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重慶萬州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識判斷1.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下列關于國家政策的說法,錯誤的是()A.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B.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C.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D.把恢復和擴大投資擺在優先位置答案:D。解析: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而非投資,所以D選項說法錯誤,A、B、C選項說法均正確。2.重慶萬州有眾多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歷史文化,以下不屬于萬州特色的是()A.萬州大瀑布B.天生城C.大足石刻D.瀼渡古鎮答案:C。解析: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大足區,并非萬州。萬州大瀑布、天生城、瀼渡古鎮都是萬州具有特色的景點。3.下列關于法律常識的表述,正確的是()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B.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C.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20年D.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30%答案:B。解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A錯誤;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C表述不準確;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D錯誤;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B正確。4.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書B.華佗發明了“麻沸散”,被后人稱為“醫圣”C.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D.郭守敬主持編定的《授時歷》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早約300年答案:C。解析:世界上最早的農書是《氾勝之書》,A錯誤;被后人稱為“醫圣”的是張仲景,華佗被稱為“外科圣手”,B錯誤;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C正確;《授時歷》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早約300年,這一說法不準確,《授時歷》與公歷(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基本一致,但格里高利歷是1582年頒布實施的,《授時歷》于1281年頒布實施,早了約300年,但二者并不是同一歷法概念,D表述有瑕疵。5.下列關于生活常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汽油可以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能乳化油污B.電器著火時,應立即用水滅火C.發現煤氣泄漏后,應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D.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答案:D。解析: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能溶解油污,而非乳化,A錯誤;電器著火不能用水滅火,因為水是導體,可能會引發觸電危險,B錯誤;發現煤氣泄漏后,不能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因為打開排氣扇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C錯誤;食醋中的醋酸能與水垢中的碳酸鈣等物質發生反應,從而除去水壺中的水垢,D正確。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6.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為一時的干擾所______,不為一時的困難所_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迷惑嚇倒B.困惑打倒C.誘惑擊退D.干擾打敗答案:A。解析:“迷惑”側重于使人辨不清是非、摸不著頭腦,“不為一時的干擾所迷惑”符合語境;“嚇倒”指害怕而跌倒,比喻被困難、敵人等嚇得喪失勇氣,“不為一時的困難所嚇倒”也恰當。“困惑”主要指感到疑難,不知道該怎么辦,用在這里不如“迷惑”合適;“打倒”語義過重;“擊退”一般用于對抗敵人等,“打敗”也不太能準確表達面對困難的狀態。所以選A。7.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A.文化自信的內涵B.文化自信的重要性C.文化與國運興衰的關系D.優秀作品必須體現文化自信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強調文化的重要性,接著引出文化自信,隨后通過“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等表述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又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等大問題,最后從反面說明沒有文化自信寫不出好作品。整體圍繞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展開論述,B選項正確。A選項“內涵”文段未詳細闡述;C選項“文化與國運興衰的關系”只是文段論述文化自信重要性的一個方面;D選項“優秀作品”只是作為反面論證的內容,不是重點。8.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C.為了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學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我們要及時解決并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答案:無正確選項。解析:A選項“通過……使”同時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語,可刪去“通過”或“使”;B選項“品質”不能“浮現”,可將“品質”改為“形象”;C選項“防止不再發生”否定不當,應刪去“不”;D選項語序不當,應先“發現”再“解決”問題。9.①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自媒體的興起,信息傳播變得更加迅速和廣泛。②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虛假信息泛濫、網絡暴力等。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④自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觀點和分享生活的平臺。⑤因此,加強對自媒體的監管,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將以上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①④②③⑤B.④①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D.④②①③⑤答案:A。解析:①首先引出互聯網普及和自媒體興起的背景,④接著說明自媒體的積極作用,②通過“但”轉折指出自媒體帶來的問題,③提出在信息爆炸時代要學會辨別信息真偽,⑤基于前面的內容得出加強監管和提高媒介素養的結論。所以正確順序是①④②③⑤,選A。10.文學翻譯,尤其是經典文學的翻譯,是特別專業的事情,需要鍥而不舍的______、旁征博引的考證和______的付出才能做好。可惜絕大多數讀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對文學翻譯有一種______的傲慢與偏見。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追求長年累月理所當然B.追尋不離不棄自以為是C.求索持之以恒根深蒂固D.探求聚精會神前所未有答案:C。解析:第一空,“求索”更能體現對文學翻譯專業知識等不斷探索的過程,比“追求”“追尋”“探求”更合適;第二空,“持之以恒”與前面的“鍥而不舍”相呼應,強調長久堅持付出;第三空,“根深蒂固”形容傲慢與偏見已經存在很久且難以改變,符合語境。所以選C。第三部分數量關系11.某單位組織員工去旅游,原計劃租用45座客車若干輛,但有15人沒有座位;若租用同樣數量的60座客車,則多出一輛車,且其余客車恰好坐滿。問該單位共有多少員工去旅游?()A.225B.240C.255D.270答案:B。解析:設原計劃租用\(x\)輛車。根據員工人數不變可列方程:\(45x+15=60(x-1)\),解得\(x=5\)。那么員工人數為\(60×(5-1)=240\)人。12.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要10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15天完成。兩人合作3天后,甲因事離開,剩下的工程由乙單獨完成。問乙還需要幾天才能完成剩下的工程?()A.5B.6C.7D.8答案:A。解析:把這項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單位“1”,甲的工作效率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為\(\frac{1}{15}\)。兩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為\((\frac{1}{10}+\frac{1}{15})×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為\(1-\frac{1}{2}=\frac{1}{2}\),乙單獨完成剩下工程需要的時間為\(\frac{1}{2}÷\frac{1}{15}=5\)天。13.某商場進行促銷活動,所有商品一律八折銷售。一件商品原價為\(x\)元,打折后比原價便宜了20元。則該商品的原價是()A.80元B.100元C.120元D.150元答案:B。解析:商品打八折后的價格為\(0.8x\)元,已知打折后比原價便宜20元,則可列方程\(x-0.8x=20\),解得\(x=100\)元。14.有一個圓形花壇,周長為30米,每隔3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A.9B.10C.11D.12答案:B。解析:在圓形上植樹,棵數等于間隔數,所以\(30÷3=10\)棵。15.某班級有學生50人,在一次數學考試中,成績在90分以上的有18人,80-89分的有22人,70-79分的有8人,60-69分的有2人。則該班級這次數學考試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為及格)是()A.96%B.94%C.92%D.90%答案:A。解析:及格人數為\(18+22+8+2=48\)人,及格率為\(\frac{48}{50}×100\%=96\%\)。第四部分判斷推理1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此處應有圖形,因無法提供圖形,可簡單描述題目:圖形是由一些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案組成,通過觀察圖案的數量、位置、變化規律等來確定答案)答案:(根據具體圖形規律確定)。解析:(詳細說明圖形的規律,如元素數量的變化、位置的移動、形狀的旋轉等)17.下列選項中,與“鋼筆:墨水”邏輯關系相同的是()A.牙刷:牙膏B.手機:電腦C.桌子:椅子D.衣服:褲子答案:A。解析:“鋼筆”需要搭配“墨水”才能使用,“牙刷”需要搭配“牙膏”才能使用,二者邏輯關系一致;B選項“手機”和“電腦”是不同的電子產品,為并列關系;C選項“桌子”和“椅子”是配套使用的家具,但與題干使用方式的邏輯關系不如A緊密;D選項“衣服”和“褲子”是不同類型的衣物,為并列關系。18.某公司所有銷售人員都是男性,所有文秘都是女性,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總經理尚未結婚。據此,我們可以知道()A.總經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員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銷售人員中有的已經結婚答案:C。解析:由“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和“所有文秘都是女性”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所以B錯誤;“總經理尚未結婚”,無法確定總經理的性別,A錯誤;因為所有已婚者是女性,那么女員工中可能有未婚者,C正確;由“所有銷售人員都是男性”和“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可知銷售人員都未婚,D錯誤。19.有甲、乙、丙、丁四個朋友,他們分別是音樂家、科學家、天文學家和邏輯學家。在少年時代,他們曾經在一起對未來做過預測,當時,甲預測說:我無論如何也成不了科學家。乙預測說:丙將來要做邏輯學家。丙預測說:丁不會成為音樂家。丁預測說:乙成不了天文學家。事實上,只有邏輯學家一個人預測對了。那么,這四位朋友都是什么“家”呢?()A.乙是邏輯學家,丁是天文學家,甲是科學家,丙是音樂家B.甲是邏輯學家,乙是天文學家,丙是科學家,丁是音樂家C.丙是邏輯學家,甲是天文學家,丁是科學家,乙是音樂家D.丁是邏輯學家,丙是天文學家,乙是科學家,甲是音樂家答案:B。解析:這是一道分析推理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根據“只有邏輯學家一個人預測對了”這一條件進行假設和推理。假設乙是邏輯學家,那么乙的預測“丙將來要做邏輯學家”就會是正確的,這與“只有邏輯學家一個人預測對了”矛盾,所以乙不是邏輯學家,其預測錯誤,即丙不是邏輯學家,丙的預測也錯誤,所以丁是音樂家,排除A、C、D選項。經檢驗,B選項符合題意。20.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此處應有圖形,可簡單描述圖形特征,如三角形、四邊形等不同形狀的組合)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答案:(根據具體圖形規律確定)。解析:(詳細說明分組的依據,如對稱性、元素特征等)第五部分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21-25題。2023年,某地區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67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369萬公頃,減少5萬公頃;稻谷種植面積2969萬公頃,減少15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4357萬公頃,減少2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00萬公頃,減少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14萬公頃,增加4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57萬公頃,增加4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69541萬噸,比上年增加888萬噸,增產1.3%。其中,夏糧產量14615萬噸,增產1.0%;早稻產量2834萬噸,增產0.8%;秋糧產量52092萬噸,增產1.5%。全年谷物產量64143萬噸,比上年增加819萬噸,增產1.3%。其中,稻谷產量20849萬噸,減產0.5%;小麥產量13659萬噸,增產0.8%;玉米產量28884萬噸,增產2.1%。21.2022年該地區糧食種植面積為()萬公頃。A.11666B.11676C.11686D.11696答案:A。解析:2023年糧食種植面積1167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萬公頃,所以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為\(11676-10=11666\)萬公頃。22.2023年該地區下列糧食作物中,種植面積減少最多的是()A.小麥B.稻谷C.玉米D.棉花答案:C。解析:小麥種植面積減少5萬公頃,稻谷種植面積減少15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減少2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減少2萬公頃,所以種植面積減少最多的是玉米。23.2022年該地區糧食產量為()萬噸。A.68653B.69541C.70429D.71317答案:A。解析:2023年糧食產量69541萬噸,比上年增加888萬噸,所以2022年糧食產量為\(69541-888=68653\)萬噸。24.2023年該地區谷物產量占糧食產量的比重約為()A.91.4%B.92.4%C.93.4%D.94.4%答案:A。解析:2023年谷物產量64143萬噸,糧食產量69541萬噸,比重為\(\frac{64143}{69541}×100\%≈91.4\%\)。2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2023年該地區早稻產量的增長率高于夏糧產量的增長率B.2023年該地區稻谷產量的增長率高于玉米產量的增長率C.2023年該地區油料種植面積的增長率低于糖料種植面積的增長率D.2023年該地區小麥種植面積的減少量低于棉花種植面積的減少量答案:A。解析:早稻產量增長率0.8%高于夏糧產量增長率1.0%,A正確;稻谷產量減產0.5%,玉米產量增產2.1%,稻谷產量增長率低于玉米產量增長率,B錯誤;油料種植面積增加4萬公頃,原來面積1314-4=1310萬公頃,增長率為\(\frac{4}{1310}×100\%\);糖料種植面積增加4萬公頃,原來面積157-4=153萬公頃,增長率為\(\frac{4}{153}×100\%\),油料種植面積增長率高于糖料種植面積增長率,C錯誤;小麥種植面積減少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減少2萬公頃,小麥種植面積減少量高于棉花種植面積減少量,D錯誤。第六部分繼續常識判斷26.下列關于新能源的說法,錯誤的是()A.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B.核能不屬于清潔能源C.地熱能來自地球內部的熱能D.風能是因空氣流動而產生的能量答案:B。解析:核能是清潔能源,因為它在發電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環境的污染相對較小,B選項說法錯誤。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地熱能來自地球內部熱能,風能是空氣流動產生的能量,A、C、D選項說法均正確。27.下列文學作品與其作者對應正確的是()A.《哈姆雷特》——莫里哀B.《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C.《巴黎圣母院》——雨果D.《老人與海》——海明威答案:BCD。解析:《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亞,不是莫里哀,A選項錯誤;《戰爭與和平》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巴黎圣母院》作者是雨果,《老人與海》作者是海明威,B、C、D選項正確。28.下列關于中國地理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最大的島嶼是海南島B.中國最長的河流是黃河C.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D.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答案:CD。解析: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A選項錯誤;中國最長的河流是長江,B選項錯誤;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C、D選項正確。29.下列關于生物常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遺傳物質的載體是染色體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答案:ABCD。解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A、B、C、D選項說法均正確。30.下列關于重慶的說法,正確的是()A.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B.重慶有“山城”之稱C.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D.重慶的市花是山茶花答案:ABCD。解析: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因地形起伏大被稱為“山城”,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市花是山茶花,A、B、C、D選項說法均正確。第七部分繼續言語理解與表達31.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人們對一個城市的文化______的整體認知與印象,主要來源于城市的發展哲學、城市精神等構成的理念識別系統,城市各主體的行為方式所構成的行為識別系統以及公共文化空間、文化景觀等構成的視覺識別系統。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城市的文化形象對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______的作用。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稟賦振聾發聵B.特征醍醐灌頂C.觀感撼天震地D.氣質舉足輕重答案:D。解析:第一空,“氣質”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特色,與“整體認知與印象”相呼應;第二空,“舉足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說明城市文化形象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很重要,符合語境。“稟賦”側重于人的資質、天性等,“振聾發聵”指喚醒糊涂麻木之人,A選項不合適;“特征”較片面,“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B選項不合適;“觀感”一般是具體的感受,“撼天震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C選項不合適。所以選D。32.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創新日趨活躍,與金融密切相關的金融信息服務出現______的發展,但金融信息質量______,市場秩序有待健全規范。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突飛猛進參差不齊B.日新月異良莠不齊C.江河日下泥沙俱下D.與日俱增魚目混珠答案:A。解析:第一空,“突飛猛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能體現金融信息服務發展快的情況;第二空,“參差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可用來形容金融信息質量有高有低。“日新月異”側重于變化快,“良莠不齊”多用于形容人,B選項不合適;“江河日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與文意不符,C選項錯誤;“與日俱增”一般形容數量等增加,“魚目混珠”指用假的冒充真的,D選項不合適。所以選A。33.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比喻)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C.“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比喻)D.“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排比)答案:B。解析:A選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油蛉和蟋蟀當作人來寫;B選項“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有排比又有比喻;C選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薄雪當作人;D選項運用了反復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不是排比。所以選B。34.①大數據將在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等各領域“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②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③可以說,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掌握了巨大的商業價值④沉睡的數據將被“喚醒”⑤未來,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積累⑥處理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將以上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③④⑤⑥②①B.②⑤⑥④①③C.③②⑤⑥①④D.③④②⑤⑥①答案:B。解析:②引出大數據的核心是預測這一話題,應為首句;⑤⑥接著說明未來大數據的積累和處理技術水平提高的情況;④說明沉睡的數據將被喚醒;①指出大數據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得出誰掌握大數據誰就掌握商業價值的結論。所以正確順序是②⑤⑥④①③,選B。35.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作為使筆運墨的方法,筆墨有些像文言文。文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種書面語言,然而即便在當時,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古白話”,不會使用文言文去說話。因此,______。同樣,筆墨也成了文人畫家隔離包括畫工在內的廣大民眾的一道繪畫語言的屏障。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A.文言文成了讀書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時候的特權B.除了現實世界,文人們還擁有另一個更豐富的世界C.文言文便有了一種特殊的韻味和魅力D.文言文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答案:A。解析:前文以文言文在秦代以前雖為書面語言但文人日常生活用“古白話”為例,說明文言文是特定人群(文人)在特定時候(書面表達)使用的,后文提到筆墨成了文人畫家隔離民眾的屏障,與之對應,A選項“文言文成了讀書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時候的特權”符合語境。B選項“另一個更豐富的世界”與文意無關;C選項“特殊的韻味和魅力”不是文段重點;D選項“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也不是這里要表達的意思。所以選A。第八部分繼續數量關系36.某商場舉行促銷活動,凡購買商品價值滿200元者,發獎券一張,獎券共有2000張,發完為止。設一等獎5名,各獎1000元商品;二等獎50名,各獎100元商品;三等獎100名,各獎50元商品。某顧客購買了200元的商品,得到一張獎券,那么他中獎的概率是()A.\(\frac{1}{20}\)B.\(\frac{1}{10}\)C.\(\frac{3}{20}\)D.\(\frac{1}{5}\)答案:C。解析:中獎的總人數為\(5+50+100=155\)人,獎券總數為2000張,所以中獎概率為\(\frac{155}{2000}=\frac{31}{400}=\frac{3}{20}\)(約等)。37.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已知\(a:b:c=3:2:1\),且長方體的棱長總和為96厘米。則該長方體的體積為()立方厘米。A.384B.432C.486D.512答案:A。解析:長方體棱長總和為\(4(a+b+c)=96\),則\(a+b+c=24\)。因為\(a:b:c=3:2:1\),所以\(a=24×\frac{3}{3+2+1}=12\)厘米,\(b=24×\frac{2}{3+2+1}=8\)厘米,\(c=24×\frac{1}{3+2+1}=4\)厘米。長方體體積為\(abc=12×8×4=384\)立方厘米。38.某單位有78個人,站成一排,從左邊向右數,小王是第50個,從右邊向左數,小張是第48個,則小王和小張之間有多少人?()A.16B.17C.18D.20答案:C。解析:從左邊向右數小王是第50個,那么小王右邊有\(78-50=28\)人;從右邊向左數小張是第48個,所以小張左邊有\(78-48=30\)人。\(78-28-30-2\)(小王和小張兩人)\(=18\)人,即小王和小張之間有18人。39.某工廠生產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100個,因技術改進,實際每天生產120個。結果提前4天完成任務,還多生產了80個。則工廠原計劃生產零件()個。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解析:設原計劃生產\(x\)天,根據零件總數不變可列方程\(100x=120(x-4)-80\),解得\(x=28\),那么原計劃生產零件\(100×28=2800\)個。40.有一項工程,甲、乙合作需要12天完成,乙、丙合作需要15天完成,甲、丙合作需要20天完成。則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天完成。A.8B.9C.10D.11答案:C。解析:設這項工程的工作量為1,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frac{1}{12}\),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frac{1}{15}\),甲、丙合作的工作效率為\(\frac{1}{20}\)。那么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的2倍為\(\frac{1}{12}+\frac{1}{15}+\frac{1}{20}=\frac{1}{5}\),所以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為\(\frac{1}{10}\),三人合作完成需要\(1÷\frac{1}{10}=10\)天。第九部分繼續判斷推理4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此處應有圖形,描述圖形特點,如由線條、圖形組合等構成)答案:(根據圖形規律確定)。解析:(詳細說明圖形的變化規律,如線條數量變化、圖形旋轉等)42.下列選項中,與“蘋果:水果”邏輯關系相同的是()A.汽車:交通工具B.松樹:柏樹C.籃球:球類D.電視:電器答案:ACD。解析:“蘋果”屬于“水果”,是種屬關系;“汽車”屬于“交通工具”,“籃球”屬于“球類”,“電視”屬于“電器”,都是種屬關系;“松樹”和“柏樹”是并列關系,B選項不符合。43.某單位有五名業務骨干小張、小王、小趙、小丁、小李參加了一次技能測驗,他們的測驗成績呈現為:小趙沒有小李高,小張沒有小王高,小丁不比小李低,而小王不如小趙高。請問,小張、小王、小趙、小丁、小李測驗成績誰最高?()A.小丁B.小王C.小趙D.小張答案:A。解析:根據條件可得:小李>小趙,小王>小張,小丁≥小李,小趙>小王。綜合可得:小丁≥小李>小趙>小王>小張,所以成績最高的是小丁。44.以下是一個西方經濟學家陳述的觀點:一個國家如果能有效率地運作經濟,就一定能創造財富而變得富有;而這樣的一個國家想保持政治穩定,它所創造的財富必須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財富的公正分配將結束經濟風險;但是,風險的存在正是經濟有效率運作的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從這個經濟學家的上述觀點,可以得出以下哪項結論?()A.一個國家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個國家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上的有效率運作不可能并存C.一個富有國家的經濟運作一定是有效率的D.在一個經濟運作無效率的國家中,財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翻譯為:①有效率運作經濟→富有;②政治穩定→財富公正分配;③財富公正分配→?經濟風險;④有效率運作經濟→經濟風險。由②③④遞推可得:政治穩定→?有效率運作經濟,即政治穩定和經濟有效率運作不可能并存,B選項正確。A選項,由①可知經濟有效率運作能變富有,但政治穩定和富有并非直接沖突關系;C選項,富有不一定是因為經濟有效率運作;D選項,經濟運作無效率是對④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選B。45.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此處應有圖形,描述圖形特征)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⑤⑥,②③④答案:(根據圖形規律確定)。解析:(說明分組依據,如對稱性、封閉性等)第十部分繼續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6-50題。2023年某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75億元,比上年增長7.1%,月度增速從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業增加值分別為3074億元、3217億元和4584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2%、6.8%和6.7%。2023年該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6730億元,比上年增長3.5%,增速比全國低7.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900億元,比上年下降6.1%。46.與2022年相比,2023年該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約增加了多少億元?()A.600B.720C.840D.960答案:B。解析:根據增長量計算公式\(增長量=\frac{現期量}{1+增長率}×增長率\),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75億元,增長率7.1%,\(增長量=\frac{10875}{1+7.1\%}×7.1\%≈\frac{10875}{1+\frac{1}{14}}×\frac{1}{14}=\frac{10875}{15}=725\),最接近720,所以選B。47.2023年3-12月中,該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最快的是()A.3-4月B.5-6月C.7-8月D.10-12月答案:D。解析:文中明確提到月度增速從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所以10-12月增速最快,選D。48.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為()A.11%B.10%C.9%D.8%答案:A。解析:2023年該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比全國低7.5個百分點,該省增速為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