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鴻鵠志鴻鵠志鴻鵠志專題14人民解放戰爭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知識點1內戰爆發知識點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04拓展·大單元素養導向拓展01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拓展02大概念: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05提升·新情境&新考法考點課標要求考情分析命題預測人民解放戰爭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史事;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知道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是中考歷史出題的熱點。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史實、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是常考的重點內容。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南京解放是中考的高頻考點。從和平建國/合作共贏/土地改革/人民力量,通過史料和結合所學,重慶談判的背景與意義(考查重點),常見關鍵詞“雙十協定”“和平建國”等;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常見關鍵詞“山東解放區、陜北解放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的背景、內容與意義(考查重點):千里躍進大別山,常見關鍵詞“劉伯承、鄧小平”等、三大戰役(考查重點),常見關鍵詞“遼沈、淮海、平津”等、渡江戰役,常見關鍵詞“南京解放”等;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知識點1內戰爆發【課標要求】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等史事。時間1945年8月—10月10日地點重慶雙方目的(1)蔣介石: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并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2)中國共產黨: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概況(1)1945年8月,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2)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后續: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在重慶舉行,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影響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國民黨發動內戰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背景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中共中央號召解放區軍民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并制定作戰原則和方針概況(1)解放區軍民經過半年多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2)中共中央轉戰陜北:①1947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②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3)山東孟良崮戰役: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考向內戰爆發【核心素養·歷史解釋】中國有句俗話叫“盛情難卻”和“一二不過三”,若在蔣介石第三次電邀后,毛澤東仍不應允(赴重慶),那蔣介石就更加會大造輿論誣陷中共不要和平、不要團結。這表明蔣介石(
)A.想利用談判為內戰贏得時間 B.想在政治輿論上占據主動C.為和平建國帶來希望和曙光 D.想把不愿和平罪名強加到中共身上【答案】D【解析】據材料“若在蔣介石第三次電邀后,毛澤東仍不應允(赴重慶),那蔣介石就更加會大造輿論誣陷中共不要和平、不要團結”可知,材料反映的重慶談判前,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若毛澤東仍不應允(赴重慶),那蔣介石就更加會大造輿論誣陷中共不要和平、不要團結,這表明蔣介石“想把不愿和平罪名強加到中共身上”,D項正確;據材料學可知,材料強調的是“若在蔣介石第三次電邀后,毛澤東仍不應允(赴重慶),那蔣介石就更加會大造輿論誣陷中共不要和平、不要團結”,A項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材料強調“那蔣介石就更加會大造輿論誣陷中共不要和平、不要團結”,而是要把內戰的責任推給共產黨,不僅僅是想在政治輿論上占據主動,排除B項;C項違背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知識點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標要求】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史事;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知道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時間1947年開始法律依據《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結果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意義(1)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2)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概況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三大戰役(1)遼沈戰役:1948年9月—11月,在東北地區進行,解放東北全境(2)淮海戰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進行,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3)平津戰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解放軍將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并攻占張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華北全境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時間1949年3月召開地點河北西柏坡主要內容(1)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必須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恢復與發展生產是城市工作的中心(2)把中國逐漸由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南京解放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占領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考向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核心素養·歷史解釋】“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后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采取無后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材料描寫的事件(
)A.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 B.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C.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D.發起了渡江戰役,占領了南京【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后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采取無后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揭開了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C項正確;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內戰,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發起了渡江戰役,占領了南京,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一、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典例1】【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某同學用圖1、圖2兩張老照片來探究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其探究角度應是(
)圖1:臨江縣父老送子參軍圖2:延吉縣人民支援前線的軍鞋A.戰術指揮 B.軍隊士氣 C.兵力對比 D.民心所向【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臨江父老送子參軍”、“延吉縣人民支援前線的軍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民解放戰爭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戰爭的勝利是民心所向,D項正確;本題主要講的是人民解放戰爭受到了人民的支持,與戰術指揮,軍隊士氣,兵力對比等無關,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二、大概念: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典例2】【核心素養·歷史解釋】抗戰勝利后,為了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為人民爭取和平、民主,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飛抵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這一壯舉表明中國共產黨(
)A.開始與國民黨的第一次合作 B.開辟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C.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堅持以中華民族利益為重【答案】D【解析】根據“為人民爭取和平、民主,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飛抵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可得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為出發點,倡導和平,為和平建國積極努力,D項正確;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排除A項;“開辟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抗戰時期,此時抗戰已經勝利,排除C項。故選D項。1.【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老照片能夠再現歷史。下圖反映出抗戰勝利后民眾的愿望是(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D.要求和平、反對內戰、民主建國【答案】D【解析】依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重慶談判符合全國民眾渴望和平、避免內戰、實現民主的訴求。“抗戰勝利后群眾平毀碉堡和1946年上海百姓反內戰游行”是民眾希望國家長期和平穩定的表現,D項正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口號,排除A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排除B項;“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九一八事變”后,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民眾的呼聲,排除C項。故選D項。2.【跨學科】《戰斗進行曲》創作于1946年,歌曲唱出了(
)《戰斗進行曲》我擦好了三八槍,我子彈上了膛我背上了子彈帶,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彈,要消滅那蔣匪幫……別看他武器好,正義在我方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它幾支美國槍A.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 B.解放軍的高昂士氣與必勝信念C.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戰斗進行曲》創作于1946年”、“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它幾支美國槍”,結合所學知識,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在解放戰爭初期,美國武裝援助國民黨,所以歌詞體現了解放軍的高昂士氣與必勝信念,B項正確;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不能體現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排除A項;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指的是新中國的成立,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排除D項。故選B項。3.【核心素養·歷史解釋】以下資料摘錄自《榆林黨史與方志》記錄的毛澤東在某年的一段行程,該行程發生的歷史背景是(
)3月18日,離開了延安3月25日,在高家崄村簽發了青化砭戰役戰報7月1日,在小河旮旯溝召開紀念七一大會8月3日,在曹家莊村開會統一意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都不過黃河9月23日,到達神泉堡村,發表《中國土地法大綱》等重要文件A.長征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 B.敵后戰場成為全國抗戰主戰場C.國民黨發起對解放區重點進攻 D.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離開了延安”“青化砭戰役”“《中國土地法大綱》”結合所學可知,延安是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的指揮中樞所在地,青化砭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爭,時間為1947年3月,《中國土地法大綱》通過于1947年9月,綜上,可判斷出材料強調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發起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共產黨撤離延安后的一系列事件,C項正確;長征的時間是1934年到1936年,而材料時間為解放戰爭后,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解放戰爭后,敵后戰場成為全國抗戰主戰場是抗戰時期,排除B項;材料發生的年份為1947年,而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決策,排除D項。故選C項。4.【新材料】如圖是1946年7月發表于《新華日報》上的一幅漫畫。這反映出(
)A.美國援華抵抗外侮 B.國民政府順應民心C.國民黨軍隊被消滅 D.揭露美蔣內戰圖謀【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解讀漫畫可知,漫畫中“反對內戰”的云在下著雨,想澆滅“內戰之火”,但是漫畫中代表蔣介石的光頭卻在給“內戰之火”添柴,代表美帝國主義的人騎在蔣介石身上,正在火上澆油,由此可知,這幅漫畫揭露了美蔣發動內戰的圖謀,D項正確;抗日戰爭中,美國出于本國利益的需要,的確是給中國提供了一些援助,但漫畫中的美帝國主義卻在為“內戰之火”火上澆油,排除A項;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不得民心,所以三年不到便敗亡臺灣,B項表述錯誤,排除B項;漫畫沒有象征國民黨軍隊的元素,并沒有國民黨軍隊被消滅的含義,排除C項。故選D項。5.【新情境】1948年1月5日《申報》發表了一首描繪國統區的打油詩《新年頌》:“新年好,新年好,菩薩座前先跪倒。萬物價從八木(米)騰,新年人比舊年老。……眼前但見私囊飽,卯歲已空寅歲糧。”該打油詩折射出(
)A.日軍占領區的水深火熱 B.國民黨統治危機四伏C.共產黨深得解放區民心 D.冷戰已波及國內局勢【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菩薩座前先跪倒”“眼前但見私囊飽,卯歲已空寅歲糧。”表明國統區人民生活困苦,國民黨統治危機四伏,B項正確;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國統區不是解放區,排除C項;國統區情況與當時的冷戰并無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6.【跨學科】小說《暴風驟雨》描述了1946-1947年東北解放區一農村工作組進駐名叫元茂屯的村子,發動貧農開展工作的故事。為解決同名連環畫中貧農趙玉林控訴地主韓老六的畫面所反映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實行了(
)A.土地革命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減租減息【答案】C【解析】據材料“描述了1946-1917年東北解放區一農村工作組進駐名叫元茂屯的村子,發動貧農開展工作的故事。”和所學可知,為解決貧農反映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制定了土地改革總路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士地,在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士地改革運動。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士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C項正確;土地革命(1927-1937),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地主、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排除A項;三大改造是建國之后1953年到1956年開展的運動,排除B項;減租免糧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排除D項。故選C項。7.【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下圖是1947年人民解放軍揭開戰略進攻序幕的進軍路線圖。該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是(
)A.彭德懷賀龍 B.林彪羅榮桓 C.劉伯承鄧小平 D.陳毅粟裕【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1947年人民解放軍揭開戰略進攻序幕的進軍路線圖”“大別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因此題干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是劉伯承、鄧小平,C項正確;彭德懷、賀龍、林彪、羅榮桓、陳毅、粟裕都是人民解放軍的指揮官,但與題干顯示挺進大別山的最高指揮官不符,排除ABD項。故選C項。8.【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如圖是解放戰爭時期全國經濟狀況圖(假設戰前全國工、農業產值為100%)。該圖可用來佐證(
)A.國共關系的轉變 B.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C.解放戰爭爆發的原因 D.解放戰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解放戰爭時期”“假設戰前全國工、農業產值為100%”,結合圖中1949年全國工業產值只有50%,1948年農業產值49%,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6-1949年處于解放戰爭時期,因此材料反映了解放戰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D項正確;1946年-1949年并非是國共關系轉變的時間段,排除A項;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與題干解放戰爭無關,排除B項;解放戰爭爆發的原因是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發動內戰,排除C項。故選D項。9.【新情境】九年級一班的同學們聚焦“人民解放戰爭”這一主題,制作了下面的學習卡片,你認為在空白處對應位置能入選的是(
)研究主題:人民解放戰爭漫畫:《炮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心聚焦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實務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券商業務拓展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的知識點整合試題及答案
- 拆彩鋼瓦房施工方案
- 窯爐基礎工程施工方案
- 礦山作業工程施工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碘化鉀在農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中考物理終極押題猜想(長沙卷)(考試版A4)
- 2024年西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卷試題真題(含答案解析)
- XX小學2025年春季教研工作計劃
- 高考復習語文作文寫作訓練講評【知識精研】《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 體育賽事策劃與管理全套課件
- 高標準農田施工合同
- 《熱泵技術應用》課件
- 培訓機構招生合作合同范例
- 電梯修理(T)特種作業取證(安徽)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2024年渣土公司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 DB11T 2103.2-2023 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第2部分:養老機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