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疾病控制人員三基試題庫及答案
疾病預防控制人員三基考試試題庫
試題部分
第1章總論
一、名詞解釋
1.衛生監測
2.疾病監測
3.危害因素監測
4.主動監測
5.靜態人群和動態人群
6.流行病學調查
7.疾病控制
8.質量
9.質量體系
10.全面質量管理
11.持續改進
12.質量保證計劃
二、選擇題
1.新上崗檢測人員應——
A.經過必要的培訓和考核B.經過資格確認和授權C.在監督員觀察下或已有資質的技
術員指導下開始初次檢測檢驗工作
2.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是依據國家法規,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用于下列哪些
相關方面的計量器具應實行定點定期的檢定?
A.貿易結算B.安全防護C.醫療衛生D.環境監測
3.質量管理原則有——
A.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基于事實決策、
與供方互利、持續改進B.以上B.人員管理C.文件管理D.儀器設備與試劑物品管理
E.監督檢查管理等
5.實驗室安全應包括下列哪些B.理化分析過程中的防毒防爆C.可燃氣體泄漏D.供水供
電安全E.玻璃門墻壁警示等
三、判斷題
1.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不論他們的其他責任,他們應具有所需的權力和資源來履行包
括實施、保持和改進管理體系的職責.()
2.實驗室應通過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應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措施、預防
措施以及管理評審來持續改進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3.實驗室要開展)
4.“糾正措施”定義為防止已出現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再次發生,針
對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被檢測的物品標識要確保在檢測過程中不發生混淆,其標識必須是唯?的,例如在外
包裝上加貼一張紅紙。()
四、簡答題
1.疾病監測的目的是什么?
2.疾病監測應收集哪些資料?
3.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步驟有哪些?
4.非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5.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6.在某檢測實驗室開展傳染病管理
一、名詞解釋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傳播途徑
3.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念
5.潛伏期
二、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傳染病分為一
A.甲類、乙類B.甲類、乙類、丙類C.乙類、丙類
2.到目前為止,法定管理的傳染病共有多少病種?
A.34種B.35種C.36種D.37種
3.醫療衛生機構對于甲類、乙類、丙類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分別為一
A.2h、6h、24hB.6h>24h、48hC.2h、24h、24hD.6h、24h、24h
4.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傳染病做到()、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①早發現②早治療③早隔離④早報告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
5.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應——
A.置之不理B.在家中隔離C.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6.下列不屬于未及時報告的為——
A.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報告卡生成時間-診斷日期)<2小時
B.乙類傳染病(除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報告卡生成時間-診斷日期)>24小時
C.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生成時間-診斷日期)>24小時
7.決定病人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是——
A.臨床癥狀的輕重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體C.活動范圍的大小D.疾病的傳染期
E.疾病的潛伏期
8.根據衛生部發布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監測報告實施方案》,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
員發現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時,城鎮應于()小時B.6hC.12h
D.24h
9.某市2006年人口數是100;/,登記報告法定傳染病病人1207例,經過當年度居民傳染
病漏報調查,共調查了250例病例,漏報1例。該市本年度傳染病的實際(估計)發病率為
A.121.18/10萬B.120.7/10萬C.120.8/10萬D.145.7/10萬
10.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時限,取決于疾病的——
A.傳染期B.恢復期C.臨床癥狀期D.潛伏期E.發病期
11.下列哪條不具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
A.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或醫學觀察期限B.確定免疫接種時間
C.推斷患者受感染的時間,并依此追蹤傳染源D.評價預防效果好壞
E.判斷傳染力的大小
12.某地發生一起疾病暴發,有10人發病,全部送醫院治療并對其排泄物進行了徹底消毒。
至此,有人認為疫源地已經消滅,故針對疫源地的各種措施就可以結束,這種說法是一
A.正確,因為達到了疫源地消滅的條件B.正確,因為傳染源已經隔離
C.錯誤,因為外界環境只進行消毒不行,還要進行滅菌
D.錯誤,易感接觸者尚未度過最長潛伏期,還可能出現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都不對
13.下列哪一組疾病可以在診斷后24小時B.血吸蟲病、鼠疫、鉤端螺旋體病
C.傷寒、炭疽、出血熱D.霍亂、痢疾、斑疹傷寒
E.甲肝、流感、風疹
14.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一
A.進行嚴密消毒后處理B.按照領導提出的要求進行處理
C.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15.傳染病的流行需具備的基本條件是——
A.要有病原體存在B.有病原體存在并且傳播容易實現
C.有易感人群即可流行D.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實現
E.有傳染源,有能實現的傳播途徑,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16.下列哪條不符合經空氣傳播的特點?
A.具有冬春季節性升高現象B.在未免疫人群中發病呈周期升高
C.在未免疫城市人群中,常在兒童期即被感染D.在交通不便的山區發病期呈典型的周
期現象E.易感者在人群中比例是決定流行強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7.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義的病例后,應如何報告?
A.直接報告疾控機構B.先報告醫療機構相關部門,組織本單位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排查,
仍不能明確診斷的,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報告C.直接填寫傳報卡進行網絡直報
18.各級醫療單位和基層衛生組織發現暴發或重大疫情時,應立即電話報告縣級疾病預防
控制中心,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報告后應做好疫情記錄并立即組織力量趕赴現場調查
處理,從接到疫情報告到抵達現場不超過()小時。
A.lhB.2hC.4hD.6h
19.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下列哪個部門可依法公布本轄區B.省級
衛生行政部門C.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D.縣級衛生行政部門
20.某病在某地區顯著超過該病歷年(散發發病)水平時(一般為前三年平均發病率的3?
10倍),這種流行強度是指——
A.散發B.爆發C.流行D.大流行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傳染病為乙類傳染病?
A.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B.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
C.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D.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E.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F.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G.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
2.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必要時,報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批準,可以采取下列緊急措施一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B.停工、停業、停
課C.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D.封閉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
3.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傳染病做到()、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A.早發現B.早治療C.早隔離D.早報告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對下列哪些乙類傳染病應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
防、控制
措施?
A.傳染性非典型肺炎B.有髓灰質炎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肺炭疽E.艾滋病F.狂犬病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需要進行哪些報告?
A.初次報告B.進程報告C.結案報告D.隨時報告。
三、判斷題
1.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包括責任疫情報告單位的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和居民中傳染病漏
報調查。
()
2.傳染病報告卡應保留3年。()
3.有關單位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當在6小時)
4.傳染病報告卡未及時報告(漏報或現場調查時發現)的不需要補報,因為會造成不及時。
()
5.發現乙肝病原攜帶者,可不進行網絡直報。()
6.一個患者同時患兩種傳染病時,應填寫2張傳染病報告卡。()
7.某市某學校于5月9-12日共報告了10例水痘病例,該事件作為暴發疫情報告不需要按
照突發
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進行網絡直報。()
8.醫療衛生機構在做出乙肝、肺結核等慢性傳染病診斷時,如已知該病例曾經作出診斷并
被報告過,
則本年度可不再進行報告。如對該病例的報告情況不清楚,或在同年)
9.疫情資料的查詢必須遵循保密原則,衛生系統外的有關部門查詢疫情資料,應經衛生行
政部門
批準。()
10.鄉鎮衛生院可以不報告傳染病疑似病例。()
11.對甲類傳染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
以由公
安部門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12.疫情的控制主要圍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流行過程三個環節
來進行。
()
13.水痘、風疹不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
14.在我國領域)
16.網絡直報系統是以病例的現住址為統計描述的條件,即只要該病例的現住地址在這個
縣(區),
不論病例由誰報告,戶籍在哪,都被統計到該縣(區)。()
17.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其傳染病報告卡由收卡單位保存,報告單位不必進
行登記備
案。()
18.疾病信息報告系統使用人員未經許可,不得轉讓或泄露信息報告系統操作帳號和密碼。
發現帳號、密碼已泄露或被盜用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碼,同時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
機構報告。()
19.傳染病漏報是指調查到的傳染病病例與網絡報告病例的核對,未報告者則為漏報病例。
20.在暴發調查中,必須堅持邊調查邊采取措施的原則。()
四、簡答題
1.請簡述哪些對象為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
2.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中“病人屬于”與“現住地址”的區別?
3.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條例》中第十九條規定,當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不
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應如何報告?
4.傳染病常規監測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
5.簡述暴發疫情調查的步驟?
五、論述題
1.某地發生一起傳染病暴發疫情,有10人發病,病人全部送醫院治療并對其排泄物進行
了徹底消毒。至此,有人認為疫源地己經消滅,故針對疫源地的各種措施就可以結束,請論
述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試述傳染病報告數據的審核、訂正、查重的具體內容。
六、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病例的發現與報告:2005年10月16II,湖南省湘潭市婦幼保健院接診一例“重
癥肺炎”病例。
賀某(姐)女,12歲,漢族,湖南湘潭湘潭縣射埠鎮灣塘村和平組人,初中一年級學生.
10月8日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發熱、咽痛;10月12日到鎮中心衛生院?門診點就診(體溫
39℃)10月13日入住鎮中心衛生院(體溫40.4℃;WBC:5.8xl0/L,N:0.62,L:0.38),
初步診斷“重癥肺炎”,予抗感染等住院治療兩天,體溫下降至37.2C;10月15日:出現腹
痛、腹瀉,大便呈黑褐色稀便,4~5次/天,精神反應差,氣促明顯,中心衛生院建議轉上
級醫院進一步治療,患者家屬于15日18時出院回家觀察;10月16日因病情進一步加重,
于上午9時入住湖南省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入院診斷:重癥肺炎并ARDS,中樞神經系統感
染,消化道出血,敗血癥?感染性休克(早期)。
問題1:湖南省湘潭市婦幼保健院要對該病例(賀某)進行報告嗎?為什么?
因為患者病情加重,10月16II12時賀某轉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次II8時死亡。
10月17日18時:湘潭市婦幼保健院收治賀某之弟賀某某。
賀某某:9歲,湘潭縣某小學三年級學生。10月10日:發熱、輕咳,鎮中心衛生院一門
診點就診,服藥兩天癥狀好轉(具體不詳),未再繼續治療。10月15日再次出現發熱、咳
嗽,繼續在該9
門診點治療。10月17日癥狀不見好轉(但無嘔吐、腹痛和腹瀉等),因其姐已病故,患兒
家長直接將其送往湘潭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救治。入院查體:T39℃,R24次/分,P108次/分,
神清,呼吸平穩,無發絹及三凹征,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啰音。血常規WBC:4.6x10/L,N:
0.48,L:0.44,Hbl25g/l,PLT131*10/lo支原體抗體IgM陰性,以頭抱他定、阿奇霉素、魚
腥草抗感染,補液等治療,體溫仍持續39C以上。胸片示右肺尖區、左鎖骨下區見片狀模
糊陰影,雙下肺少許斑點影。診斷:支氣管肺炎。
問題2:鑒于上述情況,你認為該醫院(接診醫生)應該開展哪些工作?
10月18日11時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向所在地岳塘區CDC報告:該院16日、17日,先后收
治兩例分別為“重癥肺炎”和“支氣管肺炎”的賀家姐弟患者(賀某、賀某某),姐弟倆為湘潭縣
某村人,賀某(姐姐)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后于17日8時死亡,患者家中所養的雞、鴨在兩患
者發病前出現死亡,該院不能明確診斷這兩例肺炎病例,無法排除不明原因肺炎。
岳塘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趕赴湘潭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初步流
行病學調查。
問題3:岳塘區CDC接到電話報告,需了解哪些情況,開展哪些工作?
18日12時,岳塘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報告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湘潭市疾病預
防控制中心立即報告湘潭市衛生局,并與湘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系,并部署病家現場調
查工作。湘潭市衛生局立即向湘潭市畜牧局通報情況。
18II12時,湘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關于兩患者情
況的電話后,湘潭縣衛生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應急機動隊員趕赴患者居住地進行
調查。
18日15時,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疫情。湖南省疾病
預防控制中心要求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向農業部門了解當地動
物疫情,建議湘潭市衛生局組織市級專家組會診。18日16時,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
省衛生廳報告疫情;省衛生廳當即將有關情況通報了省重大動物疫情防治指揮部。18日22
時,湘潭市婦幼保健院考慮到賀某某病情特殊,將賀某某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
19II17時,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湖南省畜牧獸醫
局已經將動物間疫情認定為高致病性禽流感預警疫情,農業畜牧部門擬于當晚開始對以患者
家為中心周圍3Km以內的所有家禽進行宰殺,并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19II18時,
湖南省兒童醫院通過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系統將賀某某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進行了報告。
問題4:此時可以對病例做出什么診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應開展哪些工作?
第二部分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10月19II19時左右,湖南省CDC專業人員分兩組分別趕赴湘潭現場和省兒童醫院,分
別會99
同湘潭市CDC、湘潭縣CDC、岳塘區CDC、長沙市CDC、雨花區CDC專業人員再次開
展流行病學調查。
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如下:
1.病例情況:
首例患者賀x(姐),于10月16日13時轉入省兒童醫院,入院查體:T36℃,P120bpm,
R48bpm,Bp100/52mmHg。?般差,急危重面容,面色蒼白,皮膚發糾10月17日血常
規:白細胞1.97X10/L,淋巴細胞0.356x10/L,血小板153'10/L,胸片可見雙肺彌漫高密度
實變影,呈“白肺”樣改變。入院后立即給予無創通氣治療,但未見缺氧改善,行氣管插管呼
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給予高濃度給氧和呼氣末正壓通氣,抗感染和止血等綜合治療,但患者
病情未見好轉,進行性惡化,因重癥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搶救無效于10月17日8
時死亡,并于當日下午火化。
患者賀xx(弟),于10月18日晚22時入住省兒童醫院,入院時體查:發熱(4(TC),P136
bpm,R30bpm,Bp100/53mmHg?咳嗽少痰,呼吸稍促,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小水泡音。
白細胞4.16X10/L,中性粒細胞0.40,淋巴細胞0.56,血小板95x10(。胸片可見雙肺門附
近肺野及左上肺段斑片影,余肺紋理模糊可見網狀改變。X胸片改變19日較18日仍然加重,
省兒童醫院專家會診意見為“人禽流感醫學觀察病例”,雨花區CDC專家診斷意見為“不明原
因肺炎,疑似人禽流感(?)”。
2.患者居住地家禽養殖情況及病死情況:湘潭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下游西岸,全
縣總面積2,5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96萬畝,山地252萬畝,全縣轄22個鄉鎮,757個
行政村,38個居委會,總人口114萬,其中農業人口103萬。
兩患者居住地:湘潭縣某村共計397戶,村民1,514人,78戶飼養家禽,原存籠雞723只、
鴨453只。兩患者所居住的自然村為一相對獨立的自然村,共有村民24戶,115人;該自
然村有15戶村民飼養家禽,存籠雞293只、鴨384只。除一戶為集中養殖外,其余14戶均
為散養。據當地村民反映,9月16日起,兩患者所居住自然村的雞、鴨陸續出現零星死亡,
10月上旬達到發病死亡高峰。截至10月18日,該自然村共有13戶村民飼養的家禽發病,
共發病死亡545只,其中雞182只、鴨363只。除該自然村外,其他地方未出現家禽異常死
亡現象。
3.患者家庭和可能暴露情況
兩患者為姐弟,家中共4口人,父母親均為農民,以務農為主,父親有時到當地磚廠打短
工。賀x就讀的中學與其弟賀xx就讀的小學相距很近,距離病例家約1公里。兩人通常自帶
午飯中午在學校用餐,晚上回家吃晚飯和住宿。患者家為一兩層樓房,獨居,衛生條件般。
飲用水為壓把井水,離住房約5米;家中飼養22只雞、5只鴨,其雞舍、鴨舍及廁所設在
一樓同一房間,日常雞鴨喂養和雞舍、鴨舍清掃山其母親負責,兩個患者有時幫助喂食,不
排除有接觸雞、鴨的可能。患者家10月6日早晨發現2只雞死亡,之后雞鴨陸續死亡,最
多一天達6~7只,至18日僅剩下1只雞和1只鴨。19日下午,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將剩下
的雞、鴨帶走處理。病死的雞鴨均腌制熏烤并多次食用,病死雞鴨的加工、處理全部由其父
母負責,兩個患者沒有參與,只是食用了煮熟后的雞鴨,患者國慶放假期間(亦即病家死亡
雞鴨時期)一直在家生活,兩患者在10月8日至住院治99999
療前一直上學。
4.其他情況
走訪患者所在自然村其他村民,未發現有類似病例(流感樣病例、肺炎病例),通過對患
者所在村衛生室、所在鎮衛生院醫療點以及鎮中心衛生院的調查,近段時間(2周內)均無
類似病例。兩患者所在的中學和小學師生亦無類似病例,學校自國慶節學生返校后均未組織
外出活動。10月19日省畜牧獸醫局已經將該地動物間疫情認定為高致病性禽流感預警疫情,
但有待國家農業部相關部門的檢測確認。通過當地林業部門了解當地鳥類(包括候鳥)活動
及異常死亡的情況(若當地無家禽禽流感疫情或家禽異常死亡情況,鳥類的有關情況應更加
詳細和全面)。
問題5:禽流感密切接觸者如何判定?其處理原則是什么?
第三部分實驗室標本采集及檢測
省CDC赴省兒童醫院的專業人員19日晚采集了患者賀xx的咽拭子標本和血標本及其母親
的咽拭子標本。另一組省CDC赴湘潭的專業人員收集了湘潭市婦幼保健院還保存的一份賀
xl6日的血標本以及18日湘潭市CDC所采的患者賀xx的咽拭子標本、血標本。
10月19~20日,湖南省CDC應用快速診斷試劑(金標法)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T-PCR、
ELISA等方法對上述標本進行了禽流感、流感相關檢測,21日凌晨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國家CDC采用快速診斷試劑(金標法)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T-PCR、MDD等方法對咽
拭子標本進行了禽流感、流感相關檢測,27日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采用血凝抑制試驗、微
量中和試驗對血清標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兩患者的血清中H3抗體陽性,賀某1:160(16
日)、賀某某1:160(18日)、1:320(27日),其它血清標本結果均陰性。
10月25日,國家農業部確認并公布該鎮發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農業部門
從患者家中所采的動物病料中分離出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10月27日國家衛生部派出由流行病學、臨床、實驗室等方面的六位專家組成調查組赴湖
南,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處理、病例救治與實驗室的檢測工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的
綜合分析,探討疑似病例可能感染來源。
問題&根據上述檢測結果,是否可以排除禽流感,確定為H3流感病毒感染?為什么?
此后,當地CDC又采集了病例賀某某10月26日、27日和11月1日、8日的血清標本,
連同11月3?8日所采集的251名密切接觸者、其他相關人員的血清標本送國家CDC進一
步檢測。國家CDC采用微量中和試驗對弟弟賀某某10月18日的血清和11月1日的血清進
行H5抗體檢測,結果分別為<1:20和I:160,抗體水平呈四倍以上增高。
問題7:根據上述情況,討論賀家姐弟的診斷?
第四部分:預防控制
在發現了上述不明原因肺炎家庭聚集性病例、農業部門通報了禽流感疫情預警點后,省后
縣三級政府有關部門均按照相應規定,積極采取了如下的預防控制措施:
1.湖南省、湘潭市、縣衛生部門及時啟動人禽流感應急處置預案。分別建立健全了一把手
牽頭的人禽流感防治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門會議、下發了有關文件進行部署,對做好人禽流
感防治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2.認真做好家禽捕殺及免疫接種工作。19日晚開始,畜牧獸醫部門對疫點三公里以內的
2487羽家禽已全部進行捕殺和無害化處理;對三公里以外、五公里以內的43750羽家禽全
部進行了緊急預防接種。
3.嚴密封鎖疫區。設立5個動物檢疫消毒哨卡,對疫區進行封鎖,禁止所有禽類及產品移
出封鎖區,禁止所有禽類和產品流動,對進出疫區的所有車輛進行消毒。
4.嚴格落實環境消毒措施。湘潭縣制定了《湘潭縣某村突發疫情消毒技術指導方案》,安排
專人指導、督促兩患者所在鎮中心衛生院、兩患者就讀的兩所學校、兩患者所在自然村及周
圍環境分類進行了消毒,共計消毒面積達14560平方米。
5.積極組織救治病人。接診過患者的鎮中心衛生院、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及時組織有關專家
進行了會診,省兒童醫院成立了病人救治專家組,24小時密切關注病情動態,及時調整、
完善救治方案。
6.切實做好密切接觸者保護、監測(醫學觀察和標本的采集)工作。疫情發生后,湘潭縣
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均按照衛生部文件要求采取了相應防護措施,對1367人進行了預防服藥
(金剛乙胺),注射流感疫苗495人。當地衛生部門立即安排了專人每日測量、登記192名
病死禽、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體溫,密切關注其健康狀況。
7.湘潭縣及時啟動了發熱病人監測工作。迅速啟動全縣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組織專業人員
對發熱門診的建設情況進行督查,提出指導意見,同時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發熱門診建設
標準》的要求完善各項制度。確定湘潭縣人民醫院、湘潭縣中醫院、湘潭縣婦幼保健院;重
點鄉鎮衛生院及轄區內的村醫療機構為監測點,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發熱監測,監測半徑為
30公里,覆蓋人群數為28萬。
8.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與衛生宣傳工作。利用各種形式為群眾講解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知識,
提高群眾防病保健意識。共計發放宣傳單120,000余份。
9.大力開展了醫護人員培訓。省衛生廳已先后完成了對省、市州、縣(市、區)醫療衛生
骨干的培訓,禽流感疫情發生地的湘潭縣,L1完成對轄區內醫療衛生人員的應急培訓。
10.加強了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對所在市禽類生產加工企業、冷凍貯藏批發市場、食品超市
和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衛生開展了監督檢查。湘潭縣的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所有禽類生產
加工企業、冷凍貯藏批發市場、食品超市和餐飲服務單位進行了地毯式檢查。
10月25PI,國家農業部確認并公布該鎮發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農業部門
從患者家中所采的動物病料中分離出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10月27II國家衛生部派出山流行病學、臨床、實驗室等方面的六位專家組成調查組赴湖
南,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處理、病例救治與實驗室的檢測工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的
綜合分析,探討疑似病例可能感染來源。
11月16日衛生部公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確診病例賀某某(賀某由于缺乏確切
的實驗室檢測證據,按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不能判定為確診病例)。
七、操作題
李XX,男,1977年6月5日出生,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A鎮人,在江蘇省蘇州市C縣D
鎮工作已10個月(C縣某裝飾公司從事裝飾工作),現住C縣D鎮人民路10號,2008年8
月3日在C縣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診斷為“細菌性痢疾”(2008年8月2日發病),請填寫該
病例的傳報卡,并完成網絡直報。
第3章免疫規劃
一、名詞解釋:
1.國家免疫規劃
2.預防接種一般反應
3.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4.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5.AFP的定義
6.流動兒童
7.應種人數
8.受種人數
9.累計應種人數
10.高危AFP病例
二、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
1.免疫接種前的皮膚消毒應采用下列何種方式?
A.上下涂擦B.螺旋式由C.螺旋式由外向D.不規則涂擦
2.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方案為“0-1-6”,具體指——
生后,1個月,6個月B.1個月,2個月,6個月
C.1個月,2個月,7個月D.出生后,2個月,6個月
3.卡介苗接種的途徑和劑量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皮下、0.1mlB.皮下、0.2mlC.皮D.皮內、0.2ml
4.《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中規定麻腮風三聯減毒活疫苗應按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種。
定的免疫程序為——
A.18~24月齡接種1劑次疫苗B.12~18月齡接種1劑次疫苗
C.2-3歲接種1劑次疫苗D.3?6歲接種1劑次疫苗
E.6-8歲接種1劑次疫苗
5.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有條件的地區,預防接種門診應分苗分室進行,條件缺乏的地區必須設有面積不少于
40m2的專用預防接種室,要求室B.皮下、上臂三角肌
C.皮D.肌)小時未用完,應將疫苗廢棄。
A.0.50.5B.l1
C.10.5D.0.51
8.以下哪種情形不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種后一般反應
B.因疫苗質量不合格給受種者造成的損害
C.因接種單位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給受種者
造成的損害
D.受種者有疫苗說明書規定的接種禁忌,在接種前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未如實提供受種者
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接種后受種者原有疾病急性復發或者病情加重
E.以上都是
9.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種判斷標準是一
A.有準確的出生、接種時間記錄
B.免疫起始月齡正確
C.針次間隔時間正確(不少于28天)
D.12月齡)個月以內。
A.222
B.332
C.221
D.223
11.EPI是下列哪一項的簡稱?
A.預防接種B.流行病學C.計劃免疫D.擴大免疫規劃
12.擴大國家免疫規劃中,下列哪幾種疫苗在全國范圍實施?
A.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腦、白破疫苗
B.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腦、乙腦、白破疫苗
C.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腦、乙腦疫苗
D.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白破疫苗
13.皮下接種法的進針角度和刺入皮)小時。
A.724?48
B.712
C.1412
D.1424?48
15.百白破疫苗可預防——
A.百日咳
B.白喉
C.破傷風
D.以上都是
16.下列接種方法錯誤的是一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種后第二天接種卡介苗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活疫苗開啟超過半小時后不能使用
B.滅活疫苗可以在開啟兩個小時B.憑接種證接種
C.憑病歷本接種
19.常用的預防接種方法有哪些?
A.皮下注射B.肌肉注射C.口服法D.皮E.以上都是
20.預防接種的注射器材推廣使用的是——
A.自毀型注射器B.普通一次性注射器C.一次性藍芯注射器
(二)多項選擇題
1.以卜哪種情況為注射疫苗后局部重反應?
A.紅腫縱橫平均直徑二2.5cm
B.紅腫縱橫平均直徑(2.6?5.0cm)
C.勿:腫縱橫平均直徑>5.0cm。
D.紅腫縱橫平均直徑W2.5cm,伴有局部淋巴管炎。
2.下列哪些是計劃免疫門診開設前應做的準備工作?
A.落實接種對象B.領取疫苗C.器材準備D.清理接種器材、資料統計
3.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報告接種率的評價B.完整率C.正確率D.合格率
4.關于AFP下列有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是急性遲緩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縮寫的簡稱
B.全身重癥肌無力應作為AFP病例報告
C.AFP病例應采集雙份合格糞便標本
D.麻痹超過三個月的AFP病例可以不采糞便標本
E.AFP病例應應于病人麻痹后60天進行隨訪
5.以下哪些屬于AFP病例?
A.脊髓灰質炎B.格林巴利綜合征(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GBS)
C.橫貫性脊髓炎、脊髓炎、腦脊髓炎、急性神經根脊髓炎
D.多神經病(藥物性多神經病,有毒物質引起的多神經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經病)E.全
身型重癥肌無力
6.高危AFP病例的條件包括有——
A.小于3歲
B.小于5歲
C.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不詳
D.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糞便
E.小于14歲
7.關于預防接種的初種時間,哪些是正確的?
A.2個月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B.2個月開始接種卡介苗
C.6個月開始接種麻疹疫苗
D.一周歲后接種百白破疫苗
E.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
8.下面哪些疫苗采用肌B.麻疹疫苗C.乙腦疫苗D.乙肝疫苗E.白破疫苗
9.下列哪些是符合接種證查驗補種原則的?
A.如需補種多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兩種疫苗可以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
B.兩種減毒活疫苗可在同一天注射,如未在同一天注射;則接種注射時間應至少間隔4周
C.可以將不同疫苗混合在1支注射器中接種
D.未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兒童,按照疫苗免疫程序進行補種
10.貯藏溫度為-20℃的有哪些疫苗?
A.麻疹疫苗B.脊髓灰質炎疫苗C.乙肝疫苗D.卡介苗E.百白破疫苗
(三)共用題干題
A.卡介苗B.乙肝疫苗C.脊髓灰質炎疫苗D.百白破疫苗E.麻疹疫苗F.
甲肝疫苗G.白破疫苗H.麻腮風疫苗
1.兒童出生時應接種的疫苗是——
2.兒童滿8個月時應接種的疫苗是——
3.判定合格接種的疫苗的名稱是——
三、判斷題
1.流動兒童在當地居住滿3個月后可以只接種而不建卡、建證。()
2.麻疹疫苗一般在2-8℃運輸和保存。()
3.卡介苗的局部反應可用干凈的毛巾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
4.接種疫苗前的皮膚消毒可以采用碘酊消毒。()
5.注射百白破疫苗,?般不須搖勻疫苗,可直接開啟安甑后吸取疫苗。()
6.兒童接種疫苗完畢后,接種人員在告知兒童家長可能會出現的反應后可讓兒童及家長馬
上離開。()
7.兒童或成人在接種乙肝疫苗時一般采用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方法。()
8.卡介苗接種時,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40度角刺入皮)
9.不慎將乙肝疫苗凍結后(0℃),必須等乙肝疫苗復溶后方可使用。()
10.經過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合格的村醫可以從事計劃免疫工作。()
11.發生異常反應后,應及時向所在地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12.卡介苗接種一般要求專室,如房屋緊張可與兒童體檢室放在一起。()
13.與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相關的診斷,應由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出。()
14.托幼機構和學校在查驗預防接種證時,如有接種證遺失的兒童且家長回憶有接種史的可
不查驗。()
15.發現流腦病例時,對疫情可能播散地區的無免疫史的兒童應急注射流腦疫苗2針,間隔
不少于3個月。()
16.乙型肝炎的預防主要在于采取切斷傳播途徑措施。()
17.醫院每旬開展新生兒破傷風病例的主動監測,并實行按旬報告和零報告。()
18.人群免疫水平監測時,根據監測的目的不同,確定不同的年齡組,每個年齡組樣本量不
低于29人,以50人為宜。()
19.卡介苗接種后的免疫成功率被監測對象為卡介苗接種后1個月。()
20.因心理因素發生的個體或者群體的心因性反應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四、簡答題
1.合格接種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2.簡述流腦疫苗的接種時間要求。
3.簡述百白破疫苗的接種時間要求。
4.預防接種組織形式有哪些?
5.簡述接種時皮膚消毒要點和注意事項。
6.接種時嚴格執行的安全注射包括哪些內容?
五、論述題
1.在《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2007年12月29日發布)中,規定擴大國家免疫規
劃疫苗及相應預防的疾病有哪些?
2.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時,對未完成免疫程序的兒童補種原則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
某接種門診開設情況,現場所見:門診面積35m2,門診環境比較干凈,地面清潔。工作
人員僅穿著工作服,分工如下:1人登記于一室;其他疫苗接種處于1室,其中卡介苗、乙
肝苗擺放一桌由1人負責接種,每桌各放1冷藏包,接種桌上及整個門診無急救藥品;冰箱
冷藏室溫度為10℃,冷凍室溫度為-20℃。
請對照門診開設要求,試指出該門診的不當之處。
七、操作題
請講述卡介苗預防接種技術操作要點
第4章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一、名詞解釋
1.疾病暴發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傳播途徑
4.原發性肺鼠疫
5.潛伏期
6.HFRS
7.艾滋病
8.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
9.艾滋病的行為干預
10.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
11.艾滋病哨點血清學監測
二、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
1.關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確的是——
A.是甲類傳染病,在我國已經消滅B.是甲類傳染病,城鎮在診斷后6h之C.鼠疫
為非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D.是乙類傳染病,但應按甲類處理E.鼠疫是由鼠疫桿菌
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
2.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A.消化道傳播B.經鼠蚤傳播C.經血傳播D.間接接觸傳播E.蒼蠅、螳
螂等媒介傳播
3.人間鼠疫的主要傳播源是——
A.鼠類和其他動物B.鼠類和肺鼠疫病人C.鼠類和腺鼠疫病人D.嚙齒類動
物和豬E.嚙齒類動物和禽類
4.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極高,最嚴重的臨床類型是一
A.肺鼠疫B.腺鼠疫C.敗血癥型鼠疫D.腸鼠疫E.腎鼠疫
5.在各型鼠疫中,病情最兇險的是——
A.腺鼠疫B.原發性肺鼠疫C.繼發性肺鼠疫D.原發性敗血癥型鼠疫
E.繼發性敗血癥型鼠疫
6.典型霍亂患者最主要的病變為——
A.嚴重脫水B.電解質紊亂C.血液濃縮D.代謝性酸中毒E.內臟功能障礙
7.霍亂的最主要傳播途徑是——
A.食物B.飲水C.直接接觸D.間接接觸E.蒼蠅、蟒螂等媒介
8.確診霍亂最可靠的依據是一
A.大便懸滴發現穿梭狀快速運動的細菌B.大便涂片革蘭染色見排列呈魚群狀的陰
性弧菌
C.熒光抗體檢查糞便中的弧菌陽性D.大便培養陽性E.凝集試驗陰性
9.霍亂的各種臨床類型中最常見的是——
A.隱性感染B.輕型C.中型D.重型E.暴發型
10.目前引起霍亂暴發流行的菌株屬于下列哪一項?
A.O1群古典生物型B.O1群埃爾托生物型和0139群
C.O1群古典生物型和0139群D.01群和022群E.0139群
1L提示乙型肝炎有較大傳染性的一組血清學檢查結果是——
A.抗-HBs陽性,抗-HBC陽性B.HBsAg陽性,HBEAg陰性,抗-HBC陽性
C.HBsAg陽性,抗-HBE陰性D.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C陽性
E.HBsAg陽性,抗-HBs陽性
1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腮腺腫大的特征是一
A.以鼻尖為中心B.以口腔為中心C.以下頜為中心D.以舌下為中心E.以
耳垂為中心
13.臨床上大多數SARS病人的首發癥狀為——
A.發熱B.咳嗽多痰C.腹瀉D.胸痛E.呼吸困難
14.對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要點是——
A.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B.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C.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D.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E.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15.下列傳播危險性最大的SARS病人是——
A.發熱者B.咳嗽者C.行氣管插管術時的患者D.兒童患者E.有基礎
疾病者
16.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是——
A.細菌B.立克次體C.漢坦病毒D.螺旋體E.原蟲
17.我國流行性出血熱最主要的傳染源是——
A.家鼠B.黑線姬鼠C.紅背鼠D.棕背鼠E.豚鼠
18.對乙型肝炎具有早期診斷意義的指標是——
A.HBsAg陽性B.HBeAg陽性C.HBVDNA聚合酶活力測定
D.HbcAb陽性E.HbsAb陽性
19.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
A.柯薩奇病毒A組B.埃可病毒C.腸道病毒71型D.柯薩奇病毒B組E.以上都是
20.流感的預防措施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對流感患者進行隔離及治療B.流感流行前接種流感疫苗
C.流感流行前,給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剛烷胺進行藥物預防D.減少公眾集會活動
E.對病人的排泄物進行消毒,保持室B.出口、數量、質量、缺口C.入
口、出口、數量、質量
22.以下行為中的不安全性行為是——
A.擁抱、接吻B.使用避孕套性交C.未使用避孕套性交
23.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
A.性亂人群、男性同性戀、吸毒人群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C.無償獻血者
24.同性戀者感染艾滋病機率一定比異性戀大嗎?
A.是的B.異性戀更大C.不一定,只有在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同性戀者感
染艾滋病機率才比異性戀大
25.預防艾滋病的錯誤方法是——
A.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質量可靠的避孕套,潔身自愛,不在婚前婚外發生性行為
B遠離毒品:不吸毒、尤其不與他人共用針具吸毒
C.遠離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與他們接觸
26.HIV感染主要導致下述哪種損害而并發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A.細胞免疫B.體液免疫
27.目前,全球的HIV感染者經性行為傳播比例是?
A.50%B.70%C.80%
28.以下哪一選項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的?
A,握手、擁抱、共用牙刷B.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C.吃飯、共用剃須刀
29.從機體感染HIV到產生相應抗體的這段時間叫窗口期。95%以hHIV-1感染者產生抗
體的時間是在感染后()時間以B.半年C.3個月
30.下列哪些不是預防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普遍性防護原則?
A.安全處置銳利器具B.直接接觸體液時不使用防護設施C.認真洗手
31.如果感染性血液濺入眼睛等部位,應立刻用()大量的長時間徹底沖洗。
A.生理鹽水B.清水C.自來水D,以上都對
32.美沙酮替代治療的作用是——
A.杜絕吸毒者繼續注射海洛因,從而避免了艾滋病的傳播
B.用量少、省錢、方便、見效慢
C.比海洛英更難戒斷,易成癮C.非特異性免疫
33.HIV經針頭刺傷皮膚傳播的概率是——
A.1:300B.1:500C.1:1000
34.當一個人的血液中沒檢測出HIV抗體,而他又有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險行為,那么
什么時間應再去做一次血液HIV抗體檢測?
A.一周后B.三周后C.一個月后D.三個月后
35.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A.通過外表判斷B.通過實驗室血清學鑒定C.通過危險行為的歷史
36.我國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哪一年發現的?
A.1989年B.1981年C.1985年
3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經過()年的時間(潛伏期)才發展為艾滋病病人。
A.3?6個月B.I?2年C.7?10年
38.至今還()研制出可以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
A.已有B.沒有C.可能有
39.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HIV感染者結婚
C.鼓勵母乳喂養B.提倡自然分娩D.替嬰兒注射疫苗
E.母親在妊娠期及圍產期、嬰兒在出生后應用抗HIV藥物
40.下列哪一項不是高危行為的干預工作?
A.業主干預B.同伴教育C.外展活動D.自愿咨詢檢測
41.預防肺結核流行的根本措施是——
A.卡介苗接種
B.嚴格管理、隔離病人
C.異煙期化學預防
D.合理化療治愈排菌病人
E.對病人咳出的痰消毒焚燒
42.以卜.除了哪一項外,均提示有肺結核病情活動?
A.痰涂片找到抗酸桿菌
B.X線胸片病灶擴大
C.病灶邊緣模糊
D.空洞形成
E.病灶密度高,邊界清楚
43.肺結核病人在接受抗結核治療時,對療效的考核首先要看一
A.痰菌陰轉
B.癥狀消失
C.X線空洞閉合,炎性陰影消失
D.血沉正常
E.血清結核抗體陰性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肺結核是哪一類類傳染病?
A.甲類
B.乙類
C.丙類
45.結核病最重要的社會傳染源是——
A.原發性肺結核
B.浸潤型肺結核
C.急性粟粒型肺結核
D.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E.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46.確定肺結核是否為傳染源的最主要依據是——
A.血沉檢查
B.X線檢查
C.痰結核菌檢查
D.結核菌素試驗
E.血結核抗體檢查
47.卡介苗接種后所致結核菌素陽性反應是指硬結直徑一
A.<5mm
B.5?9mm,3?5天后反應消失
C.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
D.15?20mm
E.>20mm
48.早期發現肺結核的最主要方法是——
A.詢問病史
B.X線檢查
C.痰菌檢查
D.血沉檢查
E.結核變態反應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規定肺結核或疑似肺結核傳染病報告卡的報告時限為:
城鎮必須在()小時以)小時以內。
A.6小時,12小時
B.12小時,24小時
C.24小時,48小時
D.48小時,48小時
50.男,23歲,咳嗽、痰中帶血絲半月,伴低熱、盜汗。胸片示右上肺斑片狀影。確診應
選擇的檢查是——
A.PPD試驗
B.痰T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物流場地租賃合同范文
- 博物館展品貸款合同
- 江西省會昌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物理試題期末試卷含解析
-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基本技能(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不同職業的服裝課件圖片
-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附中江寧分校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一次質量檢監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植物生物技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省西寧市海湖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市鳳凰花園城小學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應用英語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何西阿書一概要》課件
- 超市經銷商轉場協議書
-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知識產權盡職調查操作指引
- 人教版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共兩套)
- 產科診療指南及技術操作規范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計算同步練習口算題帶答案
- 發展漢語初級口語I-第11課課件
- 免疫規劃工作經驗
- 第一單元字詞過關專題卷-2022-2023學年語文五年級下冊(部編版)
- 2024年無人駕駛行業培訓資料 - 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應用與法規管理
- 整本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閱讀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