆雄勁,風格奔放,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充滿想象力,昂揚進取,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15.C【詳解】依據“皇城位于城市正中的北部”可得出唐朝長安城在布局上突出皇權至上,據“坊與市之間有坊墻隔開。坊門按規定時間開啟,夜晚禁絕商業活動,居民也不得上街”可得出唐朝長安城在布局上實行坊市制度,居民居住區和商業區有嚴格的界限,并且對城市商業活動有時間限制,由此得出這一材料體現了唐朝城市布局的特點,C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唐朝都城長安城市布局的特點,沒有體現長安城人口眾多或開放的社會風氣,排除AB項;題干反映了唐朝城市商業活動有嚴格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沒有體現商業繁榮發達,排除D項。故選C項。16.B【詳解】根據題干可知,日本平城京和唐長安城布局非常相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我國經濟文化發達,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深遠影響,以日本為例,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唐朝建筑對日本影響明顯,比較日本的平城京和唐長安城在在城市布局上高度相似,所以這說明了古代日本善于學習和模仿,B項正確;日本平城京和唐長安城布局非常相似不能說明古代日本善于發明與創造,排除A項;唐朝我國經濟文化發達,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深遠影響,以日本為例,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不能說明古代日本善于交流與傳播,排除C項;古代日本向唐朝學習,不是侵略與擴張,排除D項。故選B項。17.A【詳解】據題干“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鑒真東渡日本,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貢獻”“新羅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唐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可知,題干信息反映的是外國和唐朝交往的情況,鑒真東渡日本以及玄奘西行天竺是唐朝與外國交往的情形,這反映了唐朝的對外關系,A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對外關系,與社會風貌、經濟繁榮、民族關系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18.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歷盡艱辛,西游天竺學習佛法,玄奘的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唐玄宗時期,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貢獻。可知其“西行”和“東渡”的共同作用是傳播了中國文化,C項正確;加強了邊疆管理,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開鑿了絲綢之路,與張騫通西域相關,與題干內容“高僧玄奘和鑒真”的史實不符,排除B項;擴大了唐朝疆域,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19.B【詳解】根據材料“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傳播大唐文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社會開放,對外友好往來頻繁,唐玄奘時期,鑒真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因此材料所述高僧是鑒真,B項正確;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盡千辛,前往天竺國,即印度,研習佛法,帶回佛經,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蔡倫是東漢時期改進造紙術的人物,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張騫出使西域,促進絲綢之路的開辟,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20.C【詳解】根據材料“原產于地中海的萵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國(今尼泊爾)的菠菜”可以得出唐朝中國出現了許多外國蔬菜品種,可以得出唐朝與外國的交往十分密切,雙方交流頻繁,體現出對外經濟交流的繁盛,C項正確;外國蔬菜品種出現在中國不能說明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唐朝國力強大,世界領先,排除B項;外國蔬菜品種出現在中國與儒家思想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21.D【詳解】根據圖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該人物是玄奘,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曾在那爛陀寺學習佛法,帶回并翻譯大量佛經,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D項正確;平定叛亂,開疆拓土,與玄奘的歷史貢獻無關,排除A項;治宏貞觀,政啟開元,描述的是武則天的統治,排除B項;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描述的是鑒真東渡,排除C項。故選D項。22.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社會上的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各地的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邊將安祿山一身兼任范陽等三地的節度使,擔負東北地區防御重任,逐漸擴張勢力。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763年,安史之亂被平定。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因此,示意圖中空白方框處應該填寫的是“安史之亂”,C項正確;黃巾起義發生在東漢時期,排除A項;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是安史之亂,而不是黃巢起義,排除B項;五代十國更迭出現在唐朝滅亡后,排除D項。故選C項。23.D【詳解】由題干“五代之亂,朝廷威令不行,藩帥劫財之風,甚于盜賊,強奪枉殺,無復人理。”并結合所學可知,五代十國時期,藩鎮節度使權利巨大,不聽從中央號令,在地方上各自為政,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武將專權危害巨大,D項正確;題干不能體現政權更迭,排除A項;題干不能反映五代十國時期結束分裂實現統一,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宦官專權,排除C項。故選D項。24.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唐玄宗統治前期的“開元盛世”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題干中唐詩風格的變化體現了唐詩創作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A項正確;材料所述內容與科舉制度的發展無關,排除B項;文學創作會反映歷史,但不能完全再現歷史,排除C項;安史之亂影響文學創作風格,但并沒有影響唐詩興衰,排除D項。故選A項。25.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隋唐時期的特征是繁榮與開放,C項正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征是政權并立,排除A項;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征民族交融,排除B項;夏商周時期的特征是早期國家的建立,排除D項。故選C項。26.(11分)(1)時間:589年。(2分)(2)內容:①涿郡②洛陽③余杭(3分)原因:鞏固封建政權;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對南方的有效統治;保障北方的物資供應;加強南北經濟的聯系。(4分)(3)主要原因:隋朝的暴政。(2分)【詳解】(1)時間:根據材料一“隋朝的統一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以后第二次大統一的局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81年,楊堅建立隋朝。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隋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2)填空內容:根據材料二圖片“隋朝大運河”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故材料二圖示中①②③處的內容為①涿郡;②洛陽;③余杭。原因:根據材料二“隋朝開通大運河是為了鞏固隋封建政權的需要,通過運河直達江淮,從而加強洛陽與江南地區的聯系,以進一步控制江南”可知。隋朝大運河開通的原因是鞏固封建政權;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對南方的有效統治;根據材料二“另一方面,…….關中和河洛地區的物資不足以供應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須轉運南方的物資.….…”可知,隋朝大運河開通的原因是保障北方的物資供應;加強南北經濟的聯系。(3)主要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不堪忍受隋煬帝的殘暴統治,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導致隋朝滅亡。因此導致隋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是隋朝的暴政。27.(16分)(1)文成公主入藏;開明的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建立良好關系)(4分)(2)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政策的連續性)(4分)(3)以民為本的思想;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勞役負擔。(4分)(4)以民為本、關注民生。重視人才選拔、考核。實行民族平等、共同發展政策。(4分)【詳解】(1)事件、特點: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唐朝皇室與少數民族聯姻成為平常事”可知,這方面的典型事件就是文成公主入藏,這體現了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2)措施、特點: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可知,這體現的政策是,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根據所學和材料二“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可知,這體現出承前啟后的作用。(3)思想、措施:根據所學和材料三“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可知,這是以民為本的思想;為此,他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勞役負擔。(4)借鑒: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以民為本、關注民生。重視人才選拔、考核。實行民族平等、共同發展政策。28.(12分)(1)科舉制;隋朝;隋煬帝。(4分)(2)創立殿試制度;唐玄宗時,把詩賦列為進士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套
- 2025廠里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研優卷)
- 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下載答案可打印
- 民用機場基礎認知西安航空萬珊38課件
- 《民法學課件》課件-第四編-第十四章 物權的變動
- 加氫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不銹鋼碗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中耕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船式拖拉機(機耕船)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神經康復學教學
- 我的家鄉成都課件
- 延長石油集團招聘筆試
- 風機及塔筒吊裝工程吊裝方案
- 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 習題及答案 第2-12章 交流電機調速系統功率電子電路- 全數字交流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 Java開發工程師招聘筆試題及解答(某大型國企)2025年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人大題庫考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題庫答案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分享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2024年網絡與信息安全考試題庫
- 安橋功放機TX-NR3010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