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雅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第3課美蘇爭霸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雅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第3課美蘇爭霸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雅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第3課美蘇爭霸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雅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第3課美蘇爭霸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雅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第3課美蘇爭霸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3課美蘇爭霸[學習目標]1.了解20世紀60年頭初美蘇的對外戰略,相識赫魯曉夫戰略目標的實質及影響。2.了解20世紀五六十年頭美蘇對抗的史實,相識美蘇爭霸對世界的危害。3.知道20世紀70年頭美蘇謀求“緩和”的背景及目的,了解“緩和”戰略的實施狀況,并探討其本質。一、美蘇對峙┄┄┄┄┄┄┄┄①1.背景(1)美國①艾森豪威爾主見通過對話談判,逐步“軟化”蘇聯。②約翰·肯尼迪實行“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欖枝”的“和平戰略”。(2)蘇聯:赫魯曉夫提出一套爭取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蘇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2.表現(1)1959年的戴維營會談,雙方表示在柏林問題上復原談判,在國際爭端中不訴諸武力,形成所謂的“戴維營精神”。(2)1960年5月,蘇聯擊落一架入侵的美國U-2間諜飛機,美蘇沖突重新激化。(3)1961年8月,蘇聯和民主德國封鎖了東、西柏林的邊界,并修筑起一道“柏林墻”。(4)1962年發生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兩國的一次核賭博,此后兩國核軍備競賽不斷升級。二、從對峙走向緩和┄┄┄┄┄┄┄┄②1.背景(1)美國國力大量消耗。(2)蘇聯綜合國力提高。2.“緩和”戰略(1)美國的尼克松主義①尼克松提出“伙伴關系、實力和談判”的方針,強調均勢外交。②美國調整了全球軍事部署,從越戰中脫身,并主動謀求同中國對話,對蘇聯實行“緩和”外交。(2)蘇聯的對外戰略①20世紀70年頭初,蘇聯起先推行“緩和”戰略,與西方國家加強交往。②隨著蘇聯實力的增加,在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上實行了更為主動的進攻戰略。③蘇聯奉行霸權主義政策,在世界范圍內到處出擊。20世紀70年頭末,以蘇聯出兵阿富汗為標記,蘇聯的霸權主義發展到頂峰。3.“緩和”表現(1)1963年和1968年先后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防止核擴散條約。(2)1972年5月,尼克松同勃列日涅夫簽署了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協議和蘇美相互關系準則等文件。(3)1973年和1975年,召開了由東西方國家共同參與的“中歐裁軍會議”和“歐洲平安與合作會議”。4.“緩和”戰略的角逐(1)美國①主動推動“和平演化”策略,以“敬重人權”為口號擴大影響,減弱蘇聯對東歐的限制。②通過東西方人員和思想的“自由溝通”,向蘇聯、東歐國家進行思想文化滲透。(2)蘇聯:勃列日涅夫提出,“緩和”絕不能放棄意識形態的斗爭,也不能阻礙蘇聯對民族解放運動和進步、民主與民族獨立力氣的支持。①[闡釋]20世紀50年頭中期,蘇聯對外政策發生重大改變。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復原和發展,蘇聯實力大增,轉而推行新的外交政策,起先加緊與美國的爭奪,并在社會主義陣營中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導致中蘇關系裂開。至此,二戰后形成的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漸漸演化為美蘇爭霸的格局。[思索]美蘇爭霸的主要緣由有哪些?提示:根本緣由:雙方都想稱霸世界。干脆緣由:擴大本集團的勢力范圍。沖突因素: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競賽、限制盟國和戰略要地等方面。[思索]圖片反映的是什么事務,說明白什么問題?提示:圖片反映的是古巴導彈危機。說明美蘇爭霸使世界處于核威逼下,和平局勢奄奄一息,然而兩國都不敢輕易發動核斗爭。②[思索]每個超級大國都擁有如此巨大的抹掉對方(以及其他任何國家)的實力——因此而出現了很快被稱之為“相互確保摧毀”的事態。——[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結合材料分析,超級大國“相互確保摧毀”對國際局勢產生了什么影響?提示:使世界感受到核斗爭的威逼,影響美蘇兩國的對外戰略,推行“緩和”外交,并實行一些行動限制或削減核武器。雙方不敢輕易動武,確定程度上防止了世界大戰的爆發。[點撥]美蘇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既有驚慌的對抗,又有對話緩和,對抗與緩和都聽從其爭奪霸權的須要。美蘇緩和的真正目的是維護美蘇兩極格局,實現“利益均沾”,同時,也是為了爭取喘息機會,為下一輪的競爭做好打算。主題美蘇爭霸的實質和影響[核心必記]1.實質: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等綜合國力上的對抗,是美蘇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爭奪世界霸權,推行強權政治。2.影響(1)對美國①美國在爭霸中對外擴張,把世界許多地區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之內,使美國力力大大增加。②在爭霸中消耗了大量國力,也使美國經濟發展后勁不足。(2)對蘇聯①蘇聯在爭霸中,主動發展國力,特殊是軍事力氣。使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使其國際影響大大增加。②蘇聯國內經濟比例嚴峻失調,社會主義建設遭遇極大挫折。(3)對世界:一方面,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得安靜;另一方面,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彼此勢均力敵,都不敢輕易動武,在近半個世紀里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史料印證]材料一1973年的勃列日涅夫……認為“緩和”為的是“使蘇聯贏得時間來加強我們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氣對比發生確定性的改變,從而使我們能夠在任何須要實現我們意愿的地方實現我們的意愿”。——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著《蘇聯興亡史》解讀:材料一說明勃列日涅夫推行的“緩和”戰略在于麻痹西方,根本目的在于爭取時間以加強蘇聯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進而爭奪世界霸權。該時期蘇聯的爭霸造成蘇聯國民經濟比例嚴峻失調,經濟改革陷入逆境。材料二當我發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須要談判的時代,而不是對抗的時代。我們始終在進行談判。我們在談判中取得了一些進展。重要的事情上對抗可能導致爆炸性的局面……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覺美國已經不再處于非常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思索:結合材料二及所學學問回答,尼克松為什么認為須要談判而不是對抗?提示:20世紀70年頭的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侵越斗爭受挫,經濟實力下滑。西歐和日本等國的崛起,美國霸主地位動搖。蘇聯軍事經濟實力大為增加,美蘇力氣對比發生有利于蘇聯的改變。[對點鞏固]美蘇爭霸對國際局勢有利的方面包括()①防止了以大規模斗爭解決國際爭端②確定程度上限制了核武器的擴散③繞過聯合國安理睬,為所欲為④以簽訂協議方式來解決國際問題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選D本題考查美蘇爭霸的主動影響。③表述明顯與題意不符,解除③,故選D項。一、選擇題1.1959年9月,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進行了會談。蘇聯此后大肆宣揚“戴維營精神”,鼓吹蘇美兩國領導人坐在一起,人類歷史就進入了新的轉折點。這說明()A.世界出現和平契機B.蘇聯處于戰略優勢C.蘇美打算再次合作,和平共處D.美蘇之間既有對抗也有合作解析:選D戴維營會議是赫魯曉夫上臺以后,蘇美兩國首腦的第一次會見。蘇聯所宣揚的“戴維營精神”就是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提出的蘇美和解,蘇美兩大國一同稱霸世界的構想。戴維營會議發生在1959年,世界正處于兩極格局對峙時期,美蘇爭霸中美國占據優勢,據此可推斷,A、B、C三項表述錯誤,故選D項。2.和平是人類的共同志向。20世紀60年頭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欖枝”,對蘇聯實行“和平戰略”策略的美國總統是()A.艾森豪威爾B.肯尼迪C.尼克松D.里根解析:選B本題考查調動運用學問的實力。從時間和美國歷任總統的對外政策措施方面分析。3.據某史學著作:“當事務發生時,(中蘇間的)這種分歧完全公開化了,毛澤東主義者訕笑蘇聯膽怯 美國這只‘紙老虎’,而莫斯科則指責北京故意想把世界拖入核斗爭。”文中的“事務”是()A.北約組織建立B.朝鮮斗爭C.柏林墻修筑D.古巴導彈危機解析:選D中蘇分歧完全公開化,應是在20世紀60年頭。同時,“蘇聯膽怯 美國”說明該“事務”蘇聯處于劣勢,加上“拖入核斗爭”的言論,簡單推斷是古巴導彈危機。4.1961年,民主德國政府修建柏林墻,阻隔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柏林墻的正式名稱是反法西斯防衛墻,其“反法西斯”的含義應指()A.抵制西方勢力的滲透B.阻擋歐洲一體化進程C.防止法西斯殘余勢力的進攻D.反對美蘇冷戰對峙解析:選A二戰后國際形勢的突出表現為:美蘇兩極格局。為了防止東柏林的人民離開,防止西方國家的“和平演化”,民主德國和蘇聯修筑了柏林墻,作為與美英等西方勢力冷戰的橋頭堡,所以此處的法西斯并非指二戰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答案為A項。5.1970年2月,尼克松在對外政策報告中說:“我們朝著改善同北京的實際關系的方面實行我們所能實行的那些步驟,那些確定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符合亞洲的和平和穩定的利益。”尼克松說這番話的主要緣由是()A.中國綜合國力的空前強大B.在美蘇爭霸中美國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衛C.中蘇兩國友好關系裂開D.美國為推行“戰略防衛安排”而調整對華關系解析:選B本題考查分析材料從中獲得有效信息的實力。從材料中尼克松的話來看,美國要進行戰略收縮,故選B項。而“戰略防衛安排”是1983年的里根提出的,中蘇關系裂開是在50年頭末,所以C、D兩項時間不符;A項與事實不符。6.尼克松入主白宮后,調整對外政策,美蘇關系由對峙走向緩和,能體現這一特點的史實有()①達成限制和裁減核武器的協議②美蘇首腦互話會談③召開中歐裁軍會議④召開歐洲平安與合作會議⑤美國從越戰中脫身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選B解題時要留意題干要求體現美蘇由對峙走向緩和的史實,⑤屬于美國戰略收縮的表現,故解除。7.下面兩圖中兩個事務的發生反映了美蘇爭霸的戰略態勢是()A.美國轉守為攻B.蘇聯轉守為攻C.美國戰略擴張D.蘇聯實行全面收縮戰略解析:選B圖1描述的是古巴導彈危機,闡述的是20世紀60年頭美蘇爭霸態勢,蘇聯處于守勢,圖2描述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闡述的是20世紀七十年頭美蘇爭霸態勢,20世紀七十年頭美國實力下降,蘇聯處于攻勢。故B項與題意相符。二、非選擇題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各個地方,人們現在正在新的恐驚的陰影下生活。因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種種后果現在更加自不待言。……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于動蕩的時代,我們須要一種倫理,一種得以生存的倫理。——1961年5月阿德萊·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會開業儀式上的講話材料二1961年初,“東方號”飛船的總設計師曾經向科羅廖夫指出,運載火箭和宇宙飛船的平安指數目前只能達到50%,但科羅廖夫還是確定鋌而走險:必需領先美國人數周,進行第7次“東方號”載人飛船放射。……據專家估算,蘇聯把國民經濟的一半到2/3投入到國防科研生產上,蘇聯發展國防高新技術……是搞“象牙塔”,用國民經濟填“無底洞”。——《文匯報》(1)材料一中“新的恐驚的陰影”指的是什么?20世紀60年頭的“動蕩”有哪些詳細的表現?(2)請對材料二中的現象進行評價。解析:本題考查美蘇爭霸及其影響。第(1)問,第一小問可依據材料出處中的時間“1961年”和“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等信息得出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