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古代文化科技燦爛輝煌,下列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2.二月革命時期成立的蘇維埃是“工兵代表蘇維埃”,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十月革命后,俄國各地成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和農民代表蘇維埃;1934年改稱為勞動者代表蘇維埃。蘇維埃名稱的演變體現了A.十月革命的勝利 B.社會性質的變化C.國家版圖的擴大 D.民主主體的發展3.下圖呈現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購貨證和購糧證,票證的流行說明我國當時①實行計劃供應體制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③購銷矛盾非常突出④城鄉差別逐步擴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寫道,張之洞對統治者某舉措的意見是“深恐數百翰林,數千進士,數萬舉人。數十萬秀材,數百萬童生之怒。”該舉措應是A.廢八股 B.派游學 C.辦學校 D.廢科舉5.“(這一國際組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如果大家要記清楚的話,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個是制定規則,第二是開放市場,第三個是解決糾紛。”以上材料中龍永圖所說的“這一國際組織”是指A.亞太經合組織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C.關貿總協定D.世界銀行6.良渚文化是距今約5000年的長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有明顯的社會分化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古城以宮殿區為中心向外輻射。它把中華文明起源前推到與古埃及等文明約同的時間。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異的格局 B.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社會體系C.豐富了中華早期文明的內涵 D.說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7.19世紀40年代開始流行科學種族主義學說。在《人種不平等論》中,戈賓諾將人類劃分為四個主要人種:非洲人描繪為愚鈍懶惰的人群;亞洲人聰慧但馴良;美洲土著遲鈍而傲慢;只有歐洲人充滿智慧、高貴,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思想本質上反映了A.種族主義成為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B.歐洲各國社會與文化的差異C.生物進化論思想在人類社會中的異化D.歐洲勢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8.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當長時間內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鄧顯鶴主持校刻《船山遺書》,形成著作18種150卷。1865年由曾國荃主持重刻、曾國藩校閱的《船山遺書》正式出版,共56種280卷。這主要體現了A.傳統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洋務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近代士人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感 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進性9.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已非過去承認的原有邦國,而是以武力為背景,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很像“摻沙子”。這種“插隊”的做法帶來的客觀效果是A.削弱了周天子的權威 B.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C.促進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D.激化了不同邦國的矛盾10.20世紀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主張,在蘇美接觸的同時,歐洲國家應在諸如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同蘇聯相互交流和接觸,這樣可把“鐵幕”一塊一塊地撕碎。這一主張A.是西歐各國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B.反映了法國戰后一貫的外交策C.宜告了歐、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D.體現了西歐外交獨立自主的愿望11.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12.有學者認為,國家政權總是力圖壟斷和控制盡可能多的工業生產部門。不只是皇室和貴族所消費的各種工業品由官府經營、雇匠制造,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如鹽、鐵等,政府也壟斷著生產和流通的去向。這是中國古代經濟制度與西方中世紀經濟制度諸多不同的一個方面。中國古代經濟制度的上述特征體現出中國古代社會A.經濟領域壟斷組織的發達 B.中央政權(集權)制度的強大C.官營手工作坊水平的高超 D.封建制度的不斷衰落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張伯行,清初理學名臣,生長于黃河下游的儀封縣。他從小耳聞目睹黃河水患帶來的災害,萌發了治理黃河的念頭。考中進士后,他繼續系統學習歷代治河著作,關注黃河堤防建設,康熙三十八年,黃河決堤,張伯行組織儀封縣城百姓采用沙土袋填筑決口,保住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財產。隨后在督修黃河南岸二百余里長堤和多處河務工程時,他提出《治河議十條》,其中有“黃水本強,宜分其勢而使其弱”、“黃河兩岸之遙堤宜出堅筑”、“運河之下流宜疏”等建議,康熙四十五年,他在任山東濟寧道期間。采用蓄水放船之法,解決漕運運行的難題,并結合實地考察結果,著述《運河備議》一書,康照六十年,黃河又發生險情,張伯行主張在沁、黃兩河交匯處修建一座河閘,以避免兩河河水匯集,導致水勢增大,引發水災;還創造性地提出“引沁河之水,以濟山東之漕運”,從而“成萬事之利”。——摘編自王珂《張伯行治河方略述論》等(1)根據材料,概括張伯行在治河方面的成就。(2)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簡析張伯行取得治河成就的主要因素。14.(20分)材料19世紀末,列強積極擴軍備戰,展開軍備競賽。軍備競賽帶來龐大的軍費開支,這對于經濟落后的國家是難以負擔的。沙皇俄國政府兩次倡議召開國際和平會議,聲稱“這次會議可能成為即將來臨的世紀的美好預兆”。在沙俄倡導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強先后兩次在荷蘭海牙舉行了和平會議。兩次會議都沒有就裁軍問題作出任何實質性決議,僅僅在一個公約中表示“希望限制陸海軍軍力及軍事預算”.此外,會議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陸戰法規等三項公約,以及禁止從氣球上投擲炸彈和爆炸物等三項宣言,還決定成立“常設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則至今在國際上仍然有效。會后,帝國主義各國加緊擴軍,力求在未來大戰中一決雌雄。——摘編自李純武《簡明世界通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沙俄倡導召開國際和平會議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兩次海牙和平會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本草綱目》是明朝中藥學著作,《紅樓夢》是清朝時期的文學作品,《蘭亭序》是東晉時期的書法作品,《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繪畫作品,因此排列順序為③④①②,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排列錯誤,排除A、B、C項。本題屬于排序選擇題。此類試題要求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把歷史事實或歷史現象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排列,如時間先后等,其形式有序號式或非序號式兩種。解答此類試題可以采用首尾結合法,即首先找出打頭的歷史事件的序號,找出備選項的代碼;再找出結束事件的序號,結合首尾序號,選擇備選項符合順序排列的那一個。若存在相同的備選項,則要比較其他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2、D【解析】

由材料“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到“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和農民代表蘇維埃”到“勞動者代表蘇維埃”,可見蘇維埃名稱的演變體現了民主主體的范圍不斷擴充,故D符合題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十月革命的勝利,故A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到1934年,蘇俄一直是社會主義國家,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無法反映國家版圖的擴大,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3、A【解析】

票證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票證說明當時實行計劃供應,由于生活用品短缺,必須實行計劃供應,同時體現出購銷矛盾非常突出,①②③正確;當時城鄉都實行計劃供應,不存在城鄉差別擴大,排除④,選擇A項正確。4、A【解析】

“深恐數百翰林,數千進士,數萬舉人。數十萬秀材,數百萬童生之怒。”指的是戊戌變法中廢除八股引起了進士和舉人的不滿,故A項正確;BC兩項舉措并不會直接關系到進士和舉人們,故排除BC項;廢除科舉制是在清末新政,不符合材料中的戊戌變法這一時間,故D項排除。5、C【解析】試題分析:依據材料“一個是制定規則,第二是開放市場,第三個是解決糾紛”可知該組織的產生有利于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及規范化和制度化,由此可知該組織應為關貿總協定,所以選C考點: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關貿總協定6、C【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諸多信息說明其是比較成熟的文明形態,時間比較早,豐富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內容和特征,這也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圍內都比較早,但并不能說明世界早期文明源頭一致,故選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從中國早期整體生產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體現,排除A;良渚文化時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權,排除B。故選C。7、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論》中,歐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結果不是自然的結果,而是人為的劃分,說明歐洲勢力在當時的世界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故選D。近代美國同樣也有種族主義,由此可知種族主義并非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排除A;《人種不平等論》強調的是亞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歐洲人之間的區別,而不是歐洲內部之間的差異,故B項與材料無關,排除;《生物進化論》在1859年才發表,而材料中這種對人的歸類從19世紀40年代就已開始,故材料所述與生物進化論的異化無關,排除C。8、C【解析】

本題考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經世致用思潮的代表人物,曾國藩等人在封建王朝面臨統治危機時對王夫之思想的重新發現和傳播,體現了他們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感,故C項符合題意;王夫之的著作長時間內未曾整理出版,但19世紀中葉突然被大量校刻、重刻、出版,體現出傳統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但這并非材料主旨,故A項不符合題意;湖湘文化具有經世致用的特點,其中孕育著洋務思想。但1840年洋務運動尚未開展,不能說洋務思想根植于湖湘文化,故B項錯誤;材料未強調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

據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已非過去承認的原有邦國,而是以武力為背最,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很像“摻沙子”等信息可知,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其結果是鞏固了周王室的統治,拓展了周王城的疆域,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族群的融合,C正確;據材料可知,是在“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不能體現“削弱了周天子的權威”,A錯誤;據所學可知,分封制下的諸侯國內的諸侯都有相對大的獨立性,故“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表述不準確,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材料沒有涉及“激化了不同邦國的矛盾”,D錯誤。10、D【解析】

據材料20世紀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主張,歐洲應獨立與蘇聯在諸如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相互交流和接觸,這體現了歐洲經濟復興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愿望,D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西歐各國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A錯誤;法國是戰后初期冷戰政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歐、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C錯誤。11、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12、B【解析】

材料信息“國家政權總是力圖壟斷和控制盡可能多的工業生產部門”體現了中央權力對工業生產部門的控制,這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權的強大,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壟斷組織,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官營手工作坊的水平,故C項錯誤;材料和封建制度的衰落無關,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成就:督修黃河堤岸;疏通運河漕運;撰寫治河專著。(2)因素:自小萌發治河志向;借鑒歷朝治河經驗;治河上的親歷親為;朝廷治河的需求與支持;受民本想的熏陶。【解析】

(1)成就:根據材料“隨后在督修黃河南岸二百余里長堤和多處河務工程時,他提出《治河議十條》”可知,張伯行督修黃河堤岸;根據材料“他在任山東濟寧道期間。采用蓄水放船之法,解決漕運運行的難題”可知,疏通運河漕運;根據材料“著述《運河備議》一書”可知,撰寫治河專著。(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