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申報單位: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遲永喜
編制單位: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法人代表:武要紅
項目負責人:王海洋
編寫人員:李術偉王同明張田爍陳園園
制圖人員:張田爍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信息表
企業名稱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礦法人代表遲永喜聯系電話
山單位地址延邊州和龍市和龍街
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
企礦山名稱
業也新申請口持有口變更
采礦許可證
以上情況請選擇一種并打“J”
單位名稱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法人代表武要紅聯系電話
編
主姓名職責聯系電話
制
要李術偉前言、第1.2章編寫
單編王同明第3.4章編寫
位制劉松林第5.6章編寫
人
陳園園第7.8.9章編寫
員
張田爍制圖
我單位已按要求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保證方案中
所引數據的真實性,同意按國家相關保密規定對文本進行相應處理后進行
公示,承諾按批準后的方案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
審請予以審查。
查
申
請申請單位(礦山企業)蓋章
聯系人:徐磊聯系電話:
目錄
前言.........................................................................-1-
一、任務的由來............................................................-I-
二、編制目的..............................................................-1-
三、編制依據..............................................................-2-
四、方案適用年限..........................................................-5-
五、編制工作概況..........................................................-5-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8-
一、礦山簡介..............................................................-8-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9-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10-
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21-
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22-
一、礦區自然地理.........................................................-22-
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25-
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31-
四、礦區土地利用現狀......................................................-31-
五、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32-
六、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32-
第三章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33-
一、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33-
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33-
三、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45-
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46-
第四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0-
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50-
二、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2-
第五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61-
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預防......................................-61-
二、礦山地質災害治理.....................................................-64-
三、礦區土地復墾.........................................................-69-
四、含水層破壞修復.......................................................-74-
五、水土環境污染修復.....................................................-75-
六、礦山地質環境監測.....................................................-76-
七、礦區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78-
第六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81-
一、總體工作部署.........................................................-81-
二、階段實施計劃.........................................................-81-
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83-
第七章經費估算與進度安排.................................................-84-
一、經費估算依據.........................................................-84-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估算........................................-86-
三、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100-
四、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107-
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109-
一、組織保障............................................................-109-
二、技術保障............................................................-109-
三、資金保障............................................................-H0-
四、監管保障............................................................-110-
五、效益分析............................................................-111-
六、公眾參與............................................................-112-
第九章結論與建議..........................................................-116-
一、結論................................................................-116-
二、建議................................................................-117-
1、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
二、其他附件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審意見復印件;
2、存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基金承諾書;
3、林地權屬證明;
4、公眾意見;
5、關于提供礦山原始資料真實性承諾;
6、權屬人對《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山地質環境保
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意見;
7、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委托書;
8、項目單位對《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山地質環境
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意見;
9、劃定礦區范圍批復;
10、內審意見;
1、礦山采選工業區及尾礦庫區平面位置關系圖1:10000
2-1、采選工業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10000
2-2、尾礦庫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5000
3-1、采選工業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10000
3-2、尾礦庫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5000
4-1、采選工業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10000
4-2、尾礦庫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10000
5-1、采選工業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實際材料圖1:1()000
5-2、尾礦庫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實際材料圖1:5000
6-1、采選工業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
6-2、尾礦庫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
7-1>采選工業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10000
7-2.尾礦庫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5000
8-1>采選工業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1()()(X)
8-2、尾礦庫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5000
9-1礦區地質剖面圖(0號勘探線)1:1000
9-2礦區地質剖面圖(3號勘探線)1:1000
9-3礦區地質剖面圖(13號勘探線)1:1000
9-4開拓系統縱投影圖1:1000
9-5工程地質剖面圖1:1000
10、工程地質平面圖1:10000
11
刖B
一、任務的由來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位于吉林省和龍市320。方
位直距47km處,行政區劃隸屬于和龍市西城鎮管轄。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于
2017年取得由原吉林省國土資源廳批復的《吉林省和龍市區金礦詳查報告》礦
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備案文號(吉國土資儲備字(2017)034號);2020年
11月《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通過了專家審查并取
得了批復文件,為企業進行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礎。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
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施行礦山企業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與治理恢復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合并編報制度。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為新建礦山,開采方式為地
下開采,礦山正在辦理采礦許可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
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第44號令)、《土地復墾條例》,國土資源部辦
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
資規(2016)21號)的有關要求,采礦權申請人在申請采礦證前,應當編制礦
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為此,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
委托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貢任公司開展《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
市和安河金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工作。
二、編制目的
編制《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
土地復墾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為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測與恢復治理提供科
學依據,實現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及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保護,為礦業經濟
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三、編制依據
(一)法律法規及重要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年7月29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2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
8)《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04年3月1日);
9)《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年1月8日);
10)《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2011年1月8日);
12)《土地復墾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2號);
13)《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2019年7月24口);
14)《國務院關于印發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7)
29號);
15)《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
225號);
16)《關于組織土地復墾方案編報和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
81號);
17)《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2019年7月24日);
18)《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
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
19)《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源部,2016年
12月);
20)《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整治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過
渡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7)19)號飛
21)《財政部國土資源剖環境保護部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
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638號);
22)《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5年11月20日);
23)《吉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辦法》(吉林省政府令第226
號,2011年11月頒布實施);
2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井耕地的通知》(中
發(1997)11號)。
(二)規范性文件
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
2)《區域地質圖圖例》(GB/T958-2015)
3)《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2328-1990)
4)《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1991)
5)《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4538-1993);
6)《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
7)《量和單位》(GB3100-3102-1993);
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9)《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15618-2018);
10)《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15618-2018);
11)《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2008);
12)《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GB/T18337.2-2001);
13)《土地基本術語》(GB/T19231-2003);
14)《1:50000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DZ/T0157-1995);
15)《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1:50000)》(DZ/T0179-1997);
16)《地下水監測規范》(SL/T183-2005);
17)《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
18)《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T192-2015);
19)《造林作業設計規程》(LY/T1607-2003);
20)《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TD/T1014-2007);
21)《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
22)《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TD/T1044-2014);
23)《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一部分通則)(TD/T1031.1-2011);
24)《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四部分金屬礦)(TD/T1031.1-2011);
25)《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財綜(2011)128號;
26)《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DZ/T0286-2015);
27)《吉林省水土保持條例》(吉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
告第14號);
28)《地質災害危險性評怙規范》(DZ/T0286-2015);
29)《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GB18306-2015);
30)《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訂);
3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
(三)相關文件及規劃
1)《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
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
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源部,2016年
12月);
3)《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
4)《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
225號);
5)《關于組織土地復墾方案編報和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
81號);
6)《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整治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過
渡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7)19)號。
7)《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采礦生產項目土地復墾費預存納入礦山地質環
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吉自然資函(2020:266號)。
(四)相關技術資料
1)《吉林省區域地質志》,1988年;
2)《吉林省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報告》,1996-2000年;
3)《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詳查報告》,2017年;
4)《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2020年11月;
5)其他相關資料。
四、方案適用年限
依據《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
案》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生產規模10萬t/a,開采方
式:地下開采,設計服務年限為&7年,基建期2年。
為了在整體上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工作進行安排,閉
礦后增加1年治理期和3年管護期,確定本綜合治理方案適用年限為14.7年,
即2020年12月~2035年8月。方案基準期為2020年12月,具體以相關部門批
準該方案之日算起,為了后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熨墾工程更加貼合現場實
際情況,建議礦山5年對本方案進行修編。
本方案適用于礦山生產、閉礦治理及管護期間,若礦山變更礦區范圍或擴大
生產規模等,應重新編制方案,以更好適應礦山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的進行。
五、編制工作概況
(-)工作程序
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受到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
市和安河金礦的委托后,立即組織人員于2020年11月10日-2020年11月11日
兩天在野外進行調查并收集相關技術資料,對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據此于2020年11月有針對性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完成
了室內資料綜合整理、圖件編制及治理方案的編制工作,工作程序圖如下。
圖0-1工作程序框圖
(-)工作方法
根據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U)和《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
((TD/T1031-2011))中礦山地質環境評估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明確工作
思路,熟悉工作內容,確定工作重點,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在資料收集和現場踏
勘的基礎上,進行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劃分評估等級,進行
礦山地質環境影響。
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此基礎上進行礦山
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分區,明確復墾區和復墾責任范圍,制定恢復治理與土
地復墾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防治工程和地質環境監測方案,并進行經費估
算和效益分析。
根據本項目的特點,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收集現有資料與現場踏勘相結合,最
后進行室內綜合分析評估的方法。
1.工作人員的配置
《方案》項目組人員5人。其具體負責編寫情況如下表:
表0-2項目組人員配置情況
姓名職稱職責負責章節
王海洋工程師項目負責人項目協調
李術偉工程師編寫人員前言、一、二、
王同明工程師編寫人員三、四、五、六
陳園園助工編寫人員七、八、九
張田爍助工繪圖人員繪圖
2.資料收集與分析
開展工作之前,項目組人員收集并詳細分析《遼源礦業集團梅河口露天煤業
有限公司吉林省梅河口市露天煤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等資料,了解礦區地
質環境條件、地質環境問題、建設項目規模等,從而確定本次工作重點;收集地
形圖、地質圖及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作為評估工作底圖及野外工作用圖;分析
已有資料,確定需要補充的資料內容,初步確定現場調查方法、調查路線和主要
調查內容。
3.室內資料整理和綜合分析
在綜合分析既有資料以及實地調查資料的基礎上,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
治理恢復方案編制規范》和《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為依據,編制了《礦山地
質環境問題現狀圖》、《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
《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部署圖》。以圖件形式
反映各類地質災害的分布以及地質環境狀況,礦山開采對地質環境影響分區及環
境保護與治理恢復部署規劃,并針對礦山開采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提出防治措施
和建議,完成《遼源礦業集團梅河口露天煤業有限公司吉林省梅河口市露天煤礦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工作。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
一、礦山簡介
(一)項目名稱及概況
項目名稱: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
項目類型:新建
建設單位: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建設單位概況:和安河金礦礦權人為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址為吉
林省延邊州和龍市和龍街27-9-4號,注冊資金5000萬。
(二)項目位置及交通
礦區位于吉林省和龍市320。方位直距47km處,行政區戈J隸屬于和龍市西城
鎮管轄。礦區范圍地理坐標極值為:
東經128。33’44"?128。3559〃,北緯42。42'19〃~42。43’31"(2000大地坐標系)。
礦區北東距延吉市火車站運距110km,附近有林業公路與外界相通;向西至
安圖縣永慶鄉S203省道運距52km;向東至和龍市西城鎮S202省道運距60km。
交通較便利(見圖1-1)o
圖1-1交通位置圖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區由10個拐點圈定,面
積為51.54hm2,設計開采標高為+970m~+608m。
表1-1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表
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拐點號
X坐標Y坐標
1.77.82
2.46.83
3.46.14
4.16.01
5.16.01
6.26.99
7.16.01
8.79.04
9.67.41
10.77.94
開采標高(m)+970m?+608m
礦區面積(hm2)51.54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
(一)礦山資源及儲量
根據吉林省國土資源廳批復的《吉林省和龍市區金礦詳查報告》礦產資源儲
量評審備案證明(吉國土資儲備字(2017)034號),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
備案的資源儲量,其資源儲量共計(122b+333)1009kt,其中(122b)為363kt,
(333)為646kt。礦床平均品位5.52g/t。
表1-2資源量情況統計表
礦體號資源量類別礦石量(kt)金屬量(kg)平均品位Au(xlO6)
122b36320095.53
1號礦體33350126285.24
122b+33386446375.37
2號礦體333745877.96
8號礦體333713404.8
122b36320095.53
合計33364635565.51
122b+333100955655.52
本次設計扣除設計損失量后,對剩余資源儲量為122b按100%利用,333按
80%利用,則設計利用資源儲量為870.14kt,金屬量為4817.25kg,平均品位為
5.54g/to
(二)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及采礦方法
建設規模:根據該礦區資源儲量及礦體賦存條件,設計生產規模為10.0X
104t/o
產品方案:原礦入選品位Au4.99g/t,可獲得金總回收率Au95.12%的工藝
指標,年產合質金(Au)474.65kgo
采礦方法:
根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設計,和安河金礦礦體屬緩傾斜】頃斜薄礦體,
產狀變化不大,礦石品位及價值均較高,不宜采用損失貧化較大的崩落法開采。
礦體圍巖致密堅硬、穩固,但礦體穩固性差,采用空場法不利于頂板控制,難以
保證采場作業安全。采用充填法開采,加強空幫的臨時支護,減小上盤及頂板的
暴露面積,縮短暴露時間,從而降低損失率和貧化率。綜上,礦山開采采用干式
充填法采礦。
(三)選礦
(1)選廠生產規模
選礦廠的生產能力確定為lOXIOVao年作業330天,選礦廠的生產規模計
算為303t/d,服務年限8.7年。
(2)破碎工藝流程
針對本礦的礦石特性,碎礦工段設計采用兩段一閉路碎礦流程。
(3)磨礦工藝流程
磨礦工段設計采用兩段閉路磨礦。
(4)金回收工藝流程
金回收工藝采用全泥氟化+高溫高壓無氟解吸電解工藝。
(5)選廠最終產品方案
原礦入選品位Au4.99g/二,可獲得金總回收率Au95.12%的工藝指標,年產
合質金(Au)474.65kgo
(四)尾礦庫
礦山設計在距離采選工業場地南側4km溝谷內設置一處尾礦庫,尾礦壩筑壩
取材為庫內取土。經在1:10000地形圖上進行庫容計算,當尾礦壩頂標高達到
970.0m時,尾礦壩總壩高33m,尾礦庫總庫容91.31X10%:有效庫容77.61X
10'n?(庫容利用系數0.85),礦山年產尾礦約7.8X10W,服務年限內產生尾
礦約67.86X10'm3,尾礦庫滿足尾礦堆存要求。終期尾礦壩壩高33.0m,壩長
279.0m,壩頂寬4.0m,外坡比為1:2.5,內坡比1:2.0,尾礦壩外坡堆積坡腳
約為22°o該尾礦庫共可為設計規模選礦廠服務11.64年,礦山選礦采用200
目篩網,篩選完成的尾礦粒徑約為0.075mm,尾礦主要成分為SQ2。在尾礦濾餅
含水率16%情況下,反復碾壓后尾礦抗剪強度為96kpao尾礦庫所在溝谷下游5km
范圍內無村屯。根據尾礦庫設計規范規定尾礦庫等級為四等尾礦庫。相應的主要
構筑物級別為4級,次要構筑物級別為5級。
礦山主體工程在尾礦庫四周設計了截洪溝,設計截洪溝長度為1122nh截洪
溝設計底寬1.5m,頂寬3m,深1m,設計排水溝壁厚0.2m,設計材質為混凝土排
水溝。
為滿足環保要求,尾礦庫庫區滿鋪1.5mm炭黑HDPE土工膜防滲,庫區土工
膜與尾礦壩內坡土工膜相連,使庫區形成整體防滲。設計所采用的土工膜為工業
廣泛使用的防老化及耐久性很高的防滲設施,在不發生大幅度地質變化的情況
下,尾礦庫內防滲設施可長期有效。
(五)工程布局
礦山設計平面布局主要為選礦廠區域、采礦工業區及尾礦庫區域,采、選工
業場地區距離尾礦庫直線距離約為4km,其間道路為原有林場運柴道路,本次礦
山利用該道路進行建設,該道路閉礦后留用,故本次不對其進行面積統計,工程
平面布局情況詳見下述及平面布置圖1-2:
(1)選礦廠區域
選礦廠區域占地1.7452hm2,包括選礦車間1567m2、化驗室72mz、倉庫72m入
機修車間189m2、變電所203m2、循環泵房54m2、鍋爐房182m2、辦公樓2334m2
(3層),建筑面積合計4673m2,建筑結構辦公樓為磚混結構、選礦車間為鋼結
構配合活動板房、其余均為植砌結構。
(2)采礦工業區域
采礦工業區占地面積2.2705hn?,共設置7處平洞,其中包括830生產平胴
場地0.6044hm2(含廢石堆0.2616hm2)、865生產平洞場地0.4168hm2(含廢石
堆0.2117hm2)、900生產平嗣場地0.4269hm2(含廢石堆0.2380hm2)、雄。回
風平嗣場地0.1191hm2(含廢石堆0.2616hm2)、930生產平碉場地0.4390hm2(含
廢石堆0.2640hm2)、930回風平胴場地0.0929hm2、970平鬧場地0.17Mhn?,
總面積為5.9143hn?(其中各井口場地廢石堆放場占地面積為1.0619hm2)。根
據開發利用方案設計,礦山各平碉口場地堆存的廢石堆為臨時堆放,待井下開采
中段中有滿足干式充填條件的部位時,利用該廢石對井下進行廢石回填。
表1?3采礦工業場地各鬧口占地情況統計表hm2
其中廢石堆占
序號洞口名稱總占地面積平洞口占地平碉場地占地備注
地
1830生產平洞場地0.60440.26160.00200.3408
2865生產平碉場地0.41680.21170.00200.2031
3900生產平碉場地0.42690.23800.00200.1869
4900回風平碉場地0.119100.00200.1171
5930生產平洞場地0.43900.26400.00200.173
6930回風平碉場地0.092900.00200.0909
7970平碉場地0.17140.08660.00200.0828
合計2.27051.06190.01401.1946
(3)采、選工業區道路
采選工業場地道路占地1.8986hm2,為新修建道路,道路結構為砂石質道路,
路寬6m,長約3.16km。
(4)炸藥庫
礦山在礦區南側設置了一處炸藥庫,炸藥庫占地面積421n2,采用磚混結構,
建筑高度2m。
(5)尾礦庫區
尾礦庫位于擬建采選工業場地東南側,面積為8.7662hm)擬建尾礦庫與選
礦廠位于同一溝谷內,處于選礦廠上游4.0km支溝中,該溝下游除礦山選礦廠及
附屬設施外無重要設施及建筑物,該溝溝口較為狹窄,溝內地勢開闊,兩側山體
較陡,適宜建設尾礦庫,尾礦庫總壩高33m,總庫容91.31義10/,根據尾礦庫
設計規范規定尾礦庫等級為四等尾礦庫。相應的主要構筑物級別為4級,次要構
筑物級別為5級。尾礦庫區域建設有壓濾車間,壓濾車間建筑面積500nl:建筑
結構為鋼結構活動板房。尾礦庫四周設計了截洪溝,用于攔截尾礦庫周邊山體匯
水。
(6)表土堆區
礦山設計在基建時對地表進行表土剝離,考慮到尾礦庫區域距離采、選場地
較遠,為避免剝離表土長距離運輸,設計在尾礦庫區域及采選工業場地區域分別
設置兩處表土堆,用于堆放剝離的表土,同時方便后期復墾時用土方便。設計采
選工業場地表土堆占地面積0.4731hm2,尾礦庫區域表土堆占地面積0.5477hm2o
圖1-3總體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1-5尾礦庫區平面布置示意圖
(六)開采方法和開采順序
該礦山為新建項目,根據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及礦床地質特征,結合吉林省和
龍市和安河金礦《劃定礦區范圍批復的通知》及吉林省金礦建設項目開采準入條
件,本次設計采用地下開采方式,建設規模為lO.OxioWa。設計830m以上采用
平碉-溜井開拓,平碉采用中火布置形式,按南北兩翼同時回采。830m以下礦體
采用盲斜井開拓。
礦體總體上自上而下分中段回采,中段內自遠而近后退式回采。中段內遇平
行礦脈原則上首先開采上盤礦體。多中段作業時,上中段作業面應位于下中段作
業面錯動界限20m外。首采地段布置于930m中段,3?8線之間的8號礦體上。
(七)開拓運輸方案
礦山開采3層礦體,分別為1、2和8號,其中1號礦體礦體賦存標高為608m-
950m;2號礦體賦存標高為759nl?940m;8號金礦體賦存標高為859m?977m。
開采礦體情況詳見后述第二章中礦體地質特征。根據礦山生產規模及采掘巷道斷
面,礦山每次爆破用2#巖石乳化藥卷量約為30kgo本礦礦體走向長度較長,830m
以上具備平洞開拓條件,故設計推薦設計830m以上采用平碉.溜井開拓,平胴采
用中央布置形式,按南北兩翼同時回采。
礦山在830中段以上設計了盲斜井,井口標高836m,最低服務標高608m,
井筒傾角28。,垂高228m,斜長486m,井口及各中段采用甩車場。各平胴口設
計情況詳見下述:
①830m標高以上平嗣-溜井開拓
礦體830m以上設置970m、930m(2處)、900m(2處)、865m、830m
五層平胴,共7個洞口。
970m平碉為開采8號礦體臨時回風平洞、巷道斷面為三心拱,凈斷面
5.49m2o
930m平胴兩端通地表,巷道斷面為三心拱。北端為回風平銅兼安全出口,
凈斷面5.490?,南端兼做8號礦體生產平嗣,凈斷面6.13m2。
900m平鬧兩端通地表,巷道斷面為三心拱。北端為生產平嗣,凈斷面6.13m2,
南端為回風平胴兼安全出口,凈斷面6.13m2。
865m,830m平洞均為生產平碉,其中830m平碉為主出礦平碉,巷道斷面
為三心拱,凈斷面6.13m2。在16線1號礦體下盤設1條礦石溜井,溜井井口標
高930m,井底標高830m,凈直徑2.5m,900m>865m中段設分支溜井。
②830m標高以下平碉-盲斜井開拓
礦體830m以下礦體采用平胴-盲斜井開拓,斜井布置于24?32線附近、礦體
下盤巖石移動界線20m以外,井口標高835m、井底標高608m,傾角28。,三心
拱斷面,凈斷面6.290?,內設踏步及扶手,井口及各中段均采用甩車場,井底采
用平車場。830m平洞+盲斜井承擔830m以下開采時的礦(巖)石、材料、設備
及人員的運輸任務兼做安全出口。
表1-4采礦工業場地各碉口斷面統計表hm2
序號碉口名稱巷道斷面備注
1970生產平碉場地5.49
2930生產平嗣場地6.13
3930回風平雨場地5.49
4900回風平碉場地6.13
5900生產平碉場地6.13
6865生產平嗣場地6.13
7830生產平碉場地6.13
8盲斜井6.29盲斜井,地表無破壞
合計47.92
圖1-76.13m2平洞斷面設計圖
(八)防治水方案
(1)地表水防治
礦區分別為830m(生產平碉)、865.0m(生產平嗣)、900.0m(生產平銅)、
900.0m(回風平嗣)、930.0m(生產平嗣)、930.0m(回風平嗣)、970.0m(生
產兼臨時回風平胴),地表公共輔助設施標高830m。礦區主要工業場地、輔助
工業場地、尾礦庫上方均設置截排洪溝,可避免地表水對生產系統造成影響。
在巖石移動界限20m外、屋后設置截排水溝。雨季時,加強排水設施的檢
查力度,并派專員巡查,發現淤堵及時疏通。礦山根據本礦特點及實際生產情況
制定水災應急預案。
(2)地下水防治
礦山設計地下水防治措施主要為:
①井下設機械排水,在608m中段設排水泵站;②及時封閉廢棄的井巷和采
空區,并留泄水孔;③制定探水、防水措施;④制定井下突然涌水應急救援預案,
并定期演練。
(九)礦山廢棄物處理方案
(1)廢氣污染控制方案
通過采取濕式鑿巖和鏟裝、道路灑水、礦石增濕等措施降低采場粉塵產生量,
以保證礦區環境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小于l.Omg/n?。采用濕式塵器處理礦石破碎
及轉運等環節產生的粉塵,除塵效率大于99%,排塵濃度小于30mg/m3,排氣
筒高度15m。
(2)排水
①生活污水
本項目職工產生的生活污水產生量為6.24m3/d,其生活污水進入擬建的LBL
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
質》中工藝與產品用水水質標準后,打入高位水池,回用于選礦生產。
本項目食堂廢水產生量為3.2m3/d,其食堂廢水經過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廠區
內擬建的污水處理站,經過處理達標后回用于生產。
②采礦區廢水
采礦區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礦井涌水及堆場淋溶水。
根據《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龍市和安河金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
案》中相關數據,其最大涌水量為256m3/d,采礦區礦井涌水經過沉淀處理后全
部打入高位水池用于礦區生產及降塵等。
堆場淋溶水產生量為27.13m3/d,經過截排水溝集中收集進入沉淀池,經過
簡單沉淀后回用于采礦區堆場降塵。
③選礦區廢水
本項目選礦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沖洗地面用水及選礦工藝廢水,濕式破碎所用
水均以水蒸氣形式損耗,本項目選礦廢水經過沉淀后回到選礦高位水池循環使用
不外排。選礦廠地面沖洗廢水產生量為0.6m3/d,經過收集沉淀后泵入選礦廠高
位水池,回用于選礦工藝。
④尾礦庫廢水
本項目尾礦庫廢水主要為尾礦渣滲濾液及庫區淋溶水,其尾礦渣滲濾液產生
量為48.48m3/d,尾礦庫庫區內淋溶水量為152.36m3/d,其經過庫區導滲管進入
壩下沉淀池,經過簡單沉淀后回用于選礦,不外排。
(3)固體廢棄物處置方案
礦山生產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廢石、尾礦及生活垃圾,主要對方處理方案如下:
①廢石
礦區廢石主要產生于基建期,基建期后充填至井下,根據開發利用方案,預
計礦山年產廢石量約2.3X10%。礦區共設臨時廢石堆場5處,廢石松散系數按
1.5,自然安息角40°,礦山在基建(2年)完成后,廢石將在生產期間全部回
填井下。礦山閉礦時礦石己全部回填井下,地表廢石堆場無廢石堆存,廢石在地
表臨時堆存時間2年,廢石堆最大堆存量約為4.6X10%。經計算各平碉口臨時
廢石堆場占地面積分別為:830m平胴口臨時廢石堆場:2616m2、865m平洞口
臨時廢石堆場2117m2、900m平碉口臨時廢石堆場2380m2、930m平胴口臨時廢
石堆場2640m2、970m平碉口臨時廢石堆場866m2,各堆場均滿足堆存需求。
②尾礦
根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本項目選礦方法采用全泥氟化+高溫高
壓無機解吸電解工藝,年產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招投標評分索引表模板
- 運輸風險防控記錄表
- 紅星美凱龍商場管理制度全套
- Q∕GDW 12151-2021 采用對接裝置的輸電線路流動式起重機組塔施工工藝導則
- 《敘事式心理治療》精品PPT
- 高速鐵路知識PPT通用PPT課件
- 胰島素分類及使用方法PPT課件
- 鋁合金門窗工程監理質量控制圖冊
- MyPowerS3100系列以太網交換機配置手冊V4.0
- 點擊下載視力殘疾標準和評定方法(馬勝生) - 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
- GB_T 1576-2018 工業鍋爐水質(高清正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