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中考物理重點題型 專題17 跨學科實踐(講練合一)_第1頁
2025安徽中考物理重點題型 專題17 跨學科實踐(講練合一)_第2頁
2025安徽中考物理重點題型 專題17 跨學科實踐(講練合一)_第3頁
2025安徽中考物理重點題型 專題17 跨學科實踐(講練合一)_第4頁
2025安徽中考物理重點題型 專題17 跨學科實踐(講練合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7跨學科實踐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物理學與日常生活【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二物理學與工程實踐【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三物理學與社會發展【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物理學與日常生活5.1.1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5.1.2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踐行安全與健康生活。5.1.3能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和規范個人行為,踐行低碳生活,具有節能環保意識。(1)調查日常生活用品使用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論證自己所提建議的合理性。(2)調查生活中(如用電、乘車、住高樓等)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安全與健康生活的建議。(3)了解當地空氣質量狀況,并調查相關原因。對個人節能環保行為提出具體要求。物理學與工程實踐5.2.1了解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案例,體會我國古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促進作用。5.2.2調查査物理學應用于工程技術的案例,體會物理學對工程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5.2.3了解物理學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1)了解我國古代一些科技成果的工作原理。(2)了解物理學在工程技術發展的應用案例,體會物理學對發展的促進作用。(3)了解物理學在信息記錄或傳播中的應用。物理學與社會發展5.3.1結合實例,嘗試分析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5.3.2結合實例,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點及其應用。了解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5.3.3了解我國科技發展的成就,增強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便命感。(1)了解能源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結合對當地能源利用現狀的調查,提出改進建議。(2)了解半導體、超導體的主要特點,展望超導體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了解納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主要特點,以及這些新材料技術的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考點一物理學與日常生活考點核心知識提煉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物理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簡單的杠桿原理到復雜的電子設備,從光學、力學、熱學到電磁學,都體現了物理學的應用和魅力。理解和掌握這些原理,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物理知識,提高生活質量,解決實際問題。(1)關注日常生活用品(如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等),了解主要結構、工作原理、使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例如,觀察和體驗人在活動或勞動過程中的杠桿模型,從具體事例分析省力杠桿和省距離杠桿,嘗試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釋生活現象。(2)調查生活中(如體育運動、用電、乘車、住高樓等)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安全與健康生活的建議。(3)了解能源與環境的關系,對個人節能環保行為提出具體要求。了解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能源。一、運動和力1.(2024·湖北荊州·一模)如圖所示,現代汽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帶外,前排還安裝有安全氣囊系統,這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情況出現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

)A.汽車速度太慢 B.汽車轉彎C.汽車突然啟動 D.汽車前端發生劇烈撞擊【答案】D【解析】汽車急剎車、急劇減速或前端發生嚴重撞擊時,人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就會撞在前面較硬的物體上,對人身造成傷害。裝有安全氣囊系統的汽車,安全氣囊在此時自動充氣彈出,增大了受力面積,從而減小了對人的壓強,避免造成人體傷害。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2025·河北秦皇島·一模)勞動課上,小明用不同的方式搬運一個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水平用力推箱子,當箱子沒有被推動時,推力小于摩擦力B.甲圖:水平用力推箱子,當箱子勻速直線運動時,推力等于摩擦力C.乙圖:當箱子和平板車一起勻速直線運動時,箱子和平板車之間存在摩擦力D.乙圖:平板車下邊裝有輪子是為了增大摩擦【答案】B【解析】A.水平推箱子沒推動,箱子靜止處于平衡狀態,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錯誤;B.水平推箱子做勻速直線運動,箱子處于平衡狀態,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正確;C.當箱子和平板車一起勻速直線運動時,箱子和平板車之間相對靜止,不存在摩擦力,故C錯誤;D.平板車下邊裝有輪子是為了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B。3.(2025·江蘇揚州·一模)無人機配送快遞時勻速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無人機是靜止的B.快遞的機械能始終保持不變C.螺旋槳對空氣的力小于空氣對螺旋槳的力D.導航系統通過電磁波接收定位信號【答案】D【解析】A.以地面為參照物,無人機在勻速上升,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無人機是運動的,故A錯誤;B.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快遞隨無人機勻速上升,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之和,所以快遞的機械能增大,故B錯誤;C.螺旋槳對空氣的力和空氣對螺旋槳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故C錯誤;D.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且傳播速度快,導航系統通過電磁波接收定位信號來確定無人機的位置,故D正確。故選D。二、做功與機械能4.(2025·陜西西安·一模)2024年12月,在世界舉重錦標賽中,中國隊小將李閆包攬女子87公斤以上級三枚金牌,并打破抓舉世界紀錄。如圖所示為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在舉重前手涂鎂粉是為了減小摩擦B.運動員將杠鈴向上舉起的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功C.運動員手舉杠鈴靜止時,運動員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運動員提起杠鈴前后,對地面的壓強不變【答案】B【解析】A.運動員在舉重前手涂鎂粉,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A錯誤;B.運動員將杠鈴向上舉起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有力的作用,杠鈴在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所以運動員對杠鈴做功,故B正確;C.運動員手舉杠鈴靜止時,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等于運動員的重力和杠鈴的重力之和,所以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于運動員的重力,則運動員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運動員提起杠鈴前,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運動員重力,運動員提起杠鈴后,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運動員重力與杠鈴的重力之和,所以運動員提起杠鈴后,對地面的壓力增大,則對地面的壓強增大,故D錯誤。故選B。5.(2025·山東·模擬預測)如圖是某同學在泰山研學時乘坐索道勻速下山的情景,下列對該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A.該同學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 B.該同學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C.吊桶的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D.吊桶的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答案】C【解析】AB.分析該同學的情況。由于是勻速下山,所以該同學的速度保持不變,同時他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根據動能的定義,他的動能就不變。但是,隨著他下山,他的高度在降低,所以他的重力勢能在減小。故AB錯誤;CD.分析吊桶的情況。吊桶隨著索道下山,其速度保持不變(因為是勻速運動),同時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吊桶的動能不變。但是,吊桶的高度在降低,所以它的重力勢能在減小。機械能是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總和,由于吊桶的動能不變而重力勢能減小,所以吊桶的機械能在減小。故C正確,D錯誤。故選C。三、質量和密度6.(2025·江蘇宿遷·一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對下列生活中的事例,判斷錯誤的是()A.“也子比小華胖”是指的也子質量一定大于的小華質量B.“鐵比木頭重”是指鐵的密度大于木頭的密度C.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D.大功率家用電器需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否則漏電時會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答案】A【解析】A.由m=ρV可知,質量的大小和物體的體積以及密度有關,“小王比小李胖”只能說明小王比小李的體積大,我們不能由此來判斷質量的關系,故A錯誤,符合題意;B.人們常說“鐵比木頭重”是指體積相同的鐵和木頭,鐵的質量大于木頭的質量,即鐵的密度大于木頭的密度,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長期接觸低于帶電體也會對人造成傷害,所以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大功率家用電器需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因為大功率電器工作時,通過電路的電流較大,漏電時可能會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四、壓強7.(2025·江蘇宿遷·一模)如圖所示,轎車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對路面的壓力和路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是靜止的C.駕駛室座椅上安裝頭枕的目的是防止碰撞前車時造成傷害D.高速行駛過程中,車對路面的壓力小于車靜止時對路面的壓力【答案】D【解析】A.圖示中,車對路面的壓力作用在路面上,路面對車的支持力作用在車上,兩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則路邊的樹相對汽車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B錯誤;C.駕駛室座椅上的頭枕,可在汽車被追尾時,避免造成傷害,因為汽車被追尾時,車會突然向前運動,而人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而向后傾,這時較軟的頭枕會保護頭頸不被撞傷,故C錯誤;D.高速行駛過程中,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和升力作用,因為車的形狀是上凸下平,在高速行駛時,由于汽車上方的空氣流速比下方的大,于是形成一個向上的升力,所以此時車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而車對路面的壓力與路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車對地面的壓力小于自身的重力;靜止時,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它們的大小相等,所以此時的壓力等于重力,那么高速行駛過程,車對路面的壓力小于車靜止時對路面的壓力,故D正確。故選D。五、浮力8.(2025·山東·模擬預測)某興趣小組在探究物體浮沉條件時,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用油和水,靜置分層后,將質量相同的a、b兩球放入容器中,兩球靜止后狀態如圖所示,此時兩球所受浮力分別為。已知兩球密度分別為、,油和水的密度關系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因,因此上層為油,下層為水。a球漂浮在油面上,b球懸浮在水中,則,。由物體浮沉條件可知,兩球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因兩球質量相同,則。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六、電流和電路9.(2025·黑龍江·一模)在綜合實踐課堂上,小紅正在做如圖的游戲,用毛皮摩擦過的帶負電荷的塑料勺吸引紙片。若游戲過程中塑料勺接觸地面,就無法吸引紙片。下列有關游戲說法正確的是()A.塑料勺帶負電荷,是因為它獲得了電子B.摩擦后塑料勺具有磁性,可以吸引紙片C.與毛皮摩擦后的兩把塑料勺,帶異種電荷互相吸引D.塑料勺接地的瞬間,電子定向移動方向即為電流方向【答案】A【解析】A.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使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毛皮摩擦過的塑料勺帶負電荷,是因為它獲得了電子,故A正確;B.摩擦后塑料勺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可以吸引紙片,故B錯誤;C.與毛皮摩擦后的兩把塑料勺,都得到電子,帶負電,因為帶同種電荷而互相排斥,故C錯誤;D.塑料勺接地的瞬間,電子帶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故D錯誤。故選A。10.(2025·遼寧撫順·一模)“估測”是學習物理必備的能力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學對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量進行估測,估測合理的是()A.一節鉛蓄電池的電壓約為3.6V B.家用臺燈的工作電流約為0.1AC.計算器的功率約為5W D.家用燃油汽車發動機的效率約為70%【答案】B【解析】A.一節鉛蓄電池的電壓約為2V,故A不符合題意;B.家用臺燈的工作電流較小,約為0.1A,故B符合題意;C.計算器的功率約為1.5×10-4W,故C不符合題意;D.家用燃油汽車發動機的效率較低,約為35%,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七、歐姆定律11.(24-25九年級上·重慶渝中·期末)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蘋果質量篩選系統,如圖甲所示,檢測電路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2V,R0為10Ω的定值電阻,R為壓敏電阻,其阻值隨壓力的變化關系如圖丙。閉合開關,當蘋果經過檢測臺時,R受到的壓力恰好等于蘋果重力的一半,此時若R0兩端的電壓UAB>2V,說明蘋果質量達標,否則蘋果將被推出傳送帶。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蘋果的質量越小,電路中的電流越大B.蘋果的質量越大,R0的電功率越小C.當蘋果質量小于或等于50g時,將被推出傳送帶D.要提高質量篩選標準,應將R0換成阻值更小的定值電阻【答案】D【解析】A.由圖乙可知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蘋果的質量越小,蘋果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小,由圖丙可知壓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電路總電阻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路的越小,故A錯誤;B.蘋果的質量越大,蘋果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由圖丙可知壓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小,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電路總電阻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路電流的越大,根據可知的電功率越大,故B錯誤;C.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兩端的電壓時通過電路的電流串聯電路各處電流相等,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此時壓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由圖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0.75N,蘋果的重力等于蘋果對壓敏電阻的壓力的二倍,此時蘋果的質量為所以當蘋果質量小于或等于150g時,將被推出傳送帶,故C錯誤;D.提高質量篩選標準,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變大,壓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結合歐姆定律可知應將R0換成阻值更小的定值電阻,故D正確。故選D。八、電和磁12.(2025·廣西柳州·模擬預測)提倡綠色出行,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常用手機NFC靠近閘機的檢測點,閘機內線圈就會產生感應電流識別信息,方便快捷。下列選項中與該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用手機NFC靠近閘機的檢測點,閘機內線圈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圖中演示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演示實驗表明,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路中會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故B符合題意;C.圖中演示實驗表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是電流的磁效應,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演示實驗是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九、內能13.(2025·遼寧撫順·一模)如圖是小明用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先在瓶里裝適量水,然后將帶有閥門的金屬管插入瓶塞,旋緊瓶塞后用打氣筒往瓶里打足氣,打開閥門后,水從尾部的金屬管向下噴出,水火箭向上飛向空中,水火箭加速上升時,()A.瓶內氣體溫度升高 B.能量的總量變大C.與內燃機的壓縮沖程工作原理相似 D.其機械能由高壓氣體內能轉化而來【答案】D【解析】ACD.打開閥門后,瓶內的高壓氣體對水做功,使水從瓶內向下噴出,水火箭加速上升,氣體的內能轉化為水火箭機械能,瓶內氣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與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工作原理相似,故A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B.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這個過程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故選D。十、溫度與物態變化14.(2025·江西·一模)小李同學在爸爸指導下,走進廚房進行勞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冷凍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凝固形成的B.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中的冰放熱熔化成水C.排骨湯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D.排骨湯盛出后聞到香味是分子擴散現象【答案】D【解析】A.因為排骨在冷凍室的低溫環境下,其表面溫度極低。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這樣低溫的排骨表面時,會發生凝華現象,即由氣態直接轉變為固態,形成我們看到的“白霜”,故A錯誤;B.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熱量;因此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熱熔化成水,故B錯誤;C.“白氣”是由于煮沸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空氣后迅速冷卻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此“白氣”是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D.當聞到排骨湯的香味時,這是由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從排骨湯處向周圍擴散,使得人能夠聞到香味,這種現象被稱為擴散現象,故D正確。故選D。十一、光現象15.(2025·山東·模擬預測)如圖是雨后湖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B.塔在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C.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看到的水中“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答案】A【解析】A.雨后天空中出現彩虹,是當太陽光射入空氣中的小水滴時,太陽光經過折射發生色散形成的,故A正確;B.塔在水面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C.水中的“云”是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看到的水中“魚”是魚反射的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折射形成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A。16.(2025·陜西·模擬預測)如圖,是小明在旅行途中拍攝的一張照片,水潭中石山的倒影清晰可見,石山后可看到石山的影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山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石山在水中的倒影和石山大小相等C.石山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石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實像【答案】B【解析】A.石山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CD.石山在水中的倒影,類似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且平面鏡成像中物與像大小相等,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17.(2025·陜西·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語文老師講《社戲》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屏為同學們展示的“烏篷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作中的多媒體顯示屏不是光源B.多媒體顯示屏上五彩繽紛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C.船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船篷的遮蔽能防止陽光中的紅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答案】B【解析】A.工作中的多媒體顯示屏更夠發光,是光源,故A錯誤;B.紅、綠、藍為色光的三原色,多媒體顯示屏上五彩繽紛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合成的,故B正確;C.船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過量照射紫外線對皮膚有害,船篷的遮蔽能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故D錯誤。故選B。18.(24-25九年級上·四川綿陽·期末)春天,成都動物園的鮮花綻放。關于圖中各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圖甲,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太陽的虛像B.圖乙,開屏的孔雀身后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圖丙,雨后動物園上方形成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D.圖丁,水里的石頭比較淺是因為發生了反射【答案】C【解析】A.圖甲,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沿直線傳播的結果,是太陽的實像,故A錯誤;B.圖乙,開屏的孔雀身后的影子是光的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圖丙,雨后動物園上方形成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正確;D.圖丁,水里的石頭比較淺是因為發生了光經水與空氣的折射結果,故D錯誤。故選C。十二、聲音的特性19.(2025·山東·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在盲人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可通過引導員敲擊球門框的聲音辨別球門的位置。引導員增加敲擊力度改變了聲音的(

)A.速度 B.音色 C.音調 D.響度【答案】D【解析】引導員增加敲擊力度,球門框的振幅變大,則聲音的響度變大。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十三、聲音的產生和傳播20.(24-25八年級上·湖南長沙·期末)下列有關聲的說法正確的是()A.小華通過音叉體會到骨傳導,這說明固體可以傳聲B.我們聽不見蝴蝶振動翅膀的聲音是因為它的響度小C.超聲波清洗精密零件是利用了聲傳遞信息D.摩托車的消聲器是通過阻斷噪聲的傳播來控制噪聲【答案】A【解析】A.聲音通過頭骨、頜骨等方式傳給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把振動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齒上能清楚地聽到聲音,可以體會到骨傳導,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A正確;B.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是因為蝴蝶翅膀振動的頻率低于20Hz,故B錯誤;C.聲可以傳遞信息,聲可以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精密零件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能量,故C錯誤;D.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是防止了噪聲的產生,故D錯誤。故選A。考點二物理學與工程實踐考點核心知識提煉物理學與工程實踐(1)了解我國古代的科技發明與應用,知道其工作原理、結構、材料等,體會我國古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促進作用。(2)了解物理學應用于工程技術的案例,體會物理學對工程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3)了解物理學在信息記錄或傳播中的應用。1.(2025·山東·模擬預測)如圖是我國古代耕地的一種農具——曲轅犁,其犁鏵部分制作得很尖是為了(

)A.減小壓力 B.增大壓力 C.減小壓強 D.增大壓強【答案】D【解析】對于曲轅犁的犁鏵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破土,因此需要足夠的壓強來切入土壤。在制作時,將犁鏵部分制作得很尖,實際上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使其更容易切入土壤,提高耕地效率。故選D。2.(2025·陜西·模擬預測)如圖1,是某興趣小組測量物體密度的實驗裝置。將力傳感器(可顯示推、拉、壓力的大小)固定在鐵架臺上,底面積為50cm2的實心均勻圓柱體A通過輕質硬桿與力傳感器相連,力傳感器顯示桿對圓柱體A作用力的大小。底面積為的柱形容器B盛有適量的水,放在水平升降臺上。升降臺上升使圓柱體A逐漸浸入水中,力傳感器的示數F與升降臺上升的高度h的關系如圖2所示。圓柱體A始終保持豎直且不吸水,整個過程無水溢出且圓柱體A未觸底,桿沒入水中的體積忽略不計,g取10N/kg,水的密度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圓柱體A逐漸浸入水中,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逐漸變小B.圓柱體A逐漸浸入水中,其所受浮力逐漸變小C.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時,其所受浮力為2ND.圓柱體A的密度為【答案】D【解析】A.圓柱體A逐漸浸入水中,其底部所處的深度變大,根據,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逐漸變大,故A錯誤;B.圓柱體A逐漸浸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其所受浮力逐漸變大,故B錯誤;C.由圖2可知,當升降臺上升的高度時,桿對A的作用力為0,說明此時A漂浮。設水面相對于容器底上升的高度為,則有解得。所以當升降臺上升的高度時,A排開水的體積為此時A漂浮,則由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的重力為由圖2可知,A浸沒時受到桿的壓力為2N,則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故C錯誤;D.A的體積為則圓柱體A的密度為故D正確。故選D。3.(24-25九年級上·重慶渝北·期末)南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有記載:“琥珀,唯以手心摩熱者拾芥為真。”這是古人利用靜電現象辨別琥珀真假的經典描述,下列不屬于靜電現象的是()A.冬天梳頭時,頭發會越梳越亂,甚至“怒發沖冠”B.初春晴朗的天氣,手碰到金屬門把手時有被電擊的感覺C.工作一段時間后的風扇扇葉表面有灰塵D.向兩張紙中間吹氣,兩張紙會靠攏【答案】D【解析】A.冬天梳頭時,頭發因摩擦帶上了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導致了頭發比較蓬松,屬于靜電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手碰到金屬把手時有被電擊的感覺,是由于在走路的過程中人體因摩擦帶電,與靜電現象有關,故B不符合題意;C.每天都工作的風扇扇葉表面經常有灰塵,這是因為風扇工作時,扇葉表面有靜電而吸附灰塵,屬于靜電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當向中間吹氣時,中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增大,壓強減小。紙外側的壓強不變,紙受到向內的壓強大于向外的壓強,受到向內的壓力大于向外的壓力,紙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間靠攏,說明氣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不屬于靜電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4.(2025·陜西西安·一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紅軍長征途中,戰士們需要生火做飯和取暖。戰士們通過如圖所示的打火鐮打擊火石,濺出火星,引燃火絨得到明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濺出的火星不是光源B.火絨燃燒后含有的熱量增大C.戰士在火堆旁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的D.飯熟后聞到飯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D【解析】A.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濺出的火星能夠發光,所以它是光源,故A錯誤;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能說“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故B錯誤;C.戰士在火堆旁取暖,火放出熱量,戰士吸收熱量,所以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故C錯誤;D.飯熟后聞到飯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5.(2025·陜西·模擬預測)我國墨子巡天望遠鏡(圖-1)是北半球頂尖的光學時域望遠鏡。圖-2顯示了星光經望遠鏡主鏡(平面鏡)反射至成像系統的光路圖,成像系統內的物鏡相當于凸透鏡,望遠鏡拍攝的星體圖像可供天文臺遠程查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星光束在主鏡上反射時,入射角為60°B.星體經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星體在物鏡上成像的原理為光的折射D.星體圖像利用超聲波傳至天文臺【答案】C【解析】A.由圖2知道,入射角為故A錯誤;B.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由凸透鏡組成,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最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故B錯誤;C.根據題意知道,成像系統內的物鏡相當于凸透鏡,所以,在物鏡上成像的原理為光的折射,故C正確;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星體圖像利用電磁波傳至天文臺,即一般用電磁波中的無線電波來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C。6.(2025·陜西·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語文老師講《社戲》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屏為同學們展示的“烏篷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作中的多媒體顯示屏不是光源B.多媒體顯示屏上五彩繽紛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C.船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船篷的遮蔽能防止陽光中的紅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答案】B【解析】A.工作中的多媒體顯示屏更夠發光,是光源,故A錯誤;B.紅、綠、藍為色光的三原色,多媒體顯示屏上五彩繽紛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合成的,故B正確;C.船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過量照射紫外線對皮膚有害,船篷的遮蔽能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故D錯誤。故選B。7.(24-25八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如圖是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在登封主持建造的觀星臺,它根據日影長短的變化來劃分時令,他在此修訂的《授時歷》精確到與現代科學推算的回歸年期僅差26秒。下列成語中所蘊含的光現象與“日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鏡花水月 B.鑿壁偷光 C.波光粼粼 D.海市蜃樓【答案】B【解析】日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線傳播。AC.鏡花水月是指花在鏡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水面波光粼粼發生的是鏡面反射,波光粼粼和鏡花水月是光的反射,故AC不符合題意;B.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鑿壁偷光是光從破損的墻壁穿出形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B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8.(2025·山東·模擬預測)圖甲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具備11000m超深水鉆探能力的鉆探船,其滿載時排水量為42600t。某次鉆探中,“夢想”號的吃水深度為6m,科研人員通過繩索在隔水管內將一塊地質巖樣品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10500m,如圖乙所示。經測量,樣品的質量為200g,體積為,海水的密度取,g取,求:(1)地質巖樣品的密度;(2)“夢想”號滿載時受到海水的浮力;(3)本次鉆探中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4)本次鉆探中繩索對樣品做的功。【答案】(1);(2);(3);(4)【解析】(1)地質巖樣品的密度。(2)“夢想”號滿載時排水量為,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則“夢想”號滿載時受到海水的浮力。(3)夢想”號的吃水深度為6m,本次鉆探中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4)科研人員通過繩索在隔水管內將一塊地質巖樣品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了10500m,則繩索對樣品的拉力等于樣品的重力,即,本次鉆探中繩索對樣品做的功。9.(2025·陜西·模擬預測)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長航程極地漫游機器人,是我國首次在南極內陸冰蓋實現自主行走的機器人。機器人的質量為500kg,裝有四條三角形履帶,每條履帶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1m2。(g取10N/kg)求:(1)機器人受到的重力為多少?(2)該機器人靜止在水平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為多大?【答案】(1)5000N;(2)【解析】(1)機器人的質量為500kg,根據G=mg得,機器人受到的重力為G=mg=500kg×10N/kg=5000N(2)該機器人靜止在水平冰面上對冰面的壓力為F=G=5000N機器人對冰面的壓強為10.(24-25九年級上·陜西西安·期末)如圖甲所示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該混合動力汽車啟動時,內燃機不工作,車內蓄電池輸出能量;當高速行駛或蓄電池儲存電能過低時,內燃機啟動,既可以向車輪輸出能量,同時又可以向蓄電池充電。為了保護蓄電池,當電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20%停止供電。在某次測試中,司機駕駛該車在平直公路上以5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1h,觀察儀表盤發現這段時間內燃機消耗燃油10kg,蓄電池儲存的能量由最大值的30%增大至最大值的80%。該車行駛時所受阻力f和車速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該汽車的某些參數如表所示。(燃油熱值q=4.0×107J/kg)電機電池整車輸出最大功率/kW輸出電壓/V最大容量/J質量/t903001.2×1081求:(1)測試過程中,該車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2)測試過程中汽車的能量利用率;(3)若只用蓄電池提供動力且假設電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該車在蓄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以25km/h最多可行駛多少千米?【答案】(1)1×108J;(2)40%;(3)96km【解析】(1)汽車勻速行駛1h通過的路程為s=vt=50km/h×1h=50km=5×104m測試過程中汽車的速度為50km/h,由圖乙可知,此時的阻力為2000N,克服阻力做的機械功為W機械=fs=2000N×5×104m=1×108J(2)10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mq=10kg×4.0×107J/kg=4.0×108J汽車行駛時,燃燒汽油放出的熱量,一部分轉化成機械能,還有一部分轉化成電能,這兩部分能量是有效利用的能量;由于汽車行駛時,蓄電池儲存的能量由最大值的30%增大至最大值的80%,所以蓄電池增加儲存的電能為W電=(80%-30%)×1.2×108J=6×107J汽車的能量利用率為(3)由題意知,電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20%停止供電,只用蓄電池提供動力且假設電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則轉化的機械能為W=1.2×108J×(1-20%)=9.6×107J由圖乙可知,該車行駛時所受阻力f和車速v成正比,則以25km/h行駛時的阻力為1000N,則行駛的距離為考點三物理學與社會發展考點核心知識提煉物理學與工程實踐(1)了解分析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2)了解我國科技發展的成就。(3)了解半導體、超導體的主要特點,展望超導體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了解納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主要特點,以及這些新材料技術的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1.(2025·陜西西安·一模)在2024年11月13日至14日召開的建筑材料行業大會上,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發布了世界首創“水泥氣凝膠”,該材料比傳統水泥更輕,且用它所蓋的房屋更加堅固,能很好地隔絕房間外的聲音,還能使室內溫度保持穩定。關于該材料具備的物理屬性,說法不正確的是()A.導熱好 B.強度高 C.隔音好 D.密度小【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水泥氣凝膠”比傳統水泥更輕,即密度小;用它所蓋的房屋更加堅固,即強度高;能很好地隔絕房間外的聲音,即隔音好;還能使室內溫度保持穩定,即保溫效果好,導熱性能差。故A錯誤,符合題意;B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2.(2025·江蘇·一模)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于2025年2月7日晚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主持人服裝的內膽添加“神秘材料”石墨烯,只要衣服某一處加熱,石墨烯復合材料就能把熱量均勻傳遞到全身。由此可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A.導熱性 B.磁性C.彈性 D.導電性【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因為石墨烯復合材料能把熱量均勻傳遞到全身,這體現了其良好的導熱能力,所以說明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導熱性,說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3.(2025·江蘇宿遷·一模)“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三十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這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黃旭華的頒獎詞,也子深受鼓舞,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潛水艇模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①潛水艇模型是通過改變它自身的重力實現沉浮的②潛水艇模型沉底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③向試管內吹氣,水會被壓入試管中,模型會下沉④向試管外吸氣,水會被壓入試管中,模型會上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答案】C【解析】①當潛艇模型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受浮力不變,因此模型的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潛艇的重力來實現的,故①正確;②潛水艇模型沉底時,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②錯誤;③向試管內吹氣,水會被壓出試管,此時模型的自重減小,當重力小于浮力時,模型上浮,故③錯誤;④向試管外吸氣,水會被壓入試管,此時模型的自重增加,當重力大于浮力時,模型下沉,故④錯誤。故選C。4.(2025·江蘇常州·一模)嫦娥六號于2024年6月成功實施了月背采樣任務,取回了1935.3克月壤樣品,開啟我國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之旅,如圖所示是嫦娥六號在月球采樣的情景,嫦娥六號將月壤帶回地球后,月壤發生變化的是()A.質量 B.重力 C.比熱容 D.密度【答案】B【解析】A.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嫦娥六號將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月壤的位置發生變化,它的質量不會發生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同一物體月球上的重力約為地球上重力的?,所以同樣的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小。當嫦娥六號將月壤帶回地球時,月壤所受的重力會增大,故B符合題意;C.比熱容只和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質的位置無關。將月壤標本從月球帶回地球后,月壤的比熱容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當嫦娥六號將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時,雖然月壤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只要月壤的種類和狀態沒有改變,其密度就不會發生變化,故將月壤標本從月球帶回地球后,月壤的密度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24-25八年級上·重慶永川·期末)2024年11月16日2時32分,天舟八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在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如圖所示。完成對接后,天舟八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每90分鐘繞地球飛行一圈。如果說貨運飛船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A.太陽 B.地球 C.月亮 D.天和核心艙【答案】D【解析】ABC.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相對于地球、月亮和太陽,均有位置的變化,故以它們為參照物,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運動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相對于天和核心艙的位置沒有改變,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靜止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6.(24-25八年級·全國·假期作業)2024年5月8日,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探測器將在月球表面上空要沿如圖所示的直線勻速飛行,為著陸作準備。則在探測器著陸前探測器上的火箭應向哪個方向噴氣()A.豎直向下噴氣B.沿直線向后噴氣C.與直線成一角度斜向上噴氣D.與直線成一角度斜向下噴氣【答案】A【解析】探測器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已知其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則受到的氣體的反沖力方向豎直向上,由力的相互性,探測器上的火箭豎直向下噴氣,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2025·湖南長沙·一模)科技是立國之本,不僅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A.錢學森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升空——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南仁東被譽為“天眼之父”,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孫家棟被譽為“北斗之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通過接受和反射超聲波傳遞信息D.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說豐年”——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C【解析】A.錢學森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點火向下噴出氣體,給氣體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受到一個向上的力,所以火箭向上運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南仁東被譽為“天眼之父”,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相當于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孫家棟被譽為“北斗之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通過接受和反射電磁波傳遞信息,故C錯誤,符合題意;D.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說豐年”——聞到稻花香味,是香氣的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運動引起的,屬擴散現象,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24-25九年級上·廣東廣州·期末)蓄熱磚式電暖器工作時先通電加熱內部蓄熱磚,蓄熱磚達到設定高溫后斷電,在不通電情況下蓄熱磚仍能長時間對外放熱。則蓄熱磚式電暖器()A.通電加熱過程電暖器將內能轉化為電能B.蓄熱磚不通電對外放熱過程其內能保持不變C.蓄熱磚放熱時通過熱傳遞改變周圍物體的內能D.減少蓄熱磚質量,使其升高相同溫度時所需熱量會更多【答案】C【解析】A.通電加熱過程電暖器消耗電能,對外提供內能,將電能轉化為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蓄熱磚不通電對外放熱過程,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的物體,其內能減少,故B不符合題意;C.蓄熱磚放熱時,周圍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通過熱傳遞改變周圍物體的內能,故C符合題意;D.由Q=cmΔt可知,減少蓄熱磚質量,使其升高相同溫度時所需熱量會減少,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9.(24-25九年級上·北京房山·期末)圖是我國西部某風力發電塔架,上面的三個葉片在空氣的作用下轉動,葉片帶動發電機發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葉片在空氣作用下轉動的過程中,葉片的動能轉化為空氣動能B.風力發電機是將空氣動能直接轉化為電能C.風力發電機發電是電磁感應現象的應用D.風力發電機發電過程中,利用了不可再生能源【答案】C【解析】A.葉片在空氣作用下轉動的過程中,空氣動能轉化為葉片的動能,故A錯誤;B.風力發電機是將空氣動能轉化為葉片的動能,葉片動能再轉化為電能,故B錯誤;C.風力發電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電流的現象,故C正確;D.風能是可在生能源,因此風力發電機發電過程中,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故D錯誤;故選C。10.(2024·內蒙古包頭·一模)飛機上的“黑匣子”能把飛機停止工作或失事墜毀前半小時的語音對話和兩小時前的飛行高度、速度、耗油量等飛行參數都記錄下來。需要時把記錄的內容進行解碼,供飛行實驗、事故分析之用,對于黑匣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黑匣子中播出的聲音,不需要物體振動產生B.能辨別黑匣子中插出的是哪個人的聲音,是因為聲音的響度不同C.黑匣子能被找到是因為發出的是電磁波信號,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沉入海底的黑匣子不好找尋是因為海水不能傳播聲音【答案】C【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黑匣子中播出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我們能分清是誰發出聲音靠的是音色,因為不同人的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C.電磁波能傳遞信息,黑匣子能被找到是因為發出的是電磁波信號,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故C正確;D.沉入海底的黑匣子不好找尋是因為電磁波在海水中傳遞衰減巨大,在海面上幾乎沒有信號,而聲音可以在海水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C。11.(24-25九年級上·河南駐馬店·階段練習)2024年11月15日23時13分,搭載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火箭點火升空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與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同B.火箭使用液氧煤油作為燃料,主要是因為液氧煤油的比熱容大C.火箭的外殼與大氣摩擦生熱創造了能量,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火箭的發射過程中,燃料若不完全燃燒,熱值會減小【答案】A【解析】A.火箭點火升空過程中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內燃機的做功沖程中也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二者能量轉化相同,故A正確;B.火箭使用液氧煤油作為燃料,主要是因為液氧煤油的比熱值大,燃燒相同質量的燃料,液氧煤油釋放的熱量更多,故B錯誤;C.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火箭的外殼與大氣摩擦的過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溫度升高,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C錯誤;D.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代表燃料性能的優劣,熱值的大小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燒程度、質量的多少以及是否燃燒等均無關,火箭的發射過程中,燃料若不完全燃燒,熱值不變,故D錯誤。故選A。12.(2024·江蘇常州·一模)如圖所示,糖畫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它的制作過程如下:先將糖加熱成糖漿,然后用糖漿在平板上“畫成”各種圖案,糖漿慢慢變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糖畫制作過程中,糖先熔化后凝華B.糖畫制作過程中,糖先吸熱后放熱C.當糖完全加熱成糖漿時,糖分子間不存在引力D.糖畫制成后,糖分子被固定,不再做無規則運動【答案】B【解析】AB.糖畫制作過程中,糖先熔化后凝固,熔化時,吸熱,凝固時放熱,故A錯誤,B正確;CD.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著;當糖完全加熱成糖漿時,糖分子間仍存在引力,糖畫制成后,凝固為固體,固體分子也在做無規則運動,故CD錯誤。故選B。13.(24-25八年級上·山東濱州·期中)“望舒之輦”是清華大學載人月球車的設計方案,靈感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月亮女神望舒,同時融入了秦始皇陵銅車馬的關鍵元素,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哲學思想的深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航天員看到同伴是因為發生了光的反射B.皎潔的月亮是光源C.“望舒之輦”在月球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望舒之輦”與地球聯系,依靠的是超聲波【答案】A【解析】A.航天員看到同伴,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確;B.月亮自身不能發光,是反射太陽的光,不屬于光源,故B錯誤;C.“望舒之輦”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超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能夠傳遞信息,且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望舒之輦”是利用電磁波與地面指揮中心聯系的,故D錯誤。故選A。14.(24-25九年級上·河北石家莊·期中)如圖是電磁波及其應用實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見光也屬于電磁波的一種B.體檢胸透用的X射線頻率比無線電波低C.電視機遙控器用γ射線遙控D.電磁波和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相同【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可見光也屬于電磁波的一種,頻率約為,故A正確;B.由圖可知,體檢胸透用的X射線頻率高于,無線電波頻率低于,所以體檢胸透用的X射線頻率比無線電波高,故B錯誤;C.電視機遙控器用紅外線遙控,故C錯誤;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電磁波可以,故D錯誤。故選A。15.(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2024年6月2日,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了人類首次在月背樣品采集。我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嫦娥六號還搭載了激光角反射器等多國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采集的樣品返回地球后質量會減小B.太陽能電池是將光能轉變為內能的C.激光角反射器能使光線方向改變90°D.控制中心利用電磁波通過鵲橋二號實現對嫦娥六號的控制【答案】D【解析】A.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基本屬性,跟物體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等無關,故采集的樣品返回地球后質量不變,故A錯誤;B.太陽能電池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故B錯誤;C.激光角反射器能使光線沿原來方向的相反方向反射回去,故使光線方向改變180°,故C錯誤;D.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且不需要介質,故控制中心利用電磁波通過鵲橋二號實現對嫦娥六號的控制,故D正確。故選D。16.(2024·重慶·三模)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