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過關小卷(七下詩歌、文言文)(解析版)_第1頁
古詩文過關小卷(七下詩歌、文言文)(解析版)_第2頁
古詩文過關小卷(七下詩歌、文言文)(解析版)_第3頁
古詩文過關小卷(七下詩歌、文言文)(解析版)_第4頁
古詩文過關小卷(七下詩歌、文言文)(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22/12古詩文過關小卷03(七下詩歌、文言文)(試題分值:70分測試時間:45分鐘)一、詩歌鑒賞(共20分)(4分)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2分)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2分)從煉字角度賞析“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敬鸢浮?.向前望,望不到古代的賢君;往后看,又看不到當今的明主,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2.“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把個人置于無邊宇宙的背景中,使人顯得渺小,從而產生一種蒼涼孤獨之感?!蔼殹弊滞怀霰憩F了詩人獨自一人登上高臺的寂寞、感傷,形單影只,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窘馕觥?.考查理解詩人情感?!扒安灰姽湃?,后不見來者”的意思是:往前不見古代禮賢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詩人追溯歷史,再也看不到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再展望來世,也看不到后世有哪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前一個“不見”表達了他對古代那些能做到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君主的仰慕之情。后一個“不見”表達了他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報國無門的感慨與傷感。這是詩人空懷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2.考查詩詞賞析?!澳钐斓刂朴?,獨愴然而涕下”詩句意思是: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淚下?!坝朴啤毙稳輹r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獨”是獨自一人。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宇宙之大和一個人之小形成鮮明對照,作者把個人放到廣袤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結合寫作背景看,這首詩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采納,并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因此,當作者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非常渺小,從而產生一種蒼茫孤獨之感。(4分)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2分)詩歌尾聯蘊含怎樣的哲理?4.(2分)詩歌頸聯和《飲酒(其五)》中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都寫到了山間歸鳥,目的有何不同?【答案】3.只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才能欣賞到絕美風光。4.詩歌頸聯寫歸鳥,意在表現詩人望岳時間之久,從而表現詩人對泰山的極度喜愛之情;《飲酒(其五)》中寫歸鳥,意在表現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擺脫官場束縛的閑適自得?!窘馕觥?.考查理解詩句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句的意思來理解表達詩人的情感即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寫詩人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將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象征了在人生旅途上,應該勇攀高峰,才能全面看到世間真貌的哲思。這種壯麗的意境中也隱含著向上的動力和開闊的目光。4.考查比較閱讀。?“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描繪了一幅壯麗的畫面?:詩人站在泰山之巔,望著層層疊疊的云彩在山間繚繞,仿佛心胸也隨之蕩漾。他使勁睜大眼睛,試圖將這一切美景盡收眼底,以至于眼眶似乎要裂開。此時,歸巢的鳥兒在天空中盤旋,最終飛入山林中,這一幕讓詩人陶醉其中,久久不愿離去。?在這幅畫面中,詩人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觀的壯美,還通過“決眥”二字表達了自己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歸鳥的出現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已是薄暮時分,但詩人依然沉浸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喜悅之中,展現了他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和敬畏。(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5.(2分)請選出下面賞析中錯誤的一項(

)A.《登飛來峰》中“千尋”正面寫塔高,“雞鳴見日升”側面寫塔高。前兩句寫出了奇幻、雄偉的景象。B.杜甫在《望岳》中,頷聯通過“鐘神秀”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割”表現了泰山的參天矗立,巍峨高大。C.《登幽州臺歌》中,陳子昂極言天地之廣大,自我之渺小,故而愴然涕下,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愛國情懷。D.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前兩句寫出了夕陽西下,黃河滔滔奔騰的高遠景象?!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展現出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抱負。6.(2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中“不畏”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精神?此句蘊含著怎樣的哲理?【答案】5.C6.“不畏”表現了詩人不畏困難的精神(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哲理:站得高,望得遠(認識達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解析】5.考查賞析詩句。C.《登幽州臺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人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時空背景中,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的情緒,表現他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抒發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本項的“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愛國情懷”分析不當;故選C。6.考查把握詩的情感。這兩句詩寫出了詩人登臨高處的感受,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還指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7.(2分)詩人在山西村中看到了哪些生活場景?8.(2分)在“詩苑漫步”鑒賞活動中,大家對這首詩的情感提出了兩種看法,你贊同哪種?請闡述理由。甲: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游覽山西村時的喜悅之情。乙: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被罷歸故里后的落寞之感。【答案】7.農家設酒殺雞招待客人的熱鬧場景;村人吹簫打鼓,熱熱鬧鬧迎接春社祭祀的場景。8.[示例一]我贊同甲的觀點。本詩生動地描寫了豐收之年農家熱情好客的民風、農村秀美的風光及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詩人陶醉其中,表現了對農村淳樸民風的喜愛和贊美,抒發了詩人游覽山西村時的喜悅之情。[示例二]我贊同乙的觀點。詩人被罷歸故里,心中不免失意和不平,“山重水復”喻指“逆境”“困難”,寫出了詩人艱難的處境?!俺嗽麻e游”“拄杖叩門”貌似閑適,詩人卻始終未能忘記國事,更襯托出詩人報國無門的苦悶?!窘馕觥?.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據“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句意是不要取笑農家臘酒混濁,豐收之年,有足夠的雞肉和豬肉款待客人。依據句意可知,這描繪出農家擺上美酒和殺雞做出美味佳肴的方式招待客人(指作者)的熱鬧場景。據此可概括為:農家設酒殺雞招待客人的熱鬧場景;依據“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句意是社日將近,一路上迎神的蕭鼓聲隨處可聞,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依據句意可知,這描繪出村中人吹著簫打著鼓迎接春社日的場景。據此可概括為:村人吹簫打鼓迎接春社祭祀的場景。8.考查分析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在理解詩意和背景的基礎上作答即可。(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考汉ルs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疽摇考汉ルs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9.(2分)龔自珍《己亥雜詩》中“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和尖銳激烈的改革,以“”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的社會現狀。10.(2分)《己亥雜詩》是龔自珍辭官南歸途中寫的組詩。說一說甲、乙兩詩思想感情有何不同?!敬鸢浮?.風雷萬馬齊喑10.甲詩:詩人希望政府打破一切陳規舊制,廣納人才,讓各類人才發揮作用。乙詩:詩人脫離官場,依然關心國家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窘馕觥?.考查內容理解。詩中運用比喻手法,將“風雷”比作能激發九州活力的新興力量和改革動力,象征帶來希望的變革?!叭f馬齊喑”以沉寂的馬匹比作社會被壓制的狀況,揭示了在嚴酷統治下,民眾被壓抑的真實狀態,表達了對改革的迫切期望和對現實的不滿。10.考查分析詩歌情歌。甲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這句詩描繪了當時社會如同萬馬齊喑般的沉悶、壓抑局面,國家缺乏生機與活力,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現狀的悲哀與不滿。“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詩人祈求上天重新振作精神,降下各種人才,表明詩人希望政府能夠打破陳規舊制,廣泛招攬人才,讓各類人才在社會中發揮作用,從而改變國家的困境。乙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詩人以“浩蕩離愁”表現出辭官離京時的愁緒之深、之廣。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以落花自比,即使脫離官場,依然關心國家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詩人不忘報國之志,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二、文言文閱讀(共50分)(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選自《孫權勸學》)【乙】眉山蘇洵,少不喜學,壯歲①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舉進士,又舉茂才②,皆不中。曰:“此未足為我學也?!狈倨湮?,閉戶讀書,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說。嘉佑初,與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文忠公獻其書于朝,士大夫爭持其文,二子舉進士亦皆在高第③。于是,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節選自《澠水燕談錄》)[注]①壯歲:青壯年的時候。②茂才:被地方政府推薦為有才德的人。③高第:成績都在優等。11.(4分)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②及魯肅過尋陽

及:③壯歲猶不知書

猶:④此未足為我學也

足:12.(4分)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谟谑?,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13.(2分)【甲】【乙】兩文呂蒙和蘇洵的學習經歷對你有哪些啟發?【答案】11.推托;到,等到;還,仍然;值得12.①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吳下的阿蒙了!②因此,(蘇家)父子的名聲震動了京城,而蘇氏三人善于寫文章,(人們)把他們稱為“三蘇”。13.①學習不分早晚,只要認真努力,就會有所收獲。②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③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開卷有益。④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⑤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⑥潛心積蓄,才能厚積而薄發。⑦讀書不為名利,只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⑧下決心去奮斗,是獲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解析】11.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①譯為: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辭,推辭;②譯為:等到魯肅經過尋陽。及,等到;③譯為:到青壯年的時候還不知道讀書。猶,還,仍然;④譯為:這還不值得我去學習。足,值得。12.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①今者,如今,現在;才略,才干和謀略。復,再。②于是,在這時候;名,名聲。動,震動;擅,擅長,專長;目,稱,叫做。13.考查閱讀啟示。乙文中“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表明蘇洵雖然很晚才開始學習,但通過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體現了學習不分早晚,只要認真努力,就會有所收獲;甲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說明魯肅對呂蒙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變,告訴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甲文中“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說明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開卷有益;甲文中“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蒙乃始就學”,孫權勸呂蒙廣泛涉獵,呂蒙接受了建議并開始學習,最終學有所成,告訴我們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乙文中,蘇洵“焚其文,閉戶讀書,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說”,說明他經過長時間潛心學習和積累才獲得成就,告訴我們只有潛心積蓄,才能厚積而薄發;乙文中,蘇洵“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最終取得成就,甲文中呂蒙接受孫權建議努力學習后進步很大,都說明下決心去奮斗,是獲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军c睛】參考譯文:【乙】眉山的蘇洵,年輕時不喜歡學習,到青壯年的時候還不知道讀書。到了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參加進士考試,又被地方政府推薦為有才德的人,都沒有考中。他說:“這些都不值得我學習?!庇谑菬糇约旱奈恼拢P起門來讀書,五六年的時間,就對《六經》和諸子百家的學說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嘉佑初年,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一起到京城。歐陽修把他的文章獻給朝廷,士大夫們爭著傳閱他的文章,他的兩個兒子考進士也都成績優異。在這時,父子三人的名聲震動京城。而蘇氏父子的文章也在天下享有盛名,人們把他們稱作“三蘇”,大概蘇洵是老蘇、蘇軾是大蘇、蘇轍是小蘇。(1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筷惪得C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得C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選自《歸田錄》)【乙】嘉靖①中,京師縫人某姓者,擅名②一時,所制長短寬窄,無不稱身。嘗有御史令裁員領③,跪請入臺年資④。御史曰:“制衣何用知此?”曰:“相公輩初任雄職⑤,意高氣盛其體微仰衣當后短前長:在事將半⑥,意氣微平,衣當前后如一:及任久欲遷⑦,內存沖挹⑧,其容俯,衣當前短后長。不知年資,不能稱□?!保ㄟx自《寄園寄所寄》)【注釋】①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1522-1566)。②擅名:大有名望。③員領:即盤領衫,舊時官吏的服飾之一。④跪請入臺年資:(裁縫)跪著請問;當御史當了幾年了。⑤雄職:大職,高位。⑥在事將半:任職稍久。⑦遷:古代指調動官職(多指升官)。⑧內存沖挹:內心謙虛自抑。沖挹:謙虛。14.(4分)請參考“方法提示”,解釋文中加點詞語。方法提示詞語解釋結合字形推測康肅忿然曰聯系常見成語有賣油翁釋擔而立遷移課內字詞嘗有御史令裁員領根據語境推斷及任久欲遷15.(2分)請將恰當的選項填在乙文方格中。(

)A.乎 B.歟 C.也16.(2分)請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用“/”標示,限兩處)。意高氣盛其體微仰衣當后短前長17.(2分)請用現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翁曰:“以我酌油知之。”18.(2分)甲文寫“善射”,乙文寫“擅名”,陳堯咨、京師縫人的高超技藝分別達到怎樣程度?(分別引用原文句子回答)19.(3分)甲乙兩文均塑造了小人物,他們平凡而有光輝,請你分析賣油翁和京師縫人分別有什么過人能力或品質?【答案】14.(1)氣憤(2)放下(3)曾經(4)等到;到了15.C16.意高氣盛/其體微仰/衣當后短前長。17.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8.陳堯咨善射:發矢十中八九。縫人善制衣:所制長短寬窄,無不稱身。19.賣油翁:身懷酌油高超技藝,面對權貴不卑不亢,勤勞、樸實而又心胸開闊。京師縫人:對世態觀察細致入微,通曉變化規律,能抓住事物本質特征,善于“量體裁衣”。京師縫人深諳人心、洞若觀火?!窘馕觥?4.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第一空,句意: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結合字形推測“忿”與心理活動有關,為“氣憤”的意思;第二空,句意: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里。聯系常見成語“如釋重負”,可知:“釋”為“放下”的意思;第三空,句意:曾經有(一位)御史請他裁制一件盤領衣服。遷移課內字詞“嘗射于家圃”,可知:“嘗”為“曾經”的意思;第四空,句意:等到做官時間長了,想要升職。根據語境推斷,可知:“及”為“等到”的意思。15.考查理解文言文虛詞?!安恢曩Y,不能稱□”的意思是,(如果)不知道(大人當官的)資歷。做的衣服就不容易合身了。這是陳述句。A.用在問句或感嘆句末,不符合題意;B.用在問句或感嘆句末,不符合題意;C.用在陳述句句末,表陳述或解釋語氣,符合題意;故選C。16.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句意:意氣風發,他們身體略往后仰,所以衣服就應當后擺短,前擺長。可知:“意高氣盛”這是初任高位時的情態,“其體微仰”這是完整的主謂句,“衣當后短前長”這是裁剪的衣服特點;故斷為:意高氣盛/其體微仰/衣當后短前長。17.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以:憑著;知:懂得。18.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結合甲文“見其發矢十中八九”,可知:陳堯咨的高超技藝達到發矢十中八九。結合乙文“京師縫人某姓者,擅名一時,所制長短寬窄,無不稱身”,可知:京師縫人的高超技藝達到所制長短寬窄,無不稱身。19.考查賞析人物形象。結合甲文“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可知:賣油翁看陳康肅公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點點頭,當陳康肅公生氣質問他時,老翁向他展示了高超的倒油技術,并很謙虛回答道,他也只是手法熟練罷了。由此可見,老翁是一個技藝高超,面對權貴不卑不亢,為人很平和的人。結合乙文“相公輩初任雄職,意高氣盛其體微仰衣當后短前長:在事將半,意氣微平,衣當前后如一:及任久欲遷,內存沖挹,其容俯,衣當前短后長”,可知:在京師縫人看來,不同經歷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一樣,其對衣服的要求也不一樣,他善于根據顧客的經歷來裁剪衣服,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洞察世故,了解人心,善于量體裁衣的人?!军c睛】參考譯文:【乙】(明朝)嘉靖年間,京城里某位裁縫,在當時大有名望,(他)所做的(衣服)的長短肥瘦,沒有(一件)不合身的。曾經有(一位)御史請他裁制一件盤領衣服,(裁縫)跪著請問,當御史當了幾年了。御史(詢問)說:“(你)做衣服要知道這些干什么?”(裁縫回答)說:“相公們大凡初任高位的時候,意氣風發,他們身體略往后仰,所以衣服就應當后擺短,前擺長;任職稍久,心氣微微平和,衣服就應該前后擺一樣長;等到做官時間長了,想要升職,心里謙虛自抑,他們身體往前傾,這時做的衣服就應該前擺短,后擺長。(如果)不知道(大人當官的)資歷。做的衣服就不容易合身了。”(12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炯住柯毅懮讲辉诟?,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乙】子思①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②聞之,使人遺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謂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與人也,如棄之?!弊铀嫁o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無,何故不受?”子思曰:“伋聞之:妄與不如遺棄物于溝壑。伋雖貧也,不忍以身為溝壑,是以不敢當也。”(節選自《說苑·立節》)【注釋】①子思(前483—前402):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孫子。②田子方:戰國時魏人,魏文侯曾拜他為師。20.(2分)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遂忘之

何陋之有(《陋室銘》)B.因謂之曰

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C.如棄之

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D.妄與不如遺棄物于溝壑

不宜妄自菲?。ā冻鰩煴怼罚?1.(4分)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伋雖貧也,不忍以身為溝壑,是以不敢當也。22.(2分)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23.(4分)甲文作者劉禹錫與乙文中的子思品格相同,都是、的人。兩文的表達方式不同,甲文重在,乙文重在?!敬鸢浮?0.D21.(1)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孔伋(我)雖然貧窮,也不能忍受把自己當作山溝,因此不敢承當啊。22.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23.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描寫敘述【解析】20.考查一詞多義辨析。A.代詞,指這件白狐裘大衣/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B.動詞,對……說/動詞,命名;C.動詞,好像/動詞,比得上;D.都是副詞,隨便地,胡亂地;故選D。21.考查文言翻譯,注意句中的關鍵詞。22.考查文言斷句,注意結合句意、結構、詞性等分析。句意:子思住在衛國,他穿著破舊的袍子,二十天里只吃九頓飯。結合“子思居于衛”可知這是他的居住條件“缊袍無表”指的是穿著,“二旬而九食”指的是吃的條件差,所以這句話從住、穿、吃三個方面介紹子思條件差,生活貧窮,故中間都要停一下。故斷句為: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23.考查內容理解。甲文作者借贊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重在描寫,以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余韻悠長。其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室內外之景,妙在精切地傳出陋室的佳處,以詩的語言表現詩的意境;“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室中人,側重寫與朋友的交往,借以顯示作者身份的高貴和性情的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四句寫室中事,表現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見作者行事不陋。故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乙文通過對話的形式,記敘了田子方想給子思送狐白裘大衣而子思斷然拒絕的故事,結合“伋聞之:妄與不如遺棄物于溝壑。伋雖貧也,不忍以身為溝壑,是以不敢當也”可知他雖然貧窮,但也不愿意把自己當做溝壑,隨意接受施舍,表明他安貧樂道、志行高潔的品德。據此可概括作答?!军c睛】參考譯文:【乙】子思住在衛國,他穿著破舊的袍子,二十天里只吃九頓飯,生活很窘迫。田子方聽說了,就派人給子思送去白狐裘,但他怕子思拒絕接受,就特意對子思說:“我借給別人的東西后就忘記了,我送給別人東西,就如同丟棄在泥土中一樣?!弊铀悸牶螅€是推辭并拒絕接受白狐裘,田子方說:“我有,而你沒有,你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思回答說:“我聽說,與其隨便送給別人東西,不如把東西扔在溝里。我雖然很貧窮,但不忍心把自己當作被隨意丟棄東西的溝壑,所以不敢接受啊。”(13分)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后面題目。【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④也。(黃庭堅《書幽芳亭記》)【注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24.(2分)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

枝:長枝節 B.亭亭凈植植:種植C.自古人知貴蘭

貴:尊貴 D.平居與蕭艾不殊

殊:相同25.(2分)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B.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C.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D.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26.(2分)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的蓮花和[乙]文的蘭花生活環境雖有區別,但都有高潔、純樸的品質。B.[甲][乙]兩文都表明了要退隱山林、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才華的人生態度。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脫;[乙]文則贊美了蕭艾和蘭花的清香宜人。D.[甲][乙]兩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視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貴的社會現象。27.(4分)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生于深山薄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