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考點計算機基礎知識_第1頁
國一考點計算機基礎知識_第2頁
國一考點計算機基礎知識_第3頁
國一考點計算機基礎知識_第4頁
國一考點計算機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考點一】計算機發(fā)展、分類及應用

1.計算機的發(fā)展自本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計算機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傳

統(tǒng)大型機階段(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等四

代)、微機與網(wǎng)絡階段。

⑴第一代計算機(1946年至1958年)第一代計算機采用電子管作邏輯

器件,只能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編程。從1946年到1958年出現(xiàn)過

許多著名的計算機,例如ENIAC、EDVAC、EDSAC和UNIVAC等。

ENIAC是“電子數(shù)字積分計算機”的縮寫,于1946年成功地投入使

用。它是人類有史以來制造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同時標志著計算機

時代的到來。不過ENIAC計算機沒有存儲程序的能力。EDVAC是

“電子離散變量計算機”的英文縮寫,于1952年投入運行。EDVAC

是在研制ENIAC的過程中,由美籍匈牙利數(shù)學家馮?諾伊曼提出的

一種計算機模型。它的基本特點是:為了充分發(fā)揮電子元件的高速度

性能而采用了二進制數(shù)據(jù),以取代ENIAC計算機使用的十進制數(shù)據(jù)。

另外,該機把指令和數(shù)據(jù)都存儲到存儲器中,使機器自動地執(zhí)行程序。

UNIVAC是“通用自動計算機”的英文縮寫,于1951年在美國人口

統(tǒng)計局首次運行。它具有兩個重要的標志:一是計算機從實驗室走向

社會,作為商品交付顧客使用;二是計算機從軍事應用進入到各種數(shù)

據(jù)處理領域中。人們認為UNIVAC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計算機時代。

EDSAC是“電子延遲存儲自動計算器”的英文縮寫。于1949年投

入動行。EDSAC也具有存儲程序的能力,它是最先實現(xiàn)存儲程序的

計算機。

⑵第二代計算機(1959年至1964年)第二代計算機采用晶體管作邏輯

器件,引入變址寄存器、浮點數(shù)據(jù)表示、中斷處理等先進技術,同時

出現(xiàn)FORTRAN>BASIC、ALGOL、COBOL等高級語言。從1959

到1964年出現(xiàn)過許多著名的計算機,如ENIACII.CDC7600、

TRADIC>IBM7044等。

⑶第三代計算機(1964年至1970年)第三代計算機采用中規(guī)模或小規(guī)

模集成電路、半導體存儲器等,它在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方面取得了

重大進展。主流產(chǎn)品有IBM360/370、Honeywell6000等。

(4)第四代計算機(1970年至今)第四代計算機采用大規(guī)模或超大規(guī)模

集成電路、并行處理技術、多處理技術等,尤其是軟件產(chǎn)品不斷完善,

應用軟件已成為現(xiàn)代工業(yè)和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流產(chǎn)品

有IBM4300系列、3090系列、9000系列等。

2.計算機的分類劃分計算機是根據(jù)運算速度、計算能力、輸入施出的

能力、數(shù)據(jù)存儲量、指令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和價格,通常將計算機分為六類。

⑴巨型機:巨型機的運算速度高達幾億次每秒以上,主存容量可達

數(shù)百兆字節(jié),字長高達64位,價格高達數(shù)千萬美元,主要用于尖端

科技和軍事領域中。

⑵大型機:大型機速度高達100至3000萬次每秒,字長32至64位,

主存幾十兆字節(jié),價格數(shù)百萬美元,一般用于計算機中心和計算機網(wǎng)

絡中。

⑶中型機:中型機的性能和價格在大型機和小型機之間,一般用于

計算機中心和計算機網(wǎng)絡中。

(4)小型機:小型機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容易操作,維護方便,因

而被廣泛地應用于科學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和計算

機輔助設計等方面。

⑸微型機:美國的Intel公司于1971年開發(fā)出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MCS-4,其后微型機采用微處理器芯片、半導體存儲器和輸入檢出

接口板構成。它的特征是:體積小,價格低,通用靈活,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⑹單片機:單片機具有極為有限的計算能力,一般用于自動控制領

域。

3.計算機應用領域計算機的迅猛發(fā)展不僅開創(chuàng)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

紀元,也給人類社會的技術進步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推動,計算機將廣

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⑴科學計算:在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中,需要進行大量復雜的高精

度的數(shù)值計算、數(shù)理統(tǒng)計、方程求根、結構計算、模擬分析等。

⑵實時控制:指計算機及時采集數(shù)據(jù)并進行處理,按最佳方式迅速

地對控制對象加以控制,如航天飛行、宇航空間站發(fā)射、對接和測控

等。代替人進行有害、危險工種的現(xiàn)場操作與控制等。

⑶數(shù)據(jù)處理:指對大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處理,如情報、檔案、圖書

等檢索,排版印刷,辦公自動化,生產(chǎn)、物質(zhì)、財務、人事等管理都

可以采用計算機來完成。

(4)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幫助人們進行汽車、船舶、建筑、化工、大

規(guī)模集成電路以及計算機自身的設計自動化,還能進一步促進人工智

能的發(fā)展,如下表所示。英文

縮寫中文

ComputerAidedDesignCAD計算機輔助設計

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計算機輔助教育

ComputerAidedTestCAT計算機輔助測試

ComputerAidedManagementCAM計算機輔助管理

【考點二】數(shù)據(jù)單位、字符編碼、漢字編碼

L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單位計算機中用到的信息單位主要有位、字節(jié)、字

等。位(Bit)是計算機存儲設備中的最小的信息容量單位,用0或1

二進制數(shù)位來表示。如二進制數(shù)100H101是由8個位組成的,位常

用b表示。字節(jié)(Byte)是計算機的最小存儲單位元,常用B表示。微

型機中由8個二進制位組成一個字節(jié)。如8個二進制數(shù)“10011101”

構成一個字節(jié)。一個字節(jié)可存放一個半角英文字符的編碼(如ASCII

碼)。兩個字節(jié)可存放一個漢字編碼。一個字節(jié)表示的無符號整數(shù),

可以從最小的00000000至最大的11111111,共28個。習慣上,210(1024)

個字節(jié)稱為1K字節(jié),記為1KB。隨著存儲容量的增大,還有下列計

量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8b=lB210B=1024B=lKB220B=1024

X1024B=lMB230B=1024X1024BX1O24B=1GB字(Word)是計算機

信息交換、加工、存儲的基本單元。通常將組成一個字的位數(shù)叫該字

的字長,用來表示數(shù)據(jù)或信息的長度。如一臺計算機的字長為32位,

則表示該機的一個字由4個字節(jié)組成。不同級別的計算機的字長是不

同的。為什么不取整數(shù)1000,而取一個如此難記的數(shù)字1024來表示

1KB字節(jié)呢?細心的讀者一定不難發(fā)現(xiàn):210B=1024o正是由于計算

機中采用的是二進制數(shù),用1000來表示I千字節(jié)反而不方便了。表

示行字節(jié)的KB、兆字節(jié)的MB以及千兆字節(jié)的GB可以簡寫成K、

M、G,即:1K=1KB,1G=1GBO本書在以后的章節(jié)中

將采用KB、MB或GB表示。

2.字符編碼①英文字符編碼在計算機中不僅是數(shù)字,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是

用二進制數(shù)來表示的。長期以來,存在各種字符編碼,難于統(tǒng)一,為

此美國國家標準局提出了一套編碼方案,它叫做ASCH碼(American

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

碼)。它收錄了128個基本字符,其中包括了數(shù)字。?9,英文大小寫

字母,一些運算符號如+、?、*、/和一些常用符號如$、%、#等。每

一個字符用一個八位二進制數(shù)來表示,如二進制的01000001表示英

文大寫字母A;二進制的00110001表示數(shù)字字符1等等。為了便于

記憶,常將這些字符編碼以十進制形式表示。請注意在ASCII編碼

中所列的前32個編碼所表示的字符都是計算機信息傳遞、加工過程

中使用的一些控制字符,在屏幕上是看不出來的,打印機上也打印不

出來。②漢字編碼漢字是方塊的,而且結構千變?nèi)f化,要將它輸入計

算機且表示出來,確實是一個難題。經(jīng)過我國科研工作者幾代的努力,

這個問題已被解決。人們習慣采用一種點陣方案來表示漢字,1981

年,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交換漢字編碼”,代

號為GB2312-80,這種編碼稱為國標碼,是所有漢字編碼都必須遵循

的一個共同標準。GB2312-80以94個可以顯示ASCII碼作為基本集,

共收錄了漢字和圖形符7445個,每個漢字用兩個字節(jié)表示。漢字分

為兩級,一級漢字3755個,按漢字拼音字母排列;二級漢字3008

個,按部首排列;非漢字字符682個。GB2312-80規(guī)定,所有的國標

漢字與符號組成一個94X94的矩陣。在此矩陣中,每行稱為一個

“區(qū)”,每列稱為一個“位。因此,這個矩陣實際上組成了一個有

94個區(qū)(區(qū)號從01至94),每個區(qū)內(nèi)有94個位(位號從01至94)的漢

字字符集。一個漢字所在的區(qū)號與位號簡單地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該

漢字一種外碼——“區(qū)位碼”,它用高低兩個字節(jié)來表示,高字節(jié)表

示漢字所在的區(qū)號,低字節(jié)表示漢字所在的位號。漢字的區(qū)位碼是唯

一的。國標碼與區(qū)位碼之間存在如下?lián)Q算關系:國標碼高字節(jié)=區(qū)碼

+20H國標碼低字節(jié)=位碼+20HGB2312-80編碼的安排情況如下:

(1)1?9區(qū)非漢字字符682個;

(2)10?15區(qū),空位564個;

⑶16?55區(qū),一級漢字,也稱為常用字,按漢字的拼音排列;

(4)56?87區(qū),二級漢字,也稱為次常用字,按漢字的部首排列;

(5)88?94區(qū),空位。

近年來,為便于和夾蕓國際間信息交流,國家制字新的漢字編碼標準

GB-13000,國際上稱為ISO/IEC10646,這種漢字編碼用3個字節(jié)表

示一個漢字,漢字編碼容量大大增加,最大的特點是包括了中、日、

韓等許多國家的文字。漢字編碼分為內(nèi)碼和外碼。內(nèi)碼是計算機系統(tǒng)

存儲、處理漢字信息時所用的代碼。漢字的輸入碼要轉(zhuǎn)換成內(nèi)碼才能

在計算機內(nèi)存儲和處理,一個內(nèi)碼占兩個字節(jié)。漢字國標碼的高低字

節(jié)的取值范圍在33?126之間,每個字節(jié)最高位都是0,正好和ASCII

碼相沖突,故不能作為機內(nèi)碼使用。國標碼經(jīng)過變換之后才能作為機

內(nèi)碼使用,機內(nèi)碼與國國標碼之間的變換關系如下:內(nèi)碼高字節(jié)=國

標碼高字節(jié)+80H內(nèi)碼低字節(jié)=國標碼低字節(jié)+80H外碼是指輸入

碼及打印碼、顯示碼等,用于人與計算機進行交互(漢字輸入/輸出)

時所用的代碼。就輸入碼來說,國內(nèi)外有幾百種編碼方案,常用的有

區(qū)位碼、拼音碼、五筆字形碼、自然碼等。漢字是一種像形文字,每

一個漢字可以看成是一個特定的圖形,這種圖形一般用點陣信息來描

述。所有漢字的點陣信息按國標碼規(guī)定的先后順序組合在一起,就形

成了漢字的字庫。

【考點三】二進制數(shù)、十六進制數(shù)、八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zhuǎn)換

1.二進制的特點盡管人類早已習慣使用十進制系統(tǒng),但是在計算機內(nèi)

部卻采用的是二進制系統(tǒng)。

這主要是因為二進制系統(tǒng)具有以下優(yōu)越性:

⑴運算簡單

⑵硬件易實現(xiàn)要表示二進制數(shù)據(jù),只需要邏輯元器件具有兩個穩(wěn)定

狀態(tài)。例如:電流的導通與阻塞,開關的接通與斷開,脈沖的有與無,

電壓的高與低,電燈的亮與滅等。這兩種狀態(tài)正好用于表示二進制數(shù)

中的。和1。反之,用邏輯元器件實現(xiàn)十進制數(shù)的10個數(shù)碼則是很

困難的。

⑶工作可靠二進制數(shù)在數(shù)據(jù)傳送和加工過程中不容易出錯,從而使

工作安全可靠。

(4)邏輯性強計算機工作原理是基于邏輯代數(shù)的思想,而二進制的兩

個數(shù)碼1和0,正好代表邏輯代數(shù)中的“真”和“假”。2.不同數(shù)制間

的相互轉(zhuǎn)換由于八和十六都是二的整數(shù)倍就使得二進制數(shù)與八進制、

十六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zhuǎn)換相對要容易得多。顯然,一位十六進制數(shù)需要

用4位二進制數(shù)來表示,而一位八進制數(shù)要用3位二進制數(shù)來表示。

規(guī)則:將二進制數(shù)轉(zhuǎn)化為十六進制數(shù)可以將該二進制數(shù)從低位起,每

4位為一組,最高一組不足4位的前面用零補齊,分別對應一個十六

制數(shù)字,將這些數(shù)字由低向高位排列就得到該數(shù)的十六進制表示形

式o規(guī)則:將二進制數(shù)轉(zhuǎn)化為八進制數(shù)可以將該二進制數(shù)從低位算起,

每3位為一組,最高一組不足3位的,前面用零補齊,它們分別對應

一個八進制數(shù),將這些數(shù)字由低位向高位排列就得到該數(shù)的八進制表

示形式。相反地,要把一個十六進制數(shù)或八進制數(shù)轉(zhuǎn)換為二進制數(shù),

可以把該十六進制數(shù)或八進制數(shù)的每一位分別用4位(或三位)二進制

數(shù)來表示,不足4位時,前面應補零湊滿位。規(guī)則:將十六進制數(shù)轉(zhuǎn)

化為二進制數(shù)時,每位十六進制數(shù)與4位二進制數(shù)相對應,若不足4

位數(shù)時應在前面補零,這樣就得到該十六進制數(shù)的二進制表示。規(guī)則:

將八進制數(shù)轉(zhuǎn)化為二進制數(shù)時,每一位八進制數(shù)與3位二進制數(shù)相對

應,若不足3位應在前面補零,這樣就得到該八進制數(shù)的二進制表示。

【考點四】二進制數(shù)、十六進制數(shù)的算術運算

1.二進制數(shù)的運算因為二進制數(shù)只有0、1兩個數(shù)字,所以它的四則

運算特別簡單。

其運算規(guī)則如表(a)、表(b)、表(c)與表(d)所示:

表(a)加法+01

001

1110

表(b)減法-01

001

110

表(c)乘法X01

000

101

表(d滁法/01

0無意義0

1無意義1

對于加法運算,按“逢二進一”;作減法時,只要遵循“借一當二”

的法則就行了。對于二進制數(shù),由于二進制數(shù)乘數(shù)與被乘數(shù)中只有1

和0兩種情況,相乘運算要比十進制數(shù)相乘的“九九乘法表”法則簡

單多了二進制乘法可歸結為“加法與移位”;二進制除法運算可歸結

為“減法與移位”。做二進制除法的方法與做十進制除法的方法相同,

在列豎式計算時,夠除則在商上寫1,不夠除則寫0,按此方法依次

除下去,直到余數(shù)為零為止,在除不盡的情況下,根據(jù)需要計算到指

定的精度即可。

2.十六進制數(shù)的運算十六進制數(shù)的運算可以采用先把該十六進制數(shù)

轉(zhuǎn)換為十進制數(shù),經(jīng)過計算后再把結果轉(zhuǎn)換為十六進制數(shù)據(jù)的方法,

但這樣做比較繁瑣。其實,按照逢16進1的規(guī)則,直接用十六進制

數(shù)來計算也是很方便的。

⑴十六進制加法:當2個1位數(shù)之和S小于16時,與十進制數(shù)同樣

處理,如2個1位數(shù)之和S216時,則應用S大于等于16及進位1

來取代S。

⑵十六進制數(shù)的減法也可以用十進制類似,夠減時可直接相減,不

夠減時服從向高位錯1為16的規(guī)則。

(3)十六進制數(shù)的乘法可以用十進制數(shù)的乘法規(guī)則來計算,但結果必

須用十六進制數(shù)來表示。

(4)十六進制數(shù)的除法可以根據(jù)其乘法和減法規(guī)則處理,這里不再贅

述。

【考點五】二進制的邏輯運算邏輯,是指“條件”與“結論”之間

的關系。

因此,邏輯運算是指對“因果關系”進行分析的一種運算,運算結果

并不表示數(shù)值大小,而是表示邏輯概念成立還是不成立。計算機中的

邏輯關系是一種二值邏輯。二值邏輯很容易用二進制“0”或“1”表

示,例如“真”與“假”、“是”與“否”、“成立”與“不成立”等。

若干位二進制數(shù)組成的邏輯數(shù)據(jù),位與位之間無“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對兩個邏輯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時,每位之間相互獨立,運算是按位進行的,

不存在算術的進位與借位,運算結果也是邏輯數(shù)據(jù)。三種基本的邏輯

關系在邏輯代數(shù)中有三個基本的邏輯關系:與、或、非。其他復雜的

邏輯關系均可由這三個基本邏輯關系組合而成。

(1)“與”邏輯做一件事情取決于多種因素時,當且僅當所有因素都

滿足時才去做,否則就不做,這種因果關系稱為“與”邏輯。用來表

示和推演“與”邏輯關系的運算稱為“與”算。常用?、A、n或AND

等運算符表示,“與”運算規(guī)則兩個二進制數(shù)進行與運算是按位進行

的。兩個邏輯變量a、b進行與運算,在數(shù)學上可記為F=aANDb,F

是A、B的邏輯函數(shù)。對于F=aANDB,由“與”運算規(guī)則知:當

且僅當A=l、B=1時,才有F=L否則F=0。

⑵“或”邏輯。做一件事決于多種因素時,只要其中有一個因素得

到滿足就去做,這種因果關系稱“或”邏輯?!盎颉边\算常用+、V、

U和OR等運算符表示,“或”運算規(guī)則兩個二進制數(shù)進行或運算是

按位進行的。

⑶“非”邏輯?!胺恰边壿媽崿F(xiàn)邏輯否定,即進行“求反”運算,常

在邏輯變量上面加一橫線表示。

【考點六】關于BCD碼作為十進制,基數(shù)為10,逢十進位,這當

然是眾所周知的。

那么在計算機內(nèi),又按什么規(guī)律以4位二進制數(shù)去表示一位十進制數(shù)

呢?常用的有“8421”碼(BCD碼)。BCD(Binary-CodedDecimal)是用

二進制編碼表示的十進制數(shù),即二-十進制。二進制與十進制的對應

關系,就是直接按二進制的位權分配各位數(shù)值的大小,但是4位二進

制數(shù)最多可有16處組合,現(xiàn)在二一十進制只取前面0?9共10種。

由于從高位起各位權分別是2\+3、2\+2、2\+1、2\+0,即8421,

所以這種有權編碼稱為8421碼。這是一種最常用的二-十進制碼,如

果未加特別說明,一般所講的BCD碼就是指8421碼。8421碼的優(yōu)

點之一是比較直觀,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十進制與二-十進制之間的轉(zhuǎn)

換。

【考點七】指令

一個指令規(guī)定了計算機能夠執(zhí)行的一個基本操作,它由操作碼和操作

數(shù)組成。

操作碼是指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如加減法、數(shù)據(jù)傳送、控制轉(zhuǎn)換、停

機等。操作數(shù)是指參加運算的數(shù)據(jù)或數(shù)據(jù)所在的地址與存儲單元,因

而操作數(shù)又可以由地址碼來表示。一臺計算機全部指令集合,稱為計

算機的指令系統(tǒng)。根據(jù)地址碼的多少,指令格式分為以下4種

【考點八】程序

與程序的執(zhí)行指令序列就是程序,它對應著一系列有序的操作,也就

是完成一個任務。計算機工作的過程就是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

計算機工作的過程就是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由CPU能夠直接執(zhí)行的指

令組成的程序叫做機器語言的程序;人們用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必

須轉(zhuǎn)換為機器語言的程序(目標程序)才能由CPU執(zhí)行。編寫計算機

程序所用的語言是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一般分為機器語

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三大類。

⑴機器語言機器語言是計算機系統(tǒng)所識別的、不需要翻譯而直接供

計算機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o機器語言中的每一條機器指令實際上是

二進制形式的指令代碼,它由二進制形式的操作碼和操作數(shù)兩部分組

成,其指令的二進制代碼形式隨機器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機器語言不

具有通用性。人們一般不用機器語言編寫程序。

⑵匯編語言匯編語言是一種面向機器的程序設計語言,它是為特定

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系列設計的。匯編語言采用一定的助記符號表示機

器語言中的指令和數(shù)據(jù),即用助記符號代替二進制形式的機器指令,

這種代替使得機器語言變成“符號化”形式,因而匯編語言又稱為符

號語言。每條匯編語言的指令就對應了一條機器語言的二進制形式代

碼,不同型號的計算機系統(tǒng)具有完全不同的匯編語言。所以,通常人

們不用匯編語言編寫程序。由于計算機硬件只能識別機器指令,并執(zhí)

行機器指令。對于用記憶符表示的匯編語言是不能直接執(zhí)行的,必須

用一個軟件(匯編系統(tǒng)或匯編程序)將匯編語言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

程序后,該程序才能由計算機執(zhí)行。

⑶高級語言高級語言采用十進制數(shù)據(jù)表示,語句用較為接近自然語

言的英文表示,它們比較接近人們早已習慣的自然語言和數(shù)學表達

式,故而稱之為高級語言。高級語言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尤其是有些

標準版本的高級語言(如FORTRAN77和ANSIC),在國際上都是通

用的。這樣由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就能用在不同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中。由

于計算機并不能直接識別和執(zhí)行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要執(zhí)行高級語

言程序,首先用一種翻譯系統(tǒng)(編譯或解釋)將高級語言翻譯成計算機

可以識別和執(zhí)行的二進制機器指令,然后由計算機執(zhí)行。軟件主要是

指讓計算機完成各種任務所需的程序。計算機軟件包括系統(tǒng)軟件和應

用軟件兩大類。

第2章Windows2000操作系統(tǒng)

【考點一】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知識

操作系統(tǒng)是系統(tǒng)軟件的核心,是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的控制管理中心,是

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一個接口,是人機關互的界面。操作系統(tǒng)的主要

任務是統(tǒng)一控制、調(diào)度和管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資源,其中也包括對

其他軟件,如編輯程序、編譯程序、連接程序等的管理,使計算機能

自動地、高效地工作。操作系統(tǒng)統(tǒng)管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的所有資源,包

括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主要分為5部分,即

CPU的控制與管理、內(nèi)存的分配和管理、外部設備的控制和管理、

文件的控制和管理及作業(yè)的控制和管理。操作系統(tǒng)的分類方法很多,

按照系統(tǒng)提供的功能一般分為:單用戶操作系統(tǒng)、批處理操作系統(tǒng)、

實時操作系統(tǒng)、分時操作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按其功能和特性分為

批處理操作系統(tǒng)、分時操作系統(tǒng)和實時操作系統(tǒng);按系統(tǒng)同時管理用

戶數(shù)的多少分為單用戶操作系統(tǒng)和多用戶操作系統(tǒng)。

【考點二】Windows2000概述

Windows2000Professional建立于WindowsNT技術之上,是一■個

純32位的、多任務的、支持虛存功能的操作系統(tǒng)。運行Windows2000

的硬件配置為:推薦計算機使用時鐘頻率為300MHz或更高的處理

器;至少需要2.33MHz(單個或雙處理器系統(tǒng));推薦使用Intel

Pentium/Celeron系列、AMDK6/Athlon/Duron系列或兼容的處理

器;推薦使用128MBRAM或更高(最低支持64MB,可能會影響性

能和某些功能);L5GB可用硬盤空間;SuperVGA(800X600)或分辨

率更高的{mod}適配器和監(jiān)視器;CD-ROM或DVD驅(qū)動器;鍵盤和

鼠標或兼容的指針設備。

【考點三】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LWindows2000開啟與關閉小結啟動Windows2000的操作步驟

為:

(1)打開顯示器。

⑵打開機箱電源,系統(tǒng)進入自檢狀態(tài),完成后出現(xiàn)啟動界面并進入

Windows系統(tǒng)。

關閉Windows2000操作步驟為:

⑴單擊【開始】按鈕,或按CtH+Esc組合鍵,打開“開始”菜單,

選擇【關機】選項,打開“關閉Windows"對話框。⑵在“希望計

算機做什么”下拉列表中,選擇“注銷”命令,將變更使用計算機的

用戶名及其口令;選擇“關機”命令,系統(tǒng)將關閉正在運行的所有應

用程序,并清除所建立的臨時文件;如果選擇“重新啟動”命令,系

統(tǒng)將在關閉所有應用程序后自動進行熱啟動;如果選擇“等待”命令,

系統(tǒng)將進入待機狀態(tài)。

2.Windows2000開始菜單、對話框、程序窗口啟動Windows2000

后顯示的整個屏幕即為桌面。桌面主要由3部分組成,桌面圖標、“開

始”按鈕、任務欄。桌面圖標通常由代表Windows2000的各種組成

對象的小圖標及文字說明組成,常用的有:我的電腦、我的文檔、網(wǎng)

上鄰居、回收站;“開始”按鈕位于任務欄的最左端,用來打開

Windows中的所有應用程序。單擊該按飯,可以打開“開始”菜單;

任務欄位于Windows桌面的最下方,最右端從左到右依次為“開始”

按鈕、快速啟動工具欄,中間為空白處,用于放置當前打開程序的最

小化窗口,最左端有音量控制器、系統(tǒng)時間、輸入法指示器等。

Windows2000中每一個應用程序的基本操作界面都是窗口,對話框

主要用于人與系統(tǒng)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對話框用戶不僅可以應答系

統(tǒng)提出的諸如口令、文件名等問題,也可以對系統(tǒng)的硬件和軟件進和

設定、對各種屬性進行修改。

標題對話框的工作主題

標簽通過單擊不同的標簽,可以在動態(tài)對話框中切換不同的選項卡

列表框顯示多個選項,由用戶選定其中一項。當選項一次不能全部顯

示在列表框中時,系統(tǒng)會提供滾動條幫助用戶快速查找

下拉列表框單擊下拉列表框右側(cè)的下拉按鈕,可以打開下拉列表,顯

示所有選項。列表關閉時,框內(nèi)所顯示的就是選中的信息

文本框可以在其中輸入文字信息

微調(diào)框單擊右邊的上下箭頭可以改變數(shù)值的大小,也可以直接在框內(nèi)

輸入數(shù)值

復選框單擊某選項表示選中或取消該項,“J”表示選中。可以選中

一組中的多個選項

單選按鈕是一組相互排斥的選項,即在一組選項中選擇一個,且只能

選擇一個,被選中的按鈕出現(xiàn)一個圓點

標尺與游標標尺與游標用來控制那些不能用整型數(shù)描述的數(shù)值量,用

鼠標拖動的方法在標尺上拖動游標,可以改變這個數(shù)值量的大小

命令按鈕單擊一個命令按鈕即可執(zhí)行一一個命令。如果一個命令按鈕

呈灰色,則表示該按鈕是不可選的;如果一個命令按鈕后跟有省略號

(…),則表示打開另一個對話框。對話框中常見的是矩形帶文字的命

令按鈕

幫助按鈕單擊這個按鈕,然后再單擊要了解的項目,即可獲得有關項

目的信息

關閉按鈕單擊這個按鈕,關閉對話框

3.鼠標操作小結在Windows軟件中鼠標操作是最基本的操作,必須

掌握。鼠標指針一般稱為光標,當鼠標在平面上移動時,光標也就在

屏幕上作相應的移動,鼠標將光標所在位置的X、Y坐標值送入計算

機。當用戶要計算機執(zhí)行不同操作時,光標的形狀也可能變化。在

Windows2000操作系統(tǒng)中,通常包含如下的鼠標操作:⑴單擊鼠標

左鍵:用來選擇一個目標,如文件、菜單命令等。(2)雙擊鼠標左鍵:

一般用來打開一個目標,如打開一個文件,當打開的文件是可執(zhí)行文

件(程序)的時候,就是啟動這個程序。(3)單擊鼠標右鍵:通常用來打

開“快捷菜單”。(4)鼠標拖拽:通常用來移動一個目標,當然,也可

完成其他操作。

4.運行Windows應用程序運行程序的方法主要有:⑴通過在

Windows2000的快捷方式運行程序。⑵直接在桌面上運行程序,這

是最快捷的一種運行程序的方式。(3)通過【開始】菜單中的【程序】

菜單運行應用程序,這是最常用的運行程序的方式。(4)通過“運行”

對話框運行程序。運行程序的切換可以通過任務欄或Alt+Tab鍵和

Alt+Esc鍵來進行。運行程序的退出的方法有:(1)用鼠標左鍵單擊窗

口右上角的【關閉】按鈕。(2)按組合鍵Alt+F4。(3)單擊窗口左上角

的【控制菜單】按鈕,并在控制菜單中單擊【關閉】按鈕。(4)通過

應用程序本身的菜單來關閉程序。一般會在【文件】菜單中有一個【關

閉】命令或【退出】命令,用鼠標左鍵單擊這些命令,即可關閉此程

序。

【考點四】Windows2000文件管理

L文件和文件名文件是Windows中的重要資源,用戶在計算機中操

作并保存的內(nèi)容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它們或者單獨形成一個文

件,或者存在于文件夾中。從計算機的角度來看,文件可以分為程序

文件、程序輔助文件和數(shù)據(jù)文件。在Windows2000中,對文件名的

規(guī)定是:支持長文件名、可使用多種字符、不能使用系統(tǒng)保留的設備

名。文件名中可以使用數(shù)字字符0?9、英文字符A?Z和a?z,還

可以使用空格字符和加號(+)、逗號(,)、分號(;)、左右方括號(口)

和等號(=),但不允許使用尖括號(<>)、正斜杠(/)、反斜杠(\)、豎杠

(I)、冒號(:卜雙撇號(〃)、星號(*)和問號(?)。

2.“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都是用

來管理計算機中內(nèi)容的,只是它們顯示的形式不同,“資源管理器”

更詳細一些,而“我的電腦”則簡單一些。為方便對文件及文件夾的

管理,“資源管理器”窗口中除了有“標題欄”、“菜單欄”、“狀態(tài)欄”、

“工具欄”夕卜,還有“地址欄”(用于顯示當前顯示的文件夾名稱)、

“文件夾樹窗格”(位于窗口的左面,用于顯示文件夾樹的結構)、文

件夾內(nèi)容窗格”(位于窗口的右邊,用于顯示當前文件夾中的文件和

子文件夾的相關信息?!百Y源管理器”的啟動可以通過“開始”菜單

中的“程序”菜單,也可以通過“開始”按鈕的快捷菜單,還可以通

過文件夾圖標的快捷菜單啟動資源管理器。根據(jù)下面對“我的電腦”

和“資源管理器”的簡單比較,用戶可以了解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

方式管理系統(tǒng)資源是最佳的。?“資源管理器”可以比“我的電腦”管

理更多的系統(tǒng)資源。?“資源管理器”有兩個窗格,更便于操作。?“我

的電腦”適于瀏覽資源和單文件夾操作,“資源管理器”適于多文件

夾操作。?“我的電腦”為每個文件夾打開一個窗口,比較適合瀏覽每

個文件夾的內(nèi)容和對一個文件夾的內(nèi)容進行操作,如文件的刪除、重

命名等;“資源管理器”因為有左右兩個窗格,更適合于不同文件夾

之間的操作,如從一個文件夾復制文件到另一個文件夾等。

3.管理文件和文件夾小結文件和文件夾不是一個概念,文件是一個獨

立的文件,文件夾中包括文件或子文件夾。在Windows2000中常見

的文件夾有:普通文件夾、我的文檔、圖片收藏、共享文件夾等。打

開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1)執(zhí)行【文件】菜單下的【打開】命令;

⑵選中要打開的文件或文件夾,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

中執(zhí)行【打開】命令;(3)雙擊需要打開的文件或文件夾。選取文件

或文件夾的方法是:(1)如果用戶要選擇一個文件夾或文件,用鼠標

單擊該文件夾或文件即可。(2)如果要選取多個文件,可以按住鍵盤

上的Ctrl鍵,再用鼠標逐個單擊要選取的文件;如果要選取連續(xù)的

多個文件,可以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再分別單擊同一直線上(包括

對角線)的首、尾兩個文件,即可將首、尾兩個文件和它們中間的一

系列文件全部選中。⑶用鼠標拖拽出一個方框選取文件,在方框內(nèi)

的文件都將被選中。(4)如果用戶需要選取窗口中所有的文件,則可

以執(zhí)行菜單欄中的【編輯】I【全部選定】命令;如果用戶想選擇除

了某個(某幾個)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可以先選取那個(那幾個)文件,

然后執(zhí)行菜單欄中的【編輯】I【反向選擇】命令。復制、剪切文件

或文件夾的方法是:(1)選定要復制、剪切的文件或文件夾。(2)如果

要復制文件,只需執(zhí)行菜單欄中的【編輯】I【復制】命令,或直接

單擊工具欄上的【復制到】按鈕打開“瀏覽文件夾”對話框,選擇需

要復制到的文件夾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如果要剪切文件,執(zhí)

行菜單欄中的【編輯】I【剪切】命令,或直接單擊工具欄上的【移

至】按鈕,打開“瀏覽文件夾”對話框,選擇需要移動的文件夾后,

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1)選中要刪

除的文件或文件夾。⑵執(zhí)行菜單欄中的【文件】I【刪除】命令,

或按Del鍵,或?qū)⑽募苯油戏诺交厥照局屑纯伞!究键c五】Windows

2000系統(tǒng)管理操作系統(tǒng)是操作計算機整體資源的軟件系統(tǒng),這些資

源包括一系列的文件和相關的軟件程序等,當然,也包括計算機的其

他系統(tǒng)資源。這些系統(tǒng)資源包括硬件、計算機屬性等。Windows2000

中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可以進行調(diào)整和設置,這些功能主要集中在“控制面扳”

窗口和“任務欄屬性”對話框中。“控制面扳”窗口是用來對系統(tǒng)進

行設置的一個工具集,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更改顯示器、鍵盤、

鼠標、卓面等硬件屬性的設置,也可以添加或刪除應用程序,系統(tǒng)組

件和輸入法等。通過“任務欄屬性”對話框,可以對桌面上的“開始”

菜單和任務欄進行設置對Windows2000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設置是為了更有

效地使用它們。

【考點五】注冊表的使用

【考點六】Windows2000中的其他應用程序

附件是Windows2000系統(tǒng)附帶的一套功能強大的實用工具程序。

常用的附件應用程序有記事本、寫字板、畫圖、通訊簿、計算器等。

另外,在Windows2000的“附件”中,也包含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機

資源管理程序,如“輔助工具”和“系統(tǒng)工具”等。

第3章Word2000的使用

【考點一】Word的啟動和退出

1.啟動Word常用啟動Word的方法有下列兩種。(1)常規(guī)方法常規(guī)啟

動Word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在Windows下運行一個應用程序的操作。

具體步驟如下:①單擊任務欄左端的“開始”按鈕,打開“開始”菜

單。②將鼠標指針移動到“程序”(P)菜單項,打開“程序”級

聯(lián)菜單。③將鼠標指針移動到“程序”級聯(lián)菜單中的MicrosoftWord

項并單擊一下。(2)快捷方式雙擊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

圖標,這是啟動Word的一種快捷的方法。當Word啟動后,首先看

到的是Word2000的標題屏幕,然后出現(xiàn)Word窗口并自動創(chuàng)建一

個名為“文檔1”的新文檔。

2.退出Word常用退出Word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單擊“文件”下

拉菜單中的“退出”命令單擊標題欄左端的Word窗口關閉按鈕

雙擊標題欄左端Word窗口的“控制菜單”圖標按快捷鍵AIt+F4o

【考點二】Word窗口的組成

Word窗口由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工作區(qū)和狀態(tài)欄等部分組成。

在Word窗口的工作區(qū)中可以對創(chuàng)建或打開的文檔進行各種編輯、

排版的操作。

L標題欄標題欄是Word窗口最上端的一欄,標題欄中包含有:(1)

“控制菜單”圖標(2)窗口標題(3)最小化、最大化(或還原)和

關閉按鈕

2.菜單欄標題欄下面的是菜單欄。菜單欄中有“文件”、“編輯”和“幫

助”等9個菜單項

3.“常用”工具欄在“常用”工具欄中集中了23個Word操作的常

用的命令按鈕,它們以形象化的圖標表示。Word對每個命令按鈕表

示的功能提供了簡明的屏幕提示,只要將鼠標指針指向某一命令按鈕

稍停片刻,就會顯示該按鈕功能的簡明提示4.“格式”工具欄在“格

式”工具欄中,以下拉列表框和形象化的圖標方式列出了常用的排版

命令,可以文字的樣式、字體、字號、對齊方式、顏色、段落編號等

進行排版。

5.工作區(qū)工作區(qū)是指格式工具欄以下和狀態(tài)欄以上的一個區(qū)域。在

Word窗口的工作區(qū)中可以打開一個文檔,并對它進行文本鍵入、編

輯或排版等。Word可以打開多個文檔,每個文檔有一獨立窗口,在

任務欄中有一個相應的文檔按鈕。

6.狀態(tài)欄狀態(tài)欄位于Word窗口的最下端,它用來顯示當前的一些

狀態(tài),如當前光標所在的頁號、行號、列號和位置。位置值是指從頁

面頂端到光標的距離。狀態(tài)欄右端的四個呈灰色的方框各表示一種工

作方式,雙擊某個方框可以啟動或關閉該工作方式。當啟動某工作方

式時,該方框中的文字即呈黑色。例如:雙擊“改寫”方框,此時“改

寫”兩字呈黑色,表示輸入處于改寫狀態(tài);再雙擊“改寫”方框一次,

“改寫”兩字又呈灰色,表示目前處于“插入”狀態(tài)。

7.標尺標尺有水平標尺和垂直標尺兩種。在普通視圖下只能顯示水平

標尺,中人有在頁面視圖下才能顯示水平和垂直兩種標尺,標尺除了

顯示文字所在的實際位置、頁邊距尺寸外,還可以用來設置制表位、

段落、頁邊距尺寸、左右縮進、首行縮進等。

8.滾動條滾動條分水平流動條和垂直滾動條。使用滾動條中的滑塊或

按鈕可滾動工作區(qū)內(nèi)的文檔.

9.插入點當Word啟動后就自動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文檔1”的文檔,其

工作區(qū)是空的。只有在第一行第一列有一個閃爍著的黑色豎條(或稱

光標),稱為插入點。鍵入文本時,它指示下一個字符的位置,每輸

入一個字符插入點自動向右移動一格。左編輯文檔時,可以移動“I”

狀的鼠標指針并單擊一下來移動插入點的位置,也可使用光標移動鍵

來移動插入點到所希望的位置。在普通視圖下,還會出現(xiàn)一小段水平

橫條,稱為文檔結束標記。

10.視圖與視圖切換按鈕所謂“視圖”,簡單說就是查看文檔的方式。

同一個文檔可以在不同的視圖下查看,雖然文檔的顯示方式不同,但

是文檔的內(nèi)容晃變的。視圖包括普通視圖、頁面視圖、Web版式和

大綱視圖,對文檔的操作需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視圖。視圖之間的

切換可以使用“視圖”下拉菜單中的命令,但更簡捷的方法是使用水

平滾動條左端的視圖切換按鈕。

11.擴大窗口工作區(qū)的方法一般情況下,Word窗口上總保留顯示“常

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標尺和狀態(tài)欄,顯然,這樣會縮小窗

口工作區(qū)的面積。要擴大窗口工作區(qū),可采用以下方法。(1)隱藏/

顯示工具欄、標尺和狀態(tài)欄實際上,除“常用”和“格式”工具欄外,

還有許多其他各類工具欄可以根據(jù)需要顯示/隱藏在窗口中。具體操

作是:①單擊“視圖”“工具欄”“相應工具欄名稱”就可顯示

/隱藏所指定的工具欄。②單擊“視圖”“標尺”可顯示/隱藏標尺。

③單擊“工具”“選項……”命令,在“視圖”選項卡中選中或取

消“狀態(tài)欄”復選框,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顯示/隱藏“狀

態(tài)欄”。隱藏藏了全部工具欄、標尺和狀態(tài)欄后,窗口上只剩下標題

欄和菜單欄了,這時,窗口的工作區(qū)得到了擴大。(2)全屏顯示和恢

復窗口單擊“視圖”“全屏顯示”命令,此時,標題欄和菜單欄就

全部隱去了,只留下一個“關閉全屏顯示”按鈕,整個屏幕都成了工

作區(qū)。單擊“關閉全屏顯示”按鈕或直接按ESC鍵都可以恢復到原

來的窗口顯示狀態(tài)。

12.Word幫助功能的使用MicrosoftOffice2000的每一個應用軟件

都提供聯(lián)機幫助,當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時,提醒用戶要充分利用其

求助功能。Word的“幫助”菜單的“MicrosoftWord幫助"和"這

是什么?”是兩條有用的求助命令。

【考點三】Word的基本操作

1.創(chuàng)建新文檔當Word啟動后,它會自動打開一個新的空文檔并暫時

命名為“文檔1”。除了這種自動創(chuàng)建文檔的辦法外,如果在編輯文

檔的過程中還需另外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新文檔時,可以用下列方法之一

來創(chuàng)建。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新建空白文檔”按鈕單擊“文件”

下拉菜單中的“新建”命令。按組合鍵Alt+F打開“文件”下拉菜

單,然后用上、下箭頭鍵移動光條到“新建”命令(或直接按N鍵)

并按Enter鍵。直接按快捷鍵Ctrl+N。Word對以后新建的文檔

以創(chuàng)建的順序,依次命名為“文檔2”、“文檔3”等。每一個新建文

檔對應有一獨立的窗口,任務欄中就有一個相應的文檔按鈕,可單擊

此按鈕進行文檔間的切換。

2.打開已存在的文檔當要查看、修改、編輯或打印已存在的Word文

檔時,首先應該打開它。文檔的類型可以是Word文檔,也可以利用

Word軟件的兼容性,經(jīng)過轉(zhuǎn)換打開Word文檔(如.WPS文件,純

文本文件等)。下面分別介紹打開文檔的方法。(1)打開一個或多個

已存在的Word文檔有下列三種常用方法打開一個或多個Word文檔

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打開”按鈕。單擊“文件”下拉菜單

中的“打開”命令。直接按快捷鍵Ctrl+Oo(2)打開由其他軟件

所創(chuàng)建的文件Word能夠識別很多其他軟件創(chuàng)建的文件格式,并且

在打開這類文檔時自動轉(zhuǎn)換文檔。打開由其他軟件所創(chuàng)建的文件,具

體步驟如下:①單擊“文件”下拉菜單中的“打開”命令或工具欄中

的“打開”按鈕,出現(xiàn)“打開”對話框。②在“查找范圍”列表框中

選定文件夾,“文件類型”列表框中選定要打開文件的類型。如果不

知道所要打開文件的類型,那么可以從“文件類型”列表框中選擇“所

有文件”選項。③在文件列表框中列出所有該類型的文件名,單擊所

需打開的文件名,再單擊“打開”按鈕將該文件轉(zhuǎn)換為Word格式并

打Fo(3)打開最近使用過的文檔如果要打開最近使用過的文檔,那

么只要在“文件”下拉菜單所保留的最近使用過的文檔名中選擇并單

擊它即可。鍵入文檔名前面的序號也可打開此文檔。默認情況下,“文

件”下拉菜單中保留4個最近使用過的文檔中。但Word2000中可

以設置保留文檔名的個數(shù),其方法是:單擊“工具”“選項”命令:

在“常規(guī)”選項卡中選定“列出最近所用的文件數(shù)”復選項并指定具

體文件數(shù)(最多可達9個):單擊“確定”按鈕。

3.輸入文本中文Word既可輸入漢字,又可輸入英文。中澳文輸入法

的切換方法有:單擊“任務欄”右端的“語言指示器”按鈕,在“輸

入法”列表中單擊所需的輸入法。按組合鍵Ctrl+空格鍵可以在中

/英文輸入法之間切換;按組合鍵Ctrl+Shift可以在各種輸入法之間

循環(huán)切換。

4.文檔的保存和保護(1)文檔的保存①保存新建文檔文檔輸入完后,

此文檔的內(nèi)容還駐留在計算機的內(nèi)存之中。為之永久保存所建立的文

檔,在退出Word前應將它作為磁盤文件保存起來。保存文檔的方法

有如下幾種: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單擊“文件”

下拉菜單中的“保存”命令。直接按快捷鍵Ctrl+So②保存已有

的文檔對已有的文件打開和修改后,同樣可用上述方法將修改后的文

檔以原來的文件名保存在原來的文件夾中。此時不再出現(xiàn)“另存為”

對話框。③用另一文檔名保存文檔單擊“文件”“另存為…”命令

可以把一個正在編輯的文檔以另一個不同的名字保存在指定的文件

夾下。④保存多個文檔如果想要一次操作保存多個已編輯修改了的文

檔,最簡便的方法是:按住Shift鍵的同時單擊“文件”菜單項打開

“文件”下拉菜單,這時菜單中的“保存”命令已改變?yōu)椤叭勘4妗?/p>

命令。單擊“全部保存”命令就可以實現(xiàn)一次操作保存多個文檔。(2).

文檔的保護如果所編輯的文檔是一份機密的文件,不希望無關人員查

看此文檔,則可以給文檔設置“打開權限密碼”,使別人在沒有密碼

的情況下無法打開此文檔。另外,如果所編輯的文檔允許另人查看,

但禁止修改,那么可以給這種文檔加一個“修改權限密碼”。對設置

了“修改權限密碼”的文檔別人可以在不知道口令的情況下以“只讀”

方式查看它,但無法修改它。

5.基本編輯技術

(1)插入點的移動?用鼠標移動插入點對于一篇長文檔,可首先使

用垂直或水平滾動條將要編輯的文本顯示在文檔窗口中,然后移動

“I”形鼠標指針到所需的位置并單擊左鍵。這樣,插入點就移動該

位置了。?用鍵盤移動插入點插入點(光標)可以用鍵盤來移動。

(2)文本的選定如果復制和移動文本的某一部分,則首先應選定這

部分文本??梢杂檬髽嘶蜴I盤來實現(xiàn)選定文本的操作。?用鼠標選定

文本?用鍵盤選定文本?用擴展功能鍵F8選定文本

(3)插入與刪除文本?插入文本在已輸入的文本的某一位置中插入

一段新的文本的操作是非常簡單的。惟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前文檔處

在“插入”方式還是“改寫”方式,如果狀態(tài)欄中的“改寫”呈黑色,

則表示處在“改寫”方式,否則是在“插入”方式下。反復雙擊狀態(tài)

欄中的“改寫”框可在這兩種方式之間切換。在插入方式下,只要將

插入點移到需要插入文本的位置,輸入新文本就可以。插入時,插入

點右邊的字符和文字隨著新的文字的輸入逐一向右移動。如在改寫方

式下,則插入點右邊的字符或文字將被新輸入的文字或字符所替換。

?刪除文本刪除一個字符或漢字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插入點移到此

字符或漢字的左邊。然后按Delete鍵,或者將插入點移到此字符或

漢字的右邊,然后按Backspace鍵。刪除幾行或一大塊文本的快速方

法是:首先選定要刪除的文本;然后按Delete鍵如果刪除之后想恢

復所刪除的文本,那么只要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撤消”按鈕即

可。

(4)移動文本在編輯文檔的時候,經(jīng)常需要將某些文本從一個位置

移動到另一個位置,以調(diào)整文檔的結構。移動文本的方法有:?使用

剪貼板移動文本可以通過“編輯”下拉菜單中的“剪切”和“粘貼”

命令或者“常用”工具欄中的“剪切”按鈕和“粘貼”按鈕來實現(xiàn)文

本的移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選定所要移動的文本

②單擊“編輯”下拉菜單中的“剪切”命令,或單擊“常用”工具欄

中的“剪切”按鈕,或按快捷鍵Ctrl+Xo此時所選定的文本被剪切

掉并臨時保存在剪貼板之中。

③將插入點移到文本擬要移動到的新位置。此新位置可以是在當前文

檔中,也可以在另一個文檔上。④單擊“編輯”下拉菜單中的“粘貼”

命令,或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粘貼”按鈕,或按快捷鍵Ctrl+V。

所選定的文本便移動到指定的新位置上。?使用快捷菜單移動文本使

用快捷菜單移動文本的操作步驟與方法使用剪貼板方法類似,所不同

之處在于它使用快捷菜單中的“剪切”和“粘貼”命令。具體步驟是:

①選定所要移動的文本②將“I”形鼠標指針移到所選定的文本區(qū),

當鼠標指針形狀變成向左上角指的箭頭時,單擊鼠標右鍵(簡稱“右

擊”),拉出快捷菜單。③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剪切”命令。④再將“I”

形鼠標指針移到文本擬要移動到的新位置上并右擊一下,再拉出快捷

菜單。⑤單擊快捷菜單中的“粘貼”命令,完成移動操作。?使用鼠

標拖動文本如果所移動的文本比較短小,而且擬移動到的目標位置就

在同一屏幕中,那么鼠標拖動它更為簡捷。具體步驟是:①選定所要

移動的文本。②將“I”形鼠標指針移到所選定的文本區(qū),使其變成

向左上角指的箭頭。③按住鼠標左鍵,此時鼠標指針下方增加一個灰

色的矩形,并在其前方出現(xiàn)一個虛豎線段(即插入點),它表明文本

要插入的新位置。④拖動鼠標指針前的虛插入點到文本擬要移動到的

新位置上并松開鼠標左鍵,這樣就完成了文本的移動。?使用鼠標右

拖動文本使用鼠標拖動文本是用鼠標左鍵拖動選定的文本實現(xiàn)移動。

與使用鼠標拖動文本類似,也可用鼠標的右鍵拖動選定的文本來移動

文本。其操作步驟如下:①選定所要移動的文本。②將“I”形鼠標

指針移到所選定的文本區(qū),使其變成向左上角指的箭頭。③按住鼠標

右鍵,將虛插入點拖動到文本擬要移動到的新位置上并松開鼠標或

鍵,④單擊快捷菜單中的“移動到此位置”的命令,完成移動。(5)

復制文本在操作中常常需要重復輸入一些前面已經(jīng)輸入過的文本,使

用復制操作可以減少鍵入錯誤,提高效率。復制文本是一種常用的操

作。與移動文本的操作類似,復制文本的方法有:?使用剪貼板復制

文本可以通過“編輯”下拉菜單中的“復制”和“粘貼”命令或者“常

用”工具欄中的“復制”按鈕和“粘貼”按鈕來實現(xiàn)文本的復制。具

體步驟如下:①選定所要復制的文本②單擊“編輯”“復制”命令,

或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復制”按鈕,或按快捷鍵Ctrl+Co此

時,所選定的文本的副本被臨時保存在剪貼板之中。③將插入點移到

文本擬要復制到的新位置。與移動文本操作相同,此新位置也可以是

在另一個文檔上。④單擊“編輯”下拉菜單中的“粘貼”命令,或單

擊“常用”工具欄中的“粘貼”按鈕,或按快捷鍵Ctrl+Vo此時,

所選定的文本的副本被復制到指定的新位置上了。只要剪貼板上的內(nèi)

容沒有被破壞,那么同一塊文本可以復制到若干個不同的位置上。?

使用快捷菜單復制文本使用快捷菜單復制文本的操作步驟與使用快

捷菜單移動文本的操作類似,所不同的是它使用快捷菜單中的“復制”

和“粘貼”命令。具體操作可參照“使用快捷菜單移動文本”的操作。

?使用鼠標拖動復制文本如果所要復制的文本塊比較短小,而且復制

的目標位置就在同一屏幕中,那么鼠標拖動復制顯得更為簡捷。其具

體操作步驟是:①選定所要復制的文本。②將“I”形鼠標指針移到

所選定的文本區(qū),使其變成向左上角指的箭頭。③先按住Ctrl鍵,

再按住鼠標左鍵,此時鼠標指針下方增加一個灰色的矩形和帶“+”

的矩形并在其前方出現(xiàn)一虛豎線段(即插入點),它表明文本要插入

的新位置0④拖動鼠標指針前的虛插入點到文本需要復制到的新位置

上,松開鼠標左鍵后再松開Ctrl鍵,即可將選定的文本復制到新位

置上。?使用鼠標右拖動復制文本此方法與使用鼠標右拖動移動文本

的方法類似,只要將第④步操作改為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復制到此位

置”的命令即可。具體操作可參照使用鼠標右拖動移動文本的方法。

(6)查找與替換Word的查找功能不公可以查找文檔中的某一指定

的文本,而且還可以查找特殊符號(如段落標記、制表符等)。?常

規(guī)查找文本查找操作具體步驟如下:①單擊“編輯”下拉菜單中的“查

找”命令或按快捷鍵Ctrl+F,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②單擊

“查找”選項卡,在“查找內(nèi)容”列表框中鍵入要查找的文本,如鍵

入“查找”一詞。③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開始查找。當查找到“查

找”一詞后,就將該文本移入到窗口工作區(qū)內(nèi),并反白顯示所找到的

文本④如果此時單擊“取消”按鈕,那么關閉“查找和替換”對話框,

插入點停留在當前查找到的文本處;如果還需繼續(xù)查找下一個的話,

那么可再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直到整個文檔找完畢為止。?高

級查找單擊“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查找”選項卡的“高級”按鈕

可以打開一個能設置各種查找條件的詳細對話框,設置好這些選項

后,可以快速查找出符合條件的文本來。單擊“高級”按鈕所打開的

“查找和替換”對話框。①查找內(nèi)容:在“查找內(nèi)容”列表框中鍵入

要查找的文本,或者單擊列表框右端的按鈕,列表中列出最近4次查

找過的文本供選用。②搜索范圍:在“搜索范圍”列表框中有“全部”、

“向上”和“向下”三個選項?!叭俊边x項表示從插入點開始向文

檔末尾查找,然后再從文檔開頭查找到插入點處;“向下”選項表示

從插入點查找到文檔末尾;“向上”選項表示從插入點開始向文檔開

頭處查找。③“區(qū)分大小寫”和“全字匹配”復選框:主要用于高效

查找英文單詞。④使用通配符:選擇此復選框可在要查找的文本中鍵

入通配符實現(xiàn)模糊查找。⑤區(qū)分全角和半角:選擇此復選框,可區(qū)

分全角或半角的英文字符和數(shù)字。否則不予區(qū)分⑥特殊字符:如要找

特殊字符,則可單擊“特殊字符”按鈕,打開“特殊字符”列表,從

中選擇所需的特殊字符。⑦“格式”按鈕:單擊“格式”按鈕,選擇

“字體”項可打開“字體”對話框,使用此對話框要設置所要查找的

指定文本的格式。字體格式的設置參見3.4.1節(jié)。⑧“常規(guī)”按鈕:

單擊“常規(guī)”按鈕可返回“常規(guī)”查找方式。?替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