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hz專題二古代詩文閱讀第01講意象、畫面與意境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課標要求?考查形式?命題趨勢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考點一詩歌的意象考點二畫面描繪考點三詩歌的意境04題型精研·考向洞悉題型一詩歌鑒賞選擇題題型二詩句賞析?考向01意象識別與情感分析題?考向02畫面描繪題?考向03意境概括題一、課標要求三個方面七個內容具體要求欣賞品位與審美情趣培養欣賞能力注重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對詩詞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體會情感價值引導學生體會古代詩詞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理解與分析理解詞句含義理解古代詩詞中詞句的基本含義,讀懂詩歌的大致內容。把握作品思想內涵深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主題。分析藝術手法了解詩歌常見的文學體裁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化傳承與素養提升體會民族精神學習中國古代優秀詩詞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提升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二、考查形式類別題型舉例意象識別與情感分析題這首詩寫出了哪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意象作用分析題詩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畫面描繪題xx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畫面?請發揮想象,描繪xx句所展現的畫面意境概括題概括詩歌營造了怎樣的意境。三、命題趨勢1.考查形式方面主觀題比重增加:中考語文詩歌賞析中,主觀題的比重逐漸增加,意象、畫面與意境的考查也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綜合考查增多:將意象、畫面與意境的考查與其他知識點,如詩歌的表現手法、主題思想、詩人的情感等相結合,進行綜合考查。2.考查內容方面課外詩歌比重上升:除了對課內經典詩歌的考查外,課外詩歌在中考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熟悉課內詩歌的意象、畫面與意境,還要具備遷移運用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課外詩歌進行準確的賞析,理解其中的意象內涵、描繪畫面和把握意境特點.關注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命題會更加注重引導考生關注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通過對詩歌意象、畫面與意境的賞析,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內涵。考點一詩歌的意象1.定義意象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簡單來說,就是詩人用來表達情感的具體事物。例如,“月亮”這一意象在很多詩歌中常常代表思念之情。2.意象作用①營造意境。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眾多意象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種氛圍,奠定了感情基調。思考的著力點在于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②表情達意。一些傳統意象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出“詩人的羈旅之苦”,“空城落花”傳達出“作者對國勢衰危的哀嘆”和“一腔的愛國情”。意象在傳達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體詩歌而定。
③襯托人物。一是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境和背景,二是襯托人物節操或性格。3.常見意象送別類:楊柳、長亭、南浦、美酒。思鄉類:月亮、鴻雁、莼羹鱸膾、雙鯉。愁苦類: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斜陽愛情類: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戰爭類:投筆、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閑適類:五柳、東籬、三徑、菊花。(2024·陜西西安·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甲】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乙】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甲】【乙】兩首詩中都含有“日”的意象,其意蘊有什么不同?2.畢業在即,老師想送給同學們一句寄語以激勵大家。請你從以上兩首詩中選擇最恰當的詩句,并說明理由。考點二畫面描繪一、考點要求畫面描繪,就是發揮聯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中展現的畫面。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沒有意象就沒有意境。體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詩歌的意象來完成。二、提問方式1.展開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詩歌優美的意境。2.詩歌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用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三、答題思路1.找全描寫的事物(主要找名詞)。2.找出事物的修飾語(形容詞、動詞為主,修飾語要找準)。3.連詞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飾語和其他句子成分)。4.展開聯想想象豐富句子連綴成畫面(盡量加上人物活動,用生動富有藝術感的語言寫)。注意:描述畫面不是指翻譯,不一定要按照詩句的順序,同時可以對時間地點人物等進行合理推測想象,運用修辭或修飾性的句子描述畫面,力求語言優美,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和詩歌要營造的意境,符合題目字數要求。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請簡要分析頷聯中“征蓬”“歸雁”兩個意象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2.發揮聯想和想象,最少用一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展現的畫面。考點三詩歌的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一、常見題型1.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二、答題步驟1.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意境特點。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3.剖析作者思想。根據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2024·江蘇無錫·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醍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注】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信州,為送別友人李正之入蜀赴任而寫的。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醍陌:代指襄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閱讀以上詩詞,回答問題。
(1)面對友人的離別,兩位作者所抒發的情感有何異同?
(2)小吳選用《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旋律為《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的朗誦配樂,你認為合適嗎?請結合詞作說明理由。(提示:可從意象、意境、手法等任一角度分析)
歌曲名稱歌詞選段歌曲風格《向天再借五百年》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情感深厚,氣魄宏大題型一詩歌鑒賞選擇題1.【最新中考真題】(2024·內蒙古通遼)東東準備了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和你一起學習,請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A.題目中“酬”是以詩相答的意思。作者在酒宴上收到白居易的贈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遂作此詩答謝。B.首聯中“二十三年”寫出了白居易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作者對白居易屢遭貶謫、懷才不遇的深切同情。C.頷聯借用典故,借“聞笛賦”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借“爛柯人”抒發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D.頸聯和尾聯都表達了詩人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后人常用頸聯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道理。2.【最新中考真題】(2024·湖北武漢)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題。從軍【唐】劉庭琦朔風吹寒塞,胡沙千萬里。陣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決勝方求敵,銜恩本輕死。蕭蕭牧馬鳴,中夜拔劍起。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通過描繪凜冽的北風和無垠的黃沙來表現邊塞自然環境的惡劣。B.頷聯中涌動的層云和孤懸的明月烘托出戰斗場面的宏大與戰況的慘烈。C.頸聯通過邊塞將士的主動求戰和舍身忘死來凸顯他們的勇敢與忠誠。D.尾聯中將士們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應戰的場景,展現了他們的昂揚斗志。題型二詩句賞析?考向01意象識別與情感分析題【新考法】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秋江送客【唐】白居易秋鴻次第過,哀猿朝夕聞。是日孤舟客,此地亦離群。濛濛潤衣雨,漠漠冒帆云①。不醉潯陽酒,煙波愁殺人。【注釋】冒帆云:指煙像船帆和云朵一樣緩緩向上升起。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借“秋鴻”象征離別,用“哀猿”營造哀婉的離別氛圍,為下文抒發離別之情作鋪墊。B.作者借景抒情,通過描繪“秋鴻”、“哀猿”、“細雨”、“孤煙”等景象,表現了詩人由此引發的喜悅之情。C.詩中的孤舟客人和離群的環境,強調了孤獨和別離的情緒。D.全詩無一“送”字,卻字字繪別景,句句蘊別情。2.小語同學發現《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和本詩的“不醉潯陽酒,煙波愁殺人”都出現了“煙波”這個意象,請結合這兩首詩歌的內容,分別說說兩首詩中“煙波”這一意象及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易錯易混題】閱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詩歌第一句中“楊花落盡”之時正是(時間),而“子規”的鳴叫聲又有特點。詩人借這兩個意象,來表達他得知友人降職遠調時的心情。2.李白詩歌想象奇特的特點在本詩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請結合畫線詩句,說說詩人如何借助擬人修辭實現奇特想象的。3.古詩詞中有許多送別詩,下面詩句不是表達送別之情的一項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B.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C.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考向02畫面描繪題【易錯易混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詩中的“見南山”可否改為“望南山”?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請展開聯想和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頷聯所展現的畫面。2.同樣寫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與本詩中“淺草才能沒馬蹄”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考向03意境概括題【新考法】(2024·云南文山·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開頭以“費祎登仙”的傳說寫起,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巧借今昔變化,抒發了寂寞惆悵之感。B.頷聯承接傳說,“悠悠”二字抒發了歲月不再、世事蒼茫的感慨。C.頸聯想象登樓所見的明麗景象。此聯對仗工整,前后兩句各用一個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于音樂美。D.全詩視野開闊,寫景自然,抒情真摯,為詠黃鶴樓詩作之絕唱,歷來為人傳誦。2.本詩畫線句與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浩蕩離愁白日斜”都寫到了“日”這個意象,其在詩句中營造的意境和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新考法】(2024·陜西西安·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嬰幼兒生長遲緩的早期識別與早期干預
- 成人霧化吸入護理團體標準考核試題
- 南通理工學院《腫瘤生物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松原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第一次網上綜合模擬測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英才學院《石油工程專業文獻檢索及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丁蜀學區2025屆初三一輪復習質量檢測試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西工學院《檢體診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溧陽市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行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職業心理健康課件
- 電子測量儀器的微機電系統技術考核試卷
- 《綜合英語》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方案
- 2024年移動網格經理(認證考試)備考試題庫大全-下判斷題匯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課件 第5、6章 智能時代與智能傳播走向、網絡傳播與網絡空間中的人
- 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3
- 2024-2030年中國軍用掩蔽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不緊繃的人生讀書筆記
- 百融云創風險決策引擎V5產品操作手冊
- DB22-T5143-2023城鎮道路薄層罩面技術標準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