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瀘縣初中2022級第二次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共10個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1.我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下表為兩處遺址的考古發現,可以推知這些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是()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約5300—4300年,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有一個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及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遺址中有一個圍墻環繞的宮城。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號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城內還出土小件青銅器和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壺。A.印證了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南方與北方經濟文化交流活躍C.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中心 D.上述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2.圖1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前漆棺上的孝字畫像,身著窄小胡服,圖2是遷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畫像,身著寬大漢服。這一變化說明遷都后()圖1圖2A.君主專制的強化 B.佛教盛行的影響C.文化心理認同逐漸形成 D.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3.根據下圖中的唐詩(摘錄),可知()A.市民階層不斷壯大的需求 B.勞動生活是詩歌創作源泉C.中外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 D.科舉制度不斷發展的影響4.19世紀60年代以后,列強加緊了對中國侵略,中國西北、西南、東南邊疆地區安全遇到了嚴重危機,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省,1885年在臺灣建省。這()A.反映了清政府邊防意識增強 B.有利于維新思想的傳播C.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5下圖所示紙幣最有可能發行于()A.辛亥革命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6.時代熱詞是每一時代特有主題反映。下列是中國各大報刊出現的高頻率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是()A.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尼克松訪華真理標準大討論B.南方談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香港回歸C.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三大改造D.五大戰區成立科學發展觀一帶一路7.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財富。以下文化遺產位于南亞次大陸的是()A. B.C. D.8.根據下面示意圖提供信息,方框中應填入的關鍵詞是()A.“蒸汽時代” B.壟斷組織 C.城市化 D.“電氣時代”9.“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布爾什維克主義)這個字,雖為俄人所創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崩畲筢摴P下這一革命的歷史意義表述正確的是()A.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B.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C.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 D.實現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10.某歷史老師要求學生以”戰后世界格局”為題做一張學習小報,包括以下兩幅漫畫,兩幅漫畫反映的主題是()一個破碎錘子和鐮刀山姆大叔的“單邊情緒”A.冷戰發生后美國占優勢地位 B.一超多強以及多極化格局形成C.蘇聯解體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D.不結盟運動沖擊兩極格局第II卷非選擇題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各種思想相互激蕩,下圖是中華文化圈的集中創制時期,其主流文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圖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圈分布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的局面,并列舉齊魯文化圈的典型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材料二由一群北大教授領導的新運動,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首先,它是一場……新文學取代用舊語言創作的古文學的運動。其次,它是一場自覺地反對傳統文化中諸多觀念、制度的運動。它是一場理性對傳統,自由對權威,張揚生命和人的價值對壓制生命和人的價值的運動。最后,這場運動是由力圖用新的批判與探索的現代歷史方法論去研究他們的文化遺產的人領導的?!幾院m《中國的文藝復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該運動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相似之處。請談談作者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并簡要說明這種態度出現的原因。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年代尺①②③處的相應內容,并為該年代尺擬定一個主題。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徹底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國共設36郡,后來陸續增設至40余郡,郡下設縣。郡、縣主要官員均由朝廷任免,他們通過自戰國沿用下來的“上計”制度接受中央考核??h以下又有鄉、里基層管理組織,這樣,秦王朝的統治由朝廷下至郡、縣、鄉、里,層層控制,國家權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又自下而上逐級集中到最高統治者皇帝手中。這也是秦以后中國歷代王朝的基本統治模式。——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舉措,并分析其影響。材料二建隆二年,(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薄幾浴独m資治通鑒長編》卷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初面臨的形勢,并用史實說明宋太祖對地方”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的具體舉措(任選其一)。材料三革命給了美利堅人一個機會,一個將自己的政治理想變為現實的機會,美國革命不僅與英國殖民統治分離,而且是與整個舊世界專制主義分離。從1776年宣布獨立到1789年華盛頓就任總統,美國經過艱難的歷史探索和實驗,終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一個新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了。——摘編自趙曉蘭《美國的誕生》(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的含義,并寫出確定該道路的法律文獻。(4)綜上所述,談談你對國家治理的看法。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生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有些事雖發生時間短,但對于當時乃至以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958年8月,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駛出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裝配車間,一汽廠的工人群眾夾道歡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F場記者按下快門,記錄下這珍貴的歷史瞬間(如下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闡釋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歷史上“永恒的瞬間”。(要求:寫出“瞬間”,體現國家意義,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

瀘縣初中2022級第二次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共10個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1.我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下表為兩處遺址的考古發現,可以推知這些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是()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約5300—4300年,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有一個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及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遺址中有一個圍墻環繞的宮城。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號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城內還出土小件青銅器和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壺。A.印證了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南方與北方經濟文化交流活躍C.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中心 D.上述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和所學知識可知,良渚古城遺址有宮殿區、內城和外城,還有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權貴墓地和大量玉禮器;陶寺古城遺址有宮城、高等級墓地、禮器以及小件青銅器和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壺等。這些考古發現表明當時已經有了明顯的階級分化、權力象征以及一定的社會組織形式,符合早期國家的特征,所以可以推斷出上述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D項正確;兩地屬于同一文明階段的并行發展,而非政權對立,排除A項;兩地交流證據不足,且題目更強調文明形態而非經濟互動,排除B項;陶寺古城遺址的發現表明黃河流域同樣重要,文明起源多元,排除C項。故選D項。2.圖1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前漆棺上的孝字畫像,身著窄小胡服,圖2是遷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畫像,身著寬大漢服。這一變化說明遷都后()圖1圖2A.君主專制的強化 B.佛教盛行的影響C.文化心理認同逐漸形成 D.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答案】C【解析】【詳解】據題干“圖1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前漆棺上的孝字畫像,身著窄小胡服,圖2是遷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畫像,身著寬大漢服”和所學知識可知,從遷都前穿胡服到遷都后穿漢服,這一服飾變化反映出北魏在遷都后逐漸接受和認同漢族文化,體現了文化心理認同逐漸形成,C項正確;題干中畫像主要體現的是服飾變化,和君主專制是否強化沒有直接聯系,排除A項;佛教盛行的影響多體現在宗教建筑、宗教活動、藝術風格等方面,從服飾的變化無法得出是佛教盛行的影響,排除B項;題干僅展示了服飾的變化,沒有信息表明與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3.根據下圖中的唐詩(摘錄),可知()A.市民階層不斷壯大的需求 B.勞動生活是詩歌創作源泉C.中外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 D.科舉制度不斷發展的影響【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漁人漾舟沉大網,截江一擁數百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說明勞動生活是詩歌創作源泉,B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沒有體現市民階層不斷壯大的需求,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沒有涉及中外文化交流,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沒有涉及科舉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4.19世紀60年代以后,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西北、西南、東南邊疆地區安全遇到了嚴重危機,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省,1885年在臺灣建省。這()A.反映了清政府邊防意識增強 B.有利于維新思想的傳播C.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答案】A【解析】【詳解】據題干“19世紀60年代以后,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西北、西南、東南邊疆地區安全遇到了嚴重危機,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省”和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在邊疆地區建省,加強對邊疆的管理,體現了清政府對邊疆重視程度提高,反映了清政府邊防意識增強,A項正確;列強侵略加劇,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與維新思想傳播無關,維新思想主要出現于19世紀末,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的是清政府在邊疆建省這一舉措,沒有涉及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內容,甲午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排除C項;材料中清政府在邊疆建省主要是出于邊防考慮,和中國近代化進程沒有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A項。5.下圖所示紙幣最有可能發行于()A.辛亥革命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下圖所示紙幣最有可能發行于”和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后建立了多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是其中之一,晉察冀邊區銀行是抗戰時期根據地建立的銀行,發行了相應貨幣,D項正確;辛亥革命時期主要是各地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清王朝統治,并沒有晉察冀邊區銀行相關內容,排除A項;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年),主要是國共合作進行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斗爭,也不存在晉察冀邊區銀行,排除B項;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年),主要是國共兩黨軍事對峙等情況,沒有晉察冀邊區銀行,排除C項。故選D項。6.時代熱詞是每一時代特有的主題反映。下列是中國各大報刊出現的高頻率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是()A.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尼克松訪華真理標準大討論B.南方談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香港回歸C.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三大改造D.五大戰區成立科學發展觀一帶一路【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時代熱詞是每一時代特有的主題反映。下列是中國各大報刊出現的高頻率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是”和所學知識可知,“南方談話”發生在1992年,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重要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跋愀刍貧w”: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回歸祖國。這些事件均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B項正確;“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發生在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尼克松訪華”發生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結束兩國長期彼此孤立和敵對局面?!罢胬順藴蚀笥懻摗卑l生在1978年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思想基礎。以上事件均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排除A項;“西藏和平解放”發生在1951年,“抗美援朝”發生在1950-1953年,“三大改造”發生在1953-1956年,排除C項;“五大戰區成立”:2016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正式成立,即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翱茖W發展觀”:2003年胡錦濤提出;“一帶一路”: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上事件均發生在21世紀,排除D項。故選B項。7.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財富。以下文化遺產位于南亞次大陸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文化遺產位于南亞次大陸”和所學知識可知,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古代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與古代印度緊密相關,所以釋迦摩尼佛像所代表的佛教文化遺產位于南亞次大陸,B項正確;獅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位于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并不在南亞次大陸,排除A項;《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的法律典籍,古巴比倫位于西亞兩河流域,不在南亞次大陸,排除C項;司母戊鼎是中國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中國位于東亞地區,不在南亞次大陸,排除D項。故選B項。8.根據下面示意圖提供的信息,方框中應填入的關鍵詞是()A.“蒸汽時代” B.壟斷組織 C.城市化 D.“電氣時代”【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根據下面示意圖提供的信息,方框中應填入的關鍵詞是”和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是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符合題目中關于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變化的要求,B項正確;“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代特征,強調的是動力方面的變革,并非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排除A項;城市化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影響之一,主要體現為人口向城市聚集等現象,不是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排除C項;“電氣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特征,突出的是電力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屬于技術和時代層面,而非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排除D項。故選B項。9.“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布爾什維克主義)這個字,雖為俄人所創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崩畲筢摴P下這一革命的歷史意義表述正確的是()A.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B.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C.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 D.實現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布爾什維克主義)這個字,雖為俄人所創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和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D項正確;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主要是二戰后一系列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十月革命主要是在社會主義發展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與世界殖民體系瓦解沒有直接的、主要的關聯,排除A項;從根本上動搖歐洲優勢地位的是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雖然對世界格局有沖擊,但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歐洲的優勢地位,排除B項;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是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運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而不是十月革命的意義,排除C項。故選D項。10.某歷史老師要求學生以”戰后世界格局”為題做一張學習小報,包括以下兩幅漫畫,兩幅漫畫反映的主題是()一個破碎的錘子和鐮刀山姆大叔的“單邊情緒”A.冷戰發生后美國占優勢地位 B.一超多強以及多極化格局形成C.蘇聯解體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D.不結盟運動沖擊兩極格局【答案】C【解析】【詳解】據題干“戰后世界格局”和所學知識可知,分析第一幅漫畫“一個破碎的錘子和鐮刀”:錘子和鐮刀是蘇聯的標志,破碎的錘子和鐮刀代表蘇聯解體,意味著兩極格局中的一極消失。分析第二幅漫畫“山姆大叔的‘單邊情緒’”:山姆大叔是美國的象征,“單邊情緒”指美國試圖擺脫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的制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體現了美國在蘇聯解體后企圖建立單極世界的野心,C項正確;漫畫重點不是冷戰后美國占優勢地位,而是蘇聯解體后美國的企圖,排除A項;多極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是一種發展趨勢,排除B項;1961年不結盟運動,體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題干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第II卷非選擇題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各種思想相互激蕩,下圖是中華文化圈的集中創制時期,其主流文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圖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圈分布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的局面,并列舉齊魯文化圈的典型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材料二由一群北大教授領導的新運動,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首先,它是一場……新文學取代用舊語言創作的古文學的運動。其次,它是一場自覺地反對傳統文化中諸多觀念、制度的運動。它是一場理性對傳統,自由對權威,張揚生命和人的價值對壓制生命和人的價值的運動。最后,這場運動是由力圖用新的批判與探索的現代歷史方法論去研究他們的文化遺產的人領導的?!幾院m《中國的文藝復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該運動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相似之處。請談談作者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并簡要說明這種態度出現的原因。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年代尺①②③處的相應內容,并為該年代尺擬定一個主題?!敬鸢浮浚?)局面:百家爭鳴。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仁者愛人”“為政以德”;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等思想。(2)相似之處:①都是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文藝復興沖擊了封建神學的束縛,都促進了思想的解放。②都提倡人文主義,新文化運動強調理性、自由,張揚生命和人的價值,文藝復興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③都有新的文學形式的發展,新文化運動倡導新文學,文藝復興時期也涌現出眾多文學巨匠和新的文學作品。答出一點即可態度:反對傳統文化中諸多觀念、制度。原因: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為復辟帝制制造輿論;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認為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禮教等阻礙了中國的進步,要實現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必須反對傳統文化中的舊觀念、舊制度。(3)①:抗日戰爭。②: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③: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主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窘馕觥俊拘?詳解】局面:根據材料“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各種思想相互激蕩”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階段,各種思想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相互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局面。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根據材料“齊魯文化圈”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魯文化圈以儒家思想為典型代表,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鬃?,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仁者愛人”“為政以德”;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等思想?!拘?詳解】相似之處:根據材料“由一群北大教授領導的新運動;新文學取代用舊語言創作的古文學的運動”和結合所學知識可喜歡,該運動指的是新文化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都是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文藝復興沖擊了封建神學的束縛,都促進了思想的解放;都提倡人文主義,新文化運動強調理性、自由,張揚生命和人的價值,文藝復興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都有新的文學形式的發展,新文化運動倡導新文學,文藝復興時期也涌現出眾多文學巨匠和新的文學作品。答出一點即可態度:根據“反對傳統文化中諸多觀念、制度的運動”“力圖用新的批判與探索的現代歷史方法論去研究他們的文化遺產”可知,作者反對傳統文化,利用西方學說研究文化遺產。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反對傳統文化,利用西方學說研究文化遺產的原因主要有: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為復辟帝制制造輿論;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認為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禮教等阻礙了中國的進步,要實現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必須反對傳統文化中的舊觀念、舊制度。【小問3詳解】①:根據材料“1937-1945年”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1945年中國在進行抗日戰爭。②:根據材料“1929.12、古田會議”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12月,古田會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③:根據材料“1945年中共七大”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中共七大于1945年春召開,大會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主題:根據材料“1921-1949年、中共一大、八七會議、中共七大等”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年代尺呈現了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歷經艱難曲折,最終取得勝利的過程。因此,主題可擬定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徹底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國共設36郡,后來陸續增設至40余郡,郡下設縣???、縣主要官員均由朝廷任免,他們通過自戰國沿用下來的“上計”制度接受中央考核??h以下又有鄉、里基層管理組織,這樣,秦王朝的統治由朝廷下至郡、縣、鄉、里,層層控制,國家權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又自下而上逐級集中到最高統治者皇帝手中。這也是秦以后中國歷代王朝的基本統治模式?!幾詮埛吨袊糯喪贰罚?)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舉措,并分析其影響。材料二建隆二年,(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摘編自《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初面臨的形勢,并用史實說明宋太祖對地方”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的具體舉措(任選其一)。材料三革命給了美利堅人一個機會,一個將自己的政治理想變為現實的機會,美國革命不僅與英國殖民統治分離,而且是與整個舊世界專制主義分離。從1776年宣布獨立到1789年華盛頓就任總統,美國經過艱難的歷史探索和實驗,終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一個新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了。——摘編自趙曉蘭《美國的誕生》(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的含義,并寫出確定該道路的法律文獻。(4)綜上所述,談談你對國家治理的看法。【答案】(1)舉措:①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郡、縣主要官員由朝廷任免。②實行“上計”制度,對地方官員進行中央考核。③建立鄉、里基層管理組織,構建嚴密的地方管理體系。影響:①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國家權力能夠層層控制,上下貫通,權力集中于皇帝手中。②為秦以后中國歷代王朝提供了基本統治模式,奠定了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2)形勢: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強大,導致政權更迭頻繁,社會戰亂不息,國家處于動蕩局面,呈現君弱臣強的態勢。具體舉措(以“稍奪其權”為例):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文官任地方長官削弱了武將的權力,通判監督則限制了地方長官的權力,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權力的控制。(3)含義:建立三權分立聯邦共和政體。美國通過三權分立,實現權力的制衡,避免權力的過度集中,保障民主政治,這是適合美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法律文獻:《1787年憲法》。該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邦體制和三權分立原則,為美國政治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礎。(4)看法:國家治理需要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國家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政策。如秦朝根據大一統的需求建立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宋朝針對藩鎮割據的局面采取措施削弱地方權力。同時,制度創新對于國家治理至關重要,像美國通過創新政治體制,建立聯邦共和政體,實現國家的穩定發展。此外,國家治理要注重權力的合理分配與制衡,防止權力過度集中或地方權力過大,以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窘馕觥俊拘?詳解】舉措:根據材料一“秦朝徹底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全國共設36郡,后來陸續增設至40余郡,郡下設縣。郡、縣主要官員均由朝廷任免;他們通過自戰國沿用下來的‘上計’制度接受中央考核;秦王朝的統治由朝廷下至郡、縣、鄉、里,層層控制,國家權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實行“上計”制度,對地方官員進行中央考核;建立鄉、里基層管理組織,構建嚴密的地方管理體系。影響:從材料一“他們通過自戰國沿用下來的‘上計’制度接受中央考核??h以下又有鄉、里基層管理組織,這樣,秦王朝的統治由朝廷下至郡、縣、鄉、里,層層控制,國家權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又自下而上逐級集中到最高統治者皇帝手中”可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有利于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為后世歷代王朝的基本統治模式奠定基礎?!拘?詳解】形勢:從材料二“建隆二年,(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可知,唐朝滅亡后,出現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政權更迭頻繁,戰亂不止,會戰亂不息,國家處于動蕩局面,呈現君弱臣強的態勢。具體舉措:結合所學可知,稍奪其權:在地方,派文臣擔任知州,并且三年一換;設通判分知州的權力。制其錢谷: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收其精兵: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控制對軍隊的調動,使禁軍將領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經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拘?詳解】含義:從材料三“美國革命不僅與英國殖民統治分離,而且是與整個舊世界專制主義分離。從1776年宣布獨立到1789年華盛頓就任總統,美國經過艱難的歷史探索和實驗,終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一個新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了”可知,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制共和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這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法律文獻:結合所學可知,1787年美國憲法,它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拘?詳解】談談:綜上所述,國家治理要根據國情制定合適的制度。秦朝根據統一后的形勢推行郡縣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