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匯編共十六_第1頁
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匯編共十六_第2頁
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匯編共十六_第3頁
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匯編共十六_第4頁
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匯編共十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3年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全國名校

模擬試題解析匯編

目錄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1直線運動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2相互作用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3牛頓運動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4曲線運動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5萬有引力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6機械能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7靜電場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8恒定電流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09磁場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0電磁感應(yīng)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H交變電流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2力學(xué)實驗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3電學(xué)實驗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4選修3-3熱學(xué)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5選修3-4

2013年高三物理全國名校模擬試題解析專題16選修3-5

1.(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聯(lián)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15屆機器人世界

杯賽上.中同科大“藍鷹”隊獲得仿真2D組冠軍和服務(wù)機器人組亞軍.改寫了我國服務(wù)機器人

從未進人世界前5的紀錄.標志著我國在該領(lǐng)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圖中是科大著名服務(wù)

機器人“可佳”.如圖所示.現(xiàn)要執(zhí)行一項任務(wù).給它設(shè)定了如下動作程序:機器人在平面內(nèi).由點

(0,0)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點(3,1).然后又由點(3,1)沿直線運動到點(1,4).然后又由點(1.4)沿直線

運動到點(5,5).然后又由點(5.5)沿直線運動到點(2.2).該個過程中機器人所用時

間是2Ms,則

A.機器人的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

B.機器人不會兩次通過同一點

C.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位移大小為20m

D.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率為lm/s

1.C【解析】坐標系的橫軸作為x軸,縱軸作為丁軸。根據(jù)描點法先作出題中給定的幾個坐

標位置,然后用直線連接相鄰兩個位置,即得物體的運動軌跡,如答

圖1所示。機器人的運動軌跡不是一條直線,機器人會兩次通過同一;

點,選項A、B錯誤;起點在坐標原點,終點在(2,2),位移大小是

這兩點連線的長,故位移大小為行萬m=20m,選項c正確。整

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m/s,選項D錯誤。

2.(2013浙江十校聯(lián)考)2010年1月4日,在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巢湖”艦、“千島湖”艦護

送下“河北錦繡”、"銀河”等13艘貨輪順利抵達亞丁灣西部預(yù)定海域.如圖所示,此次護航

總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運動速度相同,則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位移

B.研究艦隊平均速度時可將“千島湖”艦看作質(zhì)點

C.以“千島湖”艦為參考系,“巢湖”艦一定是運動的

D.根據(jù)本題給出的條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過程中的平均

速度

答案:B解析:“4500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路程,研究艦隊平均速度時可

將?千島湖覿看作防點,選項B正確A錯誤;以一千島湖靚為參考系,一巢

湖,艦一定是靜止的,選項C錯誤;由于題中沒有時間和位移,不能根據(jù)本

題給出的條件求出此次航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選項D錯誤。

3.(2013廣西三校聯(lián)考)兩石塊A、B從同一高處自由下落,石塊A比石塊B早下落2s。

令石塊B開始下落的時刻為計時起點,取石塊B為參照物,則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石塊

A運動的圖象是()

答案:BC解析:取石塊B為參照物,A做勻速運動,能正確表示石塊A運動的

位移圖像是B,速度圖象是C。

4.(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關(guān)于速度、速度的變化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埼誤的

A.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加速度的方向為負

B.物體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來越小

C.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反而越來越小

D.加速度既不與速度同向,也不與速度反向

答案:A解析:由加速度的定義可知,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加速度的方向為正,選項A

說法錯誤;物體做減速運動時,物體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來越小,A說法正確;若物體

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反而越來越小,選項C說法正確;

在曲線運動中,加速度既不與速度同向,也不與速度反向,可以與速度方向垂直,選項D

說法正確。

5.(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g=10m/T),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豎直向下,vo=O、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從開始運動到距下落點5m、10m、15m所經(jīng)歷的時間之比為1:2:3。

答案:ABC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向下,VO、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

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

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從開始運動到距下落點5n

10m、15m所經(jīng)歷的時間之比為1:6:有,選項ABC正確D錯誤。

6.(2013廣西三校聯(lián)考)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地面豎直上拋。已知小球兩次經(jīng)過一

個較低點A的時間間隔為TA,兩次經(jīng)過較高點B的時間間隔為TB,重力加速度為g,則

A、B兩點間的距離為()

I

I

A區(qū)--)gB夏;—T^)g]

22j

C(*>)gD(展甯)g

48

答案:D解析:設(shè)小球上拋的最高點距A點的距離為h,“距B點的距離為hB,

根據(jù)樹枝上拋運動規(guī)律,公二gig)2,A、B兩點間的距離為

陽也=(7”,選項D正確。

8

7.(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為提高百米賽跑運動員的成績,教練員分析了運動員跑百米

全程的錄相帶,測得:運動員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終點共

用10.8s,則下列說法不無期的是()

A.運動員在百米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

B.運動員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

C.運動員在7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9.2m/s

D.無法知道運動員在7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

答案:D解析:運動員在百米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U"m/s=9.26m/s,選項A說法

10.8

正確;運動員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2m/s=8.71m/s,選項B說法正確;運動員在

7

7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9.2m/s,選項C說法正確D不正確。

8.(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一步行者以6.0m/s的速度跑去追趕被紅燈阻停的公交車,在跑

到距汽車25m處時,綠燈亮了,汽車以l.Om/s?的加速度勻加速啟動前進,則()

A.人能追上公共汽車,追趕過程中人跑了36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車,人、車最近距離為7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車,追上車前人共跑了43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車,且車開動后,人車距離越來越遠

答案:B解析:在跑到距汽車25m處時,綠燈亮了,汽車以1.0m廳的加速度勻

加速啟動前進,當汽車加速到6.0m/s時二者相距最近。汽車加速到6.0m/s用時

間人運動距離為汽車運動距離為二者最近距離為

t=6s,6X6m=36m,18m,

18+25m-36m=7m,選項AC錯誤B正確。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車,且車開動后,人

車距離先減小后越來越遠,選項D錯誤。

9.(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

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點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m/s

B.1秒末質(zhì)點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C.第1秒內(nèi)質(zhì)點受合外力是第5秒內(nèi)受合外力的2倍

D.3秒末質(zhì)點回到出發(fā)點

答案:C解析:根據(jù)vt圖象與橫軸所夾面枳表示位移可得,質(zhì)點前7秒的位移

為1m,質(zhì)點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7m/s,選項A錯誤;3秒末質(zhì)點的速度

方向發(fā)生變化,選項B錯誤;第1秒內(nèi)質(zhì)點的加速度是第5秒內(nèi)質(zhì)點加速度的2

倍,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第1秒內(nèi)質(zhì)點受合外力是第5秒內(nèi)受合外力的2倍,

選項C正確;3秒末質(zhì)點速度為零,沒有回到出發(fā)點,選項D錯誤。

10.(2013武漢摸底)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

向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關(guān)于兩車的運動情況,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ls時,甲、乙相遇

B.在t=2s時,甲、乙的運動方向均改變

C.在t=4s時,乙的加速度方向改變

D.在t=2s-=6s內(nèi),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解析:在t=ls時,甲、乙速度相等,乙車在前,選項A錯誤;在t=2s

時,甲、乙兩車的速度都開始減小,選項B錯誤;在t=4s時,乙的加速度方向

不改變,選項C錯誤;在t=2s~t=6s內(nèi),兩車加速度相等,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

運動,選項D正確。

11.(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在f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它在中

間位置Ls處的速度為0,在中間時刻時的速度為以,則以和功的關(guān)系不正確的是

22???

()

A.當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V,>V2

B.當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VI>V2

C.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1=V2

D.當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V)<V2

答案:D解析:當物體做勻加速或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叱〉七當物體做勻速直線

運動時,v-=v2i選項D說法不正確。

12.(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某人在占0時刻,觀察一個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

現(xiàn)只測出了該質(zhì)點在第3s內(nèi)及第7s內(nèi)的位移,則下列說法正確是()

A.不能求出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B.能求出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C.不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D.能求該質(zhì)點加速度

答案:BD解析:測出了該質(zhì)點在第3s內(nèi)及第7s內(nèi)的位移,可以得到運動的加速度a,可

以得到2.5s末和6.5s末的瞬時速度。應(yīng)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選項A

錯誤BD正確;應(yīng)用位移公式可以得到任意時間內(nèi)的位移,選項C錯誤。

13.(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如圖所示為一個做直線運動物體的位移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OA段物體向東北方向運動,AB段物體向東運動,BC做又向東20丁C

北方向運動A

m?????????.^-8/:

B.OA段與BC段物體運動方向相同,AB段物體靜止不動

C.因OA段和BC段物體通過的位移相等,所用時間相等,所以O(shè)A與BC的斜率相同

D.OA段、AB段、BC段物體通過的位移均相同

答案:BC解析:OA段物體沿s軸方向運動,AB段物體靜止,BC段物體又沿s

軸方向運動,選項AD錯誤B正確;因OA段和BC段物體通過的位移相等,所用

時間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所以。A與BC的斜率相同,選項C正確。

14.(2013衡水中學(xué)調(diào)研)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A、B的

速度圖象如圖實線所示。在0-h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A.A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B.8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減小

C.A、8物體的位移都不斷增大

D.A、B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色■里”

答案:ABC解析:根據(jù)速度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

度不斷增大,8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減小,選項AB正確;根據(jù)位移圖象

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4、B物體的位移都不斷增大,A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匕+匕),8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9山1,選項C正確D錯誤。

22

15.(2013衡水中學(xué)調(diào)研)某駕駛員手冊規(guī)定具有良好剎車性能的汽車在以80km/h的速率

行駛時,可以在56m的距離內(nèi)被剎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駛時,可以在24m的距離內(nèi)

被剎住,假設(shè)對于這兩種速率,駕駛員所允許的反應(yīng)時間(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駕駛員來不及使用

剎車,車速不變)與剎車的加速度都相同.則允許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約為()

A.0.5sB.0.7sC.1.5sD.2s

答案:B解析:設(shè)允許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約為t,則有,vit+vj/2a=56,v2t+

V22/2a=24,聯(lián)立解得t=0.7s,選項B正確。

16.(2013衡水中學(xué)調(diào)研)做勻加速沿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在第一個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

一個5s內(nèi)的平均速度小3m/s,則質(zhì)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A.1m/s2B.2m/s2C.3m/s2D.4m/s2

答案:C解析:質(zhì)點在第一個3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末的瞬時速度,在第一個5s內(nèi)

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末的瞬時速度,△v=3m/s,由△v=a/\t解得a=3m/s2,選項C正確。

17.(2013衡水中學(xué)調(diào)研)取一根長2m左右的細線,5個鐵墊圈和一個金屬盤.在線的一

端系上第一個墊圈,隔12cm再系一個,以后每兩個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36cr

60cm、84cm,如圖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線的另一■端,讓線自由垂下

且第一個墊圈緊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屬盤內(nèi).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

則第2、3、4、5各墊圈()

A.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越來越大

B.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盤上的速率關(guān)系為1:2:3:4

D.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也一1):(小一小):(2一小)

答案:BC解析:根據(jù)題述可知每兩個相鄰墊圈之間的距離查為恒量24cm,由Ax=aT2

可知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選項AD錯誤B正確;由v2=2gx可知依次落到盤上的

速率關(guān)系為1:2:3:4,選項C正確。

18.(2013安徽師大摸底)一個質(zhì)點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用固定的照相機對該質(zhì)點進

行閃光照相,閃光時間間隔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質(zhì)點在第1次、第2次

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移動了0.2m;在第3次、第4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移動了0.8m,由

上述條件可知()

A.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6m/s2

B.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3m收

C.第1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0.3m/s

答案:B解析:由AxMaF和逐差法可得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3ms:,選項

A錯誤B正確;第1次、第2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0二ms,

第1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V!=x--aT2=0.2ms-0.3X0.5ms=0.05ms,第2次閃光

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v:=v+aT2=0.2ms-0.3X0.5ms=0.35ms,選項CD錯誤。

19.(2013吉林摸底)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于物體b的加速度

B.60秒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C.20秒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D.40秒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200m

答案:B解析:a、b兩物體同地同一直線運動,從速度圖象看速度都為正值,即同向行駛.a

的加速度a=—=1.5m/s2,b的加速度a'=—=2m/s?.,所以a物體的加速度小于b物體的加速

度,即A項錯誤。.20s時,a物體速度達到v=40m/s而b物體仍靜止,只有當40s時,即a、

b兩物體的速度相等時,a、b兩物體才相距最遠,此時相距的距離為As=(800m+500m)?400

m=900m,

.所以CD項錯誤。當60s時a的位移為sa=—x(10+40)x20m+40x40m=2100m..。而b的位

2

移Sb=—x40xl00m=2000m,所以a在b的前方即B項正確.

2

20.(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甲、乙兩車在公路上沿同一方

向做直線運動,v-t圖像如圖所示,兩圖像在時刻相

交,乙車從t=0開始到停下所通過的位移為S。廿0時刻,

甲在乙前面,相距為do已知此后兩車可以相遇兩次,且

第一次相遇時刻為t',則下列四組t'和d的組合可能

是:

A.t'=ti,d=—B.t'=ti,d=-

C.t,,d=y|D.t'=y,d=y

答案:C解析:

【解析】由甲乙兩車的v—t圖象可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初速度為2V的

勻減速直線運動。若t'可以使兩車相遇兩次,第一次相遇時甲乙兩

車速度相等,以后乙車速度小于甲,不能第二次相遇,選項AB錯誤;若t'=與,

d=言,第一次相遇后,乙車速度大于甲,根據(jù)v-t圖象與橫軸所夾面積表示位移

可得第二次相遇在駕,所以選項C正確D錯誤。

21.(2013安徽師大摸底)一個質(zhì)點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用固定的照相機對該質(zhì)點

進行閃光照相,閃光時間間隔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質(zhì)點在第1次、第2

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移動了0.2m;在第3次、第4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移動了0.8m,

由上述條件可知()

A.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6m/s2

B.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0.3m/s

答案:B解析:由△x=aT:和逐差法可得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0.3ms:,選項

A錯誤B正確;第1次、第2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02ms,

第1次閃光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vi=\-aT2=0.2ms-0.3X0.5ms=0.05ms,第2次閃光

時質(zhì)點的速度是v:=v+aT2=0.2ms-0.3X0.5ms=0.35ms,選項CD錯誤。

22.(2013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高三期初聯(lián)考)某物體運動的V一,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物體在第1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B.物體在第2s內(nèi)和第3s內(nèi)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體在4s末返回出發(fā)點

D.物體在5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且最大位移為0.5m

答案:BC解析:物體在第2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選項A錯誤;根據(jù)速度圖象的斜率表

示加速度,物體在第2s內(nèi)和第3s內(nèi)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選項B正確;根據(jù)速度圖象的面

積表示位移,物體在4s末返回出發(fā)點,選項C正確;物體在2s末、5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

且最大位移為1.0m,選項D錯誤。

23.(2013武漢摸底)一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在連續(xù)相等的兩個時間間隔T

內(nèi),通過的位移分別為xl和x2。求質(zhì)點運動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3.解析:設(shè)質(zhì)點運動的初速度為如加速度為a,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

1

x:=v0T+-aTi,

x:+X2=vo?2T+^a(2T)2,

聯(lián)立解得:v產(chǎn)啜,

2

4.(10分)(2013邯鄲摸底)一根長直細桿長1.7m,從某一高處做自由落體運動,在下落過

程中細桿通過一個1.75m高的窗口用時0.3s,求細桿剛下落時其下端到窗口上邊緣的高度。

(g取10m/s2,窗口下邊緣到地面的高度大于細桿的長度)

解析:設(shè)向下為正,細桿到窗口上邊緣時的速度為小,

,1,

由H=—

代入數(shù)據(jù):1.7+1.75=vof+1g/2,

2

解得vo=lOm/s?

由vo2=2gh,

解得:h=5m。

25(2013江蘇名校摸底測試)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由于在前方

出現(xiàn)險情,司機采取緊急剎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m/s:求:

⑴,汽車剎車后20秒內(nèi)滑行的距離。

⑵,開始剎車滑行50米所經(jīng)歷的時間。

⑶.汽車剎車后前3秒汽車滑行的距離。

25.(13分)解析:(1)由v:=at得,剎車時間t=6s。

汽車剎車后20秒內(nèi)滑行的距離L=^-=90mo

2a

(2)由代人數(shù)據(jù)50m=30Xt「:X5Xt:

解得從開始剎車滑行50米所經(jīng)歷的時間t;=2so

/、11.

(3)at:-30X3m-iX5X3'HF67.51n。

26(2013武漢調(diào)研)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2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6m,在緊接著的1s

內(nèi)通過的位移也為6m。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設(shè)物體的初速度為vo,通過第一段位移為x,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12

x=vo/i+—ati4o

2

通過這兩段位移為2x,2x=vo(Zi+/2)+—a(fi+及)2。

2

聯(lián)立解得:a=2*產(chǎn))

優(yōu)?+幻

代入數(shù)據(jù)得:a=2m/s2o

27.(8分)(2013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高三期初聯(lián)考)A、B兩列火車,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

駛,A車在前,其速度VA=10m/s,B車在后,其速度VB=30m/s,,因大霧能見度低,B車在

距A車xn=85m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A車,這時B車立即剎車,但B車要經(jīng)過180m才能停止,

問:B車剎車時A車仍按原速率行駛,兩車是否會相撞?若會相撞,將在B車剎車后何時

相撞?若不會相撞,則兩車最近距離是多少?

.(8分)解:B車剎車至停下來過程中,由--4=2今(1分)

得a產(chǎn)上=-2.5m/sZ。(1分)

lx

假設(shè)不相撞,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兩車速度相等,對B車有

=vB+ast(1分)

解得t=8s(1分)

此時,B車的位移有

xE=%?+:&£廣=160??(1分)

A車位移有xA=v/=80w(1分)

因與</+犯故兩車不會相撞,兩車最近距離為△x=5m。(2分)

28.(16分)(2013浙江重點中學(xué)協(xié)作體高三摸底)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當警

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嚴重超載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5.5

s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但警車行駛的最大速度是25

m/s.警車發(fā)動后剛好用12s的時間追上貨車,問:(1)警車啟動時的加速度多大?

(2)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8.(16分)

解:(1)設(shè)to=5.5s內(nèi)貨車位移為so,則so=voto=10x5.5m=55m(2分)

若12s內(nèi)警車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2分)

2

2

解得:a=2.43m/so(1分)

此時警車速度為:v,war=ar=29.2m/s>25m/s(1分)

因此警車的運動應(yīng)為: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設(shè)其加速時間為

ti>則:v,nax=at\,—?rr+t-n)=vot+so(3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a=2.5m/s2(2分)

(2)當警車的速度達到貨車的速度時,兩者間的距離最大,設(shè)所需時間為t2,貝

vo=atz(2分)即t2=4s(1分)

兩車間的最大距離為:S"?K=vof2-Laf22+so=75m。(2分)

2

29.(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去追趕前面的一輛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電車,當電車行駛100m后被追上,此時汽車的速度恰好是電車速度的

4倍,求汽車開始運動時兩車相距多遠?

.解.設(shè)汽車運動t時間追上電車,汽車行駛S:,電車行駛S:,開始時兩車相距

S:,由已知條件可知,S[==①..........3分

S,②............3分

1

-S2=So③.........................分

3

V=at=Wz④.........................分

解得sFlOOmo⑤..........2分

30(10分)(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由于

在前方出現(xiàn)險情,司機采取緊急剎車,剎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m*,求:

(1)汽車剎車后20s內(nèi)滑行的距離。

(2)從開始剎車汽車滑行50m所經(jīng)歷的時間。

(3)在汽車停止前3秒內(nèi)汽車滑行的距離。

解:(1)由丫=丫()+21:可知,汽車的剎車的時間to=(v-v())/a=(O-3O)/(-5)=6s(2分)

由于to<t,所以剎車后20s內(nèi)滑行的距離即為汽車停止運動時滑行的距離

11

X=—vot=—X30X6m=90(m)(2分)

22

(2)設(shè)從剎車到滑行50m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f

由位移公式x=vot'+Lat'2可知:

2

I,

50=30t'——X5t'2

2

解的f=2(s).......................................................(3分)

⑶此時可將運動看成做反向的初速

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則

x:=:at2=:X5X\x*******^

32m=22.5(m)..............

??(3分)

31(10分)(2013成都高新區(qū)摸底)A、B兩輛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駛,當B車在A

車前84m處時,B車速度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

B車加速度突然變?yōu)榱悖珹車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經(jīng)過12s后兩車相遇。問B

車加速行駛的時間是多少?

解:設(shè)B加速運動的時間為3運動的位移為xi,

則有:xiEt+^x2t2①???(2分)

2

設(shè)B勻速的位移為X2,貝|JX2=(4+2t)(12-t)=48+20t-2t2②(2分)

設(shè)A在12秒內(nèi)運動的位移為X%則X3=20X12m=240(m)③??(2分)

有題意可知:X]+X2+84=X3④?(2分)

由①②③④聯(lián)立求的:t=6(s)....(2分)

32、(2013浙江十校聯(lián)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途中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AB=BC,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別為M=3m/s、V2=6m/s,則

(I)物體經(jīng)B點時的瞬時速度距為多大?

(2)若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2mH,試求AC的距離。

17、解析:⑴設(shè)物體加速度大小為a,AC的距離為/,經(jīng)過A、C點的速度大小為以、vco

則有

VB2-VA2=2?-Z/2,vc2-VB2=2?-//2,(VA+VB)/2=V\,(VB+VC)/2=VI,

聯(lián)立解得:VB==5m/so

(2)由上述各式還可得到:VA=lm/s,vc=7m/So

VC2-VA2=2tZ-/?

解得I=12mo

33.(8分)(2013衡水中學(xué)調(diào)研)高速公路上甲、乙兩車在同一車道上同向行駛,甲車在前,

乙車在后,速度均為n)=30m/s,距離s()=100m,f=0時刻甲車遇緊急情況后,甲、乙兩車的

加速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取運動方向為正方向。

(1)通過計算說明兩車在0?9s內(nèi)會不會相撞?

(2)在一個坐標系中畫出甲乙的速度時間圖象。

222

解析?公式解法:ai=-10m/s,a2=5m/s,aj—Sm/s,t:=3s末,甲車速度:

vi=vo+oiti=0i

設(shè)3s過后經(jīng)過hs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此時距離最近?St2=vo+S5

速度相等之前,甲車位移?

■一

乙車位移:x二=+vof,+,a3tz"④

解得x二-x妥=9Om〈so=lOOm,不會相撞。

圖象解法:由加速度圖像可畫出兩車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可知,/=6s時兩車速度相等,

此時距離最近,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為0?6s內(nèi)兩車位移之差,

Ax=gx30x3帆+gx30x(6—3)m=90/n<100m

.??不會相撞。

1.(2013重慶一中)如圖為三種形式的吊車的示意圖,OA為可繞O點轉(zhuǎn)動的桿,重量不

計,AB為纜繩,當它們吊起相同重物時,桿OA在三圖中受力分別為Fa、A、Fc的關(guān)系是

答案:B解析:對圖(a),畫出A點受力分析圖,可得桿OA對A點的作用力,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圖(a)中桿OA受力R=2Gcos30°=#G。對圖(b),畫出

A點受力分析圖,由tan30。=G/%,可得桿OA對A點的作用力,由牛頓第三定律

可得圖(b)中桿OA受力F尸G/tan30。=6G。對圖(c),畫出A點受力分析圖,

由cos30。=FJG可得桿OA對A點的作用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圖(c)中桿

OA受力F產(chǎn)Gcos30°=73G/2O所以F產(chǎn)尾汜,選項B正確。

2.(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一根輕繩的上端懸掛在天花板上,下端掛一燈泡,則:

A.燈泡受的重力和燈泡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燈泡受的重力和繩對燈泡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燈泡對繩的拉力和繩對燈泡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繩對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解析:燈泡受的重力和繩對燈泡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選項AB錯誤;燈泡對繩

的拉力和繩對燈泡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繩對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對繩的拉力

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選項C正確D錯誤。

3.(2013廣西三校聯(lián)考)圖中AO、BO、CO是完全相同的三條繩子,將一根均勻的鋼梁

吊起。當鋼梁足夠重時,結(jié)果AO先斷,則()

A.a=120B.a<120°1

o

C.a>120°D.不能確定

答案:B

解析:AO先斷,說明AO中拉力大于其它兩根繩子,a<120°,選項B正確。

4.(2013安徽師大摸底)如圖所示,物體B疊放在物體A上,A、B的質(zhì)量均為m,且上、

下表面均與斜面平行,它們以共同速度沿傾角為J的固定斜面(聲

c勻速下滑,則()/c

A.A,B間沒有靜摩擦力------------

B.A受到B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

D.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R=tan。

答案:C解析:它們以共同速度沿傾角為S的固定斜面C勻速下滑,A受到

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S,A對B的摩擦力等于B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

力,選項A錯誤C正確;由牛頓第三定律,.A受到B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下,選項B錯誤;A與B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不能確定AB之間的動摩擦因

數(shù)上選項D錯誤。

5.(2013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高三期初聯(lián)考)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

截面為半圓的柱狀物體A,4與豎直墻之間放一光滑半圓球B,整個裝X.

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A、8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機,則下列說法3A

正確的是

A.A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

B.A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m)g

C.B物體對A物體的壓力小于mg

D.A物體對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

答案:BD解析:把兩個物體看作整體分析受力,應(yīng)用平衡條件,可得地面對A

的支持力為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A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選項A錯誤B正確。隔離B受力分析,應(yīng)用平衡條件,可得A對B的支持力大

于mg,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8物體對A物體的壓力大于mg,選項C錯誤。由

于BA兩物體球心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未知,所以A物體對地面的摩擦力可能

大于mg,選項D正確。

6.(2013西安摸底)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光滑小球中和乙放在傾角

為45。的斜面上,被一固定在斜面上的豎直擋板擋住,設(shè)每個小球

的重力大小為G,甲球?qū)σ仪虻淖饔昧Υ笮镽,斜面對乙球的作

用力大小為F2,則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A.F、<F]B.G>F、

C.G=F]D.F]=F2

答案:BD解析:將乙球的重力分解,由平衡條件可得甲球?qū)σ仪虻淖饔昧Υ笮?/p>

F:=Gsin45。,斜面對乙球的作用力大小為F2=Gsin45。,顯然,耳=3,G>FX,

選項BD正確AC錯誤。

7.(2013西安摸底)在如圖所示裝置中,輕質(zhì)滑輪懸掛在繩間,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i、m2,

懸點a、b間的距離遠大于滑輪的直徑,不計一切摩擦,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貝W)

A.a一定等于BB.mi一定大于m2...............................

C.mi一定大于m2D.mi可能等于m2/

答案:AD解析:輕質(zhì)滑輪懸掛在繩間,兩側(cè)細繩中拉力相等,a崗

一定等于B,選項A正確;由于題中沒有給出角a、B的數(shù)值,不應(yīng)]

能判斷出確定的mi、m2大小關(guān)系,選項D正確BC錯誤。

8.(2013廣西三校聯(lián)考)一根大彈簧內(nèi)套一根小彈簧,大彈簧比小彈簧長0.20m,它們的

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圖甲所示。當加力壓縮此組合彈簧時,測得力和彈

簧壓縮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則兩彈簧的勁度系

數(shù)分別是(設(shè)大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小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

k2)()

A.ki=100N/m,k2=200N/m

B.k,=200N/m,k2=100N/m

C.k]=100N/m,k2=300N/m

D.kt=300N/m,k=200N/m

答案:A解析:由圖乙可得大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100Nm。當大彈簧壓縮0.30m

時,大彈簧彈力等于lOONmXO.30m=30N。小彈簧壓縮0.10m,小彈簧彈力為

20N,小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20N0.10m=200Nm,選項A正確。

9.(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如圖所示,半圓柱體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

定放置的豎向擋板MN,在P和MN之間放有一個光滑均勻的小圓柱體Q,整個裝置處于靜

止狀態(tài),若用外力使MN保持豎直且緩慢向右移動,在Q落到地

面以前,發(fā)現(xiàn)P始終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

A.MN對Q的彈力逐漸減小

B.Q所受的合力逐漸增大

C.地面對P的磨擦力逐漸增大

D.P、Q間的彈力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C解析:用外力使MN保持豎直且緩慢向右移動,小圓柱體Q受平衡力作用,合力

為零,選項B錯誤。畫出Q受力圖,Q所受重力不變,豎直擋板對Q的水平向左彈力方向

不變,半圓柱體P對Q的彈力大小方向均改變。在Q落到地面以前,MN對Q的彈力逐漸

增大,P、Q間的彈力逐漸增大,選項A錯誤C正確。

10.(2013浙江重點中學(xué)協(xié)作體高三摸底)疊羅漢是一種二人以上

層層疊成各種造型的游戲娛樂形式,也是一種高難度的雜技。

圖示為六人疊成的三層靜態(tài)造塑,假設(shè)每個人的重量均為G,

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狀態(tài),則最底層正中間的人的一只

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

37

A.—GB.—G

48

C.—GD.

42

10,答案:C解析:隔離中間層左側(cè)的人受力分析,受到上面人的壓力G/2,由

平衡條件可得每只腳所受支持力均為3G/4;由對稱性可知,最底層正中間

的人受到中間層兩個人的壓力為2x3G/4=3G/2;由平衡條件可得最底層正中

間的人的一只腳受到的地面支持力為5G/4,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最底層正

中間的人的一只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5G/4,選項C正確。

11.(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甲、乙、丙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

受到三個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則它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三者相同B.乙最大

C.丙最大D.已知條件不夠,無法判斷

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乙對地面壓力最大,甲對地面壓力最小,根據(jù)摩擦定律,它們受

到的摩擦力乙最大,甲最小,選項B正確。

12.(2013屆江西省重點中學(xué)高三聯(lián)考)下列有關(guān)受力分析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鉤碼和鉛筆靜止,輕質(zhì)鉛筆中的彈力沿鉛筆方向

B.圖乙中人隨自動扶梯一起沿斜面以加速度“運動中,人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圖丙中與水平轉(zhuǎn)盤一起勻速轉(zhuǎn)動的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垂直物塊的速度

D.圖丁中運動火車車輪在不擠壓鐵軌的轉(zhuǎn)彎路段所受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沿路面向下

答案:D解析:圖甲中鉤碼和鉛筆靜止,輕質(zhì)鉛筆中的彈力沿鉛筆方向,選項

A受力分析正確;圖乙中人隨自動扶模一起沿斜面以加速度。運動中,人受的摩

擦力水平向右,選項B受力分析正確;圖丙中與水平轉(zhuǎn)盤一起勻速轉(zhuǎn)動的物塊受

到的摩擦力一定垂直物塊的速度,指向圓心,選項C受力分析正確;圖丁中運動

火車車輪在不擠壓鐵軌的轉(zhuǎn)彎路段所受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指向軌

道的圓心,選項D受力分析不正確。

13.(2013哈爾濱三中月考)一質(zhì)量為m的鐵球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

下,靜止在傾角為0的斜面和豎直墻壁之間,鐵球與斜面的接觸點為A,卜、卜

推力F的作用線通過球心o,如圖所示,假設(shè)斜面、墻壁均光滑。若水―

平推力緩慢增大,則在此過程中:Q

A.鐵球?qū)π泵娴淖饔昧徛龃螅还ぃ?/p>

B.斜面對鐵球的支持力大小為mg/cos0;

C.墻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終等于推力F;

D.墻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終小于推力F。

答案:BD解析:若水平推力緩慢增大,鐵球?qū)ωQ直墻壁的作用力緩慢增大;鐵球?qū)π泵娴?/p>

作用力不變,選項A錯誤;分析鐵球受力,設(shè)斜面對鐵球支持力為N,豎直墻壁對鐵球支持

力為N',由平衡條件可得,Ncos6=mg,NsinO+N'=F,解得斜面對鐵球的支持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