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復習計劃_第1頁
2013高三復習計劃_第2頁
2013高三復習計劃_第3頁
2013高三復習計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計劃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的關鍵時期,第一輪復習是否到位,是否扎實,將直接決定高考成績的好壞。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抓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考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逐步提高那如何在第一輪復習這個關鍵時期中更好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高考強調在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考生現階段復習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如果考生地理學得不太好,這一輪復習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最佳時機更應側重主干知識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幾乎每年都會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氣候、洋流、農業生產的條件、城市化、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我國不同地點降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干知識體系作為主要考查內容,這些都是大綱要求考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沒有一道超綱題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各地區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識包括:時間的計算;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特別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征;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游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對這些主干知識的復習,考生要準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高三,就像一座高山

,我們的攀登開始了,高三的學習只有一年,時間緊,任務重,只有科學的安排,才會有較高的效率!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計劃

(計劃用110個課時完成)

一、地球和地圖(含《地球在宇宙中》)(用16節課講授)二、世界地理(用17節課講授)

三、中國地理(用15節課講授)

四、高中地理上冊第2——5章(用28節課講授)五、高中地理下冊第6——11章(用34節課講授)課程安排第一單元:地球、地圖與地球在宇宙中(共16課時)第1課時:1、學習地理的重要性。2、如何學好地理。3、地球的外形與大小第2課時:1、經緯線、經緯度。2、經緯網的意義第3課時:1、天體與天體系統。2、天球與星空圖第4課時:1、太陽和太陽系。2、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第5課時:1、地月系。2、月相第6課時:經緯線與月相練習第7課時:地球的自轉:特點與意義第8課時:地球的自轉:時區與日界線(1)

第9課時:地球的自轉:時區與日界線(2)第10課時:地球的公轉:特點與黃赤交角第11課時:地球的公轉的地理意義(1):正午太陽高度角

第12課時:地球的公轉的地理意義(2):晝夜長短第13課時:地球運動練習第14課時:地圖:地圖上的三要素第15課時:地圖:1、分類。2、等高線地形圖。3、地形剖面圖第16課時:地球、地圖和地球在宇宙中單元過關練習第二單元:世界地理(共17課時)第17課時:世界的陸地和海洋(1)第18課時:世界的陸地和海洋(2)第19課時:世界的居民第20課時:世界政區地圖和分區練習一:世界地理概況過關檢測題第21課時:東亞第22課時:東南亞第23課時:南亞第24課時:中亞第25課時:西亞和北非第26課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27課時:歐洲西部第28課時:歐洲東部和北亞第29課時:北美第30課時:拉丁美洲第31課時:大洋洲第32課時:南極洲練習二:世界分區地理過關練習第33課時:世界地理單元過關練習第三單元:中國地理(共15課時)第34課時: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第35課時:中國的人口和民族第36課時:中國的地形(1)第37課時:中國的地形(2)練習一: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地形過關練習第38課時:中國的天氣與氣候(1)第39課時:中國的天氣與氣候(2)第40課時: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練習二:中國的天氣與氣候、河流和湖泊過關練習第41課時:中國的交通第42課時:中國的商業和旅游業練習三:中國的交通、商業和旅游業過關練習第43課時:中國區域地理:北方地區第44課時:中國區域地理:南方地區第45課時:中國區域地理:西北地區第46課時:中國區域地理:青藏地區第47課時:中國區域地理:臺灣、香港和澳門練習四:中國區域地理概況過關練習第48課時:中國地理單元過關練習第四單元:自然地理(共28課時)第49課時: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第50課時:大氣的熱狀況第51課時:大氣的運動(1)第52課時:大氣的運動(2)第53課時:大氣的降水第54課時:天氣與氣候(1)第55課時:天氣與氣候(2)練習一:地球上的大氣過關練習第56課時:水循環和水平衡第57課時:海洋水(1)第58課時:海洋水(2)第59課時:陸地水(1)第60課時:陸地水(2)第61課時:水資源的利用練習二:地球上的水過關練習第62課時:地球的內部圈層第63課時:地殼的結構和物質組成第64課時:地殼運動(1)第65課時:地殼運動(2)第66課時: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第67課時:地球內能的釋放第68課時: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的變化(1)第69課時: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的變化(2)第70課時:地殼的演化練習三:地殼和地殼的變動過關練習第71課時:生物與地理環境第72課時: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第73課時:土壤第74課時:自然帶(1)第75課時:自然帶(2)練習四: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帶過關練習第76課時:自然地理單元過關練習第五單元:人文經濟地理(共34課時)第77課時:自然資源概述第78課時:土地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第79課時:生物資源及其利用保護(1)第80課時:生物資源及其利用保護(2)第81課時:礦產資源及其利用(1)第82課時:礦產資源及其利用(2)練習一:自然資源和資源保護過關練習第83課時:能源概述第84課時:常規能源(1)第85課時:常規能源(2)第86課時:新能源第87課時:能源問題和能源利用的前景(1)第88課時:能源問題和能源利用的前景(20練習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過關練習第89課時:農業概述第90課時:世界農業發展概況第91課時:世界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問題第92課時: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1)第93課時: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2)練習三: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過關練習第94課時:工業概述第95課時: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1)第96課時: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2)第97課時:世界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第98課時:我國的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1)第99課時:我國的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2)練習四: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過關練習第100課時:人口增長和分布(1)第101課時:人口增長和分布(2)第102課時:人口的遷移第103課時: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問題(1)第104課時: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問題(2)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