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年6月浙江省學業水平第二次適應性聯考高二語文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試題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一、閱讀與鑒賞(共14小題,4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天下為公”的價值追求是“公”。這里的“公”,一方面是相對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另一方面,“公”對應“偏”,公即公正、公平、公允。“天下為公”是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己、一姓之天下,一家之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說,堯舜時代的“天下為公”相對于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天下為家”,中國歷史上“公天下”對應的是“家天下”。孔子認為,大道隱而不彰之后,“天下為家”的局面就出現了,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有了私有觀念和私有財產,政治權力安排與運作由大同時代的傳賢不傳子的“禪讓制”轉變為“大人世及”即以血緣親情為根據的“世襲制”。在“家天下”時代里,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夏、商、周三代的圣君賢相推行依禮治國,“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這樣的時代,是為“小康”。小康時代雖然不如大同社會那樣完美和理想,但在私有制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社會里,是治理得最好的時代。而在孔子的心中,堯舜時代即大道流行的時代,是真正落實“天下為公”的時代;堯舜時代的天下,正是孔子心中的大同社會。堯、舜是古代中國百姓心中的圣王,也是歷代政治家的榜樣。新出土的文獻資料《郭店楚墓竹簡》中有一篇名為《唐虞之道》的文獻,稱“唐虞之道,禪而不傳。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唐虞之道即堯舜之道,禪而不傳即傳賢不傳子。堯有兒子,但他沒有將天子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德名洋溢乎四海的舜;舜有兒子,也沒有將天子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為天下治理水患立下大功的禹。堯舜王天下的時代,一切以天下蒼生為念,對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擁有天下而沒有將天下據為私有,這就是“以天下為公”。歷史上,“天下為公”更多地表達著人們對統治者價值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的美好期望,而“天下大同”則代表著中國人對人類社會理想藍圖的向往。“天下為公”是治理國家、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和道德要求,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前提條件。“公”則“同”,“同”必“公”。《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治天下是中國歷代政治家的目標,天下太平的前提就是公允、公正地處理一切國家事務和公共事務。如果出于一己之私、一家之私、一個利益集團之私去治理天下,就是不公,不公正就會“偏”,偏而不公,天下豈會太平?天下“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正所謂“無偏無黨,王道蕩蕩”,這是說沒有偏頗,沒有阿黨,治國理政走在光明大道上。唐代賢相姚崇曾言:“心茍至公,人將大同。心能執一,政乃無失。”如果執政者做到了大公無私,社會就將走向大同;如果執政者能始終堅守公允原則,治國理政就不會出現過失。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選自《大眾日報》2024年4月16日,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天下為公”的表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天下為家”是相對于“天下為公”而提出的。B.在孔子的心中,真正落實“天下為公”的時代也就是他認同的大同社會。C.“以天下為公”就是一切以天下蒼生為念,對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D.“天下為公”不僅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前提,也是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公”作為“天下為公”的價值追求,從“偏、私”來講,要求公開、公平、公正。B.孔子認為,正是因為“天下為家”局面的出現,所以“禪讓制”轉變為了“世襲制”。C.以圣君賢相推行依禮治國的夏、商、周雖不完美,卻是私有制下治理得最好的時代。D.從《呂氏春秋》到唐賢相姚崇都認同,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答案】1.A2.C【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A.“是相對于‘天下為公’而提出的”,原文只說“堯舜時代的‘天下為公’相對于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天下為家’,中國歷史上‘公天下’對應的是“家天下”。孔子認為,大道隱而不彰之后,‘天下為家’的局面就出現了”,據此推斷不出題干內容,選項于文無據。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要求公開、公平、公正”錯誤,原文為“相對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公’對應‘偏’,公即公正、公平、公允”,可知應將“公開”改為“公允和公有”。B.強加因果。原文為“孔子認為,大道隱而不彰之后,‘天下為家’局面就出現了,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有了私有觀念和私有財產,政治權力安排與運作由大同時代的傳賢不傳子的‘禪讓制’轉變為‘大人世及’即以血緣親情為根據的‘世襲制’”,“禪讓制”轉變為了“世襲制”就屬于天下為家的局面,二者不是因果關系。D.“從《呂氏春秋》到唐賢相姚崇都認同……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錯誤,文章結尾為“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可知后文只是作者的觀點。故選C。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話說當日林沖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回頭看時,卻認得是酒生兒李小二。當初在東京時,多得林沖看顧;后來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錢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又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又與他賠了些錢財,方得脫免;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沖赍發他盤纏,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卻在這里撞見。林沖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從得恩人救濟,赍發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著,迤邐不想來到滄州,投托一個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過賣。因見小人勤謹,安排的好菜蔬,調和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采,以此買賣順當,主人家有個女兒,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兩個,權在營前開了個茶酒店。因討錢過來,遇見恩人。恩人不知為何事在這里?”林沖指著臉上道:“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見你。”……李小二應了,自來門首叫老婆道:“大姐,這兩個人來得不尷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尷尬?”小二道:“這兩個人,語言聲音是東京人,初時又不認得管營,向后我將按酒入去,只聽得差撥口里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這人莫不與林教頭身上有些干礙?我自在門前理會,你且去閣子背后聽說甚么。”老婆道:“你去營中尋林教頭來,認他一認。”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頭是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倘或叫得他來看了,正是前日說的甚么陸虞候,他肯便罷?做出事來,須連累了我和你。你只去聽一聽,再理會。”老婆道:“說得是。”(節選自施耐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3.結合選文,概括林沖的性格特點。4.小說中常有前后關聯的“巧合”,從選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這樣設計的作用。【答案】3.①仗義疏財;②考慮周全;③安于現狀;④委曲求全;⑤性格急躁。4.“巧合”情節:①前有“李小二是東京人”,后有“李小二聽得東京口音”引起注意,形成“巧合”。②前有“林沖說出自己‘惡了高太尉’”,后有“李小二聽得‘高太尉’三個字”引起警惕,形成“巧合”。③前有李小二“權在營前開了個茶酒店”,后有“東京人聲音”兩人來吃酒(找管營等),形成“巧合”。④前有“林沖東京助人”,后有“小二滄州報恩”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大“巧合”。作用:①增加了故事的傳奇性;②使小說情節發展自然合理(推動情節發展);③使情節結構緊湊,敘事完整。【解析】【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時主要抓住運用的語言描寫的方法所體現的人物性格并結合小說情節分析即可。①林沖多次幫助接濟李小二,“與他賠了些錢財”“赍發他盤纏”,仗義疏財;②結合“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沖赍發他盤纏”可概括出,考慮周全;③林沖刺配滄州,讓“管天王堂”,他即在此安身,可見林沖安于現狀;④本是高俅陷害林沖,林沖卻稱高俅為“太尉”,說自己“惡”了高太尉,他委曲求全;⑤結合“林教頭是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可概括出,性格急躁。【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情節“巧合”特點及作用人物形象的能力。情節“巧合”:情節湊巧相合或相同。①前文說“李小二是東京人”,所以后文“李小二聽得東京口音”才會引起注意,形成“巧合”。②前文說林沖對李小二夫婦說出“自己‘惡了高太尉’”,后有“李小二聽得‘高太尉’三個字”引起警惕,形成“巧合”。③李小二“權在營前開了個茶酒店”,與“東京人聲音”兩人來李小二店里吃酒(找管營等),形成“巧合”。④林沖的“東京助人”,與后文李小二夫婦聽音信“滄州報恩”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大“巧合”。作用:①所謂無巧不成書,故事情節的多次巧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增加了故事的傳奇性;②前有伏筆或鋪墊,后有照應,巧合使小說情節發展自然合理,推動情節發展;③因為有巧合,才有相關情節不停推進,環環相扣,使情節結構緊湊,敘事完整。5.下列內容中,不能體現《鄉土中國》中“男女有別”思想的是()A.在傳統社會中,男性有繼承家族財產、地位和權力的權利,而女性常被排除在外。B.在祭祀儀式上,主祭者通常是男性,而女性一般是配角,這也反映了“男尊女卑”。C.在社會分工中,男性常負責勞作等體力工作,而女性只是做些輔助性非體力工作。D.在公共場合中,男性與女性通常不會一起參與某些活動或聚會,而是分別進行的。【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重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C.內容表述不準確,女性不是只做“非體力工作”。因此也不能體現“男女有別”的社會觀念。故選C。6.《紅樓夢》中的人物出場設計頗具匠心,以下內容與人物對應不正確的是()A.還有一女……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薛寶釵)B.三個奶嬤嬤并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姊妹來了……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賈迎春)C.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采訪聘買得十個小尼姑……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妙玉)D.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那位太爺替我請他老出來”。(劉姥姥)【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基本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B.不是迎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應是四春中最小的惜春。故選B。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阿房宮賦》)乙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7.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愛”的解釋,與例句中的“愛”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A.使六國各愛其人 B.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C.晉陶淵明獨愛菊 D.愛而不見,搔首踟躕8.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為”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的“為”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A.吾屬今為之虜矣 B.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C.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為國以禮,其言不讓9.下列對文中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獨特文體,它講究文采和韻律,同時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它的特點在于“鋪采擒文,體物寫志”,如《赤壁賦》。B.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昭明文選》認為可分成議論古今時世言論的政論文和在傳末對歷史人物進行善惡評價的史論文,《六國論》屬后者。C.九土,即九州,《書·禹貢》作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自戰國以來九州即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后以“九州”泛指天下。D.楚人一炬,是指在秦二世時,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劉邦等相繼舉事,攻下函谷關,而在他先入關破秦之后,項羽做出了縱火燒毀秦宮室一事。1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A.則思江海下百川 B.明足以察秋毫之末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D.日削月割,以趨于亡11.對下列各句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為何搜刮錢財時一分一厘都覺得少,使用揮霍起來像泥沙都覺得多?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秦人來不及為自己悲哀,而后人為他們悲哀。C.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形勢。D.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自降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主要總結秦國滅亡的原因,連帶談到六國滅亡的原因,強調要愛民,不能窮奢極欲;乙文總結六國滅亡的原因,強調不可賄賂鄰國。B.甲文運用比喻和排比,極言秦始皇不顧人民生死和民心向背,殘民自肥,最終導致滅亡;乙文則運用對比,主要根據自己的看法發議論。C.甲文立論的獨創性表現在作者將一個具體的事物作為立論角度,把阿房宮作為秦皇驕奢淫逸的象征,把阿房宮焚毀當作王朝覆滅的標志。D.乙文總結全文,表面上寫秦和六國,但實際是借古諷今,隱喻遼、西夏和北宋的關系,指明現實弊端,充滿沉痛又激切的感性色彩。【答案】7.C8.A9.B10.A11.A12.D【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中“愛”為喜愛之意。句意: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A.愛護。句意: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B.吝嗇。句意:齊國雖然狹小,我怎么會吝惜到舍不得一頭牛的地步。C.喜愛,疼愛。句意:晉代陶淵明只喜愛菊花。D.通“”,隱藏,躲藏。句意:姑娘躲藏起來不出現,小伙子以手撓頭,徘徊不進。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中“為”字為介詞,表被動。句意: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啊。A.介詞,表被動。句意: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B.動詞,做,成為。句意:那么皇位就可以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C.動詞,是,表判斷。句意: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D.動詞,治理。句意:治理國家要以禮,他說話不謙讓。故選A。【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B.“《六國論》屬后者”錯誤,《六國論》屬政論文。故選B。【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族”,名作動,滅族。句意:消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A.“下”,名作動,居于……之下。句意:就要想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虛心接納來自百川的流水)。B.“明”,形容詞作名詞,視力。句意:眼力可以看清楚鳥獸在秋天新生的羽毛。C.“鑒”,名作意動,以……為鑒。句意:后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鑒戒吸取教訓。D.“日”,名作狀,一天天地,每天。句意: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于走向滅亡。故選A。【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應翻譯為:為什么搜刮錢財時一分一厘也不放過,揮霍起來卻像泥沙一樣?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能力。D.“感性色彩”錯誤,應為“既貫穿了沉痛而又激切的情緒,又充滿了理性的分析與論說”。故選D。參考譯文:甲唉,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致使承擔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戍邊的陳勝、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消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嘆呀!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人來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們哀傷;如果后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鑒戒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后的人又來哀悼這后人啊。乙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擔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啊!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可是還有能夠不割地賄賂而戰勝秦國的形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13.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與賞析,恰當的一項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A.上片寫了作者游覽當年赤壁大戰的古戰場后,有感于心,傾吐于情。B.上片盡寫赤壁怪石林立、濤聲震天、雪花飛舞,好一片雄奇的江景。C.下片既寫了周瑜娶小喬的得意,又寫了他在風流儒雅間破敵的英姿。D.下片寫出自己少年白發,而如今年歲漸老,雖有志報國卻壯懷難酬。【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賞析的能力。A.“當年赤壁大戰的古戰場”錯誤,蘇軾所游的是黃州的赤壁磯,并非東漢末期赤壁大戰處。B.“雪花飛舞”錯誤,飛舞的不是“雪花”而是“浪花”。D.“少年白發”錯誤,是早早地生出白發。故選C。14.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選2題,如全選,則取前2題)(1)在《勸學》中,提醒人們不能局限在自己的視角和狹窄范圍內,只有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位置,才能看得更廣大、更全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念奴嬌·過洞庭》中,通過兩個數量詞的鮮明對比,既流露出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敬畏,也凸顯出自我的渺小與孤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詩文中,常用與“船”相關的特征性或標志性事物來代指“船”,如“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答案】①.吾嘗跂而望矣②.不如登高之博見也③.玉鑒瓊田三萬頃④.著我扁舟一葉⑤.假舟楫者⑥.檣櫓灰飛煙滅(征帆去棹殘陽里/孤帆一片日邊來/孤帆遠影碧空盡)【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跂”“鑒”“頃”“楫”“檣櫓”“棹”等。二、表達與交流(共6小題,5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溪的歌唱高昂起來了,它歡騰著向前奔跑,撞擊著水中的石塊,不時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趕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臉,又用沾(zhān/zān)著水的手抿光被風吹亂的頭發。水很涼,但她覺得很精神。她告別了小溪,又回到了長長的鐵路上。前邊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沒有返回去,她想到懷里的鉛筆盒,想到同學們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她彎腰拔下一根枯草,將草莖插在小辮里。娘告訴她,這樣可以“避(pì/bì)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地說,是沖去。香雪越走越熱了,她解下圍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盡管草叢里的“紡織娘”“油葫蘆”總在鳴叫著提醒她。臺兒溝在哪兒?她向前望去,她看見迎面有一顆顆黑點在鐵軌上(嚅/蠕)動。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著她走過來的人群。15.文中加點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沾(zān)避(pì)嚅 B.沾(zhān)避(pì)蠕C.沾(zhān)避(bì)蠕 D.沾(zān)避(bì)嚅16.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歆羨閃爍準確 B.驚羨閃耀確切C.歆羨閃耀準確 D.驚羨閃爍確切17.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橫線句中相同的一項是()A.明月在懷,白云在懷,無垠的蔚藍色時時高懸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B.可整天呆在這些地方,難道就比我們一天留一兩個小時去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嗎?C.照明彈也一個接一個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點了無數盞汽油燈,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D.大地在沉降與隆起之間,在水與火的淬煉之中,雕塑著自己新的面容,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宏闊壯觀的景象。【答案】15.C16.D17.D【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沾:讀zhān;避:讀bì。蠕動:指爬行的昆蟲;泛指像蟲類爬行的樣子。嚅動:口欲言而微動。語境不是口動,而是爬行,故選“蠕”。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歆羨”意為羨慕,愛慕;“驚羨”意為驚嘆羨慕,文中想象同學們看到鉛筆盒有驚訝、驚嘆的語意,應選用“驚羨”。“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閃耀”,光彩耀眼之意。此處形容目光,應選用“閃爍”。“確切”意為準確,恰當,強調精確性;“準確”意為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多用于表示測量、計算等行為的精確無誤。此處形容動作,應選用“確切”。故選D。【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例句以“歌唱”“奔跑”形容小溪,賦予其人的特點,是擬人修辭,A.借代,“蔚藍色”代指天空B.“難道……嗎?”為反問修辭。C.把照明彈比喻為汽油燈,為比喻修辭。D.以“雕塑著自己新的面容”描述大地,是擬人修辭。故選D。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如果把反應堆看作一臺高速行駛的列車,那控制棒就是控制列車行進速度的剎車。每次停堆換料啟動前,開展控制棒控制能力的驗證,精確的校準“剎車”能力,是保證反應堆安全運行的基礎。傳統的控制棒價值測量方法,()。而通過次臨界刻棒,對反應堆內空間效應的模擬,在“停車”狀態下即可印證控制棒的功能,使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18.下列依次填入括號內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①即在已經行駛的列車上驗證剎車功能②需要在反應堆臨界后開展③有意外“停車”的風險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而通過次臨界刻棒,對反應堆內空間效應的模擬,在“停車”狀態下即可驗證控制棒的功能,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B.而次臨界刻棒,通過對反應堆內空間效應的模擬,在“停車”狀態下即可印證控制棒的功能,使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C.而次臨界刻棒,通過對反應堆內空間效應的模擬,在“停車”狀態下即可驗證控制棒的功能,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D.而次臨界刻棒,通過對反應堆內空間效應的模擬,在“停車”狀態下即可驗證控制棒的功能,使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答案】18.D19.C【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此處介紹傳統控制棒價值測量方法,和后文比較,應是先怎樣測量,然后闡釋可能會有的副作用,即“開展”在前,“風險”在最后,應是“需要在反應堆臨界后開展,即在已經行駛的列車上驗證剎車功能,有意外‘停車’的風險”,即排序為②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