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4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開卷)(試題卷)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墨子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孟子提出“故善戰者服上刑”。據此可知,二者都主張(
)A.順應自然 B.反對戰爭 C.以法治國 D.攻伐兼并2.《漢書·諸侯王表》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這說明推恩令(
)A.使中央集權受到威脅 B.擴展了漢朝的疆域C.加強思想上的統一 D.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3.北魏孝文帝針對禮樂異于中原的現實,多加厘革,諸如祭祀、喪禮、冠禮等均改用漢制;同時,禁止鮮卑同姓之間的通婚,大力倡導他們與漢人諸姓通婚。北魏孝文帝采取上述舉措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北魏對黃河流域的統治 B.結束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C.減少各民族間的隔閡與偏見 D.促進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4.下圖分別為中國古代宋、元和清時期的對外貿易港口分布圖。據此可知,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A.宋元是古代最繁榮和開放的時期 B.由積極開放到逐漸封閉保守C.總體呈現為開明與落后并存局面 D.對外貿易港口分布不斷增加5.1885年,左宗棠上奏折寫道:“第思目今之事勢,以海防為要圖;而閩省之籌防,以臺灣為重地。……重洋懸隔,文報往來,平時且不免耽遲,有事則更虞梗塞。如前此法夷之變,海道不通,諸多阻隔,其已事也。”為此,清朝(
)A.設置澎湖巡檢司 B.命鄭成功收復臺灣C.在臺灣建立行省 D.在臺灣設置臺灣府6.1909年《京華百二竹枝詞》寫道:“或坐洋車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樸素容幽靜,程度絕高女學生。一平馬路真如砥,信步行來趣更奢。眼底耳根兩清凈,從今不見破騾車。”材料反映了(
)A.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實業救國思潮的傳播C.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D.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7.至1957年底,山東濟寧玉堂醬園的產品種類增加至100多種,是1954年以前的8倍,工業產值達384萬元,為1954年以前的6.76倍。這些數據的變化主要得益于我國(
)A.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B.土地改革解放了生產力C.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 D.進行了人民公社化運動8.周恩來稱美國乒乓球隊的來訪“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之間關系的新的一頁”,并稱“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尼克松總統迅速作出反應,宣布了放松對華貿易禁運的五點措施。這表明(
)A.中美關系改善牽動世界 B.中美兩國實現深入合作C.中美有意改善兩國關系 D.中美關系實現了正常化9.希羅多德說:“當雅典人是在僭主的統治下的時候,雅典人在戰爭中并不比他們的任何鄰人高明,可是一旦他們擺脫了僭主的桎梏,他們就遠遠地超越了他們的鄰人……每一個人就都盡心竭力地為自己做事情了。”這表明(
)A.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強公民意識 B.雅典的軍事實力超越鄰國C.雅典全體民眾都擁有民主權利 D.民主政治推動文化的繁榮10.在歐洲中世紀莊園里的農民和農奴,遇有糾紛只能在莊園法庭進行訴訟。“(莊園)法庭全體人員要求領主應召前來答復他的一個佃農,領主是否依據國王的令狀對該佃農提起訴訟,在下一次法庭上,領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財物。”材料反映了莊園法庭(
)A.擴大了農奴自主權 B.限制了領主的特權C.加速了莊園的衰落 D.維護了領主的利益11.18世紀的法國社會有著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這樣的等級制度建立在君主制、貴族制和大量特殊的團體特權之上。或者說,在|1789年之前,法國社會便一貫如此,直到這場驚人的革命宣揚了人類和公民的權利,并著手在公民平等的基礎上重新構建社會和政治秩序。由此可見,法國大革命(
)A.推動了民族獨立運動 B.實踐了科學理性精神C.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 D.宣告了民族國家獨立12.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它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1864年,歐洲各國工人建立國際工人協會,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后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繼展開。這表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A.只適合于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 B.是中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的總結C.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 D.極大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13.由于污水不加處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原本清澈宜人的“母親河”變成了奇臭無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就連河邊議會大廈的窗上也不得不掛起一條條浸過消毒藥水的被單。這反映了(
)A.工業革命導致環境污染嚴重 B.倫敦市民生態意識開始增強C.英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 D.內燃機的應用加深河水污染14.1948年到1952年,西歐各國通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這主要得益于(
)A.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 B.歐洲走向一體化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 D.馬歇爾計劃實施15.對下表解讀正確的是(
)美國發起的戰爭(部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造成平民死亡人數300多萬人200萬人7.1萬人20—25萬人3.3萬人A.地區沖突阻礙世界經濟發展 B.霸權主義威脅世界和平發展C.美蘇冷戰下的局部戰爭沖突 D.美國推動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二、辨析改錯(8分)16.制度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并加以改正。(1)隋文帝時,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2)1984年,我國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其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這就大大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3)1787年美國憲法依據議會至上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4)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三、材料解析(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華民族有著自強不息的光榮傳統,為了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捍衛中華文明,從未停止過抗爭。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有許多獻身于民族進步事業的愛國先驅,為了改變祖國的境遇和命運,前赴后繼、不懈探索。新文化運動仍以資產階級民主為救國方案,但在這些思潮發端地的歐美國家,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已經相當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又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加上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更使中國先進分子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疑問。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摘編自人民出版社《中國共產黨簡史》(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愛國先驅“不懈探索”的史實名稱。根據材料,分析中國先進分子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疑問的理由。(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中“新篇章”的含義。談談近代以來中國人的抗爭與探索給你的啟示。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國早期的戲劇由民間劇和教堂劇組成。至15世紀末期,道德劇逐漸失去其宗教色彩,一種更為貼近現實生活、力求脫離宗教和道德的束縛、儼然純粹取悅于觀眾的文藝娛樂活動的間播劇開始興起。16世紀80年代,英國戲劇空前繁榮,在倫敦,有私人劇院、宮廷劇院、大眾劇院等,職業作家和演員不斷涌現。可以說,上至伊麗莎白女王,下至普羅大眾,人人都為戲劇癡狂。……莎士比亞戲劇的黃金時代恰值英國的文化饑渴期,莎士比亞所創作的歷史劇《李爾王》及《麥克白》即通過描繪黑暗中的抉擇,以證明詹姆士一世在重新統一不列顛的過程中的個人作用。——摘編自柴彬、許晉《英國近代戲劇與政治》材料二
中國的傳統戲曲以往表現的都是歷史故事,穿古人衣,說古人話。戊戌變法失敗后,政治改良派從慘痛中認識到發動民眾的重要性,從而加強了宣傳鼓動的工作。許多進步人士通過寫戲曲劇本來參預時政,創作了大批表現當代內容的戲,例如《維新夢》《黃帝魂》《安樂窩》(開國奇冤》等。——摘編自劉彥君、廖奔《中外戲劇史》(修訂版)(1)根據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國戲劇藝術發展的主要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莎士比亞作品體現的核心思想。(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朝、清朝最主要的劇種。根據材料,概括戊戌變法后中國戲劇功能發生的變化。(3)請用一句話表述上述材料內容的主題線索。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202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毛澤東的詩詞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緬懷、致敬一代偉人。毛澤東詩詞選(部分)詩詞名稱創作背景內容①(七律·長征)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②《沁園春·雪》B.1936年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榆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③《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C.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④《水調歌頭·游泳》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正順利進行。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AC處詩詞的創作背景。指出第④首詞中“一橋”的名稱及該“橋”能夠建成通車主要得益于哪一次建設運動。(2)結合所學知識,從第②首詞中提到的五位歷史人物中任選一位,簡析其在中國古代史上成為毛澤東眼中“風流人物”的理由。(3)綜合材料,請從歷史的角度談談你對毛澤東詩詞的認識。
參考答案與解析1.B【詳解】據材料“‘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可知,墨子主張“兼愛”,反對戰爭;據材料“‘故善戰者服上刑’”可知,孟子強調好戰的人應該受重的刑罰,體現了他反對戰爭的思想,B項正確;順應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以法治國是法家思想。順應自然、以法治國,均與題干“‘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不符,排除AC項;孟子痛斥諸侯間的攻伐兼并,且D項說法與題干“‘故善戰者服上刑’”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D【詳解】據材料“‘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可知,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地方諸侯國越分越小,這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D項正確;“推恩令”的實行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A項;“推恩令”主要實行于漢朝國內諸侯國統治區域,并不能直接擴展疆域,排除B項;漢武帝加強思想統一的措施是尊崇儒術,“推恩令”的實行與加強思想上的統一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3.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于494年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漢化政策,如改官制、禁胡服、學漢語、通婚姻、改姓氏等,A項正確;孝文帝進行改革時已經統一了北方,結束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排除B項;材料所述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北魏對黃河流域的統治,而不是減少民族間的隔閡與偏見,排除C項;材料所述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而不是促進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4.B【詳解】根據地圖可知,宋元時期對外貿易港口較多,宋朝海外貿易繁榮,在重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而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規定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由積極開放到逐漸封閉保守,B項正確;宋元是古代最繁榮和開放的時期說法有誤,排除A項;圖片沒有體現開明與落后并存,排除C項;到了清朝,港口數量減少,并非不斷增加,排除D項。故選B項。5.C【詳解】依據題干“1885年”“左宗棠”“以海防為要圖……以臺灣為重地”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85年,左宗棠上書清政府,建議在臺灣設立行省,加強對臺灣的管轄,故選C項;元朝時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排除A項;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排除B項;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排除D項。故選C項。6.D【詳解】根據材料“或坐洋車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樸素容幽靜,程度絕高女學生。一平馬路真如砥,信步行來趣更奢。眼底耳根兩清凈,從今不見破騾車”可知,材料說明20世紀初期人們出行方式、服飾、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因此材料反映了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D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短暫的春天”是在1914年到1918年,且材料沒有體現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A項;1911年辛亥革命后,實業救國的熱潮開始傳播,且材料沒有提及實業,排除B項;材料中的“或坐洋車或步行”“衣裳樸素容幽靜”反映的是出行方式、服飾等變化,沒有涉及教育文化,排除C項。故選D項。7.C【詳解】根據材料“山東濟寧玉堂醬園的產品種類增加至100多種,是1954年以前的8倍,工業產值達384萬元,為1954年以前的6.76倍”分析可知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這些數據的變化的得益于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了公私合營,C項正確;實施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我國的工商業得到較大的發展,與土地改革解放了生產力無關,排除B項;1958年,我國進行了人民公社運動,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C項。8.C【詳解】據材料可知,周恩來對美國乒乓球隊的來訪進行了高度贊譽,體現了中國改善與美國關系的態度,而美國對此作出積極回應,體現了美國也有改善與中國的關系的意向,這表明當時中美兩國有意改善兩國關系,C項正確;美國乒乓球隊來訪時中美關系尚未走向正常化,且題干材料未提及其他國家的態度,無法說明中美關系改善牽動世界,排除A項;美國乒乓球隊來訪時中美尚未走向關系正常化,“深入合作”說法錯誤,排除B項;美國乒乓球隊來訪后,1979年,中美兩國關系才實現正常化,排除D項。故選C項。9.A【詳解】根據材料“一旦他們擺脫了僭主的桎梏,他們就遠遠地超越了他們的鄰人……每一個人就都盡心竭力地為自己做事情了”可得出雅典人的公民意識增強,因此材料表明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強公民意識,A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強公民意識,并不能夠說明雅典的軍事實力超越鄰國,排除B項;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數人的民主,并不是全體民眾都擁有民主權利,排除C項;材料主要強調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強公民意識,并不能夠說明民主政治推動文化的繁榮,排除D項。故選A項。10.B【詳解】依據材料“‘法庭全體人員要求領主應召前來答復他的一個佃農,領主是否依據國王的令狀對該佃農提起訴訟’,在下一次法庭上,領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和押財物”分析可知,這說明莊園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B項正確;“領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和押財物”反映的是領主權力的被限制,與擴大農奴自主權無關,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對領主的要求及限制,未涉及加速了莊園的衰落,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對領主的要求及限制,與維護了領主的利益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1.C【詳解】根據材料“18世紀的法國社會有著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在1789年之前,法國社會便一貫如此,直到這場驚人的革命宣揚了人類和公民的權利,并著手在公民平等的基礎上重新構建社會和政治秩序”可知,法國大革命宣揚了人類和公民的權利,并著手在公民平等的基礎上重新構建社會和政治秩序,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C項正確;法國大革命與民族獨立運動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法國大革命實踐了科學理性精神,排除B項;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一直是獨立的國家,因此與宣告了民族國家獨立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2.D【詳解】依據所學可知,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提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美好理想,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共產黨宣言》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新局面,成為無產階級銳利的思想武器。結合題干信息“1864年,歐洲各國工人建立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后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繼展開”可知,馬克思主義誕生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D項正確;只適合于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的說法有誤,排除A項;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東方的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及資本家剝削工人,排除C項。故選D項。13.A【詳解】據材料“由于污水不加處理直接排放到河中……污水河”可知,1858年處于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時期工廠排放污水進入河流,導致環境污染嚴重,A項正確;材料僅體現環境污染,與市民意識無關,排除B項;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指的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不斷的增加,但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內燃機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排除D項。故選A項。14.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為了幫助西歐國家渡過經濟困難,從1948年到1950年,根據馬歇爾計劃,美國共撥款130多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馬歇爾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西歐國家渡過了經濟困難時期,防止了革命的爆發,鞏固了歐洲的資本主義秩序。同時也加強了美國對歐洲的控制。結合題干“1948年到1952年”“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可知,這主要得益于馬歇爾計劃實施,D項正確;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材料與歐洲的一體化無關,比如體現在歐共體、歐盟等,排除B項;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5.B【詳解】據表格數據可知,二戰后美國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導致平民死亡人數巨大,直觀反映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發展,B項正確;美國在全球各地發動戰爭,并不是地區沖突的體現,排除A項;敘利亞戰爭等爆發時蘇聯已經解體,當時已不存在美蘇冷戰,排除C項;美國發起的這些戰爭,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并不會推動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16.(1)錯誤,將隋文帝改為隋煬帝。(2)正確(3)錯誤,將議會至上改為三權分立。(4)錯誤,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改為新經濟政策。【詳解】(1)結合所學可知,隋煬帝時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故原題錯誤,將隋文帝改為隋煬帝。(2)結合所學可知,1984年,我國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其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這就大大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故原題正確。(3)結合所學可知,1787年美國憲法依據三權分立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故原題錯誤,將議會至上改為三權分立。(4)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故原題錯誤,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改為新經濟政策。17.(1)史實: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理由: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矛盾已經相當尖銳;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2)含義:對中國: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對世界:新中國的成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啟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積極向比自己強大的國家學習,不僅學習先進技術,還要引進先進的思想,去改造社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有強烈的愛國精神,要有不斷創新的精神等。【詳解】(1)史實:據材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有許多獻身于民族進步事業的愛國先驅,為了改變祖國的境遇和命運,前赴后繼、不懈探索”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7月,在此之前,中國的愛國先驅們進行的不懈探索主要有: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1898年進行的戊戌變法、1899年開始的義和團運動、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等。理由:據材料“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已經相當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又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可知,中國先進分子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疑問的理由是: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矛盾已經相當尖銳;據材料“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可知,中國先進分子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疑問的理由是: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2)含義:據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新中國成立的國內國際意義展開敘述,如對中國的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新中國的成立對世界的意義:新中國的成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啟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積極向比自己強大的國家學習,不僅學習先進技術,還要引進先進的思想,去改造社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有強烈的愛國精神,要有不斷創新的精神等。18.(1)特點:戲劇藝術空前繁榮;逐漸擺脫教會控制,世俗化趨勢明顯;受眾階層廣泛。核心思想:人文主義(2)劇種:元朝是元雜劇,清朝是京劇。變化:從表現歷史故事到宣傳鼓動的作用(3)世界戲劇藝術的豐富發展【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16世紀80年代,英國戲劇空前繁榮”可知,近代英國戲劇藝術的特點是:戲劇藝術空前繁榮;根據材料“道德劇逐漸失去其宗教色彩,一種更為貼近現實生活、力求脫離宗教和道德的束縛、儼然純粹取悅于觀眾的文藝娛樂活動的間播劇開始興起”可知,近代英國戲劇藝術的特點是:逐漸擺脫教會控制,世俗化趨勢明顯;根據材料“上至伊麗莎白女王,下至普羅大眾,人人都為戲劇癡狂”可知,近代英國戲劇藝術的特點是:受眾階層廣泛。核心思想:根據材料“莎士比亞所創作的歷史劇《李爾王》及《麥克白》即通過描繪黑暗中的抉擇,以證明詹姆士一世在重新統一不列顛的過程中的個人作用”及所學知識可知,莎士比亞屬于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2)劇種: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漢族戲曲形式,主要代表作家有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等。主要代表作有《竇娥冤》、《漢宮秋》、《倩女離魂》、《梧桐雨》等。京劇是在清朝中葉由安徽進京的徽調和漢調相互借鑒融合,吸收了當時流行于北京的多個劇種如昆曲、梆子等的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新劇種。18世紀末,徽班進京后,經過“京劇鼻祖”程長庚和譚鑫培等一大批京劇名家以及無數演藝人員近半個世紀的經營和發展,最終誕生了京劇。變化:根據材料“中國的傳統戲曲以往表現的都是歷史故事”、“戊戌變法失敗后,政治改良派從慘痛中認識到發動民眾的重要性,從而加強了宣傳鼓動的工作”可知,戊戌變法后中國戲劇功能發生的變化是:從表現歷史故事到宣傳鼓動的作用。(3)線索: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講述的是英國的戲劇藝術及發展情況,材料二講述的是中國戲劇功能的變化,這些都是世界戲劇藝術豐富發展的表現,呈現各具特色的特征。因此,其線索可概括為:世界戲劇藝術的豐富發展。(本小問相對較為靈活,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19.(1)A: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實力,從江西瑞金出發,一路跋山涉水:翻過五嶺,突破烏江,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C: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運動:“一五”計劃。(2)理由: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并推行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漢武帝,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的措施,如頒布“推恩令”,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實現鹽鐵官營專賣等,使西漢王朝出現強盛的局面;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注意吸取隋亡教訓,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他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等,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幾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使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成吉思汗,成功地統一了蒙古高原,為蒙古社會帶來了秩序和安寧,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心聚焦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實務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券商業務拓展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的知識點整合試題及答案
- 拆彩鋼瓦房施工方案
- 窯爐基礎工程施工方案
- 礦山作業工程施工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碘化鉀在農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種樹郭橐駝傳》說課稿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完整版)手機維修單
- UV真空鍍膜涂料漆膜性能參考介紹
- 浙江省消防技術規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2020版)
-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施工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考道德與法治一模試卷及答案解析
- 職工人事檔案目錄
- 2023年雙休日、節假日表(分析統計用合并版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