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第一章人口單元檢測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長江經濟帶是我國人口流動活躍地區。下表為2020年長江經濟帶中的9省(直轄市)省際流出人口情況。表中數值為某?。ㄖ陛犑校┝飨蚱渌。ㄗ灾螀^、直轄市)人口占該省《直轄市》全部省際流出人口比值(前三位)。據此完成下面1-2小題。流出地長三角地區長江中游地區川渝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流向地江蘇0.40上海0.41上海0.22浙江0.27廣東0.36廣東0.44廣東0.64廣東0.22廣東0.25浙江0.12浙江0.11江蘇0.13江蘇0.27浙江0.25浙江0.09浙江0.09浙江0.14浙江0.13安徽0.07山東0.07廣東0.08上海0.21福建0.10上海0.07廣西0.03四川0.13重慶0.111.2020年長江經濟帶內省際流出人口流向空間分布表現為(
)A.長江中游地區流向集中,以向區外流動為主B.長三角地區流向分散,以區內流動為主C.安徽省流向分散,以向區外流動為主D.四川省流向集中,以區內流動為主2.浙江是長江經濟帶內流動人口第一流向地,主要是因為浙江(
)A.經濟水平高 B.土地面積大 C.就業崗位多 D.地理位置優【答案】1.A2.C【解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長江中游地區主要流向廣東、浙江等地,流向較為集中,以向區外流動為主,A正確;長三角地區主要流向江蘇、上海、浙江等地,流向較為集中,B錯誤;安徽主要流向浙江、江蘇、上海,主要流向長三角地區,以向區內流動為主,C錯誤;四川主要流向廣東、浙江、重慶等地,以向區外流動為主,D錯誤。所以選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對勞動力的需求量較大,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吸引大量人員遷入,C正確;單純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不是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因素,A錯誤;土地面積、地理位置不是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BD錯誤。所以選C。【點睛】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和分析:自然環境因素:這包括氣候、土壤、水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因素。自然環境的優美、適宜的氣候和資源的豐富性往往能夠吸引人口遷入;相反,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或資源枯竭的地區則可能導致人口大量遷出。社會經濟因素:涵蓋經濟發展水平、交通和通信設施、文化教育和科技發展、婚姻家庭狀況等方面。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通常是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大量的流動人口,在首次流動后長期處于在城鄉或城市間循環流動的非永久性遷移狀態。研究發現人口首次流動后的10年內將發生第二次流動,且兩次流動的特征不同,下表是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抽樣統計中首次和再次流動排名前列的城市,據此完成下面3-4小題。首次出度城市首次入度(再次出度)城市再次入度城市1.重慶市1.深圳市1.上海市2.安徽阜陽市2.廣州市2.北京市3.河南周口市3.東莞市3.天津市4.湖南邵陽市4.北京市4.蘇州市……8.四川南充市8.溫州市8.無錫市注:不含港澳臺數據,首次入度城市是指在首次人口流動中所流入的城市。3.據表推斷,影響我國人口流動的最主要因素是(
)A.經濟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災害 D.社會因素4.據表分析,我國人口首次流動和再次流動呈現出來的特征是(
)A.首次流動以西部地區人口流出為主 B.首次流動以跨省的長距離流動為主C.再次流動珠三角地區的吸引力增強 D.再次流動流入地均為省會或直轄市【答案】3.A4.B【解析】3.據表可知,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是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從內陸地區流向沿海地區,這些地區之間的主要差別是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影響我國人口流動的最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A正確;政治因素、自然災害、社會因素對我國人口流動的影響較小,B、C、D錯誤。所以選A。4.首次流動以中西部地區人口流出為主,A錯誤;首次流動以跨省的長距離流動為主,B正確;再次流動珠三角地區(深圳、廣州、東莞)的吸引力減弱,C錯誤;再次流動流入地既有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轄市,也有蘇州、無錫等非直轄市或省會,D錯誤。所以選B?!军c睛】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經濟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2、自然因素,如遭遇洪水干旱,瘟疫,等天災人禍;3、政治和文化因素,各國的戰爭和民族宗教政策對人口遷移有著重要的影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約32萬平方千米,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奇特、礦產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源得以開采利用。近10余年旅游業發展迅速。下表顯示該地不同時期常住人口數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年份19491990200020102020人口(萬人)1.6031.2333.2049.8646.825.該地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長率高 B.農業土地開墾 C.生態環境改善 D.礦產資源開發6.該地人口空間分布現狀特征為(
)A.單核集中 B.均勻分布 C.多點集聚 D.帶狀分布7.旅游業發展對該地人口特征的影響包括(
)①常住人口快速增加 ②流動人口規模擴大③男女性別比達到平衡 ④第三產業從業人口比重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5.D6.C7.D【解析】5.根據表格數據可知,1949年后,該地人口快速增長,結合材料“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源得以開采利用?!笨芍?,該地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礦產資源開發,而不是農業土地開墾和生態環境改善,BC錯誤,D正確;自然增長率高是人口快速增長的表現,不是原因,且當地人口增加,應是為開發資源,人口遷入,而不是人口自然增長,A錯誤。故選D。6.該地面積廣闊,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奇特、礦產資源豐富,人口集中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和旅游資源豐富的地方,呈多點集聚的特征,C正確,ABD錯誤,故選C。7.旅游業發展使得游客增多,游客屬于流動人口,①錯誤,②正確;旅游業發展對男女性別比影響較小,③錯誤;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因此第三產業從業人口比重會增加,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源和環境質量等);社會經濟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收入、就業狀況城市化水平,交通狀況);開發歷史長短。今年4月,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估計到2023年年中,印度總人口將比中國多290萬。隨即,德國某知名雜志刊登了一幅描繪中印人口變化的漫畫,引起民眾熱議。圖為該漫畫圖片。據此完成下面8-10小題。8.該漫畫能夠形象生動地反映兩國的哪種差異(
)A.人口分布 B.人口合理容量 C.資源稟賦 D.人民生活水平9.下列影響中國和印度人口變化的因素,正確的有(
)①中國:撫養成本②印度:自然災害③中國:醫療條件④印度:生育觀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當前的人口變化趨勢對印度的影響,最可能的是(
)A.工業化水平將顯著高于中國 B.人口老齡化的程度逐漸加劇C.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 D.吸引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遷入【答案】8.D9.C10.D【解析】8.漫畫中展示出兩輛不同的列車:一列是超載的火車,擠滿坐著、站著甚至掛著的人,列車頂上的人舉著印度國旗;另一列是車身印有中國國旗的子彈頭列車。反映了中國的技術進步和印度陳舊的基礎設施以及印度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兩國生活水平的差異,但不能反映人口分布和資源稟賦,故A、C錯,D正確。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該漫畫不能體現,B錯誤。故選D。9.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生育養育成本增加,年輕人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時間推遲、育齡婦女減少,養老方式多樣,如社會養老、以房養老,不再局限于養兒防老,這些因素導致新出生人數減少,①正確。受宗教等傳統生育觀念的影響,印度民眾渴望多生育孩子,④正確。自然災害會使印度人口數量減少,醫療水平的提高會減少中國的死亡人數,與當前印度人口增長快、中國人口增長慢的趨勢矛盾,②③錯誤。故①④正確,故選C。10.工業化水平既要求數量也強調工業發展的質量,不能簡單以人口數量的多少來衡量,A錯誤;印度出生人口增多,人口的年齡結構偏年輕化,B錯誤;人口增多會促進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程度,但不一定是合理的,有可能過度開發造成自然資源枯竭,C錯誤;印度人口數量增加,短期內人口紅利顯著增長,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區位優勢條件,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吸引力強,D正確。故選D。【點睛】中國有14億多人口,其中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更是達到14年。同時,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變化。正如李強總理指出的那樣,中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166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地形多樣,北為阿爾泰山,南為昆侖山、天山橫亙其中。三大山脈環抱準噶爾、塔里木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心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新疆深居內陸,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下圖示意新疆人口密度分布。據此完成下面11-12小題。11.新疆地域面積廣闊,但大部分地區人口容量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大,適宜人類生存空間小 B.深居大陸內部,對外開放程度極低C.水資源短缺,自然環境承載力較低 D.礦產資源不足,經濟發展水平落后12.為提高新疆地區自然環境承載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開發資源,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②發展節水技術,減少水資源浪費③退耕還林還草,恢復區域生態環境 ④放寬戶籍政策,向人口低密度區遷移人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1.C12.B【解析】11.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新疆深居內陸,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水資源短缺,自然環境承載力較低,使得人口容量小,是限制性因素,C正確;新疆地形以盆地、山地為主,人們多沿河流生活在綠洲地區,但地形不是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影響因素,A錯誤;新疆雖然深居內陸,但處在我國邊境地區,是對接中亞的重要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較好,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經濟發展水平較差不是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BD錯誤。故選C。12.大力開發資源不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①錯誤;水資源是新疆地區發展的限制性因素,發展節水技術,減少水資源浪費,有助于提升當地的自然環境承載力,②正確;退耕還林還草,恢復區域生態環境,緩解土地沙化,有助于改善區域的環境承載力,③正確;人口分布低密度區水資源匱乏,并不適宜人類居住,④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讀某國本土人口密度示意圖(圖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實線構成的U字形邊界被稱為該國人口“胡煥庸線”)。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13.關于該國人口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人口分布均衡,城鄉人口密度差距小 B.人口分布不均,大平原人口密度最大C.人口分布不均,亞熱帶人口密度最大 D.人口分布不均,U字形內人口密度小14.關于該國四個區域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導因素正確的是(
)A.①氣候和地形 B.②水源和植被 C.③氣候和地形 D.④土壤和水文【答案】13.D14.C【解析】13.據圖可知,該國為美國,柱子高度不均衡,人口分布不均衡,A錯誤;美國東北部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B錯誤;美國東北部人口眾多,但不屬于亞熱帶的范圍,C錯誤;U字形內的柱子較矮,人口相對稀疏,D對;故選D。14.①區域地形平坦,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農業條件好,氣候冷濕,不利于人口分布,A錯誤;②為山脈地形,人口密度較低,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B錯誤;③地形為高山高原,氣候類型為高原山地氣候和沙漠氣候,人口密度小,C正確;④地區每年夏季颶風頻發,氣候變化劇烈,所以人口密度較小,D錯誤,故選C?!军c睛】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氣候、地形、水源、技術、交通、政策等。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北內陸,空間格局上呈現為北部引黃灌區、中部干旱帶、南部山區三大分區,受水資源分布的影響,人口密度北部明顯高于南部和中部。從20世紀80年代起,寧夏先后進行了六次生態移民工程,將123萬貧困群眾遷到宜居之地。下圖為2010~2019年寧夏人口重心分布演變圖。據此完成下面15-16小題。15.關于寧夏人口重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東北方向移動 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幾何中心北側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動速度較慢 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動16.生態移民帶來的主要問題是(
)A.為安置區提供廉價勞動力,減輕負擔 B.安置區工業化水平提高,加劇環境污染C.原居住地失業率上升,社會秩序不穩定 D.移民群眾生活生產環境轉變,適應困難【答案】15.B16.D【解析】15.人口重心先想西北方向再向東北方向移動,A錯誤;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幾何中心北側,B正確;據圖可知,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動距離較遠,速度較快,C錯誤;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東北方向移動,D錯誤。故選B。16.生態移民,可以為安置區提供廉價勞動力,促進遷入區經濟發展,不屬于問題,A錯;生態移民安置區不一定是從事工業生產,不一定加劇遷入區的環境污染,B錯;原居住地人口遷出,就業機會增加,C錯;移民群眾到新的地區,環境條件發生改變,生產方式需要發生轉變,適應較為困難,D對。故選D?!军c睛】人口重心此概念源于力學。如果把地區人口分布形象地理解為人口分布圖上具有確定的點值和位置的散點群,則在平面上全部力矩達到平衡的支點就是人口重心。故可將地區總人口看成為集中在人口重心點上的一個人口總體。二、綜合題(共3小題,其中17題14分,18題16分,19題22分,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以占全國0.58%的國土面積承載了5.29%的人口,是中國人口集聚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密度最高的城市群,是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建設的世界級城市群,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灣區。下面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門和珠三角9市)示意圖和深圳市若干年份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據表(單位:萬人)。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常住人口1043.761195.851317.861501.511666.121763.38戶籍人口251.03287.62332.21384.52454.7514.1經濟區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增幅2010年常住人口比重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比重變化珠三角5622.957823.5439.14%53.85%61.97%8.12%粵東1682.471631.84-3.01%16.11%12.93%-3.19%粵西1525.551576.663.35%14.61%12.49%-2.12%粵北1609.971591.96-1.12%15.42%12.61%-2.81%材料二近十年廣東各經濟區域常住人口(單位:萬人)情況材料三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93%,與2010年常住人口相比,增長了68.46%。在最新的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中,深圳以超過7000人/平方千米位列內地城市第一,人均土地面積低于143平方米。近年來,港珠澳大灣區眾多城市展開搶人大戰,推出系列相關政策。深圳卻提高了落戶門檻,開始有意控制落戶數量。2021年5月,深圳發布《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提高了對學歷型人才落戶的底線。(1)根據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描述深圳市的人口變化特點。(2分)(2)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廣東各經濟區域常住人口增幅及比重變化差異的原因。(6分)(3)推測深圳這座以人而興的城市悄悄“退出”搶人大戰的原因。(6分)【答案】(1)深圳市總人口不斷增加(1分),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都在持續增加(1分)。(2)珠三角、粵西地區常住人口為正增長,粵東、粵北常住人口為負增長(2分)。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就業崗位多,人口遷入多,2010--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上升(2分)。粵東、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就業崗位少,人口遷入少,2010--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下降(2分)。(3)經濟發展空間有限;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崗位減少;其他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力度加大。(每點2分,共6分)【解析】本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背景材料,涉及到人口變化特點、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動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由材料數據可知,深圳市常住總人口數量增加,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在2010---2020年都在持續增加。(2)材料一、二可知,珠三角、粵西地區常住人口增幅為正增長,而粵東、粵北常住人口增幅為負增長。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就業崗位多,總工資水平高,人口遷入多,2010--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洊|、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就業崗位少,工資水平低,人口拉力弱,人口遷入少,2010--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下降。(3)深圳城市化水平高,經濟發展空間有限;深圳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崗位減少;近年來,港珠澳大灣區眾多城市展開搶人大戰,推出系列相關政策,其他城市落戶政策力度加大。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1寧夏回族自治區面積、人口統計表(據截止2019年12月)地級市銀川市石嘴山市中衛市固原市吳忠市面積(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人口(萬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材料2“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簡稱,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該區域山大溝深,年均降水量僅300mm,蒸發量卻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區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確定為全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1982年寧夏開始實施生態移民工程,將居住在西海固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地區的居民,分期分批遷移到生態環境和生存環境相對良好的寧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志著曾有“苦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全部“摘帽”,從此告別絕對貧困。(1)說明西海固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特點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2)說明西海固“生態移民”遷入地應具備的條件。(6分)(3)從人口容量、生態環境角度,說明部分居民外遷對西海固地區脫貧的積極意義。(4分)【答案】(1)資源環境承載力低。(2分)地形崎嶇,耕地不足;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4分)(2)水資源較豐富;土地資源較豐富;人口密度較??;就業機會較多(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風俗習慣相近。(每點2分,任答3點6分)(3)使人口容量趨于合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減輕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使生態系統得以修復。(每點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題以西海固環境為材料,考查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遷移、人口容量等知識點,以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1)回憶所學知識,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指在一定的時期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在維持區域資源結構符合持續發展需要、區域環境功能仍具有維持其穩態效應能力的條件下,區域資源環境系統所能承受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其與資源狀況、社會經濟水平密切相關。結合材料可知,西海固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且由材料“區域山大溝深”可知該地地形崎嶇,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故資源環境承載力低。(2)作為遷入地,應該擁有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西海固氣候干旱,耕地較少,故遷入地應該是一個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且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同時,經濟水平較高才能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由于西海固居民以少數民族為主,風俗習慣可能與一般地區差異,故遷入地最好與西海固地區風俗習慣相似,以幫助移民更好的適應新生活。(3)結合材料可知,西海固環境惡劣本不適合人類居住,居民外遷使西海固人口數量減少,能夠使當地人口容量向合理趨勢轉變;此外,由于人類活動減少,能夠減輕人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以修復當地生態環境。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梅花村位于福建省霞浦縣東北部沿海山區。以前,山上土地貧瘠,村道不通,村民爭相往鎮上搬。自2018年開始,該村修建村道,完善配套設施,開發民宿,發掘旅游景點……現在,村里不少荒地種上了水果、茶樹,數民宿依山面海、錯落排布,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其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發商拆遷合同協議
- 開專用發票合同協議
- 合開淘寶店合同協議
- led戶外合同協議
- 工程違約保證合同協議
- 上海食品銷售合同協議
- 建筑工程合同書補充協議
- 工程建設包工合同協議
- 廢鋼拆除回收合同協議
- 馬上貸款合同有仲裁協議
- 企業業務賬號管理辦法
-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關治療用液體的制備和質量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關治療用水
- 手術患者轉運交接及注意事項
- 思維障礙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 產房人文關懷護理課件
- 衛生知識培訓資料
- 《統計學-基于Python》 課件 第6章 參數估計(Python-1)
- 物理學通俗演義
- 讀書分享讀書交流會《人生》課件
- 《童年》讀書分享PPT
- 神經外科類醫用耗材省際聯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