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1頁
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2頁
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3頁
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4頁
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榆林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一、常識判斷(共10題)1.下列關于陜西榆林的說法,錯誤的是()A.榆林是陜西雜糧的主產區B.榆林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C.榆林位于陜西省最南端D.榆林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答案:C。榆林位于陜西省最北部,而非最南端,所以C選項說法錯誤,A、B、D選項表述均正確。2.以下哪項不屬于榆林的傳統美食()A.羊肉面B.子洲馃餡C.油潑面D.拼三鮮答案:C。油潑面是陜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美食,羊肉面、子洲馃餡、拼三鮮都是榆林的傳統美食,所以選C。3.關于榆林的礦產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榆林煤炭儲量較少B.榆林沒有石油資源C.榆林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礦產基地D.榆林的天然氣儲量在中國排名靠后答案:C。榆林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礦產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都非常豐富,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所以A、B、D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4.下列哪個景點不在榆林()A.紅堿淖B.波浪谷C.法門寺D.統萬城答案:C。法門寺位于寶雞市扶風縣,紅堿淖、波浪谷、統萬城都在榆林,所以選C。5.榆林的氣候類型主要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B.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答案:B。榆林地處中國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A、C、D選項不符合其氣候特征,所以選B。6.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與榆林有密切關系()A.張騫B.蒙恬C.玄奘D.鄭和答案:B。蒙恬曾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并修筑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其活動區域與榆林相關。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下西洋,他們的主要活動與榆林關聯不大,所以選B。7.榆林市的市樹是()A.槐樹B.榆樹C.楊樹D.柳樹答案:B。榆林市的市樹是榆樹,所以選B。8.下列關于榆林文化的表述,正確的是()A.榆林文化以海洋文化為主B.榆林的民俗文化比較單一C.榆林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形式,如陜北民歌、陜北秧歌等D.榆林文化受外來文化影響極小,沒有與其他文化融合的現象答案:C。榆林地處內陸,不以海洋文化為主,A選項錯誤;榆林民俗文化豐富多樣,B選項錯誤;榆林文化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文化有交流融合,D選項錯誤;榆林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形式,如陜北民歌、陜北秧歌等,C選項正確。9.榆林在古代是重要的軍事要地,下列哪個朝代曾在榆林修筑長城()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明朝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大規模修筑長城,榆林境內有明長城遺址,唐朝、宋朝、清朝沒有大規模在榆林修筑長城,所以選C。10.下列關于榆林旅游資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榆林的旅游資源以自然風光為主,人文景觀較少B.榆林的沙漠風光獨具特色C.榆林的古城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D.榆林的紅色旅游資源也很豐富答案:A。榆林既有豐富的自然風光,如紅堿淖、波浪谷等,也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如統萬城、榆林古城等,A選項說法錯誤,B、C、D選項表述均正確。二、言語理解與表達(共15題)1.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榆林這座城市______了無數的榮耀與滄桑,它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承載著人們的夢想與希望。A.經歷B.經受C.承受D.遭遇答案:A。“經歷”指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經歷榮耀與滄桑”搭配恰當;“經受”側重于承受艱難、困苦等,“承受”一般接壓力、重量等,“遭遇”通常指遇到不幸或不利的事,B、C、D選項均不如“經歷”合適,所以選A。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對榆林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榆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前來觀賞和體驗。C.為了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學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他的寫作水平明顯改進了。答案:B。A選項缺少主語,應刪去“通過”或“使”;C選項否定不當,應刪去“不”;D選項“水平”與“改進”搭配不當,應將“改進”改為“提高”,所以選B。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榆林的美食文化______,各種特色小吃讓人______。無論是街頭巷尾的小店,還是高檔餐廳,都能讓人品嘗到地道的榆林風味。A.源遠流長垂涎欲滴B.博大精深贊不絕口C.歷史悠久食指大動D.豐富多彩拍案叫絕答案:A。“源遠流長”形容歷史悠久,“垂涎欲滴”形容非常想吃的樣子,用在這里形容榆林美食文化歷史和美食的吸引力很合適;“博大精深”側重于思想、學術等廣博高深,“贊不絕口”強調稱贊,“食指大動”沒有“垂涎欲滴”形象,“拍案叫絕”一般用于對精彩的表演、言論等的贊嘆,B、C、D選項不如A選項貼切,所以選A。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榆林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如紅堿淖、波浪谷、統萬城……等。B.“你知道榆林的傳統手工藝有哪些嗎?”小明問。C.我喜歡榆林的美食,像羊肉面、子洲馃餡、拼三鮮…等。D.榆林的歷史文化十分豐富,有古老的長城文化、獨特的民俗文化,還有紅色革命文化!答案:B。A選項“……”和“等”不能同時使用;C選項“…”和“等”不能同時使用;D選項句末的感嘆號使用不當,應改為句號,所以選B。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榆林的傳統手工藝獨具匠心,如綏德石雕、清澗剪紙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現出工匠們的精湛技藝。A.獨具匠心: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B.精湛:精深。C.這里的“獨具匠心”可以用“別出心裁”替換。D.“每一件作品都展現出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中的“每一件”強調作品數量多。答案:D。“每一件”強調的是個體,突出每件作品都有很高的水準,而不是強調數量多,A、B、C選項對詞語的理解均正確,所以選D。6.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榆林的古城墻是歷史的見證,它高大堅固,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屹立不倒。②漫步在榆林古城的街道上,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古代的繁華。③城墻上的烽火臺,曾經是傳遞軍情的重要設施。④古城內的四合院,布局合理,建筑風格獨特。⑤這些古老的建筑,構成了榆林獨特的城市風貌。A.②①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④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A。②句引出漫步榆林古城的話題,應為首句;①句承接②句,介紹古城墻;③句進一步說明城墻上的烽火臺;④句介紹古城內的四合院;⑤句總結這些古老建筑構成了獨特城市風貌,所以順序為②①③④⑤,選A。7.下列對“榆林的煤炭資源不僅儲量豐富,而且品質優良”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榆林的煤炭資源只在儲量方面有優勢。B.榆林的煤炭資源只在品質方面有優勢。C.榆林的煤炭資源在儲量和品質兩方面都有優勢。D.榆林的煤炭資源儲量和品質都沒有優勢。答案:C。句子中“不僅……而且……”表明榆林的煤炭資源在儲量豐富的同時,品質也優良,即在儲量和品質兩方面都有優勢,所以選C。8.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在榆林的沙漠中,有一片神奇的綠洲——紅堿淖。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沙漠之中,______,為這片干旱的土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A.周圍是廣袤的沙漠,湖水清澈湛藍B.湖水清澈湛藍,周圍是廣袤的沙漠C.周圍廣袤的沙漠圍繞著清澈湛藍的湖水D.清澈湛藍的湖水被周圍廣袤的沙漠圍繞著答案:B。按照先描述主體“湖水”,再描述周圍環境“沙漠”的邏輯順序,B選項最恰當,A選項順序不符合邏輯,C、D選項表述較啰嗦,所以選B。9.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忘紀閑暇抵御美輪美奐B.震撼懊悔脈搏談笑風生C.屏嶂靜謐鞠躬婦孺皆知D.攛掇屏嶂攛掇鋒芒必露答案:B。A選項“忘紀”應寫作“忘記”;C選項“屏嶂”應寫作“屏障”;D選項“屏嶂”應寫作“屏障”,“鋒芒必露”應寫作“鋒芒畢露”,所以選B。10.對“榆林的民間藝術就像一座寶藏,等待著人們去挖掘和發現”這句話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比喻B.擬人C.夸張D.排比答案:A。這句話把“榆林的民間藝術”比作“寶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沒有運用擬人、夸張、排比的手法,所以選A。11.下列句子中,表達的語氣最強烈的一項是()A.榆林的自然風光真美啊!B.榆林的自然風光難道不美嗎?C.榆林的自然風光很美。D.榆林的自然風光應該是美的。答案:B。A選項是感嘆句,表達贊美之情;B選項是反問句,加強了肯定的語氣,表達的語氣比感嘆句更強烈;C選項是陳述句,語氣較為平淡;D選項“應該是”表述比較委婉,語氣最弱,所以選B。1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榆林的知名度不斷______。越來越多的人開始______榆林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A.提高了解B.提升認識C.增強熟悉D.增加知曉答案:A。“提高”常與“知名度”搭配;“了解”側重于對事物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用在這里形容人們對榆林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認知比較合適,“提升”“增強”“增加”與“知名度”搭配不如“提高”恰當,“認識”“熟悉”“知曉”在程度和語境上不如“了解”貼切,所以選A。13.下列對“陜北民歌是榆林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這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A.陜北民歌只是榆林文化的一個小部分。B.陜北民歌代表了榆林文化的全部。C.陜北民歌是榆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獨特魅力的一部分。D.陜北民歌與榆林文化沒有關系。答案:C。“亮麗名片”說明陜北民歌是榆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獨特魅力的一部分,它不能代表榆林文化的全部,也不是榆林文化的一個小部分,且與榆林文化密切相關,所以選C。14.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A.榆林的山像巨人一樣守護著這片土地。B.榆林的夜晚,燈火輝煌,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C.榆林的美食讓人垂涎三尺。D.我喜歡榆林的春天,喜歡它的溫暖,喜歡它的生機。答案:無符合選項。A選項把“山”比作“巨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B選項把“燈火”比作“星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C選項“垂涎三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D選項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15.對“榆林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榆林人的努力”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只有少數榆林人對榆林的發展有貢獻。B.榆林的發展與榆林人沒有關系。C.每一個榆林人都為榆林的發展付出了努力。D.榆林的發展只需要一部分榆林人的努力。答案:C。句子強調了每一個榆林人對榆林發展的重要性,意味著每一個榆林人都為榆林的發展付出了努力,A、B、D選項理解錯誤,所以選C。三、判斷推理(共15題)1.所有榆林人都喜歡吃羊肉面,小李喜歡吃羊肉面,所以小李是榆林人。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結構最為相似()A.所有的學生都要參加考試,小張參加了考試,所以小張是學生。B.所有的醫生都會做手術,小王會做手術,所以小王是醫生。C.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陽光,小草需要陽光,所以小草是植物。D.以上三項都符合答案:D。題干的推理形式是: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A選項“所有的學生都要參加考試,小張參加了考試,所以小張是學生”;B選項“所有的醫生都會做手術,小王會做手術,所以小王是醫生”;C選項“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陽光,小草需要陽光,所以小草是植物”,推理形式均與題干一致,所以選D。2.某單位組織員工去榆林旅游,有以下說法:(1)如果小張去,那么小李也去;(2)只有小王不去,小張才去;(3)小李去或者小趙去;(4)小趙不去。如果以上說法都為真,那么可以推出()A.小張去B.小王去C.小李去D.以上都不對答案:C。由(3)“小李去或者小趙去”和(4)“小趙不去”,根據“或關系”否定肯定式,可得小李去;由(1)“小張去→小李去”,小李去是對后件的肯定,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無法確定小張是否去;由(2)“小張去→?小王去”,無法確定小張是否去,也就無法確定小王是否去,所以選C。3.榆林的某個景區規定:進入景區必須購買門票,并且不能攜帶寵物。小張進入了該景區,那么可以推出()A.小張購買了門票,并且沒有攜帶寵物B.小張購買了門票,但可能攜帶了寵物C.小張可能沒有購買門票,但沒有攜帶寵物D.小張可能既沒有購買門票,也攜帶了寵物答案:A。根據景區規定“進入景區→購買門票且?攜帶寵物”,小張進入了景區,這是對前件的肯定,根據肯前必肯后,可得小張購買了門票,并且沒有攜帶寵物,所以選A。4.以下是關于榆林旅游景點的一些描述:(1)紅堿淖和波浪谷至少去一個;(2)如果去紅堿淖,那么就不去統萬城;(3)統萬城和波浪谷都要去。這三個描述中只有一個為真,那么可以推出()A.去紅堿淖,不去波浪谷和統萬城B.去波浪谷,不去紅堿淖和統萬城C.去統萬城,不去紅堿淖和波浪谷D.不去紅堿淖、波浪谷和統萬城答案:B。(1)紅堿淖或波浪谷;(2)紅堿淖→?統萬城;(3)統萬城且波浪谷。(2)和(3)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三個描述中只有一個為真,所以(1)為假,(1)的矛盾命題“?紅堿淖且?波浪谷”為真,即不去紅堿淖和波浪谷,又因為(3)為假,所以統萬城也不去,所以選B。5.甲、乙、丙、丁四人討論榆林的美食。甲說:“榆林的羊肉面最好吃。”乙說:“榆林的子洲馃餡最好吃。”丙說:“甲說得不對。”丁說:“乙和我意見一樣。”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那么可以推出()A.甲說的是真話,羊肉面最好吃B.乙說的是真話,子洲馃餡最好吃C.丙說的是真話,其他美食最好吃D.丁說的是真話,子洲馃餡最好吃答案:C。甲說羊肉面最好吃,丙說甲說得不對,甲和丙的話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所以乙和丁說的是假話,即子洲馃餡不是最好吃的,那么甲說的也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所以選C。6.某旅游團去榆林旅游,導游對游客說:“要么去紅堿淖,要么去波浪谷。”以下哪種情況符合導游的說法()A.既去紅堿淖,又去波浪谷B.既不去紅堿淖,也不去波浪谷C.去紅堿淖,但不去波浪谷D.以上情況都不符合答案:C。“要么去紅堿淖,要么去波浪谷”表示只能去其中一個地方,A選項既去紅堿淖又去波浪谷不符合;B選項既不去紅堿淖也不去波浪谷不符合;C選項去紅堿淖但不去波浪谷符合,所以選C。7.如果“榆林的旅游業發展良好→游客數量增加”為真,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游客數量增加,說明榆林的旅游業發展良好B.榆林的旅游業發展不好,那么游客數量一定不增加C.游客數量不增加,說明榆林的旅游業發展不好D.以上都不一定為真答案:C。“榆林的旅游業發展良好→游客數量增加”,這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A選項“游客數量增加”是對后件的肯定,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不能得出榆林的旅游業發展良好;B選項“旅游業發展不好”是對前件的否定,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不能得出游客數量一定不增加;C選項“游客數量不增加”是對后件的否定,根據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榆林的旅游業發展不好,所以選C。8.有甲、乙、丙三個旅游公司,它們分別推出了榆林不同的旅游線路。已知:(1)甲公司的線路不包括紅堿淖;(2)乙公司的線路包括統萬城;(3)如果乙公司的線路包括統萬城,那么丙公司的線路不包括波浪谷;(4)丙公司的線路包括波浪谷。由此可以推出()A.甲公司的線路包括統萬城B.乙公司的線路不包括波浪谷C.丙公司的線路包括紅堿淖D.以上都無法推出答案:B。由(3)“乙公司線路包括統萬城→丙公司線路不包括波浪谷”和(4)“丙公司線路包括波浪谷”,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乙公司線路不包括統萬城,又因為(2)說乙公司線路包括統萬城,這相互矛盾,說明前提中存在錯誤信息,但按照給定邏輯推理,能推出乙公司的線路不包括波浪谷,所以選B。9.以下關于榆林文化的判斷,正確的是()A.所有榆林文化都具有現代氣息B.有些榆林文化具有古老的傳統特色C.榆林文化不包括現代藝術形式D.榆林文化只包含民俗文化答案:B。榆林文化是豐富多樣的,既包含古老的傳統特色文化,也有現代藝術形式等,A選項“所有”表述太絕對;C選項與實際情況不符;D選項“只包含”表述錯誤,所以選B。10.某旅行社推出榆林三日游活動,規定:(1)如果報名人數達到20人,就可以享受團購優惠;(2)只有提前三天報名,才能享受團購優惠;(3)小明提前三天報名了。從以上信息可以推出()A.小明能享受團購優惠B.小明不能享受團購優惠C.如果報名人數達到20人,小明就能享受團購優惠D.以上都無法推出答案:C。由(1)“報名人數達到20人→享受團購優惠”和(2)“享受團購優惠→提前三天報名”,可遞推得出“報名人數達到20人→提前三天報名”。小明提前三天報名了,這是對后件的肯定,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但如果報名人數達到20人,根據肯前必肯后,小明就能享受團購優惠,所以選C。11.甲、乙、丙三人對榆林的一個景點進行評價。甲說:“這個景點很美。”乙說:“這個景點一般。”丙說:“甲和乙說得都不對。”已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那么可以推出()A.甲說的是真話,景點很美B.乙說的是真話,景點一般C.丙說的是真話,景點有其他特點D.無法確定誰說的是真話答案:C。甲說景點很美,乙說景點一般,丙說甲和乙說得都不對,甲和乙的話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三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所以丙說的是真話,即景點既不是很美也不是一般,有其他特點,所以選C。12.對于榆林的旅游發展,有以下觀點:觀點一:加強宣傳能提高榆林旅游的知名度。觀點二:改善旅游基礎設施能提升游客的體驗。觀點三:提高旅游服務質量能增加游客的滿意度。如果以上三個觀點都為真,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只要加強宣傳,就能提高游客的滿意度B.只有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才能提高榆林旅游的知名度C.如果不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游客的滿意度就不會增加D.以上都不一定為真答案:C。A選項加強宣傳只能提高旅游知名度,與提高游客滿意度沒有直接的邏輯推導關系;B選項改善旅游基礎設施與提高旅游知名度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C選項“提高旅游服務質量能增加游客的滿意度”,其逆否命題為“不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游客的滿意度就不會增加”,所以選C。13.某景區規定:禁止在景區內吸煙,否則將處以罰款。小張在景區內吸煙了,那么()A.小張一定會被罰款B.小張可能會被罰款C.小張不會被罰款D.無法確定小張是否會被罰款答案:A。景區規定“禁止在景區內吸煙,否則將處以罰款”,可翻譯為“在景區內吸煙→罰款”,小張在景區內吸煙了,這是對前件的肯定,根據肯前必肯后,小張一定會被罰款,所以選A。14.甲、乙、丙、丁四人對榆林的四個景點:紅堿淖、波浪谷、統萬城、榆林古城進行排序。甲說:“紅堿淖第一,波浪谷第二。”乙說:“紅堿淖第二,統萬城第三。”丙說:“波浪谷第二,榆林古城第四。”丁說:“統萬城第三,榆林古城第四。”已知每個人都只說對了一半,那么四個景點的正確排序是()A.紅堿淖第一,波浪谷第二,統萬城第三,榆林古城第四B.紅堿淖第二,波浪谷第一,統萬城第三,榆林古城第四C.紅堿淖第一,波浪谷第三,統萬城第二,榆林古城第四D.紅堿淖第四,波浪谷第二,統萬城第三,榆林古城第一答案:A。采用代入法,A選項代入后,甲說的“紅堿淖第一”正確,“波浪谷第二”正確;乙說的“紅堿淖第二”錯誤,“統萬城第三”正確;丙說的“波浪谷第二”正確,“榆林古城第四”正確;丁說的“統萬城第三”正確,“榆林古城第四”正確,每個人都只說對了一半,符合題意;B、C、D選項代入后均不符合“每個人都只說對了一半”的條件,所以選A。15.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因為榆林有很多旅游景點,所以去榆林旅游的人一定很多B.只有榆林的美食好吃,游客才會去榆林旅游C.如果榆林的旅游服務不好,那么游客的滿意度就會降低D.只要宣傳榆林旅游,就會有大量游客前往答案:C。A選項有很多旅游景點不一定就會有很多人去旅游,還有其他因素影響;B選項游客去榆林旅游的原因是多樣的,美食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條件;C選項旅游服務不好會影響游客的滿意度,推理合理;D選項宣傳只是吸引游客的一個因素,不是宣傳了就一定會有大量游客前往,所以選C。四、資料分析(共10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2023年,榆林市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45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旅游總收入達到300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國內游客44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280億元;入境游客10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億美元(按1美元=7元人民幣換算)。從旅游客源地來看,來自省內的游客占30%,來自周邊省份的游客占40%,來自其他地區的游客占30%。在旅游景點方面,紅堿淖接待游客300萬人次,波浪谷接待游客400萬人次,統萬城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榆林古城接待游客500萬人次。1.2022年榆林市接待國內外游客約為()萬人次。A.3913B.4000C.4100D.4200答案:A。已知2023年接待國內外游客45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設2022年接待游客數量為x萬人次,則\(x(1+15\%)=4500\),\(x=\frac{4500}{1+15\%}\≈3913\)萬人次,所以選A。2.2023年榆林市旅游外匯收入換算成人民幣為()億元。A.12B.14C.16D.18答案:B。已知旅游外匯收入2億美元,1美元=7元人民幣,所以換算成人民幣為\(2×7=14\)億元,選B。3.2023年來自周邊省份的游客約有()萬人次。A.1350B.1600C.1800D.2000答案:C。2023年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4500萬人次,來自周邊省份的游客占40%,則來自周邊省份的游客數量為\(4500×40\%=1800\)萬人次,選C。4.2023年榆林市國內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約為()A.90%B.93%C.95%D.97%答案:B。2023年國內旅游收入280億元,旅游總收入300億元,國內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為\(\frac{280}{300}\≈93\%\),選B。5.2023年波浪谷接待游客數量比統萬城多()A.100萬人次B.200萬人次C.300萬人次D.400萬人次答案:B。波浪谷接待游客400萬人次,統萬城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波浪谷比統萬城多接待\(400200=200\)萬人次,選B。根據以下資料,回答610題。2023年榆林市各產業發展情況如下:第一產業增加值200億元,同比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500億元,同比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800億元,同比增長10%。全市生產總值(GDP)為2500億元。在工業方面,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800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3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200億元。6.2022年榆林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約為()億元。A.190.48B.192.31C.194.29D.196.15答案:A。設2022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x億元,已知2023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00億元,同比增長5%,則\(x(1+5\%)=200\),\(x=\frac{200}{1+5\%}\≈190.48\)億元,選A。7.2023年榆林市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A.50%B.60%C.70%D.80%答案:B。2023年第二產業增加值1500億元,全市生產總值(GDP)為250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frac{1500}{2500}=60\%\),選B。8.2023年榆林市工業增加值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占比為()A.60%B.66.67%C.70%D.75%答案:B。工業增加值為\(800+300+200=1300\)億元,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800億元,其占比為\(\frac{800}{1300}\≈66.67\%\),選B。9.2023年榆林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加了()億元。A.72.73B.74.55C.76.36D.78.18答案:C。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800億元,同比增長10%,則同比增加了\(800\frac{800}{1+10\%}=800\frac{8000}{11}\≈72.73\)億元,選C。10.2023年榆林市三大產業增加值從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A.第一產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