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電纜管、溝運行巡查管理規程目錄
前言
1范圍……………
1
2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術語和定義…………………
1
4一般規定………………………
3
5電纜管、溝及隧道“四防要求………………
6
6進入電纜管、溝及隧道工作注意事項………
9
7電纜管、溝及隧道的巡視……………………9
8電纜管、溝及隧道的運行維護………………10
9電纜管、溝及隧道的驗收……………………11
附錄A(規范性附錄)標準的用詞說明……………………11
附錄B(規范性附錄)……………11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10-220kV\t"/dlfg/dlg/200911/_blank"電力電纜線路管、溝運行維護的一般規定、巡視檢查、驗收、運行管理等。
本標準適用于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所屬10-220kV電纜管、溝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不適用于本標準。
(79)電生字第53號
《電力電纜運行規程》
(80)電技字第26號
《電力工業技術法規(試行)》
(1980.05.05)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
GB11017—2002
額定電壓110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
GB50150—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50168—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17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GB/Z18890—2002
額定電壓220kV(Um=252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
DL/T401—2002
高壓電纜選用導則
DL/T620
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
DL/T5221—2005
城市\t"/dlfg/dlg/200911/_blank"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定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JB/T
10181.1~10181.5
電纜載流量計算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分)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
3術語和定義
3.1電纜[本體]cable
指電纜線路中除去電纜接頭和終端等附件以外的電纜線段部分,通常稱為電纜。
有時電纜也泛指電纜線路,即由電纜本體和安裝好的附件所組成的電纜系統。
3.2金屬護套metallicsheath
均勻連續密封的金屬管狀包覆層。
3.3鎧裝層armour
由金屬帶或金屬絲組成的包覆層,通常用來保護電纜不受外界的機械力作用。
注:金屬帶起徑向加強保護作用、金屬絲起縱向加強保護作用。
3.4[電纜]終端termination
安裝在電纜末端,以使電纜與其它電氣設備或架空輸電線相連接,并維持絕緣直至連接點的裝置。
3.5[電纜]接頭joint
連接電纜與電纜的導體、絕緣、屏蔽層和保護層,以使電纜線路連續的裝置。
3.6[電纜]附件cableaccessories
終端、\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壓力箱、交叉互聯箱、接地箱、護層保護器等電纜線路的組成部件的統稱。
3.7電纜\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
cablebearer
電纜敷設就位后,用于支持和固定電纜的裝置的統稱,包括普通支架和橋架。
3.8電纜橋架
cabletry
由托盤(托槽)或梯架的直線段、非直線段、附件及支吊架等組合構成,用以支撐電纜具有連續的剛性結構系統。
3.9電纜[保護]管
cableprotectionpipe
電纜本體敷設于其內部、用于保護電纜免于外力作用的管狀設施,有單管和排管等結構形式。簡稱為電纜管或保護管。
3.10電纜隧道
容納電纜數量較多且有供安裝和巡視的通道,斷面尺寸在1.9m×1.9m及以上的全封閉或溝、蓋板型式的電纜構筑物,一般設置通風、照明、\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等裝置。
3.11電纜溝
容納8~20根35KV及以下電纜或與110KV電纜同溝敷設,斷面尺寸在1.8m×1.8m及以下的全封閉或溝、\t"/dlfg/dlg/200911/_blank"蓋板型式的電纜構筑物,一般設置自然\t"/dlfg/dlg/200911/_blank"通風裝置,具備通行條件。
3.12排管
容納4~10根10KV電纜,采用專用電纜保護管,開挖壕溝一次建成的多孔管道地下構筑物,一般不允許采取混凝土封包方式。
3.13剛性固定
使電纜不隨熱脹冷縮及電動力發生位移的夾緊固定方式。
3.14撓性固定
使電纜隨熱脹冷縮可延固定處軸向角度變化或稍有橫移的夾緊固定方式。
3.15電纜構筑物
專共敷設電纜或安置附件的電纜溝、淺槽、隧道、夾層、豎井和工井等構筑物的泛稱。
3.16蛇行敷設
把電纜敷設成蛇形狀,以吸收電纜線路熱脹冷縮量。
3.17工作井(簡稱工井)manhole
供作業人員安裝\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或牽引電纜用的構筑物.
3.18伸縮弧
offset
在電纜線路局部地段,把電纜敷設成圓弧形。如設在排管\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兩端的工井處,則用以吸收來自排管中的電纜熱伸縮量;如設在大跨距的橋梁上,則用以吸收由于橋梁主體熱伸縮引起的電纜伸縮量。
注:(1)如用隔板隔開時可降為0.1m。
(2)此是電纜放置于河床上時的數值。如埋入河床中,視環境而定。
(3)如達不到此數值,需計算熱力管道對電纜載流量的影響。
注:上表數據和集團公司典型設計數據有差別,但與廣州公司數據一致,
電纜與電纜或\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的容許最小距離(米):
電纜直埋敷設時的配置情況平行交叉控制電纜之間0.5*電力電纜之間或與控制電纜之間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0.10.5*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0.25**0.5*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0.5**0.5*電纜與地下管溝熱力管溝2***0.5*油管或易燃氣管道10.5*其它\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0.50.5*電纜與鐵路非直流電氣化鐵路路軌31直流電氣化鐵路路軌101電纜與公路邊1***電纜與\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溝1***電纜與樹木的主干0.7電纜與建筑物基礎0.6***電纜與1kV以下架空線電桿1***電纜與1kV以上架空線桿塔基礎4***注:*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為0.25米;**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為0.1米;***特殊情況下可灼減且最多減少一半值。
4.3.4110kV及以上電纜護層保護箱、接地箱外殼應良好接地,同軸電纜外護套絕緣良好,每年及內外過電壓發生后,做絕緣電阻測試。
5電纜管、溝及隧道“四防”要求
電纜溝(隧)道、電纜穿管應滿足“防火防爆、防氣、防水、防外力破壞”工作要求。
5.1電纜溝\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防爆
5.1.1對電纜可能著火蔓延導致嚴重事故的線路、易受外部影響波及火災的電纜密集場所,應有阻火分隔,并按工程重要性、火災幾率及其特點和經濟合理等因素,確定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l)實施阻燃防護或阻止延燃。
(2)包纏防火包帶。
(3)實施防火構造。
(4)增設自動報警與專用消防裝置。
5.1.2阻火分隔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纜構筑物中電纜引至開關柜、盤或控制屏、開孔部位,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孔洞處,均應實施防火材料嚴密封堵。
(2)在隧道或重要線路的電纜溝中下列部位,應設置防火墻(已運行溝隧道宜使用磚砌體,新建溝隧道按設計規范)。主要包括:
(1)主溝道的分支處;
(2)長距離溝道中相隔約200m,豎井下口,變電站圍墻,110kV及以上\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井兩側等處。
(3)至電纜夾層、開關室、控制室或配電裝置的入口處。
5.1.3實施阻火分隔的技術特性,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阻火封堵、阻火隔層的設置,可采用\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堵料、填料或阻火包、耐火隔板等;在樓板,豎井孔處,應能承受巡視人員的荷載。
(2)電纜溝(電纜隧道)內應每200米設置一堵防火墻。電纜穿管每個井口內電纜管孔均應用防火材料封堵。防火墻的構成,宜采用磚砌體、阻火包、礦棉塊等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換電纜時不致損傷其他電纜的方式,且在可能經受積水浸泡或小動物作用下具有穩固性。
(3)除通向開關室、控制室、變電站圍墻或長距離隧道中的阻火墻部位,根據設計須設防火門外,其他情況下,有防止竄燃措施時可不設防火門。防竄燃方式,可在阻火墻緊靠兩側不少于1m區段所有電纜包纏防火包帶等。
5.1.4在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電纜密集場所或封閉通道中,在110kV及以上電纜隧道內,應配備適于環境可靠動作的火災自動探測報警裝置。
5.1.5一般技術措施
建立健全電纜維護、檢查及防火報警等各項規章制度、預案。重要的電纜隧道、夾層應安裝溫度火焰、煙氣監視報警器。堅持定期對電纜夾層、溝的巡視檢查,對電纜特別是電纜中間\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應定期進行紅外測溫,按規定進行預防性試驗。
與110kV電纜隧道同溝敷設的10kV電纜,如不是阻燃型的,據設計要求,應每隔10m長度包纏2m段的防火包帶。在緊靠絕緣接頭兩側各5m段電纜上;在并行接近或交叉的10kV電纜同一長度范圍內,應包纏\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包帶。
電纜溝內電纜的排列處保證合適的間距外,電纜密集處應全部包纏防火包帶。
所有與煤氣、熱力\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交叉的電纜溝、管均用專用材料做防火、防氣密封處理。
用可靠的測試儀器,對電纜溝內各危險點經常進行監察性溫度與可燃氣體測量,建立健全危險點檔案。
電纜溝內\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接地母線等必須可靠接地,每年至少測修一次。
5.1.6防火、阻燃施工
必須滿足部頒“電纜選擇與敷設設計規程”的相關規定。
每年6月、12月對已做防火阻燃措施的電纜、阻燃電纜、擋火墻進行一次定期檢查并有記錄。
電纜隧道內嚴禁放置10kV及以下電纜\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電纜溝內不宜放置接頭,現有接頭應采取防爆阻燃措施。
5.2電纜溝防氣
5.2.1電纜溝、電纜隧道內至少每200米裝設1處\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墻,防火墻墻面用防火泥抹平。
5.2.2電纜穿管兩端使用密封材料進行嚴密封堵。
5.2.3定期對電纜溝內的異性氣體進行測量,測量數據及時存檔。(測量記錄見附表)
5.2.4定期與燃氣公司進行溝通,建立雙方交叉跨越危險點數量、地點、臺帳,加強重點巡視。
5.2.5有條件的在電纜隧道內安裝氣體在線監測裝置,并同燃氣公司監測裝置達到信息共享目的。
5.2.6在電纜管溝分布圖上應當標注同燃氣\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交叉、平行信息。
5.2.7宜同燃氣公司建立共同的燃氣泄漏電纜管溝的處置預案,以便協調處理。
5.2.8電纜管溝內存有污水或雜物,可以產生甲烷,檢測時注意同燃氣的區分。
5.3電纜溝防水、防腐
電纜防水是電纜安全運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t"/dlfg/dlg/200911/_blank"電力電纜長期泡在水中對電力電纜的安全運行、壽命影響較大,因此,電纜管溝、隧道應做好防水、\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措施。
5.4.1電纜排管
(1)排管安裝時,應有不小于0.2%的排水坡度,并在\t"/dlfg/dlg/200911/_blank"人孔井內設集水坑,集水坑深度不得小于0.7m,以便集中排水,集水坑口應安裝鐵蓖子\t"/dlfg/dlg/200911/_blank"井蓋。
(2)直埋電纜在引入電纜溝、隧道或建筑物時,應加保護管,管口應用足夠強度的非燃性防水材料嚴密堵塞。
(3)電纜排管穿入電纜溝、隧道處,應綜合考慮防水、排水措施。
5.4.2電纜溝、隧道
(1)電纜溝、隧道底部低于地下水位,電纜溝、隧道與工業水溝并行鄰近、交叉的情況,應做加強防水處理。
(2)電纜溝、隧道與工業水溝交叉時,應使電纜溝、隧道位于工業水溝的上方。
(3)室內電纜溝的蓋板應與室內地坪相平,在容易積水積灰處,應用水泥砂漿或瀝青將蓋板縫隙抹死。
(4)室外電纜溝的溝壁易高出地面50mm,以減少地面排水進入溝內。但當\t"/dlfg/dlg/200911/_blank"蓋板高出地面影響交通及地面\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時,可采用具有覆蓋層的電纜溝,蓋板頂部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蓋板縫隙應用水泥砂漿或瀝青將抹死。
(5)電纜溝、隧道底部縱向應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沿排水方向根據現場情況一般不超過50米設集水井(坑),必要地段裝設自動排水裝置。
(6)隧道底部沿縱向宜設置排水邊溝。
5.4.3防水工程應符合設計要求。驗收時,應填寫驗收記錄,驗收項目如下:
(1)電纜溝、隧道內無積水、無淤泥、無施工垃圾等雜物。
(2)口封堵面積應≥圓周外5cm,表面光滑無凹凸、麻點。
(3)防水層、管口封堵層應與原結構有緊密良好的粘結,有足夠的抗滲壓強度。
(4)防水層、管口封堵層應盡量與原結構顏色保持一致。
(5)電纜外護套應保持清潔,不得有施工材料殘渣。
5.4.4每年雨季前、中、后應對電纜溝、隧道的防水、排水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如下:
(1)防水層、管口封堵不得有開裂、滲漏水。
(2)\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設施良好,排水通道通暢。
5.4.5防腐
(1)金屬電纜管應在外表涂防腐漆或瀝青,或進行其他防腐處理。
(2)重要回路的鋼制電纜橋架應按工程環境和耐久要求選用適合的防腐處理方式。
(3)型鋼制臂式\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在強腐蝕環境宜采用熱浸鋅等耐久性較高的防腐處理。
(4)裝設在電纜溝、隧道、人井內的金屬結構物應進行防腐處理。
5.4防外力破壞
5.4.1巡視人員嚴格遵照《\t"/dlfg/dlg/200911/_blank"電力電纜運行規程》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對設備巡視的要求,做好電纜線路巡查、防外力破壞和宣傳工作,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制止危及電纜線路安全運行的行為。
5.4.2施工工地配合
現場巡視人員應確保施工期間不損壞電纜,同時在電纜通道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加強與施工單位聯系,掌握工程施工的進度情況,確保電纜管溝完好。
6進入電纜管、溝及隧道工作注意事項
6.1任何單位個人進入電纜管、溝及隧道工作,必須在電纜溝管理單位辦理工作票及相應的開工手續。
6.2進入電纜溝作業前先進行異性氣體測試,\t"/dlfg/dlg/200911/_blank"通風至少15min(查規程,濟南),并隨時使用氧濃度檢測儀檢查隧道內部的含氧量,必要時,佩帶防毒面具。
6.3溝內和夜間作業時,應有充足照明,積水井及坑洼處加裝警示燈,必要時加裝圍欄。
6.4工作中需要進行下井作業時,對工器具進行必要的檢查,做好防止人員摔落的安全措施。
6.5打開的電纜井、夾層井口裝設圍欄,懸掛警示標志或專人守護。注意車輛行人安全,夜間施工應設置警示燈。
6.6開啟\t"/dlfg/dlg/200911/_blank"井蓋必需2人以上,開啟時使用工具墊住井蓋,開啟后專人負責扶井蓋,防止井蓋關閉;關閉井蓋時注意周圍人員安全。
6.7進入溝、井、隧道時,應在井口裝設封閉圍欄及交通安全標識,設專人監護,防止人員及行人、車輛跌入造成傷害及蓋板落入溝內砸傷電纜,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巡視人員跌入工井、電纜溝和電纜\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傷人及被其它車輛撞傷。
6.8工作完畢后應及時恢復遭到破壞的防火墻,用防水材料嚴密封堵電纜穿管管孔。
7電纜管、溝及隧道的巡視
7.1巡視周期:
(1)電纜溝、隧道,每季至少一次。根據季節及基建工程特點,應增加巡查次數;
(2)對挖掘暴露的管溝,按工程情況,酌情加強巡視。裝設牢固圍欄和警示標志,必要時設專人監護。
7.2巡視注意事項
7.2.1電纜溝及\t"/dlfg/dlg/200911/_blank"蓋板是否完整、電纜井口是否損壞缺失、電纜溝、隧道標樁是否損壞缺失。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無挖掘痕跡,電纜溝(隧)道保護區內不得有違章建筑。
7.2.2備用排管兩端應有可靠的密封措施。
7.2.3\t"/dlfg/dlg/200911/_blank"人孔井內、排管口等處電纜外護套不應有破、磨損現象,檢查標示牌是否脫落。人孔井、施放井井蓋、井座應完整堅固。
7.2.4隧道內35kV及以上電纜要檢查電纜位置是否正常,\t"/dlfg/dlg/200911/_blank"接頭有無變形漏油,構件是否失落,排水、照明等設施是否完整。特別要注意\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設施是否完善,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7.2.5電纜溝(隧)道內,架構、接地等裝置無脫落、銹蝕、變形。
7.2.6電纜溝(隧)道不得存有污水,直埋電纜周圍土壤不得含有電解質、腐殖質。自動\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裝置運行良好。
7.2.7保證溝內所有金屬\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都處于零電位,防止引起交流腐蝕,特別加強對110kV及以上電纜接地裝置的監視。
7.2.8巡視人員應將巡視電纜溝、管的結果,記入巡視記錄薄內。根據巡視結果,采取對策消除缺陷。
7.2.9在巡視檢查中,如發現零星缺陷,不影響正常運行,應記入缺陷記錄薄內,據以編制月度維護小修計劃。
7.2.10在巡視檢查中,如發現有普遍性的缺陷,應記入大修缺陷記錄薄內,據以編制年度大修計劃。
7.2.11巡視人員如發現有重要缺陷,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和領導,并作好記錄,填寫重要缺陷通知單。運行管理單位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缺陷。
(電纜缺陷及修復記錄見附表)
7.2.12加強對市政施工危險點的分析和盯防,與施工單位簽定“施工現場安全協議”進行技術交底。
8電纜管、溝及隧道的運行維護
8.1電纜溝(電纜隧道)、電纜穿管應保持干燥、清潔,當電纜溝內有積水、淤泥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抽水清淤。
8.2電纜溝內金屬構架應每年進行地阻測試和防銹處理。
8.3溝內電纜的金屬護層應有外護套防水、防腐保護,不得直接與土壤或水份接觸。
8.4110kV及以上電纜線路的交聯箱和終端接地箱應密封可靠,維護簡便。交叉互聯箱應裝置在方便打開的專用輔井內,以便定期檢查和維護。
9電纜管、溝及隧道的驗收
9.1電纜溝及隧道土建驗收
9.1.1電纜溝溝體應嚴格執行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
9.1.2在溝體砌筑時,應同時安裝電纜\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支架的間距和伸出長度應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施工。
9.1.3接地極鋼筋的搭接口及一切較鋒利的鐵件都應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封成圓滑的弧度,溝體在所有的轉彎角處都應砌成圓弧形。
9.1.4電纜隧道和溝全長應裝設有連續的接地線,接地線的兩頭和接地極連通。接地線的規格應符合《電力設備接地設計技術規程》。電纜鉛包和鎧裝除了有絕緣要求以外應全部互相連接并和接地線連接起來。
9.1.5安裝在戶外及人井、隧道和電纜溝內的金屬結構物應全部鍍鋅或涂以防銹漆。
9.1.6電纜溝(埋管)直線段宜在每隔40~50米、轉彎處設置井口,一般不宜大于200米。
9.1.7電纜溝或隧道的高寬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定。
9.1.8溝底平整,溝內無垃圾、積水。
9.1.9電纜溝溝壁、蓋板及其材質構成,應滿足可能承受荷載和適合環境,耐久可靠的要求。
9.1.10溝內\t"/dlfg/dlg/200911/_blank"蓋板底面干凈平整,板縫寬度不大于1.5cm,抹縫密實均勻。
9.1.11\t"/dlfg/dlg/200911/_blank"井蓋采用防盜型井蓋,檢查井蓋必須焊接防盜鏈,井蓋標高必須與路面保持一致,井蓋開啟方向與管溝路徑走向垂直,井蓋底座使用水泥穩固。
9.2電纜溝及隧道電氣部分驗收
9.2.1交接資料和技術文件
路徑平面圖(設計藍圖,依據敷設方式和網絡情況用1:50—1:500比例繪制),加蓋竣工章,監理及施工單位簽字。
設計資料圖紙(設計藍圖):土建、電氣及安裝等。加蓋竣工章,監理及施工單位簽字。
位置斷面圖.并標明其他交叉地下管線(煤氣、熱力等管線)位置。
路徑協議文件。
隱蔽工程圖紙資料,埋管試通記錄,施工技術記錄。
設計變更文件。
其他與工程有關的文件、協議。
9.2.2外觀檢查
電纜保護管內壁必須是光滑無毛刺。
保護管的選擇應滿足使用條件所需的機械強度和耐久性,保護管上下用混凝土層加強保護。
在通過不均勻沉降的回填土地段等受力較大的場所,應采取防止\t"/dlfg/dlg/200911/_blank"管道變形的措施。
電纜埋管的內徑,宜接電纜外徑的1.5倍配置,且不得小于100mm。
電纜支架應焊接牢固,橫平豎直,無扭曲變形。
角鋼應平直,各斷口無卷邊、毛刺,下料誤差應在5mm范圍內。
橫撐間距、水平凈距、與\t"/dlfg/dlg/200911/_blank"蓋板及與溝內(井內)地面的距離符合設計,其偏差應在5mm范圍內。
熱鍍鋅件應光潔、均勻,無殘渣和漏鍍鋅部位。
支架上下橫撐與溝頂、溝底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0支架與溝壁連接牢固,固定支架符合“兩帽一墊”,連接件應用良好的鍍鋅螺栓;如為予埋件結構,應焊接牢固,無殘留焊渣,做好防腐處理。
1電纜\t"/dlfg/dlg/200911/_blank"支架全長均應有良好鍍鋅扁鋼構成的可靠接地,扁鋼搭接焊口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做防腐處理。
2溝內照明、\t"/dlfg/dlg/200911/_blank"通風、排水設施安裝齊備,符合設計及使用要求。
9.2.3電纜溝及隧道“四防”的驗收
溝內(井內)無滲水點(面),\t"/dlfg/dlg/200911/_blank"排水暢通,自動排水裝置運行正常,符合設計要求。
溝內(井內)無其他管線(煤氣、熱力、自來水等)通過;電纜溝(包括電力井、電力埋管)與煤氣、熱力等管線平行間距不小于2米,交叉間距不小于0.5米,并有可靠的防止煤、熱氣滲透措施。
溝內(井內)無污水及腐蝕性液體,無易燃物品。
\t"/dlfg/dlg/200911/_blank"防火措施應符合設計,施工質量合格。
埋管管口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封堵。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標準的用詞說明
A.0.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范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
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柳城高中2025年全國高三模擬考試(六)生物試題含解析
- 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專業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棗莊市四十一中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一輪復習基礎知識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實驗、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四次月考試卷化學試題含解析
- 寧夏大學《傳統人居文化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數值分析及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樂安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山東陽谷縣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一輪復習階段性考試(化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沈陽工程學院《商務英語視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第八十二中學2025屆下學期期中考初三試卷物理試題含解析
-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護理課件
- JJF 1847-2020 電子天平校準規范(高清版)
- 《XX醫院安寧療護建設實施方案》
- 污水處理站運行維護管理方案
- 起重機械產品質量證明書與合格證樣表剖析
- 《機電傳動控制》模塊化實驗裝置設計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單元練習題全冊
- 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證明
- 苯嗪草酮生產工藝演示
- 用款申請單模板
- 外包商準入、退出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