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40.10
X55
DB5206
銅仁市地方標準
DB5206/T18—2018
代替DB522200/T82-2015
梵凈山茶葉初精制加工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imaryandhighlyprocessingofFanjingshantea
2018-12-06發布2018-12-06實施
銅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5206/T18—2018
梵凈山茶葉初精制加工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梵凈山茶葉初精制加工的術語和定義、要求、初加工技術、精加工技術。
本標準適用于梵凈山茶葉初精制加工。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SB/T10034茶葉加工技術術語
DB5206/T15梵凈山茶葉鮮葉分級標準
DB5206/T16梵凈山茶葉加工場所基本條件
3術語和定義
SB/T10034確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便于使用,本文件重復列出了SB/T10034
中某些術語和定義。
3.1
梵凈山茶葉
以梵凈山區域內(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石阡縣、沿河縣、德江縣、思南縣、玉屏縣)茶樹
鮮葉為原料加工生產的茶葉。
3.2
揉切
將鮮葉或萎凋葉通過揉切機械的揉捻、擠壓、破碎、撕裂、切細、卷曲等作用,使茶葉破碎、卷
曲,形成一定規格的顆粒,是紅碎茶初制特有的關鍵工序。
[SB/T10034-1992,定義4.8.1]
3.3
篩號茶
茶葉通過分篩分為若干長短、大小不同的茶,統稱為篩號茶。具體篩號茶一律以篩底命名,如4
孔篩底5孔篩面的茶命名為4孔茶,其余類推。
[SB/T10034-1992,定義5.1.36]
1
DB5206/T18—2018
4加工場所要求
4.1加工場所基本條件
應符合DB5206/T16的規定。
4.2生產過程衛生要求
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
5原料(鮮葉)要求
為嫩、勻、鮮、凈的正常芽葉,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鮮葉,其嫩度、勻度、新鮮度、凈度應基本一
致。各級別鮮葉質量應符合DB5206/T15的規定。
6初加工技術
6.1工藝流程
6.1.1梵凈山綠茶
攤青→殺青→做形→干燥
6.1.2梵凈山紅茶
萎調→揉捻(揉切)→發酵→干燥
6.2技術要求
6.2.1攤青
6.2.1.1茶青攤放于清潔衛生,設施完好的貯青間、貯青槽或篾質簸盤。攤葉厚度為1cm~12cm。攤
放時間為4h~8h。雨水葉、露水葉可用脫水機減少表面水后薄攤,通微風,加快水分蒸發。
6.2.1.2攤放至芽葉萎軟、色澤暗綠、略顯清香為適度。
6.2.2殺青
6.2.2.1基本要求.
殺透、殺勻、殺適度。
6.2.2.2基本技術
a)高溫殺青、先高后低:殺青要求迅速、及時破壞酶的活性,宜在1min~2min內把葉溫升至80℃
以上,完成徹底破壞酶的作用后,降低葉溫,在不產生紅梗、紅葉的前提下,掌握適當低溫
對綠茶品質有利,達到“殺透殺勻”、“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
b)抖悶結合,多抖少悶:悶殺措施能迅速提高葉溫,使殺青葉受熱均勻,短時間悶殺還能減輕
苦澀味;多抖可以避免產生悶黃和水悶味。一般掌握嫩葉“多抖少悶”、老葉“多悶少抖”
的原則;
c)老葉嫩殺,嫩葉老殺:老殺指失水適當多些,嫩殺指失水適當少些。
2
DB5206/T18—2018
6.2.2.3適度判斷
a)含水率范圍:57%~65%;
b)鼻嗅:無煙焦氣、青草氣、熟悶氣,有清香;
c)眼觀:葉色暗綠,失去光澤、無紅梗紅葉、焦邊焦葉、生青葉;
d)手捏:葉質柔軟,緊握成團,松手可散開,略有粘性,嫩莖梗折而不斷,稍有彈性。
6.2.3做形
不同的茶葉按其外形要求進行。
6.2.4萎凋
6.2.4.1基本技術
a)室外日光萎凋:
1)攤葉:將鮮葉薄攤于盛器中,攤葉厚度3cm~6cm。嫩葉、雨水葉和露水葉薄攤,老葉厚
攤。攤葉時要抖散攤平呈蓬松狀態,保持厚薄一致。
2)時間:宜選在10時~15時之間陽光不強烈的情況下進行,30min后收回萎凋葉放在蔭涼
通風處攤放3h~5h至萎凋適度。
b)室內自然萎凋:
1)攤葉:攤葉厚度3cm~6cm,雨水葉和露水葉薄攤。攤葉時要抖散攤平呈蓬松狀態,保持
厚薄一致。
2)溫度、濕度:萎凋室溫度(25±2)℃;相對濕度(65±5)%。
3)翻抖:每隔2h翻抖一次,翻抖時手勢要輕,避免損傷芽葉。
4)時間:12h~16h。
c)萎凋槽萎凋
1)攤葉:將鮮葉攤放在萎凋槽中,攤葉厚度:小葉種15cm~20cm,大中葉種16cm~18cm,
嫩葉、雨水葉和露水葉10cm~15cm。攤葉時要抖散攤平呈蓬松狀態,保持厚薄一致。
2)環境溫度、濕度:溫度20℃~30℃,濕度(75±5)%。槽體前后部溫度相對一致,鼓風
機氣流溫度應隨萎凋進程逐漸降低。
3)鼓風要求:風量大小根據葉層厚薄和葉質柔軟程度適當調節,以不吹散葉層、出現“空
洞”為標準。每隔1.5h~2h停止鼓風,停止鼓風時間10min;下葉前10min~15min停
止鼓熱風,改為鼓冷風。
4)翻抖:每隔1.5h~2h翻抖一次,含水量高的每隔0.5h翻抖一次。翻抖時手勢要輕,避
免損傷芽葉。
5)時間:8h~10h。
6.2.4.2適度判斷
葉面失去光澤,葉色暗綠,青草氣減退,透出萎凋葉特有的清香;葉形皺縮,莖脈失水柔軟,彎
曲而不易折斷,緊握成團,松手可緩慢松散為適度。
6.2.5揉捻
6.2.5.1總體要求
揉捻要揉好外形,兼顧內質。根據各類茶的品質要求不同,在進行揉捻時,結合不同的鮮葉、含
水量、品質要求等具體而定。
3
DB5206/T18—2018
6.2.5.2加壓原則
揉捻時以“輕、重、輕”為加壓原則,兼顧嫩葉冷揉和輕壓短揉、老葉熱揉和重壓長揉的原則。
6.2.5.3適度判斷
以葉細胞損傷率一般為45%~55%,茶汁粘附葉面,手摸有潤滑粘手感為適度。
6.2.6揉切
按照如下工序依次進行:
a)30轉子機搓揉:裝葉量以自然裝滿進茶斗,搓揉葉呈片狀皺褶,有少量茶汁溢出為揉捻適度。
b)25Ⅰ轉子機揉切:裝葉量以自然裝滿進茶斗,顆粒緊卷為適度。
c)8目圓篩機篩分:篩下茶送入發酵室發酵,篩面茶繼續切碎進7目篩篩分。
c)25Ⅱ轉子機揉切:裝葉量以自然裝滿進茶斗為宜,顆粒緊卷為適度。
d)7目圓篩機篩分:篩下茶發酵送入發酵室,篩面茶繼續切碎進20轉子機揉切。
e)20轉子機揉切:裝葉量以自然裝滿進茶斗,顆粒緊卷為適度,解散后送入發酵室發酵。
6.2.7發酵
6.2.7.1技術要求
a)發酵室發酵:要求室內保持新鮮的、緩和流通的空氣。發酵室室溫(24±2)℃,發酵盤裝葉
厚度8cm~12cm,厚薄均勻。相對濕度≥95%,以噴霧或灑水調節,保持空氣流通;每間隔30min
吹冷風一次,鼓風時間3min~5min。一般嫩葉宜薄,老葉宜厚。
b)發酵機發酵:將揉捻葉裝入發酵桶內,每桶裝葉量10kg~12kg,裝葉厚度15cm~20cm,裝葉
完畢后,設置智能發酵機的相對濕度為95%,相對溫度為(25±1)℃,每隔10min自動換氣
排濕一次,發酵時間為4h~6h。
6.2.7.2適度判斷
一般表現為葉色黃紅,青草氣消失,有花果香味顯現。發酵不足,香氣不純,帶青氣。發酵過度,
香氣低悶,有酸餿氣。發酵程度掌握“寧可偏輕,不可過度”。
6.2.8干燥
6.2.8.1基本要求
不糊、不焦、足干。
6.2.8.2技術要求
a)分次干燥:茶葉干燥前期以散失水分和做形為主,后期以發展香氣和增進滋味為主,當:
1)茶葉相互不粘連,稍感觸手,含水量35%~40%時即轉為以做形為主;
2)至茶條可以折斷,茶香顯露,含水量15%~20%時則以發展香氣,增進滋味為主;
3)毛茶至手捏茶條成粉末,含水4%~6%足干為適度。
b)攤涼:在每次干燥之后進行,下機后及時攤涼至室溫。
7精加工技術
7.1工藝流程
4
DB5206/T18—2018
篩分→揀剔→風選→補火車色→勻堆裝箱。
7.2技術要求
7.2.1篩分
a)抖篩:分清各篩號茶的粗細,使茶坯粗細和凈度初步符合各級茶的規格要求。
b)園篩:主要分出茶葉長短,使同一篩孔茶條,長短基本一致符合各篩孔(號)茶坯的規格。
7.2.2揀剔
剔除夾雜物,純凈品質。與正茶相近的雜物如茶梗、茶筋、茶籽或非茶類夾雜物,必須經過揀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學工作參考總結高三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參考總結
- 篷布遮陽篷在商業建筑的裝飾效果考核試卷
- 五年級下冊各單元好詞好句盤點
- 5-16一般同步時序電路的設計1-原始狀態轉移表的建立
- 北京市西城區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22024?2025學年學高一下學期階段測試一(3月)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導論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汽開區達標名校2025屆重點高中聯盟領軍考試4月初三化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醫藥學院《現代公司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果樹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規程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3-國開(ZJ)-參考資料
- 外科常見手術備皮
- 專項債申報操作流程及項目評審細則(詳細版)
- 抑郁癥的早期識別和干預
- 大型商業綜合體弱電智能化規劃方案大型商場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城市綜合體弱電方案
- T-CITSA 20-2022 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息全息采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
- 護士行為規范及護理核心制度
- 在核心素養指導下高中主題班會課的作用
- 中石化在線測評題庫
- 跨學科護理合作模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