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爆破教學課件_第1頁
控制爆破教學課件_第2頁
控制爆破教學課件_第3頁
控制爆破教學課件_第4頁
控制爆破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控制爆破

第一章緒論第二節控制爆破的要求與內容2第一節控制爆破發展歷程與現狀1第三節拆除爆破設計與安全管理3第一節控制爆破發展歷程與現狀1-2控制爆破發展簡況21-1控制爆破定義11-3控制爆破的專著與公司31-4控制爆破的前景和發展趨勢31-1控制爆破定義根據工程要求和爆破環境、規模、對象等具體條件,通過精心設計、施工,嚴格控制藥包的起爆順序,既達到預期的爆破效果,又要將爆破危害嚴格的控制在允許限度之內,這種對爆破效果和爆破危害同時加以控制的爆破稱為控制爆破。

爆炸加工爆炸復合爆炸硬化爆炸擠密爆炸擠淤爆炸夯實城鎮石方爆破城鎮拆除爆破光面爆破預裂爆破緩沖爆破石材切割爆破控制邊界的爆破控制爆破控界爆破城鎮爆破特種爆破溝槽開挖石方爆破基坑開挖石方爆破孔樁開挖石方爆破城鎮石方爆破塊體與板體拆除爆破高聳構筑物拆除爆破樓房類拆除爆破橋梁類拆除爆破容器類水壓爆破聚能裝藥爆破拆除爆破1-2控制爆破發展史國外控制爆破發展史國內控制爆破發展史

控制爆破的發展與一個國家的建設相關爆破技術的發展與爆破器材的發展密切相關,控制爆破的發展必然涉及到推動控制爆破發展的從業單位、從業人員和典型案例。1.爆破器材的發明和發展爆破器材包含炸藥和火工品黑火藥-中國人發明(805)導火索-英國威廉·伯克福特發明,黑火藥安全起爆(1831)硝化甘油-意大利人發明(1846)炸藥公司-諾貝爾兄弟生產硝化甘油(1864)諾貝爾炸藥-硝化甘油和硅藻土的混合物(1867)混合炸藥-硝酸銨+燃料瑞典Ohlsson和Norrbein(1867)雷汞─英國化學家(1779)諾貝爾雷管-錫管十雷汞(1867)1870年代--電雷管1895年------秒延期電雷管1946年------毫秒延期電雷管1967年----導爆管雷管(諾貝爾炸藥公司)1919年----導爆索1980年代--高精度電子雷管1955年------粒狀銨油炸藥1956年--漿狀炸藥(美國Cook和加拿大鐵礦公司)1972年-----水膠炸藥(美國杜邦公司)1969年------乳化炸藥(美國Blabm)含水炸藥:漿狀炸藥、水膠炸藥和乳化炸藥2國外控制爆破歷史工程爆破:利用炸藥爆破釋放出的能量對介質做功,從而達到一定工程目的。匈牙利的瓦伊道爾用黑火藥爆破礦巖(1627)。英國用黑火藥開采錫礦(1689),瑞士用在路基石方開挖施工中(1696)。1699,歐洲大部分礦山已用黑火藥爆破礦巖。237年前,即1773年使用炸藥拆除建筑物的最早記錄用150英鎊黑火藥爆破拆除了愛爾蘭有700年歷史的圣三—大教堂127年前,即1883年使用炸藥拆除高聳建筑的最早記錄用5個小炸藥包拆除了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座高61m八邊形煙囪2國外控制爆破歷史2國外控制爆破歷史爆破滅火和拆除危險建筑物1906年4月18號舊金山突發大地震。地震使城市供水管道毀壞并引發大火。爆破城市街區內的某些建筑物阻斷火源,是當時滅火的主要方法。經過四天四夜的戰斗,火勢平息,幾百棟建筑物在爆炸聲中被夷為平地。后人對這次滅火方法的評價是功過各半。此后的幾個星期,爆破者爆破掉那些被火燒光的不穩定的建筑。那時的建筑物爆破拆除,只是一種應急措施,還談不到控制二字。危險建筑物爆破拆除美國首次建筑物原地坍塌控制爆破俄亥俄州市政大廳高95英尺位于繁華的街角,大火使得這座建筑的支撐到了極限,附近的生命財產和商店的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進行爆破拆除。數以千計的觀眾觀看了95英尺高的鐘樓爆破拆除和坍塌的全過程,無一人員受傷,而且沒有任何磚頭瓦礫散落到警戒線以外。經過11天施工,市政大廳建筑群被全部拆除。這次工作證明了爆破拆除危險建筑物的優越性。在此前的一個世紀,拆除爆破主要用來拆除一些不穩定的建筑物,如火災、地震或其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危險建筑。在20世紀最初的幾十年,普通工業炸藥在大型工業建筑物,如煙囪、鐵路橋、礦井支架的爆破拆除上嶄露頭角。

美國礦用炸藥公司的C.B.SPICER寫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在密蘇里州用爆破法拆除四座筒形鋼筋混凝土谷物倉的過程,并指出選擇爆破拆除比搭手架的拆除方法更節約成本。這次爆破拆除,當時作為工程業績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評論肯定了建筑物爆破拆除方法。用這種方法拆除谷物倉的另一個好處是谷物倉沖擊地面后進行二次解體,建筑殘骸能用蒸汽式挖掘機清運。筒形鋼筋混凝土谷物倉爆破拆除建筑物爆破拆除有了許多成功的記錄,但是爆破拆除很難確切地被稱為科學。在許多建筑物被成功爆破拆除的同時,也有許多堅固的建筑物,特別是鋼筋混土筒倉和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煙囪,需要爆破3~4次才能完全拆除。事實上,那時很少有堅固的建筑能夠被成功地拆除,最后還需要重型機械將其徹底推倒和破碎。

1627年到1950年1931年,佛羅里達的炸藥公司拆除邁阿密鎮的一個中心教學樓。這個建筑并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傊笓]用60.37美元買炸藥、雷管和導火索以很經濟的方法爆破拆除了建筑物。人們逐漸發現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使用炸藥,不得不限制飛石。所以,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爆破工作者開始嘗試各種飛石防護措施。橋梁拆除--飛石防護德國的爆破工程師,威廉先生在完成了一次特別成功的橋梁拆除后,自豪地將飛石防護方法寫進了《爆破工程》雜志中。這座被爆破的石橋離附近的房屋不遠,所以炮孔被大量成捆的柳枝覆蓋,在整個爆破過程中,附近的建筑并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到20世紀30年代末期,建筑物爆破拆除的神秘感越來越少,成功率越來越高。

二戰末期,用炸藥和新發明的可塑炸藥安全地拆除了歐洲大陸成千上萬座被戰爭損害的建筑。最初建筑物的爆破拆除極少考慮周圍財產安全問題。用最少的防護,沒有延期雷管,劇烈的爆破聲中夾雜著大量的飛石碎片,并伴有強烈的地面震動和空氣超壓。爆破公司后來發現,采用延期爆破就能控制建筑倒塌方向,同時將地面震動和空氣超壓減到最小。把這種方法實踐于幾百座戰后遺留廢舊建筑物的拆除中,使得拆除爆破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1627年到1950年20世紀40年代末,新聞記錄片記載了一個場景:歐洲的軍事專家在人口密集的市區熟練地爆破拆除一座巨大的建筑,并不損害附近的財產。從1627年到1950年間,特別是在二戰后期,爆破拆除技術逐漸走向成熟,被證明是一個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建筑物拆除方法,更重要的是較傳統的建筑物拆除方法更安全高效。與此同時出現了一批爆破企業,并且利用這種方法拆除了許多建筑物。整個20世紀中葉,隨著歐美各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建筑物拆除工程越來越多,這就為打造建筑物拆除工業創造了一個新的機會。二戰結束后,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歐美有許多專業爆破公司相繼成立:Joe和他兄弟Merritt成立了Mc-AlindenBlasting公司;大衛(DavidEvans)創建了PrecisionExplosives公司;杰克(JackLoizeaux)創立了ControlledDemolition公司;埃里克,創立了EngineeredDemolition公司;理查德.古斯塔松成立了RuckerExplosiveDemolition公司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文件記載了DYNAMITE夫人和她所帶領的控制爆破拆除公司非常成功地拆除建筑物的事情。前蘇聯等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掌握了拆除爆破技術。1960年代在20世紀60年代初拆除爆破主要對象是工業建筑。電廠、倉庫、工廠、井塔和高爐。逐漸注重技術以提高爆破效率非電起爆系統、便攜式測震儀的應用。在人口密集市區的建筑被爆破拆除。丹麥、日本提出了水壓爆破方法。1970年代

歷年的成功記錄允許拆除爆破擠入大規模工程拆除和擁擠的都市。緊鄰建筑物爆破拆除另一坐大樓意味著危險性相應的增加。采用了新的防護方法,例如在裝藥的立柱上在相鄰墻上周圍包裹土工織物、覆蓋帆布,把鋼制集裝箱安置在爆區周圍,防止瓦礫飛出。大部分防護措施后來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并且為此后拆除工程打下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第二代爆破拆除公司誕生:梅里特的兒子梅里特.季爾獨立地爆破拆除建筑;在1973年Jim建立了DykonBlasting公司;理查德.古斯塔松兒子,斯克特和理查德,共同創建了Demtech爆破公司,在橋梁拆除方面的名聲良好;史蒂夫(SteveRainwater)作為一個學徒進入該領域,后來與另一個公司合作建立了國際爆破咨詢公司(InternationalBlastingConsultants)。1974年一家爆破公司在一期新聞稿中聲稱已經爆破拆除了300座建筑物。行業專家估計在70~79年十年之中,在美國有幾千座建筑物用爆破法拆除

1980年代

對計算最小量炸藥的認識提高了?!霸嚤?-爆破員在幾根柱子上改變裝藥量觀察不同的爆破效果得到炸藥單耗數據。在爆破拆除中,計算“破壞臨界值”,對保持企業競爭力和獲得更多拆除工程至關重要。但是應用這些原則不是沒有風險:如果爆破工程師算錯了最小藥量,柱子沒倒塌,社區將會面臨一座危險的大樓,特別是站立的危樓。這種失敗會將拆除公司淘汰出局,而這種情況確實在某些工程中發生過。1990年代拆除爆破工業走向成熟

進入1990年代,建筑物爆破拆除業逐漸繁榮并穩定地發展和壯大,而且一代新人加入到了這個領域,其中包括:JIMREDJKE的兒子JARED和ERICKELLY的兒子ERICJR,他們都加入到其家族的生意中。在新澤西州的NEWARK,34座高層建筑分別被五家不同的爆破公司拆除。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底特律,芝加哥,巴爾的摩,費城等一些其他城市。在歐洲,德國僅在1978年至1988年十年間就用爆破方法拆除了幾百座橋梁;英國從1979年至1993年間已用爆破法拆除了三十至四十座12至25層的高大建筑物。冷戰結束,一個美國公司在匈牙利破拆除了一個前蘇聯的導彈發射架;另一個合同為期5年,銷毀400個位于北達科達州和密蘇理州的美軍洲際導彈發射井。

各種拆除動機1990年代早期,出現了各種拆除爆破群體。公眾越來越關注每一次拆除爆破工程,政客、開發商和工程承包商開始把爆破看作在媒體上露面的機會。1994年10月,費城一個25萬平方米的SEARS商業中心實施了單個建筑最大規模的拆除爆破。50000多人目睹了整個12秒的全過程。觀眾的歡呼聲,保護主義者的抗議聲,小販的叫賣聲不絕于耳。

控制爆破的安全問題

蘇格蘭的一次拆除爆破中一位女性旁觀者被飛石擊中致命;在爆破拆除中有些美國觀眾被飛石擊傷。1997年7月一個13歲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剛從教堂禮拜,在回家的路上觀看澳大利亞一家醫院的爆破拆除,被爆破產生的飛石致命。這次事件成為世界的頭條新聞。并且引起澳大利亞全國對爆破拆除安全的討論。有關這次事故的言論在爆破界迅速傳開,幾乎是一夜之間,世界范圍的爆破全都停止。

2000年以后

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承包商開始適應全球市場競爭的挑戰。在過去10年中,美歐許多著名的爆破公司不僅在本國范圍內進行拆除爆破,而且非常注重和其他一些國家合作開展業務。如美國一家公司曾在巴西拆除了一座32層的大樓,英國一家公司曾經為南非拆除了一座高達270米的煙囪。絕大多數公司許諾注重安全和專業性。美國國內爆破市場主要趨勢——在接下來幾年中,大約20座體育館和競技場有計劃的拆除,他們中大多數所處的環境都適合爆破拆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瑞典、法國、捷克、匈牙利、美國等國用爆破方法拆除了大量的各類高大建筑物。這些國家都是開展控制爆破工作較早,并且爆破水平較高的國家。在這些國家均專門控制爆破公司,承擔建、構筑物的拆除任務。拆除爆破在各國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受到嚴格的法規約束和來自民眾的巨大壓力,拆除爆破在不同的國家隨人們和社會對這個技術的認可程度的不同獲得批準的可能性也不一樣。比如在日本,由于人們擔心安全和環境問題,拆除爆破受到來自民間和政府的抵制,使日本的拆除爆破實踐發展非常緩慢。而在歐美的許多國家拆除爆破的應用范圍則十分廣泛?,F在高效、經濟的、壯觀的建筑物爆破拆除是以過去70年的發展為基礎的?,F在的爆破專家的成功在于在他們學習了前輩爆破知識的基礎上改進和優化了爆破技術,同時拓寬了爆破技術的應用范圍。時間將證明這種發展循環會持續到將來。1.2國內控制爆破歷史及現狀簡介

?~1979年代控制爆破的萌芽時期1955~56年,武漢長江大橋蛇山橋頭石方開挖工程1958年,東工應用控制爆破技術拆除鋼筋混凝土煙囪(06年出版中國典型爆破工程與技術1950~2000)1960~1970年代,采掘,水利水電、交通行業,研究并推廣應用光面爆破、預裂爆破和緩沖爆破等控制爆破技術。~1979年代控制爆破萌芽時期

1973年-北京鐵路局-王府井地段舊北京飯店2200m3的鋼砼地下室。1976年-南工、88611、89003部隊-天安門廣場附近原北京郵電大樓,五層,8700m2。1979年-鐵科院、鐵三局、鐵建廠工程局-北京火車站口原中央科技館,五座大樓,11.3萬m3,對城市爆破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

1979年-鐵四院-水壓爆破-容器式薄壁構筑物—高壓濾水罐。有了控制爆破的思路,積累了寶貴的工程經驗,對我國控制爆破的推廣應用打下基礎。1980~1999年代控制爆破發展時期

大樓爆破拆除:從拆除多層樓房向高層樓房發展,從拆除簡單的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向筒式結構或框剪式結構樓房發展。1995.12.26.上午10時,一座新建的56米高的18層桶式結構大樓正在傾斜。武漢市10個單位在72個小時內成功將其爆破拆除。這次爆破從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