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浙江省嘉興市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嘉興八校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集鎮隨生產力發展而興起,某些集鎮亦因地理位置重要而興盛。中國古代某一朝代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朝廷借著發達漕運和海運將南方的財賦順利北運,由此在運河沿岸崛起了很多工商業集鎮。據此推斷,該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隋朝 D.元朝2.我國最早翻譯出版的西方科學書籍是A.《夢溪筆談》 B.《幾何原本》 C.《海國圖志》 D.《天演論》3.交通改善方便了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批準正式開辦國家郵政,下令所有商埠西方人私自設立的“書信館”必須在1897年2月2日之前關閉。據此判斷()A.標志著民間通信機構的出現 B.國家郵政推動了中日甲午戰爭C.關閉書信館維護了國家權益 D.書信館不對公眾開放郵寄業務4.下面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局部)。下列選項中,屬于②處人類創造的文明成就是()A.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B.編撰了《漢謨拉比法典》C.創作了史詩《吉爾伽美什》 D.發明了“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5.“族群”是一個由民族和種族集聚而結合在一起的群體,其含義相比“民族”而言,更加寬泛,更具有伸縮性。近代以來,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區是()A.亞洲 B.歐洲 C.美洲 D.非洲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宣布建成“福利國家”。從醫療衛生角度看,下列屬于“福利國家”一部分的是()A.基本醫療衛生體系 B.醫療服務體系 C.醫療保障體系 D.藥品供應體系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7.漢字“學”的演變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在商朝甲骨文中“學”字的上半部分像是雙手拿著算籌,下半部是一個專門的學習場所;西周時期在房子內部增加了“子”字,表示學習的對象主要是兒童。這一演變過程體現了中華文明的()A.創新性 B.連續性 C.包容性 D.統一性8.明末清初,戰爭不斷,疫病肆虐,江蘇吳縣吳有性棄科舉而從醫,留下了醫學名著《溫疫論》。嘉慶五年,江蘇揚州李炳依據漢代中醫臨床學經典著作,結合自身的醫學實踐,對《瘟疫論》進行繼承和揚棄,著成《辨疫瑣言》。結合所學,李炳依據的經典著作是()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唐本草》9.漢朝與羅馬帝國分別處于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在公元前2世紀一公元2世紀都進入強盛時期。當時,來自北方的、威脅兩大帝國的勢力分別是A.匈奴人、日耳曼人 B.鮮卑人、日耳曼人C.蒙古人、波斯人 D.匈奴人、雅利安人10.唐代慶山寺地宮中出土的鳳頭人面銅壺(如圖)。壺身有六個高浮雕人面,這些人面具有天竺女性的面部特征——彎眉、大眼、共用發辮;銅壺頸部裝飾有三周凸弦紋,具有典型的波斯金屬器特征。據此可見()A.唐代手工藝品體現文化的融合 B.該銅壺普遍見于唐人社會生活C.文化交融推動唐代貿易興盛 D.唐代手工藝品大量出口西方11.中國現代交通領域發生了深刻變革。在橋梁建設方面,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為一體,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在軌道交通領域,磁懸浮列車等新型交通工具的研發與應用取得進展,城市地鐵網絡日益密集,中歐班列的開通,加強了中國與歐洲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中國現代交通的發展()A.表明中國交通技術已全面領先世界B.側重于軌道交通領域的新突破C助力國家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戰略D.把重點集中于基礎設施的建設12.史學家對中世紀歐洲有這樣的評價:“羅馬覆亡時,許多羅馬顯貴投身教會,著名的教父,多半是羅馬文化的顯貴”“公元6世紀及以后幾個世紀連綿不斷的戰爭導致了文明的普遍衰竭。教會的諸組織創造了一種穩固的體制,后來使學術和文化能在其中得以依附。”這些評論旨在()A.說明羅馬文化推動了教會的發展 B.指出連綿的戰爭破壞了歐洲文明C.強調教會控制著歐洲精神生活 D.肯定教會在傳承羅馬文化的作用13.下圖為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紀念伊本·西那誕辰1000周年而發行紀念幣背面。下列屬于伊本·西那貢獻的是()A.把代數學發展為獨立學科 B.其故事集在歐亞廣泛傳播C.修正了計算太陽和部分行星軌道的方法 D.其作品被歐洲長期用作醫學標準教科書14.阿茲特克人國家的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它有三條堤道與陸地相連,并有引水渠供應全城淡水。為方便交通,渠上架設了多座橋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承擔著城市的交通運輸。阿茲特克人的建筑成就表明其()A.以發達的農業為基礎 B.城市建筑的建造水平較高C.目的是強化政治管理 D.“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15.下圖是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左、中、右三款分別受到希臘古典文化、俄國芭蕾舞、中華文化的影響。這類服飾是()A.西方文化侵略的反映 B.歐洲文明衰敗的結果C.古典主義盛行的表現 D.文化國際交流的產物16.近代以來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下圖反映了從1800年到2015年,城鎮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的變化情況。據此可知()A.城市化開啟了人類工業化進程 B.各時期城市化速度呈不均衡發展態勢C.19世紀上半葉城市化迅猛發展 D.城市化是衡量現代化水平的唯一標志17.美國學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提到:“很多移民之所以離開自己的祖國,是因為他們想逃避戰爭的蹂躪。”據此,某學習小組想了解現代社會的難民問題,可以建議他們()A.了解“國際義人”何鳳山的事跡 B.踏尋新加坡牛車水福德祠C.采訪美國“硅谷”的高科技人才 D.參觀墨西哥城三文化廣場18.長期以來,人們對世界史的認識歷經了一個漫長的變化過程。有學者提到,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中心主義一直定義著歷史學科的特征,而今,如同古老的民族國家中心和西方中心主義一樣,它也正在阻礙我們完成一部包羅萬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新一代史家看來,世界史應當不僅聚焦于“人類之網”,也應關注“生命之網”,亦即這個星球的生態。據此,該學者主張()A.傳統的國別史研究已經成為世界史研究的森嚴壁壘B.反對國家中心主義的同時應該更加關注區域的發展C.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無助于真正的世界史研究D.當今世界應該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書寫新的世界歷史非選擇題部分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共52分)19.中國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影響深遠。材料一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吳兢《貞觀政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材料二中國傳統文化對全球化本質內容究竟有哪些蘊含,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觀念和原則:第一,“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作萬邦”。第三,實行“開戶牖”、互學習、兼收并蓄,“攜手共進”。第四,反對侵略戰爭,維護祖國統一、——摘編自李鎮明《中國傳統文化與全球化》(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當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20.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走出了近代城市轉型的不同路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成化年間,漢水改道,漢口成為天然的避風良港。而到明末,漢口已成為“甲于全楚”的商業巨鎮,在全國的經濟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漢口鎮的市場規模更加擴大,商業分工也日趨繁細,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專業街肆。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漢口被辟為通商口岸,由此借助外部因素,成功完成近代化轉型。——據《歷史·選擇性必修2》等整理材料二史家矚目的張之洞在武漢地區興辦的早期現代化事業(所謂“湖北新政”),基本上集中于漢陽、武昌:漢陽成為重工業基地,武昌成為輕工業基地、新式教育薈萃之所及湖北新軍駐扎地。漢口的近代轉型是內生型的,具有深厚的傳統商業基礎,先于張之洞督鄂而啟動,而張之洞“湖北新政”是移植型的,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及機器得以完成,可以視為英國模式的翻版。客觀而論,漢口的近代轉型與張之洞“湖北新政”分別代表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兩條道路,相互推引,又風格各異,共同構成武漢早期現代化的整體進程。——任放著《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1)根據材料一,概括促使漢口由一個傳統市鎮蛻變為近代化都市的影響因素。結合所學,另舉兩例佐證明清集鎮專業分工“日趨繁細”。(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陽、武昌地區早期現代化事業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簡述武漢三鎮近代轉型的意義。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我國歷史上的西漢。當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絲綢之路是古代中西文明溝通的重要通道,連接人類兩大文明,促進人類向前發展。而且歷史持續2000多年,一直到今天。——據白壽彝《中國通史》等整理材料二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的揚州,明州(寧波),泉州、番禺(廣州)為起點。絲綢之路不僅僅運輸絲綢,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摘編自李慶新《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漢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路徑并分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結合所學,分析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技術原因。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圖為《1500——1775年大西洋沿岸地區人口遷移情況示意圖》——(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編《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材料二在歐洲殖民活動的區域內,傳統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失,被新形成的多元文化所取代。來自歐洲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移民,生活在美洲各地、各部落的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非洲不同地區和部族的黑人奴隸,共同成為這種多元文化的創造者。墨西哥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成為“混血社會”。在巴西,不同種族通婚的情況更普遍。在這個混血社會中,人們因為血統而分成等級。最高等級是出生于伊比利亞半島的白人移民“半島人”,處在最底層的是印第安人與黑人的混血兒“桑布人”——摘編自齊世榮主編,劉新成、劉北成著《世界史·近代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1500-1775年大西洋人口遷移主要原因。(2)從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以“人口遷徙與文化重構”為主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自擬標題,史實例舉充分,觀點陳述正確,結論合理)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嘉興八校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A【18題答案】【答案】D非選擇題部分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共52分)【19題答案】【答案】(1)內涵:以人為本(民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愛國情懷。(2)維護國家的統一(維系統一多民族國家);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為治國理政和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借鑒;促進人類和平發展;促進國際合作;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言之有理即可)【20題答案】【答案】(1)因素:得天獨厚的水運優勢(或“天然的避風良港”);傳統商業高度發達(或“在全國的商業地位上升”);成熟的市場體系(或“商業分工日趨繁細”);近代被辟為通商口岸。舉例:浙江崇德石門鎮榨油業發達;嘉善干家窯鎮“民多業陶”;江蘇吳江盛澤鎮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