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歷一模】2025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9歷一模】2025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9歷一模】2025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9歷一模】2025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9歷一模】2025年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為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情調研一歷史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一位游客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看到一件文物,并聽到講解員說:“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據此,你認為這位游客看到的是哪一部法典?使用的是哪種文字?(

)A.《十二銅表法》象形文字 B.《羅馬民法大全》拉丁字母C.《烏爾納姆法典》楔形文字 D.《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2.“他們不可以被買賣,但他們仍舊是不自由的,他們不能擅自離開土地。他們有權耕種分到的土地用以謀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剝奪。他們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轄地上勞作數日……到了圣誕節和復活節,也得付些錢款。”材料中的“他們”是(

)A.古印度的吠舍 B.中世紀西歐莊園中的農奴C.古羅馬的奴隸 D.古代日本大莊園中的武士3.中世紀的大學一般設有四個學科,即文藝、神學、醫學和法學,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的大學以波隆那大學為代表,側重法學和醫學。波隆那大學課程的設置反映出當時(

)A.大學享有免稅特權 B.經濟和社會的發展C.基督教的對外傳播 D.城市武力獲得自治4.阿拉伯人在自身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把古希臘羅馬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等文明綜合起來,進行創造性的融合與發展,把東西方的古典文明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由此可知,文明發展需要(

)A.不斷對外擴張 B.實現國家統一 C.吸收不同文明 D.推行政教合一5.15~16世紀,英國、法國、尼德蘭等西歐國家和地區的農村,出現了租地農場,租地農場主雇人進行商品化種植或養殖生產,雇傭勞動者取代了傳統的依附農民。材料說明了租地農場(

)A.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 B.生產技術水平的高超C.采取自給自足的方式 D.失業現象進一步加重6.肉食在中世紀西歐人的飲食中占較大比重,肉的儲藏主要靠鹽腌制,香料則是很好的防腐劑和調味品。當時歐洲的香料主要來自印度和東南亞,交易要經過許多中間環節,導致價格居高不下。由此可知,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原因在于(

)A.東西方商路阻斷 B.市場需求的擴大C.生產方式的改變 D.科技水平的提高7.《拿破侖法典》確認了契約自由原則,有1000多條文維護自由買賣和雇傭關系。由此可見,《拿破侖法典》(

)A.維護封建專制 B.堅守共和政體C.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D.推動了歐洲工人解放8.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斗爭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階段,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階級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這意在強調(

)A.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B.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作用C.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D.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決裂9.與下圖描繪的情景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英國獅子報復孟加拉虎》《英國獅子報復孟加拉虎》創作于1857年,描繪了殖民當局為了嚴厲鎮壓反抗英國統治的印度人而不惜大肆屠殺的事件。A.印度民族大起義 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印度獨立 D.孟加拉獨立10.“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效仿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材料旨在說明十月革命(

)A.開創了發展社會主義的新道路B.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C.建立世界最早的無產階級政權D.促成了戰后新格局的形成11.1919年1月18日,和會在巴黎的凡爾賽宮正式開幕,會議主要內容為簽訂對德國和約,和會實際上由幾個帝國主義大國控制。1921年11月12日,由美國主導的華盛頓會議開幕,正式議程有兩項:一是限制海軍軍備問題和使用新的戰爭武器的規則;二是太平洋及遠東問題。由此可知,這兩次會議(

)A.消除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保障了戰后世界的永久和平C.確立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秩序 D.限制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12.“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根據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健全國家立法規范C.以解決就業問題為中心 D.擴大聯邦政府權力13.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日本通過開發半導體技術、采用新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線,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全球相關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這表明日本經濟迅猛增長主要得益于(

)A.科技的創新與應用 B.恰當的經濟政策C.穩定的國內環境 D.國際間合作的加強14.1945年,聯合國共有51個創始國,多為歐美國家;至1960年,增至100個會員國,其中多數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這一變化主要由于A.戰后英國國際地位衰落 B.美蘇兩極格局瓦解C.世界殖民體系逐步瓦解 D.多極化趨勢的加強15.1950年,世界人口為25億。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億。后來,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其目的是(

)A.提高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重視 B.普及健康保健知識C.提醒各國政府實行計劃生育 D.鼓勵人口快速增長二、辨析改錯(8分)16.世界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填寫“正確”;錯誤的填寫“錯誤”,并加以改正。(1)《天方夜譚》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2)屋大維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3)但丁的長篇詩作《哈姆雷特》抨擊教會,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4)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美13個州經過8年浴血奮斗,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當時美國國庫空虛,英國還對美國實行經濟封鎖。向外尋找新的貿易對象,便成了當時美國商界的迫切要求。加上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的迅速進步,也使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商人有可能遠涉重洋。“中國皇后”號遠航中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實現的。“中國皇后”號于1784年2月23日華盛頓誕辰這天啟碇,這亦可窺見美國當局對這次遠航的高度重視。材料二

“中國皇后”號載貨總值12萬美元,于當年8月28日到達廣州黃埔港。翌年5月10日返抵紐約;經核算,此行凈賺3.77多萬美元,盈利率高達25%。此后,中美貿易日趨興旺。美國華來船舶進港數,至1790年已增加到14艘,貿易額也增至300萬元,中國貨已占了美國進口貨物總量的七分之一。美國同中國的貿易額僅次于英國。1800年有三分之一的美國船只駛抵中國,中美通商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不僅如此,美國各地商人相繼到廣州做生意,從而加速了美國在西海岸乃至阿拉斯加、檀香山等地的經濟開發。.——摘自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中國皇后”號遠航廣州前后)(1)據材料一,歸納當時美國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中國皇后”號能夠成功往返的技術前提是什么?(2)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皇后”號成功往返對美國政治、經濟的影響。(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上史事發生時,世界歷史發展的階段特點。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國宗教改革帶來的一系列變化成為了英國工業革命的軟優勢。縱覽英國宗教改革與政體演變的全過程,正是在宗教改革思想的掩護下,資產階級、新貴族才能合理地將政治愿望轉變成現實。在教育方面,平民在受高等教育學生中的比例日益擴大。實用技術教育學校紛紛創辦,設置了自然科學、語言、數學和商業等實用學科。清教徒“合理謀利”的新價值觀也為工業革命的發生作好了精神準備。——摘編自梁磊《略論英國宗教改革對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二

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帶來更便捷的動力,汽車、飛機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應運而生。化學工業的興起令人矚目,人們不僅用化學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煉鋼、紡織、采煤、機器制造和鐵路運輸等舊產業部門通過新技術的改造,也煥發出新的活力。——摘編自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下)(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宗教改革為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帶來了哪些“軟優勢”?(2)根據材料二,指出這一歷史時期在科學技術方面出現了哪些新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歸納出現這些新變化的原因。(3)綜上所述,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圖1

薩拉熱窩事件示例:解說詞: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圖2

遭到炮轟后的凡爾登圖3

遭到轟炸的珍珠港美軍機場圖4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圖5

諾曼底登陸(1)為了解戰爭,感悟歷史,某班級將舉辦“世界歷史上的重大戰爭”歷史圖片展,材料是同學們為展板設計搜集到的圖片,請你從圖2至圖5中任選兩幅,參照示例,分別為其撰寫解說詞。(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戰爭的認識。1.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倫王國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因此《漢謨拉比法典》上面的文字是楔形文字,D項正確;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發明的文字,排除A項;《羅馬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系統化、體系化,拉丁字母起源于希臘字母,排除B項;《烏爾納姆法典》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原件大約由30-35塊泥板組成,其中大多數都未能保存下來,排除C項。故選D項。2.B【詳解】根據題干信息“但他們仍舊是不自由的,他們不能擅自離開土地”“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剝奪。他們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轄地上勞作數日”和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西歐莊園中的農奴雖不可被買賣,但被固著于土地,有自己的份地,同時要在領主土地上勞作并繳納費用,與材料描述的特征一致,B項正確;古印度吠舍是第三等級,可從事多種行業,有一定經濟活動自由,與材料中被束縛在土地的情況不符,排除A項;古羅馬奴隸是奴隸主私有財產,能被隨意買賣,這和材料中“不可以被買賣”相悖,排除C項;古代日本大莊園武士主要負責軍事保衛,有較高地位和一定自由,不是被強制勞作的群體,排除D項。故選B項。3.B【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隨著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和商業的發展,社會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來處理商業糾紛、規范社會秩序等,同時醫學的發展也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健康和疾病治療的需求。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南部地區商業貿易發達,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對法學和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從而使得波隆那大學側重法學和醫學課程的設置,這反映了當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B項正確;大學享有免稅特權是中世紀大學的一個特點,但從波隆那大學課程側重法學和醫學的設置上,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大學享有免稅特權,排除A項;基督教的對外傳播在中世紀確實是一個重要現象,但波隆那大學側重法學和醫學的課程設置主要是與當時社會的經濟、法律等需求相關,不是為了服務基督教對外傳播,排除C項;城市武力獲得自治是中世紀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方式,但與波隆那大學的課程設置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4.C【詳解】根據材料“阿拉伯人在自身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把古希臘羅馬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等文明綜合起來,進行創造性的融合與發展,把東西方的古典文明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可知材料強調的是阿拉伯文化之所以發展的原因是吸收了東西方不同文明,所以可以得出文明發展需要不同文明的吸收、借鑒,C項正確;對外擴張是指對其他國家進行殖民侵略,材料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A項;實現國家統一是指國家分裂之后重新走向了統一,材料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B項;政教合一是指國家實行宗教和政治的統一,用宗教管理國家,排除D項。故選C項。5.A【詳解】根據材料“出現了租地農場,租地農場主雇人進行商品化種植或養殖生產”,結合所學知識,租地農場以及雇傭關系的出現,意味著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也就是租地農場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租地農場的生產方式的變化,沒有涉及生產技術水平的變化,排除B項;租地農場的產品很多推向市場,不屬于自給自足,西歐莊園采取自給自足的方式,排除C項;雇傭農民進行耕種并不會導致失業現象進一步加重,排除D項。故選A項。6.B【詳解】根據材料“當時歐洲的香料主要來自印度和東南亞,交易要經過許多中間環節,導致價格居高不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肉食為主的西歐人對香料的需求較大,但由于本地不產香料,所以導致價格居高不下,這種市場需求的擴大和利潤的刺激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原因,B項正確;東西方商路阻斷是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來往客商征收重稅,材料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A項;生產方式的改變是指生產力等方面的變化,材料未涉及此內容的論述,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科技發展與變化,排除D項。故選B項。7.C【詳解】據題干“《拿破侖法典》確認了契約自由原則,有1000多條文維護自由買賣和雇傭關系”和所學知識可知,自由買賣和雇傭關系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契約自由原則也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開展,這些都表明《拿破侖法典》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C項正確;《拿破侖法典》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典,它否定封建制度,并非維護封建專制,排除A項;題干中關于《拿破侖法典》確認契約自由原則以及維護自由買賣和雇傭關系的內容,與堅守共和政體并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題干中這些規定主要是圍繞資本主義經濟方面,和推動歐洲工人解放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C項。8.A【詳解】根據題干“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階級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和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即強調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A項正確;《共產黨宣言》中肯定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但與題意無關,排除B項;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指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但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馬克思主張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壓迫,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決裂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9.A【詳解】根據材料內容“創作于1857年”“嚴厲鎮壓反抗英國統治的印度人”和所學知識可知,1857年—1859年印度爆發了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運動,被稱為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A項正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生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排除B項;1947年印度獨立,排除C項;1971年孟加拉獨立,排除D項。故選A項。10.A【詳解】據題干“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效仿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和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了發展社會主義的新道路,A項正確;開啟俄國近代化進程的是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排除B項;世界上最早的無產階級政權是巴黎公社,排除C項;戰后新格局指的是一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排除D項。故選A項。11.C【詳解】據題干“會議主要內容為簽訂對德和約”“和會實際上由幾個帝國主義大國控制”“美國主導的華盛頓會議”“限制海軍軍備問題……太平洋及遠東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的統治秩序,華盛頓會議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兩次會議確立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C項正確;消除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個說法過于絕對,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并未能完全消除它們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保障了戰后世界的永久和平這個表述過于絕對,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國際關系進行了一定的規范,并未能保障戰后世界的永久和平,如一戰后的和平并未持續多久,二戰就爆發了,排除B項;華盛頓會議中的太平洋及遠東問題涉及到了中國,限制了日本在遠東地區的擴張,巴黎和會并沒有直接涉及中國的問題,不能說這兩次會議都限制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排除D項。故選C項。12.A【詳解】據材料“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可知,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通過各項立法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促進經濟有序化,這體現了其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A項正確;材料中的法規都與經濟相關,不體現健全國家立法規范,且其不屬于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排除B項;材料還涉及工業復興等,并非僅強調解決就業問題,以解決就業問題為中心無從得出,排除C項;羅斯福新政期間,聯邦政府權力有所擴大,但材料強調通過法規調整經濟,并未體現聯邦政府的權力,排除D項。故選A項。13.A【詳解】據題干“日本通過開發半導體技術、采用新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線,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全球相關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和所學知識可知,日本開發半導體技術以及采用新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等,這明顯是科技的創新與應用的體現,正是這些使得日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動經濟迅速增長,A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的是科技方面的投入和應用對日本經濟增長和取得領先地位的作用,并沒有突出恰當經濟政策這一因素,排除B項;題干中重點強調的是技術層面的開發與應用,并未涉及國內環境,排除C項;題干中完全沒有涉及到國際間合作加強的相關表述,主要圍繞日本自身科技層面展開,排除D項。故選A項。14.C【詳解】據題干“······至1960年,增至100個會員國,其中多數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和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逐步瓦解,亞非拉地區眾多國家紛紛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進而加入聯合國,使得聯合國成員國數量大幅增加,C項正確;戰后英國國際地位衰落,這主要影響的是英國自身以及英聯邦體系等,與聯合國成員國數量在亞非拉地區大幅增加的關聯性不大,排除A項;美蘇兩極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蘇聯解體,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多極化趨勢加強是在兩極格局瓦解之后,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5.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約25億。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億。后來,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重視,A項正確;普及健康保健知識,不是定為世界人口日目的,排除B項;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排除C項;重視人口增長問題,而不是鼓勵,排除D項。故選A項。16.(1)錯誤;改正:將“《天方夜譚》”改為“《荷馬史詩》”。(2)錯誤;改正:將“屋大維”改為“凱撒”。(3)錯誤;改正:將“《哈姆雷特》”改為“《神曲》”。(4)正確。【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故原題錯誤,將“《天方夜譚》”改為“《荷馬史詩》”。(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故原題錯誤,將“屋大維”改為“凱撒”。(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但丁的長篇詩作《神曲》抨擊教會,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故原題錯誤,將“《哈姆雷特》”改為“《神曲》”。(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故原題正確。17.(1)問題:國庫空缺;英國的經濟封鎖等。技術前提: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的進步。(2)影響:打破了英國的經濟封鎖,開啟了中美之間貿易;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美國西海岸發展奠定了基礎。(3)階段特點: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殖民擴張和掠奪等。【詳解】(1)問題:根據材料一“美國國庫空虛”可得出,國庫空缺;根據材料一“英國還對美國實行經濟封鎖”可得處,英國的經濟封鎖。故問題:國庫空缺;英國的經濟封鎖等。技術前提:根據材料一“加上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的迅速進步,也使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商人有可能遠涉重洋”可得出,技術前提是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的進步。(2)影響:根據材料一“當時美國國庫空虛,英國還對美國實行經濟封鎖”和材料二“此行凈賺3.77多萬美元,盈利率高達25%。此后,中美貿易日趨興旺”可得出,打破了英國的經濟封鎖,開啟了中美之間貿易;根據材料二“美國同中國的貿易額僅次于英國。1800年有三分之一的美國船只駛抵中國,中美通商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可得出,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根據材料二“從而加速了美國在西海岸乃至阿拉斯加、檀香山等地的經濟開發”可得出,為美國西海岸發展奠定了基礎。故影響:打破了英國的經濟封鎖,開啟了中美之間貿易;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美國西海岸發展奠定了基礎。(3)階段特點:結合所學美國獨立戰爭前后的世界歷史,可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殖民擴張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殖民擴張和掠奪等。18.(1)“軟優勢”: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勞動力素質提高;自然科學的發展;新的價值觀的出現。(2)新現象:內燃機發明帶來便捷動力;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出現;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舊產業部門煥發新活力。原因:19世紀中后期,歐美國家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自然科學取得一些重大突破,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3)認識:制度創新能夠推動科技進步;一定的科技文化的發展是一定政治經濟發展的體現。【詳解】(1)“軟優勢”:據材料一可知,宗教改革通過政治、教育和價值觀三方面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軟優勢”指非物質性條件,如制度、文化、教育等。據題干“縱覽英國宗教改革與政體演變的全過程,正是在宗教改革思想的掩護下,資產階級、新貴族才能合理地將政治愿望轉變成現實”可知,宗教改革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提供了思想掩護,使其能夠將政治愿望轉化為現實,推動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的建立,即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教育方面,平民在受高等教育學生中的比例日益擴大。實用技術教育學校紛紛創辦,設置了自然科學、語言、數學和商業等實用學科。”這就為英國工業革命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才,促使勞動力素質得到提高;清教徒提倡“合理謀利”的倫理觀,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精神動力,使得新的價值觀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