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2025年萍鄉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二模)2025年萍鄉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二模)2025年萍鄉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二模)2025年萍鄉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二模)2025年萍鄉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準考證號姓名(在此卷上答題無效)絕密★啟用前萍鄉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025.04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科目”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卷、答題卡一并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圖1示意2000-2010年黑龍江省各等級城市人口流動差異。圖中省內流動是指人口在省內各市、縣之間流動。近年來,黑龍江省呈現出流出人口增多的趨勢。據此完成1-3題。1.2000-2010年,黑龍江省A.縣內流動人口數量持續減少B.省會城市省內流動增長較快C.人口向縣(市)城集聚現象顯著D.省際流動人口數量持續下降2.2000-2010年,黑龍江省流出人口量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A.冬季氣候寒冷B.經濟不夠發達C.地理位置偏遠D.鄉土情結較重二樓地理設卷第1頁(共6頁)3.針對近年來流出人口增多帶來的不利影響,黑龍江省宜A.推動創新發展,重型本省經濟吸引力B.發揮黑土優勢,并大面積開墾沼澤地C.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打造重工業D.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第二產業的比重地理興趣小組在某大城市A、B、C三個商場向消費者發放問卷,了解顧客的來源等情況,并繪制了三個商場的顧客來源示意圖(圖2)。據此完成4-6題。4.繪制該示意圖可能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5G技術B:遙感技術C.地理信息系統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5.與光顧商場B或商場C相比,顧客到商場AA.消費頻次更高B.購買商品數量更多C.停留時間更短D.可消費的項目更多6.商場利用順客來源示意圖帶來的益處有①降低營銷的失誤率②擴大商品的銷售范圍③增加商品的銷售額④減少與供貨商的聯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分布有大面積白樺和黑云杉等淺根系樹種森林。近年來,出現了一種當地人稱之為“醉樹”的新景觀。圖3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圖;圖4為“醉樹”景觀圖片。據此完成7-8題。7.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出現“辭樹”景觀的自然原因是A.地勢低洼,流水侵蝕B.暖流經過,降水增加C.距海較近,海浪侵蝕D.氣候變暖,凍土消融8.當地伴隨“醉樹”新景觀出現的現象還有A.森林覆蓋率降低B.野生動物棲息范圍縮小C.旅游業發展受限D.水土流失現象更加嚴重風切變是風向、風速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短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的一種大氣現象,其形成與天氣、地形、周圍高大建筑等因素密切相關。風切變會對航空飛行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圖5為某地區氣壓變化速度等值線圖(正值表示氣壓升高,單位:帕/秒。圖下方黑色區域表示地表地勢起伏狀況;甲、丙區城顏色相近,為深色;乙、丁區域顏色相近,為淺色),據此完成9-11題。9.圖示地區A.40°N近地面有可能存在逆溫現象B.同一高度,空氣水平運動方向相同C.山谷地帶,近地面有強暖空氣流人D.氣壓大小變化與溫度高低變化一致10.風切變會對航空飛行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圖示地區風切變最可能發生在A.甲附近B.乙附近C.丙附近D.丁附近11.導致圖示風切變出現的主導因素是A.鋒面系統B.地形C.城市建筑D.植被某水庫位于江西北部,農業灌溉為其主要功能。水庫尾部的河道中軸線附近區城存在由整塊石英砂巖形成的巨石,俗稱為“生根石”。圖6為該“生根石”景觀照片(生根石主要位于虛線圈內)。據此完成12-13題。二模地理試卷第3頁(共6頁)12.圖中“生根石”景觀形成過程大致為A.先人工開山采石,后流水侵蝕B.先流水堆積成巖,后流水侵蝕C.先岸坡崩塌,后流水堆積成巖D.先流水侵蝕,后流水堆積成巖13.“生根石”被水淹沒面積最大的時段可能出現在A.4月B.5月C.7月D.8月秋分日,我國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用鐵架合(圖7)模擬日影竿,測算正午太陽高度。測算活動按如下六個步驟進行。據此完成14-16題。環節活動內容第一步把鐵架臺放置于學校操場東-西向跑道線上,以鐵架臺的鐵桿為中心(O點)在地上畫一個半徑適中的正圓(圖8)。第二步記下桿影頂端恰好與圓相交的點(A點)和時間,隨后過該點作與跑道線平行的直線與圓相交另一點(B點)。第三步作AB的垂直平分線OC。第四步當桿影與直線OC重合時,記下此時的時間并測量此時的桿影長L。第五步記下桿影頂端恰好到達B點的時間。第六步根據所測數據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14.此活動過程用到的工具最可能為①手表②細繩③粉筆④卷尺⑤量角器⑥羅盤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⑤⑥15.假如桿影頂端與圓相交于A、B的時間分別為12時與14時,且桿影長L約為桿長的0.58倍,則當地可能位于A.東北平原B.四川盆地C.長江中下游平原D.黃土高原16.為了提高測算的精度,下列可行的是A.加長日影竿長度,同日多次測量取極值B.采用更準確的計時工具,精確到分、秒C.組織更多小組,不同日期重復以上實驗D.畫圓時盡可能的大,圓周線盡可能的粗二、非選擇題:本組共3小題,共52分。17.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16分)湯姆普賴斯山鐵礦是澳大利亞的高品位鐵礦之一,其形成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該鐵礦形成緣于元古宙沿斯層侵入的巖漿活動,之后巖石經受了長期的風化、淋濾作用,大量的鉀、鈉、鈣、硅等元素淋失,鐵元素相對富集。澳大利亞鐵、煤資源豐富,但鋼鐵工業不發達,且近年來不斷萎縮。圖9示意湯姆普賴斯山鐵礦分布。(1)簡要推斷湯姆普賴斯山鐵礦成礦時期的氣候特征。(4分)(2)結合材料,說明該鐵礦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6分)(3)分析近年來澳大利亞鋼鐵工業不斷萎縮的原因(6分)18.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16分)材料--巨菌草是我國科學家經過20多年培育出的新草種。其植株葉片寬大、根系發達,吸收鹽份能力強,祖蛋白和糖分含量高。人們可用巨菌草代替木材作為培養料來栽培香菇、靈芝等。材料二2024年中國一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范中心在斐濟正式啟用。該中心將菌草、菌菇、動物三種產業有機結合,發展菌草生態農業,實現經濟和生態的雙贏。圖10示意變濟位置。二模地理試卷第5頁(共6頁)(1)從植株特點推測適合巨菌草生長的自然環境特征。(6分)(2)種植巨菌草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態效益。請說明原因。(6分)(3)從可持續發展共同性原則的角度,分析我國協助斐濟發展菌草產業的意義。(4分)19.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20分)材料-巫山縣是國家旅游強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山區,交通不使。2015-2019年,巫山縣在海拔1771.48米的山頂開辟出一大片空地,建成巫山機場。從高空的瞰,這座機場宛如一艘停泊在云端的航空母艦,因此也被稱為“云端航母”。巫山機場是中國基建史上又一項難以復制的輝煌成就。材料二圖11示意巫山機場地理位置,圖12為“云端航母”景觀。(1)巫山機場被云霧環繞,分析其所在地多云霧的原因。(6分)(2)分析山頂機場相較于平原機場的獨特優勢。(8分)(3)說明建設巫山機場對當地山區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6分)二模地理試卷第6頁(共6頁)二模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BDACD6-10CDDAC11-15ABCAB16B1.B解析:圖中顯示省會城市人口在省內的流動占比增加,結合東北地區人口外流背景,省會城市作為省內政治經濟中心,吸引周邊市、縣人口流入,因此B正確;從圖中只能得出縣內流動占比增加,縣(市)城集聚現象未明確體現,因此C錯誤;圖中只可看出流動人口比重,流動人口基數無從得知,因此計算不出流動人口數量,故AD錯誤。2.D解析:從圖中可看出黑龍江省流動人口以省內流動和縣內流動為主,省際流動占比低,可推測當地居民鄉土情結較重,遠距離流動意愿較低,因此D正確,冬季氣候寒冷、經濟不發達、地理位置偏遠通常會導致人口外流,教ABC錯誤。3.A解析:創新發展(如尚新技術產業)是振興東北的核心黃略,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有利于吸引人才流入,因此A正確,開具澄澤地會碳壞生態環境,因此B錯誤:強化傳統工業。與產業升級需求矛盾,因此CD錯誤。4.C解析:繪制顧客來源示意圖需分析空間數據(如距離,空間分布等),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功能,因此C正確;5G技術是通信技術,不屬于地理信息技術,因此A錯誤;遙感技術不能判斷顧客來源位置,因此B錯誤:顧客來源信息來自于問卷調查,不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因此D錯誤。5.D解析:商場A的顧客來源范圍廣,表明其為大型商業中心,等級更高,可提供的服務和商品的種類多,價格更高,因此D正確,由于商場A的商品價格更高,因此顧客消費頻次更低,購買商品數量更少,AB錯誤:商場A的消費項目更多,因此顧客停留時間更長,C錯誤。6.C解析:精準定位客群分布可優化營銷策略,針對性促銷可增加商品的銷售額,因此①③正確,選C.7.B解折:從“醉樹”錄觀圖片可以看出“醉樹”的外在表現為樹木歪斜,另外材料也強調“醉樹”為淺根系樹種,說明其歪斜的原因是根系不車,根系不率可能的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凍土消融導致,因此答案為D.8.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凍土淚融會導致土壤變松軟,根系固土能力下降,水土流失現象更加嚴重,因此答案為D,在氣候變暖情況下,北極地區森林有可能北擴,野生動物棲息范圍有可能擴大。“醉樹”成為新的景觀,旅游業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ABC錯誤。9.A解析:40°N地區近地面氣壓值升高,溫度變化大,說明該地可能受冷空氣影響,從而氣溫下降,氣壓升高。由于高空氣溫變化小,因此垂直方向可能存在逆溫現象,A正確。同一高度氣壓變化不同,空氣水平運動方向不同,因此B錯誤。山谷地區可能有冷空氣流入。因此C錯誤。一般來說,近地面氣壓大小變化與溫度高低變化相反,因此D錯誤。10.C解析:對航空飛行危害最大的風切變主要出現在近地面,丙地氣溫下降,空氣垂直下沉,易導致飛機失速觸地,引發飛行事故,因此答案為C。11.A解析:受冷空氣流入,形冷鋒鋒面,在鋒面附近,氣壓、氣溫變化大,導致風速、風向發生很大變化,形成風切變,因此答案為A。12.B解析:“生根石”由石英砂巖組成,石英砂巖屬于沉積巖,是河流泥沙在壓為和礦物質膠結作用下固結形成的堅硬巖石,后流水侵蝕成為“生根石”。因此B正確。13.C解析:水庫位于江西北部,受夏季風影響,5、6月份降水較多,7、8月降水較少,多伏早天氣,5、6月份大氣降水匯入水庫后,水位升高,“生根石”被水淹沒面積不斷增大。7、8月由于伏旱天氣,農業灌溉需要,水位下降,因此7月生根石被水淹沒面積可能最大,C正確。14.A解析:在測算正午太陽高度活動中要用手表確定北京時間,用細繩與粉筆畫圓、畫線,用卷尺測正圓的半徑,AB的長度和桿影長,因此①②③④都會用到,正確答案為A。角度由圓半徑和竿影長的比值確定,方位由垂直平分線確定,因此不需要用到量角器與羅盤。15.B解析:A、B兩點桿影長相等,說明太陽高度相等。太陽高度相等的兩個時刻以地方時12時為中心對稱分布。12時與14時的中心為北京時間(東經120度)13時,則可計算出當地經度為東經105度,桿影長L約為桿長的0.58倍,說明正午太陽高度為60度。秋分日北緯30度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為60度,因此當地的經緯度為東經105度,北緯30度,答案為B.即四川盆地。16.B解析:精確到分、秒有利于提高精度,因此B正確;為了提高精度,同日多次測量應取平均值,因此A錯誤;不同日期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不同,測算的正午太陽高度不同,精度不會提高,因此E錯誤:圓周線變粗,誤差會更大,因此D碧誤二、非選擇題17.(1)緯度低(1分),且鐵B形成過程中風化、淋濾作用強(1分),故當時的氣候特征可能為,高溫(1分)且多雨(1分).(或答“溫暖濕潤”,或先答特征后寫原因也可給分)(2)地殼運動(巖層斷裂)(1分),巖漿沿斷層侵入地殼(1分),帶來含鐵礦物(1分);地殼抬升(1分),含鐵巖層裸露后被風化、淋濾(1分),鐵元素富集(1分),形成鐵礦。(3)澳大利亞經濟發達(1分),人力成本高(1分);鋼鐵冶煉屬于高污染行業(1分),易造成環境污染(1分);國內市場狹小(1分),對鋼鐵的需求有限(1分)。(或答“鋼鐵冶煉屬于高耗水行業,當地水資源短缺”也可給分,其他合理答案適當給分)18.(1)根系吸收鹽分能力強(1分),適宜土壤為鹽堿性土壤(1分):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需充足光照以合成有機物(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