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1頁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2頁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3頁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4頁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前言 -1-一、任務由來 -1-二、編制目的任務 -1-三、編制依據 -2-四、方案適用年限 -5-五、編制工作概況 -6-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 -11-一、礦山簡介 -11-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11-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 -13-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 -18-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 -20-一、礦區自然地理 -20-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25-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 -33-四、礦區土地利用現狀 -34-五、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 -34-六、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 -40-第三章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 -45-一、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 -45-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 -45-三、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 -61-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 -61-第四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74-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75-二、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77-第五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 -90-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預防 -90-二、礦山地質災害治理 -94-三、礦區土地復墾 -94-四、含水層破壞修復 -100-五、水土環境污染修復 -113-六、礦山地質環境監測 -113-七、礦區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 -119-第六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 -125-一、總體工作部署 -125-二、階段實施計劃 -125-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30-第七章經費估算與進度安排 -135-一、經費估算依據 -135-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估算 -136-三、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 -144-四、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 -153-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 -154-一、組織保障 -154-二、技術保障 -155-三、資金保障 -156-四、監管保障 -158-五、效益分析 -158-六、公眾參與 -160-第九章結論與建議 -164-一、結論 -164-二、建議 -166-(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2000);(二)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2000);(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2000);(四)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2000);(五)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2000);(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2000)。(一)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二)典型公眾參與調查表;(三)估算表。(一)委托書(二)采礦許可證(三)開發利用方案審查意見(四)市/縣自然資源局現場考察意見(五)專家現場考察意見(六)礦方審查意見(七)編制單位內審意見(八)土地復墾承諾書(九)辦理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的說明(十)《商洛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關于加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十一)外購土方協議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1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1前言一、任務由來東窯溝鉛鋅礦位于商洛市商州區東部,距離商州城區直線距離29km,行政區劃隸屬商州區北寬坪鎮管轄。地理坐標:東經×°×′×″~×°×′×″;北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以及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陜國土資環發[2017]11號)文)、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加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的通知》(陜國土資環發[2017]39號)文)等要求,為促進礦山生態文明建設,規范礦山開采,避免資源浪費,有效解決礦山開發過程中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及土地損毀,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為此,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了《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編制工作。二、編制目的任務通過對礦山及其影響區地質環境、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分析,查明礦區現存地質環境問題及土地資源利用的現狀;針對礦山工程設計及其所處地質環境條件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及土地損毀預測評估;依據礦山現狀及預測的地質環境問題、土地損毀狀況,進行礦區地質環境治理分區和土地復墾區劃,分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土地復墾的可行性,編制礦區地質環境治理、土地復墾方案,估算投資經費。具體任務是:(1)查明礦山建設區及影響區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氣象水文、植被、土壤等地質環境條件。(2)查明礦山工程區社會環境條件,包括人口、村莊分布、土地利用等社會經濟狀況及人為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3)查明礦山工程區現狀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規模、穩定程度、活動特點、主要誘發因素,危害對象、范圍及程度;查明評估區地形地貌景觀、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4)對礦山工程及影響區的地質環境影響、土地損毀進行現狀評估、預測評估。-2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2(5)在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的基礎上,對礦山工程區進行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分區,劃分土地復墾區與復墾責任范圍。(6)根據工程建設方案及其對地質環境、土地資源影響、破壞程度,分階段部署必要的地質環境防護工程、土地復墾工程和監測措施,估算工程費用,為礦區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土地復墾再利用及政府監督提供依據。三、編制依據(一)委托書《委托書》(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2020年6月3日)。(二)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主席令第74號,2009年8月27日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號,2019年8月26日修正,國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7月29日第二次修訂;7、《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2011年3月5日實施;號);9、《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10、《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2019年7月16日修正;1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7月16日修訂;12、《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2019年);13、《陜西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2020年6月11日修正;(三)政策性文件1、《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國土資規[2016]21號,2017年1月3日);-3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32、《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年2月20日);3、《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土地復墾條例>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50號);4、《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國土資發[2016]63號,2016年6月125、《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2017年11月16日);6、關于印發《陜西省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實施方法》的通知(陜國土資發[2018]92號,2018年7月12日);7、《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土資規[2017]號4號,2017年03月22日);(陜國土資環發〔2017〕39號);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1999年4月);10、《國務院關于引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11、《關于加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的通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陜國土資發[2016]52號,2016年11月22日);12、《陜西省省級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竣工驗收暫行辦法》(陜國土資辦發[2004]96號;13、《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14、關于印發《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管理辦法》(陜國土資發[2016]61號);15、《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16、《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技術要求與驗收辦法〉的通知》(陜自然資規[2019]5號,2019年12月30日);17、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陜西省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9-2020年)》的函(陜自然資函[2019]227號),2019年11月14日。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4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4(四)技術規范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DZ/T0223—2011);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DZT0286-2015);4、《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T192-2015);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TD/T1031.1-2011);6、《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4部分:金屬礦》(TD/T1031.4-2011);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9、《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10、《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標準》(HJ/T166-2004);11、《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規程》(DZ/T0287-2015);1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1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4、《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標準》(HJ/T91-2002)15、《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TD/T1007-2003);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GB/T32864—2016);17、《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TD/T0219—2006);18、《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T0221—2006);19、《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試行)》(T/CAGHP006—2018);20、《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規范(試行)》(T/CAGHP021—2018);21、《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2014);22、《造林作業設計規程》(LY/T1607-2003);23、《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16);24、《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年版)》(GB50021—2001);25、《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1~6-2008);26、《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TD/T1044-2014);27、《土地整治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16);28、《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5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529、《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綜合體》(DB61/T991.1~991.7-2015);30、《陜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新增耕地質量標準》(試行);31、《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陜西省計委陜計項目〔2000〕1045號);32、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的通知(財綜〔2011〕128號,2011年12月31日)。(五)相關資料(1)《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床詳查地質報告》,陜西國興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10月;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床詳查地質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陜國土資儲備[2008]192號,(2)《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開發利用方案》,陜西省冶金設計研究院,2009年12月;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審查意見的通知”,陜國土資礦采審[2010]132號,(3)《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陜西核工業工程勘察院,2013年3月;(4)《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采礦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陜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二四大隊,2010年1月;(5)《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報告》,陜西省地質調查中心,(6)《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2009年9月;(7)商州區土地利用現狀圖(圖幅號:I49G051035),商洛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2020年7月;(8)北寬坪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局部)(2006~2020年),商洛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2020年7月;(9)現場調查取得的相關資料。四、方案適用年限根據陜西國興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交的《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6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6床詳查地質報告》備案證明,陜國土資儲備[2008]192號,區內共求得控制的+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333)鉛鋅礦石量47.19萬噸,鉛金屬量6180.16噸;鋅金屬量18080.28噸。其中控制的(332)鉛鋅礦石量22.90萬噸,鉛金屬量3154.79噸;鋅金屬量9059.49噸。求得伴生銀礦石量47.19,金屬量為4940.3千克。基準根據《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開發利用方案》,設計利用可采儲量30.15萬噸,生產規模6萬噸/年,礦山服務年限為6.0年。基準日為2009礦山自2010年開始建設,2012年12月停工至今,尚未正式投產,未進行采礦活動。該礦設計基建期1.0年,服務年限為6.0年,閉坑后恢復治理及土地復墾期1年,土地復墾后管護撫育期按3年計算,合計為11年。確定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規劃服務年限為11年,適用年限5年(2020年~2024年)。方案實施基準期自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公告之日起算。在礦山開采期間,若需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或者開采方式的,礦山企業應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報相關部門審批、備案。五、編制工作概況(一)技術路線與工作方法本方案的編制依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規定的程序進。作方法根據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的編寫提綱,結合本礦山的實際情況,本方案的編制主要采用資料收集、野外調查和綜合研究的方法進行。(1)資料收集與分析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7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7 資料搜集及現場踏勘 礦山地質環境及土地資源等調查 確定礦山地質環境評估范圍和復墾區 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分區 在接受方案編制任務后,首先進行野外踏勘,然后進行資料收集,主要收集礦區生態環境、地質背景、開發利用方案及礦山開采歷史與現狀等方面的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初步了解礦區地質環境條件、土地利用現狀、區內建設工程概況及規模等基本情況后,初步確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范圍、評估級別和調查范圍,制定野外調查計劃,明確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確定工作重點及需要補充的資料內容,初步確定野外調查方法、調查線路和主要調查內容。(2)野外調查野外調查采用1:2000地形圖作手圖,采用路線穿越、地質環境追索和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主要調查內容包括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及巖土體工程地質條件;地表水,地下水類型及補徑排特征;地質災害現狀及發展趨勢;礦區土壤、植被及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礦山建設、生產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等。調查過程中,對地質環境問題和主要地質現象進行觀測描述,調查其發生時間、基本特征、影響程度,并進行數碼拍照和GPS定位。(3)室內資料整理分析在充分綜合整理分析已有相關資料和礦山地質環境野外調查的基礎上,按照《方案編制指南》工作程序,通過收集資料的分析研究和野外的現場調查,針對存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土地損毀特征,進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和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從而制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設計和工程部署,并根據防治工程量進行經費估算。(二)編制說明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8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8我公司接受委托后,隨即組織技術人員成立項目組,開展了項目資料搜集、方案前期準備等工作,并于2020年6月29日~7月3日進行了野外綜合調查,于2020年7月20日~7月21日再次進行了野外補充調查,調查了項目區礦山地質災害、土地利用、土地損毀等情況;并針對不同土地利用類型,挖掘土壤剖面;在現場調查中對項目區農戶及村集體進行了走訪及問卷調查,采集了相應的影像、圖片資料。于2020年7月30日初步完成了項目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任務,依據內審意見,進行了補充完善。本次工作完成實物工作量見表0.5-1。-1完成工作量統計表名稱單位工作量備注調查評估面積調查面積km2k0.6670評估區邊界外延30m評估面積km2k0.549100m調查路線kmk5沿流域調查,重點區域采用穿插法調查確定復墾責任面積hm2h4.4022壓占損毀、塌陷損毀資料收集收集(整理)資料份7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儲量核實報告等土地利用現狀圖幅11:10000標準分幅基本農田分布圖幅1北寬坪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局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調查點地質環境點個包括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及其它地質現象地形地貌點個3區內主要地貌類型調查地質災害點個2B、B2崩塌含水層調查點個2PD1、PD2平硐水土污染點個4匯峪河、廟溝、Z1廢石場、臨時堆料場人類工程活動調查點個8井田周邊采礦活動、村莊建設、公路建設、農業生產活動等土地復墾工作調查點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點個2復墾區內所有二級地類礦山地面工程調查點(壓占已損毀土地)個7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平硐、Z1廢石場、臨時堆料場、礦山道路土壤剖面開挖點個2耕地、林地公眾參與調查訪問份30評估區內所有自然村村民照片及錄像數碼照片和航拍照片總(張)38/78所有調查點配套照片錄像min3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平硐、Z1廢石場、臨時堆料場、礦山道路、輸電線路、典型地形地貌等本方案在編制過程中,嚴格按照我公司質量保證體系及程序進行質量控制。組織編制小組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土地復墾條例》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規程、規范,統一思路和工作方法。外業達到收集資料全面準確,文字記錄認真詳實。內業資料整理達到及時仔細。總體方案真實有據,符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9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9合實際,內容齊全,文圖真實,資料翔實可靠,滿足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土地復墾的需要,方案完成后首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報請質量組驗收。編寫的圖件、報告均通過我公司內部三級校審后送交專家評審。(三)質量評述本次工作以《開發利用方案》、地形地質圖等為基礎進行野外實地調查,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DZ/T0286-2015)開展地質災害調查,依據礦山建設布局和地質災害分布對礦山開采重要地段及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嚴重地段進行詳細調查,調查精度為1:10000。土地資源調查按照《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和礦山所在地最新的土地利用現狀成果圖展開,目的是全面查清項目區土地資源利用和損毀狀況,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基礎數據,調查精度為1:10000。野外調查前,全面收集了礦山“環境影響報告表”、“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以及區域地質等相關資料,收集的資料均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查,資料及數據可信度較高。在全面收集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查、訪問,基本查清了礦山地質環境條件、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特征及項目區土地資源類型、權屬、數量、質量的空間分布。室內工作中,項目組對調查收集的資料進行了登記、整理、自查、互查,自查率達到100%,互查率達到100%,部分抽查率達到資料總數的40%。通過認真研究前人資料,再結合野外調查取得的資料和技術要求進行分析、總結,然后轉入報告編制、圖件繪制階段。報告中一方面闡明了礦山基本情況和基本信息、地質環境背景,進行了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與預測評估,基本查清了礦區范圍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項目區已損毀及擬損毀土地范圍,在此基礎上劃分了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區、土地復墾區和復墾責任范圍。并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不同復墾單元及防治區的復墾防治措施。本《方案》編制工作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進行,符合我公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野外工作布置、內容、精度符合技術要求,外業調查資料可以滿足室內方案編制和圖件繪制需要。所有工作過程均符合工作程序要求,《方案》編制工作滿足相關規范標準要求,成果質量達到預期目的。(四)方案可靠性承諾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收集的數據來源于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10-10商洛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和野外調查資料。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承諾所提供方案編制設計的基礎數據、資料、結論均真實有效。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收集的資料及數據全部來源于礦山企業、商洛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野外調查。陜西煤田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諾方案中采用的數據無偽造、篡改等弄虛作假容,對本方案中相關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及評估結論的合理性及環境治理、土地復墾工程部署有效性負責,并承諾對報告中涉及內容負法律責任。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11-11-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一、礦山簡介1、礦山基本情況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于2010年開始建設,2012年12月底至今一直停工,尚未正式投產,未進行采礦活動。礦山概況如下:工程名稱: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工程性質:新建礦山生產規模:6.0萬噸/年開采對象:K1號礦體,開采標高+750~+1038m;開采方式:地下開采開拓方案:推薦采用平硐-盲斜井開拓系統,共設973m、930/923m、870m、820m和770m五個中段,其中930m中段為主平硐。采礦方法:推薦采用淺孔留礦法。產品方案:鉛鋅礦石基建期:1.0年服務年限:6.0年。2、礦山位置交通東窯溝鉛鋅礦位于商洛市商州區85°方向,直距29km的北寬坪鎮小寬坪村,礦區西起匯峪河,東到東窯溝一帶。其地理坐標為東經:×°×′×″~×°×′×″;北緯:×°×′×″~×°×′×″。礦區至商丹一級公路18km;由礦區至西(安)-南(京)線商州站有簡易公路m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根據東窯溝鉛鋅礦采礦許可證(證號C6100002010083110072064),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區范圍由4個拐點圈定,礦區面積:0.3802km2,開采礦體為K1礦體,各拐點坐標見表1.2-1,見礦區范圍及周邊礦權示意圖1.2-1。-12-12-表1.2-1東窯溝鉛鋅礦礦區范圍拐點坐標一覽表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給定)拐點編號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X坐標(m)Y坐標(m)X坐標(m)Y坐標(m)11223344周邊礦權設置示意圖-13-13-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本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是在《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開發利用方案》(陜西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審查日期:2010年1月13日,備案文號:陜國土資研報[2010]27號)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其具體內容簡述如下:(一)礦山資源儲量根據陜西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1月編制并通過評審的《旬陽縣關子溝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保有儲量47.19萬噸,設計可利用礦石量33.50萬噸,可采礦石資源儲量30.15萬噸。(二)生產規模及服務年限采礦證規定生產規模6萬噸/年,礦山服務年限為6年。(三)開采方案礦山開采對象為+750m~+1038m標高內的K1號鉛鋅礦體。采方式地下開采。拓方式根據礦體賦存條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采用平硐—盲斜井開拓運輸方案。(見圖1.3-1)。開拓系統:該礦山從上至下劃分成923m、870m、820m、770m四個中段,利用原有平硐PD1(930m)、PD2(923m)和923m至870m之間的斜井,主斜井布置930m水平沿10°方位,掘進至770m水平后沿礦體走向布置運輸平巷,運輸平巷靠近下盤位置并掘進至采區的側端,另每隔50m垂高分別布置階段運輸平巷并和礦體側端邊界的回風天井連通,回風井直通地表。回風井作為系統回風井和緊急情況下的第二安全出口,安裝人行扶手爬梯等逃生設施。整個礦床通風系統為對角抽出式通風系統,井下斜井提升采用串車提升,斜井與各中段采用甩車場連接,井下平巷運輸采用人推礦車運輸。-14-14-運輸系統:采場—階段運輸平巷—運輸斜井—主平硐—地表出礦倉通風系統:主平硐—運輸斜井—階段運輸平巷—采場—回風天井—地表排水系統:采場—階段平巷(自流)—水倉(水泵)—運輸斜井—主平硐—地表。開拓、采準切割及回采礦石,運輸主平硐、階段平巷采用人工推車,930m以下中段礦石通過主斜井提升到930m平硐,用礦車運到坑口。礦體的外部運輸用公路及自卸汽車運輸。圖1.3-1礦山開拓系統示意圖該礦山從上至下劃分成923m、870m、820m、770m四個中段。序根據開發利用方案,開采順序為下行式開采,即自上而下優先施工上部開拓工程,階段中礦塊的開采順序為后退式回采。礦床主體選擇的采礦方法為淺孔留礦法(見圖1.3-2)。-15-15-圖1.3-2淺孔留礦法采礦圖(1)礦塊構成要素礦塊沿走向布置,標準礦塊高50m,長度50m,采礦寬度為礦體厚度,頂柱高度3m,底柱高5m,間柱寬7~8m。(2)采準、切割中段運輸巷道布置于礦體與下盤圍巖接觸處,沿礦體掘進。在中段運輸巷道內沿礦體走向每隔50m掘2.0m×1.8m的天井,天井的上下出口應位于巷道側壁內,聯絡道是用來聯通礦房和天井的,便于人行和通風。天井掘進采用01-45或YSP-45型上向鑿巖機鑿巖。在天井中每隔5m間距向兩側掘斷面1.8×1.8m的聯絡道。在礦塊底柱中每隔5m掘漏斗井,在底柱之上沿礦體走向掘進拉底巷道,其斷面約為2m×2m。(3)回采及落礦采場采用YT-27或YT-24型氣腿鑿巖機鑿巖,沿礦體走向方向階梯式落礦。每次崩落的礦石放出30%—40%,使回采作業空間保持2m高度。當回采下個中-16-16-段礦房時,即可對上中段用崩落法回采礦柱。(4)淺孔留礦采礦方法回采經濟指標礦塊綜合回收率:92%貧化率:10%出礦品位:鉛1.41×10-2;鋅3.89×10-2首采地段選擇K1礦體PD3中段以上。8、礦山通風除塵成923m、870m、820m、770m五個中段,利用原有平硐PD1(930m)、PD2(923m)和923m至870m之間的斜井掘進至770m水平后,沿礦體走向布置運輸平巷和礦體側端邊界的回風天井連通,回風井直通地表。整個礦床通風系統為對角抽出式通風系統。通風系統:主平硐—運輸斜井—階段運輸平巷—采場—回風天井—地表。水礦山平硐開拓部分,采用自流排水方式;斜井開拓部分的坑道涌水及生產廢水采用機械揚送方式排水,在斜井底部設置水倉,水倉內設置水泵硐室,每個硐室內設置2臺潛水泵,在各中段巷道人行道側設置水溝,坡度3‰—5‰,坑內涌水和生產廢水均沿溝自流至水倉,由水泵經斜井揚送至主平硐自流排水至坑口沉淀池。(四)工業布局包括開采工程、采礦工業場地、廢石場、臨時堆料場、炸藥庫及礦山道路。其中,礦山已經完成的工程有:采礦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平硐、Z1廢石場、臨時堆料場、礦山道路(炸藥庫至商州區自行車賽道段),擬建工程有:Z2廢石場、平硐PD3、礦山道路(炸藥庫至PD3平硐段和商州區自行車賽道至北楊路段)。礦山無選場和尾礦庫,產品方案為直接出售原礦石,總體工程布局見經與礦方核實和現場調查,礦方的地面工程占地均未辦理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僅與小寬坪村委和村民簽定部分租地協議。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17-17-圖1.3-3礦山地面工程布置示意圖礦區開采工程包括1個開拓系統3個階段平硐(含通風平硐)。以往探礦及原礦山開拓形成了2個平硐1處廢石場,已形成的平硐工程部分進行利用,無擬建地表設施。擬建平硐及已施工平硐利用情況見表1.3-2。表1.3-2礦山現有平硐利用情況及設計平硐一覽表工程名稱硐口標高(m)位置坑道規格(m)現堆渣體積(m3)狀態PD1930廟溝2×220繼續使用PD2923廟溝2×2繼續使用PD3970廟溝2×2無擬建2、采礦工業場地礦區在廟溝設置了1個工業場地,位于平硐PD1硐口附近(ZD1渣堆平臺),主要設施包括:辦公生活區、廚房及倉庫、監控室。依據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生產建設實際情況,礦山在K1號礦體的PD1、PD2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18-18-坑口設置廢石場Z1,擬在礦體東部PD3南側小支溝處設置廢石場Z2。以往探礦及原礦山開拓形成了2個平硐口,渣堆沿硐口堆放,未進行治理(見照片1.3-1PD1硐口(鏡向60°)照片1.3-2PD2硐口(鏡向308°)在廟溝中部建設一處炸藥庫,現已建設完成。路礦山簡易道路共1條:北楊路至PD3平硐,路面寬3m,泥結石路面,占地面積0.1848hm2。礦山道路炸藥庫至商州區自行車賽道段已建成,礦山道路炸藥庫至PD3平硐段和商州區自行車賽道至北楊路段擬后續建設。(五)固體廢棄物及污廢水排放及處置在平硐PD1和擬建PD3坑口設置兩處廢石場(Z1、Z2),井下掘進和生產所產生廢石,排放到各坑口附近的廢石場。坑內排水匯集于坑口污水沉淀池,進行沉淀檢測,達到標準后循環使用,富余部分沿山坡自流排放。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澄清處理后直接排放。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一)礦山開采歷史該礦山為新建礦山。該探礦權首次設立于2002年2月,2006年進行了探礦權人的變更,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取得了“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詳查”探礦權,勘查許可證號為6100000720487,面積1.79Km2。2008年,陜西國興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詳查工作,提交了《陜西省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19-19-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床詳查地質報告》,工作中完成硐探828m,鉆探437.48m,槽探1898m3。共求得控制的+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333)鉛鋅鉛鋅礦石量24.28萬噸,鉛金屬量3025.37噸;鋅金屬量9059.49噸。求得伴生47.19,金屬量為4940.3千克。(二)礦山開采現狀為了合理規劃礦山開發,2009年,礦山企業委托陜西省冶金設計研究院編制《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開發利用方案》,礦山設計采用地下開采方式,平硐—斜井開拓。設計利用儲量為33.50萬噸,可采儲量30.15萬噸。設計生產規模為200t/d,年采選原礦6.0萬噸,設計礦山服務年限為6年。項目建設總投資4000萬元。礦山開采順序為下行式開采,自上而下優先施工,采礦方法為淺孔留礦法,首采地段選擇K1礦體PD3中段以上,近期計劃開采923m、870m、820m中段以上。2010年礦山開始建設,施工PD1、PD2平硐,坑道施工累計排出廢石約10000m3,建設至2012年12月,隨后礦山建設一直處于停工狀態。本次現場實地調查,目前礦山仍處于基建階段,并且停工狀態。尚未開始井下采礦工作。C6100002010083110072064),礦區面積0.3802km2,有效期自2014年9月12日(三)礦山地質環境現狀礦山為新建礦山,目前處于基建停工狀態。地面目前已建成采礦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平硐、Z1廢石場、臨時堆料場、礦山道路(炸藥庫至商州區自行車賽道段)。礦山前期施工時,形成了部分地質災害,需盡快按照本方案提出的治理措施治理。對于植被損毀的區域,按方案提出的復墾措施進行復墾復綠。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0-20-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一、礦區自然地理調查區位于秦嶺山脈山脊一帶,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濕潤型氣候,具有山地氣候特征。區內氣候四季分明,一年四季分明,冬春長,夏秋短,夏季涼爽,冬季寒冷,早晚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0.3℃,極端最高氣溫39.8℃,極端最低降雪期和冰凍期,最大凍土深度23cm。商州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線圖該區地處秦嶺一帶,年平均降雨量699.7~969.7mm。降水呈西多東少,北多南少的地域特征(見圖2.1-1)。總體山地多,河谷階地少,山地降水多在800mm-21-21-以上,丹江及南秦河谷在730mm以下。受地形地貌影響,降水垂直差異明顯,降水量呈現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多的特征。調查區位于縣域東部山區,降水量相對較為豐富,年均降水量在800mm左右。圖2.1-2商州區1971-2019年降水量變化曲線圖據商州區氣象局1971—2019年降水量統計分析(圖2.1-2),多年平均降水量694.5mm,最大豐水年降雨量1103.6mm,最小枯水年降雨量400.5mm,相差603.1mm。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各月降雨分配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 。圖2.1-3商州區月平均降雨量變化柱狀圖落,多年平均降水日為116天,以7、8、-22-22-降水日數是1、2、3、12月份。日最大降雨量發生于7月,為105.4mm(1989年7月10日)。日最大降水量的分布是北部最大,中部次之,東部最小。7~9月為多暴雨季節,7月為高峰期,境內暴雨為局域性暴雨,暴雨中心因受不同天氣系統影響而轉移,暴雨中心常出現在北部黑龍口、板橋一帶。如1988年8月13日晚至14日晨發生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關家溝,18小時降雨量最大達410mm。連陰雨天氣集中發生在8~10月,連陰雨以短期為主,中期次之。(二)水文礦區地處丹江二級支流匯峪河上游(寬坪河),匯峪河是區內較大的水系。主要山梁、河流多呈近東西向展布。礦區屬中低山區,當地最底侵蝕面標高838.7m。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3-23-礦區內主要溝溪為廟溝,從礦區中部流過,由北東向南西匯入寬坪河(寬坪河為匯峪河的上游),寬坪河向南流匯入匯峪河,然后匯入丹江。廟溝全長1.3km,匯水面積0.6km2,主溝內長年流水,流量較小;寬坪河廟溝段平水期一般流量0.0154m3/s,枯水期流量大于0.001m3/s,受大氣降水影響明顯。礦區內其它溝溪為廟溝支流,多為季節性溝溪。(三)地形地貌礦區位于秦嶺腹地,地貌類型中低山,地形總體西北高東南底,礦區內最高點位于東北部,海拔1083.39m,最低點位于礦區西南角的寬坪河谷,海拔840m,高差243.39m,為中低山區。區內溝谷狹窄,地形陡峻,溝谷原始斜坡坡度一般照片2.1-1廟溝“U”型溝谷(鏡向68°)照片2.1-2沿寬坪河分布的居民(鏡向229°)(四)植被調查區位于秦嶺山梁一帶,土壤覆蓋層薄厚不一,山勢起伏,被植被良好。植被以天然植被為主,人工植被少量。人工植被:以耕地和其它園地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寬坪河等溝谷地段,種植有玉米、黃豆、土豆、蔬菜、中草藥等(見照片2.1-3、2.1-4);園地分布在各溝谷坡腳地段,多為核桃樹林地(見照片2.1-5),經濟林的郁閉度>0.2。天然植被:分布在評估區大部,植被群落為針闊葉混交林(照片2.1-6)。植被類型為針闊葉混交林、灌叢和草叢為主。天然林在垂直一定的分帶,下部有栓皮櫟林,山楊林等群系,還有油松林,白皮松林等。上部以油松林、華山松林、銳齒槲櫟林、槲櫟林、山楊林等群系為主,還白皮松林,青杠林、毛栗林等群系。評估區天然林覆蓋度(郁閉度)覆蓋面積較大,主要分布于山坡和山頂地段,郁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4-24-占評估區總面積的60%。評估區天然林主要喬木樹種有油松、白皮松、側柏、櫟類、漆樹、椴木、刺楸、槐樹、楊類、闊雜類等;經濟樹種有核桃、板栗、毛桃、山杏等;灌木有胡枝子、連翹、薔薇、胡頹子、榛子等;草本植物有蕨類、蒿類、毛苕子草、羊胡子草、莎草、苔蘚、野菊花等。主要野生藥材資源有黨參、連翹、薯蕷、五味子、金銀花、細辛、豬苓、黃柏、秦皮、柴胡、茯苓等。米(鏡向336°)49°)(五)土壤據野外調查,評估區內土壤以山地棕壤(照片2.1-7)為主,其次有少量新積山地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500m以下山坡地帶,多數是在坡積與殘積母質上發育起來的土壤,成土母質為基巖,土壤質地為少礫質砂壤土、壤土,結構疏松,抗沖蝕能力差,弱堿性。該類土壤在評估區斜坡坡頂、坡腳和緩坡部位一般較厚,厚1.0~2.0m;在斜坡中部及陡坡段較薄,一般0.2~1.0m。礦區地處半-25-25-濕潤的低中山區,光照條件中等,植被覆蓋度較高,有效土層總體較薄—中等,土壤中陽離子交換量中等,有機質含量低,土地肥力較差,宜發展經濟林業(其他園地)及藥材。照片2.1-7林地棕壤土壤剖面(廟溝,鏡向158°)照片2.1-8耕地棕壤土壤剖面(寬坪河谷,鏡向37°)新積土:多為沖洪積物,主要由含碎石土層組成,局部底層可見卵礫和中粗砂。分布在寬坪河河谷地段。土層厚0.3~2.0m,土質結構疏松,抗沖蝕性差,多被開墾為坎田或園地,是本區農田和經濟林的分布區。(六)地質遺跡、人文景觀、自然保護區及旅游景點區經調查,評估區及周邊2km范圍內無大中型水利、電力工程,無鐵路干線通過,無通訊線路等設施,也不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區內出露地層比較復雜,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均有出露,礦區地層見圖2.2-1,礦區地層現由老到新敘述如下: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6-26-礦區地層綜合柱狀圖1、中元古界寬坪群(Pt2k)礦區內中元古界寬坪群(Pt2k)地層出露于礦區北部三條嶺斷裂以北的廣大地區,地層總體走向呈北西西向,由于各種構造和巖漿巖的影響地層產狀較亂。礦區內出露其中下部層位謝灣組(Pt2kx)和四岔口組(Pt2ks),分別敘述如下:(1)謝灣組(Pt2kx):出露中上部巖性段,展布于礦區西北,分別為:①中巖性段上部層位(Pt2kx2b):炭質云母石英片巖夾大理巖,石英巖及綠泥絹云片巖。出露寬度300~1200m,北部正常接觸,南部與四岔口組(Pt2ks1)下部層位呈斷層接觸。②上巖性段(Pt2kx3):薄—厚層狀含硅質團塊及條帶大理巖,透閃石透輝石大理巖夾石英巖,出露寬度200~300m,北部正常接觸,南部與四岔口組(Pt2ks1)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7-27-下部層位呈斷層接觸。(2)四岔口組(Pt2ks):區內僅出露其下部層位(Pt2ks1),黑云石英片巖,二云石英片巖,絹云石英片巖;含碳云母石英片巖夾大理巖。北部閃長、輝長雜巖侵位,南部區域三條嶺大斷裂切錯,西部與下伏層呈正常接觸。2、上元古界-寒武系(Pt3-ε)a出露于礦區東南部,巖性為石墨大理巖,蛇紋石化大理巖夾黑云斜長副片麻巖,石墨石英片巖,出露寬度大于300m。3、上古生界下部(Pz2a)按其巖性組合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四個巖性段,現分述如下:(1)第一巖性段(Pz2a-1):近東西向展布于礦區東北部,其巖性為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出露寬度100~200m,南與上覆層正常接觸,北部被中粒片麻狀花崗閃長巖(rδTa)侵位。(2)第二巖性段(Pz2a-2):出露于礦區中北部,巖性為斜長角閃片巖。出露寬度120~200m,北西部被中粒片麻狀花崗閃長巖(rδTa)侵位。上述兩層呈整合接觸關系,地層產狀183°~196°∠64°~73°。(3)第三巖性段(Pz2a-3)出露于礦區中部,巖性為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陽起片巖,出露寬度230~260m,與下覆層呈整合接觸關系;K1礦體位于該層位的斷層破碎帶中。地層產狀185°~190°∠65°~74°。(4)第四巖性段(Pz2a-4):近東西向展布于礦區南部,巖性為凝灰質板巖,粉砂質板巖;出露寬度大于300m,與下覆層呈斷層接觸。地層產狀191°~221°∠65°~75°。4、三疊—侏羅系(T3-J1)出露于礦區中北部,按其產出位置和巖性特征分別敘述如下。(1)三疊—侏羅系下部層位(T3-J1)1:碎裂狀灰色泥質板巖,炭質板巖夾淺褐色變砂巖,出露于礦區南部的區域高耀斷裂束組成的斷陷盆地中,寬度200~500余米。(2)三迭—侏羅系上部層位(T3-J1)2:中-酸性凝灰巖,熔巖,偶夾微粒灰巖、板巖及粉砂巖。出露于礦區中北部區域三條嶺斷裂束組成的斷陷盆地中,寬-28-28-度300~500余米。、第四系(Q)粉質粘土、砂及砂礫堆積,河谷、農田展布于礦區內的溝谷地帶及兩側近旁。寬度30~60m,厚度2~8m。(二)地質構造礦區內地層在三條嶺斷裂以北為向北傾斜的單斜層,層間褶皺較為發育,地層產狀358°~28°∠15°~56°。三條嶺斷裂以南為向南南西傾斜的單斜巖層,層間小褶皺較為發育,巖層沿走向及傾向具舒緩波狀彎曲特征,其總體產狀為186°~218°∠63°~75°。礦區內斷裂較為發育、以北東東向斷裂組為主。較大的斷裂為出露于礦區中北部區域三條嶺斷裂和礦區南部的區域高耀斷裂束,該兩條斷裂系區內的控巖控礦構造,斷裂帶寬度200~500m,長度大于50km。都系由幾條平行的斷裂組成的斷裂束,斷層內的充填物主要為強烈擠壓的碳質片巖,硅質透鏡體,斷層泥;斷裂束間充填物高耀斷裂束主要為:三迭—侏羅系下部層位碎裂狀灰色泥質板巖、炭質板巖夾淺褐色變砂巖;三條嶺斷裂束間充填物為:三迭—侏羅系上部層位中-酸性凝灰巖、熔巖,偶夾微粒灰巖、板巖及粉砂巖。現將礦區F1、F2斷裂特征敘述如下:F1斷裂:位于礦區中部的東窯溝口—李子溝腦一帶,其南側200m處,平行展布F2斷裂。F1斷裂:為1:2000圖幅內最大的斷裂,出露長度大于700m,走向北東東,破碎帶寬1.2~3.2m。帶內糜棱巖化特征明顯,擠壓揉皺強烈,巖石破碎,角礫以原巖角礫為主,角礫大小一般為10~15×5cm,最大達25×30cm,局部見斷層泥。斷層傾向345°~355°,傾角63°~75°,是區內鉛鋅礦的主要容礦賦礦構造。F2斷裂:位于F1斷裂南側,出露長度約300m。破碎帶寬0.8~1.5m,最寬處達到2.0m。帶內見鏡面擦痕與斷層泥,具較強的硅化、褐鐵礦化、黃鐵礦化、閃鋅礦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及綠泥石化蝕變,角礫以原巖角礫為主,外來角-29-29-礫少見。斷層產狀343°~352°∠65°~78°。圖2.2-2礦區地質構造示意圖(三)巖漿巖區內巖漿活動強烈,廣泛出露三疊紀形成的中-酸性凝灰巖,上古生代形成的灰白—深綠色片麻狀花崗閃長巖。(四)地震礦區處在地殼活動相對穩定的區域,本區自有地震史料記載以來,區內未發生過4級以上地震,屬地震輕微區。其中儀器記錄的地震4次,最大震級4級,發生于1957年元月30日,北緯×°×′,東經×°×′(楊斜西),發生4級地震,房屋搖動,楊斜區公所山墻震垮一角,瓦片掉落。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附錄A“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附錄B“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Tg區劃圖”及附錄D“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與地震基本烈度對照表”,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反應譜特征周期(Tg)0.35s,礦區基本地震烈度值為Ⅶ級。-30-30-(四)水文地質下水類型礦區大面積分布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陽起片巖,出露于礦區北部的三迭系灰白、深綠色片麻狀花崗閃長巖是隔水層,含水層主要是第四系、風化殼、裂隙、斷裂破碎帶,總體富水性差。圖2.2-3礦區水文地質剖面圖(1)第四系含(透)水層第四系出露面積小、厚度小,沿溝谷兩惻山坡斷續分布,寬幾米到十幾米,厚1-6m,溝兩側及坡前緣為透水層,溝底弱含水,經泉水流量觀察其流量小于0.01L/S,對礦床無影響。(2)基巖風化帶含(透)水層礦床各類巖石均見風化帶,一般幾米至十幾米,最厚二十幾米,大部分為透水不含水層,僅在風化帶發育較厚的地段弱含水。經鉆孔簡易水文觀察單位涌水量<0.005L/s·m。(3)構造破碎帶含水層含水巖組為礦區斷裂構造F1、F2及次級斷裂破碎帶,鉆探及硐探揭露為壓-31-31-扭性斷裂,破碎帶受到成礦熱液的交代與充填,裂隙不太發育,弱(微),其單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含水性不均勻,局部為弱承壓水,以靜儲量為主,硐探施工揭穿該含水層后,涌水量逐漸減小,雨季涌水量增大,表現出涌水量與大氣降水關系密切,補源是大氣降水的特點。因礦化受輝長巖體、斷裂構造控制,故構造破碎帶含水層為礦床主要充水因素,補源是大氣降水。2、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特征礦體大部分位于當地最底侵蝕基準面以上,礦體最低標高以上無地表水體,地下水補源是大氣降水。地下水的逕流排泄主要受構造破碎帶及風化殼裂隙控制,風化裂隙水隨地勢逕流,大體是由分水嶺順坡向溝谷排泄。構造破碎帶水隨走向向標高低處逕流。各含水層(帶)無水力聯系或極微,所以礦床充水因素主要是構造破碎裂隙水,其涌水量小,且以靜儲量為主,對礦體開采構不成威脅。3、礦坑涌水量預測東窯溝鉛鋅礦礦體皆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礦區地形坡度大,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在礦區探礦和開拓過程中施工的坑道工程,礦坑正常涌水量較小,一般均干燥無水,其中在PD2平硐觀測的最大涌水量約30m3/d,順巷道自然排出地表,其余坑道未見涌水。預測礦坑涌水量小于30m3/d。(五)工程地質1、礦體工程地質特征鉛鋅礦體賦存于上古生界下巖性段(Pz2a-3)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片巖中的斷層破碎帶中,其周邊發育的構造節理、裂隙表現明顯。斷裂帶內糜棱巖化特征明顯,擠壓揉皺強烈,巖石破碎,角礫以原巖角礫為主,呈松散狀碎石或碎塊結構,強度較低,與原生巖體相比屬于軟弱夾層,影響巖體穩定性。礦體位于構造帶之間,完整性較好,呈似層狀產出,礦體平均厚度2.62m;礦體傾角變65-74°,且較陡,變化不大,礦體與圍巖界線清楚,有利于辨認開采。但狀碎石或碎塊結構,強度較低,與原生巖體相比屬于軟弱夾層,穩定性較差。開采時要注意安全。2、礦體頂、底板圍巖工程地質特征-32-32-組,特征如下:致密,裂隙和溶蝕孔隙不發育。凝灰質板巖為礦體和礦床圍巖,巖帶需進行支護外,其余地段均不需支護,未發現冒頂、片幫、底鼓等不良工程地質問題。構較均一,內部無軟弱夾層,力學強度高,抗風化能力強,穩定性良好。綜上所述,礦區為薄層狀較硬巖為主的層狀礦床,工程地質條件中等。(六)礦體地質特征1、礦體分布特征東窯溝鉛鋅礦位于小寬坪—廟溝—李子溝一帶。礦區內圈出一個鉛鋅礦體(編號K1),礦區內圈出一個鉛鋅礦體(編號K1),K1礦體呈北東東向賦存在中上古生界下巖性段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片巖地層中的斷層破碎帶中。礦體呈似層狀產出,礦體傾向345°~355°,傾角63°~75°。礦體平均產狀350°∠69°。礦體具厚度較穩定,傾角大、品位變化均勻等特點。現將礦區鉛鋅礦體特征敘述如下:K1礦體產于上古生界下巖性段(Pz2-a)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片巖地層中的斷層破碎帶中。地表由TC7、TC5、TC3、TC1、TC0、TC2、TC4、TC6、TC8、TC10、TC12等11個槽探工程控制;淺部由PD1、PD2、PD3及其穿脈工程等二十六個工程點控制,深部由ZK001、ZK401、ZK801鉆孔控制,礦體地表出露標高880~1038m,控制標高為779~1038m。地表工程間距45~55m,淺部硐探工程間距20~50m,控制礦體長度472m。3.12m。礦體平均厚度2.62m。厚度變化系數15﹪,屬厚度穩定型礦體。單工程礦體品位Zn:1.45-7.82×10-2,平均Zn品位3.89×10-2;Zn品位變化-33-33-系數20﹪,品位變化均勻。單工程礦體Pb品位1.00-1.93×10-2,平均Pb品位1.41×10-2;品位變化系數12.5﹪,品位變化均勻。礦體頂、底板巖石主要為上古生界下部(Pz2a)第三巖性段(za-3)凝灰質板巖夾大理巖,角閃斜長陽起片巖組成。源儲量根據《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床詳查地質報告》,區內K1礦體共求得控制的+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333):鉛鋅礦石量47.19×10-6t,鉛4940.3kg。其中控制資源量(332)為:鉛鋅礦石量22.90×10-6t,鉛金屬量3154.79t,鋅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州區概況商州區地處陜西省東南部的秦嶺南坡,丹江源頭。全區轄18個鎮、辦事處,250個行政村,34個社區。全區總人口54.25萬(2018年底),其中農業人口40.73萬人,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耕地32.02萬畝。是商洛市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已經發現鐵、錳、銅、鉛、鋅、銻、鉬、金等金屬及煤、螢石、石灰巖、白云巖、大理石、透閃石、蛭石等非金屬礦產共21種。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土豆等,其次有小麥、油菜、芝麻、花生和薯類等。以經濟作物有核桃、柿子、板栗及天麻、木耳等食用菌。2019年全區生產總值163億元,財政總收入6.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2.7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900元和10600元。2、北寬坪鎮概況北寬坪鎮地處商洛市城區東北部,距城區約45公里、312國道21公里,東與丹鳳毗鄰,東北、西北部都與洛南相鄰,且有縣際班車相通,是商州、洛南兩地的通道之一,連縣路本年末基本實現水泥化,地理位置優越;全鎮轄10個行政村,鎮轄面積達166.9平方千米,其中林地221081畝,宜畜山坡47069畝,是商州區-34-34-最大的林區與重點森林資源保護鄉鎮之一,環境優美,天然怡人,林木資源極其豐富,天然綠色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礦產品種較多,有鉛鋅、銅、螢石等礦產資源。礦區地處北寬坪鎮小寬坪村,區內工業不發達,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基本自給,經濟作物有核桃、板栗、柿子等。近年來鉛鋅礦、石英礦的開采與加工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區內電力資源充裕,勞動力資源豐富。加大區內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對發展地方經濟,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表2.3-1北寬坪鎮2017-2019年社會經濟概況統計表年份總人口(人)農業人口(人)耕地面積(畝)人均耕地(畝)農業總產值(萬元)人均存收入(元)2019105141041212889815097402018105761044212825812388752017140811025279018123資料來源:北寬坪鎮2017-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四、礦區土地利用現狀1、土地利用現狀項目區共涉及商州區1:1萬土地利用標準分幅圖1幅(2018年補充調查),圖幅號為:I49G051035。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項目區土地分為1個一級類和2個二級類,為喬木林地和河流水面。東窯溝鉛鋅礦規劃的工業場地(0.0110hm2)、炸藥庫(0.0060hm2)、PD1平硐(0.0026hm2)、PD2平硐(0.0024hm2)、PD3平硐(0.0016hm2)、Z1廢石場 (0.0447hm2)、Z2廢石場(0.0482hm2)、臨時堆料場(0.0228hm2)、臨時堆土場(0.0150hm2)和部分礦山道路(0.1140hm2)在礦區范圍內,部分礦山道路 (0.0708hm2)在礦區范圍外,因此本項目區面積為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劃定的礦區范圍面積及礦區范圍外的臨時用地(部分礦山道路)面積之和。東窯溝鉛鋅礦礦區面積38.02hm2,均為喬木林地,見表2.4-1。東窯溝鉛鋅礦部分礦山道路位于礦區外,面積0.0708hm2,為喬木林地和河流水面,見表2.4-2。礦區土地利用現狀一級地類二級地類面積(hm2)占總面積比例(%)編碼名稱編碼名稱-35-35-一級地類二級地類面積(hm2)占總面積比例(%)編碼名稱編碼名稱03林地0301喬木林地38.02100.00總計38.02100.00表2.4-2劃定礦區范圍外的礦山道路土地利用類型及面積統計表一級地類二級地類面積(hm2)占總面積比例(%)編碼名稱編碼名稱03林地0301喬木林地0.069097.46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河流水面00018254總計0.0708100.00喬木林地為項目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喬木樹種有油松、白皮松、側柏、櫟類、漆樹、椴木、刺楸、槐樹、楊類、闊雜類等;林下混生的灌木有胡枝子、連翹、薔薇、胡頹子、榛子等;草本植物有蕨類、蒿類、毛苕子草、羊胡子草、莎草、苔蘚、野菊花等。喬木林地土壤較薄,平均厚度約為0.5m,表土層平均厚度約為0.2m,多為表層基巖風化,PH呈弱堿性。土壤質地為少礫質砂壤土、壤土,結構松散,抗沖蝕能力差,保水保肥能力差,自然肥力差,有機質含量較低。河流水面位于項目區西南角,為匯峪河,是礦山擬建道路時架橋橋墩占用土地。經與礦方核實和現場調查,礦方規劃的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PD3平硐、Z1、Z2廢石場、臨時堆料場、臨時堆土場和礦山道路占地均未辦理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僅與小寬坪村委和村民簽定部分租地協議。地權屬東窯溝鉛鋅礦礦區占地涉及商州區北寬坪鎮2個行政村,為寬坪村和小寬坪村。礦區外的礦山道路占地涉及小寬坪村。礦區土地權屬見表2.4-3。表2.4-3礦區土地權屬統計表地類(hm2)權屬03林地0301喬木林地商州區北寬坪鎮寬坪村小寬坪村36.49總計38.02注:礦區外的礦山道路0.0708hm2權屬小寬坪村。、基本農田東窯溝鉛鋅礦礦區面積38.02hm2,區內無基本農田,區內礦山建設工程包括工業場地、炸藥庫、PD1、PD2、PD3平硐、Z1、Z2廢石場、臨時堆料場、臨時堆土場和礦山道路不占用基本農田。礦區范圍外的礦山道路不占用基本農田。礦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36-36-體開采產生地表巖石移動區(塌陷區)造成土地塌陷損毀不損毀基本農田。礦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礦區基本農田分布圖)見圖2.4-2。地利用現狀圖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37-37-圖2.4-2礦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礦區基本農田分布圖)五、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礦山及周邊無重要的電力工程、鐵路干線、二級以上交通干線、地質遺跡、人文景觀,非重要風景區、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等,人類工程活動主要為建房、耕種、修路、建墳以及探礦工程。1、村莊和農業生產活動礦區及周邊涉及商洛市商州區北寬坪鎮小寬坪村和寬坪村兩個行政村落,村莊沿匯峪河兩岸零星分布。礦區內無村民居住,礦區外西南角分布小寬坪村5戶18人,西北角分布寬坪村2戶7人。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耕地沿匯峪河兩岸分布,耕地面積較小,農作物以玉米、食用菌、中草藥為主,產量較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