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班級姓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座位號固鎮縣毛鉭廠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4月月考考生注意:1.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的是A.水仙花鳶尾的環境容納量減小B.可選用樣方法對其種群密度進行調查研究D.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是限制其種群增長的密度制約因素A.當種群的幼年個體數>成年個體數>老年個體數時,其年齡結構可以是增長型B.種群都可以通過改變正常的性別比例來C.種群的年齡結構與性別比例都是能直接決定種群密度的因素3.生態位是指群落中某個物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位置及其與其他相關物種之間的功能關系。A.生態位是影響物種分布的重要因素B.生態系統中同一營養級的不同物種生態位完全相同C.晝行性動物和夜行性動物占有不同的生態位D.生態位寬度可隨環境的變化而增大或減小【高二4月月考·生物學卷第1頁(共6頁)】5361BB.牛與羊同化的能量中有10%~20%被蜣螂同化A.用于自身生命活動B.被下一營養級的其他生物所獲得C.通過呼吸作用被消耗D.被分解者利用A.小鳥向鼠兔傳遞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和行為信息B.小鳥和鼠兔的種間關系屬于原始合作D.鼠兔借助鳥類的鳴叫躲避天敵是協同進化的結果9.中國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某地區一定時間內CO?排放量和CO?吸收量相等)。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②⑥C生產者④③①B【高二4月月考·生物學卷第2頁(共6頁)】5361BB.圖中過程①②⑦⑥中碳以相同的形式參與物質循環D.①過程固定的CO?等于⑥+⑦過程釋放的CO?即可實現碳中和A.沙棘可作為西北干旱地區的修復樹種D.研究弗蘭克氏菌的遺傳多樣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過分泌海棠素來避免多數動物的取食,這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中B.利用人工合成的海棠素防治害蟲屬于化學防治D.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過程一定伴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12.以下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的是A.食物鏈B.信息傳遞C.協同進化D.垂直分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富集使相關物質的循環不具有全球性B.水綿對氮元素的大量吸收屬于生物富集現象C.生物富集的物質易被生物體吸收和排出體外D.鉛、鎘等會沿著食物鏈不斷在生物體內聚集的是沼渣肥田個A.該系統利用了循環等原理B.該系統提高了人類對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效率C.圖中各營養級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是倒置的D.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蔬菜固定的太陽能【高二4月月考·生物學卷第3頁(共6頁)】5361B指標。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生態足跡是指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積D.碳足跡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積敘述錯誤的是B.建立自然保護區等易地保護措施可有效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D.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大氣污染也是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10分)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對大熊貓實施保護,但在其棲息地一定范圍內依舊存在人類活群間存在地理隔離。回答下列問題:一種群密度一棲息地面積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涼山(1)割竹挖筍和放牧使大熊貓食物資源減少,人和家畜屬于影響大熊貓種群數量的因素。采礦和旅游開發等使大熊貓棲息地的部分森林轉化為裸巖或草地,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獲得的總能量。森林面積減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養等功能下降,這些功能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2)調查結果表明,大熊貓種群數量與和呈正相關。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及自然保護區建設使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擴大,且資源增多,提高了棲息地對大熊貓的環境容納量。而旅游開發和路網擴張等使大熊貓棲息地喪失和導致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這種差異體現了群落的結構。研究人員分別調查了兩種地形中幾類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積累量(單位面積中生物的總量),結果如圖1所示。據圖推測喬木較多的地方是。結果顯示開闊地中各類植物的生物積累圖1圖2誘殺方式殺蟲)進行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填字A.物種豐富度的增加導致個體總數的增加B.趨光性昆蟲在4月份時增長速率最大C.個體總數和物種豐富度存在季節性變化19.(11分)某生態系統中存在食物鏈“馬尾松→松毛蟲→杜鵑”,如圖表示松毛蟲攝入能量的流松毛蟲攝入ab杜鵑攝入e分解者利用散失(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過程。若圖中松毛蟲攝入能量為2.2×10?kJ,a中能量為1.6×10?kJ,b中能量為1.2×10?kJ,杜鵑同化能量為2.88×(2)由松毛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表示(用圖中字母寫出表達式)。在生態采20.(10分)在鄉村振興建設美麗新農村過程中,某地構建了下圖所示的人工濕地,以治理由生活污水引起的環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回砂礫或土壤基質(1)監測水質時,常檢測水體中的BOD值(BOD值表示微生物分解單位體積的水中有機物定性。要治理水體污染,除了依靠濕地生態系統自身的功能外,還應加強對污染源的控(3)在利用植物對污水進行凈化過程中植物的作用是(答出1點),生態治理和恢復過程中,生態系統的會趨向于相對穩定。21.(11分)孤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被俗稱為“茭白”,是一種重要的水生蔬菜。小龍蝦因食性廣、易飼養,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歡。茭白一小龍蝦是一種收益較高的生態共作模式,可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回答下列問題:(2)長綠飛虱是影響茭白生長的主要害蟲,主要采食茭白的綠色葉片。茭白的“綠色”為害蟲提供可采食的信息,該信息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為減輕長綠飛虱對茭白的危害,養殖戶常使用性引誘劑誘殺長綠飛虱雄性個體,從種群數量特征角度分析,該防治方法的原理o(3)種植茭白不僅可以獲得經濟效益,還能達到凈化水質的效果,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建立茭白一小龍蝦的人工生態系統時,需以生態系統的功能為基E【高二4月月考·生物學卷第6頁(共6頁)】5361B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3456789DABBBABCDBABDDBB1.D根據題干“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引起的生境分布范圍嚴重縮減”可知:水仙花鳶尾的環境容納量減小,A正確;因為水仙花鳶尾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種群密度可用樣方法調查,B正確;根據題干花鳶尾生長需要適度遮陰,多在土壤濕度較大但不滯水的生境生存”,故光照、濕度等環境因素可影響水仙花錯誤。3.B生態位包含了物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位置以及與其他物種的功能關系,這些因素會影響物種在不同環境中的生存和分布,所以生態位是影響物種分布的重要因素,A正確;同一營養級的不同物種,它們在獲取食物的方式、對棲息環境的要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即生態位不可能完全相同,B錯誤;晝行性動物和夜行性動物在時間上的活動規律不同,它們在空間利用、食物資源獲取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占有不同的生態位,C正確;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物種為了適應環境,其生態位寬度可能會隨之增大或減小,例如當環境中資源種類增多,物種可能會拓展其生態位寬度來利用更多資源,D正確。4.B湖泊裸底類似于裸巖階段,由湖泊演替為森林的過程從湖泊裸底開始的,為初生演替,A正確;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群落演替的過程并不是物種取代的過程,而是優勢地位被取代,B錯誤;草原階段群落結構更復雜,物種數目和群落層次比沼澤階段多,C正確;湖泊演替為森林的過程中,生物種類增多,故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D正確。5.B研究生態系統結構就是分析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A錯誤;由于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因此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B正確;生產者為自養型生物,分解者和消費者為異養型生物,C錯誤;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指陽光、水分、空氣6.A生態系統包括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環境,草原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A正確;蜣螂以牛羊糞便為食,牛羊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牛羊的同化量,B錯誤;蜣螂以牛羊糞便為食,屬于分7.B最高營養級是不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營養級,故其能量包括用于自身生命活動、通過呼吸作用被耗掉和被分解者利用,而不包括被下一營養級的其他生物所獲得,B符合題意。鼠兔的洞穴常成為小鳥賴以生存的巢穴,小鳥發現附近有猛禽,就會立刻撲扇翅膀并高聲鳴叫,為鼠兔示警,說明小鳥和鼠兔的種間關系屬于原始合作,B正確;在該生態系統中,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動物,屬于第二營養級,C錯誤;同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協同進化,鼠兔借助鳥類的鳴叫躲避天敵是協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10.B結合題干,弗蘭克氏菌能夠與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促進植物根系生長,增強其對旱、寒等逆境的適應性,故沙棘可作為西北干旱地區的修復樹種,A正確;在礦區廢棄地選擇種植沙棘,因地制宜,種植適合該地區生長的物種,遵循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B錯誤;弗蘭克氏菌能夠與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進行高效的共生固氮,二者共生改良土壤條件,可為其他樹種的生長創造良好環境,C正確;弗蘭克氏菌能夠與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利于固氮和增強植物的抗逆性,研究弗蘭克氏菌的遺傳多樣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D正確。12.B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13.D生物富集的元素的循環也具有全球性,A錯誤;水綿對氮大量吸收后將氮轉化為有機物,不會蓄積氮元【高二4月月考·生物學卷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5361B力,C錯誤;碳足跡表示扣除海洋對碳的吸收量之后,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